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与高校课程建设(精品).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67635178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3.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技术与高校课程建设(精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教育技术与高校课程建设(精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技术与高校课程建设(精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技术与高校课程建设(精品).ppt(6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教育技术与高校课程建设教育技术与高校课程建设 李克东李克东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广东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广东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中心主任 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p高校课程是学校或教师组织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高校课程是学校或教师组织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程序和制度化的学生学习生命存在及其活动,通过有程序和制度化的学生学习生命存在及其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习者获得一定水平的知识经验,达到这样的活动,学习者获得一定水平的知识经验,达到特定的预期教育结果,并被授予社会承认的专门资格特定的预期教育结果,并被授予社会承

2、认的专门资格证书。证书。p高校课程是高校生命健康存在的组成细胞。高校课程高校课程是高校生命健康存在的组成细胞。高校课程的建设与成长对高校生命存在至关重要。的建设与成长对高校生命存在至关重要。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p高校课程建设与改革和与信息时代的社会进步和教育高校课程建设与改革和与信息时代的社会进步和教育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p信息时代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方式已发生巨大变化:信息时代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方式已发生巨大变化:(1 1)学习环境网络化)学习环境网络化(2 2)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资源数字化(3 3)学习方式多样化)学习方式多样化 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一、

3、课程建设的内容与指导思想一、课程建设的内容与指导思想二、信息技二、信息技术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术与教师的专业发展三、教育技术与教学内容建设三、教育技术与教学内容建设四、教育技术与教学资源建设四、教育技术与教学资源建设五、教育技术与教学模式改革试验五、教育技术与教学模式改革试验六、教育技术与课程管理六、教育技术与课程管理七、重视教育技术促进高校课程建设的绩效评价七、重视教育技术促进高校课程建设的绩效评价 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一、一、课程建设的内容与指导思想课程建设的内容与指导思想2007年年1月颁发的两个重要文件月颁发的两个重要文件p教育部财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

4、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教高2007年年1号号p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教高2007年年2号号,这项教学质量与,这项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质量工程”)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重要举措:建设一批国家级精品课程重要举措:建设一批国家级精品课程p精品课程是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精品课程是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

5、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的优秀课程。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的优秀课程。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质量工程质量工程”中的重要任务:中的重要任务: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教学团队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团队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从精品课程评价指标看课程建设的内容从精品课程评价指标看课程建设的内容 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高校课程建设的基本内容高校课程建设的基本内容教师队伍建设教师

6、队伍建设课程教学内容建设课程教学内容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教学管理建设课程教学管理建设p教育技术在以上各项都可以发挥促进作用教育技术在以上各项都可以发挥促进作用 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1 1)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强调在课程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强调在课程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 习、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习、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2 2)变革课程教学内容,)变革课程教学内容,)变革课程教学内容,)变革课程教学内容,强调学科交叉,反

7、映学科发展,引强调学科交叉,反映学科发展,引 入教改成果,处理好经典与现代关系等。入教改成果,处理好经典与现代关系等。(3 3)强调教学设计,)强调教学设计,)强调教学设计,)强调教学设计,对课程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设计、对课程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评价的设计以及课程网站的设计等。教学评价的设计以及课程网站的设计等。(4 4)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中要以学为中心;有效调教学过程中要以学为中心;有效调 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5 5)强调信息技术应用,)强调信息技术应用,)强调信息技术应用,)强调信息技

8、术应用,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课程建设必须适应信息时代课程建设必须适应信息时代课程建设必须适应信息时代课程建设必须适应信息时代学习者学习方式的变化学习者学习方式的变化学习者学习方式的变化学习者学习方式的变化(1)课程建设必须适应学习者进行资源利用的学习,)课程建设必须适应学习者进行资源利用的学习,要为学习者提供学习主题相关的丰富资源。要为学习者提供学习主题相关的丰富资源。(2)课程建设必须适应学习者进行问题探究的学习,)课程建设必须适应学习者进行问题探究的学习,要为学习提供探索思考的空间。要为学习提供探索思考的空间。(3)课程建设必须

