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四 选修部分 专题十五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学案.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688752 上传时间:2019-06-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四 选修部分 专题十五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四 选修部分 专题十五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四 选修部分 专题十五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四 选修部分 专题十五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学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专题十五专题十五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纲要求(1)梭伦改革;(2)商鞅变法;(3)北魏孝文帝改革;(4)王安石变法;(5)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6)明治维新;(7)戊戌变法。一、梭伦改革1背景公元前 7 世纪末,雅典工商业发展;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激化;雅典当时面临外敌入侵,公元前 594 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2主要措施(1)颁布“解负令” ,废除公私债务;废除债务奴隶制。(2)鼓励发展工商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3)实行财产等级制度。(4)建立四百人会议、公民陪审法庭,并使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3基本特点(1)理念:节制、中庸、公平、平等、和谐。(2)性质:

2、奴隶主性质的改革。4影响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了民主政治的轨道,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二、商鞅变法1背景(1)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井田制瓦解和宗法分封制的崩溃,社会处于转型期。(2)春秋时期的改革针对经济基础,承认土地私有化;战国时期的改革针对上层建筑,废除世卿世禄制度。(3)秦国相对落后,秦孝公坚决支持商鞅变法。2内容(1)军事: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军功,编制什伍组织。(2)经济: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3)政治: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燔诗书而明法令” ;制定秦律。(4)风俗:塞私门之请;推行分异令。3性质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24评价(1)积极:

3、推动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推动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消极: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对人民的剥削,激化了阶级矛盾。三、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1)439 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2)北魏面临危机:经济落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3)掌握实权的冯太后和孝文帝积极推动北魏改革。2措施(1)推行均田制;(2)实行三长制,加强中央集权;(3)整顿吏治;(4)迁都洛阳;(5)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3性质少数民族学习中原先进文化,促进自身封建化的改革。4评价促进

4、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统一奠定了基础。四、王安石变法1背景(1)北宋中期,出现“三冗”(冗官、冗兵、冗费)“两积”(积贫、积弱)现象,阶级矛盾尖锐,边境危机严重。(2)庆历新政失败,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2措施(1)理财措施:实行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减轻了农民的负担,限制了大地主和高利贷者,增加了国家的收入。(2)整顿军队:实行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节省了军费开支,使军队战斗力有了一定的提高。(3)改革科举:改考经义策论,为变法造就人才;改革选官制度,克服恩荫泛滥的弊病。3性质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5、4评价(1)取得一定成效,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2)变法的局限性:由于用人不当,出现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3)新法的变质:成为党争和聚敛钱财的工具,变法的精神被完全改变。3五、俄国农奴制改革1背景(1)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激化了阶级矛盾。(2)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农奴制的落后。(3)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群体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2内容(1)“二一九法令”: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农奴得到一块须高价赎买的份地;农民仍受“村社”的管理。(2)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促进俄国司法体系和地方行政体系的近代化。3评价(1)进步性: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

6、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2)局限性:采用自上而下的形式,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3)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六、明治维新1背景(1)国内危机:幕府专制、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导致阶级矛盾尖锐。(2)民族危机:黑船来航,民族危机加深。(3)独立改革派的形成;武装倒幕的成功;成立明治新政府。2措施(1)政治:废藩置县;“四民平等” ;加强中央集权;建立近代天皇体制。(2)经济: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3)文化:推行文明开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社会习俗推进西化。(4)军事:建立现代化军队并辅以武士道教育。3评价(1)进步性:逐渐摆脱不平等条约,成为亚洲的强国;为邻国提

7、供重要的启迪和经验。(2)局限性:自上而下的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七、戊戌变法1背景(1)民族危机:甲午战争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激发了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2)经济根源与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3)思想基础:西方近代思想的传入;早期维新思想的直接影响。(4)维新派的准备:创办学堂,聚徒讲学;著书立说,力倡维新;公车上书,恳请变法;创办报刊,传播维新;成立团体,组织力量;展开论战,挑战顽固。2内容4(1)政治:允许官绅士民参政,精简机构等。(2)经济: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等。(3)军事:改革军制,精练陆海军,按新法练兵。(4)文化教育:促进西学

