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升庵与大理的诗书情结.docx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8345516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6.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升庵与大理的诗书情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杨升庵与大理的诗书情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杨升庵与大理的诗书情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升庵与大理的诗书情结.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杨升庵与大理的诗书情结说起杨状元在大理,可谓家喻户晓。有关他的故事。好多不识字的 人也能够编得出个二三。即使晓不得他的名和号,也有好多不识字的农 村老年人。能够背诵他的几首诗词。我们要了解杨状元,就必须把他的诗 歌当做游记来读,才能跟随他的行踪,走遍大理的名山胜水,以及他与大 理结下诗书的情结。杨状元,姓杨名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1488年11月初 6日生于京师(北京)孝顺胡同。父亲杨廷和是明代著名政治改革家,历 仕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为武宗、世宗两朝宰辅。杨慎从小受到 良好的教育,自幼聪颖,七岁时他的母亲便开始教他读唐人绝句,十岁 就能够吟诗,其中有一句“盏孤灯照玉堂”,他

2、的父亲看了以后,觉得 诗句虽然好。但是太孤寂了,心里有些忧郁。认为杨慎年纪轻轻就写出这 样的诗句来,注定了他一生的孤独与寂寞。1499年,杨慎十二岁时祖母叶 太夫人去世。闻到噩耗。他便随父亲回到四川新都老家安葬祖母叶夫人, 并在家为祖母守制三年。这时他的叔父廷仪、廷宣也回家守制,他便向叔 父廷仪学习易经。在这期间写成了古战场文,其中有这样的句子青 楼断红粉之魂。白日照翠苔之骨”。当他的父亲与两个叔父看到这篇文章 时都吃惊不小,称他为家中的贾谊。一天他的父亲与两个弟弟廷仪、 廷宣观画,叫他题一首诗,他随便背诵了元微的诗。叔父廷宣对他说。这 首诗不见得好。你另作一首吧!杨慎马上拿来纸张笔砚。挥而就

3、,写了 这样一首题画诗:“会心山水真如画,名手丹青画似真;梦觉难分列御寇, 影形相赠晋诗人。”两个叔父看了,称赞说,此四句比前人的好多了。到了 !50I年。守制期满。他的父亲要回京师复任,杨慎也跟随着转 回京师。他将途中的所见所闻写了过渭城送别、霜叶赋、咏马嵬坡。 其中咏马嵬坡这样写道:“凤辇匆匆下九天,马嵬西去路三千。渔阳 颦鼓烟尘里,蜀栈铃声夜雨边。方土游魂招不返,词人长恨曲空传。蛾眉 尚有高丘在。战骨潼关更可怜!”这首诗技巧娴熟,意境空灵。这时他 十五岁,就能吟出这样有思想高度的诗来。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了。其诗 起句拔地而起,富有浪漫气息,笔锋直接切入安史之乱,唐明皇携杨贵妃 仓皇入蜀。

4、在途中遭马嵬驿兵变,杨贵妃被迫缢死。后来在白居易长恨 歌中,唐明皇思念杨贵妃心切。请方土招杨贵妃的魂魄归来,也枉费心 机。但是杨贵妃还有一杯黄土覆盖,更可怜的是潼关之下为安史之乱而战 死的士兵枯骨却没有人掩埋。悲悯的同情心跃然纸上,读了扣人心弦,产 生强烈的共鸣!杨慎回到京师后,李东阳见了他的黄叶诗,便称赞。这首诗的境 界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他是我的小朋友啊!从此杨慎便进入李东阳门 下。李东阳在这期间是明朝的文坛领袖,他做过礼部、户部、吏部尚书及 文渊阁、谨身殿、华盖殿大学土。还是明朝的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 文典雅丽,其诗影响所及形成“茶陵诗派”。能够得到他的赏识是何等 的荣幸!1505

5、年,杨慎陪同父亲杨廷和参看考试的试卷。发现崔公铳的试卷分在考官刘武臣帘下,刘武臣认为崔公铳的试卷雕刻深邃,没有录取。杨慎 看见了。认为是篇好文章,便把试卷呈送给父亲杨廷和,这将崔公铳录 取在诗经科的第一名。后来崔公铳知道了此事。称杨慎为小座主,他 们竟成为了平生知己。1507年杨慎回四川参加乡试,督学刘南峰认为他是个奇才。即使达不 到欧阳修学识,也能够追赶得上苏轼。这次考试中他果然中了易科的 第一名。也就是在这一年杨慎娶妻王氏,结婚时婚礼简朴得与平常人家一 样。婚后杨慎返回京师,到礼部工作。第二年参加春试,不幸,他的试卷 因被考官的灯烛失火烧掉,失去了被录取的机会。然后进入国学读书。1511年

6、礼部考试为第二名,殿试则考了第一名状元。读卷官李东阳、 刘忠、杨一清称赞他说:“海涵地负。大放厥词;共庆朝廷得人。”授翰林 修撰。到翰林院主编国史。这时杨慎二十四岁。他到京师。一去四、五年 没有回到四川老家。妻子王氏思念他。便寄了一封信到京师。有关这件事 在大理民间流传着这样一段佳话,说:王氏寄去给杨慎的这封信是一首诗, 翰林院的学士们早已经听说杨慎的夫人王氏富有诗,便相互传阅,但是 谁也没有读通。这封信里有十二个字,杨慎把信接过来略有思索,便朗声 读道:夜长枕横意心歪,月斜三更门半开。短命到今无口信,肝肠望断无人来。原来整首诗是以字的写法来会意才能读通。第一句的“夜”字写得长, 读作“夜长”