9、适应学习者进行交流协作的学习,)课程建设必须适应学习者进行交流协作的学习,要为促进学习者交流协作提供有力的支持。要为促进学习者交流协作提供有力的支持。(4)课程建设必须适应学习者进行知识的构建,)课程建设必须适应学习者进行知识的构建,要为学习者提供知识构建和成果展示的平台。要为学习者提供知识构建和成果展示的平台。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二、信息技二、信息技术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术与教师的专业发展专业素养专业素养专业素养专业素养教育素养教育素养信息素养信息素养优秀高校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优秀高校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信息素养信息素养通过培训与实践提高教师信息素养通过培训与

10、实践提高教师信息素养p信信息意识与态度息意识与态度p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p信息技术应用与创新信息技术应用与创新p信息法规与信息道德信息法规与信息道德p提高信息的获取、辨别、利用能力,促进专业发展;提高信息的获取、辨别、利用能力,促进专业发展;p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p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促进教学理念的转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促进教学理念的转变 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促进教学理念的转变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促进教学理念的转变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促进教学理念的

11、转变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促进教学理念的转变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要促进学生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 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要发充分挥网络学习的优势;要发充分挥网络学习的优势;使学生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共享的特点,支持学生进行在线使学生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共享的特点,支持学生进行在线学习学生自主探究式和协作讨论的学习;学习学生自主探究式和协作讨论的学习;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要促进学

12、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要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学会资源利用,探究发现,通讯交流,知识建构的方让学生学会资源利用,探究发现,通讯交流,知识建构的方法创造性地学习。法创造性地学习。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三、教育技术与教学内容建设三、教育技术与教学内容建设p高校课程内容建设要体现:高校课程内容建设要体现:国际化(国际化(International)、)、个性化(个性化(Individuation)信息化(信息化(Information)p国际化是指内容能反映当今世界的前沿成果和发展趋国际化是指内容能反映当今世界的前沿成果和发展趋势;个性化是指内容的组织应有利于自主选择

13、性学习,势;个性化是指内容的组织应有利于自主选择性学习,有利于促进个性发展;信息化是指内容能多媒体、超有利于促进个性发展;信息化是指内容能多媒体、超文本方式呈现。文本方式呈现。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p把课程内容数字化处理;把课程内容数字化处理;p把课程内容以网络课程(或课程网站)的方式、立体化的形把课程内容以网络课程(或课程网站)的方式、立体化的形式呈现。式呈现。使课程内容型态呈现多样性(书本、文献、课件、网站)使课程内容型态呈现多样性(书本、文献、课件、网站)使课程内容以多媒体方式展示(图文、影像、仿真)使课程内容以多媒体方式展示(图文、影像、仿真)使课程内容结构超链接联系(知识点的

14、网状结构)使课程内容结构超链接联系(知识点的网状结构)使课程内容可传播与共享(上传、下载、扩展、充实)使课程内容可传播与共享(上传、下载、扩展、充实)使课程内容可以进行搜索和重组。使课程内容可以进行搜索和重组。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实践经验:实践经验:提出网络课程建设规范要求提出网络课程建设规范要求pp对于网络课程(或课程网站)规范要求:对于网络课程(或课程网站)规范要求:对于网络课程(或课程网站)规范要求:对于网络课程(或课程网站)规范要求:展示规范的教学大纲(目标要求、重点难点)展示规范的教学大纲(目标要求、重点难点)展示具体的教学安排和进度展示具体的教学安排和进度展示相应教学课件

15、(展示相应教学课件(PPT)展示知识点相关资源;展示知识点相关资源;提供学习互动环境提供学习互动环境自我学习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自我学习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四、教育技术与教学资源建设四、教育技术与教学资源建设p教育技术促进教学资源体系建设:教育技术促进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建设各种类型的文件库、案例库;建设各种类型的文件库、案例库;建设一批专题学习网站(资源);建设一批专题学习网站(资源);建设重点专业的专业资源库;建设重点专业的专业资源库;立体教材体系建设;立体教材体系建设;研发了简单易用的课程数字化资源制作工具。研发了简单易用的课程数字化资源制作工具。教育技术研究

