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云南省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邱** 文档编号:68519885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云南省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3届云南省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届云南省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云南省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2、是( )A1 mol 氧气中含有1.2041024个氧原子,占有体积22.4 LB1 mol臭氧和1.5 mol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C等体积、浓度均为1 mol/L的硫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21D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C6H12O6)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2、我国古代文献中有许多化学知识的记载,如淮南万毕术中提到“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CuSO4=FeSO4+Cu,该反应不属于A复分解反应B置换反应C离子反应D氧化还原反应3、H、D、T、H2和H+,表示( )A五种不同的氢元素 B五种不同的氢原子C五种由氢元素组成的不同微粒 D五

3、种由氢元素组成的不同分子4、下列化学方程式不能用H+OH-=H2O表示的是AKOH+HCl=KCl+H2OBBa(OH)2+2HCl=BaCl2+2H2OC2NaOH+H2SO4=Na2SO4+2H2ODCu(OH)2+2HNO3=Cu(NO3)2+2H2O5、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是( )A将58.5gNaCl溶解在1L水中B将1L10mol/L的浓盐酸加入9L水中C将22.4LHCl气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D将10gNaOH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加蒸馏水直到溶液体积为250mL6、现有MgSO4Ba(NO3)2NaOHCuCl2四种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就可鉴别出来,鉴别的先后

4、顺序是()ABCD7、X、Y、Z、W四种主族元素,若X的阳离子与Y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强于等电荷数的X阳离子的氧化性;Z的阴离子半径大于等电荷数的Y的阴离子半径,则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ZYXWBWXYZCXYZWDZXYW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一定都是阳离子B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D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9、下列各项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入适量的NaOH可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B在蒸馏时应先打开冷凝水开关,待水充满后再点燃酒精灯C

5、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然后换一个烧杯将上层液体放出D在做蒸馏实验时应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浸没在液体里10、目前大部分食盐用于A调味品B腌制食物C化工原料D防腐处理11、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其中正确的是过滤加过量的NaOH溶液加适量盐酸加过量Na2CO3溶液加过量BaCl2溶( )ABCD12、仪器名称为“容量瓶”的是( )ABCD13、在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Fe2、SO42-、NO3-BOH、Cl、Na、Cu2CNH4+、NO3-、Al3、KDS2-、SO42-、Na、Ag14、下列

6、关于卤素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卤素单质的颜色按Cl2、Br2、I2的顺序逐渐变深B氯气易液化,溴单质易挥发,碘单质易升华C氯、溴、碘的原子半径或离子半径随电子层数的增多而增大DCl2、Br2、I2的氧化性逐渐增强15、将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物质的量浓度为c1molL-1的稀硫酸加热蒸发掉一定量的水,使质量分数为2a%,此时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2molL-1。已知硫酸浓度越大,密度越大,则c1与c2的数值关系是Ac1=2c2 Bc2=2cl Cc22c1 Dc22cl16、用10.0 mL 0.1 molL1 的BaCl2溶液, 可恰好分别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钾三种溶液中的

7、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则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A1:1:1B1:2:3C2:2:1D1:3:317、下列反应过程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Ca(ClO)2 Cl2BH2O O2CSO3 H2SO4DNa NaOH18、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a(OH)22H+=Ca2+2H2OB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 OH-H=H2O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Ag+=Cu2+AgD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Mg2+2OH-=Mg(OH) 2 1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Ca(OH)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CO2+OH-HCOB向H2SO4溶液加入Ba

8、(OH)2溶液至中性:H+OH-H2OC少量的Ca(OH)2和NaHCO3溶液混合:OH-+Ca2+HCO=CaCO3+H2ODNH4HCO3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NH+OH-=NH3H2O20、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Na2CO3=Na2+CO32- BNaHSO4=Na+H+SO42-CKClO3=K+Cl-+3O2- DNaOH=Na+H+O2-2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烷烃的是ACH4BC3H8CC4H8DC5H1222、下列物质中,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的化合物是Al Al2O3 Al(OH)3 NaHCO3ABCD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 (1)

