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8106822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 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以服务发展、稳定就业 为导向,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全面实施技能中 国行动,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政策支持、企 业主体、社会参与的高技能人才工作体系,打造一支国、敬业奉献、 技艺精湛、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二、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培 养、套餐制培训,创新校企双制、校中厂、厂中校等方式。对联合培 养高技能人才成效显著的企业,各级按规定予以表扬和相

2、应政策支持。 完善项目制培养模式,针对不同类别不同群体高技能人才实施差异化 培养项目。鼓励通过名师带徒、技能研修、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技 术交流等形式,开放式培训高技能人才。建立技能人才继续教育制度, 推广求学圆梦行动,定期组织开展研修交流活动,促进技能人才知识 更新与技术创新、工艺改造、产业优化升级要求相适应。三、完善技能导向的使用制度(一)健全高技能人才岗位使用机制资料来源: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企业可设立技能津贴,班组长津贴、带徒津贴等,支持鼓励高技 能人才在岗位上发挥技能、管理班组、带徒传技。鼓励企业根据需要, 重大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项目的制度。实行技师+工程师等团队合

3、作模 式,在科研和技术攻关中发挥高技能人才创新能力。鼓励支持高技能 人才兼任职业学校实习实训指导教师。注重青年高技能人才选用。高 技能人才配置状况应作为生产经营性企业及其他实体参加重大工程项 目招投标、评优和资质评估的重要因素。(二)完善技能要素参与分配制度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和业绩贡献的技能人 才薪酬分配制度,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促进人力资源优化 配置。企业在工资分配上要发挥向技能人才倾斜的示范作用。完善企 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布分职业(工种、 岗位)、分技能等级的工资价位信息,为企业与技能人才协商确定工 资水平提供信息参考。用人单位在聘的高

4、技能人才在学习进修、岗位 聘任、职务晋升、工资福利等方面,分别比照相应层级专业技术人员 享受同等待遇。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机制,对在技术革新或技 术攻关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给予奖励。高技能人才可实行年 薪制、协议工资制,企业可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高技能人才实行特 岗特酬,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运用中长期激励工具,加大对高技 能人才的激励力度。畅通为高技能人才建立企业年金的机制,鼓励和 引导企业为包括高技能人才在内的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完善高技能特 殊人才特殊待遇政策。(三)完善技能人才稳才留才引才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关心关爱技能人才,依法保障技能人才合法权益, 合理确定劳动报酬。健全人才

5、服务体系,促进技能人才合理流动,提 高技能人才配置效率。建立健全技能人才柔性流动机制,鼓励技能人 才通过兼职、服务、技术攻关、项目合作等方式更好发挥作用。畅通 高技能人才向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流动渠道。引导企业规范开展 共享用工。支持各地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实际,将急需紧缺技能人才纳 入人才引进目录,引导技能人才向欠发达地区、基层一线流动。支持 各地将高技能人才纳入城市直接落户范围,高技能人才的配偶、子女 按有关规定享受公共就业、教育、住房等保障服务。四、建立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和多元化评价机制(一)拓宽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建立健全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对设有高级技师的职业 (工种),可

6、在其上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技术职务(岗位),在 初级工之下补设学徒工,形成由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 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构成的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鼓励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按有关规定申请参加相 应职业(工种)的职业技能评价。支持各地面向符合条件的技能人才 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重视从技能人才中培养选拔干部。建立职业 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职称、学历的双向比照认定制度,推进学 历教育学习成果、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职业技能等级学分转换互认, 建立国家资历框架。(二)健全职业标准体系和评价制度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职业分类体系,完善新职业信息发布制 度。完善由

7、国家职业标准、行业企业评价规范、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 范等构成的多层次、相互衔接的职业标准体系。探索开展技能人员职 业标准国际互通、证书国际互认工作,各地可建立境外技能人员职业 资格认可清单制度。健全以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 职业能力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完善以职业能力为 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工匠精神培育和职业道德养成的技能 人才评价体系,推动职业技能评价与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相适应, 与使用、待遇相衔接。深化职业资格制度改革,完善职业资格目录, 实行动态调整。围绕新业态、新技术和劳务品牌、地方特色产业、非 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等,加大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开发

