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_统计过程控制入门.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67571904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7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PC_统计过程控制入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SPC_统计过程控制入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PC_统计过程控制入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PC_统计过程控制入门.ppt(5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统计过程控制Harry zhangHarry zhang2010,11,242010,11,1、开篇导入汽车行业的五大手册:SPC,FMEA,APQP,PPAP,MSA金镛小说中的各门派武功:降龙十八掌,葵花宝典,六脉神剑 等等21、开篇导入降龙十八掌降龙十八掌 VS VS 统计过程控制统计过程控制武功招式口诀1,亢龙有悔2,青龙吸水3,藏龙出洞4,战龙在野内功心法1,八种常用控制图;2,Cpk,Ppk,等能力指数;3,其他控制图;1,SPC的背景/功能;2,统计学的基础知识;3,SPC的基本概念/应用;31、开篇导入1.2 学习目标1,

2、全面了解SPC 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理念;2,如何选择、绘制和判断控制图的类型;3,过程能力的计算。41、开篇导入1.3 内容安排1,SPC的历史发展及背景;2,SPC的定义和作用;3,计量和计数型控制图;4,过程能力的计算;5,SPC和统计学的基础知识。52、主体内容2.1 SPC的历史发展及背景质量是检验出来的QC质量是制造出来的QA质量是设计出来的TQC质量是预防出来的TQM预测过程输出分布SPC汽车行业发展史伴随质量管理发展史:62.1 SPC的历史发展及背景1924年,休哈特绘制第一张控制图,工业的质量控制开始采用统计方法。二战后,戴明将SPC控制图带到日本并推广。八十年代以后,全世界纷

3、纷推广应用SPC。并在ISO9000以及QS9000中提出应用SPC方法的要求。72.2 统计过程控制概念 周末野炊,小王负责用木柴和铁锅煮饭,由于平时小王在家用电饭煲,所以小王可遇到大麻烦了;第一锅由于时间煮的太长,所以饭煮糊了;第二锅由于水放少了,所以米饭没煮熟;第三锅由于水放多了,所以煮成了一锅粥;导致大家(顾客)强烈的不满。最后在大家强烈要求下,老刘出马控制好了水、火和时间,在适当的时候通过锅里发出的香味确认了米饭的状态,准时熄火,最后大家终于吃到了香喷喷的米饭。案例:案例:82.2.1 统计过程控制的模型我们工作的方式我们工作的方式/资源的融合资源的融合顾客顾客产品产品/服务服务过程

4、的声音过程的声音统计方法统计方法顾客的呼声顾客的呼声识别不断变化识别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期望的需求和期望人人机机料料法法环环反馈的过程控制系统模型输入输入过程过程/系统系统输出输出92.2.2 统计过程控制定义定义:为了贯彻预防原则,应用统计方法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评估和监控,建立并保持过程处于可接受的并且稳定的水平,从而保证产品与服务符合规定要求的一种技术。1,用统计技术统计过程或输出的各种特性(参数);2,绘制容易理解和判断异常的控制图;3,根据控制图中观察到的趋势和异常状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达到并保持统计过程稳定状态。102.3 控制图-基本概念第1组第2组极差:R=最大值 最小值均值:标准

5、差:中位数:或112.3 控制图-基本概念 正态分布 x轴99.7%99.7%68%68%95%95%Y轴 公差范围122.3 控制图数据的类型产品/过程质量特性定性定量连续离散计量型计数值计件值计数型132.3.1 计量型控制图案例:OP40车销涡轮轴外径,浮动轴承配合面直径要求尺寸200.03,一年后发现每天不良率上升至8%;这时侯很难找到原因,大家都很困惑。时间直径8:008:158:308:459:009:159:309:4510:0010:30上公差下公差10:4511:00 休哈特博士来到现场绘制SPC控制图,发现连续工作1小时45分后直径开始超出控制线。(原因分析)142.3.1

