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doc

上传人:de****x 文档编号:69016774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内容预览: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搜集材料和挑选信息的才能。2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认识。3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比照和援用数据的方法。2深化理解作品传达的强烈的忧患认识。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萧瑟(se4) 暖和(xu4) 干涸(he2) 吞喽(shi4)裸索(luo3) 戈壁滩(ge1)无垠(yin1) 边缘(yuan2)2解释以下词语。萧瑟:描述风吹树木的声音。暖和:暖和。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裸露:没有东西遮盖。戈壁:蒙古人称沙漠地区,这种地区尽是沙子和石

2、块,地面上缺水,植物较少。沧海桑田:大海里的一颗谷粒。无限:宽阔无边。边缘:沿边的部分。二、导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罗布泊,曾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出名于世。昔日的罗布泊是牛马成群、绿林围绕、河水清亮的生命绿洲,而今却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滩,是谁造成了如此的悲剧?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搜集的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的材料、图片。图片1:西北地区地图;指导学生查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罗布泊的地理位置。图片2:“茫茫大戈壁”“龟裂大地”。图片3:“青海湖”“月牙泉”。材料投影:“昔日碧波荡漾,现在举国荒凉罗布泊变故谁能评说”(新华

3、社乌鲁木齐1月4日电。)材料投影:“探险乐园罗布泊”(摘自1998年1月5日南方日报)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从文中找出本人发觉的咨询题,并记在学习笔记本上。四、学习课文内容(一)提咨询:在文中划出阐述罗布泊消逝的主要缘故的句子。明确:咨询题主要出在近30年时间里。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各种需求也跟着增加。耕地需要水,采矿需要水,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立方米。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宏大的吸水鬼,终于把塔里木河抽干了。断了水的

4、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罗布泊干涸以后,周边生态环境立即恶化,草木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沙漠迅速向湖中推进,罗布泊非常快与宽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罗布泊消失了。(二)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认识。1。找一位学生读课文的最后三段。(要求读出感情)2组织学习考虑、答复以下咨询题:(1)青海湖、月牙泉正在上演怎么样的悲剧?(训练复述才能)(2)作者援用了详细数据,告诉人们同样的悲剧仍在接着,呼吁人类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引导学生把数据整理出来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要求学生在文中划出直截了当表达作者忧患认识的句子。学生讨论交流,进一步明确作者充满了忧患认识。(三)学习比照的

5、写法。组织学生讨论。1作者采纳这种比照手法有什么作用?2课文中还有类似的比照吗?请找出来。明确:过去的罗布泊: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游玩,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现在的罗布泊:“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说明胡杨树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敞出本人的肌肤筋骨。”五、探究活动提咨询:假设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明确:1我与罗布泊同龄,共百岁。2我的成长史确实是罗布泊的坎坷史。3从出生20岁(从斯文赫定发觉仙湖,想像要丰富、拟人化、有情调。)

6、从20岁60岁(扣两次改道、“四盲”危害,重点讲人类对罗布泊的破坏。)从60岁100岁(扣我的青年、青年时代的美妙经历,寻找回来的世界,思念、牵挂、魂牵梦绕的家乡山水。展开联想,恳求上苍再赐我一百年,前一百年罗布泊养育了我,后一百年,我要报答罗布泊。)六、拓展学习课文最后提到青海湖和月牙泉濒临干涸的两个例子,说明悲剧仍在接着。你还明白哪些类似的例子?试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的恶化。七、小结这篇课文是从一篇报告文学中节选下来的。罗布泊在20世纪70年代往常还曾经是一片漂亮的仙湖,但现在却成了令人恐惧的沙漠,吞噬了无数的生命。是什么缘故造成了这种情况?作者通过翔实的材料说明,人对自然贪心和盲目的索取是造成这一悲剧主要缘故。课文最后,作者发出了挽救生态环境的呼吁。课文全篇充满了强烈的忧患认识和痛惜之情,为罗布泊生态之恶化而痛苦,为人们索取之盲目而痛惜。为了表达这种感情,作者运用了各种表现手法,一是拿罗布泊过去的繁华与现在的破败比照;二是运用拟人手法,以事物本身的诉说引起人内心的震动,如“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陈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一句所描写的罗布泊的惨状,实在让人痛心疾首;三是运用数据客观说明。这些在教学中都要引导学生细心体会。八、布置作业1研讨与练习二。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