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8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XXXX年终改)精编版[40页].docx

上传人:yan****nan 文档编号:68658229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21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68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XXXX年终改)精编版[40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968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XXXX年终改)精编版[40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68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XXXX年终改)精编版[40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68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XXXX年终改)精编版[40页].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一、概况渑池县九六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原九六八煤矿、原宏源煤矿以及经深部扩界经资源整合而成的矿井。该矿开采二1煤层,目前保有地质储量1340.5万t,可采储量为759.8万t,设计矿井生产能力为0.45Mt/a。矿井服务年限为14.6a。二、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1 矿区主要含水层组1、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岩性主要为青灰色,厚层块状灰岩,夹泥灰岩及角砾状灰岩,厚44m左右,据煤炭部水源开发队抽水试验资料,降深12.0920.97m,涌水量6.2813.48L/s,单位涌水量0.3001.115Lsm。该层局部岩溶较发育,含水性、导水性不均一,属岩溶裂隙承压水。该层上距

2、二1煤层约54m。为底板间接充水含水层,正常情况下该层水不会直接进入矿井,如遇断层使该层水涌入矿井,对矿井安全影响极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90年代以后,由于义马市在洪阳、渑池县第二电厂在坻坞大量抽水,致使本层水位大幅度下降,目前水位标高+500m左右。2、石炭系太原组下段灰岩含水层由L1L4灰岩组成,厚7.50m,岩溶裂隙不发育,含水性较弱,为极不均匀的岩溶裂隙承压水。3、石炭系太原组上段灰岩含水层据煤炭部水源开发队资料,该段由L6L8灰岩组成,以L6、L7为主,厚4.50m,最大降深41.54m,涌水量05L/s,单位涌水量0.012Lsm,渗透系数0.0902md。根据钻孔L7灰岩抽水资料,

3、L7灰岩水位为+600m,单位涌水量较小。本层岩溶裂隙发育较差,含水性及导水性极不均匀。属岩溶裂隙承压水,为二1煤层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4、山西组砂岩含水层由中、粗粒砂岩组成,以香炭砂岩和大占砂岩为主要含水层。平均厚15m左右。岩石较完整,裂隙不发育。为二1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属孔隙-裂隙承压水,含水性弱,导水性差。据水源开发队资料,水位标高为+580m。5、第四系含水层主要由冲积、洪积、坡积成因的砾石层组成,本区厚94128.13m,平均厚100m,上部为黄土层夹钙质结核,底部有砾石13层,农民饮用水井均在此层中,水位受大气降水影响显著,季节性变化大,属孔隙潜水型含水层。由于有多个煤矿井

4、下排水,使水位下降,现民井多己干涸。2 矿区主要隔水层组1、本溪组隔水层由铝质岩与铝质泥岩组成,厚约9.50m。隔水性能好,一般情况下,能阻隔奥陶系与太原组含水层发生水力联系。但在该层薄弱地带或遇构造破坏将失去隔水作用。2、太原组中段隔水层主要由泥岩、砂质泥岩及细粒砂岩组成。厚约12.5m,正常情况下,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可以阻止太原组上、下段灰岩含水层发生水力联系。3、二1煤层底板隔水层由太原组灰岩顶界至二1煤层底之间的泥岩、砂质泥岩与细粒砂岩组成。厚20m左右,具有一定隔水性,正常情况下可以阻止山西组砂岩含水层与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发生水力联系。4、二1煤层顶板隔水层由二1煤层以上至砂锅窑砂岩

5、间的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组成。层位稳定,一般可阻止山西组砂岩含水层与其以上砂岩含水层发生水力联系。3、 地表水、地下水之水力联系井田内无常年性地表水体,矿区地表径流主要为洪流,由于排泄较畅,一般情况不会直接进入矿井。开采二1煤层时进入矿井的地下水,主要来自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奥陶灰岩水与太原组灰岩水在断层破碎带附近、底板隔水层较薄等地段有可能涌入到矿坑。因此在开采过程中应对底板水引起重视。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一年一月十八日2021年1月18日星期一17:52:16三、 矿井充水因素1 矿井充水因素(1)大气降水大气降水是引起矿井充水的主要因素之一。大气降水主要通过补给各含水层使矿

