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六单元第33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教程讲义.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690042 上传时间:2019-06-0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六单元第33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教程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六单元第33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教程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六单元第33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教程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六单元第33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教程讲义.doc(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十六单元第十六单元 第第3333讲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考情分析引领考试的风向标考试说明2015年2016年2017年1.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2.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T5(李贽的思想)复习建议:1.准确把握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各流派的基本思想主张及其影响2.注意理解理学的部分名词概念及内涵,加强对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的专题性整合3.要重点关注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要阶段特征、历史概念等考点导学2扬帆启程的导航灯考点一 宋明理学派别程朱理学陆王心学朝代两宋宋明创立者_等代表(北宋五子)陆九渊

2、(南宋)集大成者朱熹(南宋)_(明中叶)主要观点世界观:_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世界观:_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道德观:_是封建社会的天理;存天理,灭人欲道德观:加强道德修养,去人欲,恪守三纲五常认识论:_认识论:反省内心,_影响1.程朱理学适应了_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_,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2.三纲五常的纲常名教,严重束缚了人的思想和生活3.朱熹学术思想对日本、朝鲜(形成朱子学派)和欧洲产生深远影响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对中国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3【点题训练1】 一位学者曾对弟子说:“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下列属于这位学

3、者的观点的是( )A格物致知B克己复礼C致良知、知行合一D天子之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4考点二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代表人物背景著作主张影响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1.政治上,君主专制不断强化2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_出现并缓慢发展,市民工商阶层的勃兴3思想上,理学占统治地位,理学走向极端4外交上,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焚书藏书,1.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_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2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_的是非为标准3大胆挑战正统思想,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4认为吃饭穿衣就是“人伦物理”,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1.李贽是中

4、国反封建民主思想的先驱2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明夷待访录,1.猛烈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2提出“_”的民主思想3主张以“_”取代皇帝“一家之法”4主张工商皆本,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1.重视了解社会的实际情况,形成“_”的思想2主张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53提出了后人概括为“_”的思想,影响:开一代朴实学风之先河读通鉴论,船山遗书,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都是客观存在2物质是_的,且有规律可循3认识是由_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4静止是相对的,_是绝对的

5、,影响:启发近代人的思维方法【点题训练2】 “圣人所能者,夫妇之不肖可以与能,勿不视世间之夫妇为。妇之不能者,则虽圣人亦必不能,勿高视一切圣人为也。”最有可能说这种言论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李贽要点一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相同点学派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属于宋明理学的范畴,儒学的新阶段内容继承了孔孟思想;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理”。 “理”在社会上的体现就是封建纲常伦理道德,儒家忠、孝、节、义等实质用儒家纲常伦纪约束社会,维护封建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地位明清两代,封建统治的官方哲学理学和心学相继占统治地位不同点,对世界本源的具体6认识,世界的本源是外在的

6、“理”,世界本源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把握“理”的方法途径,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主张用内心的反省以求“理”,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典例训练1】 淳熙二年,朱熹与陆九渊兄弟“鹅湖之会”。“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据此可知,二者的分歧在于( )A世界本原之争 B治学方法之争C理气关系之争 D道统思想之争要点二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评价1价值他们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2局限(1)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的封建秩序,仍然无法冲破封建儒家思想

7、的藩篱。(2)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自己的完整设想,没有提出一个全新的社会改革的方案。(3)这些早期启蒙思想不能引发反对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或革命。3导致局限的原因(1)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2)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典例训练2】 顾炎武批评明代学风弊病说:“若有明一代之人,其所著书,无非窃盗而已。”强调凡做学问,“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在此,顾炎武( )A全盘否定明代学术成果B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C提倡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7D强调独立思考,有所创新史料研读通向成功的试金石史料 有一道学,高屐大履,长袖阔带,纲常之冠,人伦