8、传播,废除八股。3结果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发动戊戌政变,变法失败。4评价(1)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2)政治上: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3)思想上: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启蒙性。(4)社会生活上: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一、中国古代改革的内容、特点及规律性认识一、中国古代改革的内容、特点及规律性认识(1)特点从政治角度看: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都涉及政治制度改革。商鞅变法更侧重于制度的重建,如废分封,推行县制,其实质是加强中央集权;而北魏孝文帝改革更侧重于接受汉族先进政治制度,整顿吏治,制定官吏俸禄制和考核制度,

9、任用汉族地主为官,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王安石变法很少涉及政治制度变革,这是时代背景所决定的。从经济角度看:三次改革都涉及经济举措。商鞅变法涉及土地制度、农业、商业政策以及经济衡量计算单位等,本质上反映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特点,有助于政治统一;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涉及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体现了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耕作方式的特征;而王安石变法从富国角度出发,改革赋役制度,重视农业,兴办水利工程,加强市场流通管理等,目的是限制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缓和农民阶级与封建国家的矛盾,以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从军事角度看: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都进行了军事改革,商鞅变法军事改革本质目的是为了强

10、兵,以达到称霸天下的目的;王安石变法军事改革虽然也是为了强兵,但更侧重于防范人民的反抗和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攻。从思想文化及生活习俗方面看,三次改革都有所涉及。商鞅变法“燔诗书而明法令” ,强调加强思想控制;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汉化政策的体现;王安石变法对教育进行改革,从科举制度入手,达到整顿吏治的目的。(2)规律性认识王朝初期改革容易成功,王朝中后期改革大多失败。这主要是因为:5王朝初期,新王朝建立决定了统治阶级必须恢复并发展经济,部分调整生产关系,这为新王朝的改革减少了阻力;统治者能吸取前代灭亡教训,大力调整统治政策,这种改革符合当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政治集团的共同要求;多有强大的王权作保障

11、。王朝中后期:统治阶级内部保守势力强大,既得利益者不愿改革;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某些政策调整和利益再分配的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顽强抵抗。真题例证 1 促进中华文明多元融合的改革(2017江苏卷,24A)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

12、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胡乐、胡舞”等所反映的现象。(2)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答案 (1)内容:迁都洛阳;变制度(改官制);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通婚姻;改籍贯)。现象: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2)特点:汉化为主;相互学习;方式多样。(3)作用: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为隋唐时期重新统一奠定基础。解析 第(1)问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列出主要条目即可;“胡

13、乐、胡舞”等所反映的现象,是汉族学习少数民族文化,材料中“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是改革的影响,而不是现象。第(2)问民族融合的特点,从方式、内容等方面归纳即可。第(3)问,要审透“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社会发展包括政治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等方面, “积极作用”定性为正面作用。二、重大改革的原因、背景分析与评价二、重大改革的原因、背景分析与评价1改革的一般原因(1)旧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需要。如商鞅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大化改新、明治维新等。(2)缓解社会危机,巩固统治的需要(抑制土地兼并,增加政府收入,实现富国强

14、兵,缓和阶6级矛盾,缓和民族关系等)。如雅典梭伦改革,王安石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3)吸收其他民族的特长。少数民族为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加速本民族封建化进程的需要,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有汉族吸收少数民族特长的改革,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4)达到特定目的的改革。如管仲改革(实现富国强兵),欧洲宗教改革(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罗斯福新政(应对经济危机的需要)。2归纳“改革背景”的一般方法(1)社会发展趋势:经济条件根本原因。(2)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3)社会危机:内忧(财政危机、三大矛盾导致政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必要条件。(4)改革力量:阶级条件组织

15、条件。(5)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思想条件主观条件。(6)外部因素:催化剂、导火线直接原因。3如何评定“改革的结果”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注意改革的成功与否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真题例证 2 人才标准与选官用人的选拔机制的改革(2018江苏卷,24A)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

16、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的做法。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摘编自李喜所等梁启超传材料二 康有为代人草拟上疏,请废八股。光绪帝虑及各种变法的奏章多为保守大臣反对,此疏交付廷议必引起大哗。于是决定不付廷议,径下诏,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后依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 “会试亦如之” 。迂腐的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

17、” 。书商则“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 。摘编自杨松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要求改革科举制的背景。7(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制改革。答案 (1)背景: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派要求变法;科举制存在弊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社会需要新式人才)。(2)简评:打击了旧学;传播了新学;有利于思想解放;对推行新式教育有积极影响;改革不彻底(仍存在科举程式化的弊病)。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解决旧的科举考试的弊病”可得出,科举制存在弊端;根据材料“以

