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级社会群体特征的探析_汪晶.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6850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初级社会群体特征的探析_汪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对初级社会群体特征的探析_汪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初级社会群体特征的探析_汪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初级社会群体特征的探析_汪晶.docx(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 探索 争鸣 矛斗壬支字见 ;I, 职校科技 对初级社会群体特征的探析 汪晶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初级社会群体又称为直接群体或者基本群体,这是依据群体成员间的人际关系亲密程度将社会群体进行的分类。这一概念是美 国社会学家库利在自己的著作社会组织中首次提出。在概念的描述中指出了群体成员间的亲密性和面对面合作等特征。为了更好的帮助同 学们理解社会初级群体,本文试图从初级社会群体的 6个特征社会初级群体做进一步的分析,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初级社会群体。 【关键词】初级社会群体;特征;功能;发展趋势及影响

2、库利所提出初级群体时,比较明确的说明了初级社会群体的特 征,但是与我们现今社会学的当中初级群体的概念又有一定的区别, 现代社会学家扩大了库利概念中类似家庭等具有亲密关系的群体,包 括了邻里、亲属、朋友、兴趣小组等等。归纳这些群体的特征包括了 6 个方面。 第一,规模较小,成员有限。这是由于初级群体是以感情为基础所 决定的,少于两人的不能称之为群体,超过了 30,群体成员间相互接 触会减少,感情交流也会减少,亲密的人际关系如果向疏远的人际关 系转变时,初级群体就会转变为次级群体。 第二个特征是成员间有经常的、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这一特征 其实也是由于成员较少所决定的,成员较少,成员间彼此互动的机

3、会 相对而言会增加,感情也会增加,彼此之间了解之后关系也会更加的 亲密。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这一特征,用靠近同学们的例证来 加以说明。例如,在一个 70人的班级体中 ,请同学们思考你和每个人 是不是都有经常性的面对面的互动,答案时否定的。那再请同学们思 考,在一个 8人的寝室中,你和每个人是不是都有经常性的面对面的 互动,答案时肯定的。在这样一个对比中加深同学们的印象。 第三个特征是初级社会群体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这一特征 是因为在初级群体中,成员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因此在这个群体内,成 员一般不可能仅仅保持一种角色。比如在家庭当中,家务的承担,经济 的来源没有规定必须由谁来承担,家庭成

4、员都可以兼任,请同学们思 考自己家庭中做饭、洗衣、挣钱、购物这些角色是不是由某个特定的家 庭成员一个人承担,在否定的回答中加深对多重角色的理解。还比如 在家庭当中,有些角色是既定的,比如父亲、母亲、子女等等角色是既 定的,但是成员除了演绎这些既定的角色以外,有时候也要演绎一些 非既定的角色,比如,父母有时候需要扮演子女的老师和朋友这样的 角色。 第四个特征是群体成员的难以替代性,初级群体成员相互依存, 有着多重角色,因而某个特定的成员是不会轻易被他人所取代的。例 如,家庭中某个亲人的去世会给我们心灵上蒙上一层阴影,原因就在 于成员的 不可替代性。但是在次级群体中,例如工作单位,当某个职员 离职

5、了,单位会立刻找一个可以从事该工作的其他人来接受该同志之 前的工作,而并不会因为这个成员的离开而导致机构功能不能正常运转,成员的替代系非常强。然而,在家庭中,如果父母亲一方不幸去世 了,家人将承受不能言语的痛楚,留下来的一方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 对待家人都将不可代替逝者生前的所为。 第五个特征是初级群体的凝聚力和持久性强。这是因为群体成员 间熟悉和利益休戚相关所决定的。由于利益休戚相关,导致了群体的 群体意识很强,群体意识强。尤其是在面临群体与群体 之间利益冲突、 荣誉争夺时,成员往往表现为高度的一致性,同仇敌忾,团结一致。而 且就算私人之间有些许的矛盾,在群体利益的面前也会议群体的礼仪 为主,

6、如果某个成员表现出了偏离或者背叛,将会遭到其他成员的严 厉反对和排斥,有可能还会面临其他的严厉制裁。比如,当两个班级在 争夺篮球赛冠军时,自己班级所有成员会形成一个整体,为班级加油 助威,以自己班集体的荣誉为荣,当某个成员表现出来的偏向性是指 向另外一个班级时,群体其他成员会对该成员表现出排斥,甚至一些 过激的行为。 第六个特征是初级社会群体的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 手段。由于初 级群体的成员间彼此熟悉,关系密切,因此在群体控制上主要依靠舆 论、道德、习俗等非正式手段来控制,很多时候靠个人自觉。比如说,在 家庭当中,处理关系或者问题一般都不需要依靠法律制度,请同学们 思考在自己的家庭中,家庭经济大

7、权由谁掌握,家务由谁承担有没有 法律的约束,答案时否定的。但值得提醒同学们的是当初级群体成员 的行为本身违反了法律法规时,群体的控制会有法律法规介入。比如, 家庭暴力、子女不赡养父母、父母不抚养子女,这些都可以到人民法院 提起诉讼,违反者将受到相应的制裁 - 【参考文献】 1 关振华 .社会学基础 fMl.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5. 2 龚维斌,马福云 .社会群体与群体性事件研宄 tMl.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 社, 2011. 3 杨建华 .冲突与弥合:社会群体冲突及调节机制的实证研宄 tMj.北京: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 ,2013. 4 美 麦休尼斯 .社会学 M风笑天,等,译

8、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责任编辑:丁艳 作者简介:汪晶 ( 1984.01 ; ),女,重庆垫江人,本科,初级职称,研究方向为护理学。(上接第 200页)把旅游者安全的保护伞,但对于旅游客体旅游资源 的安全,则需要将来通过法律修订、制定旅游法实施细则等途径加 以补充和完善 从行政管理角度来看,旅游安全问题涉及到旅游、质量监督、安全监 督、交通管理、海事、消防等多个部门,需要多部门共同管理。这些部门需 要在江苏各地政府的指导下,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坚决 杜绝各类安全隐 患,规范旅行社、景区、旅游交通企业等旅游媒介的各类经营行为。 从技术角度来看,江苏各地政府需要加快建设健全旅

9、游安全预警 系统和事故应急急救系统。对旅游突发安全事故、旅游资源污染、环境 容量问题等进行预警,并形成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网络,缩短 应急事件、降低事故损失。 4结语 旅游安全是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底线,应引起旅游各界的重视。江苏旅游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作,为切实保护旅游者的人身 财产安全、保障旅游企业的生存发展、推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旅 游者、旅游企业、政府每一个环节都 需要紧密配合,从而实现江苏旅游 的长治久安 。 - 【参考文献】 1 许纯玲,李志飞 .旅游安全实务 fMj.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2 任学慧,王月 .滨海城市旅游安全预警与事故应急救援系统设计 m.地理科学 进展, 2005,24(4): 124-128. 3 韩慧敏,孙玉琴 .水上旅游安全内涵界定及相关问题研宄 tJ.对外经贸, 2013, 227(5)-.126-128. 4 孔令学 .浅谈旅游法对旅游者安全的全方位保护机制 tJ.旅游学刊, 2013, 28(3): 29-30. 228 责任编辑:丁艳 科技视界 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