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docx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67574617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共10分。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A衔觞(shng)黔娄(lu)晏如(yn)宫阙(qu) B媵人(yng)烨然(y)绮户(q)叱咄(ch) C曳屣(y)缊袍(yn)负箧(qi)皲裂(jn) D惶恐(hung)嗜好(sh)寥落(lio)箪瓢(chn) 2选择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至舍(学舍,书馆)容臭(气味,臭味) B铁未销(销蚀)把酒(端起) C期在必醉(期望)甚箭(快) D戾天(至,到)何许人(处所) 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且

2、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B马/之千里者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家贫不/能常得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我永远也不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B通过校园环境整治,使我们学校的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 C过了一会儿,尖锐的声音突然渐渐地轻了下来。 D为了避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各级部门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5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送东阳马生序-宋学士文集-宋濂(明初文学家) B马说-韩愈文选-韩愈(唐代文学家) C与朱元思书-吴均文选-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D五柳先生传-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文学家) 二、默写题(10分) .请

3、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急湍甚箭,。(吴均与朱元思书) 东风不与周郎便,。(杜牧赤壁) 不应有恨,?(苏轼水调歌头)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潭西南而望,_,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此中有真意,。(陶渊明饮酒)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失意的时候。当你怅惘、沮丧之时,我们应该抱“,”(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样的态度,要有对人生、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积极精神和豁达胸襟。 三、文言文阅读。完成79题。(10分)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

4、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乙】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臣之子皆下才也。有九方皋,其于马,非臣之下也,可告以天下之马。请见之!”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问:“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穆公不悦,召伯乐,曰:“子所荐求马者,马色牝牡,尚弗

5、能知,又安知天下之马也?”伯乐曰:“皋之所观,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九方皋相马有删改) 【注】姓:指子孙。天下之马:指天下最好的马。牝(pn):母马。牡:公马。 骊(l):纯黑色马。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2)才美不外见见 (3)其真无马耶其(4)安知天下之马也安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2)穆公见之,使行求马 9.【甲】文通过对千里马不遇伯乐的议论,表达了怎样的主题?【乙】文写九方皋相马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

6、分) 四、现代文阅读(2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10分) 常常能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人的脑子用多了,会死掉许多细胞”、“人脑多用了会笨”,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事实上,人的肌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脑子也是一样。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经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皮层,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这么多数量的脑细胞,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足够足够了。有人计算过,如果一个人活到100岁的话,经常运用的脑神经细胞只不过10多亿个,还有80%90%的脑细胞没动用。所以,根本不会有什么“脑子多用会笨”的事情。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人的机体,

7、用则灵,不用则衰。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因为这些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的早衰。相反,那些懒于用脑思考的人,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刺激比较少,甚至没有,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这跟一架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经常运转就很润滑。外国就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量的2070岁的人,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60岁时仍能保持敏捷的思维能力,而在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懒人当中,大脑早衰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 除了懂得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的道理以外,我们还应该了解“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这对老年人来讲尤

8、为重要。我们常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如果大脑迟钝了,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当然也不会旺盛。所以,保持大脑的活力,就能促进其他机体、器官保持活力;大脑如早衰,也会影响其他机体器官的早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往往是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老年人保持着勤于用脑的好习惯,就会有一种很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使自己的生活、精神充满活力。 “勤于用脑,延缓衰老”,这个道理是很科学的。老年人如此,何况我们青少年呢?让我们大家养成勤于用脑的良好习惯吧。 10第段中画线的部分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11第段说明“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谈了两方面的原因。(4分) 一是从方面谈,多用脑能

9、够; 二是从方面的谈,多用脑可以。 12“人的机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这句话中的“几乎”能删去吗?为什么?(3分) (二)阅读文章千古说韩愈,回答15-19题。(14分) 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因为中学课本上就有他的师说、进学解。课外阅读,各种选本上韩文也随处可见。他的许多警句,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跨越了一千多年,仍在指导我们的行为。 有这样一段故事。唐代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导下国内佛事大盛,公元819年,又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就是将据称是佛祖的一

10、块骨迎到长安,修路盖庙,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劳民伤财,一场闹剧。韩愈对这件事有看法,他当过监察御史,有随时向上面提出诚实意见的习惯。这种官职的第一素质就是不怕得罪人,因提意见获死罪都在所不辞。所谓“文死谏,武死战”。韩愈在上书前思想好一番斗争,最后还是大义战胜了私心,终于实现了勇敢的“一递”,谁知奏折一递,就惹来了大祸;而大祸又引来了一连串的故事,成就了他的身后名。 韩愈是个文章家,写奏折自然比一般为官者也要讲究些。于理、于情都特别动人,文字铿锵有力。他说那所谓佛骨不过是一块脏兮兮的枯骨,皇帝您“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

