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及多肽类抗生素.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67633239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44.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及多肽类抗生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及多肽类抗生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及多肽类抗生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及多肽类抗生素.ppt(3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十章第四十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多肽类抗生素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第一节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按化学结构分按化学结构分:1414元环大环内酯类元环大环内酯类 天然:红霉素天然:红霉素 半合成: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半合成:克拉霉素,罗红霉素1515元环大环内酯类元环大环内酯类 半合成:半合成:阿奇霉素阿奇霉素1616元环大环内酯类元环大环内酯类 天然: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天然: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交沙霉素 半合成:罗他霉素半合成:罗他霉素 抗菌谱:抗菌谱:较窄较窄天然:抗菌谱略广于青霉素,主要作用于天然:抗

2、菌谱略广于青霉素,主要作用于需氧需氧G G+菌及菌及G G-菌等菌等半合成:抗菌谱扩大,对某些半合成:抗菌谱扩大,对某些G G-菌如流感菌如流感杆菌、卡他莫拉菌等有效;增强对厌氧菌、杆菌、卡他莫拉菌等有效;增强对厌氧菌、空肠弯曲菌、军团菌、弓形虫、衣原体和空肠弯曲菌、军团菌、弓形虫、衣原体和支原体等的作用支原体等的作用作用机制作用机制抑菌剂,高浓度为杀菌药抑菌剂,高浓度为杀菌药 不可逆地结合到细菌核糖体不可逆地结合到细菌核糖体50S50S亚单亚单位的靶位上,位的靶位上,1414元大环内酯类阻断肽酰元大环内酯类阻断肽酰基基t-RNAt-RNA移位,而移位,而1616元大环内酯类抑制肽元大环内酯类

3、抑制肽酰基的转移反应,选择性酰基的转移反应,选择性抑制细菌蛋白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质合成,对哺乳动物核糖体无影响,对哺乳动物核糖体无影响耐药机制耐药机制产生灭活酶:包括酯酶、磷酸化酶、甲基化酶、葡产生灭活酶:包括酯酶、磷酸化酶、甲基化酶、葡萄糖酶、乙酰转移酶和核苷转移酶,使抗生素灭活萄糖酶、乙酰转移酶和核苷转移酶,使抗生素灭活改变靶位:核糖体的药物结合部位甲基化改变靶位:核糖体的药物结合部位甲基化摄入减少:膜成分发生改变或出现新的成分摄入减少:膜成分发生改变或出现新的成分外排增多:产生外排泵,泵出大环内酯类药物外排增多:产生外排泵,泵出大环内酯类药物药代动力学药代动力学吸收吸收:红霉素不耐酸,口

4、服吸收少,用肠衣片或酯化:红霉素不耐酸,口服吸收少,用肠衣片或酯化物;新大环内酯类不易被胃酸破坏物;新大环内酯类不易被胃酸破坏分布分布:除脑脊液以外的体液和组织:除脑脊液以外的体液和组织代谢代谢:红霉素在肝脏代谢;阿奇霉素大部分子胆汁,:红霉素在肝脏代谢;阿奇霉素大部分子胆汁,小部分从尿排泄小部分从尿排泄排泄排泄:红霉素和阿奇霉素主要以活性形式聚集和分泌:红霉素和阿奇霉素主要以活性形式聚集和分泌在胆汁中;克拉霉素经肾脏排泄在胆汁中;克拉霉素经肾脏排泄 红霉素红霉素 抗菌谱抗菌谱 对对G+G+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作用强,对部分链球菌)作用强

5、,对部分G-G-菌(脑膜炎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流感杆菌、百日咳鲍特菌、菌、淋病奈瑟菌、流感杆菌、百日咳鲍特菌、布鲁斯菌、军团菌)高度敏感。布鲁斯菌、军团菌)高度敏感。对某些螺旋体、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和螺对某些螺旋体、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和螺杆菌有抗菌作用杆菌有抗菌作用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用于耐青霉素和对青霉素过敏的金葡菌用于耐青霉素和对青霉素过敏的金葡菌 感染感染治疗衣原体及支原体感染治疗衣原体及支原体感染治疗军团菌病,白喉,百日咳等治疗军团菌病,白喉,百日咳等 常用剂型常用剂型红霉素(肠溶衣片、肠溶膜衣片,眼膏)红霉素(肠溶衣片、肠溶膜衣片,眼膏)硬脂酸红霉素(糖衣片或薄膜衣片

6、)硬脂酸红霉素(糖衣片或薄膜衣片)乳糖酸红霉素(静脉滴注)乳糖酸红霉素(静脉滴注)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少数病人可发生肝损害,表现为转氨酶升少数病人可发生肝损害,表现为转氨酶升高,肝肿大,黄疸等,停药后可自行消退高,肝肿大,黄疸等,停药后可自行消退偶见过敏性药疹、耳鸣、暂时性耳聋偶见过敏性药疹、耳鸣、暂时性耳聋 阿奇霉素阿奇霉素半半合合成成抗抗生生素素,抗抗菌菌谱谱广广,抗抗菌菌活活性性强强,对对某某些些细细菌菌有有杀杀菌菌作作用用,对对G G+菌菌,G G-菌菌、厌厌氧氧菌菌、支支原原体体、衣衣原原体体、螺螺旋旋体体、弓弓形形体体等等作作用用强强,对对肺肺炎炎支支原

