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doc

上传人:de****x 文档编号:67908089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教学目的1知识与目的积累词语,掌握“巅、澎湃、狂澜、屏障、培育、九曲连环”等词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理解诗人光未然及音乐家冼星海;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涛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充分展开想象,体会歌词中表达出的英雄气概,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民族骄傲感与自决心,加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的决心,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本人的力量。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教学难点揣摩意蕴丰富的语句,理解其深化含义。教学过程预习导学一、作者、作品

2、与背景1光未然,原名张光年,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年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怒表达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2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由著名诗人光未然作词,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谱曲。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这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河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概,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3年,抗日战争全面迸

3、发以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了我国的华北地区,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也积极地投入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来,他们通过本人制造的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光未然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二、字音字形1读准下面的字音气概(p) 山巅(din) 澎湃(pi) 狂澜(ln) 屏障(zhng)九曲连环(q) 劈开(p) 宛转(wn) 培育(b) 一泻万丈( xi)浊流( zhu) 滋长(z) 劈(b复辟 p开拓 )2辨识以下字形并在括号内组词障( ) 浊( ) 哺( ) 湃( ) 蟑( ) 蚀( ) 捕( ) 拜(

4、 )3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滋长:生长;产生(多用于抽象事物)。 巅:山顶。 培育:喂养,通过教育培养。狂澜:宏大的波浪。 摇篮: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的发源地。浩浩荡荡:原指水势浩大,漫无边际。泛指宽阔或壮大。 金涛澎湃:金黄色的波浪互相撞击,声势浩大,气概宏伟。 宛转:辗转。这里指弯弯曲曲地延伸。 九曲连环:描述黄河的流势盘旋往复。整体感知1 老师范读后学生自由练习朗读。2黄河颂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1)音节美。歌词明快雄健,节拍鲜明,音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长短结合,参差有致。在用韵上隔句押韵,构成自然和谐的韵律。(2)画面美。歌词十分留意刻画黄河的形象,留意营建

5、歌词的画面之美,一幅幅地在读者面前展现出宏大的波涛壮阔的宏伟图画。3“黄河颂”,从标题你得到了哪些信息?(1)“颂”是关键词,意味着作者抒写歌颂赞美之情;(2)歌颂赞美的对象是黄河。4梳理作者思路,明确诗歌层次,并概括层意。全文分两部分:朗颂词与歌词,概括每部分的内容。朗颂词:说明歌颂黄河的主题歌词:歌颂黄河朗颂词将从“英雄的气概”与“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两方面歌颂黄河。歌词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望黄河(我站在高山之巅劈成南北两面)第二部分:颂黄河(啊!黄河!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5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其中的“望”字统领的什么地点,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6“啊!

6、黄河”在诗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培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鼓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化。7 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气概?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探究质疑1“望黄河滚滚”,“望”统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是实写?哪些内容是想象?写出发黄河的什么特点?“望”能换成“看”吗?为什么?“望”统领的内容:“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实写的内容: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

7、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想象的内容: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望”不能换成“看”。由于“望”的范围宽广些,作者站在高山之巅,不仅能够远望近看,还能够想象,而“看”的范围比拟窄小。2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作用?“啊!黄河!”一句在诗中出现了三次,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培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从三个方面赞颂了黄河的英雄气概,即黄河培育了中华民族(历史奉献),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地理优势),黄河还将鼓励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鼓励着中华民族)。3为什么把黄河

8、比作“摇篮”“屏障”?“铁的臂膀”是指什么?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开展、壮大,是黄河培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既写出了黄河天险在地理上的战略意义,也写出了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已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那“千万条铁的臂膀”确实是黄河的无数支流。4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骄傲感与自决心,鼓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拓展延伸:1“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中,“体魄”能否换成“身

9、躯”?为什么?(可查阅两个词在字典中的解释)2“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的铁臂”,是什么意思?(发挥你的想象)牛刀小试1选出以下加点字读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山颠(din) 培育 (p) 澎湃 (pi)B狂澜 (ln) 赞歌 (zn) 发源 (yun)C屏嶂 (zng) 浊流 (zhu) 滋长 (z)D气概 (p) 劈成 (p) 宛转 (wn)2用以下词语造句。浩浩荡荡:原指水势浩大,漫无边际。泛指宽阔或壮大。澎湃:波涛冲击的声音3指出以下诗句运用的修辞方法。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我们祖国

10、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典范,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4黄河大合唱,1939年作于抗日依照地 , 作词, 谱曲,由 个乐意组成。5黄河自古以来都是诗人深情吟诵的对象。请你至少写出两句有关黄河的古诗句。 6“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典范。”你认为谁是新时期具有“黄河精神”的人?请列举一位,并为他(她)写上一句话的评论。人物: 评论:读选文,答复以下咨询题: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出如今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培育下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典范。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7诗歌从哪几个角度讴歌黄河的伟大精神?8“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起到了怎么样的表达效果?9诗歌结尾处“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出现两次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10你认为作者心目中的黄河意味什么?具有什么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