6、井涌水量增大,还可沿断裂、及其断裂带和采矿引起的地表裂隙等直接进入矿井。据生产矿井调查,雨季矿井涌水量要比枯水季节明显增大。因此,雨季应特别加强防水与排疏工作。(2)地表水井田内无常年性地表水体。矿区地表径流主要为雨季产生的洪流,由于排泄较畅,一般情况不会直接进入矿井。(3)地下水开采二1煤层时进入矿井的地下水,主要来自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奥陶灰岩水与太原组灰岩水在断层破碎带附近、底板隔水层较薄等地段有可能涌入到矿坑,此在开采过程中应对底板水引起重视。(4)断层水通过本次勘查,未见深部有落差大于10m的断层,但不能排除小断层出现的可能性。小断层破碎带即是地下水赋存空间,又是地下水活动的主要通道

7、之一,一般富水性较强,且比较复杂。断层的存在一是沟通上下含水层的水力联系;二是地表水可通过断裂带直接进入矿井。故开采中需特别警惕,以免突水事故的发生。(5)老窑水矿井属于资源整合矿井,整合前原九六八煤矿和宏远煤矿均在浅部不同程度的开采过,矿井浅部+500m以上为采空区,采空区内是否有水还未查清,还需进一步调查,并在井下采掘中注意老窑水,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2、 二1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承压水本矿二1煤层顶板直接含水层为山西组砂岩含水层,该含水层属孔隙裂隙承压水,含水性弱,导水性差。易于排疏,生产中以顶板淋水的方式进入矿坑,对矿井安全生产威胁不大。3、二1煤层底板灰岩岩溶裂隙承压

8、水二1煤层底板直接含水层为石炭系太原组上段灰岩含水层,本层岩溶裂隙发育较差,含水性及导水性极不均匀,属岩溶裂隙承压水。本层含水性弱,二1煤层与下部太原组上段灰岩含水层之间有20m的隔水层相隔,能阻止下部含水层进入到矿井。本层对矿井威胁不大。石炭系太原组下段含水层为二1煤层底板间接含水层,该含水层由L1L4灰岩组成厚7.50m,岩溶裂隙不发育,含水性较弱,为极不均匀的岩溶裂隙承压水。太原组中段隔水层主要由泥岩。砂质泥岩及细粒砂岩组成。厚约12.5m,正常情况下,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可以阻止太原组上、下段灰岩含水层发生水力联系。因此,正常情况下,石炭系太原组下段灰岩含水层对矿井威胁也不大。二1煤层

9、下部强含水层主要为奥陶系灰岩含水层。该含水层上距二1煤层约54m。为底板间接充水含水层。90年代以后,由于义马市在洪阳、渑池县第二电厂在坻坞大量抽水,致使本层水位大幅度下降,目前水位标高+500m左右。本矿+500m以浅为采空区,开采标高均在+500m以下,故本矿存在带压开采。+500m0m范围内的水头压力为05Mpa。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09年第28号令所公布的煤矿防治水规程附录四中的计算公式:式中:T突水系数。P底板隔水层承受的水头压力,Mpa。M底板隔水岩层厚度,为54m。奥陶系灰岩水上距二1煤层底板约54m,根据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试行规定,突水系数应根据本区资料确定,一般情况下,

10、在具有构造破坏地区按0.06Mpa/m计算,隔水层完整无断裂构造破坏地区按0.10Mpa/m计算。本矿隔水层比较完整,故突水系数取0.1Mpa/m。P=TM=0.154=5.4Mpa矿井开采+500m0m时,按奥灰水位标高+500m计算,实际水头压力为05Mpa。故+500m0m开采时,实际水压值小于底板隔水层承受的水头压力,故认为正常情况下可以带压开采。但在断层附近或底板隔水层厚度较薄地段,不排除有突水可能,矿井深部开采时更应加强防范。井田+500m以浅为采空区,采空区内积水情况不清,在接近采空区附近开采时,采空区突水对矿井威胁较大。因此,矿井在开采上山浅部的回采工作面时,除留设足够的防水煤

