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权的限制和保护(3).ppt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68139902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2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利权的限制和保护(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专利权的限制和保护(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利权的限制和保护(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利权的限制和保护(3).ppt(6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讲第六讲 专利权的限制和保护专利权的限制和保护 刘刘 朝朝2012年年11月月3日日 思考题 在知识经济时代专利制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知识经济时代专利制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加强的背景下,以促进科技创新为目的专利在联系加强的背景下,以促进科技创新为目的专利制度的应然发展?制度的应然发展?提提 纲纲案例分析:案例分析:1 1、黑莓手机侵权案、黑莓手机侵权案 2 2、eBay v.MercExchange eBay v.MercExchange 案案 3、科技界最著名、科技界最著名5 5起专利诉讼案起专利诉讼案专利权的限制和保护专利权的限制和保护课堂讨论课堂讨论 案例1:黑莓手机侵权案黑莓

2、手机侵权案20062006年,年,RIMRIM公司与公司与NTPNTP公司之间长期争而未决的专利公司之间长期争而未决的专利达成庭外和解。达成庭外和解。根据双方达成的和解协议,根据双方达成的和解协议,RIMRIM公司将支付公司将支付6.1256.125亿美亿美元的赔偿给元的赔偿给NTPNTP公司,而公司,而NTPNTP公司也将撤销对公司也将撤销对RIMRIM公司的公司的一切控诉。一切控诉。同时,同时,RIMRIM公司也将得到公司也将得到NTPNTP公司专利技术的永久许可。公司专利技术的永久许可。至至20052005年年1111月月2626日,日,RIMRIM公司的所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公司的所有

3、现金、现金等价物、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和代管基金总额大约有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和代管基金总额大约有1818亿美元亿美元案例案例2 2:eBay v.MercExchange eBay v.MercExchange 案案20012001年,年,MercExchangeMercExchange公司指控公司指控eBayeBay公司使用的公司使用的“立刻购买立刻购买”(即即“Buy It NowBuy It Now”,一种在线固定,一种在线固定价格拍卖技术,允许消费者不参与拍卖过程即可价格拍卖技术,允许消费者不参与拍卖过程即可购买商品购买商品)交易方法技术侵犯其专利权。交易方法技术侵犯其专利权。20032

4、003年,弗吉尼亚联邦地方法院作出有利于年,弗吉尼亚联邦地方法院作出有利于MercExchangeMercExchange的判决,裁定的判决,裁定eBayeBay侵权,并向侵权,并向MercExchangeMercExchange支付赔偿金。支付赔偿金。法院同时拒绝签发限制法院同时拒绝签发限制eBayeBay使用该专利技术的永使用该专利技术的永久性禁制令。久性禁制令。案例案例2 2:eBay v.MercExchange eBay v.MercExchange 案案随后,随后,eBayeBay上诉至联邦巡回上诉法院,辩由是上诉至联邦巡回上诉法院,辩由是MercExchangeMercExcha

5、nge从未实施相关专利,仅仅通过征收从未实施相关专利,仅仅通过征收高于专利自身价值的使用费达到渔利目的,但高于专利自身价值的使用费达到渔利目的,但eBayeBay的上诉请求被上诉法院驳回。的上诉请求被上诉法院驳回。20052005年,年,eBayeBay向联邦最高法院提起上诉,同时提向联邦最高法院提起上诉,同时提出目前法院在做出侵权裁决后即签发禁制令的现出目前法院在做出侵权裁决后即签发禁制令的现行做法不合理,要求法院改变现有惯例。行做法不合理,要求法院改变现有惯例。20052005年年1111月月2828日,最高法院受理日,最高法院受理eBayeBay的调卷令请的调卷令请求,签发调卷令。求,签

6、发调卷令。案例案例2 2:eBay v.MercExchange eBay v.MercExchange 案案20062006年年5 5月月1515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9 9名大法官全名大法官全体无异议地做出终审判决,废弃了美国联邦巡回体无异议地做出终审判决,废弃了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二审判决,将该案发回重审上诉法院的二审判决,将该案发回重审 最高法院决定废弃上诉法院的判决,而对于该案最高法院决定废弃上诉法院的判决,而对于该案或其他源自专利法的纠纷是否应当发布永久性禁或其他源自专利法的纠纷是否应当发布永久性禁令,不发表任何意见,仅仅决定:是否准予禁令令,不发表任何意见,仅

