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专题突破: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的水解新型图像.docx

上传人:暗伤 文档编号:67606076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专题突破: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的水解新型图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高考化学专题突破: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的水解新型图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专题突破: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的水解新型图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专题突破: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的水解新型图像.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化学专题突破: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水解新图像题1. 【2017浙江】25时,在含 CH3COOH 和 CH3COO的溶液中,CH3COOH 和 CH3COO二者中各自所占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 pH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在 pH4.76 的溶液中,c(CH3COO)c(CH3COOH)B. 在 pH=7 的溶液中,(CH3COOH)=0,(CH3COO)=1.0C. 在 pH4.76 的溶液中,c(CH3COO)与 c(OH)之和可大于 c(H+)D. 在 pH=4.76 的溶液中加盐酸,(CH3COOH)与 (CH3COO)之和保持不变【答案】B【解析】解:A

2、在 pH4.76 的溶液显酸性,c(CH COO)c(CH COOH),故 A 正确;33B. 在 pH=7 的溶液中,为醋酸和醋酸盐混合溶液,(CH3COOH)0,(CH3COO)1.0,故 B 错误;C. 在pH4.76 的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CH3COO)与c(OH)之和可大于 c(H+),故 C 正确;D. 当溶液 pH=4.76 时,c(CH3COO)=c(CH3COOH),醋酸电离显酸性,醋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为缓冲溶液,加入盐酸或碱溶液中 (CH COOH)与 (CH COO)之和保持不变,故 D 正确;332. 【2017新课标】改变 0.1molL1 二元弱酸 H2A 溶

3、液的 pH,溶液中的 H2A、HA、A2的物质的量分数 (x)随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 (x)= 是()下列叙述错误的第1页(共37页)ApH=1.2 时,c(H2A)=c(HA)BlgK2(H2A)=4.2CPH=2.7 时,c(HA)c(H2A)=c(A2)DpH=4.2 时,c(HA)=c(A2)=c(H+)【答案】 D【解析】A由图象可知 pH=1.2 时,H A 与 HA的曲线相交,则 c(H A)=c(HA),故 A 正确;22BpH=4.2 时,c(H+)=104.2mol/L,c(HA)=c(A2),K (H A)=104.2,则lgK222(H2A)=4.2,故 B 正确

4、;C由图象可知,PH=2.7 时,c(H2A)=c(A2),由纵坐标数据可知 c(HA)c(H2A)=c(A2),故 C 正确;DpH=4.2 时,c(HA)=c(A2),但此时 c(H2A)0,如体积不变,则 c(HA)=c(A2)=0.05molL1,c(H+)=104.2mol/L,如体积变化,则不能确定 c(HA)、c(A2)与 c(H+)浓度大小关系,故 D 误3. 【2017新课标】在湿法炼锌的电解循环溶液中,较高浓度的 Cl会腐蚀阳极板而增大电解能耗可向溶液中同时加入 Cu 和 CuSO ,生成 CuCl 沉淀从而除去 Cl根据溶液中平衡时相关离子4浓度的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5、()spAK (CuCl)的数量级为 107 B除 Cl反应为 Cu+Cu2+2Cl=2CuClC加入 Cu 越多,Cu+浓度越高,除 Cl效果越好D2Cu+=Cu2+Cu 平衡常数很大,反应趋于完全【答案】C【解析】解:A由图象可知,横坐标为1 时,lgc(Cu+)大于 6,则K故 A 正确;第2页(共37页)(CuCl)的数量级为 107,spB. 涉及反应物为铜、硫酸铜以及氯离子,生成物为 CuCl,反应的方程式为 Cu+Cu2+2Cl=2CuCl, 故 B 正确;C. 发生 Cu+Cu2+2Cl=2CuCl,反应的效果取决于 Cu2+的浓度,如 Cu2+不足,则加入再多的 Cu 也不能

6、改变效果,故 C 错误;D. 酸性条件下,Cu+不稳定,易发生2Cu+=Cu2+Cu,可知没有 Cl存在的情况下,2Cu+=Cu2+Cu 趋向于完全,说明 2Cu+=Cu2+Cu 的平衡常数很大,故 D 正确4. 【2017新课标】常温下将 NaOH 溶液添加到己二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 pH 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22AK (H X)的数量级约为 106B. 曲线 N 表示 pH 与 lg的变化关系C. NaHX 溶液中 c(H+)c(OH)D. 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c(HX)c(X2)c(OH)=c(H+)【答案】D【解析】解:Alg=0 时