11、柱,还要加强防水措施,坚持执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防止采空区突水事故的发生。四、矿区主要隔水层组1、本溪组隔水层由铝质岩与铝质泥岩组成,厚约9.50m。隔水性能好,一般情况下,能阻隔奥陶系与太原组含水层发生水力联系。但在该层薄弱地带或遇构造破坏将失去隔水作用。2、太原组中段隔水层主要由泥岩、砂质泥岩及细粒砂岩组成。厚约12.5m,正常情况下,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可以阻止太原组上、下段灰岩含水层发生水力联系。3、二1煤层底板隔水层由太原组灰岩顶界至二1煤层底之间的泥岩、砂质泥岩与细粒砂岩组成。厚20m左右,具有一定隔水性,正常情况下可以阻止山西组砂岩含水层与太

12、原组灰岩含水层发生水力联系。4、二1煤层顶板隔水层由二1煤层以上至砂锅窑砂岩间的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组成。层位稳定,一般可阻止山西组砂岩含水层与其以上砂岩含水层发生水力联系。五、矿井涌水量预算根据矿井生产资料,九六八煤业+340m水平以浅矿井正常涌水量为52m3/h,最大涌水量为104m3/h。现预算九六八煤矿井田内二1煤层底板标高+340m以深、0m以浅的矿井涌水量,结果如下:预计延深水平涌水量的比拟公式为:式中:Q预算涌水量;Qi比拟矿井的涌水量(+340m水平以浅矿井正常涌水量为52m3/h,最大涌水量为104m3/h)K矿井涌水变化系数(1.91)A预算矿井面积(2351895m2)

13、Ai比拟矿井面积(1538259m2)S预算矿井水位降深(400m)Si比拟矿井水位降深(130m)计算结果得:=521.911.2370.488=60m3/h=1041.911.2370.488=120m3/h所以全矿井正常涌水量Q=52+60=112m3/h;最大涌水量Q=104+120=224m3/h。六、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矿区所采二1煤层是底板岩溶裂隙水充水为主的矿床,单位涌水量小于0.1L/sm。水文地质条件属于简单类型,水文地质勘探类型属三类二亚类一型。七、 煤层及煤质1、 可采煤层本区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总厚200m,共计含煤2层,即二1煤层和二5煤层,其中二1煤层较稳

14、定,为矿井开采的对象。二1煤层层厚0.306.03m,平均厚度2.77m,结构简单,没有夹矸。二1煤层属较稳定煤层,其直接顶为大占砂岩,直接底为灰黑色泥岩。2、 煤质二1煤呈黑色,为土状及鳞片状。含黄铁矿结核,镜面及揉褶镜面发育,主要粒度在1毫米以下,属于以糜棱煤为主的构造煤。视密度为1.35t/m3。原煤灰分(Ad)产率10.6521.89,平均19.84,全硫(st,d)含量1.682.87,平均2.45,收到恒基低位发热量(Onet,v,ar)27.1531.10MJkg,平均28.80MJkg:灰熔融性软化温度(ST)1360。浮煤挥发分产率为16.69,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为12.

15、2mm,粘结指数(G值)72.6。依据中国煤炭国家分类标准(GB5751-86),属焦煤类(JMl5)。综上所述,本矿区二1煤层属低中灰、中高硫、特高热值、高熔融性粉状焦煤(JMl5)。由于硫分偏高,不易单独炼焦,适宜水泥厂及烧石灰使用。如能降低硫含量或可作为工业动力与炼焦配煤。八、对奥陶系灰岩水带压开采的可行性分析 根据平煤勘探工程处防治水工程队对我公司所建水文观测孔揭露,本井田奥灰水水位标高为500-515m。井田内二1煤层在井田南部均低于奥灰水水位标高,在开采过程中,由北向南带压程度逐步加大,奥灰水对我矿安全生产是否构成严重的安全威胁,我矿能否进行带压开采,是我矿首先需要进行分析研究的问

16、题。 井田内奥灰水水位标高在500-515mm之间,高于井田南部煤层1201采面的最低标高(+345m),对煤层开采有充水影响,下面计算煤层底板最低点奥灰水突水系数,以预测1201采面煤层奥灰水突水的可能性。 突水系数计算:计算公式:K=P/M式中 K突水系数(MPa/m)M底板隔水层有效厚度(m),取二1煤层下部地层厚度,做为有效厚度。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知:二1煤层底板最低点标高为345m,对应的奥灰水位为515m;煤层底板隔水层有效厚度为58m。 P隔水层底板承受的静水压力(MPa) P=(Ho-H1+M)0.0098 二1 煤层隔水层底板承受的静水压力:P=(Ho-H1+M)0.009

