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8360383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203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3页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x(20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指导思想在教导处、教研组的指导下,在二期改的新理念下进一步研究学生的学法和教师的教法,优化每堂课的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复习与提高5课时(二)乘法、除法(一)16课时(三)乘法、除法(二)12课时(四)几何小实践6课时(五)整理与提高10课时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因数和积等名称,2 .通过参与编制乘法口诀,初步学会类推乘法口诀,能运用乘法口诀熟练口算表内乘法。3 .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

2、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用乘法口诀求商。4 .了解余数的含义,初步学会口算除数、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5 .初步认识角与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6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7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知道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边相等。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二)过程与方法1 .经历从实际情景提出计算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解题等活动过程,积累乘法、除法运算的感性认识。2 .通过参与编制乘法口诀,初步学会类推乘法口诀,学习并掌握乘法口3 .经历从观察实物到抽象图形的过程,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4 .鼓励交流自己的算法并加以比较,

3、初步培养合理算法和估算的意识,了解算法的多样性,提高计算的能力。5 .在探究和解题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初步培养比较、分析、综合、类比及进行初步的抽象、概括的能力。能够说出简单的推理思路。6 .获得对日常社会与周围环境中简单的数字运算问题进行计算、检验的经历,在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表示生活情景中的事物,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简单数字运算和图形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与态度1 .在数学学习和数学应用过程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2 .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3 .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有探究的

4、欲望。4 .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用的,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数学结论的明确性及数学的美。5 .培养学生簿本整洁、书写工整、认真计算、自觉检验的习惯,初步养成认真塌实的学习态度。四、教学重点1、2-9的乘法口诀。2、用乘法口诀进行乘除法的计算。五、教学难点1、有余数除法的理解、掌握和运用。2、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并能用数量关系解应用题。六、班级情况分析:本班有42名学生,新转来2名,留级生1名。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较认真,作业较细心,但思维不够活跃。二(2)班作业较好的是等。作业较拖拉的是,其中动作特别慢,能力很弱,需要特别关注。二(3)班本班有42名学

5、生,新转来3名。大部分学生学习较被动,不够灵活,学习突出的学生没有,上课反应慢,一个知识点需反复讲多遍才能掌握。作业错误较多,其中等学习特别困难,并且有两位特殊学生:O小学二年级数学(试验本)教学进度表(仅供参考)周次日期内容备注19/15(一、复习与提高)游海岛1;谁先上岸1;估算1;2812加与减1;“吃掉”的是几1;(二、乘法、除法(-)乘法引入1;315-19看图编乘法题2;游乐场统计图1;42226倍1;10的乘法2;52910/35的乘法2;2的乘法1;国庆66、101;4的乘法2;713178的乘法2;分一分与除法1;820241;用乘法口诀求商1;几倍1;92731盒子是空的数

6、为01;(三、乘法、除法(二)7的乘除法2;1011/373的乘、除法2;6的乘、除法1;1110149的乘、除法2;快乐的节日1;121721分拆为乘与加1;乘一乘,填一填1;“九九法口诀表1;132428有余数的除法1;用乘法口诀做有余数的除法1;郑骰子,做除法11412/15;几张长椅1;四、几何小实践角与直角2;15812正方体、长方体2;长方形、正方形1;1615191;(五、整理与提高)2、4,8的乘法之间的关系1;3,6,9的乘法之间的关系1;172226数学广场一点图与数2;乘法表118291/2乘法表1;5个3加3个3等于8个31;元旦19595个3减3个3等于2个31;乘与

7、除1;数学广场3;201216复习与考查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教学计划一一“复习与提高”一、单元名称:复习与提高二、学生情况与教材分析:1、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在一年级学习了百以内加减法的计算(包括两位数与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学习了有关找相邻整十数和相似题的计算,对求和、求相差数及求部分数的应用题也有所掌握。2、本单元主要复习巩固百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并借助类推、巧算,解决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等较复杂的计算,并且利用邻近的整十数进行估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丰富学生的计算策略。另外,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所获得的信息,解决简单的加减应用问题。,并在求加减法算式中未知数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方程的概