7、仅决定:是否准予禁令救济取决于地方法院的衡平裁量权,而此一裁量救济取决于地方法院的衡平裁量权,而此一裁量权的行使则必须符合传统上的衡平原则,专利纠权的行使则必须符合传统上的衡平原则,专利纠纷与其他案件同样适用此种标准。纷与其他案件同样适用此种标准。案例案例3 3:科技界最著名5起专利诉讼案1 1、谁才是图形用户界面的发明者?苹果?微、谁才是图形用户界面的发明者?苹果?微软?还是施乐?软?还是施乐?2 2、SCOSCO起诉起诉LinuxLinux剽窃剽窃UNIXUNIX代码:一场闹剧代码:一场闹剧 3 3、黑莓制造商、黑莓制造商RIMRIM遭起诉,遭起诉,6 6亿美元了结官司亿美元了结官司 4

8、4、英特尔芯片设计遭起诉,殃及惠普等、英特尔芯片设计遭起诉,殃及惠普等PCPC厂厂商商 5 5、微软、微软WordWord遭起诉,巨人做出让步遭起诉,巨人做出让步 专利权的限制和保护专利权的限制和保护专利权的限制专利权的限制专利权的保护专利权的保护一、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一、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二、专利侵权认定的实体问题二、专利侵权认定的实体问题三、专利侵权认定的程序问题三、专利侵权认定的程序问题四、专利权属纠纷四、专利权属纠纷五、专利合同纠纷五、专利合同纠纷六、专利行政纠纷六、专利行政纠纷七、专利权的国际保护七、专利权的国际保护专利权的限制专利权的限制1、计划许可、计划许可2、强制许可、强制

9、许可3 3、合理使用、合理使用4 4、为科研、教育、个人目的的使用、为科研、教育、个人目的的使用5 5 善意使用或销售善意使用或销售专利权的限制专利权的限制1 1、计划许可:、计划许可:第十四条第十四条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发明专利,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发明专利,对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务院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决定在批准的范围内推广应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决定在批准的范围内推广应用,允许指定的单位实施,由实施单位按照国家用,允许指定的单位实施,由实施单位按照国家规

10、定向专利权人支付使用费。规定向专利权人支付使用费。中国集体所有制单位和个人的发明专利,对中国集体所有制单位和个人的发明专利,对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义,需要推广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义,需要推广应用的,参照前款规定办理。应用的,参照前款规定办理。专利权的限制专利权的限制理由: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的需要理由: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的需要 对象:国有企事业,集体所有制单位及个人对象:国有企事业,集体所有制单位及个人 范围:批准的范围推广应用范围:批准的范围推广应用 批准部门: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省自治区、批准部门: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按照国家规定支直

11、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按照国家规定支付使用费付使用费专利权的限制专利权的限制2、强制许可、强制许可 1 1)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以合理的条)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以合理的条件请求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人许可实件请求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而未能在合理长的时间内获得施其专利,而未能在合理长的时间内获得这种许可时,国务专利行政部门根据该单这种许可时,国务专利行政部门根据该单位的申请,可以给予实施该发明专利或者位的申请,可以给予实施该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专利权的限制专利权的限制2 2)在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者非常情况时,)在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者非常

12、情况时,或者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国务院专利行或者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给予实施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政部门可以给予实施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型专利的强制许可。专利权的限制专利权的限制3 3)依存专利的强制许可:一项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依存专利的强制许可:一项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比前已经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经新型比前已经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经济意义的重大技术进步,其实施又有赖于前一发明或者实济意义的重大技术进步,其实施又有赖于前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实施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后一专利权人用新型的实施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