16、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目的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目的支持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充实;支持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充实;支持教学过程的实现交互性;支持教学过程的实现交互性;支持教学过程模式的多样性;支持教学过程模式的多样性;发挥网络环境的优势和多媒体的特点;发挥网络环境的优势和多媒体的特点;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资源库的建设经验专业资源库的建设经验p通过通过“1551115511工程工程”建设,已建成了通用性资源、专业课建设,已建成了通用性资源、专业课程资源、优质精品资源三级体系,总容量超过程资源、优质精品资源三级体系,总容量超过8.3TB8.3TB。p通

17、过自主开发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构建面向通过自主开发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构建面向1212个专业个专业的海量教学资源数据库,建设的海量教学资源数据库,建设1212个重点专业资源库每个个重点专业资源库每个重点专业资源库围绕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课程体系、重点专业资源库围绕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模拟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进行教学内容、模拟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进行资源的建设。资源的建设。p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网络课程、专业标准大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网络课程、专业标准大全库、专业信息文献库、专题特色资源库、多媒体课件全库、专业信息文献库、专题特色资源库、多

18、媒体课件库、专业图片库、专业视频动画库、试题库、案例库等库、专业图片库、专业视频动画库、试题库、案例库等类型。类型。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经验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经验p中山大学通过中山大学通过“博学工程博学工程”两年时间,建设两年时间,建设6 6套立体化教材,套立体化教材,其中其中细胞生物学立体化教材细胞生物学立体化教材、法医病理学立体化教材法医病理学立体化教材、有机化学立体化教材有机化学立体化教材等都取得很好的应用效果等都取得很好的应用效果p华南理工大学通过华南理工大学通过“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开发了开发了大学英语网络课程大学英语网络课程、大学英语资源库大学英语资源库、

19、大学英语网上答疑系统大学英语网上答疑系统、英语学习在线英语学习在线等英语课程资源。同时结合等英语课程资源。同时结合新理念大学新理念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系统英语网络教学系统、大学体验英语网络教学系统大学体验英语网络教学系统等优等优质课程资源,构建了学校英语课程的立体化教材体系。质课程资源,构建了学校英语课程的立体化教材体系。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研发课程数字化资源制作工具的经验研发课程数字化资源制作工具的经验p华南理工大学通过华南理工大学通过“行动计划行动计划”,采用所见即所得的生成,采用所见即所得的生成方法,开发了三套简单易用的课程数字化资源制作工具平方法,开发了三套简单易用的课程数字化资

20、源制作工具平台,降低了动态网站建设的门槛,突破了教师进行课程数台,降低了动态网站建设的门槛,突破了教师进行课程数字化资源制作的技术瓶颈,促进了高校课程建设。字化资源制作的技术瓶颈,促进了高校课程建设。p华南理工大学利用课程资源开发工具;制作了国家级、省华南理工大学利用课程资源开发工具;制作了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级、校级精品课程129129门,门,5 5个广东高校教育技术个广东高校教育技术“151151工工程程”项目、项目、1616个试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站、个试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站、9 9个教学名师网个教学名师网站、站、9 9个学校教务处等其他各类网站的建设任务。该平台个学校教务处等其他各类网

21、站的建设任务。该平台还在省内外多所高校免费推广应用,到目前为止,使用该还在省内外多所高校免费推广应用,到目前为止,使用该平台进行建设的网站共平台进行建设的网站共175175个。个。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五、教育技术与教学模式改革试验五、教育技术与教学模式改革试验p明确教学改革试验的指导思想:明确教学改革试验的指导思想:坚持运用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设计教学;坚持运用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设计教学;课程教学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程教学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真正发挥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优势,要扬长避短;要真正发挥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优势,要扬长避短;要根据学科特

22、点,采用多样化教学的资源和方法;要根据学科特点,采用多样化教学的资源和方法;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重视教学反思。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重视教学反思。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5.1 基于设计的教学试验研究基于设计的教学试验研究设计设计设计设计研究研究研究研究实践实践实践实践 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基于设计的研究过程基于设计的研究过程教师分析课教师分析课教师分析课教师分析课程教学存在程教学存在程教学存在程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的实际问题的实际问题的实际问题结合现存设结合现存设结合现存设结合现存设计原则与技计原则与技计原则与技计原则与技术创新来开术创新来开术创新来开术创新来开发解决方案发解决方