7、,=1,此时 pH5.4,则 K(H X)105.4,可知 K (H X)a22a22的数量级为 106,故 A 正确;B由以上分析可知曲线 N 表示 pH 与 lg的变化关系,故 B 正确;C由图象可知,lg=0 时,即c(HX)=c(X2),此时 pH5.4,可知 HX电离程度大于 X2水解程度,则 NaHX 溶液呈酸性,溶液中 c(H+)c(OH),故 C 正确;第3页(共37页)D由图象可知当 pH=7 时,lg0,则 c(X2)c(HX),故 D 错误5. 【2017陆川县校级模拟】在 25时,H2R 及其钠盐的溶液中,H2R、HR、R2三者所占的物质的量分数(a)随溶液 pH 变化

8、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H2R 是二元弱酸,其 Kal=1102B当溶液恰好呈中性时,c(Na+)=2c(R2)+c(HR) CNaHR 在溶液中水解倾向大于电离倾向D含 Na2R 与 NaHR 各 0.1mol 的混合溶液的 pH=7.2【答案】 C【解析】解:A、据图可知 pH=2 时,Ka1=1102,故 A 正确;B、据电荷守恒,c(H+)+c( Na +)=2c ( R2)+c( HR)+c(OH),溶液显中性时 c(H+)=c(OH),所以 c( Na +)=2c ( R2)+c( HR),故 B 正确;C、NaHR 溶液显酸性可知其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故 C 错误

9、; D、Na2R 与 NaHR 溶液浓度相同时,其 pH=7.2,故 D 正确;6. 【2017香坊区校级一模】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的是()A表示 1 LpH=2 的 CH3COOH 溶液加水稀释至 V L,pH 随 lgV 的变化第4页(共37页)B表示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 H+和 OH浓度的变化的曲线,图中温度 T T21C表示一定条件下的合成氨反应中,NH3 的平衡体积分数随 H2 起始体积分数(N2 的起始量恒定)的变化,图中 a 点 N2 的转化率小于b 点D表示同一温度下,在不同容积的容器中进行反应 2NO2(g) 2NO(g)+O2(g),O2 的平衡浓度与容器容积的关系【答

10、案】A【解析】解:A醋酸是弱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加水稀释平衡正向进行,如稀释 10n 倍,溶液PH 增大数值小于 n,图象中是体积增大 10n,溶液 PH 增大 n 个单位,不能表示出电离平衡正向进行 的 变 化 , 图 想 错 误 , 故 A 选 ; B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加热促进电离平衡正向进行,氢离子浓度增大,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一定温度下存在离子积常数,温度越高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T2T1,图象变化符合离子浓度变化,故 B 不选;C两种反应物增加一种会提高另一种物质的转化率,随氢气体积分数增大,氮气转化率增大,所以图中 a 点 N2 的转化率小于b 点,图象变化符合转化率

11、变化,故 C 不选;D.2NO (g) 2NO(g)+O (g),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体积越大压强越小,平衡向气体体22积增大的分析进行,正向进行,但体积增大对浓度影响大,所以氧气平衡浓度减小,图象变化符合第5页(共37页)反应变化,故 D 不选;37. 【2017和平区一模】25时,将 1.0L w molL1“爽朗”的 CH COOH 溶液与 0.1mol“苦涩”的 NaOH固体混合,充分反应后向混合液中通(加)入HCl 气体或 NaOH 固体,溶液pH 随加入 HCl 或 NaOH的物质的量而变化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c 对应的混合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的是

12、abcBc 点混合液中 c(Na+)c(CH3COO) C加入 NaOH 过程中,减小3D若忽略体积变化,则 25时 CH COOH 的电离平衡常数 K=【答案】D107 molL1【解析】 1.0L w molL1 CH3COOH 溶液与 0.1mol NaOH 固体混合,混合后溶液的 pH5,显酸性, 说明醋酸过量,溶液中溶质为CH3COOH 和 CH3COONa;加盐酸时, CH3COONa 与盐酸反应生成CH3COOH; 加 NaOH 时 ,NaOH 与 CH3COOH 反 应 生 成 CH3COONa; A溶液中酸或碱电离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的浓度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小, a、b、c