8、之衣,拾纸墨之一二,窃唇吻之三四,自谓真仲尼之徒焉。时遇刘谐。刘谐者,聪明士,见而哂曰:“是未知我仲尼兄也。”其人勃然作色而起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子何人者,敢呼仲尼而兄之?”刘谐曰:“怪得羲皇以上圣人尽日燃纸烛而行也?(纸烛:灯笼)”其人默默而止。然安知其言之至哉!李生(李贽自称)闻而善,曰:“斯言也,简而当,约而有余,可以破疑网而昭中天矣。”其言如此,其人可知也。盖虽出于一时调笑之语,然其至者百世不能易。 李贽焚书卷三据史料可知李贽抨击宋明理学,反对道学家的虚伪。史料反映了李贽怎样的思想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思想产生的原因。8随堂验收学以致用的训练营考点一 宋明理学1西游记中

9、,孙悟空开始拜菩提老祖学修道成功,称“齐天大圣”;后来忠心不二地护送唐僧玄奘西行取经,获得“斗战胜佛”的法号。这反映了( )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追求个性解放B明朝文化艺术的世俗化趋势加强C儒、道、释三教合一成为一代思潮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取向2北宋理学家“二程”说:“天下之物,皆可以照理。有物必有则,一物统有一理。”这表明“理”是( )A超时空的,完满的精神实体B世界万物的总根源C自然和社会的最高法则D封建伦理道德之总称3朱子家训中有“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材料体现了( )9A宋代士人的道德观念增强B人臣为君父的“忠”的理学思想C朱子强调社会责任感D南宋时期经

10、济重心南移对读书人的科举态度有影响考点二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4自秦汉至明清,各家思想皆视“道”为现象背后的本真,将“得道”当作终极的追求目标。宋儒主张“道”乃天地间最高的力量,是人们必须遵从的真理。明清时期的少数思想家不满宋儒脱离人生的“道”论,强调“道”寓于人的生活之中:“百姓日用即道”。这表明明清时期的少数思想家( )A反对盲目相信孔子 B强调人的个性自由C肯定人的正当私欲 D倡导经世致用学问5李贽的藏书是评述历史人物的著作。其中的世纪部分,讲述的是朝代更替以及帝王个人活动。他将陈胜、公孙述(东汉末年军阀)等列入书中,且每篇都标有名目以示褒贬。如西楚霸王项籍篇题为“英雄草创”,王莽篇题为“

11、篡弑资贼”。该书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A反对思想束缚提倡独立思考B突破传统改革史书编撰体例C破除传统等级观念反抗权威D以史为据实事求是评价历史6黄宗羲曾提出“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顾炎武也说过“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下列对他们主张的评述,正确的是( )A推祟先秦时期封建制度B削弱了清初君主专制统治C反对古代中央集权制度D对近代民权意识产生影响7明清时期,我国传统农业文明继续发展,同时在其内部也生长出了某些新的思想观念。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0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

12、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王阳明传习录材料二 有人者(君主)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王阳明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对当时中国社会政治思想所产生的影响。(2)据材料二,概括黄宗羲的政治理想。(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的表现。单元知识结构归纳11时空定位穿梭时空的定位单元概述透析历史的大讲堂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后世的各种

13、思想大都能够从诸子百家那里找到源头,此时儒家思想产生、发展,成为“显学”。秦朝时期儒家思想遭受沉重打击,西汉时期儒家思想经董仲舒改造,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正统地位确立,成为以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宋明时期,儒家思想吸收了佛、道思想,发展到更具理论化和思辨化的理学阶段,开创了儒学的新时代。12明清之际,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使儒学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影响深远。1314第33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主干知识梳理】程颢、程颐 天理 三纲五常 格物致知 统治阶级 官方哲学王阳明 心 致良知 知行合一 萌芽 儒家经典 孔子 天下为主,君为客 天