9、写电离方程式:NaHCO3_。H2CO3_。(2)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的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3)下列3个小题中的物质均由核电荷数为110的元素组成,按要求填写化学式。最外层分别为4个和6个电子的原子形成的化合物是_、_。由5个原子组成的电子总数为10的分子是_。由三个最外层是6个电子的原子结合成的分子是_。24、(12分)已知A和B两支试管所盛的溶液中共含有K+、Ag+、Mg2+、Cl-、OH-、NO3-六种离子,向试管A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粉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管A的溶液中所含的上述离子有_。(2)若向某试管中滴入稀盐酸产生沉淀,则该试管为

10、_(填“A”或“B”)。(3)若向试管B的溶液中加入合适的药品,过滤后可以得到相应的金属和仅含一种溶质的溶液,则加入的药品是_(填化学式)。(4)若将试管A和试管B中的溶液按一定体积比混合过滤后,蒸干滤液可得到一种纯净物,则混合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不考虑氢氧化银的存在)(5)若向由试管A溶液中的阳离子组成的碳酸氢盐溶液中,滴入少量Ba(OH)2溶液,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5、(12分)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方案,测定某已部分变质的小苏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方案一称取一定质量样品,置于坩埚中加热至恒重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计算。则坩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1、_。方案二称取一定质量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沉淀,称量固体质量,计算。(已知:Ba2OHHCO3BaCO3H2O)。(1)过滤操作中,除了烧杯、漏斗外,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_。(2)实验中判断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_。方案三按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D装置的作用是_,分液漏斗中_(填“能”或“不能”)用盐酸代替稀硫酸进行实验。(2)实验前称取17.90g样品,实验后测得C装置增重8.80 g,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3)根据此实验测得的数据,测定结果有误差,因为实验装置还存在一个明显缺陷是_。26、(10分)下图是教师在课

12、堂中演示的两个实验装置(铁架台等辅助仪器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的实验目的是 _ , 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_ ,加热后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2)实验二用来验证Na2O2与CO2的反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包有Na2O2的棉花燃烧。Na2O2与CO2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该实验可以得出许多结论,请你写出由该实验得出的两个结论。结论1:_结论2:_27、(12分)某校学生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用来验证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提示:C+CO22CO C+H2O(g)CO+H2)(1)写出装置A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装置

13、B中最适宜的试剂是_。(3)若实验中没有装置C,使装置B与装置D直接相连,会对实验造成的影响是_。(4)按照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时,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5)根据实验中的_现象,可证明CO具有还原性,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6)若要根据装置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确认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应在图中装置_与_之间连接图中的_装置(填序号)。NaHCO3溶液 碱石灰 NaOH溶液 浓H2SO428、(14分)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物质中:SO2 液态氯化氢 CH4 熔融NaOH NH4Cl固体 氨水。能导电的是_(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2)1.2041024个

14、H2SO4分子的物质的量为_mol,共含_个氢原子。将上述H2SO4溶于水配成600 mL溶液,再加水稀释到1000 mL,稀释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3)K2SO4和Fe2(SO4)3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Fe3的浓度为0.5mol/L,SO42浓度为0.9mol/L,则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4)Al2O3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NaHSO4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离子方程式为_。29、(10分)某透明溶液中含有以下离子中的几种H+、Na+、Fe3+、Cu2+、NH4+、Mg2+、Cl-、NO3-、SO42-、CH3COO-、I-、OH

15、-,且只含有四种阳离子,为确定离子种类设计实验如下(已知氧化性:HNO3Fe3+I2) :取溶液少许滴加12滴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呈红色;取100mL溶液,滴加1.0mol/L的NaOH溶液至520mL时恰好完全反应,加热后共收集到0.448L(标准状况下)气体(假设气体全部逸出),同时产生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后得到一种黑色和白色的固体混合物,称得质量为14.0g。下图为滴加NaOH溶液过程图像(纵坐标为生成沉淀的质量,横坐标为滴加NaOH溶液体积)。继续向滤液中滴加足量的BaCl2溶液,又产生白色沉淀46.6g;另取100mL原溶液通入标准状况下1.12LCl2,恰好完全反应,加入四氯