18、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得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结合所学戊戌变法的背景,从政治、经济、维新派的主张等方面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一“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得出,传播了新学,有利于思想解放;根据材料一“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 “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可得出,对推行新式教育有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二“废八股” “改试策论”可知,打击了旧学;根据材料二“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 会试亦如之 ”可知,改革仍存在科举程式化的弊病,很不彻底。三、对中外改革及成败的规律性认识三、对中外改革及成败的规律性认识1改革是革除弊政、促

19、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2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3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4分析改革成败具体原因要看改革派与保守派双方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去分析。5.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适合国情的改革之路。真题例证 3 唯物史观认识俄国农

20、奴制改革的保守性(2016江苏,24A)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宣言会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宣言在农民中间引起的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要理解这一奇特的事实,我们就必须努力置身于农民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到,所有那些含含糊糊、激情洋溢的有关自由劳动、人类尊严、民族进步一类的言辞,落到俄国农民耳朵里,犹如雨滴砸在花岗岩上一般。他想要的不过是一座可以住的房子,有食物吃,有钱买衣服穿而已。摘编自华莱士俄国材料二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因为如若不然,8俄国

21、就会永远不再是一个强国。但是,沙皇政府则怀旧地回顾过去,希望改革能巩固俄国而无须削弱独裁统治。政府对待贵族的态度反映了它最重要的艰难选择:一方面,想要实施现代化的欲望促使它有时候采取与其需要相反的行动,例如,解放农奴。另一方面,想要保持独裁专制制度和社会稳定性的愿望,又促使沙皇把贵族作为传统的基础来依靠。摘编自莫斯俄国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对“解放宣言”不满的原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具有保守倾向的原因。(3)据上述材料,总结俄国农奴制改革“怀旧”保守致使改革不彻底的教训。答案 (1)原因:农民缴纳高额赎金;地主割占好地;农民仍受村社限

22、制(管理);农民的要求未得到满足。(2)原因: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沙皇主持改革);专制制度影响;维护贵族利益。(3)教训:改革要关注人民利益;改革要摆脱旧势力束缚;改革要有展望未来敢于进取的勇气。6 年考题统计考情分析年份材料段数设问数分值考查主题20182 段2 问10 分戊戌变法科举制度改革20171 段3 问10 分北魏孝文帝改革20162 段3 问10 分俄国农奴制改革20152 段3 问10 分明治维新文明开化20143 段3 问10 分梭伦改革20133 段3 问10 分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比较命题规律总结从 2013 年至 2018 年六年考题分析,江苏卷 24 题

23、A 具有以下特点:(1)考查的内容固定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2)分值是固定的,总分 10 分;2013 年至 2017 年设问是固定的,每题 3 问,2018 年设问改为 2 问,这是题型上的一个大的变化。材料多为 2 段或 3 段,2017 年减少为 1 段,文字阅读量不大。(3)从考察的内容主题看:2013、2014 年主要考查的是古代的改革,2015、2016 两年考查的是近代的改革,2017 年、2018 年又出现古代与近代的交替。考查的重点是古代的改革和外9国的改革,孝文帝改革和梭伦改革考过 2 次。(4)在江苏考纲规定的范围内,王安石变法和戊戌变法还未考过,应值得重点关注

24、。(5)江苏卷对改革模块的考查,基本上以每次改革为主题设计题目,对两次改革比较和综合命题的情况只有 2013 年一次。对每个改革主题的考查是命题的主流。(6)从命题的视角看,考查改革的原因、背景、措施、特点、影响等基本知识要素是命题的重点。因此要注意对基本知识的把握。(7)江苏卷与全国卷有明显不同。全国卷对改革的考查基本不考教材显性知识,主要通过材料和隐性知识解答问题。江苏卷对教材的知识依托较大,教材知识对解答问题有较大的作用。答题时要把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结合。24 题 A 题型导练(2018扬州中学高三 5 月质量检测)【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在处理“国与民”的关系上,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各有选