23、案发解决方案发解决方案在实践中在实践中在实践中在实践中不断重复不断重复不断重复不断重复检验和细检验和细检验和细检验和细化解决方案化解决方案化解决方案化解决方案对提出设计对提出设计对提出设计对提出设计原则和加强原则和加强原则和加强原则和加强解决方案的解决方案的解决方案的解决方案的实施进行反思实施进行反思实施进行反思实施进行反思分析分析设计实施施反思反思 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5.2 开展多种模式教学改革试验开展多种模式教学改革试验基于案例的课堂情境教学基于案例的课堂情境教学展示案例,提出问题,发表意见、教师归纳展示案例,提出问题,发表意见、教师归纳基于网络课程的自主学习基于网络课程的自主

24、学习学习导航、规定进度、明确任务、组织讨论、学习导航、规定进度、明确任务、组织讨论、上传成果、小组互评上传成果、小组互评 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基于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基于主题的研究性学习(WebQuest)选择主题、明确任务、安排过程、提供资源、选择主题、明确任务、安排过程、提供资源、展示成果、自我评价展示成果、自我评价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PBL)提出问题、解决目标、提供资源、分组合作、提出问题、解决目标、提供资源、分组合作、问题解决问题解决 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网络环境下的协作性学习(网络环境下的协作性学习(CSCL)组建小组、明确任务、任务分工、组建小

25、组、明确任务、任务分工、资源提交资源提交 共享资源、小组讨论、成品加工、成品整合共享资源、小组讨论、成品加工、成品整合 组内评价组内评价基于课堂与在线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基于课堂与在线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 面对面指导面对面指导在线学习(专题网站)在线学习(专题网站)面对面总结面对面总结 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5.3 充分应用丰富的共享资源充分应用丰富的共享资源p直接作为学习对象直接作为学习对象p通过加工整合进行二次开发通过加工整合进行二次开发p作为探究学习的分析资料作为探究学习的分析资料p作为学生创作的素材作为学生创作的素材 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5.4 积极使用数字化学习工具积极

26、使用数字化学习工具pWebQuestWebQuestp思维导图思维导图 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WebQuestWebQuestWebQuestWebQuest 网络环境下的主题探究学习工具网络环境下的主题探究学习工具网络环境下的主题探究学习工具网络环境下的主题探究学习工具 WebQuestWebQuest的首创的首创者之一美国圣地亚哥者之一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教授伯尼教授伯尼道奇道奇(Bernie Dodge)(Bernie Dodge)Bernie Dodge&Kedong Li 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pWebQuest的主要方法是在网络环境下,由

27、教师引导,以的主要方法是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引导,以一定任务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一定任务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pWebQuest 要求教师按照基本结构建立了专题要求教师按照基本结构建立了专题WebQuest 课程网页,学习者按网页要求,逐步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课程网页,学习者按网页要求,逐步进行自主探究学习。pWebQuest专题网页分:情境、任务、过程、资源、评价、专题网页分:情境、任务、过程、资源、评价、总结六大模块。总结六大模块。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WebQuest的作用的作用p培养学生学会根据任务驱动学习;培养学生学会根据任务驱动学习;p培养学生学会搜索资源和利用资源

28、;培养学生学会搜索资源和利用资源;p培养学生学会根据任务完成作品;培养学生学会根据任务完成作品;p培养学生学会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学会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p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总结。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总结。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思维导图思维导图p思维导图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关思维导图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法。系的图示法。p思维导图可以用作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教师和研究思维导图可以用作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教师和研究人员分析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构建的方法,也是人员分析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构建的方法,也是人们产生想法(头脑风暴),设计

29、结构复杂的超媒体、人们产生想法(头脑风暴),设计结构复杂的超媒体、大网站以及交流复杂想法的手段。其用途极其广泛。大网站以及交流复杂想法的手段。其用途极其广泛。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思维导图的用途思维导图的用途 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MindMapperMindMapperhttp:/ http:/ MindManageMindManage http:/ 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案例:基于网络的小组协作学习案例:基于网络的小组