6、 计量型控制图常用控制图分类数据特征分布控制图简记类型连续正态分布正态分布均值均值 极差控制图极差控制图X-RX-R计计量量型型均值均值 标准差控制图标准差控制图X-SX-S中值中值 极差控制图极差控制图X-RX-R单值单值 移动极差控制图移动极差控制图X-MRX-MR离散二项分布不合格品率控制图p计数型不合格品数控制图np计件值泊松分布单位不合格数控制图u不合格数控制图c152.3.1 计量型控制图绘制控制图的步骤(以均值图为例)1,收集数据:至少25组,组内连续,组间跨度;2,计算各子组的均值:各组均值的均值:标准偏差:计算中心控制线,上下控制线并在图中划出;3,按时间描点;4,按标准判断

7、控制图。162.3.1 计量型控制图 -绘制均值图UCLLCL上公差下公差CL中心线上控制线下控制线特性值时间172.3.2 4种常用计数型控制图数据特征分布控制图简记类型连续正态分布均值 极差控制图X-R计量型均值 标准差控制图X-S中值 极差控制图X-R单值 移动极差控制图X-MR离散(关心产品的合格率)二项分布不合格品率控制图p计数型不合格品数控制图np计件值(关心缺陷出现次数)泊松分布单位不合格数控制图u不合格数控制图c案例演示计数型控制图182.3.2 计数型控制图案例:某轮胎厂,每天产量100个,合格品96个,4个不合格的产品中有3个有缺料的缺陷,2个有结焦的缺陷,2个缩孔。生产部

8、的报表:PPM值为40000;质量部的报表:缺料PPM值为30000;结焦PPM值为20000;缩孔PPM值为20000生产部的报表:关心的是产品的合格率;质量部的报表:关心的是缺陷出现次数的比率。192.3.3 控制图的判断标准1:一个点超出3个标准偏差之外;2:连续 7个点在中心线同一侧;3:连续6个点递增或递减;4:连续14个点上下交替;5:2/3的点距中心线超过2个标准差(同一侧);6:4/5的点距中心线超过1个标准差(同一侧);7:连续15个点在中心线1个标准差内(任一侧);8:连续8个点距中心线的距离大于1个标准差(任一侧)。识别过程特殊原因的八大准则识别过程特殊原因的八大准则20

9、2.3.3 识别过程特殊原因的八大准则识别过程特殊原因的八大准则准则1:一个点超出3个标准偏差之外;UCLLCLCL上公差上公差212.3.3 识别过程特殊原因的八大准则识别过程特殊原因的八大准则准则2:连续 7个点在中心线同一侧;UCLLCLCL上公差上公差222.3.3 识别过程特殊原因的八大准则识别过程特殊原因的八大准则准则3:连续6个点递增或递减;UCLLCLCL上公差上公差232.3.3 识别过程特殊原因的八大准则识别过程特殊原因的八大准则准则4:连续14个点上下交替;UCLLCLCL上公差上公差242.3.3 识别过程特殊原因的八大准则识别过程特殊原因的八大准则准则5:2/3的点距

10、中心线超过2个标准差(同一侧);UCLLCLCL上公差上公差252.3.3 识别过程特殊原因的八大准则识别过程特殊原因的八大准则准则6:4/5的点距中心线超过1个标准差(同一侧);UCLLCLCL上公差上公差262.3.3 识别过程特殊原因的八大准则识别过程特殊原因的八大准则准则7:连续15个点在中心线1个标准差内(任一侧);UCLLCLCL上公差上公差272.3.3 识别过程特殊原因的八大准则识别过程特殊原因的八大准则准则8:连续8个点距中心线距离大于1个标准差(任一侧)UCLLCLCL上公差上公差282.3.4 八种控制图的选择八种控制图的选择关心的是不合格品率-即(坏)零件的百分比吗?关

