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400-2007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程.docx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8228507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189 大小:22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L400-2007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9页
SL400-2007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L400-2007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L400-2007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程.docx(18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SL2007-11-26 发布2008-02-26 实施ICS 93. 160P 59备案号 22216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 4002007替代 SD 26788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afety of installation of metal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quipmentof hydraulic and 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2

2、007年第1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以下6项标准为水利行业标准, 现予以公布。序号标茂名称标准组号替代标准号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水利质量检测 机构计证认证评 审准则SL 309-2007SL 309-20042007. H. 262008. 02. 262整装微型水轮 发电机组SL 397-2007SD 162852007.11.262008.02. 263水利水电工程 施工通用安全技 术规程SL 3982007SD 267-882007.11.262008.02. 264水利水电工程 土建能工安全技术规程SL 39920072007.11.262008. 02. 265水利水电工程 金属结

3、构与机电 设备安装安全技 术规程SL 40020072007.11.262008. 02. 266水利水电工程 施工作业人员安 全操作规程SL 401-20072007.11.262008.02. 26二。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根据水利部关于下达2003年第四批中央水利基建前期工 作投资计划的通知(水规计2003540号)的安排,按照 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12002)的要求,对原能源部、 水利部于1988年7月1.日颁布的水利水电建筑安装安全技术 工作规程(SD 26788)进行修订。标准修订后分为以下4个标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SL 3982007)水利水电工程土建施工安

4、全技术规程(SL 3992007)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程 (SL 400200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规程(SL 4012007)4个标准在内容上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形成一个相对完整 的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安装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在处理解决具体问 题时,4个标准应相互配套使用。本标准是对原标准的第十三、十四两篇内容进行修编,并增 加了金属结构制作、升船机安装、钢栈桥和供料线等其他金属结 构安装,及金属防腐涂装等内容的安全技术规定。本标准共19 章,在章节设置上,采用了按专业、按形式与分类、按工序或工 艺进行编制。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为:SD 26788本标准

5、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人事劳动教育司 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人事劳动教育司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三峡大学本标准参编单位:葛洲坝集团机电建设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 中国水利学会郑位忠徐广涛楚跃先张为明马照云李齐放李京林郑根保梅骏张西安乔新义陈训耀李波李启义程振时朱少沛刘洋郑悦林王亮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郑守仁 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牟广丞1总则12 术语43 基本规定 83.1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 83.2 施工现场用电与照明 83.3 施工现

6、场消防103.4 廊道及洞室作业113.5 底层作业 113.6 焊接与切割作业123.7 起重运输作业;123.8 作业人员安全要求124 金属结构制作144.1 厂区布置 144.2 钢闸门及埋件制作 154.3 钢管制作184.4 无损探伤194.5 涂装作业 204.6 产品转运与存放 205 .闸门安装225.1 闸门与埋件预组装 . 225.2 闸门的起重运输245.3 闸门埋件安装265.4 平面闸门安装275.5 弧形网门安装* 285.6 人字闸门安装295.7 现场涂装作业325.8 闸门试验与试运行326启闭机安装346 . 1 基本要求 346.1 固定式后闭机安装 3

7、56.2 移动(门)式启闭机安装 376.3 桥式启闱机安装406.4 启闭机的调试、运行与维护417升船机安装437.1 基本要求 437.2 埋件安装 437.3 提升设备安装 447.4 平衡重系统安装 447.5 承船厢安装457.6 承船厢设备安装457.7 升船机调试与运行 468引水钢管安装471.2 1 基本要求 471.3 钢管运输 471.4 钢管吊装与组装491.5 钢管焊接 501.6 钢管现场焊缝防腐涂装521.7 钢管内支撑拆除 521.8 7 钢管水压试驶 539其他金属结构安装541.9 1钢网架安装549.2 供料线系统钢结构安装559.3 钢栈桥安装 561