13、门根据后一专利权人的申请,可以给予实施前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强制许可。的申请,可以给予实施前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强制许可。在依照前款规定给予实施强制许可的情形下,国务院专在依照前款规定给予实施强制许可的情形下,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前一专利权人的申请,也可以给予实施后利行政部门根据前一专利权人的申请,也可以给予实施后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强制许可。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强制许可。专利权的限制专利权的限制3 3、合理使用、合理使用1 1)权利用尽)权利用尽 当当专专利利权权人人自自己己制制造造或或者者经经其其许许可可制制造造的的专专利利产产品品售售出出以以后后,即即认认为为其其专专利利权权已已经经“

14、用用尽尽”,他他人人再再使使用用销销售售、许许诺诺销销售售该该产产品品的的,都都不不视视为为侵侵权权,它它只只适适用用于于合合法法投入市场的专利产品。投入市场的专利产品。专利权的限制专利权的限制2 2)先用权人的利用)先用权人的利用 对于在专利申请日以前已经制造相同对于在专利申请日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条件的使用的必要准备条件的“先使用人先使用人”,可,可以在原生产规模范围内继续使用这一技术。以在原生产规模范围内继续使用这一技术。先用权可以转让,但不能脱离原来的生产先用权可以转让,但不能脱离原来的生产实体单独转让。

15、实体单独转让。专利权的限制专利权的限制3 3)临时过境:)临时过境:临时过境的外国运输工具的使用临时通过中临时过境的外国运输工具的使用临时通过中国领土、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为其自身国领土、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为其自身需要在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技术的,可以需要在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技术的,可以不经专利权人的许可,但这种使用仅限与我国签不经专利权人的许可,但这种使用仅限与我国签有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公约,或者有互惠条有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公约,或者有互惠条约的国家的运输工具,并不面向所有国家。需说约的国家的运输工具,并不面向所有国家。需说明的是,在临时过境运输工具上载有仿制

16、专利的明的是,在临时过境运输工具上载有仿制专利的产品,不在此合理使用范围之内,应视为侵权。产品,不在此合理使用范围之内,应视为侵权。专利权的限制专利权的限制4 4、为科研、教育、个人目的的使用:、为科研、教育、个人目的的使用:为科学研究和实验目的,为教育、个为科学研究和实验目的,为教育、个人及其他非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专利技术人及其他非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专利技术的,可以不经专利权人的许可,不视为侵的,可以不经专利权人的许可,不视为侵权行为。权行为。实验室中的反向工程不视为侵权。实验室中的反向工程不视为侵权。专利权的限制专利权的限制5 5 善意使用或销售:善意使用或销售:对于那些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

17、人许可而制造并对于那些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专利产品的使用者或销售者,能证明其产品售出专利产品的使用者或销售者,能证明其产品合法来源的,视为合法来源的,视为“善意善意”第三人,承担侵权责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不承担赔偿责任。任,不承担赔偿责任。专利权的保护专利权的保护一、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一、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二、专利侵权的认定二、专利侵权的认定一、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一、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1 1、确定保护范围的法律文件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外观设计的照片、确定保护范围的法律文件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外观设计的照片或图片。或图片。2 2、保护范围的确定原则、保护范围的确定原则

18、中心原则中心原则 周边原则周边原则 折中原则折中原则(解释原则解释原则)3 3、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 以权利要求书为准,说明书和附图可以解释权利要求。以权利要求书为准,说明书和附图可以解释权利要求。以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为准,包括前序部分记以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为准,包括前序部分记载的特征及特征部分记载的特征。载的特征及特征部分记载的特征。4 4、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范围、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范围 以递交的照片或图片为准以递交的照片或图片为准二、专利侵权的认定二、专利侵权的认定侵权行为的构成:侵权行为的构成:侵害的对象为有效的专

19、利侵害的对象为有效的专利有侵害行为有侵害行为以生产经营为目的以生产经营为目的侵权人主观上有过错?侵权人主观上有过错?二、专利侵权的认定二、专利侵权的认定直接侵权直接侵权 直直接接制制造造、使使用用、销销售售、许许诺诺销销售售、进进口口他他人人专专利利产产品品及及使使用用他他人人专专利利方方法法以以及及使使用用、销销售售、许许诺诺销销售售、进进口口依依他他人人专专利利方法制造的产品。方法制造的产品。假冒他人专利假冒他人专利二、专利侵权的认定二、专利侵权的认定间接侵权:间接侵权:鼓励或诱使别人实施侵害专利权的行为。行为人本身的行为并不鼓励或诱使别人实施侵害专利权的行为。行为人本身的行为并不构成专利