7、,“枕”字是横着的,读作“枕横”,“意”字的心字底歪在 边,读作“意心歪”。这三个字连起来便读作:夜长枕横意心歪。第二句 的“月”字写成斜的,读作“月斜”,三个“更”字写在起,读作“三 更”,朗字是繁体字的一半。另外的一半不见了,就是半开着,所以读 作“門半开”。这三字连起来读作:月斜三更门半开。第三句的“命”字 写得短,读作“短命”,“今”倒着写,读作“到今”,“信”字没有口,读 作“元口信”,连贯起来读作:短命到今无信。第四句的“肝”字写得 长。读作“肝长”。“望”字中间断了,读作“望断”,“木”字是繁体的“來 字两边没有人,读作“无人來”,连起来读作:肝肠望断无人来。杨慎将这首诗朗诵给翰

8、林学士们听了以后,他们不仅对杨慎佩服得五 体投地。更佩服王氏,将王氏称为奇人、奇才,此诗被称为奇诗,从此传 为佳话。在这首诗里,可以读到王氏的内心世界,她对杨慎的思念是何等 的刻骨铭心啊! 一个人在凄楚孤独的漫漫长夜,熬过了一夜又一夜,对着 深更的月亮。半掩门扉。守候着夫君的归来。可是盼来的是一天又一天, 一年复一年的失望,连个口信也没有盼到。最后她只有痛心地咒骂了。这 种“咒骂”的口吻表现出她对夫君的思念之切,将肝肠都盼望断了。在这 首诗里读到的是个痴情少妇对夫君的真情表白,读后深深地受到其真情 感染,催人泪下。直到了 !517年杨慎为殿试掌卷考官,与其他的考官意 见分歧,向正德皇帝建议,皇

9、帝没有采纳。便以养病为由回到四川新都时, 夫人王氏因思念杨慎积郁成疾,已经病到膏肓。杨慎虽为她精心医治,遍 请良医,但是,不久王氏还是告别人世了。杨慎在送终安人王氏葬恩波 阡体现了极端悲痛的心情。石流何瀬瀬,涅潦增其波。天阴日勿晚,旷野悲风多。严霜下乔木,零雨汝柔柯。萧条我行野,伤心悲如何。中道失嘉耦,送此山之阿。凛凛岁方宴,谁与同啸歌。加看彼鸟雀,各自安其窠。我们试想想杨慎此时的心情,边受到朝廷同僚的排挤。边受到痛 失爱妻的打击。诗的开头就从杨慎目前的处境说起:江流遇到了石头的阻止。激起浑 浊的波浪,偏偏又是天气阴暗,阳将晩,旷野刮起了令人悲伤的寒风。 严霜摧残着树木,飘零的雨水就像伤心的泪

10、水挂在柔嫩的枝条上。在这萧 条的旷野走行,悲伤的心情到了什么地步啊!在人生的中途失去了爱妻, 把她送葬在山的旁边。寒风凛凛的一年即将要过完了,有谁能够与我一同 以歌相合,发泄心中的哀怨!再看见那些成双成对的宿鸟,各自回到了安 乐的窝巢。悲呛啊!我连雀鸟都不如,无个安身之所。在这首诗里,我们不仅读到了杨慎与王氏的感情之深。还读到了杨慎 对王氏刻骨铭心的爱。王氏的离去,让杨慎像个无家可归的人,在冬天 的暮色里独自徘徊,寒雨霏霏,清泪涟涟,副无助的画图呈现在眼前。 他的心灵没有寄托,没有栖息之处,此时他的心境到了这个地步,令人为 之寒颤。在这样的情景下。杨慎在!520年娶了遂宁(泸州)黄氏之女黄娥为

11、 继室。婚后一年,他返回京师复职。他的性格历来刚正不阿,在殿试受卷 官任上,为经筵的主讲。向皇帝进谏以尚书赎刑之章。说:用金钱来 赎罪的制度,只能用于一般犯有小过错的人,给罪犯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若所犯是大奸大恶的人,不可以用金钱来赎罪。他之所以提倡重犯不能用 金钱赎罪,是针对当时的太监张锐、于经等人所犯的都是大罪,然而他们 向皇帝交纳大量金银得到了赦免。到了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嘉靖皇帝与朝臣们就“议礼”发生了 争执,因为明武宗朱厚照死后。他没有子嗣,又是单传,为此事皇太后与 杨慎的父亲杨廷和决定,由最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熄继承皇位, 第二年改年号为嘉靖。嘉靖是兴献王朱佑杭嫡子,

12、从嘉靖的主观角度来讲, 他是外藩来继承皇位,不希望以过继给孝宗皇帝当养子的身份来人继大 统,便提出追封自己的父亲朱佑杭为皇帝。这个观点违背了孔子的礼教, 遭到了大臣们的强烈反对。时间朝中形成了拥护嘉靖观点的“议礼派” 和反对嘉靖观点的“护礼派”。杨慎就是护礼派的骨干力量。由于嘉靖皇 帝支持议礼派。那些原来是护礼派的人也逐渐倒向议礼派,议礼派的力量 不断扩大,双方争斗逐渐趋向激烈,终于爆发了“血溅左顺门”事件。1524 年的嘉靖三年七月,朝廷的大臣共二百余人。全部跪在左顺门外。大声喊 叫明孝宗。哭喊声震天。嘉靖皇帝看到这样多的大臣反对他,顿时起了杀 心,便下旨召宫里的锦衣卫迅速赶来,抡枪使棒,将