16、化碳后,振荡静置后分层,下层呈现紫色(已知:Cl2+2I-=2Cl-+I2);在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后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结合以上实验现象和数据可知:(1)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存在_。(2)填写表中空格(可以不填满): _。离子种类离子浓度(mol/L)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A【解析】在标准状况下,1 mol 氧气的体积是22.4 L;1 mol臭氧(O3)中含有3mol氧原子,1.5 mol氧气(O2)中含有3mol氧原子;等体积、浓度均为1 mol/L的硫酸和盐酸, ;根据干冰(CO2)和葡萄糖(C6H12O6)的分子式分析;

17、【详解】非标准状况下,1 mol 氧气的体积不一定是22.4 L,故A错误;1 mol臭氧(O3)中含有3mol氧原子,1.5 mol氧气(O2)中含有3mol氧原子,故B正确;等体积、浓度均为1 mol/L的硫酸和盐酸, ,硫酸是二元强酸、盐酸是一元强酸,所以硫酸、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分别为,故C正确;设有1mol干冰(CO2)、1mol葡萄糖(C6H12O6);根据分子式:碳原子数比为1:(16)=1:6,氧原子数比为(12):(16)=1:3,故D正确。选A。2、A【解析】A、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因此该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A选;B、根据反应方程式

18、Fe+CuSO4=FeSO4+Cu可知该反应属于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因此是置换反应,B不选;C、反应中铁和铜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不选;D、反应在溶液中进行有离子参加和生成,因此属于离子反应,D不选;答案选A。3、C【解析】分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据此进行分析;根据元素为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进行分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详解:A、氢元素只有一种,H、D、T是氕氘氚,是不同核素,H+是氢的阳离子,H2是氢的单质,它们是不同状态的氢元素,故A错误;B、H2为单质,不是氢原子,故B

19、错误;C、是氢元素的形成不同微粒,故C正确。D、H、D、T不是分子,故D错误;故选C。点睛: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之间的互称,适用于原子之间。4、D【解析】A. KOH+HCl=KCl+H2O是强酸与强碱反应,离子方程式是H+OH-=H2O,故不选A;B. Ba(OH)2+2HCl=BaCl2+2H2O是强酸与强碱反应,离子方程式是H+OH-=H2O,故不选B;C. 2NaOH+H2SO4=Na2SO4+2H2O是强酸与强碱反应,离子方程式是H+OH-=H2O,故不选C;D. Cu(OH)2+2HNO3=Cu(NO3)2+2H2O,氢氧化铜难溶于水,Cu(OH)2不能拆写为离子

20、,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OH)2+2H+=Cu2+2H2O,故选D;答案选D。5、D【解析】A. 将58.5gNaCl溶解在1L水中,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1L,A错误;B. 将1L10mol/L的浓盐酸加入9L水中,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10L,B错误;C. 将22.4LHCl气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没有指明标准状况,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C错误;D. 10g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10g40g/mol0.25mol,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溶液的浓度是0.25mol0.25L1.0mol/L,D正确。答案选D。【点睛】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需要注意:概念中的体积是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

21、体积,也不是溶剂和溶质的体积之和。溶液浓度与体积多少无关,即同一溶液,无论取出多少体积,其浓度(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离子浓度)均不发生变化。6、A【解析】首先观察溶液颜色,蓝色的是CuCl2;再用CuCl2取滴定其他3个溶液,有蓝色沉淀产生的是NaOH;用NaOH去滴定其他2个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MgSO4;最后余下Ba(NO3)2。故鉴别先后顺序为,故选A。7、D【解析】X的阳离子与Y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应位于Y的下一周期,则原子序数XY;W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强于同主族带等电荷数的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说明W的金属性比X弱,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从上到下逐渐增强,则原子序数

22、:WX;Z的阴离子半径大于同主族带等电荷的Y的离子半径,说明Z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多,原子序数:ZY,则原子序数最大的是Z,其次为X,最小的为W,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8、B【解析】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可能为阴离子,如AlO2-、MnO4-等,A错误;B金属阳离子被还原可能得到单质、也可能为离子,如Fe3+被还原生成Fe2+,Fe2+被还原生成Fe,故B正确;C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升高,也可能是降低,所以该元素不一定被还原;C错误;D在C与O2化合生成CO2的反应中,单质C作还原剂,O2作氧化剂,所以非金属单质不一定是氧化剂,故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9、B【解析】A. 加入