13、 三点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依次减小,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所以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的是cba,故A 错误;Bc 点 pH=7,则 c(H+)=c(OH),溶液中电荷守恒为:c(Na+)+c(H+)=c(OH)+c(CH3COO),所以 c(Na+)=c(CH COO),故 B 错误;3C加入 NaOH 过程中,c(Na+)和 c(OH)增大,c(Na+)的增大大于 c(CH3COO)的增大,所以加入 NaOH 过程中,增大,故 C 错误;DpH=7 时,c(H+)=107molL1,c(Na+)=c(CH3COO)=0.2mol/L,Ka=107 molL1,故 D 正确第6页(共37页)8.

14、【2017南通模拟】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 图 1 表示相同温度下,相同体积、pH 均为 1 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溶液 pH 的变化曲线,其中曲线为盐酸,且 b 点溶液的导电性比 a 点强B. 图 2 表示 CH3COOH 溶液中逐步加 CH3COONa 固体后,溶液 pH 的变化C. 图 3 表示某可逆反应正、逆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则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D. 图 4 表示等量 NO2 在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不同温度下分别发生反应:2NO2(g)N2O4(g),相同时间后测得 NO2 体积分数的曲线,则该反应的正反应H0【答案】D【解析】解:A醋酸为弱酸,稀释

15、促进电离,加水稀释后醋酸 pH 较小,曲线为醋酸,且 b 点溶液的导电性比 a 点弱,故 A 错误;BCH3COOH 溶液中逐步加 CH3COONa 固体,抑制醋酸的电离,溶液氢离子浓度减小,pH 应增大, 故 B 错误;C升高温度后逆反应速率比正反应速率大,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故 C 错误;D图象最低点为平衡点,升高温度,NO2%增大,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该反应的正反应H0, 故 D 正确29. 【2017绵阳模拟】取 0.1molL1 的 NaA 和 NaB 两种盐溶液各 1L,分别通入 0.02mol CO2,发生如下反应:NaA+CO2+H2O HA+NaH

16、CO3、2NaB+CO +H2O 2HB+Na2CO3则 HA 和 HB 的 1L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为 VL 时对应的曲线是( )AX 是 HA、Z 是 HBBY 是 HA、Z 是 HBCZ 是 HA、R 是 HBDZ 是 HA、Y 是 HB第7页(共37页)【答案】B【解析】解:已知:NaA+CO2+H2O HA+NaHCO3、2NaB+CO2+H2O 2HB+Na2CO3,则酸性:H2CO3 HAHCO3HB,加水稀释,促进弱酸的电离,酸性越弱,溶液稀释时 pH 变化越小,所以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时,pH 变化小的是 HB,由图可知,Z 为 HB,Y 为 HA,故 B 正确;10. 【

17、2017葫芦岛模拟】常溫下,浓度均为 1.0mol/L 的 HX 溶液、HY 溶液、HY 和 NaY 的混合溶液,分别加水稀释,稀释后溶液的 pH 随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X 是强酸,溶液每稀释 10 倍,pH 始终增大 1 B常温下 HY 的电离常数为 1.0104 C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 点大于 b 点Dc 点溶液中:c(Na+)c(Y)c(HY)c(H+)c(OH)【答案】 B【解析】解:A图象中 1.0mol/L 的 HX 溶液 PH=1 说明为强酸,加水稀释溶液 PH 最终接近 7,溶液每稀释 10 倍,pH 增大不一定是 1,故 A 错误;B.1.0mol

18、/LHY 溶液 PH=2,c(H)=102mol/L,结合定量平衡常数 K=1104,故 B 正确;CHX 为强酸,HY 为弱酸,加水稀释相同倍数,a 点 HX 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 b 点 HY,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 点小于 b 点,故 C 错误;DHY 和 NaY 的混合溶液,溶液 PH=4,说明溶液显酸性,HY 电离大于 Y离子水解,加水稀释后溶液仍显酸性,据此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c(Y)c(Na+)c(HY)c(H+)c(OH),故 D 错误;11. 【2017广州二模】25时,pH=2 的 HA 和 HB 各 1mL 分别加水稀释,pH 随溶液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9、)第8页(共37页)A. Kw 的数值:a 点大于c 点B. 溶液中的总酸量:a 点大于 b 点CHB 的电离程度:b 点大于 c 点D将 a 点与 b 点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减小【答案】 D【解析】解:A、Kw 只与温度有关,所以a 点、c 点水的离子积常数相等,故 A 错误;B、溶液体积为 1000ml 时,HA 的 pH 值变化 3 个单位,而 HB 不到 3 个单位,所以 HA 是强酸,完全电离,而 HB 是弱酸,部分电离,所以 b 点酸的总量大,故 B 错误;C、加水促进电离,所以 HB 的电离程度:b 点小于 c 点,故 C 错误;D、将 a 点与 b 点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HA