11、诸水火,永绝根本岂不盛哉!岂不快哉!”并说:这佛如果真的有灵,有什么祸殃,就让他来找我吧(“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这真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大气和献身精神。但是,这正应了我们现时说的,立场不同,感情不同这句话。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利害表忠心,宪宗就越觉得他是在抗龙颜,揭龙鳞,大逆不道。于是,大喝一声把他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 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因为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一般的不顺,比之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要严重得多。他们不过是登山无路,韩愈是已登山顶,又一下子被推到无底深渊,其心情之坏可想而知。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被赶出

12、长安,年仅12岁的小女儿也惨死在驿道旁.当他到了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就气候水土而言这里还算富庶,但由于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极重。农耕方式原始,乡村学校不兴。当时在北方早已告别了奴隶制,唐律明确规定了不准没良为奴,这里却还在买卖人口,有钱人养奴成风。于是他到任之后,就如新官上任一般,连续干了四件事。一是驱除鳄鱼。当时鳄鱼为害甚烈,当地人又迷信,只知投牲畜以祭,韩愈“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大除其害。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耕作技术。三是赎放奴婢。他下令奴婢可以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就给人自由,不抵者可用钱赎,以后不得蓄奴。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甚至还“以正

13、音为潮人诲”,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推广普通话。八个月就干了这四件事。我们且不说这事的大小,只说他那片诚心。当其获罪海隅,家破人亡之时,尚能心系百姓,真是难能可贵了。 人生的逆境大约可分四种。一曰生活之苦,饥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遇;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处绝境。处逆境之心也分四种,一是心灰意冷,逆来顺受;二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三是见心明志,直言疾呼;四是泰然处之,尽力有为。韩愈是处在第二、第三种逆境,而选择了后两种心态,既见心明志,著文倡道,又脚踏实地,尽力去为。只这一点他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层高明,没有只停留在蜀道叹难,江畔沉吟上。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显,只是奉献

14、于民,求成于心。有人研究,韩愈之前,潮州只有进士3名,韩愈之后,到南宋时,登第进士就达172名。是他大开教育之功。 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历史绝不会陪你哭泣,而它只认你的贡献。悲壮二字,无壮便无以言悲。 13试分析“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2分) 14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韩愈的逆境比“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要严重得多”?(4分) 15作者为什么说韩愈“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层高明”?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4分) 16文章结尾说“悲壮二字,无壮便无以言悲”,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分) 五、名著阅读考查(4分) “轰”的一声炮响了,这时船员们的欢呼声混

15、杂在一起。炮弹打中了,正打在动物身上,但是并没有给它致命的打击,而是从它圆圆的身上滑过去落在二海里远的海中。“真怪!”老炮手暴跳如雷,说,“这混蛋的身上一定有一层六英寸厚的铁甲!”“该死的东西!”法拉古舰长喊。追逐又开始了,法拉古舰长弯身对我说道:“我要一直追到我们的船爆炸为止!”“对,您对!”我答。人们只指望这动物筋疲力尽,它总不能跟蒸汽机一样,永远不感到疲倦。然而它一点也不疲倦。这么多时间过去了,它并没有显出一点疲劳的样子。再说,我们是应该表扬林肯号的,它用不屈不挠的精神进行了这次恶斗。我估计,在11月6日这倒霉的一天里,它所跑的路程不下五百公里!黑夜降临了,阴影笼罩了波涛汹涌的海洋。这时

16、候,我以为我们的远征结束了,我们永远不能再见到这个古怪的动物了。可是我错了。晚上十点五十分,电光又在战舰前面三海里的海面上亮起来,还是跟昨天夜里一样辉煌,一样强烈。那条独角鲸好像是停着不动。也许白天跑得累了。它睡着了,它随着海水荡漾。这是一个好机会,法拉古舰长决定利用这次机会。他发出命令。为了不至把敌方惊醒,林肯号减低速度,小心谨慎地前进。在大海中碰到睡着了的鲸鱼,因而胜利地攻击它们,这并不是希奇的事情,尼德.兰也不止一次在鲸鱼昏睡的时候叉中了它们。加拿大人又到了船头斜桅下,走上了他原来的岗位。战舰慢慢地前进着,一点声息也没有,离这动物三百七十米左右的时候关了气门,船现在只凭本身余下的气力走动

