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10∕T 0007-2021 辽阳大米(辽阳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67537363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58.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110∕T 0007-2021 辽阳大米(辽阳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DB2110∕T 0007-2021 辽阳大米(辽阳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2110∕T 0007-2021 辽阳大米(辽阳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110∕T 0007-2021 辽阳大米(辽阳市).pdf(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67.060CCS B 22DB2110辽阳市地方标准DB2110/T 00072021辽阳大米2021-11-18 发布2021-12-18 实施辽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2110/T 00072021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文件由辽阳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辽阳市太子河区立荣家庭农场、诚润农业(辽宁)有限公司、辽宁省功能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辽阳健康医药保健品(集团)有限公司、(硒先生)辽宁生物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禾谷茂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辽

2、阳市太子河区洪茂种植家庭农场、辽阳市太子河区溢欣家庭农场、灯塔市佟二堡东荒农场、灯塔市古城街道东古城水稻专业合作社、辽阳嘉品米业有限公司、辽阳市太子河区关山家庭农场、辽阳市太子河区天顺家庭农场、辽阳市太子河区鼎丰家庭农场、辽阳市太子河区万兴家庭农场、辽阳市太子河区绿道种植家庭农场、辽阳市太子河区刘宏利种植家庭农场。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丑则成、王悦红、王胜祥、田吉忠、杨俊昊、董天辉、边义、尹春、徐嘉曼、杨景仕、陈宝花、关炳兴、郑家春、徐凯、李静、罗宏瑞、佟圣财、赵荣伟、刘洪刚、刘宏利。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

3、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联系方式如下:辽阳市农业农村局辽阳市文圣区北翰林路38号0419-2122696诚润农业(辽宁)有限公司 辽阳市太子河区王家镇沙河池村135007690DB2110/T 000720211辽阳大米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辽阳大米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本文件适用于在辽阳市区域内生产的大米。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包装

4、储运图示标志GB 1350稻谷GB/T 1354大米GB 27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T 3543.4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发芽试验GB 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 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5490粮油检验 一般规则GB/T 5491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GB/T 5492粮油检验 粮食、油料的色泽、气味、口味鉴定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

5、签通则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131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谷物加工卫生规范GB 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T 15683大米 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GB/T 17109粮食销售包装GB/T 26630大米加工企业良好操作规范GB 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JJF 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DB2110/T 0007202123术语和定义GB/T 135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辽阳大米指以辽阳市区域内特有自然环境条件下种植的水稻

6、,经加工后符合本文件规定的大米。4产地环境辽阳大米种植区位于辽阳市管辖区境内,地处辽东半岛北部腹地,西南边陲距渤海岸 70 公里,东南边界距黄海岸 100 公里,宏观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全年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土壤类型主要是水稻土、草垫土和棕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为 20g/kg40g/kg。水稻生产季节热量资源丰富,雨热同季,日照充足,属于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 8.4。全年日照时数 2559.3h 左右,年降雨量 700mm800mm,无霜期 171d,水资源丰富。5生产技术5.1栽培管理参见附录 A。5.2加工参见附录B。5.3生产档案应详细记录播前准备、育苗、施肥插秧、田

7、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加工等各环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建立稻米生产档案。6质量要求6.1感官特征感官特征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感官特征项目特征指标外观蒸煮前,米粒饱满圆润。米粒半透明或透明,色泽青白有光泽。蒸煮后,米饭表面有油光。质地柔韧、细腻滑润,外观光亮,膨胀性好。口感蒸煮时,米饭具有特有的品种米香味;口感绵软略粘、微甜、略有韧性。冷却后,仍能保持原有的口感。气味蒸煮前,具有大米品种固有的米香味,无异味。蒸煮后,具有米饭特有的品种米香味,无异味。DB2110/T 0007202136.2质量指标质量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质量指标项目指标品尝评分值/分90加工精度精碾垩白度/%1.9

8、碎米总量/%5.0其中:小碎米含量/%0.1杂质限量总量/%0.1其中:无机杂质含量/%0.02不完善粒含量/%3.0黄粒米含量/%0.2水分含量/%15.0互混率/%5.0直链淀粉/%14.020.0色泽、气味正常6.3安全要求应符合GB 2761、GB 2762、GB 2763的相关规定。6.4净含量应符合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7检验方法7.1感官指标按 GB/T 5492 规定执行。7.2质量指标7.2.1水分按 GB 5009.3 规定执行。7.2.2直链淀粉按GB/T 15683规定执行。7.2.3其他质量指标按 GB/T 1