17、8=(515m-345m+58)0.0098=2.24MPa煤层隔水层底板承受的静水压力: 其中 Ho奥灰岩溶水水位标高(m) H1煤层底板最低标高(m) M底板隔水层有效厚度(m)把以上参数代入公式进行突水系数计算如下:二1煤层的突水系数:K=P/M=2.24MPa/58m=0.038MPa/m根据矿井防治水规定和我矿实际生产情况看,具有构造破坏的地区,安全突水系数临界值按0.06MPa/m考虑,无构造破坏的地区,安全突水系数临界值按0.10MPa/m考虑。该井田为有构造破坏地区,安全突水系数临界值按0.06MPa/m考虑。根据以上计算可知,井田内二1煤层最低点奥灰水突水系数为0.038 M

18、Pa/m,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9)煤矿防治水规定底板受构造破坏块段突水系数一般不大于0.06MPa/m,正常块段不大于0.1 MPa/m,我矿1201采面小于受构造破坏区临界突水系数值0.06MPa/m,因此我矿现开采时无突水危险,工作面回采是安全的。根据以上突水系数计算值可知,工作面采煤或巷道掘进均是安全的,可以带水压开采,但为确保安全,仍要制定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九、承压水体上开采技术方案1、深降强排采用疏水井巷、疏水钻孔,将含水层水位降低至开采水平以下难度大,但可以适当降低水位标高,以保证安全开采。但疏水工程量大,设备多,电耗大,投资大;若井田内有奥灰,水量大、补给充足

19、,难以实现深降强排方案。2、外截内排 先采用帷幕注浆,截堵补给水源。再疏干降压,将承压水水位降至开采水平以下。要求水文地质条件清楚,补给径流集中,帷幕截流工程易施工。3、带压开采 在开采过程中利用隔水层阻力,防止底板突水。承压水水位高于开采水平,底板要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承压水的压力。带压开采方案经济,但要探明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论证,并采取安全措施。4、综合治理、带压开采带压开采,开采前,堵截地下水补给水源并进行疏水降压,开采期间可以对部分低阻异常区进行底板改造,增加隔水层厚度,保证正常安全开采,该方案既安全又经济。根据以上方案对比,综合治理、带压开采方案较为可行。十、带压开采方案(一)做好水文

20、地质基础工作、加强动态观测1、建立地下水动态观测系统,并坚持长期观测,逐步掌握地下水动态的可靠资料,为确定防治水方法及确保矿井的安全提供保障。2、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采)、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采取“物探先行、化探跟进、钻探验证”的综合探测手段,及时处理生产中遇到的水害隐患。该矿配备有2台ZDY-400型液压架柱式钻机(钻进能力在60米以上)采掘面严格按照968煤业有限公司探放水设计进行钻探验证,并已成立专职探放水队。3、矿井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加强水文地质工作,按规定留设各种防水煤柱,及时发现导水裂隙及隐伏构造导水通道,及时处理,杜绝水害事故发生。4、认真

21、收集各类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完善矿井有关的水文地质图件,并在生产中不断分析、不断总结,为逐步进入低水平的安全开采奠定坚实的基础。5、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水文地质的有关规程、规定、操作规范以及上级部门下发的各类有关水文地质工作的文件、决定、决议,确保我矿的水文地质工作全面、顺利地开展。 (二)带压开采防治水安全措施由于受到奥灰水的影响,矿井一旦发生突水,将面临全井淹没的威胁。因此加强我矿井下防治水工作需要各级领导及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认真做好每一次防治水工作,防止突水事故发生。结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七十三条,制定防治水安全措施如下:1、带压开采防治水机构及职责(1)成立带压开采防治水工作领导组

22、: 组 长:李民 副组长:胡志友 雷显功 李聚根 刘国政 陈怀根 成 员:张石头 杨志国 郭 来 王应战 谭金贵 路 帅 马明义 战书臣 翟高飞 王长海 刘红勋 许胜利 带压开采防治水办公室设在防水办,主要负责防治水工作的日常事务,同时指定2-3人专管该项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领导组职责:李 民(矿长):是带压开采防治水的组长,负责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分析掌握采掘情况,确定带压开采防治水的重点区域和工作面。雷显功(总工程师):在组长的领导下,负责带压开采防治水技术管理,督促地测部门做好图纸资料管理、水文地质收集分析预报、日常探放水技术措施编制及防(隔)水煤柱的设计上报工作,认真分析