8、0 施工脚手架及平台5710.1 施工脚手架搭设 5710.2 移动式操作平台和悬挑式平台的搭设5910.3 施工脚手架与平台的使用及维护 5910.4 施工脚手架的拆除6011金属防腐涂装6211.1 材料的保管6211.2 涂装作业场所布置6211.3 喷砂除锈 6311.4 涂料喷涂 6411.5 金属热喷涂6412 水轮机安装 661.1 1清扫与组合661.2 埋件安装 671.3 导水机构安装 691.4 转轮组装及连轴 701.5 转轮吊装721.6 导轴承与密封装置 731.7 接力器安装741.8 进水阀安装7513 发电机安装 7713.1 基础埋设 7713.2 定子安装

9、7713.3 机架安装 8113.4 转子组装 8113.5 主要部件吊装 8513.6 轴瓦研刮8613.7 推力轴承及导轴承安装8713.8 制动闸试验与安装8813.9 机组轴线调整与机组内部作业 8913.10 10机组整体清扫、喷漆9C14辅助设备安装 9114.1 调速系统安装9114.2 .供排气系统设备安装9314.3 供排油系统设备安装9414.4 供排水系统设备安装9514.5 采暖通风系统设备安装9614.6 消防系统设备安装9714.7 管路安装 9815 电气设备安装10115.1 主变压器与带油电抗器安装 10115.2 构架、铁塔安装 10515.3 ,高压开关安

10、装10515.4 母线安装 10615.5 开关站设备安装 10715.6 厂用电系统设备安装 10915.7 电缆安装 11115.8 电气试脸 ,11315.9 全厂接地系统测试11416水轮发电机组起动试运行11516.1 充水前检查 11516.2 充水试验 11716-3空载运行 11816.4 负载运行 11817桥式起重机安装12017.1 清扫与组装12017.2 轨道、滑触线安装与调整 12017.3 结构、机械和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12117.4 负荷试验 12217.5 使用与维护 12418施工用具及专用工具12518.电动工具 12518.2 风动工具 12718.3

11、墩栓拉伸器12718.4 起吊工具 12718.5 压线钳 12918.6 千斤顶 12918.7 水轮发电机组安装专用工具13118.8 机组吊装专用工具133标准用词说明135条文说明1371.0.1为了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 持“以人为本,保护从事金属结构制造、安装和机电设备安装 全体员工的安全、健康,特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发布的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 规为依据,并依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安全生产全 过程控制,以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为主要目的进行编制。1.0.3本标准适用于大中型水电

12、水利工程现场金属结构制作、 安装和水轮发电机组及电气设备安装工程的安全技术管理、安全 防护与安全施工。小型水电水利工程现场金属结构制作、安装和 水轮发电机组及电气设备的安装工程可参照执行.1.0.4工程建设各单位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设立安全生产 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各负其责。1,0.5施工区域应按工程规划设计和实际情况采取封闭措施, 对金属结构制作、安装和机电安装的施工区域和重点部位,应实 行封闭管理。1.0.6对施工区域和现场作业区,应执行消防安全管理的有关 规定,设置消防设施,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并保持消防通道 畅通。1.0.7应编制针对项目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

13、 急救援组织,配备应急救援器材,一定期组织演练。1.0.8现场办公、生活区应与作业区分开设置,并保持一定的 安全距离,现场办公、生活区的选址应当符合安全和环保的 要求。L0.9施工现场应建立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和安全保卫值班制度。 1. 0.10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 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 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但是,使用本标准的各 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文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 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507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GB 3608高处作业分级GB 3783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

14、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GB 3805安全电压GB 6067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 6514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通风净化GB/T 8564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及验收规范GB 11651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 16179安全标志使用导则GB 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T 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 50029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 50030氧气站设计规范GB 50031乙焕站设计规范GB 50034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J 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Z 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SL 39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DL/T 5017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

