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若干意见20594.docx

上传人:you****now 文档编号:68893267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若干意见2059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若干意见2059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若干意见2059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若干意见20594.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若干意见(国发发20110311号20010年110月100日)各省、自自治区、直直辖市人民民政府,国国务院各部部委、各直直属机构:经过多多年努力,特特别是19998年以以来,我国国大江大河河治理取得得显著成效效,大江大大河干流防防洪减灾体体系基本形形成,防御御洪水能力力明显增强强。但中小小河流治理理和山洪地地质灾害防防治工作滞滞后,今年年入汛以来来,我国大大部地区先先后出现大大范围强降降雨,引发发部分中小小河流漫堤堤溃堤、一一些中小水水库出险和和局部山洪洪地质灾害害,特别是是甘肃舟曲曲发生特大大山洪泥石石流灾害,充充分暴露出出防洪减灾灾体系存

2、在在的薄弱环环节。为保保障人民群群众生命财财产安全、维维护经济社社会发展大大局,现就就进一步加加大中小河河流治理和和中小水库库除险加固固、山洪地地质灾害防防治、易灾灾地区生态态环境综合合治理力度度等问题提提出以下意意见:一、总总体要求(一)总体要求求。深入贯贯彻落实科科学发展观观,坚持以以人为本、科科学防治、依依法防治、防防治结合、以以防为主的的方针,按按照总体规规划、分步步实施、突突出重点、落落实责任的的原则,在在继续加快快大江大河河治理的同同时,以防防洪薄弱地地区和山洪洪地质灾害害易发地区区为重点,以以中小河流流治理和中中小水库除除险加固、山山洪地质灾灾害防治、易易灾地区生生态环境综综合治

3、理为为核心内容容,以工程程措施和非非工程措施施为主要手手段,以地地方人民政政府为实施施主体,中中央部门加加大指导协协调和资金金支持力度度,力争用用5年时间间,使防洪洪减灾体系系薄弱环节节的突出问问题得到基基本解决,防防御洪涝和和山洪地质质灾害的能能力显著增增强,易灾灾地区生态态环境得到到明显改善善,防灾减减灾长效机机制更加完完善。二、加加快中小河河流治理和和中小水库库除险加固固(二)加大堤防防建设和河河道整治力力度。统筹筹协调上下下游、干支支流、区域域和流域的的关系,优优先治理洪洪涝灾害易易发、保护护区人口密密集、保护护对象重要要的河流及及河段。力力争用5年年时间,基基本完成流流域面积2200

4、平方方公里以上上有防洪任任务的重点点中小河流流(包括大大江大河支支流、独流流入海河流流和内陆河河流)治理理,使治理理河段基本本达到国家家确定的防防洪标准。要要按照流域域防洪规划划和有关规规程规范,合合理确定中中小河流的的防洪标准准、治理范范围和建设设规模。针针对中小河河流的不同同情况,科科学设防、因因势利导,因因地制宜地地采取加高高加固和新新建堤防、河河道疏浚、河河势控制、护护岸护坡等等措施,有有计划、有有步骤地推推进工程建建设。要尊尊重自然规规律,在保保障防洪安安全的前提提下,兼顾顾水资源综综合利用和和生态需要要,尽量保保持河道自自然形态,促促进人水和和谐。(三)加快中小小水库除险险加固。继

5、继续巩固大大中型水库库除险加固固成果,加加快小型水水库除险加加固,消除除水库安全全隐患,恢恢复防洪库库容,增强强水资源调调控能力。到到20122年底前,完完成小(11)型水库库除险加固固任务;到到20133年底前,基基本完成坝坝高 100米以上且且库容200万立方米米以上的小小(2)型型水库除险险加固任务务;到20015年底底前,基本本完成其余余小(2)型水库除除险加固任任务。对于于未纳入全全国病险水水库除险加加固专项规规划和近年年来新出现现的大中型型病险水库库,加快推推进除险加加固工作。要要严格按照照有关规定定确认病险险水库和明明确除险加加固标准,加加快前期工工作,尽快快开工建设设。对于老老