30、协作学习学习课程: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学习课程: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学习主题:质形研究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学习主题:质形研究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学习任务:分成学习任务:分成8个专题,完成专题理论性质、操作方法个专题,完成专题理论性质、操作方法 典型案例的学习典型案例的学习学习对象:教育技术专业本科或研究生(要求不同)学习对象:教育技术专业本科或研究生(要求不同)学习环境:校园网和学习环境:校园网和CSCL学习平台学习平台学习方法:计算机支持下的协作学习(学习方法:计算机支持下的协作学习(CSCL)学习周期;学习周期;5周(在课堂内周(在课堂内2次,次,4周自主进行)周自主进行)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31、 案例:基于网络的小组协作学习案例:基于网络的小组协作学习学习过程:学习过程:p组建学习小组组建学习小组p学习任务分工学习任务分工p资源提交与访问资源提交与访问p意见发表与讨论意见发表与讨论p成品加工与整合成品加工与整合p学习活动的分析(研究者使用)学习活动的分析(研究者使用)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分分派派主主题题任任务务熟熟悉悉CSCL平平台台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小小组组演演示示成成果果教教师师与与学学生生点点评评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评评价价学学习习成成绩绩共共享享主主题题资资源源CSCL实验平台上学习实验平台上学习Word文文档档PPT演演示示稿稿共享共享学习成果学习成

32、果讨讨论论小小组组选选题题 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构建学习小组与任务分工构建学习小组与任务分工构建学习小组构建学习小组分配小组任务分配小组任务小组成员分工小组成员分工 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资源上传与访问资源上传与访问 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学习讨论学习讨论讨论话题的编辑窗口讨论话题的编辑窗口知识建构的五个层次知识建构的五个层次使用句首语作为使用句首语作为学生进行思维的支架学生进行思维的支架使用可视化编辑工具使用可视化编辑工具:eWebEditor 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学习讨论学习讨论知识建构层次知识建构层次句首引导语(思维支架)句首引导语(思维支架)发起讨论

33、发起讨论我们来讨论我们来讨论 我的问题是我的问题是 有这样一个疑问有这样一个疑问 我讲个故事我讲个故事.争论处理争论处理我举手同意我举手同意!我可不同意啊我可不同意啊!我保持中立我保持中立!观点综合观点综合我的观点我的观点/建议是建议是 我的预测是我的预测是 我的分类是我的分类是 补充你的意见补充你的意见 知识建构层次知识建构层次句首引导语(思维支架)句首引导语(思维支架)观点综合观点综合我的反思是我的反思是 我的评价是我的评价是 补充你的观点补充你的观点知识试验知识试验获取证据获取证据我的设计是我的设计是 我的解决方案我的解决方案.我试验的过程我试验的过程 我试验的结果我试验的结果 知识应用

34、知识应用我学习到我学习到 我学会了我学会了 用所学知识,我解决了用所学知识,我解决了 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学习讨论学习讨论 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小组评价小组评价 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学习活动分析学习活动分析1.资源共享的学习活动的分析资源共享的学习活动的分析提交学习资源的分析提交学习资源的分析访问学习资源的分析访问学习资源的分析2.协商讨论的学习活动分析协商讨论的学习活动分析 小组成员在协商讨论学习活动中的参与性分析小组成员在协商讨论学习活动中的参与性分析 小组协商讨论随时间变化情况的分析小组协商讨论随时间变化情况的分析社会网络结构分析社会网络结构分析3.协商学习

35、的内容分析协商学习的内容分析发帖类别分析发帖类别分析讨论广度与深度分析讨论广度与深度分析内容意义分析内容意义分析 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资源利用与共享状况分析资源利用与共享状况分析 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资源提交资源提交”在协作生命周期内的变化在协作生命周期内的变化 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访问资源访问资源”在协作生命周期内的变化在协作生命周期内的变化 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协商讨论协商讨论”(发帖)的参与性分析(发帖)的参与性分析 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协商学习的内容分析协商学习的内容分析 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协商学习的内容分析协商学习的

