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第三章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流.ppt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68612261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概论第三章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中国文化概论第三章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概论第三章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概论第三章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流.ppt(4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流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流第一节第一节 中国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国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一、一、“华夏华夏”与与“夷狄夷狄”之之别别 左传左传定公十年定公十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尚书正义尚书正义:“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尚书尚书周书周书武成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华夏华夏”指中原民族,又称诸夏。指中原民族,又称诸夏。“夷狄夷狄”则泛指周边少数民族。则泛指周边少数民族。区别区别“华夏华夏”与与“夷狄夷狄”的标准,既有地理因素和

2、血的标准,既有地理因素和血缘因素,但更多的是文化因素。缘因素,但更多的是文化因素。中国:中国:有城郭可守,有墟市可利,有田土可耕,有城郭可守,有墟市可利,有田土可耕,赋税可纳,婚姻仕进可荣。赋税可纳,婚姻仕进可荣。夷狄:夷狄:无城郭,无耕地,不知礼仪,迁徙无定,以游牧为生,无城郭,无耕地,不知礼仪,迁徙无定,以游牧为生,全民擅骑射,勇猛剽悍。全民擅骑射,勇猛剽悍。二、中国历史上三次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高潮二、中国历史上三次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高潮第一次:汉代第一次:汉代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五胡内迁五胡内迁 唐文化的博大精深唐文化的博大精深第二次:唐第二次:唐-元代的民族融合

3、:元代的民族融合:突厥、党项、女真、契丹、蒙古、色目人突厥、党项、女真、契丹、蒙古、色目人 等民族的南迁等民族的南迁第三次:清朝第三次:清朝 满洲、蒙古族的大量南迁满洲、蒙古族的大量南迁游牧经济的脆弱与游牧民族的南迁。游牧经济的脆弱与游牧民族的南迁。1、作物和饮食方法、作物和饮食方法:葡萄:张骞从大宛带回,原文为葡萄:张骞从大宛带回,原文为“buda”,唐代,伊朗唐代,伊朗人和突厥人又把葡萄酒的酿制技术传入中国。人和突厥人又把葡萄酒的酿制技术传入中国。菠菜:唐代由波斯(泥婆罗国)传入,又称为菠菜:唐代由波斯(泥婆罗国)传入,又称为“波斯草波斯草”,中国道士用来克丹毒,还可,中国道士用来克丹毒,

4、还可“解酒毒解酒毒”。石榴:又称石榴:又称“安石榴安石榴”,原产伊朗及其附近地区,唐代传,原产伊朗及其附近地区,唐代传入中国。入中国。胡饭与春卷胡饭与春卷 饼食(胡饼)饼食(胡饼)乳酪乳酪 萨其马(满语萨其马(满语“sacima”)涮羊肉涮羊肉 三、中国文化中的异族文化因子三、中国文化中的异族文化因子2、家具和坐姿家具和坐姿 几案几案桌椅;桌椅;矮式矮式高式;高式;席地而坐席地而坐垂足坐。垂足坐。3、音乐舞蹈、音乐舞蹈宫廷音乐:宫廷音乐:宫廷音乐:宫廷音乐:隋唐宫廷乐舞对隋唐宫廷乐舞对外族乐舞的吸收外族乐舞的吸收 民间舞:舞狮子民间舞:舞狮子中国乐器的主干来自外域中国乐器的主干来自外域:琵琶(

5、伊兰语琵琶(伊兰语barbat),唢呐(波斯语),唢呐(波斯语surna)。)。裤子裤子 旗袍旗袍 马褂马褂4、服饰、服饰汉族服饰由汉族服饰由“上衣下裙上衣下裙”到到“上衣下裤上衣下裤”的演变的演变 演变过程:演变过程:赵武灵王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胡服骑射”汉朝宫廷服饰汉朝宫廷服饰南北朝民南北朝民间服饰间服饰 唐朝常服(对襟紧身上衣与裤子的结合)唐朝常服(对襟紧身上衣与裤子的结合)5、语言与文字、语言与文字现代汉语中的现代汉语中的“胡言胡语胡言胡语”源于阿拉伯:中医妇科常用药中医妇科常用药“没药没药”源于阿拉伯语源于阿拉伯语“murk”,意为意为“苦的苦的”,用于活血止痛;鹦鹉又称用于活血止痛;

6、鹦鹉又称“八哥八哥”。A、来自中亚和南亚各国的语言文字:、来自中亚和南亚各国的语言文字:源于印度:“劫劫”源于佛教梵文源于佛教梵文“kalpa”,即即“劫波劫波”,佛,佛教以教以 一生一灭为一一生一灭为一“劫劫”,引申为,引申为“灾难灾难”;“琉璃琉璃”出出自梵文自梵文 俗语俗语“verulia”或巴利文或巴利文“veluriya”,汉代传入中国。汉代传入中国。源于波斯:“狮子狮子”源于波斯语源于波斯语“ser”;“琥珀琥珀”源于伊兰语源于伊兰语“xubia”。源于西域:“葡萄葡萄”源于大宛语源于大宛语“buda”。“苜蓿苜蓿”源于大宛语源于大宛语 “buksuk”满语:“吉林吉林”,满语意为