20、侵权,但是:构成专利侵权,但是:A A、属于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属于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的制造、出售专门用于专利产品的关键部件或者专门用于实施方法的的制造、出售专门用于专利产品的关键部件或者专门用于实施方法的设备或材料;的设备或材料;B B、未经专利权人授权或委托,擅自转让其专利技术;、未经专利权人授权或委托,擅自转让其专利技术;C C、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等属于间接侵权。、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等属于间接侵权。间间接接侵侵权权帮帮助助和和导导致致了了直直接接侵侵权权行行为为的的发发生生,行行为为人人有有过过错错,对对专专利利权权人人造造成成了了损损害害,与与

21、直直接接侵侵权权构构成成共共同同侵侵权权。由由于于间间接接侵侵权权的的成成立立以以直直接接侵侵权权为为前前提提,所所以以,只只有有确确定定了了直直接接侵侵权权的的事事实实后后,才才能能确确认间接侵权。认间接侵权。二、专利侵权的认定二、专利侵权的认定善意侵权:善意侵权: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能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能证明其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证明其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专利侵权的归责原则专利侵权的归责原则侵权损害

22、民事责任构成要件:侵权损害民事责任构成要件:损害事实的存在;损害事实的存在;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有因果关系;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有因果关系;行为人的过错;行为人的过错;讨讨论论:过过错错原原则则:故故意意与与过过失失、过过错推定错推定 无过错原则?无过错原则?行为的违法性行为的违法性专利侵权的归责原则专利侵权的归责原则 知知识识产产权权的的时时间间性性地地域域性性及及无无形形性性使使得得他他人人无无意意闯闯入入权权利利范范围围的的可可能能性性比比其其他他民民事事权权利利大大的的多。多。无无过过错错给给他他人人知知识识产产权权造造成成损损害害的的普普遍遍性性成成为为知知识识产产权权侵侵权权归归责责原

23、原则则的的特特殊殊性性(以以及及原原告告证证明被告有过错的难度、被告证明无过错的容易)明被告有过错的难度、被告证明无过错的容易)【特特】许诺销售没有损害事实许诺销售没有损害事实 善意使用没有过错善意使用没有过错 制造产品不考虑过错因素制造产品不考虑过错因素侵权认定的适用原则侵权认定的适用原则全面覆盖原则全面覆盖原则 等同原则等同原则 禁止反悔原则禁止反悔原则 多余指定原则多余指定原则全面覆盖原则全面覆盖原则全面覆盖,是指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将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技术方全面覆盖,是指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将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必要技术特征全部再现,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与专利独

24、立权利要案的必要技术特征全部再现,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与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一一对应并且相同求中记载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一一对应并且相同全面覆盖原则,即全部技术特征覆盖原则或字面侵权原则。即如果被控侵权全面覆盖原则,即全部技术特征覆盖原则或字面侵权原则。即如果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的技术特征包含了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必要技术特物(产品或方法)的技术特征包含了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则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征,则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当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采用的是上位概念特征,而被控当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采用的是上位概念特

25、征,而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采用的是相应的下位概念特征时,则被控侵权物(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采用的是相应的下位概念特征时,则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品或方法)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在利用专利权利要求中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的基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在利用专利权利要求中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技术特征,仍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此时,不考虑被础上,又增加了新的技术特征,仍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此时,不考虑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的技术效果与专利技术是否相同。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的技术效果与专利技术是否相同。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对