15、规范DL/T 5018水利水电工程闸门制造安装验收规范DL/T 5019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制造安装验收规范DL 5162水利水电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JGJ 4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8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标准.JGJ 13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46建筑施工环境与卫生标准1.0.11本标准未涉及的安全要求,应执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 通用安全技术规程(SL 398)的规定。1.0.12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的安全,除应符 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0. 1 危险源辨识 hazard identification危险

16、源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 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源辨识指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 确定其特性的过程。2. 0. 2 高处作业 high altitude operation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 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GB 3608规定,高处作业分为四 级:坠落高度在25m为一级.515m为二级,1530m为三 级,30m以上为特级。2.0.3 交叉作业 cross operation在施工现场的上下不同层次,于空间垂直贯通状态下同时进 行的多处施工作业。2. 0. 4 安全防护栏杆 safety protecting parape

17、t为防止人体从高处坠落,沿平台等场所的边沿固定安装的安 全装置。2, 0. 5 操作平台 operating platform现场施工中用以站人、载料并可以进行操作的平台。2. 0. 6 安全隔离平台 safety isolating platform施工现场必须实行交叉作业时,设置的将上下层分隔开、保 护下层作业人员和设备安全的安全设施。2.0.7 升降操作平台 jack up operation platform闸门井或孔(洞)口内设置的可借助提升机上下升降的、方 便施工人员作业的悬空操作平台。2.0.8 悬挑式操作平台 suspended operation platform可以吊运和搁

18、支楼层或脚手架外的、用于接送物料和转运模 板等的悬挑型式的操作平台,通常采用构件制作。2. 0. 9 悬挑式钢平台 suspended steel platform一般指布置于闸门井或孔口侧墙的、方便施工人员作业的悬 挑型式的操作平台,通常采用型钢制作。2. 0 10 悬挂作业平台 suspending operation platform可以吊运和搁支于构件外的、用于接送人员和物料等的悬挂 型式的操作平台,通常采用构件制作。2. 0. 11 埋弧焊 submerged arc welding电弧在焊剂层下燃烧进行焊接的方法。2. 0. 12 气体保护焊 shield arc welding用

19、外加气体作为电弧介质并保护电弧和焊接区的电弧焊,筒 称气体保护焊。2. 0. 13 爆炸消应 explosion elimination通过在焊健附近引爆的小药量炸药产生的瞬时能量的作用, 使焊缝处焊接残余应力重新分布以达到降低焊缝残余应力峰值的 方法。2. 0. 14 有限空间 limited space仅留有12个人孔,进出口受到限制的密闭、狭窄、通风 不良的分隔间,或深度大于L2m的封闭或敞口的只允许单人进 出的通风不良空间。2. 0. 15 无损探伤 non - destructive在不损坏被检零部件的基础上用各种特定的专业方法探测零 部件内部或表面所存在的缺陷的过程。2. 0. 1

20、6 放射性作业 radiant rays work从事接触a、3、-X射线或中子流等的作业。放射线对人 体细胞和组织都有程度不同的伤害作用。y射线具有较强的穿透 力,即使是体外照射,也能对深部组织造成损伤。2. 0. 17 金属清洗液 metal cleaning liquid能清除金属材料表面上的油、污等的化学溶液。2. 0. 18 喷漆室 spraying chamber完全封闭或半封闭的,设有良好机械通风和照明设备的,专用于涂料喷涂的室体或围护结构体。2. 0. 19 涂装作业(场所)painting operation/locale涂装作业指在涂装全过程中作业人员进行的生产活动的 总称

21、,进行涂装作业的场地和特定的周围空间称涂装作业 场所。2.0.20 涂装作业场所的整体安全 the integral safe of painting operaiion/locale涂装作业场所的各种生产设施和作业环境,符合相应的安全 卫生规定,且相互协调配套,形成统一整体的安全。2. 0. 21 安全通风 safety ventilation为使涂装作业通风区域内任何部位在任何工作状态下易 燃易爆气体浓度均达到国家防爆标准规定的安全浓度的通风 措施。2. 0. 22 有效通风 effective ventilation为保证涂装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低于国家卫生标准 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

