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自测试卷12.docx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67779773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全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自测试卷1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2年全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自测试卷1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全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自测试卷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全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自测试卷12.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 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试题一一,单选题单选题(共共 20 题题,每,每题题 1 分,分,选项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题意意)1.【问题】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下列环境因素中,不属于环境敏感区范围的是()。A.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系统C.人口密集区、文教区、党政机关集中的办公地点D.城市规划中的工业区【答案】D2.【问题】省级人民政府依法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A.地方环境质量标准B.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C.地方环境标准D.地方环境基准【答案】B3.【问题】某新建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内有一个在建的

2、120104t/a 焦化厂,无其他在建、拟建项目,区域污染源调查应采用()。A.焦化厂可研资料B.类比调查资料C.物料衡算结果D.已批复的焦化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资料【答案】D4.【问题】类地表水环境质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的限值是()mg/L。A.10 和 4B.10 和 1.5C.15 和 6D.15 和 10【答案】B5.【问题】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识别首先应选择()。A.列入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物B.评价区内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C.该项目等标排放量较大的污染物D.该项目排放量较大的污染物【答案】C6.【问题】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建设涉及环境敏感区的项

3、目,应当严格按照本名录确定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环境影响评价类别。A.不得擅自提高或者降低B.不得提高或者降低C.不得提高D.不得降低【答案】A7.【问题】某库容 3 亿立方米的水库项目位于土壤环境不敏感区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是()A.一级B.二级C.三级D.可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答案】B8.【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相关规定,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过程中,应当采取清洁生产措施。以下说法中,()是错误的。A.采用无毒、无害或者低毒、低害的原料,替代毒性大、危害严重的原料B.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水和余热

4、等进行综合利用或者循环使用C.采用资源利用率高的工艺和设备,替代资源利用率低、污染物产生量多的工艺和设备D.采用能够达到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防治技术【答案】C9.【问题】根据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文教区昼间和夜间每日发生几次的冲击振动,其铅垂向 Z 振级最大值分别不得超过()dB。A.80、77B.80、70C.73、70D.70、67【答案】B10.【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所称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的各种资源。A.有用能B.动能C.能量D.势能【答案】A11.【问题】(201

5、5 年)南方某具有年调节性质的高坝水电站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识别,下列环境影响中影响最小的是()。A.下泄水量变化对下游用水设施影响B.下泄水温变化对下游农灌作物影响C.河道减水对陆生生态影响D.河道减水对水生生态影响【答案】C12.【问题】依据土壤污染防治法,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发现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不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的,应当根据设施周边土壤监测结果,要求()。A.设施运营单位采取相应改进措施B.土地使用权人采取相应改进措施C.设施运营单位采取相应修复措施D.土地使用权人采取风险管控措施【答案】A13.【问题】某规划实施过程中产生重大不良环境影响,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下列

6、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A.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及时提出改进措施、暂停规划实施,向规划审批机关报告B.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及时提出改进措施、暂停规划实施,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C.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向规划审批机关报告,并通报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D.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委托跟踪评价单位提出改进措施,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并通报规划审批机关等有关部门【答案】C14.【问题】根据污水处理厂(站)的总平面布置要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处理构筑物不必按流程顺序布置B.处理构筑物的间距应以节约用地、增长管线长度为原则C.污泥处理构筑物的布置应保证运行安全、管理方便D.污泥

7、消化池与其他处理构筑物的间距应大于 30m【答案】C15.【问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某建设项目属于水文要素影响型,污水排入附近河流。影响建设项目的水文要素有水温、径流等。其中年径流量与总库容占比10、=15、A10.05。该建设项目评价工作等级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三级 B【答案】A16.【问题】下列关于景观敏感度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有()。A.景观表面相对于观景者的视线坡度达 30%45%为中等敏感B.景观表面相对于观景者的视线坡度大于视角 45%为很敏感C.景观与观景者之间的距离小于 400m 为极敏感D.景观与观景者之间的距离介于 600800m 为中等敏感

8、【答案】C17.【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禁止耕地转为非耕地B.鼓励将水域转为耕地C.严格限制耕地转为非耕地D.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除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外,还必须交纳开垦费【答案】C18.【问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 9642018)中不包括()。A.本标准规定了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工作程序B.本标准规定了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方法和要求C.本标准适用于核与辐射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评价D.本标准适用于化工、冶金、矿山采掘、农林、水利等可能对土壤环境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答案】C1

9、9.【问题】某声源最大尺寸为 2m,可利用 LA(r)LA(r0)20lg(r/r0)公式预测不同距离处声级的条件是()。A.r02m,r2mB.r04m,r4mC.r04m,r4mD.r04m,r4m【答案】B20.【问题】某噪声声波越过疏松地面传播,噪声源到接收点距离为 4.2m,其间的地断面面积 F 为 13.86m2,则噪声源到接收点传播路径的平均离地高度 hm 为()m。A.3.1B.3.3C.3.0D.3.4【答案】B二二,多多选题选题(共共 20 题题,每,每题题 2 分,分,选项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中,至少两个符合题题意意)1.【问题】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主要阶段为()。