11、心的是不合格品数-即单位零件不合格数吗?样本客量是否恒定?使用U图使用C或U图使用np图或p图样本容量是否恒定?使用P图否否确定被研究特性是否为计量型数据否是是是否是是292.3.4 八种控制图的选择八种控制图的选择性质上是否是均匀或不能按子组取样-例如:化学槽液,批量油漆等?子组均值是否能方便计算?是否能方便计算子组的S值?子组容量是否大于等于9?使用 XR图使用XR图使用 XR图是使用X-MR图否是是使用XbarS图否否是计量型数据否是302.4 过程能力和过程性能过程能力宽度=x轴99.7%99.7%68%68%95%95%y轴 公差范围312.4 过程能力和过程性能四种常用特性值与公差

12、范围的关系图USLLSLLSLUSLLSLUSLLSLUSL322.4.1 过程能力指数 Cp,Cpk计算过程能力(Cp,Cpk)的前提假设1,过程处于统计稳定状态;2,过程的各测量值服从正态分布;3,工程及其他规范准确地代表顾客的需求;4,设计目标值位于规范的中心;5,测量变差相对较小。332.4.1 过程能力指数 Cp,Cpk:子组内变差.计算公式 或 ;:子组内极差均值;:子组内标准差均值。342.4.1 单边过程能力指数 Cpk单边过程能力指数 Cpk的计算单边上公差:单边下公差:352.4.2 过程性能指数 Pp,Ppk(综合的能力指数):过程总变差,通常用样本的标准差 S 来估计。

13、能力指数:362.4.3 过程能力和性能指数对比指数类型指数符号标准差的公式标准差的公式标准差标准差含义含义评估内容评估内容考虑那些原因考虑那些原因备注过程能力Cp子组内变差过程标准差(组内)只存在普通原因;要求过程受控且稳定过程能力Pp过程总变差总的过程标准差(组内和组间)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过程性能Cpk子组内变差过程标准差(组内)只存在普通原因;要求过程受控且稳定过程性能Ppk过程总变差总的过程标准差(组内和组间)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372.4.4 过程能力和性能指数评价标准1,Cpk1.67;制程能力良好;2,1.67Cpk1.33;制程能力正常;3,1.33Cpk1.0;制程能力勉强,应

14、设法提高;4,Cpk1.0;制程能力差,不可接受。实际工程应用:1,大批量生产前的小批生产中能力评价要求,PPK1.67;2,进入大批量生产后,为保证批量生产下的产品的品质状况不至于下降,且为保证与小批生产具有同样的控制能力,所进行的生产能力的评价,一般要求CPK 1.33。382.5 SPC涉及的一些概念变差的概念:变差的概念:没有两件产品或特性是完全相同的,也许差距很大,也许小得无法测量,但差距总是存在的。任何过程都存在许多引起变差的原因。如:机加工一根轴的直径,影响直径变差的原因有:机床(间隙、轴承磨损)刀具(强度、磨损率)材料(直径、硬度)操作者(进洽速率、对中准确度)维修(润滑、易损

15、零件的更换)环境(温度、湿度、动力供应是否恒定)造成变差的原因有短期的影响和长期的影响。392.5 SPC涉及的一些概念过程受控过程受控定义:过程仅受普通原因影响,没有特殊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过程的输出具有稳定的且可重复的分布。控制图判断:1,控制图中的点超出上下控制线;2,控制图判断不标准。402.5 SPC涉及的一些概念过程受控与过程能力过程受控与过程能力 统计受控 过程能力受控不受控接受12不接受34412.5 使用控制图的两个阶段分析用控制图 应用控制图时,首先将非稳态的过程调整到稳态,用分析控制图判断是否达到稳态。确定过程参数 特点:1、分析过程是否为统计控制状态?2、过程能力指数是