22、的通风措施。2. 0. 23 导电滑线防护板 conductive line protecting board避免滑线短路或人员误触滑线的防护装置。2. 0. 24 锚定装置 anchoring device将起重机与轨道基础相连接防止起重机在暴风作用下沿轨道 滑行、倾覆的固定装置。2. 0. 25 限位耦 displacement restrictor亦称工作位置限制器或行程限制器。当起重机相应的机构元 件达到其设计极限位置时,能自行停止或限制起升、变嘛、回转 和行走等机构运转的装置。2. 0. 26 无负荷试验 non - stress test起重机取物装置上不加负荷时,开动各机构,试验

23、其工作是 否正常的技术检验方法。2. 0. 27 动负荷试验 dynamic load test试验时应吊着试验重物反复地卷扬、移动、旋转或变幅,以检验起重机各部的运行情况,如有不正常现象则应更换或修理。动负荷试验所用重物的重量应为额定起重量的110%。2.0.28 启闭机 headstock gears用于水工闸门静水或动水状态下启闭操作的专用机械 设备。3基本规定3.1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3.1.1 现场的施工设施,应符合防洪、防火、防强风、防雷击、 防砸、防坍塌以及工业卫生等安全要求。3.1.2 1.2现场的洞(孔八 坑、沟、升降口、漏斗口等危险处应有 防护设施和明显警示标志。3.1.3

24、现场存放设备、材料的场地应平整坚固,设备、材料存 放应整齐有序,周围通道畅通,且宽度不小于1m。3.1.4 现场的排水系统,应布置合理,沟、管、网应排水畅通, 不应影响道路交通。3.1.5 高处临边作业面(如坝顶、厂房顶、桥机梁、工作平台 等),应设置安全防护栏杆,并悬挂安全网。3.1.6 脚手架拆除时,在拆除物坠落范围的外侧应设有安全围 栏与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现场应设专人监护。3.1.7 各类洞(孔)口、沟槽应设有固定盖板,或设置安全防 护栏杆,同时应设有安全警示标志和夜间警示红灯。3.1.8 闸门井、电梯井、电缆竖井等井道口(内)安装作业, 应根据作业面情况,在其下方井道内设置可靠的水平

25、刚性平 台或 安全网作隔离防护层。3.1.9 现场应根据工作及工艺要求,设置安全保卫室,并应根 据工作需要发放标志牌或出入证。3.1.10 险作业场所应设有事故报警装置、紧急疏散通道并悬 挂警示标志。3.1.11 L 11施工中的具体安全防护设施项目和要求应执行DL 5162 的相关规定。3.2 施工现场用电与照明3.3 2. 1施工用电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露天或湿度较大的场地(如洞孔内,地下厂房等)使 用的电气设备及元件,.均应选用防水型或采取防水措施。2在易燃易爆场所,电气设备及线路均应满足防火、防爆 要求。3电动机械与电动工具的电气回路,应装设独立的开关和 漏电保护器,移动式电动机械应使

26、用软橡胶电缆。4元件和熔断器的容量应满足被保护设备的要求,熔丝应 有保护罩,管型熔断器不应无管使用,燧丝不应大于规定的截 面,严禁用其他金属丝代替。5手动操作开启式自动空气开关、闸刀开关及管型熔断器 时,应使用绝缘手套、绝缘棒等绝缘工具。6电气装置拆除,应先切断电源,将导线裸露端部包好绝 缘,并应作出标识。7 施工供电系统安装完毕后,应有完整的系统图、布置图等 资料,并应经相关人员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施工电源应设专 业班组负责运行与维护,其他人员不应擅自改动施工电源设施。8现场施工电源设施,质进行经常性维护,每年雨季前应 检查一次,并应测量绝缘电阻。9接引电源工作,应有监护人。10电工安全用