13、左顺门前的大臣们打 得血迹斑斑,没有一个幸免。左顺门事件几天后。被逮捕的大臣受到了处 罚。四品以上夺去俸禄。五品以下受杖,受杖者百八十多人,其中十七 人被创死亡,另八人编伍充军。杨廷和已经在这之前被迫辞官,所以未受 其害。杨慎便充军到云南。当时的大理,寻常老百姓不知道杨慎的字号,只是知道杨状元。民间 有着这样的传说:杨状元在朝当官时,金銮宝殿上有两只玉桶,皇帝十分 珍爱。满朝文武都知道杨状元聪明过人,而且鬼主意多。便与他打赌,要 他将玉桶打烂只。杨状元口中没有答应,心里却有了主意。到了第二天 上朝时。杨状元出班奏道:圣上,这金銮宝殿摆着两只玉桶,有着不吉利 的象征杨慎说到这里便将话语止住了,观

14、察皇帝的表情。皇帝问他: 怎么不吉利了?杨状元说:圣人说“一桶(统)江山,如今有两只桶” 杨状元的话虽然没有说完,但是皇帝听懂了,便命将玉桶打烂了一只。众 大臣便附和着说:杨状元奏得对啊,现在圣上是一桶(统)江山了。隔了 一久,在候朝时又有大臣对杨状元说:状元公聪明过人,谋略出众,你能 否再将那只打烂。杨状元笑了笑没有出声。当皇帝坐朝,杨状元又奏道: 圣上,微臣真是笨啊!皇帝问:状元公如何笨了?杨状元向皇帝奏道:圣 上一桶(统)江山,其实那天微臣的话还没有说完。圣上的江山应该像铁 桶,再也打不烂。皇帝又听懂了杨状元的意思。便命将剩下的只玉桶也 打烂了,换上一只铁桶。大理民间还有一则有关杨状元的

15、故事。说皇帝与他的嫂子关系暧昧, 满朝官员无有不知。杨状元有心要羞臊皇帝。便在他当值的日子。在街上 特定购了两把大扫帚拿到金銮宝殿上。这两把大扫帚没有办法用手捏着 扫,只能抱在怀里扫。这天皇帝上朝来得早。见清洁工抱着大扫帚在扫地, 便说:你们怎么用这样大扫帚来抱着扫(嫂),搂着扫(嫂)。皇帝刚刚问 完就知道自己上当了,怀疑是有人特意安排了这样两把大扫帚来让他出洋 相的。便问:是谁让你们用这样大的扫帚?清洁回答说:是杨状元。皇 帝便对杨状元怀恨在心,找了个机会把杨状元充军到了云南。在皇帝发配杨慎充军时,大理民间还有这样的传说。金銮宝殿上,杨 慎害怕皇帝将他充军到新疆,便向皇帝求情说:圣上,我“愿

16、充塞外三千 里,莫充云南碧鸡关。”皇帝听了问他:为什么?杨慎说:云南碧鸡关的 跳蚤有四两,壁虱(臭虫)有半斤,蚊子要割草喂。皇帝心里想:你怕去 云南,我就偏偏把你充军到云南碧鸡关更远的地方。杨慎被充军到云南永 昌(保山),因为云南的知识界都尊敬他博学多才,又是当朝状元,更尊 敬他有气节,所以他在云南如鱼得水,到处都把他当做座上宾客。几年以 后皇帝对他还是不放心,就派两个差人到云南来查看,到底云南的环境是 不是像杨慎所说的那般凶恶。杨慎知道了这个消息、,便请他的朋友监视好 从京师通往云南的各个路口,巧布机关。当皇帝派来的两个差人到达碧鸡 关,这时正是八月问,天气已经晚了,他们找了客栈住下。到了夜

17、里杨慎 安排的人早已做好了准备。待他们睡熟以后,就悄悄地在他们的房间里放 了一窝马蜂。马蜂在房间里散开,逢人便蛰。两个差人被马蜂蛰得无处躲 藏,惊叫不止。他们不敢在屋里待了,只好跑到房外。还好云南的气候不 冷。好不容易等到天亮,差人内急,到了外面清净的地点解手,解手以后, 身上没有带草纸。见身边有嫩油油的丛树叶,就顺便伸手摘来揩屁股。 哪里知道一把抓住树叶,就像抓住了红火炭,甩都甩不赢。马上手心又红 又痒,瞬间肿了起来。差人哪里知道,他抓来揩屁股的是大尊麻。他们被 昨夜的马蜂蛰得皮泡脸肿,浑身又痒又痛,没可奈何地启程赶往永昌。走 出不远路程,遇见有个村姑在拔牛筋草(当地人叫做蚊子草),个差人

18、问:小姑娘,你拔的什么草?村姑回答说:是蚊子草。两个差人心想:难 怪,昨天夜里的蚊子有那么厉害。原来还要拔草喂呢!他们又走了一截路, 看见两个村妇在撬野菜。一个差人问她们:两位嫂子。你们在撬什么?其 中的一个村妇回答:我们撬的是壁虱菜。两个差人听了伸伸舌头,心想:不得了,壁虱也要撬菜来喂。幸好,昨夜的客栈里只是遇到蚊子,还没有 碰上壁虱与跳蚤呢。要是昨夜加上壁虱与跳蚤。还不把我们咬死见怪呢。 两个差人遇到这样的奇怪现象,再也不敢前往永昌了。只好回京师向皇帝 复命。如实说:云南不但有蛮烟瘴气,而且壁虱有半斤。跳蚤有四两,蚊 子有一寸多长。不管哪样咬着人都不得了。其实。杨慎不是民间传说中这样刁钻刻