7、原体体的的作作用是大环内酯类中最强的用是大环内酯类中最强的组织穿透力强,组织穿透力强,t t1/21/2可达可达35-48 h35-48 h用于较重的呼吸道、皮肤软组织及泌尿生殖系感染用于较重的呼吸道、皮肤软组织及泌尿生殖系感染肝功能不良者,孕妇及哺乳妇女慎用,过敏者禁用肝功能不良者,孕妇及哺乳妇女慎用,过敏者禁用罗红霉素罗红霉素抗菌谱及抗菌作用与红霉素相似,对肺炎支原体、抗菌谱及抗菌作用与红霉素相似,对肺炎支原体、衣原体作用较强衣原体作用较强血药浓度是大环内酯类中最高血药浓度是大环内酯类中最高用于敏感菌所致急性呼吸系统感染,五官科感染用于敏感菌所致急性呼吸系统感染,五官科感染及儿科各种感染,

8、也用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引及儿科各种感染,也用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引起的泌尿道感染等起的泌尿道感染等克拉霉素克拉霉素罗罗红红霉霉素素甲甲基基衍衍生生物物,抗抗菌菌谱谱相相似似,对对需需氧氧G G+球球菌、嗜肺军团菌,肺炎衣原体抗菌活性最强菌、嗜肺军团菌,肺炎衣原体抗菌活性最强血药浓度与血药浓度与t t1/21/2具有剂量依赖性,无给药蓄积具有剂量依赖性,无给药蓄积临临床床适适应应证证同同罗罗红红霉霉素素,对对衣衣原原体体或或不不明明原原因因的的非非淋淋球球菌菌性性尿尿道道炎炎、阴阴道道炎炎有有良良好好疗疗效效,可可防防治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消化性溃疡不良反应少,

9、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乙酰螺旋霉素乙酰螺旋霉素耐酸,体内转变成具有抗菌活性的螺旋霉素耐酸,体内转变成具有抗菌活性的螺旋霉素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似,体内抗菌活性强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似,体内抗菌活性强胆汁,尿液、支气管分泌物、肺组织及前列腺中药胆汁,尿液、支气管分泌物、肺组织及前列腺中药物浓度高,可透过胎盘物浓度高,可透过胎盘用于呼吸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亦可用于军团菌用于呼吸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亦可用于军团菌病、弓形体病病、弓形体病第二节第二节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林可霉素类抗生素林可霉素林可霉素:链丝菌产生:链丝菌产生克林霉素克林霉素:半合成抗生素;口服吸收,抗菌:半合成抗生素;口服吸收,抗菌活

10、性、毒性和临床效果由于林可霉素活性、毒性和临床效果由于林可霉素作用机制:作用机制:不可逆性结合到细菌核糖体不可逆性结合到细菌核糖体50S亚基亚基上,上,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耐药性:耐药性:存在完全交叉耐药性,与大环内酯类存在完全交叉耐药性,与大环内酯类存在交叉耐药性存在交叉耐药性抗菌作用:抗菌作用:抗菌谱与红霉素类似抗菌谱与红霉素类似对各种厌氧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对各种厌氧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对需氧对需氧G+菌有显著活性,对部分需氧菌有显著活性,对部分需氧G-球菌,支原体和衣原体有抑制作用球菌,支原体和衣原体有抑制作用对肠球菌、对肠球菌、G-杆菌、杆菌、MRSA、肺炎支原、肺炎支

11、原体无效体无效体内过程体内过程吸收:吸收:林可霉素:口服吸收差、生物利用度林可霉素:口服吸收差、生物利用度20-35%,易受食物影响,易受食物影响克林霉素:口服生物利用度克林霉素:口服生物利用度87%,受食物影,受食物影响小响小分布:分布:血浆蛋白结合率血浆蛋白结合率90%以上以上广泛分布到全身组织和体液并达到有效治疗水平广泛分布到全身组织和体液并达到有效治疗水平骨组织中可达到更高浓度骨组织中可达到更高浓度透过胎盘屏障透过胎盘屏障分布和排泄:分布和排泄:在肝脏经氧化代谢成无活性的产物在肝脏经氧化代谢成无活性的产物经胆汁排入肠道经胆汁排入肠道经肾小球滤过经肾小球滤过仅有仅有10%原型药物排入尿中