27、具应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要求,并应定期 检查。11供电线路的架设,施工变电所的位置选取、结构与布 置,变压器、附属设备及电气线路的安装与维护等均应符合 SL 398的有关规定。12 127V及以上电气设备及设施,均应采用接地或接零。13中性线与保护线应采用焊接、压接或螺栓连接方法。3. 2.2 施工照明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厂房、机组坑洞、廊道内和自然采光差的场所,应设 一般照明、局部照明或混合照明,廊道等狭窄部位内的照明灯具 和线路悬挂高度不宜低于2. 5m。2疏散安全通道应装设应急照明和指示路标。3配电箱应安装牢固,其周围应留有安全通道和便于维修 的空间。配电箱进线回路上应安装漏电保护器,箱体

28、应接地。4配电箱应标明其名称、用途,并作出分路标记。配电箱 应由专业人员负责维护。5现场照明灯具和器材应绝缘良好,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有 关标准的规定。6现场照明线路应布线整齐,相对固定。室内安装的固定 式照明灯具悬挂高度不应低于2. 5m,室外安装的照明灯具不应 低于3m。安装在露天、潮湿或易接触水(如洞内、地下等地) 的工作场所的照明灯具应选用防水型灯头。7照明电源线路不应接触潮湿地面,井不应接近热源和直 接绑挂在金属构架上。8照明开关应控制相线。当采用螺口灯头时,相线应接在 中心触头上。9金属容器内和潮湿环境等特殊场所应采用安全电压 照明。10严禁将行灯变压器及焊机调压器带进金属容器或金属管

29、 道内使用。3. 3施工现场消防3.3.1施工现场及工具房内不应存放易燃物品;使用过的油布、 棉纱等易燃物品应及时回收,妥善保管或处置,3.3.2厂房内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搭设的防尘棚、.临时工棚及 设备防尘覆盖膜等,应选用防火阻燃布。3. 3.3厂房内施工使用明火或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应落实 防火措施,特殊部位还应办理动火工作票。3.3.4厂房内所有施工部位严禁吸烟。3.3.5施工现场应根据消防工作的要求,配备不同用途的消防 器材和设施,并应布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消防器材设备附近,不应堆放其他物品。3.3.6消防器材设备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维护,保持 完整有效。3. 3.7施工现

30、场安装设备的包装材料和其他废弃物应及时回收、 清理。34廊道及洞室作业3. 4.1进入廊道及洞室内作业的人员,不应少于两人,并应配 备便携式照明器具。3. 4.2在廊道及洞室内作业前检查周边孔洞的盖板、安全防护 栏杆,应安全牢固。3. 4.3在廊道及洞室内进行运输作业时,应规划便于人员通行 的安全通道或其他保障人员安全的措施。岔道处应设置交通安全 警示标志。3. 4,4地下洞室内存在塌方等安全隐患的部位,应及时处理, 并应悬挂安全警示标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3. 4.5施工廊道应视其作业环境情况,设置安全可靠的通风、 除尘、排水等设施,运行人员应坚守岗位。3.5 底层作业3.5.1 凡有底层作

31、业的井口、洞口或门槽口应设置防止坠物和 防止雨水的围栏、盖板、安全网等防护设施,以及上、下作业的 安全扶(爬)梯,扶梯应牢固可靠。X 5.2在地下洞室或大坝内的高深井内(如引水隧洞的斜井或 轻井、通风竖井、电梯井、电缆井以及闸门门槽等)作业时,井 口或门槽顶部应悬挂警示标志;并应设专人值班和配备通信联络 工具。3.5.3 底层施工交叉作业时,上、下层之间应设置安全防护平 台或隔离棚。3.5.4 封闭环境的底层作业场所,应设置可靠的照明、通风、 排水和消防等设施。3.5.5 底层作业使用的机具与电动工具应绝缘良好,安全可靠, 并应采取防砸、防雨水等保护措施。3.6 焊接与切割作业3.6.1 6.