20、 是强酸,c(A)不变,而温度升高促进 HB 的电离,所以 c(B)变大,所以减小,故 D 正确;12. 【2017遂宁模拟】H2C2O4 是一种二元弱酸,H2C2O4 溶液中各型体浓度在其总浓度中所占比值叫其分布系数,常温下某浓度的H2C2O4 溶液中各型体分布系数随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据此分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曲线 a 代表 H2C2O4,曲线 b 代表 C2O42第9页(共37页)B. 常温下 0.1mol/L 的 NaHC2O4 溶液显酸性C常温下,H2C2O4 的电离平衡常数 Ka2=104.30DpH 从 1.304.30 时,先增大后减小【答案】D【解析】解:

21、A随着溶液的 pH 增大,溶液中 H C O 逐渐减少,HC O 逐渐增多,pH 大于 3 时,2 2 42 4HC2O4逐渐减少,C2O42逐渐增多,所以曲线 a 代表 H2C2O4,曲线 b 代表 C2O42,故 A 正确;B. 当溶液中 HC2O4和 C2O42相同时,溶液显酸性,所以 HC2O4的电离程度大于 C2O42的水解程度,即常温下 0.1mol/L 的 NaHC O 溶液中以 HC O 的电离为主,溶液显酸性,故 B 正确;2 42 4C. 常温下,H2C2O4 的电离平衡常数 Ka2=,由图象可知,pH=4.30 时,c(HC2O4)=c(C2O42),则 Ka2=104.

22、30,故 C 正确;D. pH 从 1.304.30 时,H2C2O4 的浓度逐渐减小,C2O42逐渐增多,所以故 D 错误逐渐减小,13. 【2017天津一模】常温下,向 20mL0.1molL1 氨水中滴加某浓度的硫酸溶液,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随加入硫酸的体积变化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 a 等于 1.01011 molL1,则此时氨水的电离度为 1%Bc 点时氨水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Cc 点所示溶液中:c(H+)c(OH)c(NH3H2O)D若 b、d 对应的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为 1.0107 molL1,此时两溶液中都存在:c(NH4+) 2c(SO42)【答案】D【解析】解:A

23、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为 1.01011 molL1,由 Kw 可知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的浓第10页(共37页)度为 1.0103 molL1,则出氨水的电离度为100%=1%,故 A 正确;Bc 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说明恰好生成硫酸铵,即c 点时氨水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故B 正确;Cc 点溶液中溶质为硫酸铵,溶液中质子守恒为 c(H+)c(NH3H2O)+c(OH),则 c(H+) c(OH)c(NH3H2O),故 C 正确;Dc 点硫酸与氨水恰好反应,则b 点硫酸不足,d 点硫酸过量,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1.0107 molL1,d 点时:c(NH4+)2c(SO42),故 D 错误14. 【2

24、017天津一模】25时,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1ba2A1.0mol/L NH4HCO3 溶液 pH=8.0由此可知 K (H2CO3)K (NH3H2O)K (H2CO3)B. 向氨水中加入 NH4C1 固体,溶液中增大C. 向 CH3COONa 溶液中滴加硫酸至中性时,c(SO42)c(CH3COOH)D. 图中曲线可以表示向 100mL 0.01 mol/LCH 3COOH 溶液中逐滴加入 0.02mol/L NaOH 溶液的 pH 变化情况(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答案】 C【解析】解:A1.0mol/L NH 4HCO3 溶液 pH=8.0,说明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

