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 03文言文阅读(新版)新目标版.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689848 上传时间:2019-06-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 03文言文阅读(新版)新目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 03文言文阅读(新版)新目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 03文言文阅读(新版)新目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 03文言文阅读(新版)新目标版.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0303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恩施州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23-27 题。 (10 分,每小题 2 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乙】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选自孟涂文集 )【注释】奚:怎么。2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2 分)(1)不知其旨也

2、旨: (2)然后能自反也 反: (3)君子之学必好问 好: (4)舍问,其奚决焉 舍: 24请用“”给【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划两处。 (2 分)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2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分)(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2)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26 【甲】 【乙】两段文字的中心论点分别是什么?(用原文作答) (2 分)27 【甲】 【乙】两段文字的论证方法有哪些相同之处?(2 分)23 (2 分) (1)旨:甘美,美味,甘味 (2)反:反省 (3)好:喜欢,喜爱 (4)舍:放弃,舍弃24 (2 分)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25

3、 (2 分)(1)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关键点:至、善, “虽”译成“即使”不扣分)2(2)喜欢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能好学。 (关键点:好,判断句)26 (2 分) 【甲】教学相长也。 (1 分) 【乙】君子之学必好问。 (1 分)27 (2 分) (1)两段文字都用道理论证,层层推进,有很强的逻辑性;(1 分)(2)两段文字都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 (1 分)【乙】参考译文:君子学习一定要喜欢提问。提问和学习,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习就无法提出疑问,不提出疑问就无法增加知识。喜欢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能好学。道理明白了,可是不能用于实践;懂得了那些大的道理,可是

4、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如果放弃了提问,怎样解决呢?黄冈(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 21-25 题。 (14 分)【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张嘉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自平乡尉免归乡里。布衣环堵之中,萧然自得。时人莫之知也。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

5、驿。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问驿吏曰:“此有好客乎?”驿吏白以嘉贞,循宪召与相见,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及命表又出意外。他日,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已官让之。则天曰:“卿能举贤,美矣,朕岂可无一官自进贤耶?”乃召见内殿,隔帘与语,嘉贞仪貌甚伟,神采俊杰,则天甚异之。翌日,拜监察御史。(节选自大唐新语张嘉贞 )【注】下人:下于人,在别人之下。环堵:四围墙,常形容居屋狭小简陋。积时凝滞者:长期积累下来的难以解决的问题。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4 分)(1)同舍生皆被绮绣( )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3)还次蒲州驿 ( ) (4)咨以其事积时

6、凝滞者( )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 分)3A烨然若神人 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B足肤皲裂而不知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C时人莫之知也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D则天甚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23用“”给下面的语句断句,断两处。 (2 分)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24翻译下面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 分)(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己官让之。25阅读上面两选段,完成下面填空。 (可用原文语句填写,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1)甲文重点写作者在求学过程中生活的艰苦,运用对比手法

7、写了自己与“同舍生”不同的穿着打扮,存这方面作者的态度是_。(2)乙文中张循宪通过“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和“命表又出意外”两件事,发现张嘉贞_的特点。21.(1)同“披”,穿;(2)破;(3)停留,住宿(4)咨询或询问22.D(2 分 A.“炸然”的“然”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信然”的“然”是代词,这样。B.“而不知”的“而”表转折:“登轼而望之”的“而”表顺承。C.“莫之知”宾语前置,“之”代词,代张嘉贞;“行道之人”结构助词,的。D.两个“异”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23.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24.(1)因为(我)内心有足够值得快乐的事,就不

8、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关键词“中”“不若”译对 1 分,大意准确 1 分。共 2 分)(2)武则天拿这件事询问张循宪,张循宪全部按实际情况回答,于是请求把自己的官职让给张嘉贞。(关键词“具”“对”译对 1 分,大意准确 1 分。共 2 分)25.(1)“略无慕艳意”或根本不羡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时大意正确即可,1 分)(2)才能超群。(扣住“才能”来概括,大意相近即可,1 分)黄石陶渊明字光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4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

9、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 ”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 ”其真率如此。(节选自萧统陶渊明传 ,有删改)注:偃卧瘠馁:卧床挨饿。麾而去之:被他退回了。三径:指归隐者的居所。9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