32、 1焊接与切割作业应执行SL 398的相关规定。3.6.2 从事施工现场金属结构安装和机电设备安装的焊接工作, 应遵守相关焊接要求和规定,3.6.3 大型金属结构生产厂区,焊接与切割用气(氧气、乙烘 气等)量大而集中的安装现场宜采用集中供气,并应执行SL 398的相关规定。3.7 起重运输作业3.7.1 7. 1起重运输作业应执行SL 398的相关规定。3.7.2 金属结构制造、安装、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的起重运输 作业应分别遵守各章、节中的具体规定和要求。3.7.3 重大精需设备和有特殊运输要求的设备的运输、吊装以 及重大件的土法运输、吊装作业,应按程序要求编制施工技术方 案和安全作业指导书,

33、经业主(监理)审批后实施。施工前,应 成立专项安全协调监管机构,并应进行详细的分工和安全技术措 施交底a3.8 作业人员安全要求3.8.1 作业人员应热爱本职工作,努力学习提高技术业务水平 和操作技能,积极参加安全生产的各种活动。3.8.2 作业人员应遵守劳动纪律,服从领导和安全监察人员的 指挥和监督,坚守岗位;严禁酒后上班,不应在严禁烟火的地方 吸烟、动火。3.8.3 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应违章作业;对违章 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任制止他人违章作业。3.8.4 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应持有效的特种作业操作证,配 备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具,并应遵守其相应的特种作业安全技术 规程。3.8

34、.5 作业人员应正确穿戴个人安全防护用品,进入施工现场 应戴好安全帽,佩戴上岗证。高处、临边作业应系好安全带,不 应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不应投掷物料,严禁赤脚、穿掩鞋或 穿高跟鞋。3.8.6 施工现场行走应注意安全,不应攀登脚手架、电气盘柜、 通风管道等危险部位。3.8.7 应正确使用防护装置和防护设施,对各种防护装置、防 护设施和安全警示标志等不应任意拆除和随意挪动。3.8.8 作业人员应遵守岗位责任制和交接班制度,并应熟知本 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多工种联合作业时,应遵守相关工种 的安全技术规程。3.8.9 8.9施工现场应配备值班车辆,作业人员发生意外情况时, 应及时救助。3.8.1

35、0 夜间作业时,应保证良好照明,每个施工部位至少安排 两人以上工作,严禁单人独立作业。检查密封构件或设备内部 时,应使用安全行灯或手电照明,3.8.11 8,11作业前,应认真检查所使用的设备、工器具等,严禁使 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设备和工器具。若发现事故隐患应立即进行 整改或向所在单位领导报告。3.8.12 12从事高处作业时,应遵守高处作业的相关规定,作业人 员不应在脚手架上爬行或不挂保险带在高处移动,严禁手拿任何 物件攀登爬梯和构架。3.8.13 作业人员应遵守现场安全用电规定,应学习和掌握现场 触电的自救和互救的急救措施和方法。3.8.14 8. 14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凡经医生诊断

36、患有高血压、 心脏病、贫血、精神病的人员,应立即退出金属结构安装和机电 安装作业现场。4金属结构制作1.1.1 布置1.1.1 L1厂房、库房、办公楼等永久或临时建筑物应布置.合理。 厂址应避免选择在可能发生洪水、泥石流或滑坡等自然灾害 地段。1.1.2 1.2建筑物的布置、设计应符合工业建筑、防火、防雷等设 计规范。1.1.3 压缩空气站的设计布置应符合GB 50029的相关规定。1.1.4 氧气站、乙块气站的设计、布置应符合GB 50030、GB 50031的规定。1.1.5 供气房及集中供气管道的布置应满足有关消防安全规定。4.1.6 生产场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生产场地应按产品制造工艺流