25、于铵根离子水解程度,水解程度越大,对应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越小,则 K (H CO )K (H CO )K(NH H O),故 A 错误;a123a223b32B铵根离子的水解常数为 Kh=,水解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所以向氨水中加入NH4C1 固体,溶液中不变,故 B 错误;C向 CH3COONa 溶液中滴加硫酸至中性时,c(OH)=c(H+),溶液中电荷守恒为:c(CH3COO)+2c(SO42)+c(OH)=c(Na+)+c(H+),则 c(CH3COO)+2c(SO42)=c(Na+),溶液中物料守恒为 c(CH COO)+c(CH COOH)=c(Na+),所以 c(SO 2)c(CH C

26、OOH),故 C 正确;3343DCH3COOH 是弱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则 0.01 mol/LCH3COOH 溶液中 pH 大于 2,图中滴定前溶液中 pH=2,不符合,故 D 错误第11页(共37页)15. 【2017宁德模拟】Hg 是水体污染的重金属元素之一水溶液中二价汞的主要存在形态与Cl、OH的浓度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的物质或粒子只有 Hg(OH)2 为难溶物;pCl=lgc(Cl)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232A. 配制 Hg(NO3) 溶液时,为了防止 Hg2+水解,应将 Hg(NO ) 固体溶于浓硝酸后再稀释3B. 当 c(Cl)=0.1 molL1,pH8 时,汞元素主要以

27、 HgCl 形式存在C. HgCl2 是一种弱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是:2HgCl2 HgCl+HgCl32D. 当溶液 pH 保持在 4,pCl 由 2 改变至 6 时,可使 HgCl2 转化为 Hg(OH)【答案】B【解析】解:A硝酸汞水解显酸性,配制Hg(NO ) 溶液时,为了防止Hg2+水解,应将Hg(NO )3232 固体溶于浓硝酸后再稀释,故 A 正确;B当 c(C1)=101 mol/L 时,汞元素主要是以 HgCl42形式存在,故 B 错误;2CHgCl2 是一种弱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是:2HgCl2 HgCl+HgCl3,故 C 正确; D根据图象可知当溶液 pH 保持在 5,

28、pCl 由 2 改变至 6 时,可使 HgCl2 转化为 Hg(OH) ,故 D 正确;16. 【2017凉山州模拟】常温下,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中,已知 c(CH3COOH)+c(CH3COO)=0.1molL1,溶液中c(CH3COOH)、c(CH3COO)与pH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pH=5.75 的 溶 液 中 :c(CH3COOH)c(CH3COO)c(H+)c(OH) BpH=7,c(Na+)=0.1 molL1,c( CH3COOH)c(Na+)=c( CH3COO)c(H+)=c(OH) CpH=3.5 的溶液中:c(Na+)+c(H+)

29、c(OH)+c(CH3COOH)=0.1 molL1第12页(共37页)D向 W 点所表示的 1.0 L 溶液中通入 0.05 mol HCl 气体(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c H+)=(c+c(OH)【答案】CCH3COOH)【解析】解:ApH=5.75 比 4.75 大,W 点时c(CH COOH)=c(CH COO),从曲线来看当 pH=5.7533时,c(CH COOH)c(CH COO),故 A 错误;33BpH=7,溶液存在电荷守恒,应为 c(Na+)+c(H+)=c(CH3COO)+c(OH),则 c(Na+)=c( CH3COO)c(H+)=c(OH),已知 c(CH COOH

30、)+c(CH COO)=0.1molL1,所以 c(Na+)=c( CH COO333)0.1 molL1,故 B 错误;CpH=3.5 溶液中 c(Na+)+c(H+)=c(CH3COO)+c(OH),再把题干中的 c(CH3COOH)+c(CH3COO)=0.1molL1 代入即可得c(Na+)+c(H+)c(OH)+c(CH3COOH)=0.1 molL1,故 C 正确; D向 W 点所表示的 1.0 L 溶液中通入 0.05 mol HCl 气体,溶液中溶质为 0.1molL1 的 CH3COOH 和0.05molL1 的 NaCl,溶液中的氢离子由醋酸和水电离,所以 c(H+)=c(

31、CH3COO)+c(OH),故 D 错误17. 【2017咸阳二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已知 298K 时氢氰酸(HCN)的 Ka=4.91010,碳酸的 Ka1=4.4107,Ka2=4.71011,据此可推测将氢氰酸加入到碳酸钠溶液中不可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B. 5时,将amolL 氨水与 0.01molL1 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完全时溶液中c(NH4+)=c(CI),用含 a 的代数式表示 NH3H2O 的电离常数 Kb=C. 某温度下,相同体积、相同 pH 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pH 随溶液体积 V 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II 为醋酸稀释时 pH 的变化曲线,且 a、b 两点水的

