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68326363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上海市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上海市上海市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能力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下列关于环境问题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甘蔗生产的乙醇燃料属于可再生资源,利用乙醇燃料不会产生温室气体B.低碳生活注重节能减排,尽量使用太阳能等代替化石燃料,可减少雾霾的发生C.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属于新能源D.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答案】A2、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包括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四个部分。A.诊断建议B.实施方法C.实施建议D.教材编写【答案】C3

2、、下列各物质能构成缓冲对的是()。A.NaHSO4 和 Na2SO3B.HCl 和 HAcC.NaH2P04 和 Na2HP04D.NH4Cl 和 NH4Ac【答案】C4、发明了联合制碱法,被誉为我国“制碱工业先驱”的科学家是()。A.汤姆逊B.张青莲C.门捷列夫D.侯德榜【答案】D5、实现化学教学目标的主要环节是()。A.组织教学B.导入新课C.讲授新课D.总结练习【答案】C6、学段教学设计进行的工作中,要求编制()A.课程教学计划B.课时教学计划C.课题教学计划D.学期教学计划【答案】D7、某化学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化学概念和原理时,不是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向学生提供一种问题情境

3、,只给学生一些事实(例)和问题,让学生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该化学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A.程序教学法B.发现教学法C.暗示教学法D.范例教学法【答案】B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条件下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是熵增大的反应B.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可用浓硫酸与铁反应增大生成 H2 的速率C.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并影响平衡的移动D.增大反应物固体的量可促使平衡正向移动【答案】A9、镁H2O2 酸性燃料电池采用海水作电解质(加入一定量的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池总反应式为 Mg+H2O2=Mg(OH)2B.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H2O2+2H

4、+2e-=2H2OC.电池工作时,正极周围海水的 pH 减小D.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 H+向负极移动【答案】B10、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需要的()。A.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B.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C.化学科学探究的能力D.创新意识【答案】A11、讲授法是以化学教学内容的某种主体为中心,有组织地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方法。下面关于讲授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讲授法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知识B.讲授法的最大缺点是学生的自主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C.讲授法就是照本宣科,不再适用于

5、当今化学教学D.讲授法中可以用启发式教学【答案】C12、化学概念内容的编写应体现的特点是()。A.B.C.D.【答案】A13、叶老师在结课时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元素金属性的强弱可以用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以及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来比较。那么,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又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衡量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来预习下一节学习内容。”这种结课方法为()。A.归纳总结法B.设疑探究法C.巩固练习法D.收集整理信息法【答案】B14、下列教学目标属于“过程与方法”范畴的是()。A.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B.通过学

6、生小组合作学习、主动探究、讨论交流,学习科学探究方法C.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D.体会化学与人类社会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答案】B1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主要有以下步聚:A.cbadefB.dacfbeC.badcfeD.cbadfe【答案】D16、在 2 L 密闭容器中,发生 3A(气)+B(气)=2c(气)的反应,若最初加入 A 和 B 都是 4 mol,A 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012 mol(LS),则 10s 后容器中 B 的物质的量是()。A.1.6 molB.3.2 molC.3.6 molD.2.8 mol【答案】B17、下列初中化学认知性目标的学习行为所对应

7、的学习水平最高的是()。A.记住B.解释C.识别D.区分【答案】D18、以下有关个体内差异评价的说法错误的是()。A.个体内差异评价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增强自信心,强化学习动力B.这种评价的结果往往难以反映个体间的差异,也无法确定被评价者达成教育目标的程度C.一个学生化学成绩持续提高,教师就可以作出该生已有进步的评价D.被评价者自己参照评价指标体系对自己的活动状况或发展状况进行自我鉴定【答案】D19、下列教学目标属于“知识与技能”范畴的是()。A.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B.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C.学生通过氧气的个别反应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D.通过

8、氧气这一节的学习让学生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思想【答案】A20、化学教学板书的设计原则不包括()。A.体现教学核心内容、紧扣教学目标B.保证板书内容的科学性C.条理性和系统性相结合D.板书设计的艺术性【答案】D21、学生化学成绩考核的方式方法有()。A.以教学大纲为标准,用发展的观点来考核学生成绩B.要提高成绩考核的客观性,认真及时做好成绩的分析工作C.考核有期中、学期或学年等考试D.经常性的考查、阶段性的平时测验考查和总结性的定期考试【答案】D22、下列教学行为不恰当的是()。A.在钠的性质教学中,做钠与水反应的演示实验B.在讲授“离子键”与“共价键”概念时,采用列表比较的方