26、在先专利技术而言是改进的技术方案,并且获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对在先专利技术而言是改进的技术方案,并且获得了专利权,则属于从属专利。未经在先专利权人许可,实施从属专利也覆得了专利权,则属于从属专利。未经在先专利权人许可,实施从属专利也覆盖了在先专利权的保护范围。盖了在先专利权的保护范围。等同原则等同原则在专利侵权判定中,当适用全面覆盖原则判定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不构成侵犯在专利侵权判定中,当适用全面覆盖原则判定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不构成侵犯专利权的情况下,应当适用等同原则进行侵权判定。专利权的情况下,应当适用等同原则进行侵权判定。等同原则,是指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中有一个或者一个

27、以上技术特征经与专利等同原则,是指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中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技术特征经与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保护的技术特征相比,从字面上看不相同,但经过分析可以认定两者是独立权利要求保护的技术特征相比,从字面上看不相同,但经过分析可以认定两者是相等同的技术特征。这种情况下,应当认定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落入了专利权相等同的技术特征。这种情况下,应当认定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落入了专利权的保护范围。的保护范围。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也包括与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必要技术特征相等同的技术特征所确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也包括与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必要技术特征相等同的技术特征所确定的范围。定的范围。等同特征又称等同物

28、。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中,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技术等同特征又称等同物。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中,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技术特征,是专利权利要求中相应技术特征的等同物:特征,是专利权利要求中相应技术特征的等同物:(一)被控侵权物中的技术特征(一)被控侵权物中的技术特征与专利权利要求中的相应技术特征相比,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与专利权利要求中的相应技术特征相比,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产生了基本相同的效果;产生了基本相同的效果;(二)对该专利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通过阅读专利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无需(二)对该专利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通过阅读专利权利要求

29、和说明书,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技术特征。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技术特征。等同物应当是具体技术特征之间的彼此替换,而不是完整技术方案之间的彼等同物应当是具体技术特征之间的彼此替换,而不是完整技术方案之间的彼此替换。此替换。等同物代替包括对专利权利要求中区别技术特征的替换,也包括对等同物代替包括对专利权利要求中区别技术特征的替换,也包括对专利权利要求中前序部分技术特征的替换。专利权利要求中前序部分技术特征的替换。判定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中的技术特征与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的技术判定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中的技术特征与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是否等同,应当以侵权行为发生的时间

30、为界限。特征是否等同,应当以侵权行为发生的时间为界限。适用等同原则判定侵权,仅适用于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中的具体技术适用等同原则判定侵权,仅适用于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中的具体技术特征与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相应的必要技术特征是否等同,而不适用于被控特征与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相应的必要技术特征是否等同,而不适用于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的整体技术方案与独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技术方案是侵权物(产品或方法)的整体技术方案与独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技术方案是否等同。否等同。进行等同侵权判断。应当以该专利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进行等同侵权判断。应当以该专利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为

31、准,而不应以所属领域的高级技术专家的专业知识水平为准为准,而不应以所属领域的高级技术专家的专业知识水平为准进行等同侵权判断,对于开拓性的重大发明专利,确定等同保护的范围可以进行等同侵权判断,对于开拓性的重大发明专利,确定等同保护的范围可以适当放宽;对于组合性发明或者选择性发明,确定等同保护的范围可以适当适当放宽;对于组合性发明或者选择性发明,确定等同保护的范围可以适当从严从严 对于故意省略专利权利要求中个别必要技术特征,使其技术方案成为对于故意省略专利权利要求中个别必要技术特征,使其技术方案成为在性能和效果上均不如专利技术方案优越的变劣技术方案,而且这一在性能和效果上均不如专利技术方案优越的变

32、劣技术方案,而且这一变劣技术方案明显是由于省略该必要技术特征造成的,应当适用等同变劣技术方案明显是由于省略该必要技术特征造成的,应当适用等同原则认定构成侵犯专利权原则认定构成侵犯专利权在专利侵权判定中,下列情况不应适用等同原则认定被控侵权物(产在专利侵权判定中,下列情况不应适用等同原则认定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落入专利权保护范围:品或方法)落入专利权保护范围:(一)被控侵权的技术方案属于申请日前的公知技术;(一)被控侵权的技术方案属于申请日前的公知技术;(二)被控侵权的技术方案属于抵触申请或在先申请专利;(二)被控侵权的技术方案属于抵触申请或在先申请专利;(三)被控侵权物中的技术特征,属于专