12、原型药物排入尿中抗生素后效应抗生素后效应:停药后,克林霉素在肠道中得:停药后,克林霉素在肠道中得抑菌作用可维持抑菌作用可维持5天,对敏感菌可持续天,对敏感菌可持续2周周临床应用:临床应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骨髓炎的首选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骨髓炎的首选药厌氧菌(脆弱类杆菌,放线杆菌等)引起的口厌氧菌(脆弱类杆菌,放线杆菌等)引起的口腔、腹腔和妇科感染腔、腹腔和妇科感染需氧需氧G+球菌引起的呼吸道、骨及软组织、胆道球菌引起的呼吸道、骨及软组织、胆道感染及败血症、心内膜炎等感染及败血症、心内膜炎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其他:偶见黄疸及肝损伤其他:偶见黄疸及肝损伤

13、第三节第三节 多肽类抗生素多肽类抗生素一、万古霉素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作用机制:作用机制:与细胞壁前体肽聚糖结合,与细胞壁前体肽聚糖结合,阻断细胞壁合成阻断细胞壁合成,造成细胞壁缺陷而杀灭细菌,对正在分裂造成细胞壁缺陷而杀灭细菌,对正在分裂增殖的细菌有增殖的细菌有快速杀菌作用快速杀菌作用抗菌作用:抗菌作用:对对G+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特别是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特别是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和MRSE(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耐药机制:耐药机制:诱导耐药菌株产生一种能修饰细胞壁前

14、诱导耐药菌株产生一种能修饰细胞壁前体肽聚糖的酶,使药物不能与前体肽体肽聚糖的酶,使药物不能与前体肽聚糖结合。聚糖结合。目前,目前,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正在增多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正在增多不良反应:不良反应:耳毒性耳毒性:耳鸣、听力减退、有致聋危险:耳鸣、听力减退、有致聋危险肾毒性肾毒性:损伤肾小管,表现为蛋白尿、:损伤肾小管,表现为蛋白尿、管型尿、少尿、血尿、甚至肾衰竭管型尿、少尿、血尿、甚至肾衰竭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偶可引起斑块皮疹和过敏性:偶可引起斑块皮疹和过敏性休克;休克;“红人综合征红人综合征”其他:恶心、呕吐、眩晕等其他:恶心、呕吐、眩晕等二、多黏菌素类从多黏杆菌培养液中分离从多黏杆菌培养液中

15、分离多黏菌素多黏菌素B,多黏菌素,多黏菌素E,多黏菌素,多黏菌素M作用机制:作用机制:作用于细菌胞浆膜,解聚细胞膜结构,作用于细菌胞浆膜,解聚细胞膜结构,导致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膜通透性增加抗菌作用:抗菌作用:窄谱慢效杀菌药,对繁殖期和静止期细窄谱慢效杀菌药,对繁殖期和静止期细菌均有杀菌作用菌均有杀菌作用 对对G-杆菌有强大的抗菌活性杆菌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对铜绿假单胞菌高度敏感对铜绿假单胞菌高度敏感对志贺菌属、沙门菌属、真杆菌属、流对志贺菌属、沙门菌属、真杆菌属、流感杆菌,百日咳鲍特菌有效感杆菌,百日咳鲍特菌有效临床应用:临床应用: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症、泌尿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症、泌尿

16、道和烧伤创面感染;道和烧伤创面感染;用于大肠埃希菌、肺炎杆菌等用于大肠埃希菌、肺炎杆菌等G-杆菌引杆菌引起的全身感染,如脑膜炎、败血症等。起的全身感染,如脑膜炎、败血症等。三、杆菌肽类从枯草杆菌培养液中分离获得,为含噻唑从枯草杆菌培养液中分离获得,为含噻唑环的多肽类抗生素的混合物;环的多肽类抗生素的混合物;主要成分为杆菌肽主要成分为杆菌肽A作用机制:作用机制:选择性地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过程中的脱选择性地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过程中的脱磷酸化,阻碍细胞壁合成,同时对胞浆膜磷酸化,阻碍细胞壁合成,同时对胞浆膜也有损伤作用,使胞浆内容物外漏,导致也有损伤作用,使胞浆内容物外漏,导致细菌死亡;细菌死亡;慢

17、性杀菌药慢性杀菌药抗菌作用:抗菌作用:对对G+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对耐对耐beta-内酰胺酶的细菌有作用内酰胺酶的细菌有作用对对G-球菌、螺旋体、放线杆菌等有作用球菌、螺旋体、放线杆菌等有作用对对G-杆菌无作用杆菌无作用红霉素的作用机制是:A.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B.与核蛋白体3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C.与核蛋白体7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D.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氯林可霉素优于林可霉素的方面是:氯林可霉素优于林可霉素的方面是:A.耐药性产生快耐药性产生快 B.口服吸收好口服吸收好 C.毒性较小毒性较小 D.抗菌作用更强抗菌作用更强 E.B+C+D 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慢性骨髓炎最佳选药应是:A.红霉素 B.庆大霉素 C.青霉素 D.螺旋霉素 E.林可霉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