9、法C.在“萃取”技能教学中,教师只是讲解实验要点,不安排学生动手做D.在“原电池”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有关原电池工作原理的讨论【答案】C23、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B.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C.漂白粉在空气中不稳定.可用于漂白纸张D.氧化铁能与酸反应.可用于制作红色涂料【答案】B24、一般来说,喜欢化学并且对理论和抽象的东西感兴趣的学生,其认知风格大多属于()。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答案】B25、化学教材编写时在介绍水污染、矿物分布、温室效应、化学能的利用等知识时,在相关章节设立讨论和调

10、查研究等课题,设置开展活动的课时。这体现了化学教材编写时()。A.根据课程标准选取核心知识,重视化学基本概念的理念B.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C.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中取材D.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合理组织和编排教材【答案】C26、科学研究证明,固态 PCI5 的空间构型由正四面体和正八面体两种离子构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CI5 晶体由PCI4+和PCI6-构成,且离子数目之比为 1:1B.PCI5 晶体由PCI32+和PCI22-构成,且离子数目之比为 1:1C.固态的 PCI5 全部都是共价键,可看作是离子晶体D.固态的 PCI5 具有导电性【答案】A27、高中化学课程中,体现

11、化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和侧重探究能力和方法培养的是()。A.实验教学B.化学与技术C.物质结构与性质D.有机化学基础【答案】A28、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A.1/2B.1/3C.2/3D.3/5【答案】C29、目前我国天然气供应大多是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中亚、东盟、南亚等国家。已知:甲烷和 CO 的燃烧热分别为-8903 kgmol-1、-283 kg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气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B.液体燃料的利用率比气体燃料的利用率更高C.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甲烷完全燃烧比 CO 产生的热量多D.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 CO 完全燃烧比甲烷产生的热量多【答案】C30、在

12、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内容标准对应的课程模块是()。A.化学B.化学与技术C.物质结构与性质D.化学反应原理【答案】A31、为了防止食品变质,常在食品袋中放入小袋的铁粉,这是利用铁的()A.还原性B.氧化性C.酸性D.碱性【答案】A32、化学教材中纸笔测验的新变化不包括()。A.重视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B.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C.关心科技发展和科技有关的问题D.注重学科间的综合和渗透【答案】A33、下列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材应协调、处理好的关系的是()。A.知识的分析、阐述与学习方式改进的关系B.化学基础知

13、识和拓展知识之间的关系C.要反应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D.化学原理知识与化学应用型内容之间的关系【答案】C34、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A.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答案】B35、科学方法是理解、应用和掌握科学知识的桥梁。科学方法的核心、科学知识体系的精髓是()。A.科学思想方法B.科学文化体系C.科学对象D.科学过程【答案】A36、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所遵循的规律”内容标准对应的课程模块是()。A.化学B.化学与技术C.物质结构与性质D.化学反应原理【答案】

14、D37、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8,W 与 Y 同主族,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周期数,Z 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YXWB.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ZWYC.X 与 Z 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D.W、X、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发生反应【答案】B38、某教师在进行“酸和碱”的课堂知识教学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B.C.D.【答案】D39、在学习“爱护水资源”内容时,某教师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初步掌握节约水的一些基本方法。”这一教学目标属于()。A.认知

15、性目标B.技能性目标C.体验性目标D.结果性目标【答案】D40、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化学教学时最常用的工具和手段,下列哪一项不是教学语言应具有的特点?()A.科学性B.逻辑性C.启发性D.人文性【答案】D41、常温、常压下,将 1 mol 蔗糖溶解在水中制成 1 L 溶液。此溶解过程中体系的H-TS 和熵的变化情况是()A.H-TS0,S0B.H-TS0C.H-TS0,S0D.H-TS0,SRXC.X 与 z 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可抑制水的电离D.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YR【答案】D43、下面关于教育部在 2001 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有关规定,说法错误的是()。A.新的课程体系涵