23、适量的NaOH,与Na2CO3不反应,与NaHCO3反应生成Na2CO3和H2O,因此不能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故A错误;B. 蒸馏时,为防止馏分以气体形式逸出,则先打开冷凝水开关,待水充满后再点燃酒精灯,故B正确;C. 分液时为避免上下层液体再次混合,则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然后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C错误;D. 蒸馏时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则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D错误;答案选B。10、C【解析】食盐是日常生活中作调味品,可以用于腌制食品,做调味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如制取氢氧化钠、氯气、制盐酸等,也可以用于防腐处理,大部分食盐用于化工

24、原料。答案选C。11、C【解析】Mg2+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过量的NaOH溶液可以将镁离子沉淀;SO42-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Ca2+用碳酸根离子沉淀,加入加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钙离子,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然后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HCl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答案选C。12、B【解析】A为圆底烧瓶,故A错误;B为容量瓶,故B正确;C为锥形瓶,故C错误;D为分液漏斗,故D错误;故选B。13、C【解析】强酸性溶液中含大量的H+,根据

25、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等,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则离子大量共存,并结合离子的颜色来解答。【详解】A项、酸性溶液中H+、Fe2+、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项、Cu2+为有色离子,溶液中Cu2+均与OH-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项、该组离子均为无色,溶液中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C正确;D项、溶液中Ag+、S2-、SO42-会反应生成AgS、Ag2SO4沉淀而不能共存,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注意选项A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14、D【解析】A卤素单质Cl2、Br2、I2的颜色

26、分别为黄绿色、红棕色、紫色,逐渐加深,A正确;B氯气常温下为气体,易液化,溴单质常温下为液体,易挥发,碘单质为固体,熔点与沸点相接近,易升华,B正确;C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离子半径逐渐增大,则氯、溴、碘的原子半径或离子半径随电子层数的增多而增大,C正确;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D错误;答案选D。15、C【解析】根据c1000w%/M可知c110001a%/98,c2100022a%/98,由此可知:c1c2122。由于硫酸浓度越大,密度越大,即21,所以有c22c1。答案选C。16、D【解析】从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的过程分析,根据离子浓度与物质的

27、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分析。【详解】设BaCl2的物质的量为0.001mol,Fe2(SO4)3、ZnSO4、K2SO4三种溶液中的SO42-离子恰好完全转化为沉淀,设Fe2(SO4)3、ZnSO4、K2SO4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为x、y、z,则由Ba2+SO42-BaSO4,可知n(SO42-)=n(Ba2+),即x3=y1=z1=0.001mol,则x:y:z=1:3:3,因三种溶液的体积相同,则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浓度之比,即浓度之比为1:3:3。故选D。【点睛】某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等于该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乘以该物质化学式中离子的下角标系数。17、D【解析】加入氧化剂能是其他物质失去电子,化合

28、价升高,被氧化,据此分析解题:ACa(ClO)2 Cl2转化中Cl的化合价由+1价转化为0价,故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发生,A不合题意;BH2O O2该转化只需进行电解,故不一定需要加入氧化剂,B不合题意;CSO3 H2SO4加入水就可以,该反应SO3+H2O=H2SO4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不合题意;DNa NaOH转化中Na的化合价由0价转化为+1价,故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8、D【解析】A澄清石灰水中的Ca(OH)2,在离子方程式中应该拆成离子形成,离子方程式为OHH=H2O,A项错误;B遗漏了Ba2和SO42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Ba22OHSO422OH=BaSO4

29、2H2O,B项错误;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会置换出银,选项中电荷不守恒,离子方程式为Cu2Ag=Cu22Ag,C项错误; D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D项中化学方程式正确,D项正确;本题答案选D。19、A【解析】A向Ca(OH)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碳酸氢钙和和水,氢氧化钙是强电解质拆成离子的形式,碳酸氢钙是盐,也是强电解质并且能溶于水,要拆成离子的形式,其离子方程式是CO2+OH-HCO,故A正确;B向H2SO4溶液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离子方程式是 ,故B错误;C少量的Ca(OH)2和NaHCO3溶液混合生成碳酸钙、碳酸钠和水,离子