19、薄的人,他秉性正直。晓通大义,绝对不会做出民间所 传的事情来。民间所以传说他的这些故事,无非是借用杨状元来奚落皇帝, 发泄对皇帝不满的情绪而已。言归正传。杨慎被贬到云南是公元!524年,这时他三十七岁。因为 他受到的廷杖很严重,伤情还没有痊愈,也只得带着伤势之身,开始了万 里行程。他在旅途中虽然遭到身体的疼痛折磨,但意志驱动他边往前行, 边服药医治。有几次在途中几乎死去,幸好,杨慎精通药理,自己开处 方医治,渐渐好起来。只要能够行走,又继续踏上充军的道路。他拖着 病体,冒着风吹日晒,越过千山万水,终于1525年正月。在巡抚黄衷的 严厉督促之下到了永昌。沿路风光虽然好,满眼的新奇,可是此时的杨慎

20、 没有心情吟诗。这时的杨慎已经病残得没有人样了。巡按郭楠爱惜他的 华,从多方面袒护他。没有把他编排到军营。还安排了馆驿让他住下。并 且上表朝廷,乞求皇帝宽恕护礼的大臣。为了此事郭楠也被牵连下狱。杨慎到了永昌一年半时间,正是六月天气。接到家中来信说,他的父 亲病情危险。可能命在旦夕。杨慎看了来信,泪水涌了出来。尽忠,被皇 帝贬到千里之外;尽孝,不能侍奉老父一杯茶水、碗热汤。甚至父亲卧 病倒床,也不能早晚侍候。他向卫所请了假,单身匹马赶回四川。沿路马 不停蹄日以继夜,餐风食露,经博南古道,过大理,越四川凉山。三四千 里路,十九日回到新都老家。杨廷和见了儿子的归来,心里得到了安慰, 病情马上好了。父

21、亲的病好以后。杨慎因为是罪臣之身。不敢在家停留, 怕皇帝加罪。七月携带了妻子黄娥以及子女赶回永昌戍所。这一次在旅途 中,他的心情比上一次舒畅多了。在经过弥渡白崖时正是秋天,便吟了一 首白崖:云开远见彩云州,一片烟岚鸟外浮。还见前年山下路,密蒙花发艳新秋。我们在这首诗里可以读到杨慎此番的心情。眼前已经云开雾散了,极 目远望。看到了彩云下边的地方。这里的“彩云州”,一方面是以彩云作 为理想。另一方面还有写实的一面。“彩云州”即是祥云。还看见了山岚 之上,鸟在自由地飞翔,寓意自己此时的心情像鸟样自由。还见到了前 年在差人押送过的路途边,漫山遍野。让人看不清的野花开艳了秋天。新 秋即是初秋,它象征着诗

22、人种下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趋向成 熟了。人生的路途再不是长满荆棘。翻越了白崖(弥渡红岩)后面的昆弥 岭进入赵州(大理凤仪),沿路偕妻携子款款而行。到了龙尾关(大理下 关),这里一年四季海风激荡。空气中湿度很大。吹到人身上凉悠悠的。 特别在人们远途跋涉疲劳之时到达这里,吹着这样的风,便是一种享受。 身上的鞍马劳顿,就会被风吹走了。但是到了龙尾关的天生桥地段,风又 有所不同了,这里两岸悬崖壁立,北边的点苍山,南边是哀牢山。两座山 在这里明明断了筋骨,偏偏天生桥又将他们气脉接续起来。江水从天生桥 下面流过。谷底不过十几丈宽,是海风出入的紧风口。杨慎到达这里时正 遇到大风刮来,便吟诗记录了当

23、时的状况:苍山峡束沧江口,天梁中断晴雷吼。中有不断之长风,冲破动林沙石走。咫尺颠崖迥不分,征马长嘶客低首。这首诗气势很大,将天生桥的自然险峻,以及风势如雷霆之展现笔 下。起句从点苍山与哀牢山之间撕开一条口。说。苍山峡谷是绑扎着江口 的袋口,风从这里放出来。而这个江口是洱海流出之,即今天的西洱河, 但是西洱河流入漾湃江以后到了云县汇入澜沧江,所以把洱海的出口 西洱河比喻为沧江口。巍峨的苍山来到这里就如晴空个雷声把它震断 了,所以有狂风不断地从这个峡口里无休无止地吹来;冲破了树林组成的 墙,摇撼着树林,飞沙走石。即使是相隔数尺之外的悬崖也看不清楚,坐 下的马匹被风吹得长声嘶鸣,马背上的远方来客。为

24、了抵御风沙。只能弯 腰低头俯首马背上,抵御着迎面逼来的狂风。诗人借以天生桥的狂风来比 喻自己的遭遇。在人生的峡谷里顶着逆风艰难的前行。杨慎不仅以诗抒怀写了这首诗,还在滇程记里写下了从天生桥到 漾湃记载:“下关亭而达样备(漾淋)。关西为天生桥,石梁中横,下 临无极,当苍山之冲,多暴风,贯四序不息,偃树走石,人骑辟易,至碗 水哨,籁乃平。又西为四十里桥。”当他走过了西洱河经过四十里桥从平坡溯漾江北上,这是古时到永昌 走博南古道的必经之路。到了今天漾湃县的金牛村。见路边有一巨石拟像 石牛,触景生情写了一首古风石牛诗:怪石生来恰是牛,不知经历几千秋。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洒周身似汗流。绿草如茵难下嘴,圣人