16、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B.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C.教材审查实行编审合一D.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答案】C44、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化剂B.盐类都可做调味品C.铝罐可久盛食醋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答案】D4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通过用氢气与乙烯加成的方法除去乙烷中含有的少量乙烯B.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所以要大力发展“乙醇汽油”C.用水可区分苯、溴苯和硝基苯D.一定条件下,用新制的 Cu(OH)2 悬浊液可区分葡萄糖和蔗糖【答案】D46、

17、纸笔测验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评价方式,中学化学教师往往根据班级学生的及格率来评定其教学效果,以调整其教学进度。教师运用的评价叫作()。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个体内差异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B47、下列关于课程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资源B.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C.课程资源越多越好D.课程资源就是教科书【答案】B48、在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出现疲劳、无精打采的现象,老师所采取的解决措施应当是()。A.对个别学生典型进行批评警示B.让全体学生休息一会在进行授课C.积极变换学习活动方式D.设计精炼的习题让学生上台演练【答案】C49、下列有关化学课程标准对教科书编写

18、的建议,不正确的是()。A.教科书的编写要有助于发挥教师的创造性B.习题类型要多样化,要增加重点知识的练习题目C.化学教科书应充分体现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趋势D.化学教科书要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答案】B50、下列属于化学课程标准中技能性目标行为动词的是()。A.识别B.认同C.发展D.模仿【答案】D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下面是针对同一化学学习任务设计的三种不同教学活动。【学习任务】认识氯气与水反应及次氯酸的漂白性。【教学活动 1】教师通过讲授告诉学生,氯气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是一种有强氧化性的酸能使部分有色物质褪色。【教学活动 2】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把

19、氯气通入装有湿润的有色布条的试管中,让学生观察布条是否褪色:教师告诉学生,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使布条褪色。【教学活动 3】教师演示氯气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的实验。教师引导学生推测氯气与水反应可能生成的物质。学生猜测有色布条褪色的原因并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根据上述案例回答问题:(1)对比三个教学活动,评价各自的优缺点。(6分)(2)根据案例概括出化学学习任务与化学教学活动的关系(3 分),并说明对教学活动设计的启示(5 分)。(3)在教学活动 3 中,你认为学生猜测使有色布条褪色的物质是什么?如何检验这些猜想的真伪?(6 分)【答案】(1)【教学活动 1】主要采用了讲授法进行教学,教师通过口头

20、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优点:可以充分利用时间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连贯的知识便于教师按计划有条理地完成教学任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缺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不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基础不同的学生均用相同方式对待,不能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学生的学习方式相对单一,形式枯燥。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活动 2】主要采用演示法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演示化学实验进行教学,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的知识。优点: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把书本上理论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形成正确而深刻的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

21、观察能力: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缺点:演示实验后直接呈现结论的做法,把演示单纯变成教师演示,忽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思维【教学活动 3】主要采用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获得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优点:改变了单向的师“授”生“受”的教学方式,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学生设计、操作、猜想、解释,运用信息资料、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

22、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在探究中增加了与人合作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其合作交流的能力缺点: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素质不同的学生学习效果明显不同:课堂难以预测的情况较多,教学进度难以控制课堂秩序难以维持:对教师的能力要求较高(2)学习任务与教学活动的关系: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为了实现学习任务而设计实施的一系列师生活动对教学活动设计的启示:教学活动应当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进行设计,应当结合学习任务、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环境、教师自身的能力、教学时间和效率等因素综合考量,制订合理的教学活动,全面完成教学任务。(3)学生猜测使有色布条褪色的物质可能是氯气也可能

23、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 HClO。将干燥的有色布条放进装满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布条有没有褪色。将氯水滴在 pH 试纸上,若试纸先变红后褪色证明使有色布条褪色的物质是 HClO。二、以下材料为某教师对“乙烯的结构”知识的教学过程片断:【回顾旧知】引导学生画出乙烷的电子式和结构式;【提出问题】若将乙烷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强热发生分解,得到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气体,试写出这两种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并给予必要的提示:其中一种气体是氢气。【学生活动】学生不难写出另一种气体的化学式是 C2H4。【提出问题】C2H4 是什么?它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师生互动】首先,从分子组成上看,该气体分子(C2H4)与乙烷具有相同的