25、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梭伦改革的各项原则较其细节更为重要。梭伦通过用法律手段恢复最下层各阶级的人身自由权利以及加强他们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他把国家(注:指雅典城邦)置于党派或氏族之上他的法律经宗教仪节而赋有神圣之意:每一个公民都宣誓遵从。对城邦内每一个阶级他都适度地给予责任,他倡导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社会公正的理想。他诉之于理性、自由、温和与人道。雅典时常不能达到梭伦的标准,但它承认这些标准是其永恒的遗产。摘编自哈蒙德希腊史材料二 商鞅把法作为树立国家权力的最重要的手段来强调关于惩罚方面,对犯罪集体负责的原则也得到了强调。他明令禁止父亲与成年之子或成年的弟兄在一户同居。为了控制的目的

26、而把民众分成小单位的基本思想在以后的帝国时代,甚至晚至民国时代,仍行之不辍。商鞅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以勤劳的农民和有纪律的军队为基础的统一而强大的国家,军队的士兵实际上征自农民。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梭伦改革中协调“国与民”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指导语“据材料一”限定了答案来源。 “国与民”关系是主要限定词,材料一的信息符合“国与民”关系属性的才是有效答案。试答:(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及其对待民众的举措。10指导语材料二与所学知识结合为答案来源。答案为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商鞅变法的目的” ,二是“对待民众的举措” 。试答:答案 (1)原则

27、:保护公民权利和地位;维护城邦利益;实行法治;责任适度,倡导公正;注重人道主义。(2)目的:控制民众,强化集权,实现富国强兵。举措:严刑峻法;什伍连坐;实行小家庭制;奖励耕战。1(2018徐、连、宿苏北三市高三三模)商鞅变法中的军功爵制是一次历史性突破,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商鞅变法以来逐步形成的二十等爵,是秦汉最有特色的制度之一。它以军功为拜爵依据,打破依宗法身份获取爵位的传统,通过细密的位阶将悬隔的贵族、平民两阶层沟通起来,为下层民众提供了一条上升通路。孙闻博二十等爵确立与秦汉爵制分层的发展材料二 军功爵制相对于五等爵制对国民有着更好的激励作用相比于东方各国,秦人尚功利轻伦理的民

28、族性,君主至上的权力结构,君主的强有力支持和平民的热烈响应是这一新制度能够在短时间内在全秦推行的根源,最终助其统一天下。周建波秦军功爵制的经济学分析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军功爵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采取这一措施的直接目的。(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国能够推行军功爵制的社会基础,并概括军功爵制对秦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答案 (1)特点:军功拜爵;打破宗法;沟通贵族与平民阶层。目的:增强军队战斗力。(2)基础:秦人崇尚功利的民族性;君主至上的权力结构;平民的热烈响应。影响:统一天下。2(2018南通、扬州、泰州三市三次调研)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也最有争议的举措就是迁都和汉化。阅

29、读下列材料:11材料一 在与宗室重臣的交流中,孝文帝将他迁都的本意说的十分明白,平城“虽富有四海”,但只是“用武之地” ,很难“移风易俗” 。迁都后又说:“若永居恒北,值不好文之主,卿等子孙不免面墙也。 ”同时孝文帝明确地认识到只有迁都於“王里”洛阳,才能“光宅中原” 。迁都后,他接二连三地南征萧齐,虽然连遭失败,然而他的“期於混一”的壮志,直到临终前仍念念于怀。摘编自尚志迈也谈魏孝文帝拓跋宏的迁都材料二 孝文帝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的改革完全是自觉、积极、主动的。这充分表现在他对陆叡的谈话中:“朕为天子,何必居中原!正欲卿等子孙渐染美俗,闻见广博。 ”孝文帝迁都、汉化使洛阳再次成为北方文化中心

30、,也为以后形成和发展的盛唐文明奠定了基础。在融入汉文化的同时,鲜卑文化的精华成了汉文化的一部分。鲜卑族尽管因此而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而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摘编自葛剑雄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元(拓跋)宏及其迁都和汉化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孝文帝迁都的意图。结合材料一、二中孝文帝与大臣的对话,激发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据材料二,阐释孝文帝改革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孝文帝改革取得成效的主要原因。答案 (1)意图:实现统一大业;减少改革阻力,革除鲜卑旧俗;巩固北魏王朝统治。因素:关注鲜卑族长远利益;认识到汉文化的优越性。(2)影响:推动北方民族

31、的交融;为隋唐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基础;促进整个中华文明的进步。原因:善于学习先进文化;坚定改革的决心。3(2018南通、扬州、泰州三市高三二次调研)明治维新是日本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起点和基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72 年 1 月,明治政府完成了重新划分行政区的工作,在全国设置了 3 府 72 县,由中央政府任命各地长官。新政府于同年 9 月又进行了新的官制改革,天皇亲临正院“总理万机” ,各省长官直接对天皇负责。1889 年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 ,天皇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也必须依宪法各条之规定行使自己拥有的统治权。摘编自伊文成、马家骏主编明治维新史材料二 鹿鸣馆现象引发的西化主义泛