8、念。三、结构图复习与提高游海岛谁先上岸估算加与减(“吃掉:的是几卜晨推扁四、单元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能够发现算式与算式之间的类似关系,熟练计算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巧算。3、利用邻近整十数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估算。4、能看懂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5、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解口里能填几。过程和方法1、能够使用十进制计算中的类推,根据简单的两位数加减一、两位数的问题,解决较复杂的两位数加减一、两位数的问题2、初步培养估算意识,用来进行验算,逐步提高计算能力。3、在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

9、观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算的能力,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2、在数学学习和应用过程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用的。4、培养学生认真计算,自觉检验的习惯。五、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重点:1、熟练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2、掌握加法与减法的巧算与估算。3、进行信息收集、整理、画图式、完成建模的活动。难点:1、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加法与减法的巧算与估算。2、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求口。3、求相差数的应用题。关键:熟练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第一单元复习与提高游海岛谁先上岸教学内容:二年级数学(上)第2、3页十进类推教学目标:1、能够发现

10、算式与算式之间的类似关系。2、能够使用十进制计算中的类推,根据简单的两位数加减一、两位数的问题,解决较复杂的两位数加减一、两位数的问题。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算的能力,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4、在练习、尝试、比较和发现中,感受数学的神奇与规律。教学重点、难点:1、能灵活地运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加减法的计算。2、发现加法与减法之间的不同解题规律,并学习用语言表达。教学过程:课前2分钟准备:数数:数单、双数,5个5个数,十个十个数等一、复习与引入1、口算:5+15=20-3=26+14=70-45=28+72=100-43=98-67=2、师:小朋友,一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会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1、,老师这里有一些加法和减法的算式,请小朋友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把它们分分类。出示题包:3+6=13+6=23+6=12-7=22-7=32-7=1、观察题包,猜测规律。2、计算结果,讨论规律。3、信息反馈,寻找规律。33+6=42-7=43+6=52-7=3、师小结四条规律:加法:(1)一个加数大10,另一个加数不变,和大10。(2)两个加数的个位上的数相同,和个位上的数也相同。减法:(1)被减数大10,减数不变,差大10。(2)被减数、减数个位数相同,差的个位数也相同。总结:我们在做加、减法的时候就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先可以找出每组题中最简单的一道题,把它确定为这组的核心题,在做这一组

12、的其他的较难的题目时可以对照核心题来做,这样可以降低难度,当然也可以在解题后对照着进行检查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二、探究与提高(一)一个加数大10,另一个加数大10,和大20。25+13=35+23=45+33=55+43=(二)一个加数大10,另一个加数小10,和不变。33+56=43+46=53+36=63+26=(三)被减数大10,减数小10,差不变。24+73=34+63=44+53=54+43=生:计算、观察、说一说、编一编创设情景,揭示课题:修改:通过本题练习:(1)明确O+ 进位(2)三个算式结果的个 位数都是3。师:今年暑假,我们上海地区的天气特别炎热,小胖、小丁丁、小巧他们于是

13、决定到美丽的海岛去游玩避暑,瞧,海岛的景色多美啊!(出示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后出示课题游海岛一一谁先上岸)三、拓展与运用1、在()里填数:均表示0-9的一个数字。十=1340-H,二13学生尝试,交流。32=()32、填()27+36=()93-19=()()-26=35()+36=7383- ( ) =74)-36=35四、总结,布置作业练习册P288+4=23+59=25-17=91-85=8+4=23+9=15-7=91-5=8+74=3+9=95-7=11-5=板书设计:游海岛谁先上岸(十进类推)加数+加数=和被除数一减数=差9+5=1411-2=96+7=1318-9=919+5=24