23、采掘情况,确定带压开采防治水重点区域和工作面,制定带压开采防治水的措施,为组长及时提供带压开采技术资料。李聚根(生产矿长):在组长的领导下,组织实施带压开采防治水的方案,督促现场落实有关措施。刘国政(机电矿长):在组长的领导下,重点落实排水、供电、通讯及其有关的事项。胡志友(安全矿长):在组长领导下,负责防治水各项措施的监督、把关。 (3)各成员职责: 防水办负责参与带压开采防治水方案的制定,监督队组严格执行有关的带压开采措施。 防水办负责带压开采防治水方案的制定,防治水的日常管理,水文地质收集分析预报,探放水措施的编制,充水图的绘制及防(隔)水煤柱的设计上报工作;负责建立健全防治水制度,并组

24、织培训学习。 安检科负责防治水各项措施的执行监督情况。 库房、机修厂要常备大流量水泵、排水管路、阀门、螺丝等抢险材料。机电科应保证井下各排水点双回路供电正常,防止越级顶闸,并定期检查排水设备的运转情况。调度室负责做好与防治水有关的工作安排,并监督工程完成情况,做好各单位的协调工作。探放水队严格按照探放水措施施工。安检科负责制定矿井防治水培训学习方案,并负责组织实施。 物资供应科负责配齐探放水设备。2、防治水教育、培训工作首先是要提高认识,使全矿各单位领导干部、基层员工认识到我矿开采防治水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防治水意识,其次是基本教育、培训,全矿各生产、辅助队组要充分认识矿井水患威胁的严重

25、性,利用班前学习培训认真向工人介绍该矿的基本水文地质情况及面临的威胁,使工人自觉地投入防治水工作当中来;职工岗前培训、全员培训务必加大水文地质基础知识的培训量,提高该矿防治水的整体素质。 3、防排水系统每年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定期做联合排水试验、主要排水设施性能测试,以确保各类实施的可靠,必须经常对其进行检修、维护以确保各类实施的完好。该矿设有主、副水仓,容积 900m3、1600m3,合计为2500m3,选用3台MD155-607型水泵,该型水泵额定流量为155m3/h,正常涌水时为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最大涌水时为2台工作,1台备用,排水管选用两趟1947型无缝钢管,一趟工作,一

26、趟备用;排水系统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随着采掘工作面的推进,在巷道低洼处挖好相当容积的水仓,安设水泵排放水。排水沟、水仓要及时清理,空仓容量必须经常保持在总容量的50以上。 4、带压开采防治水技术措施 1)针对日常资料和专项工作,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层层把关,确保防治水工作周密的布置安排。 2)在带压开采区,开拓巷道设计和布置时,必须认真分析地质资料,按照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进行开采,并在1201工作面进行试采,总结经验,找出规律,在逐步推广应用。 3)工作面布置时应尽量缩短工作面长度,并在采煤方法上要控制采高、均匀、间歇开采,减小工作面对底板的破环程度。 4)合理确定工作面边

27、界和推采方向,尽可能减轻或避免开采对断层的扰动作用。 5)采区巷道布置应减少过断层,减少巷道及交叉点数目,缩小巷道交叉点面积,巷道交叉点和采煤工作面上下出口要尽量避开小断层,无法避开时要对小断层进行加固。6)防止揭露断层或破碎带导水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 (1)防止揭露断层导水地质构造的安全技术措施 在采掘活动或勘探过程中,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采)、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采用物探、化探、钻探等手段进行探测。一旦发现断层,首先对其进行导水性定论。 在导水或易于突水的断层带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对其进行隔水保安煤柱的留设。防隔水煤柱一经留设,严禁在煤柱内进行采掘活动。 (2)防止揭露岩

28、溶陷落柱的安全技术措施利用综合勘探的手段,对开采区(一般是掘进区域)内有征兆或是有疑问的地点进行探查,查清陷落柱是否存在,以及存在时对其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并用水文地质试验方法对其含水性、导水性进行确定。如果陷落柱不导水,且陷落柱密实,柱体内充填物胶结性好,可以不处理;陷落柱内裂隙发育,柱体内充填物胶结性差,在工作面巷道内的陷落柱进行简单注浆或在采掘区域加强永久性支护。对于导水陷落柱必须进行注浆处理。在生产过程中,在没有明显征兆的情况下揭露陷落柱后,首先停止生产,按照以上方法进行处理。(三)带压开采突水事故现场应急预案1、带压开采突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 1)成立带压开采突水事故应急