25、施鞭不回头。只因鼻上无绳线,天地为牢夜不收。诗里把自己比成石牛。牛是对主人忠心不二的,这种忠心的秉性是从 几千年就遗传下来的了,任随风吹雨打都是坚定不移。虽然眼前绿草遍地, 但是非分之物不食。比喻自己清廉不贪。只要坚定了信念,一直就往前走 下去,即使皇帝怎么鞭打我,也不会改变初衷。现在被贬到边塞,就像牛 鼻子上拴着的绳线已经没有了,将天地作为牛圈,任我畅游,夜里也没有 必要回到圈里。这首诗与杨慎倔强的性格十分吻合。如果我们不与他的遭 遇处境联想,停于诗的表层去理解,那么这首诗仅仅只是一首写景咏物的 诗。在金牛的靠东方一公里左右。就是漾潺有名的石门关。石门关位于苍 山玉局峰与龙泉峰西麓,是大理最

26、险奇的旅游胜地。杨慎几经博南古道去 永昌(保山),多次从石门关脚下经过。他游石门关时留下了这样一首诗:为爱石门关,归途日已斜:隔江闻犬吠,灯火两三家。从这一首诗里我们可以读到,杨慎的内心世界,是多么地恬淡。心里 已经看不出有什么压了。不像是他第一二次经过这里时的心情,应该是 后来移居大理时写的。再说杨慎经过漾潺,吟了石牛诗,沿着博南古道,到了过澜沧江 时,写了兰津桥。这首诗里读到他的心情还在沉重、矛盾。他的兰 津桥是这样写的:织铁悬梯飞步惊,独立缥缈青霄平。腾蛇游雾瘴氛恶,孔雀饮江烟瀨清。兰津南渡哀牢国,蒲塞西连诸葛营。中原回首逾万里,怀故思归何限情。兰津桥就是霁虹桥,它为什么叫做兰津桥呢?因

27、为汉书记载有: “汉德广,开不宾,渡兰津,为他人。”里有“兰津”二字。在这首诗里, 我们还不难看出。杨慎在此时还有壮志凌云之心。把江上横渡的铁索桥比 作到达云霄的梯子,更体现出兰津桥之高。在兰津桥上走过,自己好像独 立在青云之上,下看人世间,鱼龙混杂,善恶混在起。毒蛇在云雾中翻 腾,吐出口中瘴气,孔雀在沙滩上饮水。勾画出了一幅原始生态的画面。 过了兰津桥就是古哀牢国的地界了。汉朝时候在哀牢区域内设置了哀牢 (云龙县槽涧)、博南(永平)二县,澜沧江从两县之间流过。那些江边 的蒲草掩埋了道路,一直连接到遥远的诸葛营。诸葛营遗址位于保山城南 四公里的诸葛营村(又名汉营),为云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汉代建

28、筑遗址。 站在兰津桥上,回望中原大地已经远隔万里之遥了,怀念亲人,思念家乡, 那种想回家的心情真的是无边无际啊!1528年永昌瘟疫大作,杨慎为了躲避瘟疫,到洱海边上的大理寄居, 时间很短。当地有一沐英的后人,是大理的望族叫沐世勋,特地上门探望, 并且对杨慎多方面地照顾。与沐世勋同来探望的还有大理的镇守太监杜 唐。这时杨慎有一只脚生病,他诗句中有这样的句子。就是在这个时间写 的:半大嘲凿齿,一足笑虞夔。”“凿齿”是古代原始部落的习俗,也嘲 笑打折牙齿的人。“夔”是传说中的独角兽。前句是衬托,后句是自嘲。杨慎得到了沐世勋、杜唐的帮助。1529年8月寓居赵州。在空暇之时 游了九鼎寺,写了一首叫做九鼎

29、寺的诗:路向羊肠转,云从马头开,半崖交草树,绝壁依楼台。碧涧鸣函玉,丹秋问劫灰:佛缘甘吾寂,僧行厌喧賤。野鹿啣花过,山禽蕉果来。独邻尘外趣,人世莫相猜。这首诗写了到九鼎寺的路像羊肠样曲折盘绕。云雾遮住了上山的 路。要等到骑坐的马逐渐前行,云雾逐渐让开。半崖上草与树木杂生在 起,楼台修建在绝壁之上。碧绿的山问泉水发出敲击玉一样的声音,在 这树叶红遍的秋天,来寻求禅意的燃烧,要将我心里的杂念化为灰烬。但 是与佛结缘要耐得住寂寞,僧人最讨厌俗事干扰。就像释迦牟尼在雪山苦 行修定一样,左边野鹿衔花。右边猴子送果。杨慎是借这样的比喻来表达, 佛门圣地与自然界的野鹿、山禽和谐相处。体会到了离开红尘的情趣。

30、进 入这样的境界。人世间谁也想不到啊!我们从这首诗里读到了杨慎此时的心理活动,前途渺茫,举步维艰, 在佛与人之间犹豫。在这秋风萧瑟的八月。接到老父杨廷和讣告。便迅速 奔往昆明。向巡抚欧阳子重报告。并呈上了回家安葬父亲的请示。经过巡 抚的准假,他回四川新都安葬了父亲,尽了责任,于当年的十一月返回。杨慎的政治生涯虽然十分坎坷。结发妻子王氏是个痴情,而且多愁 善感的才女,继室黄娥也是个富有诗情的大家闺秀,精通诗词曲律。生活 中充满诗情画意,夫妻俩随时唱和应答。婚后感情融洽。本应该幸福美满, 但是她嫁给杨慎一年多的时间,杨慎就带着她进京复职。从1520年到!524 年他们夫妻之间过着短暂而幸福甜蜜的生