14、21-2=196+47=5368-9=5929+5=3431-2=2916+47=6368-29=39()+36=5383-()=54( )-46=3527+ ()=7383-()=3480-()=2537+ ()=73()-29=3490-()=2547+ ()=73()-29=54100-()=2()+46=83()-29=64100-65=()7+673、找朋友48-6课后反思:通过板书帮助学生归纳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加数+加数=和被除数一减数=差大10不变大10大10不变大10大10大10大20不变大10小10大10小10不变大10大10不变最后两条规律让学生充分接触练习,在下一节课“巧

15、算”中能熟练运用。在计算过程中,20以内的进位加、退位减还不够熟练,错误较高的题是:23+59=25-17=91-85=23+9=15-7=91-5=第一单元复习与提高巧算(加法)教学内容:二年级数学(上)第4页巧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加法反向变化的能力培养。过程与方法:1、观察题包规律,发现加法反向变化的规律,学习用数学语言表达。2、初步了解移多补少和不变的加法含义。3、能用将一个加数转变成整十数的巧算方法进行计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算法多样性和优化性的学习成功感。教学重点:加法的反向变化教学建议:分2两课时(加法、减法)教学过程:课前学生准备:口算:十的组成,整十数加一位数或两位数7

16、0+5=83+10=36+30=35+20=68+20=46+30=一:复习感悟:提问:6+8=?你是怎样想的?080OO想一想:找找上面三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二:探究新知加法巧算1:提问:26+18=?你又是怎样想的?(1)观察比较:找找上面三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小组讨论:为什么结果一样?这些题有什么联系?(3)归纳:一个加数增加1,一个加数减少1,和不变。用这个办法将一个加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4)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研究加法巧算(板书)2、想一想:69+16=可以怎样巧算呢?生:把69看成70。师:把加数69看成70,那么另一个加数16应该怎样变化,和不变呢?板书:69+16=

17、70+15+1-13、读一读:加1,减1,和不变。4、试一试:还有其他方法吗?板书:69+16=65+20-4+45、比一比:两种方法的相同点?生:都是把其中的一个加数变成整十数。两种方法的不同点?生:一个选择的是69,一个选择的是16。师小结: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最接近整十数的加数,根据加几,减几和不变的规律进行巧算。三、巩固练习1、说一说:(1)37最接近的整十数是(2) 46最接近的整十数是(3) 59最接近的整十数是(2、填空:第二组(1)49+16=(2)28+53=(3)47+34=(4)66+18=()+ ()+ ()+ ()+ (第一组(1)38+15=40+()(2)64+28=

18、()+30(3)35+47=()+50(4)29+53=30+()师:(1)观察把哪一个加数变成了整十数,为什么选择这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如何变?(2)试一试第二组?四、总结提高38+15= (40) + (13) =53 +2 -2师: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学会了什么本领?板书设计:加法巧算69+16=70+()=()+1-145+48=()+50=()2+238+17=()+()=()+2-2反馈教学效果的作业:37+26=30+()=()45+36=50+()=()42+49=()+50=()25+68=()+70=()48+26=58+()=()54+28=()+30=()53+29=(

19、)+()=()18+35=()+()=()课后反思:(1)学习策略:书写思考过程,配合语言表达说一说(2)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让学生观察:加法巧算中相同的地方,总结儿歌帮助理解记忆:加法巧算一加一减和不变。补充:100以内的整十数有哪些?说说:下列这些数跟哪个整十数最接近?93、87、54、78、69、52、87第一单元复习与提高巧算(减法)教学内容:二年级数学(上)第5页巧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减法同向变化的能力培养。过程与方法:1、观察题包规律,发现减法同向变化的规律,学习用数学语言表达。2、能用将减数转变成整十数的巧算方法进行计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算法多样性和优化性的学习成功感。教学