30、方程式是 ,故C错误;DNH4HCO3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一水合氨、碳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 ,故D错误;故选:A。20、B【解析】A. 碳酸钠是盐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a2CO32Na+CO32-,A错误;B. 硫酸氢钠是强酸的酸式盐,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B正确;C. 氯酸钾是盐,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KClO3K+ClO3-,C错误;D. 氢氧化钠是一元强碱,电离方程式为NaOHNa+OH-,D错误。答案选B。【点睛】明确的电解质的组成以及电解质的强弱是解答的关键,另外还需要注意:区分离子符号和化合价的书写;含有原子团的物质电离时,原子团应

31、作为一个整体,不能分开;表示离子数目的数字要写在离子符号的前面,不能像在化学式里那样写在右下角;在电离方程式中,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的总数必须相等;酸碱盐电离出的阴、阳离子的个数应与其化学式中相应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相同,电离出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应与该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数值相等;强电解质用等号,弱电解质一律用可逆号,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多元弱碱一步电离。强酸的酸式盐一步电离。弱酸的酸式盐分步电离,第一步不可逆,以后步步可逆,且一步比一步的电离程度小。21、C【解析】烷烃即饱和链烃,烷烃分子里的碳原子之间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直链或含支链)外,其余化合价全部为氢原子所饱和,其通式是CnH2n+2,据此

32、可知选项C不是烷烃,而是烯烃或环烷烃,答案选C。【点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烷烃分子的结构特点,特别是烷烃分子的通式,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22、A【解析】试题分析:Al为单质,不是化合物,错误;Al2O3为两性氧化物,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与碱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正确;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与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与碱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正确;NaHCO3为弱酸的酸式盐,与酸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与碱反应:NaHCO

33、3+NaOH=Na2CO3+H2O,正确。综上,答案A。考点:考查与酸、碱都反应的化合物。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NaHCO3=Na+HCO3- H2CO3H+HCO3-,HCO3-H+CO32- CO CO2 CH4 O3 【解析】(1) NaHCO3是盐,属于强电解质,电离产生Na+、HCO3-;H2CO3是二元弱酸,分步电离,存在电离平衡; (2)先确定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的原子是O原子,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书写原子结构示意图;S原子获得2个电子形成S2-,据此书写离子结构示意图;(3)先确定相应的元素,然后根据要求书写化学式。【详解】(1) NaHCO3是盐,属于

34、强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产生Na+、HCO3-,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H2CO3是二元弱酸,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分步电离,第一步电离为H2CO3H+HCO3-,第二步电离方程式为HCO3-H+CO32-; (2)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的原子是O原子,O是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是2、6,所以O原子结构示意图为:;S是16号元素,S原子获得2个电子形成S2-,则S2-离子结构示意图是;(3)核电荷数为110的元素中,最外层分别为4个和6个电子的原子分别是C原子、O原子,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CO、CO2;由5个原子组成的电子总数为10的分子是CH4;最外层是

35、6个电子的原子是O原子,由三个最外层是6个电子的原子结合成的分子是O3。【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用语的综合判断的知识,包括化学式、电离方程式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书写等。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根据原子结构特点推断元素,然后根据物质分子中含有的微粒数目的要求及物质结构进行书写。掌握物质微粒结构特点与性质的关系是本题解答的关键。24、OH-、K+、Cl- B Mg Mg2+2OH-= Mg(OH)2 Ag+Cl-=AgCl 2HCO3-+Ba2+2OH-=BaCO3+CO32-+2H2O 【解析】试管A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粉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一定含有OH-,则A一定没有与OH-发生反应的Ag+

36、、Mg2+, Ag+、Mg2+在试管B中,由于Cl-与Ag+会反应产生AgCl沉淀,则试管B中一定没有Cl-,Cl-在试管A中,根据电荷守恒可知A试管中含有K+;试管B中应含有NO3-,结合对应离子的性质解答该题。【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试管A中含有OH-、K+、Cl-,试管B中含有Ag+、Mg2+、NO3-。(2)若向某试管中滴入稀盐酸产生沉淀,发生反应为Ag+Cl-=AgCl,则该试管中含有Ag+,为试管B;(3)试管B中含有Ag+、Mg2+、NO3-,若向试管B的溶液中加入合适的药品,过滤后可以得到相应的金属和仅含一种溶质的溶液,应该发生置换反应,且不能引入其它杂质离子,则加入的药