37、程划分作业区,并应设有 明显的区域标识和隔离带,如原材料堆放区、下料区、单件组装 区、部件组装区、焊接区、总拼区、半成品区、成品区等。2车间内主通道宽度不应小于2m,各作业区间应有安全通 道,其宽度不应小于1m。两侧应用宽80mm的黄色油漆标明, 通道内不应堆放物品。3架空设置的设备平台、人行道及高空作业的安全走道的 底板应为防滑钢板,临边应设置带有挡脚板等钢防护栏杆。4车间及作业区照明应充足,架空的通道、地面主要安全 通道、,进出口、楼梯口等处宜设置自动应急灯。5露天作业场的布置应根据场地交通及起吊设备能力进行 设计布局,以确保大件产品的吊装及装卸运输。6各作业区应有明显标识,其周围严禁堆放

38、杂物。7露天场地应有合理的地面排水系统和通畅的运输道路网. 为施工创造好的环境。8施工场地除布置通用照明外,作业部位还应设置照度足 够的临时工作照明。4.1.7 施工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机械设备、电气盘柜和其他危险部位应悬挂安全警示标 志和安全操作规程。2车间及厂区内应布置接地网,各种用电设备、电气盘柜、 钢板铺设的平台的接地或接零装置应与地网可靠连用。接地电阻 不应大于40。保护零线的重复接地电阻不应大于ion=3电焊机等施工设备应合理布置,并应有专用平台。平台 的高度离地面不应小于300mm,并应有可靠的防雨措施。4电焊机、加热设备应采用独立电源并装有漏电保护器。 设备外壳应有可靠的接地

39、和接零保护。5施工时地面设置的临时地锚、挡桩、支墩等在施工结束 后应及时清除。4.2钢闸门及埋件制作1 .2.1工作前,应检查所使用的工器具、设备以及安全防护设 施,应完好可靠。4 . 2,2 埋件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埋件的下料、组装、焊接、总拼应符合闸门制作有关 规定。2埋件采用机械矫正时,应有专人指挥,受力点的支垫应 采取措施。3 埋件矫正需吊车配合时,其挂钩或绳卡与构件连接应 可靠。4埋件矫正、检查时应可靠放置。5当埋件需立置状态进行组装调整时,应有可靠的防倾倒 的措施,并应符合高空作业的有关规定。4.2.3钢闸门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下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板吊运时宜采用平吊,严禁

40、采用厚板卡子吊穗板 或厚板卡子中加垫板吊薄板,严禁超负荷使用 吊具。2)下料应采用专用切割平台。当采用栅格式切割平台时, 固定栅条的卡板应与平台骨架焊牢。地面切割时其割 嘴应离地面0.2m以上。3)使用氧、乙烘等气体下料应遵守SL 398的有关安全规 定。使用平板机、油压机、剪板机、冲剪机、刨边机 等机械设备进行下料、加工、矫正等工序作业时,应 遵守相关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4)铮工、焊工、切割工在切割后使用扁铲、角向磨光机 进行清理打磨时应佩戴防护眼镜,严禁使用受潮或有 裂纹的砂轮片。进行等离子切割时操作人员还应佩戴 防护面罩。5)加热后的材料应定点存放,搬动前应做滴水试验,待 冷却后,方可

41、用手搬动。6)零件下料后应按区域要求分类码放整齐并标识。切割 后留下边角余料应集中放置,不应随意摆放。7)用地炉加热工件时,应注意周围有无电线或易燃物品, 熄灭地炉时,浇水前应将风门打开,熄灭后应仔细 检查。2组装焊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大小锤、平锤、冲子及其他承受锤击的工具顶部严禁 淬火,应无毛剌及伤痕,锤把应无裂纹。2)零部件吊装就位时,起重指挥信号应明确,起重吊具 应依据工件大小、重量正确选择和使用。3)工件就位时各工种应协调配合,统一指挥。手脚不应 探入组合面内。工件在没有可靠固定前,在其可能倾 倒覆盖范围内严禁进行与之无关的其他作业。4)工件就位临时固定应采用定位挡板、倒链等,找正