24、碳原子,但少两个氢原子。随即展示乙烷的球棍模型。拿掉两个“氢原子”,问:剩余的两个键怎么办?追问:那么原来的碳氢键的角度会变化吗?接着,辅以 Flash 动画演示乙烷的立体模型转变为乙烯的平面模型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看出乙烯的结构特征。反问:C2H4 分子与乙烷分子的几何构型一样吗?两个碳原子间共用的电子对数目相同吗?碳碳键间键长、牢固程度相同吗?【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自主讨论。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该老师在教授本节课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2)材料中的教学过程符合化学新课程倡导的哪些学习特征?【答案】三、阅读下列素材,回答有关问题。素材 1 公元前 5 世纪,古希腊哲学家留基

25、伯和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理论,却无法得到科学验证,但被人接受。素材 21774 年拉瓦锡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1791 年化学家里希特通过大量的酸碱中和实验,提出了当量定律的雏形。1799 年普罗斯提出了所谓的定组成定律。后来许多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提出了倍比定律。素材 3 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借鉴前人的思想和研究成果,道尔顿提出了他的原子学说:元素的最终组成称为简单原子,它们是不可见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毁灭和再分割,它们在一切化学变化中本性不变。(同一元素的原子,其形状、质量及性质是相同的:不同元素的原子则相反。每一种元素以其原子的质量为其最基本的特征(此点乃道尔顿

26、原子论的核心)。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数目的比例相结合,形成化合物。化合物的原子称为复杂原子,其质量为所含各元素原子质量的总和。同一种复杂原子,其形状、质量及性质也必然相同。根据上述素材回答下列问题:(1)道尔顿的原子学说的基础有哪些(2)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比古希腊的原子论更具有科学说服力的原因是什么(3)从上述素材概括近代化学学科发展的基本特征。(4)有人赞赏道尔顿“似乎是用他的手开始实验,却是用他的头脑来结束实验”。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答案】(1)从素材中可以看出。道尔顿的原子学说的基础主要有: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提出的原子理论,拉瓦锡提出的质量守恒定律,里希特提出的当量定律,

27、普罗斯提出的定组成定律,以及后面的倍比定律。前人的这些理论和实验都为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奠定了基础。(2)古希腊的原子论是由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提出来的,但是并没有得到科学的验证而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是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借鉴前人的思想和研究成果而得出来的,因而也更真实、更可靠、更具有科学说服力。(3)化学家对物质的认识和研究,从宏观向微观深入。化学家们通过实验验证打开了原子的大门,逐步提出了原子学说从定性向定量化深入。比如拉瓦锡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里希特提出了当量定律,普罗斯提出了定组成定律以及后面出现的倍比定律。都体现了化学向定量化方向发展。以化学实验为基础向理论化发展。由上述几

28、个理论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每一个理论的提出都需要大量的实验事实同时也是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得出理论。(4)“似乎用他的手开始试验却是用他的头脑来结束实验”说出了实验与理论思维之间的关系,真理需要以实验为基础同时理论思维通过实验现象看到现象的本质,由本质推断实验结果。四、概念原理教学提倡学生通过活动主动建构、形成并应用概念,在教学中体现概念原理知识的认识功能和价值,使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请以“盐类水解”为例,简述概念原理要达到上述预期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应采取哪些方法策略。【答案】概念原理要达到上述预期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应采取的方法策略如下:(1)突出证据的作用,帮助

29、学生形成新概念。“盐类水解”可以通过碳酸钠叫纯碱而不是盐这一认知冲突来帮助学生建立盐的概念。(2)关注学生的原有认知,建立概念间的联系。利用学生对原有水的电离的知识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盐类水解的原理是因为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能够结合水电离出来的 H+或0H-而使溶液显碱性或酸性。(3)制造认知冲突,促进学生转变错误观念。通过盐类水解原理的讲解,使学生转变以前对纯碱是碱的错误认识。(4)抽象概念具体化,丰富学生感性认识。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感知盐类水解会使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以通过将酚酞试剂滴入碳酸钠溶液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来感知盐类水解会使溶液显碱性或酸性。(5)优化推理过程,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

30、力。讲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后,可以再帮助学生梳理一次盐类水解的原理方程,帮助学生优化推理过程。五、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有关问题。课堂教学是学科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落实为具体的教学操作行为。是目前制约学科教学改革的主要因素。而教学模式是体现教育教学思想的一种教学活动操作系统是教育教学思想在教学活动流程中的一种简明概括。它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介,是实现特定教学目标的方案和策略。是创设不同教学情境的范型。因此,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给广大教师以示范,是当前深化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构成课堂教学模式的三要素