29、救援组织机构 成立带压开采突水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下设12个组,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室,电话:0398-4703658。 总指挥:李民 副总指挥:胡志友 雷显功 李聚根 刘国政 陈怀根 成 员:张石头 杨志国 郭 来 王应战 谭金贵 路 帅 马明义 战书臣 翟高飞 王长海 刘红勋 许胜利 指挥机构及职责 (1)指挥部职责: 负责本单位“预案”的制定、修订。 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并组织实施。 检查督促做好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发生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和信号。 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向上级汇报和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

30、求。 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 (2)指挥部人员分工及职责: 矿长:是救灾的全权指挥者,在矿总工程师、矿副总工程师和矿山救护队的协助下,制定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 矿总工程师:是矿长处理事故的第一助手,在矿长领导下组织制订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 各副矿长:根据所在小组职责,负责组织待命。 副总工程师:协助对口副矿长所在组的工作。 安检科长:对升井人员进行统计核对,对参加抢险救灾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入井人员人数,实行有效地的控制、监督。 外援救护队长:负责指挥外援矿山救护队及矿辅助救护队的抢险救护工作。根据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所规定的任务,完成对灾区遇险人员

31、的救援和事故处理。 防水科长:按照矿长命令协调各方面工作,协助矿长进行营救和灾害处理。负责准备好必须的图纸和资料。 防水科长:根据矿长命令完成受灾地区巷道标高、突水点位置、突水水源、突水原因、水量、水质、的调查、收集、分析,准备好准确的图纸等资料,。 采、掘队长及班长:负责查对本区域工作面内的人数,并采取措施有组织地带领到安全地点 ,直至地面,并将在现场见到的水灾事故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如实详细地报告矿调度室,并随时接受矿长命令,完成有关抢救和灾害处理任务。 调度室:接到突水事故后,负责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等情况,并立即将情况报告矿长,矿总工程师、矿值班人员及有关领导和单位,及

32、时向下传达矿长命令。随时调度井下救灾的工作,统计掌握出入井人数和留在井下各地区的人数。 机电科、安全科负责人:根据入井人员矿灯、自救器牌号、井下矿灯考勤记录,查清全部井下的人数和姓名,并迅速报告调度室。对未持有经指定的副矿长签发的特别许可证的所有人员不得发给矿灯、自救器,并在井口严格检查,制止入井。 供应科长:及时准备好必需的抢救器材,根据矿长的命令迅速运到指定地点。 机电科长:根据矿长命令,负责整改主要通风机的工作制度,并保持其正常运转,掌握矿井内停送电工作,及时抢修或安装机电设备,完成其它有关任务。 运输队队长:负责将遇险人员运到井上,保证救灾器材及时运到使用地点,满足救灾需要。 地方医院

33、院长:负责组织受伤人员的急救治疗,组织护理和药物供应。 通风科长:按照矿长命令,负责改变矿井通风制度,监视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情况和组织完成必须的通风工程,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措施。 办公室主任:负责对遇险人员的妥善安置和救灾人员的食宿以及其它生活事宜。 保卫科长:负责处理事故抢救和治理过程,治安保卫工作,维护正常秩序,不准闲杂人员入矿,并在井口附近设专人警戒,严禁闲杂人员逗留围观。监控室:负责井上下通讯设施的工作,保证事故抢救期间通讯线路畅通。 (3)指挥部各组职责如下: 技术组:矿总工程师任组长、生产科、地测科、救护队长;负责制定事故抢救计划,并全权指挥。 事故处理组:安全副矿长任组长;成员包括

34、调度主任、安全科长、事故单位负责人,负责现场指挥协调事故抢救及生产恢复工作。 矿山救护组:外援救护队队长任组长;成员包括救护队队员、矿辅助救护队队员;负责侦察、探明灾区情况,参与抢救方案的制定,并具体实施对遇险人员的抢救工作。 通风组:通风副总工程师任组长;成员包括通风科长、通风队长及其全体管理人员;负责井下空气成分检测和全矿通风系统监控。 机电组:机电副矿长任组长;成员包括机电副总、机电科长、机电队长、机修车间、运输队及其全体管理人员;负责落实全矿供用及机电设备的调试、运转、维护、抢修、调配等工作,及时将排水设备、堵水材料等有关物资送到井下避灾路线内的靠近事故地点处。 通迅组:监控室负责井上