16、否满足要求?控制用控制图 等过程调整到稳态后,延长控制图的控制线作为控制用控制图。应用过程参数判阶段一、过程分析(初始能力研究)阶段二、过程监控阶段422.5 SPC涉及的一些概念普通原因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和特殊原因普通原因:指那些始终作用于过程的多种的变差来源,使过程的输出产生一个稳定且可重复的分布。特殊原因:(常称可查明原因)其仅影响某些过程的输出,通常间歇发生、不可预测。432.5 SPC涉及的一些概念局部措施/系统措施局部措施:通常用来消除特殊原因;通常由与过程直接相关的人员来实施;通常可纠正大约15%的问题。系统措施:通常用来消除普通原因;几乎都需要管理人员的介入加以纠正;通常可纠正

17、大约85%的问题。442.5 SPC涉及的一些概念错误1:将事实上属于系统(普通原因)的原因,描述成特殊原因的变差或错误。错误2:将事实上属于特殊原因,描述成系统(普通原因)的变差或错误。过程控制中两种常见的错误:452.5 SPC涉及的一些概念重新计算控制限的条件:1.控制图是根据稳定状态下的条件(人员、设备、原材料、工艺方法、测量系统、环境)来制定的。如果上述条件变化,则必须重新计算控制限。2.使用一段时间后检验控制图还是否适用,控制限是否过宽或过窄,否则需要重新收集数据计算控制限;3.过程能力值有大的变化时,需要重新收集数据计算控制限。46收集数据绘图及计算控制限是否异常延伸控制限N找出

18、异常点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过程有变化人机料法环測量Y2.5 SPC涉及的一些概念重新计算控制限的条件472.5 SPC涉及的一些概念1.收集数据并用统计方法来解释它们并不是最终目标,最终目标应该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加深理解,当一个不能实现任何改进的技术专家是很容易的,我们应该将增长知识作为行动的基础。2.测量系统对适当的数据分析来说是很关键的,在收集过程数据之前就应很好地对它加以了解。如果这些测量系统缺少统计控帘 J,或它们的变差在过程总变差中占很大比例,就可能作出不恰当的决定。因此在本手册中,假设了测量系统处于受控状态,并且对过程总变差没有很大的影响。3.研究变差和应用统计知识来改进性能的基本

19、概念适用于任何领域,可以是在车间中或办公室里,例如:机械加工(性能特性)、记帐(差错率)、总销售额、浪费分析(废品率)、电脑系统(性能特性)及物料管理(运送时间)。SPC手册的六点说明482.5 SPC涉及的一些概念4.SPC代表统计过程控制,但以前统计方法常用于零件而不是过程。应用统计技术来控制输出(例如,零件)应仅仅是第一步,只有当产生输出的过程成为我们努力的重点,这些方法才能在改进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上充分发挥作用。5.尽管手册中的每一点是透过已完成的例子来说明的,但要真正理解这些知识需要进一步与过程控制实际相联系。研究读者自己的工作场所或相似活动中的实际例子,是对本书的重要补充,

20、实际工作经验是无法取代的。6.本手册可看成应用统计方法的第一步,它提供了被普遍接受的方法,并在许多场合得以应用。然而,还是存在一些例外的情况,在这些情况中,言目地使用这些方法是不恰当的。本手册不能代替从业者对提高统计方法的知识和理论的需要,我们建议读者寻求正规的统计学教育,当读者的过程和统计方法的应用己经比本手册所述的内容更先进时,我们建议读者向具有一定的统计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人员请教关于其它技术的适用性。任何情况下,所用的程序都必须满足顾客的要求。SPC手册的六点说明493 总结 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变差的概念;数据的类型;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受控。控制图的选择;绘制控制图的步骤;控制图的判断标准;控制限的重新计算;过程能力和过程受控的关系;过程能力和性能的计算。503 总结1,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第8页)2,变差是如何影响过程输出的?(第11页)3,统计技术是如何区分一个问题实质是局部的还是涉及到整个系统的?(第14页)4,什么是统计受控过程?什么是有能力的过程?(第16页)5,什么是持续改进循环?过程控制对哪一部分起作用(第21页)6,什么是控制图:如何使用(第24,45-112页)7,使用控制图有什么好处?(第31页)513 总结Question?52Thanks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