31、是什么?(2)化学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包括哪几部分?(3)谈谈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处理教师讲授与学生学习活动的关系应注意什么问题。【答案】(1)任何一个完整、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都应该是由理论基础、教学程序和教学策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2)化学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主要是指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其逻辑顺序。(3)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处理教师讲授与学生学习活动的关系应注意:学生之间一起进行交流、合作。理科学科在形成学生知识体系、知识结构的过程中,一些重要原理、理论、规律都需要教师讲解。在实施新课程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模块需要不同的教学过程。课程改革不应该把原来的都否定了。

32、六、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试验)中有这样的表述: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综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化学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2)试举例说明如何借助化学史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答案】(1)通过古代化学的成就以及化学家的奋斗历史,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热爱化学的情感;通过概念、学说、理论的产生发展过程,启迪科学思维,掌握科学方法;通过戴维、诺贝尔为化学事业的牺牲,学习化学家献身化学的精神,提高科学素养;通过侯德榜及其侯氏制碱法,培养合作及爱国主义精神等。总之,通过化学史

33、,可以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尽量充分的感知各种信息,形成比较全面的知识,增加化学的真实性、知识性、趣味性。(2)如在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库特瓦从“海藻汁盐”中提取氯化钠、氯化钾、硫酸盐等时,加入浓硫酸这一强氧化性的试剂,从而发现了新元素的化学史,让学生思考,如果库特瓦当时加人的是稀硫酸,还能不能发现新元素为什么在学生思考讨论之后,进一步向学生讲述稀硫酸不具有氧化性,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七、元素化学知识是高中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元素化学知识比较零散,若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事倍功半,易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综上所

34、述,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请简述开展元素化学知识教学的主要教学策略。(2)请以“二氧化硫”为例,简要说明如何开展元素化学知识教学。【答案】(1)元素化合物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策略: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增强感性认识。重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凸显认识物质性质的思路与方法,发挥基础理论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2)在“二氧化硫”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化学实验提供生动的实验现象,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增进学生的理解。二氧化硫是无色的气体,其与水反应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但可以借助“二氧化硫与水反应,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这个事实,来说明二氧化硫与水

35、发生了反应。为此可设计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动手探究,在实验中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利用化学实验提供的实验事实来说明学习二氧化硫的这一性质。八、阅读下列素材回答有关问题:素材 1 公元前 5 世纪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理论,却无法得到科学验证,但被人接受。素材 21774 年拉瓦锡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1791 年化学家里希特通过大量的酸碱中和实验提出了当量定律的雏形。1799 年普罗斯提出了所谓的定组成定律。后来许多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提出了倍比定律。素材 3 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借鉴前人的思想和研究成果,道尔顿在 1803年提出了他的原子学说:元素的最终

36、组成称为简单原子,它们是不可见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毁灭和再分割,它们在一切化学变化中本性不变。同一元素的原子,其形状、质量及性质是相同的;不同元素的原子则相反。每一种元素以其原子的质量为其最基本的特征(此点乃道尔顿原子论的核心)。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数目的比例相结合,形成化合物。化合物的原子称为复杂原子,其质量为所含各元素原子质量的总和。同一种复杂原子其形状、质量及性质也必然相同。根据上述素材回答下列问题:(1)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的基础有哪些?(3 分)(2)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为什么比古希腊的原子论更具有科学说服力?(3 分)(3)从上述素材概括近代化学学科发展的基本特征。(3 分)(4)有人

37、赞赏道尔顿“似乎是用他的手开始实验,却是用他的头脑来结束实验”你如何理解这句话?(3 分)【答案】(1)从素材中可以看出,道尔顿的原子学说的基础主要有: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提出的原子理论,拉瓦锡提出的质量守恒定律,里希特提出的当量定律,普罗斯提出的定组成定律以及后面的倍比定律。前人的这些理论和实验都为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奠定了基础。(2)古希腊的原子论是由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提出来的但是并没有得到科学地验证。而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是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借鉴前人的思想和研究成果而得出来的,因而也更真实、更可靠、更具有科学说服力。(3)化学家对物质的认识和研究,从宏观

