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指标评价法.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68702653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4.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指标评价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第三章 指标评价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 指标评价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指标评价法.ppt(5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一般评价方法一、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在经济研究中,指标就是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中某一方面状况的数值,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技术经济评价指标是反映生产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相互关系的数值,是度量技术经济效果的尺度。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若干指标构成的指标系统,用以全面反映和评价技术经济效果。1、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科学全面简便易行2、农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的构成社会效果指标经济效果指标生态效果指标(1)社会效果指标农产品商品量农产品商品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劳动者就业率(2)经济效果指标投入要素与产出比较评价。投入要素:土地,劳动,资金产出

2、:按照社会总产品构成 总产出=c+v+m 净产出=v+m 剩余价值=m农业部分要素生产率农业部分要素生产率反映了每单位一种要素投入与农业产出数量之间的对比关系。如果把农业生产要素划分为劳动、土地、资本三个部分,则部分要素生产率包括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业资本生产率。农业产出分为总产出、净产出和最终产出。那么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分别可以计算另外三种生产率指标。这些指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农业生产率水平,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有选择地使用。不同类型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用L表示劳动投入,K表示资本投入,E表示土地投入,Y表示农业产品,Y/L表示农业劳动生产率,Y/K表示农业资本生产率

3、,Y/E表示土地生产率。考察如下三种关系:1、劳动生产率与土地生产率的关系、劳动生产率与土地生产率的关系2、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业资本生产率的关系3、土地生产率和农业资本生产率地关系a.劳动生产率与土地生产率存在如下关系劳动生产率与土地生产率存在如下关系:Y/L=Y/EE/L Y/E=Y/LL/E其中,E/L为单位劳动负担的土地面积,可称为地劳比率;L/E为单位土地面积的劳动投入,可称为土地的劳动集约率。劳动生产率等于土地生产率和地劳比率的乘积,土地生产率等于劳动生产率与土地的劳动集约率之间的乘积。这两个公式进一步表明,农业劳动生产率可以通过农业劳动生产率可以通过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地劳比率两个因素

4、来实现,土地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地劳比率两个因素来实现,土地生产率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劳动集约率生产率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劳动集约率两个因素来实现两个因素来实现。b.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业资本生产率存在如下关系:Y/L=Y/KK/L其中,K/L为单位劳动所推动的资本量,成为资本有机构成或劳动力的资本装备率。该式表明,劳动生产率等于资本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等于资本生产率与资本有机构成的乘积,也表明劳动生产率资本有机构成的乘积,也表明劳动生产率可以通过提高资本生产率和资本有机构成可以通过提高资本生产率和资本有机构成两个因素来实现两个因素来实现。c.土地生产率和农业资本生产 率存在如下关系:

5、Y/E=Y/KK/E其中,K/E为单位面积土地的资本投入量,可称为土地的资本集约率。该式表明,土地生产率等于农业资本生产土地生产率等于农业资本生产率与土地的资本集约率之间的乘积,也表率与土地的资本集约率之间的乘积,也表明土地生产率可以通过提高农业资本生产明土地生产率可以通过提高农业资本生产率和土地资本集约率两个因素来实现。率和土地资本集约率两个因素来实现。农业部分要素生产率之间的矛盾1.就Y/L=Y/EE/L来说,随着每个劳动力耕种的土地面积的扩大,即地劳比率提高,土地的劳动集约率下降,土地生产率往往会下降,因此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的方向并不总是一致的。2.就Y/L=Y/KK/L来说,随着资

6、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农业平均利润率也有下降的趋势,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方向也并不完全一致。3.就Y/E=Y/KK/E来说,单位土地面积的资本集约率提高到一定程度,也会导致资本集约率下降,土地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也有不一致的方面。(3)生态效果指标 陆地绿色植物覆盖率林地覆盖率土地复垦率草场载畜量可养水面利用率水土流失广度水土流失治理率旱涝(病虫)灾害率二、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指标评价方法指标对比评价法综合评价法指数加权法1、指标对比评价法指标对比评价方法是指将调查和实验所收集所得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归纳、分组。根据可比性原则,将性质相同的指标进行对比,借此选择最优的方案。需要注意的是,指标

7、对比评价法一定遵循可比性原则:指标含义的可比性计算价格的可比性指标对比分析法的应用指标对比分析法主要用于农业生产的规模、水平、速度、结构和效益有关的指标的对比评价,可分为:平行比较:如,不同技术方案有关经济指标的比较,或同一技术方案在不同条件下有关经济指标的比较。分组比较:将观察对象依据一定的标志进行分组,通过分组统计分析,发现经济现象的本质特征,并做出相关评价。动态比较:将有关资料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计算有关经济效果指标的动态数列,描述经济活动的动态变化过程。某地区两种作物经济效益对比不同地区种植大户与小规模农户土地产出和收益的比较2、综合评分法综合评分法是对不同技术方案设置多项指标,通过

8、“打分”进行综合评价和选优的一种数量分析方法。综合评价法的步骤例1:三种种植方案的五项评价指标每项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综合打分表三种种植方案的综合评分标结论结论练习题3、指数加权分解法指数加权分解法是因素分析法的一种。因素分析法是用来分析和分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对经济现象、目标、水平的影响程度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假定其它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逐个地分析其中一个因素的作用。具体方法有多种,如生产函数法,连环替代法、指数加权分解法。现介绍指数加权法。指数加权分解法是利用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变动关系,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的经验分析方法。一个例子应用指数加权分解法对机械化及其它因素对农业产出的作用程