35、下通讯设施的工作,保证事故抢救期间通讯线路畅通。 物资供应组:负责全部全部救灾物资的准备、购置,并负责按规定装车、封车押运至副井口或地面事故地点。 秩序维护组:保安队长任组长;成员包括保卫科全体管理人员:负责地面事故现场的保护,同时维护好现场秩序,加强巡视地面重要场所,做好事故抢救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 医疗急救组:协议医院院长任组长;成员包括医院全体管理人员;负责全面落实遇灾人员的急救、康复计划。包括急救站的设立、医疗物资准备、救治护理人员配备等。 后勤保障组:综合办公室主任任组长;成员包括综合办公室、工会及全体管理人员;负责事故处理过程中的全部外来人员生活接待及内部参战人员的生活安排。 调查

36、组:安全副矿长任组长;成员包括安全科、各专业副总、各专业科室有关负责人,负责统计升井人数,签发入井手续,组织调查事故原因,搜集原始资料、起草事故报告。 善后处理组:矿长任组长;成员包括矿综合办公室、工会、调度室、供应科等单位有关负责人;负责事故过后受害职工的安排,事故抢救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物资清点等。 2、带压开采突水事故应急资源 1)应急救援保障 (1)内部保障 应急队伍保障 指挥部根据本预案规定的职责分工,做好应急支援力量准备,建立并完善应急队伍。 消防设施配置:配置相应的消防设施,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应急通信系统 指挥部应指定专门场所并建设相应的设施满足进行决策、指挥和对外应急联络的需要。

37、 救援装备保障: 由指挥部负责应急装备的保障工作。 交通运输保障 发生事故后,相关部门根据需要开设应急特别道,确保救灾物资、器材和人员运送及时到位,满足应急处置需要。 医疗卫生保障 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落实医疗卫生应急的各项保障措施。 治安秩序保障 应急响应时,保卫科负责事故灾难现场的治安秩序保障工作。 资金保障: 指挥部应当做好事故应急资金准备。 紧急避难场所保障 指挥部负责规划与建设能够基本满足事故发生时人员避难需要的场所。 应急保障的衔接 应急保障应为所需的应急响应能力提供保证,并保证各部门响应的相互衔接与协调。 (2)外部保障 逐步建立并完善本矿的安全信息库、救援力

38、量和资源信息库,规范信息获取、分析、发布报送格式和程序。 保证有关部门、应急机构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保证应急响应期间指挥部同上级应急机构、应急支援单位通信联络的需要,明确联系人、联系方式。 能够接受、显示和传达事故信息,为应急决策和专家咨询提供依据;能够接受、传递上级应急机构应急响应的有关信息;能够为事故应急指挥、与有关部门能息传输提供条件。 2)技术储备与保障 指挥部技术组对应急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有相关的各种图文资料。要组织安全保障技术的研究,开发应急技术和装备。 3)应急设备应急设备保证充足提供。矿建立应急设备、救治药物和医疗器械等储备制度。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负责监督应急物资的储备情况

39、。3、 带压开采突水事故汇报程序突水事故现场通知现场人员,在班组长或老工人的指挥下迅速抢救,加固工作地点的支护,堵住出水点,避免事故扩大。如果情况紧急,水势很猛,危及人员安全时,则应通知出事地点和可能涉及的地区有关人员有组织的避开压力水头,迅速撤离事故区。随时调度井下抢险救灾的工作,统计掌握出入井下人数和留在井下各地区的人数。接到水情报告后应立即向值班领导汇报, 值班领导根据水灾情况启动本矿井带压开采突水应急预案。指定安全撤离路径。调度室 矿值班矿山救护大队 召请矿相关领导 汇报汇报县煤炭局矿辅助救护队矿长各副矿长总工程师地方医院通风科地测科机电科技术科各副总工成立救援指挥部制定救灾方案组织实