32、滥达到了文明开化的顶点。以伊藤博文为首的日本政要狂热地为西化造势,在鹿鸣馆西化的示范下,无论贫富皆以西洋为高尚,甚而主张人种改良。总之,是言必谈西洋,西洋人不穿和服,所以要穿西服。甚至竟然出现文盲海员在东京大学执教的奇闻。文明开化基本限于东京等大城市,而在农村,一眼望去仍然是江户时代的风景。摘编自赵德宇日本近现代文化史请回答:12(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治政府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措施。(2)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文明开化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明治维新的经验教训中得到的改革启示。答案 (1)措施:废藩置县;加强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确立代议制;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

33、(2)特点:自上而下推行;盲目西化;学习西方庸俗化;发展不平衡。启示:提高中央政府的国家治理能力;在坚持开放的前提下,立足传统创新文化。4百日维新是中国近代政治改革的一次重大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光绪帝下谕旨取消各衙门堂官对司员士民上书的审查权后,短时间内上书次数猛增至三百多人次。他们中的大多数不了解公文程式,开出了长长的救时方,建策往往同时包含军事、政治、外交、社会、财政等诸多方面。然而,正是他们的参与,使得戊戌变法有了更大的展开面,波及更多人的内心。方案种种,对策多多,却没有一条清晰的改革思路,对彼得、明治的模仿也只能是外貌,而不详其真精神。摘编自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材料二

34、 法之为用,其先后缓急,当视其所遇之时。时安则局缓,时危则局急。而中外风气,号为讲求时务者,皆务搜求新异之说,以为迎合上意之具。臣愿我皇上于广开言路之下,必持一安危缓急之定见,必以求实为先,勿为好奇所动。愚臣之意,究以练兵造械为至急之图。环顾诸臣,其老成者既苦于素无学术,其新进者又苦于未经历练。故于奏对之次,颇怀有君无臣之忧。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百日维新中的主要举措,并分析百日维新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答案 (1)举措:鼓励官民上书言事。原因:甲午战争的失败,国人救亡图存的需要;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原因:戊

35、戌变法急于冒进;实施的措施操作性不强;变法缺乏有用人才;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任意三点)解析 (1)第一小问举措,根据材料一“取消各衙门堂官对司员士民上书的审查权” ,政府鼓励官民上书言事;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建策往往同时包含军事、政治、外交、社会、财政等诸多方面” ,顺应了甲午战争后,社会各阶层救亡图存的需要;结合所学,他也顺应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2)根据材料二“必持一安危缓急之定见” ,变法存在急于求成的现象;根据材料二“必以求实为先,勿为好奇所动” ,措施方面以新奇为用,操作性不强;根据材料二“环顾诸臣,其老成者既苦于素无学术,其新进者又苦于未经历练” ,变法缺乏适用的

36、人才;结合所学,戊戌变法仅限于部分知识分子和部分上层,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5(2014山东文综,4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外大小臣工,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13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材料二 近者设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制造局、水师堂洋操、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据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等(1)在改革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2)根据材料中两人对改革的不同理解,说明资产

37、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答案 (1)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2)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进行制度变革,发展资本主义;光绪帝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以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解析 (1)关于二人的在改革问题上的相同之处,重点强调二人都主张进行变革。(2)关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不能实现的原因,首先要注意,光绪帝主张改革,其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而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与维新派的主张有本质的区别,故不可能实现。6(2017课标全国卷,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新中国工资制度自 1956 年改革以后,在近 30 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 年 9 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

38、、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1982 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随后,中央决定于 1985 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央只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

39、整;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顾。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20 世纪 80 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20 世纪 80 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答案 (1)逐步推行,渐进改革;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实行政企分开、分级管理;向脑力劳动者适当倾斜。(2)改变了原有不合理的工资制度;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14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1982 年” “1985 年” “改变平均主义” “中央只管单位” “其他归省、自治区管理” “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等从方法步骤、原 则、管理办法、倾斜对象等方面概括。第(2)问,从旧有体制的革新、对工作积极性的调动 以及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等方面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