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7折线统计图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新人教版(共6页DOC).doc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68634799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下册7折线统计图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新人教版(共6页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7折线统计图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新人教版(共6页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下册7折线统计图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新人教版(共6页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下册7折线统计图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新人教版(共6页DOC).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第2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内容教科书P106107例2,完成教科书P109“练习二十六”中第4、5题。教学目标1.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及其特征,能根据需要选择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2.能结合实例读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提高学生的统计能力。3.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学会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难点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单式折线

2、统计图,请看这两个折线统计图,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教科书P106例2部分信息。【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分别根据两幅图说出上海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的变化情况:都是呈上升趋势。也可能说出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哪年最多,哪年最少。师:如果我们要比较上海每年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谁多谁少,要从统计图中直观反映每年人口数实际是增长还是减少,用单式折线统计图表示便于比较吗?【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感觉到这样呈现不太容易比较这些情况,从而产生认知矛盾。师:能否将统计图改进一下,使其便于比较呢?学生独立思考,与同伴互相交流。【学情预设】学生借助复式条形统计图产生联想:既然可以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两

3、组数据,那么能否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两组数据呢?师:既然前面我们学习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用来表示两组数据,同样也应该有复式折线统计图来表示两组数据。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折线统计图的另一种形式复式折线教学笔记【教学提示】学生读图也许还只停留在单个数据的层面,教师要引导他们从整体趋势上去分析数据。统计图。(板书课题:复式折线统计图)【设计意图】直接呈现单式折线统计图并简要读图,激活学生大脑中折线统计图的有关知识,为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提供认知准备。同时,通过提问让学生感受到单式折线统计图表示多组数据的局限,引发学习新知的需要,并由复式条形统计图联想到复式折线统计图,沟通两种统计图的联系。二、绘图分

4、析,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1.想象图形,初步感知。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将这两个折线统计图合并起来会是什么样的?【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猜想一下合并后的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形象,为下一步探索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作铺垫。2.讨论绘制方法,展示过程。(1)学生小组交流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然后全班交流。师:要把你们刚才想象的复式折线统计图绘制出来,该怎样绘制呢?【学情预设】学生有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经验,他们应该能说出一些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交流时教师重点让学生明确:可以像画复式条形统计图那样,画两条折线表示出生和死亡的人口数;画每条折线时应注意用不同颜色区分出生和死亡

5、的人口数量,要让别人看得懂哪条是表示什么数据,还得像复式条形统计图一样用图例说明;描点方法与单式折线统计图描点的方法一样。学生交流汇报,课件结合学生的交流,动态呈现绘制过程。(2)学生独立完成例2中留白部分,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完成后,同桌之间互相评价,与课件进行对比。师总结并板书复式折线图的制作方法: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基本相同,只是用不同的图例表示不同的量。【设计意图】在学生借助已有认知经验,明确复式折线统计图绘制方法的基础上,再用课件动态展示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学生明确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3.读图分析,感受特点。师:请观察这个复式折线统计

6、图,看一看它与前面的单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师:从这个统计图中你能看出上海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有怎样的变化趋势吗?【学情预设】学生先发现复式折线统计图是用两条折线分别表示两组不同的数据,再仔细观察发现:从总体上看,上海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都呈上升趋势,且出生人口数上升幅度较大,死亡人口数上升幅度较小;上海每年的出生人口数都比死亡人口数少;其中2003年相差最大。师:每年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学情预设】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可能有困难,只是发现死亡人口数和出生人口数都在增加。师: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细化,分成以下几个问题。(1)出生人口数少于死亡人口数,这说明

7、什么问题?(2)出生人口数上升幅度较大,你估计是什么原因?(3)死亡人口数上升幅度不是很大,这又说明什么呢?教学笔记【学情预设】有的学生可能会意识到:上海每年的人口数在减少。师小结:在统计上,出生人口数与死亡人口数之差就是一个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数。如果出生人口数大于死亡人口数,这个自然增长数就大于0,就表示人口实际在增加,我们把它叫做正增长;如果出生人口数小于死亡人口数,这个自然增长数就小于0,增长的是个负数,实际上就是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在减少,这就叫做负增长。板书: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能表示出两组数据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还可以更直观地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情况。【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读图分析

8、,同时,教师加以引导,有助于促进学生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认识,感受到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同样具有直观表示数据增减变化趋势的特点,而且还便于比较几组数据的变化情况,发现几组数据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4.对比分析,拓展认识。师:上海的人口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负增长的现象呢?这个问题原因有很多,你们可以课外去调查了解一下。师:上海人口增长情况是这样,你们认为全国也是这样吗?学生猜测后课件出示教科书P107最下面的统计表。师:请将这个表与上海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的统计图比较,你能发现什么?【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发现:上海出生人口数的变化趋势与全国的变化趋势相反,也就是说上海出生人口数呈上升趋势

9、,全国呈下降趋势;上海死亡人口数的变化趋势与全国基本一致,都是略有增加,但幅度不是很大。师:猜一猜,这些规律背后可能是什么原因?【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分析,拓展学生的视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三、巩固练习,综合应用1.课件出示教科书P109“练习二十六”第4题。(1)学生独立完成。(2)全班集中交流反馈,结合学生的交流,课件同步呈现解答结果。【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出两个城市的气温都是上半年呈上升趋势,下半年呈下降趋势。其实我国各地基本上都是这个趋势,这点学生可能感受不明显,教师可以适当点拨;小明家“十一”黄金周去甲地旅游,应注意观察甲地同期的气温,着重根据气温做穿戴上的准备

10、。2.课件出示教科书P109“练习二十六”第5题。(1)学生独立完成。(2)展示交流,课件呈现解答结果。【学情预设】在展示交流时,第(1)题学生应发现男、女生的身高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呈增长趋势,但男生在各个年龄阶段的身高普遍都比女生略高。如果学生不能发现这些结论,教师就要注意引导;第(2)题事先让学生了解自己身高是多少,有条件的话,也可以让学生教学笔记【教学提示】负增长是一个新概念,也是实际生活中用得比较多的概念,要引导学生理解。准备他们7到10岁(或11岁)的身高数据。【设计意图】练习以用好教科书上的资源为主,主要围绕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读图、分析和绘制(完善)进行,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

11、认识。最后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完整经历统计过程,培养统计能力和实践能力。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的内容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师:复式与单式两种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板书设计复式折线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基本相同,只是用不同的图例表示不同的量。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能表示出两组数据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还可以更直观地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情况。教学反思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时,注重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结构、特点、读图方法等知识,绘制统计图的经验以及复式条形统计图具有表示多组数据的认知经验,让学生自主认识复式条形统计

12、图的特征。特别是在将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合二为一时,不必急于直接将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在一起,而是先让学生思考,再通过多媒体课件逐步展示绘制过程,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完成教科书P106107例2。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动手操作的内容转化为动脑思考(想象),再动手操作实践。这个转换的过程,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理解和认识。作业设计二、东风路小学学生参加象棋比赛人数统计如下表。1. 根据上表数据制成统计图。教学笔记2.男生参加比赛的人数占全部人数的几分之几?女生参加比赛的人数占全部人数的几分之几?3.从上面信息的比较分析,你能发现什么?参考答案二、1.画图略2.参赛的总人数:4+6+8+13+17+18+2+3+5+8+18+12=114(人)男生参赛总人数:4+6+8+13+17+18=66(人)男生:66114=1119女生:(114-66)114=8193.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如:男生参赛人数比女生多。教学笔记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二年四月二十四日2022年4月24日星期日07:21: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