6、化失修严严重、存在在重大安全全隐患、影影响防洪安安全的大中中型病险水水闸,也要要在安全鉴鉴定、完善善规划的基基础上,统统筹安排除除险加固。对对部分或基基本丧失功功能且除险险加固技术术不可行、经经济不合理理的水库和和水闸,可可按规定降降低等级或或报废。(四)加强洞庭庭湖、鄱阳阳湖重点圩圩垸整治。力力争用5年年时间,按按照相关规规划基本完完成洞庭湖湖、鄱阳湖湖重点蓄滞滞洪区围堤堤加固和安安全建设,合合理安排居居民迁建,建建成较为完完备的防洪洪工程体系系和有效的的生命财产产安全保障障体系,实实现“中小小洪水不受受灾、大洪洪水少受灾灾、特大洪洪水有计划划分洪”的的目标。其其他大江大大河的蓄滞滞洪区也要

7、要按照规划划加快建设设。(五)完善防洪洪非工程措措施。气象象部门要在在洪水易发发地区,加加密布设局局地天气雷雷达站和自自动气象站站,完善暴暴雨实时监监测预报预预警及信息息发布系统统。水利部部门要加强强水文测站站基础设施施建设,密密切监控河河流汛情,提提高水文监监测和预报报精度;完完善中小水水库防汛报报警通信系系统,优化化水库调度度运用方案案,制定中中小河流、中中小水库防防洪预案。加加强国家防防汛抗旱指指挥系统建建设,尽快快完成一期期工程竣工工验收,启启动二期工工程建设。建建立洪水风风险管理制制度,防治治与利用相相结合,提提高洪水资资源化水平平。三、提提高山洪地地质灾害防防治能力(六)深入开展展

8、灾害调查查评价。力力争用5年年时间,完完成山洪地地质灾害重重点防治区区灾害调查查任务,全全面查清山山洪、泥石石流、滑坡坡、崩塌等等灾害隐患患点的基本本情况,评评价和预测测灾害隐患患点发展趋趋势,划定定灾害危险险等级,编编制山洪地地质灾害风风险图。严严格执行地地质灾害危危险性评估估制度,提提出综合防防治方案,做做好相关应应急预案,强强化临灾避避险和应急急处置。在在受山洪地地质灾害威威胁严重的的村镇,开开展灾害隐隐患排查和和勘查工作作,查明泥泥石流沟、山山洪沟和隐隐患坡体的的地质结构构,评价其其危险性程程度。在山山洪地质灾灾害重点防防治区每年年开展汛前前排查、汛汛中检查和和汛后核查查,及时消消除灾

9、害隐隐患。加强强山洪地质质灾害灾情情的统计、核核查、评估估和发布工工作。(七)抓紧完善善专群结合合的监测预预警体系。力力争用3年年时间,按按照“政府府统一领导导、部门各各负其责、社社会广泛参参与”的原原则,在有有山洪地质质灾害防治治任务的县县(市、区区)基本建建成监测预预警系统和和群测群防防体系,做做到排查巡巡查到位、预预报预警及及时、转移移避险有效效。尽快建建立气象、水水利、国土土资源等部部门联合的的监测预警警信息共享享平台和短短时临近预预警应急联联动机制,切切实提高监监测预警水水平和应急急处置能力力。气象部部门要配备备必要的移移动雷达,消消除雨量监监测盲区,增增强获取高高时空分辨辨率降水观

10、观测信息的的能力;水水利部门要要加强山洪洪水文分析析,及时提提供防灾信信息;国土土资源部门门要在灾害害隐患点加加密布设监监测设备,组组织开展在在专业人员员指导下的的群测群防防监测。地地方各级人人民政府要要组织有关关部门建立立雨情、水水情、灾情情会商制度度和临灾预预警信息发发布制度,健健全城乡灾灾害信息发发布网络,做做到及时有有效、不留留死角。充充分发挥乡乡村群测群群防监测员员、灾害信信息员的作作用并给予予必要补助助。要把山山洪地质灾灾害防治知知识纳入国国民教育体体系,加强强宣传教育育和应急演演练,强化化干部群众众避灾减灾灾意识,全全面提高自自防自救和和互救能力力。(八)加快实施施搬迁避让让和重