33、利权人在专利申请、授(三)被控侵权物中的技术特征,属于专利权人在专利申请、授权审查以及维持专利权效力过程中明确排除专利保护的技术内容。权审查以及维持专利权效力过程中明确排除专利保护的技术内容。禁止反悔原则禁止反悔原则禁止反悔原则,是指在专利审批、撤销或无效程序中,专利权人为确定其专利具备新禁止反悔原则,是指在专利审批、撤销或无效程序中,专利权人为确定其专利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通过书面声明或者修改专利文件的方式,对专利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颖性和创造性,通过书面声明或者修改专利文件的方式,对专利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作了限制承诺或者部分地放弃了保护,并因此获得了专利权,而在专利侵权诉讼中,作了限制承诺或

34、者部分地放弃了保护,并因此获得了专利权,而在专利侵权诉讼中,法院适用等同原则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时,应当禁止专利权人将已被限制、排除或法院适用等同原则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时,应当禁止专利权人将已被限制、排除或者已经放弃的内容重新纳入专利权保护范围。者已经放弃的内容重新纳入专利权保护范围。当等同原则与禁止反悔原则在适用上发生冲突时,即原告主张适用等同原则判定被告当等同原则与禁止反悔原则在适用上发生冲突时,即原告主张适用等同原则判定被告侵犯其专利权,而被告主张适用禁止反悔原则判定自己不构成侵犯专利权的情况下,侵犯其专利权,而被告主张适用禁止反悔原则判定自己不构成侵犯专利权的情况下,应当优先适用禁止

35、反悔原则。应当优先适用禁止反悔原则。适用禁止反悔原则应当符合以下条件:适用禁止反悔原则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专利权人对有关技术特征所作的限制承诺或者放弃必须是明示的,而且已(一)专利权人对有关技术特征所作的限制承诺或者放弃必须是明示的,而且已经被记录在专利文档中;经被记录在专利文档中;(二)限制承诺或者放弃保护的技术内容,必须对专利权的授予或者维持专利权(二)限制承诺或者放弃保护的技术内容,必须对专利权的授予或者维持专利权有效产生了实质性作用。有效产生了实质性作用。禁止反悔原则的适用应当以被告提出请求为前提,并由禁止反悔原则的适用应当以被告提出请求为前提,并由被告提供原告反悔的相应证据。被告

36、提供原告反悔的相应证据。多余指定原则多余指定原则多余指定原则,是指在专利侵权判定中,在解释专利独立权利要求和确定专多余指定原则,是指在专利侵权判定中,在解释专利独立权利要求和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时,将记载在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的明显附加技术特征(即多利权保护范围时,将记载在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的明显附加技术特征(即多余特征)略去,仅以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的必要技术特征来确定专利权保护余特征)略去,仅以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的必要技术特征来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判定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是否覆盖专利权保护范围的原则。范围,判定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是否覆盖专利权保护范围的原则。认定记载在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

37、的某个技术特征是否属于附加技术特征,应认定记载在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的某个技术特征是否属于附加技术特征,应当结合专利说明书及附图中记载的该技术特征在实现发明目的、解决技术问当结合专利说明书及附图中记载的该技术特征在实现发明目的、解决技术问题的功能、效果,以及专利权人在专利审批、撤销或者无效审查程序中向中题的功能、效果,以及专利权人在专利审批、撤销或者无效审查程序中向中国专利局或者专利复审委员会所作出的涉及该技术特征的陈述,进行综合分国专利局或者专利复审委员会所作出的涉及该技术特征的陈述,进行综合分析判定。析判定。对于在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有明确记载,但在专利说明书中对其功能、作用对于在专利独立权利

38、要求中有明确记载,但在专利说明书中对其功能、作用未加以说明的技术特征,不应认定为附加技术特征。未加以说明的技术特征,不应认定为附加技术特征。适用多余指定原则认定附加技术特征,应当考虑以下因素:适用多余指定原则认定附加技术特征,应当考虑以下因素:(一)该技术特征是否属于区别专利技术方案与专利申请日前的(一)该技术特征是否属于区别专利技术方案与专利申请日前的已有技术方案所必须的,是否属于体现专利新颖性、创造性的技已有技术方案所必须的,是否属于体现专利新颖性、创造性的技术特征,即专利权利要求中略去该技术特征,该专利是否还具有术特征,即专利权利要求中略去该技术特征,该专利是否还具有新颖性、创造性;新颖