10、文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博学善属文(属:写)B州召主簿不就(就:赴任)C以为彭泽令(以为:认为)D便语客(语:告诉)10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 分A贤者处此/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B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C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D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页是()(2 分)A选文塑造了陶渊明自由洒脱的形象,表现了他高洁的人格。B陶渊明已卧床挨饿多日,江州刺史檀道济馈赠他粮食和肉,但他退回了檀道济的馈赠。C陶渊明不愿束带迎接督邮,当日辞官,体现了他“不汲汲于富贵”的品质。D陶渊

11、明嗜酒。亲朋无论穷富,都会设酒招待他,而陶渊明逢酒必醉。12把文中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 3 分,共 6 分)(1)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5(2)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9.C 以为:让担任(做)10.B11.D“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说的是陶渊明对来拜访的人,无论贵贱,有酒就会设宴招特他们:“而陶渊明逢酒必醉”属无中生有。12.(1)(陶渊明)不愿受(或“不能承受”)官职的束缚,不久就自己弃官回家。(2)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或“收藏”)了一张无弦琴。荆州愚公移山(节选) 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

12、,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赋(节选) 唐丘鸿渐世人始知愚公之远

13、大未可测矣夸娥之神力何其杜哉。倘若不收遗男之助,荷从智叟之辨,则居当困蒙,往必遇蹇,终为丈夫之浅。今者移山之功既已成,河冀之地又以平,则愚公之道行。客有感而叹曰:事虽殊致,理或相假。注释:困蒙困于蒙昧。遇蹇遇到艰难。6.(2 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B.曾不若孀妻弱子曾不能损魁父之丘C.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吾义固不杀人6D.河曲智叟亡以应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7.(2 分)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惩山北之塞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虽我之死D.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9.(2 分) 愚公移山中多用对比衬托手法,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愚公似愚

14、而智,智叟似智而愚。这样写,加重了对比色调,增强了讽刺效果。B.遗男“助之”与智叟“止之”对比鲜明,更显示出智叟目光短浅、态度消极。C.写太行、王屋二山之高大,运土路程之遥远衬托出愚公的过人胆识与气魄。D.其妻献疑与智叟讥笑形成对比,凸显愚公之妻支持移山的坚定立场和决心。10.(2 分)下面对愚公移山赋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不是邻人京城氏之子的热心帮助,愚公移山恐怕终究是难以成功的。B.智叟的辩论客观上起到提醒愚公的作用,有时候反面意见更具有建设性。C.愚公移山的故事虽然很神奇很特别,但其反映的道理却具有普遍的意义。D.文章高度赞扬了夸娥的神力愚公移山最终还是要归功于神力相助。11.(3 分

15、)用“/”给愚公移山赋中划线句子断句。 (限三处)世人始知愚公之远大未可测矣夸娥之神力何其壮哉12.(3 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十堰(一)阅读下面文言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2 分,每小题 3 分)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7若夫

16、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

17、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而乐亦无穷也 B.若夫霪雨霏霏 日出而林霏开C.名之者谁 不能名其一处也 D.临溪而渔 而不知人之乐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1.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介绍醉翁亭所在,由面到点,先“环滁”再“西南”,望“琅琊”闻“水声”,用“回”字“转”字,引出亭子,层层烘托,突出醉翁亭之美。B.文章第二段将“山水之乐”具体化。描写山间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景色,突出流连山中美景的无究乐趣。C.文章能过描绘游人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东,以此衬托太守的孤

18、芳自赏。D.全文连用二十一个“世”,形成一唱三叹的吟咏句调,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22.文中把“醉”与“乐”联系起来的是哪一句?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随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3-16 题。隋文帝子秦王俊为并州总管,以奢纵免官。杨素启奏:“王,陛下爱之,请舍其过。”文帝曰:“法不可违。若如公意,吾是王儿之父非兆人之父,何不别制天子儿律乎?我安能亏法?”卒不许。8【注释】隋文帝:杨坚,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共育有五子房陵王杨勇、隋炀帝杨广、秦王杨俊、蜀王杨秀、汉王杨谅。兆人:兆民,万民。亏:使受损害。13请用“”给下面文字断句。 (限断两处) (2 分)吾是王儿之父非兆人之父

19、何不别制天子儿律乎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A陛下爱之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B若如公意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C我安能亏法 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D卒不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 分)隋文帝子秦王俊为并州总管,以奢纵免官。16本文体现了隋文帝怎样的治国思想?(2 分)(二)本题共 4 小题,10 分13 (2 分)吾是王儿之父非兆人之父何不别制天子儿律乎(一处 1 分,划三处及以上该题不得分)14 (3 分)C15 (3 分)隋文帝的儿子秦王杨俊是(担任)并州总管,因奢侈、骄纵(而触犯刑律