20、重点:减法的同向变化教学建议:分2两课时(加法、减法)教学过程:课前学生准备:口算83-50=26+30=一、观察引入1、师出示题包一组:85-70=84-69=83-68=82-67=81-66=80-65=:十的组成,整十数加减一位数或两位数,如40+25=55-20=68-30=46-20=师:观察这组减法题包有什么规律?生:被减数一个比一个小1,减数也一个比一个小1,差不变。师:83-69=你会把它变成哪一题进行巧算?为什么?生:85-70,因为减数变成整十数,不退位计算方便。2、揭示课题:减法巧算二、探究方法1、思考:73-59可以怎样巧算?生:把59转变成整十数60师板书:7359

21、=7460+1+12、还可以怎样算?师板书:73-59=70-56-3-33,比较: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哪种方法比较好,为什么?生:都是把一个数变成整十数。第一种方法比较好,转化成不退位减法。三、巩固练习1、填空第一组第二组师.56-28=( 42-19=( 93-78=( 41-27=(2 33-16=(o o o o O 3 2 8 3 2 _ JZ JZ JZ JZ JX66-28=()71-16=()32-18=()92-77=()53-25=()67-38()67-4051-39(22-9 ()22-1032-18(34-15()34-2091-38(第三组/ x 42-19

22、=()-()_42+19= () + ()_34-17=()-(), ( ) 34+17= () + ()-()65-19=()-()42-29 ( ) 42-30 )52-4056-28()58-30)34-2023+47()26+50)93-4023+47()20+45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比的?引导学生用规律来比大小四、总结提高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减法的巧算和加法的巧算有什么不同?加法的巧算:一加一减和不变,减法的巧算:同加同减差不变。板书设计:减法巧算82-67=85-70=15+3+346-18=(48)-(20)=(28)+2+27133=(78)-(40)=(3

23、8)+7+7反馈教学效果的作业:48+26=58+()=()7458=()60=()93-27=()-()=()18+39=()+()-()67+29=66-28=94-49=课后反思:(1)运用比喻,帮助理解减法巧算规律:比如:多买10个苹果,多来10个客人,每人分到的个数还是一样多。73-59=74-60+1+1有73位客人买59个苹果,一人吃一个还剩多少个客人多来1位,苹果就要多买1个,剩下的才相同(2)强调是把减数变成整十数较容易而不是把被减数变成整十数。第一单元复习与提高估算教学内容:二年级数学(上)第6页估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利用邻近的整十数进行估算。2、能够利用估算估计

24、计算结果在哪两个整十数之间。3、能够利用估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在自主、自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能利用临近的整十数进行估算教学难点:能联系实际进行估算教学过程:课前学生准备:口算:10+10=2020+20=4030+30=6040+40=8050+50=10060-30=3050-10=40100-20=80一、复习旧知:ai1、看数射线0102030405060708090100师:数a邻近哪一个整十数?与整十数50邻近的数有哪些?2、退到前一个整十数32、63、71、94、63进

25、到后一个整十数26、38、69、88、17小结:一般情况下,个位是1-4的数,我们退到前一个整十数;而个位是59的数,我们就进到后一个整十数。这种方法叫作“四舍五入(板书)二、探究新知1、情景引入出示情景图:(1)理解“大约”(2)先估后算:生:53邻近的整十数是50,29邻近的整十数是30,所以大约有80人。板书:53+29=8350+30=80(3)小结:这里的估算就是用邻近的整十数来计算。2、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估算(1)练习 P6/2师要求说一说:18看成20,37看成40,大约是60元。(2)练习 P6/3板书示范:58+29=876030三、巩固练习1、填一填:),最邻近的那个整十数

26、是(),最邻近的那个整十数是(),最邻近的那个整十数是(),最邻近的那个整十数是()()()与39相邻的整十数是()和(与78相邻的整十数是()和(与32相邻的整十数是()和(与51相邻的整十数是()和(2、填()36可以估成(),48可以估成73可以估成(),82可以估成3、练一练:先估后算(1)42+39=()()+()=()四、课末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板书设计:估算53+29=8281-23=5850+30=8080-20=60反馈教学效果的作业:49+2238+57(2) 65-48=()()-()=()66-4872-1341+3642+2928+5354-3758+2948+