11、点治治理。力争争用5年时时间,按照照政府引导导与群众自自愿相结合合、集中安安置与分散散安置相结结合、就近近安置与外外迁安置相相结合以及及解决好长长远生计的的原则,优优先对危害害程度高、治治理难度大大的山洪地地质灾害隐隐患点实施施居民搬迁迁,使搬迁迁避让工作作取得显著著成效。加加大对搬迁迁避让的投投入力度,现现有地质灾灾害防治、易易地扶贫搬搬迁、新农农村建设等等项目要向向山洪地质质灾害重点点防治区倾倾斜。加大大山洪地质质灾害重点点防治区灾灾害隐患点点的工程治治理力度,重重点对危害害大、难以以实施搬迁迁避让的特特大型灾害害隐患点实实施治理,采采取疏浚沟沟道、建设设排洪渠等等疏导措施施和修建谷谷坊、

12、拦沙沙坝等拦挡挡措施治理理山洪泥石石流沟,采采取修建截截排水沟、抗抗滑挡墙、抗抗滑桩以及及削坡减载载等措施治治理滑坡。对对其他地质质灾害,也也要统筹做做好规划和和防治工作作。四、加加强易灾地地区生态环环境综合治治理(九)加大林草草植被保护护与恢复力力度。用55年时间,在在中小河流流和山洪地地质灾害易易发地区完完成营造林林22000万公顷、退退牧还草11000万万公顷。要要调整和完完善现有生生态建设专专项规划,把把甘肃、四四川、云南南、贵州等等山洪地质质灾害易发发地区作为为重点。加加快恢复和和提高森林林草地生态态系统功能能,增强其其固土护坡坡、涵养水水源、调节节径流的能能力。继续续实施长江江上游

13、、黄黄河上中游游天然林商商品性禁伐伐,尽快启启动实施天天然林资源源保护二期期工程。实实施中幼林林抚育和低低质低效林林改造,优优化森林结结构。加快快自然保护护区基础设设施建设,维维护生态系系统稳定性性。加快退退牧还草工工程进度,实实施南方草草地保护建建设工程,通通过天然草草场禁牧休休牧轮牧、补补播改良、舍舍饲圈养、鼠鼠害治理以以及人工草草场建设等等措施,提提高草地水水土保持能能力。在巩巩固退耕还还林成果的的同时,新新增退耕还还林任务要要有重点地地安排在江江河源头、湖湖库周围,225度以上上陡坡耕地地要逐步实实现退耕还还林。(十)推进水土土流失综合合防治。用用5年时间间,在中小小河流和山山洪地质灾

14、灾害易发地地区完成水水土流失治治理面积6600万公公顷。进一一步加强坡坡改梯、淤淤地坝等水水土保持重重点工程建建设,加大大封禁保护护和生态修修复力度。以以小流域为为单元,山山、水、田田、林、路路、村统一一规划,综综合治理,在在坡面建设设梯田,配配套水系工工程和水土土保持措施施,降低土土壤侵蚀强强度;在有有条件的沟沟道建设淤淤地坝、拦拦沙坝等工工程,蓄洪洪排清,拦拦沙淤地,减减少进入江江河湖库的的泥沙。抓抓紧制定全全国坡耕地地水土流失失综合治理理规划,在在试点的基基础上,加加大投入力力度,全面面加快建设设步伐。(十一一)强化生生态环境监监管。在江江河源头和和生态脆弱弱区,禁止止或严格限限制资源开

15、开发和建设设活动。严严格执行建建设项目环环境影响评评价制度,依依法加强对对矿产等自自然资源开开发和重大大工程项目目建设活动动的环境监监管,从源源头防治生生态破坏和和污染。按按照“谁建建设谁负责责、谁破坏坏谁治理”的的原则,进进一步明确确和落实责责任主体,建建立矿山环环境治理和和生态恢复复责任制。企企业要对矿矿区废弃地地和尾矿坝坝进行整理理,恢复林林草植被,严严防次生灾灾害。依法法严厉打击击乱砍滥伐伐林木、毁毁林开垦、乱乱占林地、破破坏湿地等等违法行为为。禁止侵侵占河道、围围湖造地、非非法采砂等等影响行洪洪的行为。加加强基本草草原保护,严严禁随意开开垦、乱采采滥挖、非非法征占用用草原。环环境保护