42、后应及时进行加固点焊;需进行焊接预热的焊缝,点固 焊时也应进行预热。5)打大锤时,严禁戴手套,锤头运动前后方严禁站人。6)箱梁及空间较小的构件内焊接时应采取通风措施,使 用行灯照明,当构件内部温度超过40t时,应进行轮 换作业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并应设专人监护。7)电焊工因空间较小,必须跪姿或卧姿进行施焊时,所 使用的铺垫应为干燥的木板或其他绝缘材料。8)使用砂轮机、角向磨光机、风铲等工具进行打磨、清 理的操作人员应佩戴平光防护眼镜。3总拼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总拼装应编制技术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并应经有关 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2)脚手架搭设方案应由技术部门设计、审批,经有关部 门验收后方可使

43、用,作业平台应铺设完整并可靠固定, 护栏应符合安全标准“3)排架作业面及行走通道应清理干净,作业人员严禁穿 硬底鞋。4)作业使用的千斤顶、楔子板:大锤、扳手等工器具应 放置妥当,千斤顶严禁叠摞使用。严禁空中投掷传递 工具等物。5)交叉作业时,应设置安全有效的隔离措施。6)氧气、乙烘气等燃气瓶安全间距应大于5m,水平距离 火源点不应小于10m。乙燃气瓶应立置,冬季及夏季 施工气瓶应有防冻、防晒措施。7)起重人员在起吊拘件时应保证构件重心与吊钩在同一 垂线上。8)拆除作业一般应按照拼装流程的倒序进行作业;对于 难度大、危险性大的拆除作业应制定专项拆除方案和 安全技术措施,并应经审批后方可施工;4.

44、3钢管制作4.3.1 钢管(含尾水管、锥管、蜗壳)等下料应遵守4.2节钢 闸门及埋件制作中的规定。4.3.2 3.2采用油压机预弯瓦片时应遵守下列规定:1预弯时,模具应与油压机压力中心线重合,上、下模具 应可靠固定。2油压机启动前,应经回油口向泵体内灌满工作油,排出 主缸及液压系统中的空气,同时检查各部位所有连接应紫固.电 动机旋转方向应与要求相符。3油压机每班作业前应检查管接头及密封件,发现渗漏应 及时修复。谀备运行中,不应进行修理及更换。4.3.3 瓦片卷制时,应遵守下列有关规定:1卷板机开机前应认真检查各机构、系统运转正常,各润 滑部位应按规定加注润滑油。2卷板机上卷制刚度较小或弧长较长

45、的瓦片及管节时,应 采用弧形托架或桥机配合进行卷制13卷制时,设备操作人员应听从指挥人员指挥,指挥信号 应明确清楚。多人卷板时应明确统一指挥,操作人员工作完毕或 离开设备应切断电源。4卷制时,严禁卷板人员手扶工件或垫条。5卷板机翻倒机构翻倒时其复盖范围内严禁站人和堆放 物品Q6卷板机在上料、卸料、调整根筒时不应开机。设备卷板 过程中,进出料方向严禁站人。7瓦片立置检验或校正时,应有可靠固定和采取防止倾倒 的措施。4.3.4 组装与焊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瓦片较大时应采用平衡梁吊装至平台,起吊时应先吊离 地面约100300mm高,应检查瓦片吊装重心是否平稳。2管节、管段组装应设有专用组装平台和焊接平台,操作 平台的搭设以及人员的着装应符合高空作业要求。3钢管拼装时,立置的瓦片应临时固定牢固。瓦片组装时, 工作人员的手、头、脚不应伸入组合缝内。4工作中使用的千斤顶及压力架等,应拴牢或采用其他防 倾倒和坠落措施。5焊接过程中的预热、后热以及焊缝的爆炸消应等应有隔 离设施,并应明确安全标识。4.3.5 支撑与调整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1调圆或加固采用的“米”字或“井”字支撑应与钢管及 支撑间连接可靠,安装支撑时应将支撑固定后方可松钩。2 .内支撑安装完成后应有防松措施m4.4无损探伤1 .4.1参加无损探伤人员应进行身体检查,并应经主管部门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