8、力度。(三)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自主确定技能人才评价职业(工种)范围, 自主设置岗位等级,自主开发制定岗位规范,自主运用评价方式开展 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企业对新招录或未定级职工,可根据其 日常表现、工作业绩,结合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规范要求,直接认定 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打破学历、资历、年龄、比例等限制,对技能 高超、业绩突出的一线职工,可直接认定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等级。 对解决重大工艺技术难题和重大质量问题、技术创新成果获得省部级 以上奖项、师带徒业绩突出的高技能人才,可破格晋升职业技能等级。 推进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证书制度实施。强化技能人才评价规范管 理,加大对

9、社会培训评价组织的征集遴选力度,优化遴选条件,机构 自律、社会监督的质量监督体系,保障评价认定结果的科学性、公平 性和权威性。(四)完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广泛深入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完善以世界技能大赛为引领、全国 职业技能大赛为龙头、全国行业和地方各级职业技能竞赛以及专项赛 为主体、企业和院校职业技能比赛为基础的中国特色职业技能竞赛体 系。依托现有资源,加强世界技能大赛综合训练中心、研究(研修) 中心、集训基地等平台建设,推动世界技能大赛成果转化。定期举办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推动省、市、县开展综合性竞赛活动。鼓励行业开展特色竞赛活动,举办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举办世界职业院校 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

10、校技能大赛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健全竞赛管 理制度,推行赛展演会结合的办赛模式,企业和社会多方参与的竞赛 投入保障机制,加强竞赛专兼职队伍建设,提高竞赛科学化、规范化、 专业化水平。完善并落实竞赛获奖选手表彰奖励、升学、职业技能等 级晋升等政策。鼓励企业对竞赛获奖选手建立与岗位使用及薪酬待遇 挂钩的长效激励机制。五、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一)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下同)为基础、 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 组织要结合本行业生产、技术发展趋势,做好高技能人才供需预测和 培养规划。鼓励各类企业结合实际把高技能人才培养纳入

11、企业发展总 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依托企业培训中心、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高技能 人才培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和工匠人才创 新工作室、网络学习平台等,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企业要结合实际 将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情况纳入考核评价体系。鼓励各 类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 式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对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范围的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符合条件的投资,可依据有关规定按投资额 的30%抵免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二)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培 养、套餐制培训,创新校企

12、双制、校中厂、厂中校等方式。对联合培 养高技能人才成效显著的企业,各级按规定予以表扬和相应政策支持。 完善项目制培养模式,针对不同类别不同群体高技能人才实施差异化 培养项目。鼓励通过名师带徒、技能研修、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技 术交流等形式,开放式培训高技能人才。建立技能人才继续教育制度, 推广求学圆梦行动,定期组织开展研修交流活动,促进技能人才知识 更新与技术创新、工艺改造、产业优化升级要求相适应。(三)加大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对高技能人 才的需求,支持制造业企业围绕转型升级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 实施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围绕建设网络强国、

13、数字中国,实施提升 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建立一批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试验区,打造 一批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培训基地,举办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活 动,实施数字教育培训资源开放共享行动。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工匠培育计划,挖掘、保护和传承民间传统技艺,打造一批工匠 园区。(四)发挥职业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性作用优化职业教育类型,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采取中等职业学校和 普通高中同批次并行招生等措施,稳定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在技 工院校中普遍推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允许职业学校开展 有偿性社会培训、技术服务或创办企业,所取得的收入可按一定比例 作为办学经费自主安排使用;公办职业学校所

14、取得的收入可按一定比 例作为绩效工资来源,用于支付本校教师和其他培训教师的劳动报酬。 合理保障职业学校师资受公派临时出国(境)参加培训访学、进修学 习、技能交流等学术交流活动相关费用。切实保障职业学校学生在升 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实 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支持职业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五)优化高技能人才培养资源和服务供给实施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加大东西部 协作和对口帮扶力度。健全公共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实施职业技能培 训共建共享行动,开展县域职业技能培训共建共享试点。加快探索互 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依托

15、金保工程,加快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实名制管理工作,建立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 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电子档案。六、总体要求(-)指导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 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以服务发展、稳定就业 为导向,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全面实施技能中 国行动,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政策支持、企 业主体、社会参与的高技能人才工作体系,打造一支国、敬业奉献、 技艺精湛、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二)目标任务到十四五时期末,高技能人才制度政策更加健全、培养体系更加 完善、岗位使用更加合理、评价机制更加科学、激励保障更加有力, 尊重技能尊重劳动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技能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 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收入稳定增加,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的 比例达到30%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1/3,东部省份 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35队力争到2035年,技能人才规 模持续壮大、素质大幅提高,高技能人才数量、结构与基本实现社会 主义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