39、性、创造性;(二)该技术特征是否属于实现专利发明目的、解决发明技术问(二)该技术特征是否属于实现专利发明目的、解决发明技术问题、获得发明技术效果所必需的,即专利独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题、获得发明技术效果所必需的,即专利独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技术方案略去该技术特征,该专利是否仍然能够实现或基本实现技术方案略去该技术特征,该专利是否仍然能够实现或基本实现发明目的、达到发明效果;发明目的、达到发明效果;(三)该技术特征不得存在专利权人反悔的情形。(三)该技术特征不得存在专利权人反悔的情形。在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中,仅缺少独立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对解决专利在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中,仅缺少独立权利要求中

40、记载的对解决专利技术问题无关或者不起主要作用、不影响专利性的附加技术特征,使被控侵技术问题无关或者不起主要作用、不影响专利性的附加技术特征,使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的技术效果明显劣于专利技术,但又明显优于申请日前权物(产品或方法)的技术效果明显劣于专利技术,但又明显优于申请日前的公知技术,不应当适用多余指定原则,而应当适用等同原则,认定侵权物的公知技术,不应当适用多余指定原则,而应当适用等同原则,认定侵权物(产品或方法)落入了专利保护范围。(产品或方法)落入了专利保护范围。法院不应当主动适用多余指定原则,而应以原告提出请求和相应证据为条件。法院不应当主动适用多余指定原则,而应以原告提出请求和

41、相应证据为条件。对于含有非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应当严格按照专利对于含有非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应当严格按照专利权利要求的文字限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不应当把该专利权利要求中的非实权利要求的文字限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不应当把该专利权利要求中的非实用新型技术特征认定为非必要技术特征。即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缺少用新型技术特征认定为非必要技术特征。即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缺少了实用新型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的非实用新型技术特征,不构成侵犯专利权。了实用新型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的非实用新型技术特征,不构成侵犯专利权。对于发明高度较低的实用新型专利,一般不适用多余指定原

42、则确定专利保护对于发明高度较低的实用新型专利,一般不适用多余指定原则确定专利保护范围。范围。适用多余指定原则时,应适当考虑专利权人的过错责任,并在赔偿损失时予适用多余指定原则时,应适当考虑专利权人的过错责任,并在赔偿损失时予以体现。以体现。侵权认定的适用原则侵权认定的适用原则根据修改后的专利法的第六十二条,在专利侵权纠纷中,根据修改后的专利法的第六十二条,在专利侵权纠纷中,被控侵权人有证据证明其实施的技术或者设计属于现有技被控侵权人有证据证明其实施的技术或者设计属于现有技术或者现有设计的,可以以此主张抗辩权,管理专利工作术或者现有设计的,可以以此主张抗辩权,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和法院可直接判定被

43、控侵权人不侵权。的部门和法院可直接判定被控侵权人不侵权。修改后的专利法的第七十条规定:修改后的专利法的第七十条规定:“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许诺销售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侵权产品,能证明该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出的专利侵权产品,能证明该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偿责任”。三、专利侵权认定的程序问题三、专利侵权认定的程序问题专利侵权诉前措施:专利侵权诉前措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诉前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适用法律问题的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诉前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干规定2001200

44、1年年6 6月月5 5日通过日通过 请求颁布请求颁布“诉前临时禁令诉前临时禁令”:申请人提出申请时,应当提交下列证据:申请人提出申请时,应当提交下列证据:(一一)专利权人应当提交证明其专利权真实有效的文件,包括专利专利权人应当提交证明其专利权真实有效的文件,包括专利证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专利年费交纳凭证。提出的申请涉及实证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专利年费交纳凭证。提出的申请涉及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人应当提交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出具的检索报告。用新型专利的,申请人应当提交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出具的检索报告。(二二)利害关系人应当提供有关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及其在国务院专利害关系人应当提供有关专利实施