16、部部门要加强强易灾地区区的生态环环境功能评评估工作。五、切切实加强组组织领导(十二二)坚持规规划先行。发发展改革委委要会同财财政、水利利、国土资资源、林业业、气象等等部门,抓抓紧编制全全国中小河河流治理和和中小水库库除险加固固、山洪地地质灾害防防治、易灾灾地区生态态环境综合合治理总体体规划,报报国务院审审批。总体体规划要与与“十二五五”经济社社会发展规规划和现有有相关专项项规划相衔衔接,强化化各项治理理措施的综综合配套,统统筹现有政政策和资金金,形成合合力,有序序推进各项项治理工作作。各省(区、市)要制定实实施方案,把把各项工作作落到实处处。(十三三)加大投投入力度。要要充分发挥挥中央和地地方

17、两个积积极性,采采取有力措措施,进一一步调整财财政支出结结构和预算算内投资结结构,增加加总量、突突出重点、科科学安排,切切实加大政政府投入力力度。要多多渠道筹集集建设资金金,鼓励和和吸引各类类社会资金金参与建设设,加快建建立森林、草草原、湿地地、水土保保持等生态态补偿机制制,采取以以奖代补、以以工代赈等等方式引导导农村集体体和农民投投资投劳。要要提高投资资效率和效效益,保障障各项重点点建设任务务的顺利实实施。(十四四)加强能能力建设。要要进一步加加强机构、队队伍和人才才建设,健健全灾害防防治综合管管理体系,重重点完善和和充实县级级以下基层层防灾减灾灾体系。加加强山洪地地质灾害成成因、防治治及洪

18、水管管理的科学学技术研究究,完善相相关标准体体系,积极极推广新技技术、新方方法,全面面提升灾害害调查、监监测、预警警预报和治治理能力。健健全防灾减减灾法律法法规,依法法加强社会会管理,严严格落实各各项强制避避险措施。要要对城乡建建设规划、产产业布局、迁迁建选址、居居民建房等等进行灾害害风险评估估,避开灾灾害风险区区和隐患点点。规范高高风险区的的经济开发发活动,控控制区内人人口增长和和发展规模模,避免城城镇盲目扩扩张和过度度开发。进进一步发挥挥保险机制制的减灾作作用。(十五五)强化监监督管理。要要认真做好好项目前期期工作,强强化建设管管理,严格格资金投向向,加强对对资金分配配拨付使用用全过程的的

19、监督检查查,确保工工程进度和和质量。发发展改革、水水利、国土土资源、环环境保护等等部门要按按照依法依依规、突出出重点、急急事急办、特特事特办的的原则,提提高项目审审批和审核核、建设用用地预审和和环境影响响评价等工工作效率。进进一步深化化工程管理理体制改革革,落实管管护责任和和运行管理理维护经费费,加强日日常维修养养护,确保保工程良性性、安全运运行。对已已完成除险险加固并消消除险情的的水库和堤堤防,因管管理不善、维维修养护不不到位,再再次成为病病险水库和和病险堤防防的,将严严肃追究有有关单位及及人员的责责任。(十六六)明确职职责分工。各各地区、各各有关部门门要高度重重视,落实实责任,加加大力度,完完善机制,确确保工作顺顺利推进。各各省(区、市市)人民政政府要负总总责,建立立健全目标标责任制、绩绩效考核制制和问责制制,切实突突出这项工工作在干部部考核中的的比重,把把责任层层层落实到基基层、单位位和个人。国国务院有关关部门要强强化协调配配合,加强强指导、监监督并做好好相关工作作。发展改改革委负责责综合协调调,民政部部、财政部部、国土资资源部、环环境保护部部、住房城城乡建设部部、水利部部、农业部部、林业局局、气象局局等部门按按照职责分分工,做好好各自领域域项目的建建设和管理理。文章来源:中顾法律律网 (免免费法律咨咨询,就上上中顾法律律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制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