20、)被免去官职。 (意近即可)16 (2 分)严明律法(以法治国)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人公无私(公正无私)(答对第点即可得满分 2 分,只答对第点可得 1 分。意近即可。 )咸宁(一)阅读文章,完成 18-21 小题。( 15 分)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日: “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 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 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 商旅野宿焉。上又尝谓侍臣曰: “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 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

21、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 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节选自资 治通鉴) 注释:上:皇上,此处指唐太宗。哂(shen):微笑,此处含有微讽之意。不暇顾:顾9不上。野宿:在野外露宿。 1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 分)A.上与群臣论止盗 一狼得骨止 B.朕当去奢省费 去因还乡C.自是数年之后 自经丧乱少睡眠 D.刻民以奉君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1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 分)A.民之所以为盗者 客之美我者 B.犹割肉以允腹 能以径寸之木C.君富而国亡 学而不思则罔 D.夫欲盛则费广

2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0.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 分)A.本文阐述了唐太宗的民本思想。B.有的大臣希望唐太宗用严刑重罚禁止百姓偷盗。 C.老白姓偷盗是因为没有廉耻观。D.唐太宗认为,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百姓衣食无忧就不会偷盗。 2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每小题 3 分) (朕)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2)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18. C 19. B 20. C 21.译: (1) (我)让老百姓代食有富余,那么老百姓就白然不做盗贼(不会成为盗贼), 哪里需要用严刑重罚呢! (2)所以国君的忧患,不从

23、外界米,常常从自身生出。襄阳 (二)文言文比较阅读(10 分)【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 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节选自礼记礼运【乙】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 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徒。复曰“能徒者子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 欺。卒下令。於时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

24、 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 山无盗贼,家给人足。节选自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注释】布:颁布,公布。於:同“于” 。卒:终于。嗣:继承。刑:处罚。 傅:老师。黥:即墨刑。用刀在面额上刺字,再涂以墨。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 分)秦民大说 说: 一 有一人徙之 之: 1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B.故外户而不闭C令既具,末布,恐民之不信 D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费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 分)募民有能徒置北门者予十金。1015乙文卫鞅(商鞅)在实施新法令之

25、前,作了“立木南门,徙者奖励”这件事。他这样 做的目的是 ,甲文中的“ ”二字也能体现这一点。(2 分) 16有同学读完乙文后得出“秦国己进入甲文所说的大同社会”的结论,你同意这种 观点吗?为什么?(2 分) 12通“悦” ,愉快。 代词,指“木” (木头) 。13A14招募能搬(木头)放置(到)北门的百姓赏给十金。15取信于民(表明不欺骗百姓);“讲信”16不同意。示例 1:因为太子当继承人不符合“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特征;示例 2:太子老师代罚不符合“修睦” (成员间建立良好关系)的特征。孝感 (二)文言文阅读(14 分)【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26、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乙】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1)饮酒者游。旬朔(2)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3)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4) ,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5)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6)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7) 。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比读齐史 ,见孙搴(8)云:

27、“我精骑三千,足敌军羸卒数万。 ”心善其说,因取“经” “传” “子” “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勒(9)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10)以此补之。(秦观序有删改)【注释】 (1)滑稽,比喻能言善辩。 (2)旬朔,十天或一个月。 (3)比:近来。 (4)惩艾:惩治,惩戒。 (5)曩:从前。 (6)寻绎:推求探索。 (7)省:记。 (8)孙搴,人名。(9)勒:此处译为编辑。 (10)庶几:或许,差不多。10.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2 分)A.主人日再食 子墨子起,再拜B.烨然若神人 吴广以为然C.久而乃和 而聪明衰耗D.然负此自放 负箧曳屣行深

28、山巨谷中1111.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2 分)A.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B.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C.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D.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13.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3 分)A.“序”是一种文体,亲友离别,赠言规劝,属赠序,如甲文;陈述创作主旨、经过等,属书序,如乙文。B.甲文意在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乙文意在交代精骑集一书编辑及命名的

29、由来。C.甲文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表现读书之“苦” ,与“同舍生”生活的富足作对比,表现自己从读书中感受到的乐趣。D.乙文写自己少时读书不勤奋,后来治学时用勤奋来惩戒自己,但是不能坚持太久,容易忘记自己的目标。14.宋濂和秦观在学习方面有何异同?(3 分)10.A11.C12.(1)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2)年长后容易忘记,也许可以用这个来弥补吧。13.D14.同:都觉得勤奋很重要。异:宋濂一直勤奋好学,不畏艰难,不注重吃穿,享受读书带来的愉悦。秦观在少时记忆力突出而不勤奋,年长后记忆减退,用勤奋来弥补。宜昌 一、汉阴老父真性情 一席箴言烁古今(18 分)汉阴老父 范