32、电离程度:abD. 向 0.10molL1NaHSO4 溶液中通入 NH3 至溶液 pH=7(通入气体对溶液体积的影响可忽略):(c Na+)c(SO42)c(NH4+)【答案】D【解析】解:A已知 298K 时氢氰酸(HCN)的 Ka=4.91010,碳酸的 Ka1=4.4107,Ka2=4.71011,则酸性 H2CO3HCNHCO3,所以氢氰酸加入到碳酸钠溶液中,没有气体生成,故 A 正确;第13页(共37页)432B. 在 25下,平衡时溶液中 c(NH +)=c(Cl)=0.005mol/L,根据物料守恒得 n(NH H O)=(0.5a0.005)mol/L,根据电荷守恒得c(H+

33、)=c(OH )=10 7mol/L,NH H O 的电离常数32Kb=,故 B 正确;C. 醋酸为弱酸,存在电离平衡,当加水稀释时,氢离子浓度减小较慢,所以醋酸稀释时,pH 增大较慢,曲线为醋酸的 pH 值变化;氢离子浓度越大,对水的电离的抑制程度越大,且 a 中溶液的pH 小,即氢离子浓度大,所以 a 点水的电离程度小,则 a、b 两点水的电离程度:ab,故 C 正确;D. 向 0.10molL1NaHSO4 溶液中通入 NH3 至溶液 pH=7,溶液中电荷守恒为:c(Na+)+c(NH4+)+c(H+)=2c(SO42)+c(OH),由于显中性,即 c(H+)=+c(OH),所以 c(N

34、a+)+c(NH4+)=2c(SO42),已知 c(Na+)=c(SO42),所以 c(Na+)=c(SO42)=c(NH4+),故 D 错误18. 【2017汉中二模】手持技术是基于数据采集器、传感器和多媒体计算机构成的一种新兴掌上22试验系统,具有实时、定量、直观等特点,如图是利用手持技术得到的微粒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图, 常温下向 20mL 0.2mol/L H A 溶液中滴加 0.2mol/L NaOH 溶液,其中代表 H A,代表 HA,代表 A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A 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A2H+A2B当 V(NaOH)=40mL 时,其溶液中水的电离受到抑制C当 V(

35、NaOH)=20mL 时,则有:c(Na+)c(HA)c(H+)c(A2)c(OH)D当 V(NaOH)=30mL 时,则有:c(H+)+c(Na+)c(A2)+c(OH)+c(HA)【答案】 C【解析】解:A根据图知,溶液中存在 HA、H A、A2,说明该酸是二元弱酸,在水溶液中部分2电离,所以其二元酸的电离方程式为 H A H +HA ;HA H+A2,故 A 错误;2B. 当 V(NaOH)=40mL 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 Na2A,含有弱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所以 Na2A 促进水电离,故B 错误;C. 当V(NaOH)=20mL 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NaHA,溶液中

36、存在 HA、H2A、A2,说明 HA- 能电离和水解,且 c(H A)c(A 2 ),说明其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导致溶液呈酸性,其 2电离和水解程度都较小,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Na + )c(HA )c(H + )c(A2 )c(OH ),故 C 正确;第14页(共37页)D. 当 V(NaOH)=30mL 时,发生反应为 NaOH+H2A=NaHA+H2O,NaHA+NaOH=Na2A+H2O,溶液主要为等物质量的 NaHA,Na A 的混合溶液,根据电荷守恒得:c(Na+)+c(H+)=c(HA)+2c(A22)+c(OH),物料守恒可知:3c(HA)+3c(A2)+3c(H

37、 A)=2c(Na+),2+得:22c(H+)+c(HA)+3c(H2A)c(A2)+2c(OH),故 D 错误;故选 C19. 【2017马鞍山二模】若用 AG 表示溶液的酸度,其表达式为:AG=lg室温下,实验室里用 0.1mol/L 的盐酸溶液滴定 10mL 0.1mol/L MOH 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滴定过程可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B. 若 B 点加入的盐酸溶液体积为 5 mL,所得溶液中:c(M+)+2c(H+)=c(MOH)+2c(OH)C. 滴定过程中从 A 点到 D 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BCDDC 点时加入盐酸溶液的体积等于 10 mL【答案】