17、。船上连呼吸声也听不到。甲板上绝对沉寂。人们距白热的焦点不到一百英尺了,光度更强起来,照得我们的眼睛发昏。这时候,我伏在船头前面的栏杆上,看见尼德?兰在我下面,一手拉着帆索,一手挥动他锋利的鱼叉。就和这睡着的动物距离不过二十英尺了。忽然,他的胳膊使劲地一伸,鱼叉投了出去。我听到鱼叉发出响亮的声音,像是碰上了坚硬的躯壳。对面的电光突然熄灭,两团巨大的水猛扑到战舰甲板上来,像急流一般从船头冲至船尾,冲倒船上的人,打断了护墙桅的绳索。接着船被狠狠撞了一下,我没来得及站稳,从船栏杆被抛掷到海中去了。 (选自凡尔纳海底两万里) 17为什么说那条独角鲸是“古怪的动物”?(2分) 18“接着船被狠狠撞了一下

18、,我没来得及站稳,从船栏杆被抛掷到海中去了。”后来,“我”怎么了?请简要概述。(2分) 六、写作(43分) (一)、请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改写成一篇散文,要求想像大胆奇特,写景生动,情感充沛。字数在500字左右。 (二)、八年级生活已经过了一半,相信你也在各方面获得了成长。看待事物的角度、深度都会与以前有所不同。请回顾你的生活,以“我为点赞”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B【解析】A项:黔娄(lu);C项:曳屣(y)缊袍(yn);D项:寥落(lio)箪瓢(dn) 2、【答案】A【解析】

19、(“臭”的意思与今义不同,应为“香气”。) 3、【答案】C【解析】A: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B:马之/千里者D:家贫/不能常得 4、【答案】D【解析】A中逻辑关系不当,应是“指出并纠正”;B中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C中语义矛盾,“突然“和”渐渐“矛盾。 5、【答案】C【解析】(与朱元思书的出处是艺文类聚。) 二、【答案】6、猛浪若奔铜雀春深锁二乔何事长向别时圆岂不罹凝寒独怅然而涕下行到水穷处斗折蛇行欲辨已忘言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三、文言文阅读。 【答案】7、(1)喂养(2)显现(3)表示推测语气(4)怎么 8、(1)驾驭它,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使它充

20、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2)秦穆公接见了九方皋,派他出去寻找好马。 9、【甲】文:表达作者对贤才难遇明主的愤懑,寄寓这对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希望。【乙】文: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独具慧眼,看其实质。 【乙】参考译文: 秦穆公对伯乐说:“您的年岁高了!您的子孙中有可以派去寻求天下好马的人吗?”伯乐答道:“我的儿子们都是才能一般的人。有一个叫九方皋的人,这个人对于马的识别本领不在我之下,可以识别天下特出的千里马。请大王召见他。” 穆公召见了他,派他外出找马,三个月后返回报告说:“已经得到它了,在沙丘。”穆公问:“什么马?”他答道:“是一匹黄色母马。”派人前去取得它,却是一匹黑色公马。穆公不高兴,

21、召见伯乐,对他说:“你所推荐的找马人,毛色雌雄尚且不能知道,又怎么能知道天下特出的千里马?”伯乐长长地叹息道:“像九方皋所观察的,得到了它的精微,而放弃了它的粗略,省察其内部而忘却其表象,看见了他所应当看见的地方,而没有看见他不必看见的地方,考察了他所应当考察的地方,抛弃了他所不必考察的地方。”马送到后,果然是天下特出的好马。 四、现代文阅读 10作诠释、作比较、打比方(说出两种即可);说明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 11生理促进其它肌体、器官保持活力; 心理使人的生活、精神充满活力。 12不能删去。“几乎”表明并非全部,也有例外,删去后不能表达出这层意思,这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2、【答案】 13承上启下。承上文韩愈递奏折谏言被贬而来,引出下面对韩愈面对挫折的叙写及议论。 14(1)韩愈是从政权的高层被贬到最底层。(2)韩愈的家眷也被赶出京城。(3)幼女惨死在驿道旁。(4)潮州当地的情况坏。 15因为屈原、李白停留在蜀道叹难,江畔沉吟上。而韩愈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显,只是奉献于民,求成于心,一心想着为当地的老百姓做实事。我觉得韩愈为官的立场也在于为民办事,所以,不管到了哪里都一样,他心系百姓,为百姓解决问题,是好官,让人敬佩。 16韩愈从高山的顶峰跌落至无底深渊。无疑是“悲”的,可他不以失意为意,通过几件事,彻底改变了潮州的面貌,尤其是在其家破人亡之始,这样的举止又是何等的壮烈,可就是这样一个一心为民的好官却因直言进谏被贬,是何等的可悲,愈是壮烈,愈显其悲。 17因为它不怕炮弹,不知疲倦,其实,它是一艘不为人所知的潜水艇 18后来,“我”被潜艇俘虏,跟着潜水艇周游各大洋。十个月之后,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脱,并把这件海底秘密公诸于世。(116.25.209.1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