30、晔汉阴老父者,不知何许人( ) 。桓帝延熹(1)中幸(2)竟陵过云梦临沔水百姓莫不观者,有老父独耕不辍。尚书郎南阳张温异之,使问曰:人皆来观,老父独不辍,何耶?老父笑而不对。温下道百步,自与言。老父曰:“我野人( )!不达斯语。请问天下乱(3)而立天子邪?理(4)而立天子邪?立天子以父(5)天下邪?役(6)天下以奉天子邪?昔圣王宰世,茅茨采椽(7) ,而万人以宁。今天子之君,劳人自纵,逸(8)游无忌,吾为子羞之,子何忍欲人观之( )!”温大惭,问其姓名,不告而去。【注释】 (1)延熹:汉桓帝的年号。 (2)幸:皇帝驾临。 (3)乱:混乱。 (4)理:治12理。 (5)父:像君父那样(关爱) 。

31、 (6)役:役使。 (7)茅茨采椽:用茅草盖屋顶,用栎木作椽。 (8)逸:放纵,放任。6.请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阴( )异( )斯( )奉( )7请将“耳” “乎” “也”三个语气助词准确还原到原文的括号内。 (3 分)A.不知何许人( ) B.我野人( ) C.子何忍欲人观之( )8.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 分)桓帝延熹中幸竟陵过云梦临沔水百姓莫不观者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 分)今子之君,劳人自纵,逸游无忌,吾为子羞之。10.请从文中选择相应的动词,来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 (2 分)皇帝(幸) ,百姓( )老父(耕) ,张溫( )张溫(言)

32、,老父( )张溫(惭) ,老父( )11文中汉阴老父的哪句话集中体现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主张? (2 分)12积累链接:无论是在朝为官,还是在野为民,我国古代儒家知识分子大都秉持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请默写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达这种人生态度的句子。 (2 分)、汉阴老父真性情 一席箴言烁古今(18 分)6.(4 分)阴(南岸:水的南岸) 异(认为奇异;对感到惊奇) 斯(这;这个)奉(侍奉;奉养)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重点文言实词的掌握情况。 )7.(3 分)A.也 B.耳 C.乎(此題旨在考查学生对常用文言虚词的掌握情况。 )8.(2 分)桓帝延熹中/幸竟陵/过云梦/临沔水/百姓莫不观者(断

33、句四处,断错一处扣 0.5 分,扣完为止。 )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文言断句的掌握情况。 )9.(3 分)如今你的皇上劳役百姓,自我放纵,放任游乐,没有顾忌,我真为你(有这样的皇上)感到羞耻!(重点关注“子” “劳” “忌” “羞”四个关键词,译对个计 0.5 分,语句通顺流畅计 1 分。 )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课文重难点字词的掌握情况)10.(2 分)观异(问)曰(对)一去(答对一项得 0.5 分。 )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把握关健词语,梳理故事情节的能力。 )11.(2 分)立天子以父天下邪?役天下以奉天子邪?(此題旨在考查学生通过已知文史知识解读文本,把握主旨的能力。 )

34、12.(2 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上下句各 1 分每句见错无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中课内古诗文背诵的掌握情况。 ) 13武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 8-10 题。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从先主就刘表。表卒,曹公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曹公追至当阳长坂,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军退归。先主牧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

35、军,驻江北。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节选自中华书局三国志关羽传 ,有删节)【注释】先主:指刘备。曹公:指曹操。孟起:马超的字。益德:张飞的字。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主于乡里合徒众 合:聚集B先主斜趣汉津 趣:奔赴C适与羽船相值 适:前往D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 拒:抵御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A羽闻马超来降

36、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B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C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D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10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羽流亡到涿郡后,与张飞一起帮助刘备抵御外侮。B关羽、张飞和刘备情同兄弟,同吃同住,任何场合都不分彼此。C曹操平定荆州后,刘备从樊城南渡长江,派关羽率战船到江陵会合。D诸葛亮认为马超文武双全,能与张飞比肩,但两人的才能都不及关羽。14第卷(非选择题 共 90 分)四、 (10 分)11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8C9C10B11关羽看信后非常高兴,把信给宾客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