38、 B【解析】解:A用 0.1mol/L 的盐酸溶液滴定 10mL 0.1mol/L MOH 溶液,AG=8,AG=lg,=108,c(H+)c(OH)=1014,c(OH)=103mol/L,说明 MOH 为弱碱,恰好反应溶液显酸性,选择甲基橙判断反应终点,故 A 错误;B若 B 点加入的盐酸溶液体积为 5 mL,得到等浓度的 MCl 和 MOH 混合溶液,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c(M+)+c(H+)=c(OH)+c(Cl),物料守恒为:c(M+)+c(MOH)=c(Cl),消去氯离子得到:c(M+)+2c(H+)=c(MOH)+2c(OH),故 B 正确;C滴定过程中从 A 点到 D 点溶液中

39、水的电离程度,AB 滴入盐酸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对水抑制程度减小,到恰好反应MCl,M+离子水解促进水电离,电离程度最大,继续加入盐酸抑制水电离,滴定过程中从 A 点到 D 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DABC,故 C 错误;DC 点是 AG=0,c(H+)=c(OH)=107,溶液呈中性,溶质为 MCl 和 MOH 混合溶液,C 点时加第15页(共37页)入盐酸溶液的体积小于 10 mL,故 D 错误;20. 【2017唐山一模】 在一隔热系统中,向20.00mL0.1000molL 1 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0.1000molL1 的 NaOH 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下列相关说法正

40、确的是()A若 a 点溶液呈酸性,此时:c(CH3COO)c(CH3COOH)=2c(H+)2c(OH)BB从 a 到 b:逐渐增大C水的电离程度:b 点c 点D溶液的 pH 值:a 点c 点b 点【答案】A【解析】解:Aa 点溶液中溶质为等浓度的醋酸和醋酸钠,溶液显酸性据电荷守恒有 c(Na+)+c(H+)=c(CH COO)+c(OH),据物料守恒有 2c(Na+)=c(CH COO)+c(CH COOH),用电荷333守恒的 2 倍物料守恒得:c(CH COO)c(CH COOH)=2c(H+)2c(OH),故 A 正确;33Ba 点到 b 点氢氧化钠增多,氢氧化钠与醋酸恰好中和,醋酸根

41、离子浓度增大,醋酸的浓度减小, 所以:逐渐减小,故 B 错误;Cb 点醋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醋酸钠水解促进水的电离,c 点溶液中溶质为醋酸钠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抑制水的电离,所以水的电离程度:b 点c 点,故 C 错误;Da 点溶液显酸性,b、c 点为碱性,c 点溶液碱性更强,所以溶液的 pH 值:a 点b 点c 点,故D 错误21. 【2017南平一模】在 25下,稀释 HA、HB 两种酸溶液,溶液 pH 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其中 V1 表示稀释前酸的体积,V2 表示稀释后溶液的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16页(共37页)Alg=6 时,HA 溶液的 pH=8B. pH 相同时

42、,c(HA)c(HB)C. 曲线上 a、b 两点一定不相等D. 5时,NaA 溶液的 pH 一定小于 NaB 溶液【答案】 D【解析】解:A在 25下,稀释 HA、HB 两种酸溶液 PH=2,加水稀释 lg溶液 PH=4,说明 HA 为强酸,溶液 HB 的 PH4,说明 HB 为弱酸,、=2,稀释 100 倍,HAAHA 为强酸 lg=6 时,稀释 106,此时需要考虑水的电离,溶液 PH 接近 7,不可能变化为碱,故 A 错误;BHA 为强酸,HB 为弱酸存在电离平衡,pH 相同时,c(HA)c(HB),故 B 错误;C曲线上a、b 两点=,温度不变比值一定不变,故C 错误;D.HA 为强酸,HB 为弱酸,25时,NaA 是强酸缺考盐溶液的 pH=7,NaB 溶液中 B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 PH7,NaA 溶液的 pH 一定小于 NaB 溶液,故 D 正确;22. 【2017福田区校级模拟】在浓度均为 0.1mol/L、体积均为 V0 的 HX、HY,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 V,pH 随 lg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b 两点的溶液中:c(X)c(Y) B相同温度下,电离常数 K(HX):da C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