45、许可合同及其在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备案的证明材料,未经备案的应当提交专利权人的证明,利行政部门备案的证明材料,未经备案的应当提交专利权人的证明,或者证明其享有权利的其他证据。排他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单独或者证明其享有权利的其他证据。排他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单独提出申请的,应当提交专利权人放弃申请的证明材料。专利财产权利提出申请的,应当提交专利权人放弃申请的证明材料。专利财产权利的继承人应当提交已经继承或者正在继承的证据材料。的继承人应当提交已经继承或者正在继承的证据材料。三、专利侵权认定的程序问题三、专利侵权认定的程序问题 (三三)提交证明被申请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提交证明被申请人正在实施或

46、者即将实施侵犯其专利权的行为的证据,包括被控侵权产施侵犯其专利权的行为的证据,包括被控侵权产品以及专利技术与被控侵权产品技术特征对比材品以及专利技术与被控侵权产品技术特征对比材料等。料等。法官自由心証法官自由心証三、专利侵权认定的程序问题三、专利侵权认定的程序问题专利侵权的诉讼时效:专利侵权的诉讼时效:两年。两年。自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得知或应知之日起计算;对于发明专利自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得知或应知之日起计算;对于发明专利公布前至授权之间使用他人专利未支付费用的,自专利权人得知或应公布前至授权之间使用他人专利未支付费用的,自专利权人得知或应知之日其计算,专利权人在授权前即已得知的,从其授权之

47、日其计算。知之日其计算,专利权人在授权前即已得知的,从其授权之日其计算。基于连续并正在实施的专利侵权行为已超过诉讼时效进行抗辩的,基于连续并正在实施的专利侵权行为已超过诉讼时效进行抗辩的,法院可以根据原告的请求判令被控侵权人停止侵权,但侵权损害赔偿法院可以根据原告的请求判令被控侵权人停止侵权,但侵权损害赔偿数额应当自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二年计算。数额应当自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二年计算。自侵权人实施侵权行为终了之日起过二年的,专利权人将失去胜自侵权人实施侵权行为终了之日起过二年的,专利权人将失去胜诉权。诉权。三、专利侵权认定的程序问题三、专利侵权认定的程序问题专利侵权的责

48、任:专利侵权的责任:民事责任:诉前禁令、停止侵害、民事责任:诉前禁令、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消除影赔偿损失、消除影响。响。赔偿额的计算:实际损失;非法所得;许可使用费赔偿额的计算:实际损失;非法所得;许可使用费的倍数:的倍数:1 13 3倍。倍。没有参照的,在没有参照的,在50005000元以上元以上3030万元万元以下,最多不超过以下,最多不超过5050万元。万元。行政责任:责令改正并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行政责任:责令改正并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处法所得三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处5 5万以下罚款。万以下罚款。刑事责任: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刑

49、事责任: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 三年以下有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期徒刑。三、专利侵权认定的程序问题三、专利侵权认定的程序问题修改后的专利法增加了诉前证据保全措施。根据修改后的修改后的专利法增加了诉前证据保全措施。根据修改后的专利法的第六十七条,在起诉前,权利人就可以向法院申专利法的第六十七条,在起诉前,权利人就可以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更有利于其行使诉权;请证据保全,更有利于其行使诉权;修改后的专利法完善了侵权赔偿制度。修改后的专利法的修改后的专利法完善了侵权赔偿制度。修改后的专利法的第六十六条规定,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的获利以及专利第六十六条规定,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的获利以及专利许可使用费均

50、难以确定的,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一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一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赔偿;并明确将权利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以下的赔偿;并明确将权利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例如律师费和调查取证费等,纳入侵权赔偿的范围,开支,例如律师费和调查取证费等,纳入侵权赔偿的范围,消除其起诉前的顾虑。消除其起诉前的顾虑。四、专利权属纠纷四、专利权属纠纷种类:种类:申请权纠纷申请权纠纷 专利权纠纷专利权纠纷 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 委托发明与合作发明委托发明与合作发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