10、A.调查分析和工作方案制定阶段B.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C.环境影响分析阶段D.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阶段【答案】ABD2.【问题】某制糖企业污水处理站好氧处理工艺为普通活性污泥法,宜采用的二沉池类型有()。A.竖流沉淀池B.辐流沉淀池C.斜板沉淀池D.斜管沉淀池【答案】AB3.【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施工单位应当采取的扬尘污染防治措施有()。A.冲洗地面和车辆B.及时清运建筑垃圾C.在施工工地设置硬质围挡D.暂时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对裸露地面进行覆盖【答案】ABC4.【问题】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属于确定泄漏频率的方法。A.类比法B.矩阵法C.事故树分析法

11、D.事件树分析法【答案】ACD5.【问题】预测网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并应覆盖整个评价范围。A.极坐标网格B.布点法C.直角坐标网格D.网格状【答案】AC6.【问题】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可主持进行的工作是()。A.环境影响评价B.环境影响后评价C.环境影响技术评估D.环境保护验收【答案】ABCD7.【问题】影响噪声源对声环境敏感目标噪声贡献值的因素有()。A.噪声源位置B.声源源强C.人口密度D.空气的温度、湿度【答案】ABD8.【问题】下列关于评价地面水环境影响的原则,说法正确的有()。A.地面水环境影响的评价范围与影响预测范围不一定相同B.所有预测点和所有预测的水质参数均应进行各生产阶

12、段不同情况的环境影响评价,但应有重点C.所有预测点在水文要素和水质急剧变化处、水域功能改变处、取水口附近等应作为重点D.所有预测的水质参数,影响较重的水质参数应作为重点【答案】BCD9.【问题】以下关于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的说法,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是()。A.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制订危险废物管理计划B.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应当包括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措施C.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应当包括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措施D.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应当报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所在地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E.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内容有重大改变的,应当及时通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

13、门【答案】ABC10.【问题】陆生动物调查中,设立调查线路或调查点应考虑()。A.代表性B.随机性C.整体性D.可达性【答案】ABCD11.【问题】下列关于湖泊水温变化规律说法正确的是()。A.湖泊水温变化具有时间和空间规律,其中主要是季节性变化和垂直变化,对于大湖泊,通常垂向分为三个层次,上层温度较高,下层温度较低,中间为温跃层B.湖泊水文是否分层,由经验性指标、来辨别,其中20、0 时,认为湖泊、水库(人造湖泊)是分层的C.夏季,溶解氧较高的是下层湖泊D.利用湖泊或水库的平均水深 H 判断是否分层时,当 H10m 时认为下层水不受上层水的温度影响,为分层型 E:洪水期湖泊只能是混合型,如果

14、10,则为分层型【答案】AD12.【问题】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表述正确的是()。A.识别制约规划实施的主要资源和环境要素,确定环境目标B.分析、预测与评价规划实施可能对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影响、对环境和人群健康产生的长远影响C.论证规划实施后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可达性,形成规划优化调整建议D.协调规划实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以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答案】ABC13.【问题】下列属于噪声控制的措施有()。A.源强控制措施B.敏感点防护措施C.个人防护措施D.传播途径控制措施【答案】ABD14.【问题】地下水环境预测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建设项目

15、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应考虑到地下水环境污染的隐蔽性和难恢复性,还应遵循环境安全性原则,预测应为评价各方案的环境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的合理性提供依据B.预测的范围、时段、内容和方法均应根据评价工作等级、工程特征与环境特征,结合当地地下水环境现状确定,应以拟建项目对地下水水质、水位、水量动态变化的影响及由此而产生的主要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为重点C.类建设项目,对工程可行性研究和评价中提出的不同选址(选线)方案、或多个排污方案等所引起的地下水环境质量变化应分别进行预测,同时给出污染物正常排放的预测结果D.类建设项目,对工程可行性研究和评价中提出的不同选址(选线)方案、或多个排污方案等所引起的地下水环境质量变

16、化应分别进行预测,同时给出污染物正常排放或事故排放工况下的预测结果。E:类建设项目,应遵循保护地下水资源与环境的原则,对工程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不同选址方案、或不同开采方案等所引起的水位变化及其影响范围应分别进行预测【答案】A15.【问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为了体现广泛参与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应广泛吸收()的意见。A.相关学科专家B.有关单位和个人C.当地环境保护管理部门D.相关行业专家【答案】ABCD16.【问题】废水的一级处理方法的浮选法中气浮的过程包括()。A.气泡产生B.气泡与颗粒附着C.上浮分离D.气泡消失【答案】ABC17.【问题】根据国家对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

17、要求,在核算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基础上应提出工程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建议指标,该指标必须满足()等条件。A.达标排放的要求B.符合相关环保要求C.技术上可行D.建议指标应包括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指标【答案】ABC18.【问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针对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期包括()A.水质状况相对较差的不利时期B.水体自净能力相对较不利的时期C.评价范围内水生生物影响较不利的时期D.水环境现状补充监测时期【答案】AD19.【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下列关于固体废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工业固体废物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B.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放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品属固体废物C.在日常生活中或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属生活垃圾D.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属危险废物【答案】ABCD20.【问题】河流水质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包括()。A.室内模拟实验测定B.专业判断法C.现场实测D.公式计算和经验估值【答案】ACD三三,大大题题分析分析题题(共共 5 题题,每,每题题 8 分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