31、活。到了 1524年杨慎因议礼事 件充军云南。黄娥毫无怨言,殷勤安慰。从内心里表达对杨慎的同情和理 解。精心照顾杨慎遭到杖责的创伤。在朝廷的催促下,黄娥陪伴杨慎从京 师前往云南,沿路饱受风霜劳苦,踏上了千里迢迢的道路。这年的十二月 十五日他们到达湖北江陵(荆州)驿站时,骨瘦如柴的杨慎不忍心看到肌 体消瘦,疲惫不堪妻子再陪他前往云南。便强行劝阻黄娥,让她回四川新 都老家。在分别的时候他填了一首临江仙戍云南江陵别内:“楚 塞巴山横渡口,行人莫上江楼。征修去棹两悠悠,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 舟。却羡多情沙上鸟,双飞双宿何洲?今霄明月为谁留?团圆清影好,偏 照别离愁。”这首词描写了分别之情。别离之苦,凄

32、苦的感情发自肺腑,催人泪下。 首句说明了离别的地方在楚地要塞,湖北江陵的长江边上,从这里往西去 连接着巴蜀(四川)的山水。到这里的行人(杨慎)切莫登上江边的高楼 远望。害怕看见那些颠沛流离的外乡人,在道路上骑着马,在长江上划着 船,他们的前途是多么渺茫,他们到底要向何方?到了向远方流去的长江 边上,分别时两人依依难舍,痴痴相望,但还是不得不上船分别啊!这时 诗人看到了沙滩上的鸟儿,双宿双飞向着江边的绿洲。可是自己却与心爱 的妻子不能双宿双飞。就在这江边分别了;人还不如这些自由的鸟儿啊!在这离别的夜空。天上的月亮又圆又明。到底它是为谁这样明亮地留在天 空呢?古人常常以月亮的圆。来象征人间的团圆。

33、可是月亮是又圆又亮了, 但是偏偏照着的是别离的愁绪!黄娥带着满腔的忧虑回到四川新都。在桂湖边想起她与杨慎新婚的头 一年,与杨慎在桂湖边的情景,触景生情,写了一首古风寄外:雁飞曾不度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日归日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这首诗以比兴的句式,说大雁不曾飞度到衡阳之外。因为衡阳以南即 使在冬天气温还比北方夏天的气温高,不适应大雁的生存。古时有鱼和大 雁寄信传书的传说。想用白绢写封信让大雁带到永昌,但是大雁连衡阳也 不肯飞过。它有什么理由帮我送信到永昌呢? 一封书信也无法寄到永昌。 诗人只有惋惜自叹了。正是春风年少,像三春

34、的鲜花与柔嫩的杨柳丝样, 充满青春活力,花柳还能享受春风的抚爱,但是自己的命薄,比花柳还不 如啊!想来,我在家乡思念杨慎。杨慎在六诏故地的风烟里也在思念我, 也会肝肠寸断了。她与杨慎是多么地心心相印啊!多少次盼望夫君回来。 年初盼到年底,年年如此,盼来的都是失望。一次又一次,心里被阴雨打 湿了心扉一样。就是盼不到朝阳的温暖。她曾经与杨慎立下永不分离的契 约,就像佩刀与刀环连在起永不分离。哪天皇帝才能开金口大赦天下, 让我的夫君回来团聚呢? ”何日金鸡下夜郎”句,是引用李白流夜郎赠 辛判官:“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赦放回。”古时遇有大赦时。要举 行种仪式:把将要被赦的罪囚召集在皇宫面前,用长杆

35、上面顶只金鸡,然后宣读赦令,正式释放。李白是参与永王李麟事件而遭到流放到夜郎(贵 州北盘江一带)的。这时杨慎的遭遇与李白相同,但是李白还没有到夜郎 就被大赦了。而杨慎何时才能赦放回家啊?此诗,感情十分真挚,那种无 奈的心情跃然在字里行间。后来,黄娥在杨慎的父亲生病时。杨慎赶回家 看望父亲。曾与杨慎远涉山水到了永昌,并在戍所住了一个阶段。便回四 川新都了。这次杨慎回家奔丧,又与他团聚。夫妻短期会面以后,杨慎 将返回戍所。临别时,黄娥写了散曲,罗江怨与升庵送别:青山隐隐遮,行人去也,羊肠鸟道几回折?雁声不到,马蹄又怯,恼人正是 寒冬节。长空孤鸟灭,平芜远树接,倚楼人冷栏干热。青山渐渐遮挡住了离人的

36、身影。离别的人去了,已经见不到踪影。想 来,他正走在羊肠小道,鸟也难以飞过的曲折迂回的山尖。那鬼地方啊! 大雁飞不到,听不到大雁呜叫的声音。那危险的道路上,马蹄每踏步都 小心翼翼,更使人烦恼的是这个寒冬季节。离别的人已经走不见了,就像 空中飞翔的孤鸟不见了踪影。只见荒芜的大地一直延伸。与远方的树林相 接。在楼上以目远送的人,身上已经被冬天的寒冷浸透了。但是握着栏杆 的手。将栏杆都握热了。此诗从细微处写来,字字入神,把一片离别的心 情烘托在纸上。言简意赅,意在言外,言尽而意未尽,凄婉动人。杨慎1528年8月回家安葬父亲。于该年11月返回云南,住到了感通 寺的班仙楼。感通寺又叫雁荡山寺。地点在大理

37、市观音塘村后,苍山圣应峰麓,莫 残溪北岸。该寺建于南诏初年。相传为南诏高僧李成眉所建。当年在建寺 选址时李成眉来到这里。看到这里风水很好,就把他手中的樟木禅杖插在 地上说:若此地能建寺。就让禅杖成活。果如所言,禅杖就地生根、发芽。 便在这里修建寺宇。该寺在元朝时期扩建,而兴盛于明朝。明朝明洪武十 六年(公元1383年),感通寺高僧无极禅师率领僧徒入京觐见。献山茶 株。龙马一匹,征南赋一通,进观诗二章。上御殿面圣那天,忽然骏 马呜叫,茶花绽放,明太祖朱元璋大喜。御书乘春诗二章,进观诗二 章。并敕令在荡山建造“大云殿”,创三十六院。还让无极主持大理的佛 教。由此无极成为大理寺僧门之首,感通寺也就显