38、向微观深入。化学家们通过实验验证打开了原子的大门,逐步提出了原子学说从定性向定量化深入。比如拉瓦锡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里希特提出了当量定律,普罗斯提出了定组成定律,以及后面出现的倍比定律都体现了化学向定量化方向发展。以化学实验为基础,向理论化发展。由上述几个理论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每一个理论的提出都需要大量的实验事实同时也是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得出理论。(4)“似乎用他的手开始试验却是用他的头脑来结束实验”说出了实验与理论思维之间的关系真理需要以实验为基础同时理论思维通过实验现象看到现象的本质由本质推断实验结果。九、化学品若使用不当,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而合理利用,则可以创造财富,造福人类

39、。(1)简述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化学品安全知识教育的主要内容。(2)请说明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化学的积极情感。【答案】(1)中学化学品安全知识教育的主要内容:明确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并能识别相应的安全标识,例如:易燃、易爆、易腐蚀等药品;危险化学品存放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例如:白磷应存放在水中,氢气在点燃前需要验纯;危险化学品造成的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例如:火灾的处理等;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注意事项,例如:制取氯气等有毒、有害气体时要防止泄露及尾气处理的科学合理性;危险化学品安全运输的注意事项,例如: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运输数量要在规定的范围内;危险化学品安全包装的注意事项,例如:标识醒

40、目,使用合理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二(2)随着新的教育思想的不断出现,情感教育在化学教学实践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巨大功效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选用的情感教育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方法,都应该结合化学实践进行。在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师生互相尊重,彼此理解是培养积极情感的重要基础使学生感受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在合理宽容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谅学生学习智慧方面的暂时缺失。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教师应多运用积极肯定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增强学习化学知识的自信心: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主动学习化

41、学知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和生产、生活的联系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增强学生对化学学习的亲切感及时代感,激发求知欲和进取心,同时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用具,结合化学史的相关知识以及一些与化学有关的生产、生活热点问题等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可以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及学生设计实验或动手操作实验等形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趣味性,变苦学为乐学是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的重要途径。一

42、十、阅读下列素材,回答有关问题。素材 1 公元前 5 世纪,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理论,却无法得到科学验证,但被人接受。素材 21774 年拉瓦锡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1791 年化学家里希特通过大量的酸碱中和实验,提出了当量定律的雏形。1799 年普罗斯提出了所谓的定组成定律。后来许多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提出了倍比定律。素材 3 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借鉴前人的思想和研究成果,道尔顿提出了他的原子学说:元素的最终组成称为简单原子,它们是不可见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毁灭和再分割,它们在一切化学变化中本性不变。(同一元素的原子,其形状、质量及性质是相同的:

43、不同元素的原子则相反。每一种元素以其原子的质量为其最基本的特征(此点乃道尔顿原子论的核心)。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数目的比例相结合,形成化合物。化合物的原子称为复杂原子,其质量为所含各元素原子质量的总和。同一种复杂原子,其形状、质量及性质也必然相同。根据上述素材回答下列问题:(1)道尔顿的原子学说的基础有哪些(2)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比古希腊的原子论更具有科学说服力的原因是什么(3)从上述素材概括近代化学学科发展的基本特征。(4)有人赞赏道尔顿“似乎是用他的手开始实验,却是用他的头脑来结束实验”。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答案】(1)从素材中可以看出。道尔顿的原子学说的基础主要有: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他的学

44、生德谟克利特提出的原子理论,拉瓦锡提出的质量守恒定律,里希特提出的当量定律,普罗斯提出的定组成定律,以及后面的倍比定律。前人的这些理论和实验都为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奠定了基础。(2)古希腊的原子论是由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提出来的,但是并没有得到科学的验证而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是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借鉴前人的思想和研究成果而得出来的,因而也更真实、更可靠、更具有科学说服力。(3)化学家对物质的认识和研究,从宏观向微观深入。化学家们通过实验验证打开了原子的大门,逐步提出了原子学说从定性向定量化深入。比如拉瓦锡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里希特提出了当量定律,普罗斯提出了定组成定律以及后面出现的倍比定律。都体现了化学向定量化方向发展。以化学实验为基础向理论化发展。由上述几个理论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每一个理论的提出都需要大量的实验事实同时也是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得出理论。(4)“似乎用他的手开始试验却是用他的头脑来结束实验”说出了实验与理论思维之间的关系,真理需要以实验为基础同时理论思维通过实验现象看到现象的本质,由本质推断实验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事业单位考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