7、,满语意为“一带一带”;“蒙古包蒙古包”的的“包包”是满语是满语“家家”、“屋屋”之意。之意。B、来自中国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来自中国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蒙古语:蒙古语:“站站”:源于蒙古语:源于蒙古语“Jamci”,原指,原指“管理驿站的人管理驿站的人”,后延伸,后延伸 为驿传的中转地和中途停靠点,如车站;为驿传的中转地和中途停靠点,如车站;“胡同胡同”:源于蒙古语:源于蒙古语“guotum”,原意为,原意为“水井水井”,后指街巷;,后指街巷;“戈壁戈壁”:源于蒙古语:源于蒙古语“gobi”,指,指“草木难生的地方草木难生的地方”。第二节第二节 中外文化交流中外文化交流

8、一、第一次中外文化大交汇:一、第一次中外文化大交汇:汉晋汉晋唐代唐代1、交流媒介:使节、商人、学者和移民、交流媒介:使节、商人、学者和移民 “西天取经西天取经”,法显与玄奘,法显与玄奘 “遣隋使遣隋使”和和“遣唐使遣唐使”鉴真东渡鉴真东渡2、汉文化圈的形成:、汉文化圈的形成:朝鲜、日本、越南朝鲜、日本、越南 汉字、儒家文化、典章制度(官制、科举制度、行政汉字、儒家文化、典章制度(官制、科举制度、行政 建制)、礼仪、民间节庆、汉地佛教建制)、礼仪、民间节庆、汉地佛教 3、佛教的传入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佛教的传入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佛教的传入及其中国化佛教的传入及其中国化佛教与中国哲学和宗教:佛

9、教与中国哲学和宗教:道教的形成道教的形成 援佛入儒与理学的形成援佛入儒与理学的形成佛教与中国艺术:佛教与中国艺术:佛像绘画佛像绘画 石窟造像石窟造像 塔塔佛教与中国文学:佛教与中国文学:诗歌创作:诗歌创作:“诗佛诗佛”王维王维 寺院讲经寺院讲经俗讲俗讲平话平话话本话本小说小说 二、明清以降的中西文化交流二、明清以降的中西文化交流1、中西文化交流史、中西文化交流史 汉代:大秦国使节的东来汉代:大秦国使节的东来 唐代:景教的传入唐代:景教的传入 元代:马可波罗元代:马可波罗 明清之际:传教士入华明清之际:传教士入华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被动开放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被动开放 改革开放以来:全面接触,

10、主动学习改革开放以来:全面接触,主动学习 罗明坚、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罗明坚、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白晋、张诚等耶稣会传教士来华白晋、张诚等耶稣会传教士来华及其及其“学术传教学术传教”策略策略 利玛窦利玛窦汤若望汤若望 西方汉学的缘起西方汉学的缘起 中国哲学对西方的影响:中国哲学对西方的影响:孔子、老子思想对西方神学宗教的冲击孔子、老子思想对西方神学宗教的冲击 科举与文官制度科举与文官制度 物质文化物质文化:瓷器、茶叶、丝绸、白糖:瓷器、茶叶、丝绸、白糖 3、“西学东渐西学东渐”与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与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2、“中学西渐中学西渐”与欧洲的与欧洲的“中国热中国热”西方科学

11、技术的传播及其影响: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及其影响:火炮制造:红衣大炮火炮制造:红衣大炮 天文历法:天文历法:崇祯历法崇祯历法 地理学与地图测绘地理学与地图测绘 绘画与园林艺术绘画与园林艺术 坤舆万国全图坤舆万国全图利玛窦时代传入中国的欧洲版画利玛窦时代传入中国的欧洲版画 汤若望、徐光启与佛郎机火炮汤若望、徐光启与佛郎机火炮 佛郎机火炮佛郎机火炮澳门大炮台澳门大炮台 地理学:传教士与西方地理学的东传地理学:传教士与西方地理学的东传 利玛窦利玛窦 南怀仁南怀仁 艾儒略艾儒略 白晋白晋 张诚张诚 第一,地理观念和地理思想第一,地理观念和地理思想 地圆说;地圆说;“五大洲五大洲”的新天下观的新天下观 第

12、二,地理测量和地图测绘第二,地理测量和地图测绘 西方传教士主持的地理测量和地图测绘西方传教士主持的地理测量和地图测绘 康熙康熙皇舆全览图皇舆全览图 乾隆乾隆内府皇舆全图内府皇舆全图 康熙皇舆全览图康熙皇舆全览图 园林建造:圆明园园林建造:圆明园圆明园大水法遗址圆明园大水法遗址4、中国走向近代的外部文化资源、中国走向近代的外部文化资源洋务运动:物质层面洋务运动:物质层面戊戌变法:制度层面戊戌变法:制度层面新文化运动:思想层面新文化运动:思想层面 东汉时期东汉时期:食案与席地而坐食案与席地而坐南南 北北 朝朝 时时 期期 的的 胡胡 床床西魏时期的椅子宋朝的椅子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 明明 朝朝 的的 椅椅 子子汉汉 朝朝 的的 食食 案案明明 朝朝 的的 方方 桌桌 战战 国国 时时 期期 的的 床床东东 晋晋 时时 期期 的的 架架 子子 床床 明明 朝朝 的的 黄黄 花花 梨梨 木木 架架 子子 床床 汉代服饰汉代服饰南北朝时期的男服南北朝时期的男服唐唐 朝朝 贵贵 族族 女女 子子 服服 饰饰唐朝上层社会男服唐朝上层社会男服 宋 代 贵 族 服 饰 宋宋 代代 平平 民民 服服 饰饰 旗旗 袍袍 的的 演演 变变东方建筑之魂东方建筑之魂-塔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