38、赫时,寺前所立的十 块御制诗碑,御制龙章,独冠诸山。高僧担当有联云“寺古松森,西南 揽胜无双地;马嘶花放,苍洱驰名第一山。杨慎刚住到感通寺就有大理名流李元阳慕名来访,两人见如故,惺 惺相惜,只嫌相见恨晩。李元阳(公元1497年一公元1580年),字仁甫、 号中溪,云南大理人。因为在他的母亲怀他的时候,梦到有蛟龙背着太阳 投入怀中而生,所以取名元阳。他于1526年,中进士,初授翰林辽庶吉 士,后来因为仗义执言,受到同僚的排挤。因此借故归家赋闲。1531年复 出,官授江阴县令,在任期间,外抗击“海寇”,内施惠政于人民。后升 为户部主事,监察御史,再次因直言而被贬为荆州知府,政声显著。最终 因看不惯

39、官场黑暗,回到大理老家隐居。虽然李元阳在1526年考中进士 时。杨慎已经于1525年被充军云南了。但是杨慎刚正不阿的性格。以及 华誉满京城都令李元阳由衷地钦佩。从此他们结成了莫逆之交,常常在 起畅游名山胜景。诗词相和。因为有杨慎住在感通寺的班仙楼,在此楼 上校注六书转注,并写千字音韵,著转注古音修书后,改班山楼名 为“写韵楼”。这里的感通寺一诗应该是杨慎刚来到感通寺时写的:岳麓苍山半,波涛黑水分。传灯留圣制,演梵听华云。壁古仙苔见,泉香瑞草闻。花宫三十六,远人群。诗的开头便说,感通寺在圣应峰麓的半山腰。波涛黑水分;原指金沙 江为黑水,来借喻佛教圣地泾渭分明。下面写出诗人刚到此地,对感通寺 充满

40、好奇心,便迫切地在夜里点着灯去浏览朱元璋御笔为感通寺所题的 诗、匾。在观看朱元璋御笔的时候,耳朵里还不断听到了和尚讲解华严经 的声音。还见古老的墙壁上生着青苔。闻到了泉水带来仙草的芳香。这里 雕龙画凤的宫殿有三十六座,每一座都远远地离开了凡人居住的地方。在 这首诗里,诗人简单地介绍了所见所闻,以及他脱俗的心情:追求恬淡的 社会环境。下面的感通四首,我们可以看到了杨慎已经沉醉于名胜山水之间, 以及良朋好友的欢聚。感通四首:飞瀑悬泉百丈,禅枝意树千年。桥板遥通绝涧,藤萝上合诸天。宝地三千色界,苍山十九云拳。樽酒此时相聚,烟霞何日重逢。也响云中孔雀,钟鸣霜里华鲸。龙树七人共坐,虎溪吠相迎。四流水高山

41、唱咏,明月清风主宾。尘土不惊幽梦,轧坤自有间人。瀑布从空中飞下来。挂在悬崖之上。感通寺周围的千年古树天天听到 和尚念经,也悟通禅意了。走在山溪上架着的木板桥通向山涧的尽头。树 藤就像张开了绿色的网,遮蔽了天空。在这佛教圣地。一切色相都虚无缥 缈。唯有苍山十九峰耸入云端。我们此时在这里饮酒,聚集在起,但是 此时以后。我们都像烟霞样各自散去。哪天才能重逢欢聚呢?莫辜负 良辰美景,奏起动听的乐器。傲管的声音传到云雾中,就像孔雀的鸣叫声 样。听寺里的钟声在黎明前下霜时飘了过来,与木鱼之声混合在起。 我们七个人在龙女花树下畅饮,通宵达旦,溪水的声音像虎啸样迎着我 们传来。我们的诗歌唱和都是心灵相通的。就

42、像钟子期与俞伯牙样的知 音。天上的明月,地上的清风就是我们的主人啊!此时人世间烦恼干扰不 了梦幻般的境界,天地间只有我们在起。崇圣寺在感通寺北边不远的地方。初建于南诏劝丰佑年间(公元 824-859年),大塔先建好后,再南北小塔。三塔呈三足鼎立之势,所以叫 做三塔寺。杨慎带着一颗虔诚的心来到这里,写了崇圣寺这首诗:尘刼非人境,烟霞是佛都。山开银色界,海涌玉浮图。追蠡形犹壮,伽蓝迹已芜。经函飘粉蠹,画壁剥天吴。零雨颓墙草,惊风废井梧。禅心随夜寂,旅望对委孤。远目穷千里,倾怀倒百壶。狂歌意无极,感此岁云徂。诗人开宗明义地说出了崇圣寺是佛门清净之地,不能把佛门以外的是 非带到这里:这里是烟霞缭绕的佛

43、都圣地。苍山的白雪展开了银色世界, 是尘不染。多么地纯洁。寺庙与三塔的倒影在湖水里面,就像凡人向往 的天界。我多么想学范蠡在杭州西湖上带着西施逍遥五湖。可是我还没有 范譲的胆气啊!但是眼前的崇圣寺没有了伽蓝的保护,寺院已经荒芜。看 啊,那些经书上飘下了蠹鱼将经书咬碎成粉末,墙壁上人面兽身的天吴画 像已经剥落。雨淋着颓墙上的衰草,风突然吹来,废井边的梧桐树像收到 惊吓,抖落的梧叶随风飘零。看到眼前崇圣寺荒芜衰败的景象。禅参的心 情突然黑夜样沉寂下来,满怀希望来到这里,寄心于佛门。但是令我失 望了。这种失望使我心里感到孤独无助。抬头向远处望去,虽然能够看到 千里之外,寄予的希望落空了。还不如喝酒消