27、2557-2683-34课后反思:估算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容易(1)老师补充介绍了四舍五入法:如果一个数的个位上是1-4,就退到前一个整十数,各位上是5-9就进到后一个整十数。力(2)通过简单图示,帮助理解四舍五入法:37L3740f一31303140(3)要重视学生生活基础,解释清楚大约、估算的含义,要让学生多表达,为什么估算要有所渗透。(4)学生找邻近的整十数很熟练。第一单元复习与提高加与减教学内容:二年级数学(上)第7页加与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看懂线段图,知道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的好处。2、能使用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解决简单的问题。3、能进一步理解加法与减法之间的逆运算关系。

28、过程与方法:发展从图、文字、语言中收集解题所需要的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学习态度与精神。教学重点:进行信息收集、整理、画图式、完成建模的活动。教学难点:理解两个量之间多少的比较。教学过程:课前学生准备:口算:兄弟姐妹:8+4=124+8=1212-8=412-4=845+3=483+45=4848-3=4548-45=3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一)情景引入1、出示问题(1)师:老师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有一个60岁的老爷爷在河边钓鱼,早上他钓到了10条大鱼,下午他钓到了15条大鱼。他一天一共钓到了几条大鱼?(2)生:一共钓到了25条大鱼。(3)师:故事中的6

29、0岁这个条件你们为什么不用呢?2、小结:从图和文字中找信息,仔细观察、理解题意,再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思考问题。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思考问题,再根据问题需要寻找有用的信息解答。师:小猫和老爷爷一样,它也在钓鱼,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演示)【说明:创设一个钓鱼的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知道从文字和图片等不同渠道可以收集很多的信息。】二、探究新知:1、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了小猫钓鱼这个图片,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呢?2、生:小猫在捞鱼,桶中有5条鱼;鱼缸中有18条鱼。3、师:针对这两个条件,你们可以提一些什么问题呢?4、生:鱼缸里原来有几条鱼?(这是从时间的角度来思考)鱼缸里比桶里多

30、几条?(这是从空间的方度来思考)5、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1)看图提数学问题从时间角度:已捞出几条鱼,现在鱼缸中还有几条,鱼缸中原有几条?6、师:猜一猜,哪根线条是代表桶中有5条鱼?哪根线条是代表鱼缸中有18条鱼?说说为什么?(2)认识线段图捞出口条鱼缸里还有口条鱼缸里原来有口条?7、师:根据这个线段图,你能够说一说他们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吗?捞出的条数+鱼缸里还有的条数=鱼缸里原有的条数鱼缸里原有的条数一鱼缸里还有的条数=捞出的条数鱼缸里原有的条数一捞出的条数=鱼缸里还有的条数8、师:现在我们如果想知道鱼缸里原来有几条鱼?改用哪个数量关系呢?请你们填一填。(3)学习数量关系式算式:回+

31、叵=回(条)答:鱼缸里原蔡国条鱼。9、师:刚才有小朋友问了第二个问题,我们怎么解决呢?从空间角度:桶中有几条鱼,鱼缸中有几条鱼,鱼缸中的鱼比桶中多多少?10、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线段图和什么数量关系呢?鱼缸里有口条鱼缸里的条数一桶里的条数=鱼缸里比桶里多的条数11、 师:让我们填一填算式和答句。算式:回一5=回(条)答:鱼缸里原来有13条鱼。12、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要解决一个问题,首先要收集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是以文字的形式,有的是以图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然后把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加工。【说明:通过收集信息,让学生理解线段图,能使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32、并解决简单的问题。】一、巩固练习:1、师: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2、出示题目:(1) 白兔24只黑兔18只,一共有口只兔子?运走25吨仓库剩下100吨3、学生汇报交流。4、师:根据线段图填写算式和答句:5、出示题目:玩具熊26元坦克车38元两件玩具一共多少元?算式:口+口=口(元)答:两件玩具一共口元。(2) 苹果25千克f】桔子比苹果多多少千克?人I1、/ y 桔子49千克算式:口一口=(千克)答:桔子比苹果多口千克。6、小结:【说明:让学生再一次巩固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就是能看懂线段图,能使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并解决简单的问题。】二、总结。师:说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发现了什么,对我