40、施 (1)带压开采突水事故报告程序: 突水现场人员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矿调度室; 然后由调度室向带压开采突水救援指挥部报告; 指挥部根据带压开采突水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事态发展趋势,确定分级响应级别,对不同的响应级别,确定事故的通报范围、应急预案的启动程度、应急救援力量的出动和救援设备、物质的调集规模、相关的疏散范围等。 指挥部将根据情况上报县、市、省有关部门。 具体报告、指挥程序如下: 撤出灾区人员,停止灾区供电带压开采突水事故按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规定的顺序通知矿长、总工程师等有关人员立即向公司、县煤炭工业局、县政府汇报召请矿山救护大队成立救灾指挥部救护队伍进入灾区救人、侦查灾情指挥部

41、根据灾情制定救灾方案救护队进行救灾工作、直至灾情解除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2)带压开采突水事故报告内容 事故发生单位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写出事故报告,逐级上报。事故报告内容如下: 突水事故的施工单位、发生时间、施工地点。 突水事故的简要经过、水灾遇险人数、遇险人员滞留地点,通风、排水、供电设备完好情况。 突水事故原因、初步判断水灾性质,出水量、积水范围,积水区上下限标高等。 事故抢险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需要有关部门单位协助事故抢险和处理的有关事项。 事故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3)避灾与信号联系建立通讯保障系统矿必须设有专用的地面、井下通讯网络,井下安装防爆电话与地面各部门相连

42、,遇到紧急情况时,及时通知受水威胁地区的人员及矿调度室。避灾路线 制定井下人员遭遇水险的撤退路线,并挂牌管理,在沿线特别是分岔点都要悬挂牌板,并使井下作业人员对此熟悉。具体如下:1201采掘面轨道大巷运料大巷副井底地面 4、带压开采突水事故应急预救援案体系响应机制 (1)应急响应分级 根据带压开采突水事故的危险性分为两级I级: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区域发生严重的突水事故。造成人员被堵或伤亡,或几个采掘工作面及整个矿井被淹,依靠本矿技术力量在短时间内无法安全救出。II级: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区域发生突水事故,无人员被堵或伤亡情况,只可能造成一个采掘工作面或局部采区被淹。依靠本矿技术力量可以控制事故的扩大,

43、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安全自救。带压开采突水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根据事故级别决定启动本预案。 (2)应急响应程序带压开采突水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报告调度室,调度员立即汇报矿值班领导。值班领导根据带压开采突水情况,启动相应带压开采突水事故应急预案。使用固定电话、对讲机或者语音广播通知受水害威胁人员立即撤离到安全地点或者升井。现场负责人应迅速组织力量,采取有效措施自救,防治事故扩大,组织人员按照措施规定的避水灾路线或调度员指定路线撤离。调度室立即向矿值班人员汇报灾情,召请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迅速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成员了解水情及现场情况,迅速指定应急救灾方案。及时通知临

44、汾救护大队协助救灾。同时向县煤炭局、县政府汇报灾情,全力配合,消除险情、把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对于I级紧急情况,需要两个或更多的政府部门响应。事故的救援需要有关部门的协作,矿成立现场指挥部来统一指挥现场的应急预案行动。预案指挥部由县政府及煤炭主管部门领导、临汾矿山救护大队、其他煤炭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相关医疗单位和我矿安全生产部门共同组成。在现场可以作出利用有关部门、企业的一切资源,为保护生命和财产,以及控制事态所必须的各种决定。对于II级紧急情况,该矿建立现场指挥部,救援所需要的人员、设备或其他物资增援等均由矿方自行解决。 (3)保障应急救援预案贯彻执行措施 本矿与义煤救护大队签订协议,由义煤救护大队负责本矿事故的抢救。事故特别重大、义煤矿山救护大队抢救力量不足时,请求上级政府救援。 义煤矿山救护大队应根据本矿的委托及矿井特点,制定训练计划,定期进行演习。 矿井新开采的采掘工作面,必须在规定的时间组织所有在该生产区域内的工作人员熟悉、掌握矿井避水灾避灾路线。 矿井要结合职工安全技术培训,贯彻学习水灾害应急救援预案。每年组织一次水灾害应急救援演习和工伤急救训练,熟练掌握水灾害隐患的识别能力,现场工伤自救、抢救常识。 5、带压开采突水事故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 (1)事故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储备本矿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以仓库为主储备应急救援物资、设备材料备用表序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制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