9、度作分析。某农产粮食产量统计表年份年份总产量总产量(吨吨)播种面积播种面积(公顷公顷)单产单产(千克千克/公顷公顷)QRG19941000750003000199518001200003375根据经验,在当地条件下,影响播种面积的因素主要是水、农业机械和人畜投工量;影响单产高低的主要因素是灌水量、施肥量、良种、农机投入量,人畜投工量和土壤改良情况。但各因素作用的大小可能不尽相同。19941995灌水量(万立方米)120248农机作业量(万公顷)4596人畜投工量(万工日)12.517.619941995灌水量(万/公顷)36004650良种(千克/公顷)37.552.5化肥(千克/公顷)759

10、0机械作业(耗油单位)90120土壤改良比例%2025人畜投工(工日)375330播种面积的影响因素单产的影响因素据资料可知:据资料可知:分别计算播种面积指数、单产指数、总产指数如下:分别计算播种面积指数、单产指数、总产指数如下:设播种面积对总产量的影响程度为p,单产对总产量的影响程度为w。则:表明:粮食总产量由1000吨增加到1800吨,播种面积扩大的影响程度为58.72%,单产提高的影响程度为41.28%。进一步分析影响播种面积和单产的各因素对播种面积和单产的影响。计算各因素指数确定各因素权重计算加权指数计算各因素对播种面积和单产的影响程度最后分析各因素对总产的影响程度如,农机对总产的影响

11、程度4、指数加权综合法指数加权综合法是一种综合指标体系评价法。一个例子比较两个同类企业竞争力的及其变化。市场表现市场表现发展潜力发展潜力发发展展表表现现衡量企业衡量企业竞争力竞争力衡量企业竞争力的三维度图衡量企业竞争力的三维度图评价维度权重指标名称权重A企业B企业1995年2000年2005年1995年2000年2005年市场表现0.4主营收入0.221568.3078591.677739.820023.539253.5088058.80近三年主营收入年均增长率0.335.0175-3.387259.375510.7337市场占有率0.515.211.344.647.3发展表现0.35利润总额

12、0.21931.308563.001075.805994.809808.101304.80近三年主营利润总额年均增长率0.346.6785-61.271864.8373-14.1286净资产利润率0.210.61911.130.5612.0189.791.14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0.326.1-84.9882.5203-41.337发展潜力0.25R&D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0.50.230.181.22.4拥有专利及专有技术个数0.3113公众评价0.2BDCAA、B企业竞争力衡量指标企业竞争力衡量指标采用综合指数加权法对A、B两个企业竞争力变化进行测算,基本步骤如下:方法与步骤第一步:计算各个

13、指标的变化指数 第二步: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数 在每一个评价维度上,满足:。第三步:将每一个评价维度上的所有指标的指数进行加权并求和,得出每个评价维度的指数加权值:第四步:分别进一步计算不同企业的竞争力加权综合评价值:Cj 各一级评价指标的权各一级评价指标的权重重A、B企企业竞业竞争力衡量的三个争力衡量的三个维维度度及其指数加及其指数加权评权评价价值值进一步计算两个企业的竞争力加权综合评价值可以分别计算出企业A和企业B的竞争力变化的加权综合评价值。利用已经计算或确定的数据,得出:A、B企业的竞争力表现的变化比较 综合评价 20002005年,A、B两个企业的竞争力均呈现下降趋势,两个企业的竞争

14、力加权指数均为负数。当然,两个企业综合竞争力下降的原因可能不尽相同,在对两个企业从每个评价维度上的比较将可以说明这一点。就每一个评价维度上的比较市场表现:20002005年,A企业的市场表现明显下降(加权指数0.53,大大小于1),B企业在市场表现这一评价维度上要好于A企业,但加权指数也相对较小,仅为1.033,说明与2000年相比,市场表现几乎没有显著的进步。发展表现:20002005年,A、B两个企业的发展表现加权指数均下降为负数,尤其B下降更为严重。进一步考察,表征企业发展的四个评价指标(利润总额、近三年主营利润总额年均增长率、净资产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均呈现出大幅度下降。发展潜

15、力:20002005年,A企业的发展潜力有所下降(加权指数0.79,小于1);但B企业的发展潜力有所提高,发展潜力加权指数达到1.8。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B企业在20002005年以来,研发投入和专利发明方面有重要的进步,也赢得公众的良好评价,表现出较大的发展潜力。竞争力衡量指标的评价结论总的看,20002005年以来,我们所考察的两个企业的竞争力呈现下滑趋势;但从不同维度上考察企业竞争力,可以发现,B企业在20002005年以来,研发投入增加较快,专利发明方面也有重要进步,公众评价良好,表现出较大的发展潜力。虽然在这一时间段内B企业发展表现呈现下降趋势,但可能的原因之一是企业为谋求长期竞争

16、力而必须选择所短期利益放弃,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一期间,B企业研发投入、专利发明、公众评价都有显著的上升,尽管市场表现没有显著的上升,但也基本维持了原有的水平。相对而言,A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无论是衡量竞争力的哪个维度上,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不仅当前竞争力下降,而且潜在竞争力也没有良好预期,从反映发展潜力的最重要一指标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看,A企业在主营收入几乎没有增加的情况下,这一比例却显著地降低了,由2000年0.23%下降至的2005年的0.18%。综合指数加权法的步骤第一步:确定评价项目的权数。由于本指标体系为多层次的,所以既要求一级系统的权数之和为1,又要求各子系统内部各项目之和为1,确定权数的方法目前多采用专家咨询主观定权的方法。第二步:计算各子系统的综合平均指标。对于正指标直接用其报告期与基准期对比;对于逆指标,先求其倒数值,然后用上述相同的方法进行对比,算出“个体指标”,最后用事先确定好的项目权数对它们进行加权平均,得出子系统综合评价的平均指数。第三步:对各子系统的平均指数进行加权平均,求出综合平均指数。第四步:分别计算不同企业的竞争力加权综合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