33、们有何帮助?你对你今天的学习评价如何?【说明:二期课改强调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能够通过自我的评价,相互的评价和教师的评价有机结合,能够全面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状态。】板书设计:加与减捞出口条鱼缸里还有口条鱼缸里原来有口条?5+18=23(条)答:渔缸里原来有23条鱼。反馈教学效果的作业:1、小胖买了一套书,借给小巧7本,自己还有10本,这套书原来有几本?2,现在小胖有几本?小巧有几本?谁多?多多少?3,二(1)班有男生20人,有女生17人。?课后反思:(1)看线段图的能力有所提高。对比多比少的线段图部分学生不会看,说明:两个数量比较,一端对齐看另一端。(2)看线段图说题意的能力要培养很多小朋友

34、不会用数学语言来表达题意。(3)求和、求部分、求大小分别用什么方法要学会看图,并会说。12-7=5 12-5=734+22=5622+34=5656-34=2256-22=34第一单元复习与提高“吃掉”的是几教学内容:二年级数学(上)第8页“吃掉”的是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用逆运算来解决下列类型的方程:a+n=c,D+b=c,b=c, a一口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尝试探究能力、小组交流能力。2,进行灵活运用,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趣味形式教学,提高学习数学兴趣。教学重点:理解用加减法之间的逆运算来解决其中一个未知数。教学难点:正确运用加减法之间的逆运算来求未知数。教学过程:

35、课前学生准备:口算:兄弟姐妹:7+5=125+7=1235+3=383+35=3838-3=3538-35=3一、复习引入1 .看一看,填一填。出示:342256问:看着这幅线段图,你能写出哪些算式呢?你是怎么想的?2 .师:有的小朋友是根据线段图列出的算式,有的小朋友是根据兄弟姐妹”的方法列出算式的,这些方法都很好。二、新授:1、初步感知:乐乐到植物园采集了些好看的树叶,他把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写在了树叶上开学了,乐乐准备把暑假作业交给老师,却发现小青虫把树叶的一个角给吃了,乐乐可急死了,小朋友我们帮帮乐乐好吗?(1)出示44+()=62建立图式。小组讨论可以怎么算?交流汇报。比一比:(1)

36、(2)相同和不同点?生:(1)都是加法,都是求加数(2)求第一个,一个求第二个。生:直接由图得出口=6244用逆运算来解。44+口=6262-44=0(2)出示课题:“吃掉”的是几。2、出示:绿叶口+26=73师:在这片绿叶上小青虫吃掉的是几呢?(出示算式和线段图)请把你的方法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26=73t7326=小结:对,这两道题,小青虫吃掉的都是算式中的一个加数,根据加减之间的关系,一个加数是几可以通过减法来求。3、小组尝试:小朋友帮助了乐乐,它要谢谢你们,想在请你们帮帮忙。师:这里的两片树叶,小青虫在上面吃掉的又是算式中的哪个量呢,可以用哪个算式表示出来,请你们4人小组讨论交流。8

37、3-0=270-15=55tt8327=口55+15=口4、小结:这些都是缺数的算式,有的缺一个加数,有的缺减数,有的缺被减数,我们都可以看作为带有口的算式。不管口在算式中表示哪一个量都可以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来解。也就是以前学的“兄弟姐妹三、巩固练习师:刚才我们都是在小青虫和线段图的帮助下来求算式的口的,如果没有它们的帮忙,算式中的口是几,你们能不能求。我们来试一试。1、第3题:(要求写出过程)2、选择题: +23=65求的是(),我们用()来算。 -24=49求的是(),我们用()来算。 76-口=37求的是(),我们用()来算。A加数 B减数 C被减数 D加法 E减法今天我们学习了带有的