37、品是Mg,发生的反应为Mg+2Ag+=Mg2+2Ag;(4)若将试管A和试管B中的溶液按一定体积比混合过滤后,蒸干滤液可得到一种纯净物,则Mg2+和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Mg(OH)2沉淀,Ag+与Cl-恰好完全反应产生AgCl沉淀,剩余K+和NO3-存在于溶液中,溶质为KNO3,则混合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OH-= Mg(OH)2、Ag+Cl-=AgCl;(5)试管A中金属阳离子为K+,其碳酸氢盐是KHCO3,向KHCO3溶液中滴入少量Ba(OH)2溶液,发生反应产生K2CO3、BaCO3和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3-+Ba2+2OH-=BaCO3+CO32-+2

38、H2O。【点睛】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注意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充分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25、2NaHCO3Na2CO3CO2 H2O 玻璃棒 静置后在上层清液中,加一滴氢氧化钡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沉淀未完全;如果不产生白色沉淀,表明沉淀已完全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 不能 29.6% 缺少一个驱赶残留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 【解析】方案一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根据加热前后固体质量变化,根据差量法求碳酸氢钠的质量,进而求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方案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

39、,根据生成沉淀的质量来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方案三由测定含量的实验可知,A中发生Na2CO3+H2SO4H2O+CO2+Na2SO4、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B中为浓硫酸吸收水,干燥二氧化碳,利用C装置吸收二氧化碳,D装置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进入C装置干扰含量测定,据此解答。【详解】方案一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方案二(1)过滤时需用玻璃棒引流,因此过滤操作中,除了烧杯、漏斗外,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玻璃棒;(2)可取上层清液,继续加沉淀剂,看是否生成沉淀,具体操作为:静置后在上层清液

40、中,加一滴氢氧化钡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沉淀未完全;如果不产生白色沉淀,表明沉淀已完全;方案三(1)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会被碱石灰吸收,故D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以确保C装置中质量增加量的准确性;分液漏斗中如果用盐酸代替硫酸,盐酸易挥发,这样制得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氯化氢,浓硫酸不能吸收氯化氢,则氯化氢被碱石灰吸收,导致测到二氧化碳质量偏高;(2)设NaHCO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106x+84y=17.90,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44x+44y=8.80,解得x=0.05mol,y=0.15mol,则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0.05

41、mol106g/mol)/17.90g100%=29.6%;(3)实验装置还存在一个明显缺陷为装置中的二氧化碳不能被装置C全部吸收,则需设计一个装置将A、B中的CO2全部吹入装置C中吸收。【点睛】本题考查碳酸钠含量的测定实验,把握实验装置的作用及实验目的为解答的关键,注意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化学性质的区别。26、比较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 烧杯I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烧杯II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NaHCO3Na2CO3H2OCO2 2Na2O22CO2=2Na2CO3O2 该反应放热 该反应有氧气生成 【解析】(1)碳酸氢钠具有热不稳定,加热易分解,而碳酸钠稳定性较强,加热时难以分

42、解,加热大试管时,碳酸钠的受热温度会高于碳酸氢钠,可根据是否产生气体判断稳定性强弱;碳酸氢钠加热分解放出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碳酸钠比较稳定,对应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据此得出结论,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包有Na2O2的棉花燃烧,则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有氧气生成,以此来解答。【详解】(1)碳酸氢钠具有热不稳定,加热易分解,而碳酸钠稳定性较强,加热时难以分解,加热大试管时,碳酸钠的受热温度会高于碳酸氢钠,故实验一的目的是比较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碳酸氢钠具有热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

43、H2O+CO2,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碳酸钠难分解,则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烧杯I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烧杯II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加热后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HCO3Na2CO3H2OCO2;(1)实验二用来验证Na2O2与CO2的反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包有Na2O2的棉花燃烧,即温度升高棉花燃烧,有氧气助燃,由此说明:该反应放热,该反应有氧气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由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有结论1: 该反应放热;结论2: 该反应有氧气生成。【点睛】本题考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侧重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考查,注意实验中发生的反应及现象、结论的归纳,有利于实验能力的培养,题目难度不大。27、CaCO3+2H+Ca2+H2O+CO2 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 没有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高温下水蒸气与炭反应生成H2和CO,H2也能还原CuO,从而干扰对CO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化学试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