44、遣啊!酒中自有我的世界, 醉了以后任随我狂歌喷发心中怨气。感慨于此。岁月在眉梢像流云飞逝了, 无影无踪!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读到杨慎的心理活动。他心向往佛门,想摆脱尘世的纠缠。但是到了崇圣寺,看到了一派衰败景象,他的 那股热忱一落千丈。彻底失望了,只有借酒消愁。杨慎的游三塔寺晚登鹤山之麓,在杨慎诗集的几个版本里,都将 它作为一首。但是我们从它的韵脚来看,应该是三首五言诗。如果是一首,它的韵脚就不押韵了。在这里我把它分作三首,既不引向诗的原意,每首 诗也就押韵了。置酒三塔下,聘望三塔尖。三塔不可伤,杳在白云天。朝望苍山岭,又上苍山址。苍山不可穹,日落悲风起。欲骑仙人鹤,共看仙人骑。仙骑不可上,仙人

45、去及时。第一首。写了在三塔下饮酒欢聚,仰望三塔之高。高到了不可攀登的 地步。已经插到白云之上的蓝天。第二首写的是,看到了苍山的山峰接到 了云天,激起了登高的欲望,攀登苍山,可是苍山高到了穹庐之上。还 没有到达山上。日落时的寒风刮了起来,阻止了攀登的行程。实在令人悲 叹啊!第三首。诗人攀登的是鹤云峰。便与鹤能飞翔于九霄联系起来,想 乘坐仙鹤飞上苍山之巅,所以说“欲骑仙人鹤”。便与登山的朋友一起寻 找仙人的坐骑。但是现在诗人就在鹤云峰的半山,骑在“仙鹤”之上了, 还是上不去。这里诗人就产生疑问了,仙人去得很及时啊!要是现在就是 骑在“仙鹤”之上,这“仙鹤”也飞不去了!在这三首诗里。我们读到了诗人借

46、以从鹤云峰来抒发他的某种追求, 但是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太远了,便有了上天无路的感叹。无奈的心情 贯穿在三首诗里边。读着这三首诗,使读者有一种失落感。下面。诗人的游无为寺诗。抒发了同样的情绪,已经逐渐摆脱了阴影。无为寺这样写道:凉雨敞金天,暝峦凝紫烟。复有兔鹿径,斜通龙象颠。余霞带飞阁,流波澄远川。危磴三休至,层台四望悬。佳游惜落景,愁思怯离弦。非关兴尽返,良为怀抱牵。凉飕飕的雨滴从金色的天空洒落下来。黄昏的山峦上凝聚着紫色的云 烟。山上有兔子、马鹿走的小路,斜斜地通往佛界修炼的高峰。这里借用 龙象来比喻;即使自己是山间兔子、马鹿这样的平凡动物,只要经过苦苦 修炼,也能够达到佛的境界。看啊,傍

47、晚的霞辉挂在无为寺的飞阁之上, 那霞辉像流动的水波飞逝到远处的山川。攀登无为寺的石阶又高又陡,休 息了三次登到顶上,在寺顶向四面遥望,好像自己悬在了半空。这样好 的美景还没有游玩尽兴,可惜太阳已经落山了,天空暗了下来。忧愁啊! 担忧太阳将落,它还是像离弦的箭样落下去了。这次游无为寺,不是欣 赏够了风景返回来。而是天色已暗。无法再欣赏了。在无奈之下才回来 的。即使回到家好久,还在为没有欣赏够而遗憾!这首诗里诗人不仅抒发 了自己的胸臆。还把感情赋予物象,用物象反衬出来诗情画意。使读者与 他进入名寺名山里畅游,好景空前,遐想一番。最后还是空空而返。杨慎在观三塔寺龙女花里还是有着同样情调:天女来看龙树

48、花,空香随步惹瓶沙。烟花点缀慈云薄,韶景留连慧日斜。鬟髻晓露三昧雨,罗绵夜妬六铢霞。偷唧野鹿羞尘世,共命巢禽隔海涯。水泛暗通金母岛,风飘曾到玉皇家。谁教博望来西域,不并蒲桃上汉槎。在龙女花开花季节,杨慎来观看。这首诗里诗人自喻为天女。花的清 香随着他的脚步,他走到哪里,花的清香就到了哪里,就连观音菩萨手里 的玉净瓶沾了香气,小沙弥(小和尚)也沾了花的香气。寺里香烟以及龙 女花的馨香点缀了慈云薄暮,美丽的景致使我流连忘返。但是天上温暖的 阳光已经西斜。到了拂晓,头上的发髻沾三味雨露,止息了杂念。身上的 罗绵衣也嫉妒龙女花美丽如彩霞的六铢衣。即使想偷龙女花的野鹿见了龙 女花,也会羞愧得无地自容。叫所有的雀鸟隔离这里。远飞天涯。这里的 泉水从暗地里通向瑶池金母的仙岛,花香曾经飘到凌霄宝殿上。谁叫你带 着厚望从西域而来,为什么不将蒲桃(葡萄)起带来在汉地的树枝上呢? 最后一句设问。是表达诗人追求的因果关系没有得到统。杨慎在大理的知音,非李元阳莫属。下面有两首赠李元阳的诗:四 月八日观李中溪(元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