38、算式,算式中的口表示几可以根据加减法的关系来求。板书设计:“吃掉”的是几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另一加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差=被减数44+ 口 = 62 83-口 =27口-27=1362-44=口 83-27=口 13+27=口求加数,用减法,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求减数,用减法,减数=被减数-差求被减数,用加法,被减数=差+减数反馈教学效果的作业:3+0=2890-口 =200-11=2523+口 =4890-0=40口-32=29口+15=3054-口=13口-14=29课后反思:修改和简化教学过程如下: 复习引入:(-)复习引入部分的修改901、看线段图找问题:生:

39、(1)第(2)段较短,表示的数较小,不能写45。(2)两部分合起来总数不对。35+45=802、师小结:线段图的特点,原来图上也能体现出数量关系。3、看图写算式生:34+22=56342222+34=56人56-34=22、5656-22=344、看图写算式:曾_5_师:可以怎样列式子计算?(飞58+()=73,()+58=7373-58=()73-()=58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带()的式子求加数用减法 求减数用减法 求被减数用加法(二)板书并小结:(1)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减数=被减数-差(3)被减数=差+减数师:计算时,我们要注意符号、数字和位置,仔细看,认真想。学生对加减法之间的关

40、系的描述不熟练。学生在做求被减数或减数时会混淆。如:口-32=29,32-口=29。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名称:乘法、除法(一)二、学生情况与教材分析:1、乘法是由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演变而来的,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几个加数连加的题,这类题是学习、理解乘法的基础。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新教材把乘除法结合在一起教学,这是一个突破,改变了以前老教材把乘除法单列开来的教学,这样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能及时巩固所教相对应的乘法口诀。2、本单元的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多位数乘除法打下扎实的基础。学生学好了乘法口诀,将对学生后继学习和日常生活产生重要影响。3、本

41、单元主要内容:(1)乘法引入(2)看图编应用题(3)游乐场统计图(4)倍(5)10、5、2的乘法(6)4、8的乘法与2、4、8的乘法之间的关系(7)分一分与除法(8)用乘法口诀求商(9)几倍(10)盒子里是空的一一被除数为0。三、结构图乘法、除法乘法几倍除法编用游统、 图 、场图看应题乐计倍被除数为0四、单元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因数和积等名称。2、知道可以用不同的重复行为来表示同一个事物,知道a个b和b个a得到的结果是相等的。3、初步理解倍的概念,知道a个b就是b的a倍,并会正确列式。4、通过参与编制乘法口诀,初步学会类推乘法口诀。熟记10、5、2、4、8

42、的乘法。会用这些乘法口诀口算相关的表内乘法。5、会填写统计表,画条形统计图。6、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7、会用10、5、2、4、8的乘法口诀求商。过程和方法1、通过观察使学生发掘图中重复的情节,为乘法引入奠定基础。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数一数的活动,体会乘法的含义,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2、通过参与编制乘法口诀,初步学会类推乘法口诀,学习并掌握乘法口诀。3、通过看图编题使学生加深巩固对乘法含义和乘法交换率的理解。4、通过观察知道一个单位刻度不仅可以表示1,也可以表示其他数,从而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5、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学生掌握把什么看作1份。会看图根据事物之间存在

43、的倍数关系用乘法算式正确表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能把统计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联系,体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2、在参与编制5、2、4、8乘法口诀等的过程中,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3、在根据实际的情景编用乘法计算的问题等活动中,逐步提高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4、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有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推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数学结论的明确性及数学的美。五、单元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重点:1、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2、会正确熟练计算10、5、2、4、8的乘法算式题。3、理解除法的两种意义。(二)难点:1、在教学乘法的意义的时候,能够用“几个几”来描述重复的行为和雷同的情节。知道几个a就是a的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