14、下之法 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发展变化 客观对象 运动【点题训练】1C 【解析】 本题考查了王阳明的主张。“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是王阳明心学的主张,他的主张还有致良知、知行合一,故C项正确;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达到理的方法,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A项错误;克己复礼是孔子的主张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 “天子之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是董仲舒的主张,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2D 【解析】 本题考查了明清之际的李贽的思想主张。材料中“夫妇之不肖可以与能”“则虽圣人亦必不能”即作者认为圣人与普通人是平等的,李贽的思想体现一定的民主精神,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孟子

15、主张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与材料思想不符,故A项错误;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强调君主权威与等级制度,与材料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也是强调君主权力与等级制度,与材料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典例训练】1B 【解析】 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准确解读。据材料“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与“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可知治学方法的不同,朱熹主张“格物致知”陆九渊主张“发明本心”,故B项正确。其它三项均与材料无关。2D 【解析】 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准确解读。题干中“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说明其强调创新和独立思考,故D项正确。A项存在

16、对明代学术的全盘否定,B、C两项均与材料无关,故不选。【读史用史】观点:李贽认为道学家个个都是借孔孟学说而欺世盗名的伪君子。原因:明代晚期,吏治腐败,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商品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15的要求;理学日益僵化。【随堂验收】1C 【解析】 本题考查了宋明理学形成的背景。“孙悟空开始拜菩提老祖学修道成功”是道家思想的体现,“后来忠心不二地护送唐僧玄奘西行取经”是儒家思想的体现,“斗战胜佛”是佛家思想的体现,在孙悟空身上,体现了三教合一的思潮,故C项正确;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追求个性解放材料没有涉及到,故A项错误;明朝文化艺术的世俗化趋势加强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社会的价值取向材料

17、没有涉及到,故D项错误。2C 【解析】 本题考查了宋明理学的“理”的内涵。从材料“天下之物,皆可以照理。有物必有则,一物统有一理。”可以看出,理是一种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法则,精神实体、万物的总根源、封建伦理道德之总称与材料信息不符,选择C项符合题意。3C 【解析】 本题考查了宋明理学朱熹的主张。“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体现的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故C正确;材料未体现出道德观念,故A错误;材料也未体现出忠君思想,故B错误;对读书人科举态度有影响的是程朱理学地方出现,故D 错误。4C 【解析】 本题考查了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内容。材料反对宋儒“存天理,去人欲”的主张,肯

18、定正当的私欲,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明清进步思想家强调“道”就在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不涉及反对盲目相信孔子,故A项错误;材料反对僵化的程朱理学,不涉及强调人的个性自由,故B项错误;材料批判正统儒学,经世致用反对当时的伪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主张实学,主旨不同,故D项错误。5A 【解析】 本题考查了李贽的思想主张。根据材料“且每篇都标有名目以示褒贬。如西楚霸王项籍篇题为英雄草创,王莽篇题为篡弑资贼”可知,李贽的史学著述已经突破了传统思想的束缚转而开始独立思考,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史书编纂体例,故B项错误;同样,材料中也并没有提及所谓的“等级观念”,故C项错误;仅仅根据材料,我们也

19、不能推断出李贽的史学著述是站在实事求是的立场之上,故D项错误。6D 【解析】 本题考查了黄宗羲和顾炎武思想的影响。以顾炎武和黄宗羲等为代表的这股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在其后数百年间仍具有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故D项正确;“推祟先秦时期封建制度”,这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且先秦时期的封建制度并不是完善的封建制度,故A项错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并没有对当时的君主专制政体造成任何实质性的冲击,它起到的仅是一种思想启蒙的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中无论是黄宗羲还是顾炎武,他们批判和抨击的都是君主专制而非中央集权制度,故C项错误。 167(1)主张:人人皆有良知;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人应该独立思考判断。影响:冲击了程朱理学的纲常伦理。(2)理想:天下大公;从政为民;君臣平等。(3)表现:倡导个性解放;讲究经世致用;蕴含初步政治民主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