36、内容分析讨论讨论线程线程帖子帖子总数总数讨论线程平讨论线程平均帖子数均帖子数深度深度=3=3讨论线程讨论线程发起讨论发起讨论型帖子型帖子争论处理争论处理型帖子型帖子观点综合观点综合型帖子型帖子知识试验知识试验型帖子型帖子知识应用知识应用型帖子型帖子第第1组组24652.71221152511第第2组组9192.10107200第第3组组16392.491218900第第4组组17331.911471200第第5组组7182.5391701第第6组组14493.5927121000第第7组组52045311600第第8组组459021152112412小组在学习讨论区进行协商讨论的统计情况小组在

37、学习讨论区进行协商讨论的统计情况 其他分析(略)其他分析(略)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六、教育技术与课程管理六、教育技术与课程管理p教育技术促进课程管理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把课程资源教育技术促进课程管理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把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提供教师或学生良好的教与学应用环境。进行整合、提供教师或学生良好的教与学应用环境。p各校结合实际情况建设教学应用与管理平台,各校结合实际情况建设教学应用与管理平台,在这个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可以进行网络教学资源整合和集成,可平台上,教师可以进行网络教学资源整合和集成,可进行课程管理、课程信息发布、课程交流等。进行课程管理、课程信息发布、课程交流等。教育技术研究

38、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实践经验实践经验p中山大学制定机制,规定中山大学制定机制,规定“博学工程博学工程”项目建设的教学项目建设的教学资源必须放到数字化教学平台上,为全校师生开放。资源必须放到数字化教学平台上,为全校师生开放。p华南理工大学通过华南理工大学通过“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构建了网络教学应用平构建了网络教学应用平台台“教学在线教学在线”,目前该管理平台已共有课程,目前该管理平台已共有课程2630门,门,积累访问人数是积累访问人数是251万人,共有学生用户万人,共有学生用户53139人,教师人,教师用户用户4785人。人。p华南理工大学教师利用这个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引导华南理工大学教师利用这个

39、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协作式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协作式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七、重视教育技术促进高校课程建设的绩效评价七、重视教育技术促进高校课程建设的绩效评价七、重视教育技术促进高校课程建设的绩效评价七、重视教育技术促进高校课程建设的绩效评价p教育技术促进课程建设的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科学、规范教育技术促进课程建设的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按照绩效的内在原则,对教育技术促的绩效评价方法,按照绩效的内在原则,对教育技术促进课程建设的过程和效

40、果进行的科学、客观、公正的衡进课程建设的过程和效果进行的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判。量、比较和综合评判。(1)结合本校实际,制定评价指标)结合本校实际,制定评价指标(2)坚持以中期评估和项目总结评估带动项目建设)坚持以中期评估和项目总结评估带动项目建设 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中山大学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绩效评价中山大学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绩效评价p中山大学教育技术中山大学教育技术“博学工程博学工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体系包括:体系包括:资源环境建设;资源环境建设;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社会效益、社会

41、效益、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项目管理 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华南师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绩效评价华南师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绩效评价华南师大有关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绩效评价指标:华南师大有关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绩效评价指标:p教学能力教学能力理论的掌握理论的掌握工具的使用工具的使用教学资源的运用教学资源的运用p教改能力教改能力教育技术运促进教改科研方法的掌握教育技术运促进教改科研方法的掌握形成的科研成果。形成的科研成果。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总结总结通过多年的研究与探索,实践证明:通过多年的研究与探索,实践证明:p教育技术是促进高校课程建设的有力手段;教育技术是促进高校课程建设的有力手段;p教育技术的应用不仅仅是技术的保障,还必须包括转教育技术的应用不仅仅是技术的保障,还必须包括转变教学观念、进行教学设计、利用数字资源、探索教变教学观念、进行教学设计、利用数字资源、探索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绩效等方面;学模式、提高教学绩效等方面;p利用教育技术促进高校课程建设与改革,将有力地提利用教育技术促进高校课程建设与改革,将有力地提高高校教育教学的质量水平。高高校教育教学的质量水平。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 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