9、354 规定执行。7.3安全要求DB2110/T 000720214按 GB 2761、GB 2762、GB 2763 的相关规定执行。7.4净含量按JJF 1070规定执行。8检验规则8.1组批、扦样8.1.1同原料、同工艺、同设备、同班次加工的产品为一批。8.1.2扦样按GB/T 5491规定执行。8.2检验的一般规则按GB/T 5490规定执行。8.3检验分类8.3.1出厂检验8.3.1.1每批产品出厂时,均应由企业的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可出厂和销售。8.3.1.2出厂检验项目包括:感官指标、质量指标、净含量。8.3.2型式检验8.3.2.1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一次,有

10、下列情形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投产时;b)原料、加工工艺、设备等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c)国家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8.3.2.2型式检验的项目为本文件第6章规定的全部项目。8.4判定规则8.4.1凡不符合GB 2761、GB 2762、GB 2763以及国家卫生检验和植物检疫有关规定的产品,判为不合格品。8.4.2感官要求、质量指标中有一项不合格的,可进行复检,复检仍不合格,判定为不合格品。9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9.1标志9.1.1凡是使用本文件的大米产品,应按本文件的规定名称以及GB/T 1354中规定的等级标注。9.1.2标签、标志应符合GB 77

11、18、GB 28050及有关规定。9.1.3标注的净含量应为产品最大允许水分状况下的质量。9.1.4外包装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9.2包装9.2.1包装应符合GB/T 17109的规定和卫生规定。DB2110/T 0007202159.2.2包装物应清洁、结实,并且牢固缝制或牢固密封。9.3贮存和运输9.3.1袋装产品应贮存在清洁、干燥、防雨、防潮、防虫、防鼠、无异味的合格仓库中,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或水分较高的物质混存。9.3.2应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运输工具和容器运送大米产品,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雨淋和被污染。9.3.3产品在常温下的保质期不应低于 3 个月。DB2110/T 00

12、0720216附 录 A(资料性附录)水稻栽培技术要点A.1产地环境条件A.1.1产地周围不得有大气污染源,不得有有害气体排放,生产生活用的燃煤锅炉需要安装除尘除硫装置。A.1.2土壤选择土壤耕层深厚、肥沃、通透性良好,有机质含量高,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A.1.3灌溉水源地表水、地下水水质清洁无污染,水械或水域上游没有对该产地构成污染威胁的污染源。A.2品种选用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应根据本地积温条件,选用熟期适宜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且符合GB/T 3543.4的要求。种子纯度98%,发芽率95%,净度97%,含水率14.5%,其它各项指标符合GB 4404.1的要求。A.3育苗准备A.3.1种

13、子处理A.3.1.1晒种在浸种前先将种子脱芒,然后选择晴暖天气晒种 2d3d,每天翻动 3 次4 次,以提高种子芽势、芽率。A.3.1.2选种采用比重为 1:1.13 的盐水选种,即 50kg 水加 10kg 盐,新鸡蛋浮出水面伍分硬币大小即可。捞出秕粒后,再用清水冲洗 2 遍3 遍。A.3.1.3浸种消毒可用杀菌剂消毒,使用的药剂应符合GB/T 8321的要求。水温 15条件下浸种消毒 7d,积温达100,观察谷壳半透明,腹白分明,胚部膨大即可。A.3.1.4催芽在 30左右的条件下进行摧芽,芽长 1mm1.5mm 即可,晾芽 6h 左右。A.3.1.5包衣使用包衣剂包衣,包衣后将种子凉到不

14、粘手为止,然后准备播种。A.3.2床土配制床土要求呈颗粒状,通透性好,无草籽,无病菌,含有较多的有机质,ph 值 4.55.5。DB2110/T 000720217A.3.2.1床土配制山地腐殖土可以单独使用。如无山地腐殖土可用水田土或无药残的旱田土,(切忌用大豆田土)加草炭活(或腐殖土)做床土。两者分别过筛,筛孔 6mm8mm。底土按体积比为 4:1 混合,其中水田土4 份,草炭 1 份。覆盖土按体积比为 3:1 混合,其中水田土 3 份,草炭 1 份。混入育苗肥:有机肥(3kg/)、硫铵(50g/)、硫酸钾(25g/)、二铵(15g/20g/)。A.3.2.2营养土配制用当地主推的水稻育苗

15、调制剂(壮秧剂),按说明书要求、用量与混合好的底土充分混合后,用农膜盖严,一至两天待用。A.3.2.3床土检查底土 ph 值:4.55.5,覆盖土 ph 值:4.55.5。A.4育苗棚准备A.4.1育秧大棚用地的选择根据水田的分布状况,选择在地势平坦、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有水源条件,土质肥沃、盐碱轻且无农药残留的园田地。如果在水稻田里建育苗棚,要选择地势相对较高的田块。育秧田要相对集中,通行方便,建棚后要留有充分的空地,方便运送和堆放各种育苗材料。A.4.2棚内做床棚内放盘的置床要表面平整,土壤细碎,压实后表面无根茬等凸起。大棚内一般做两排置床,中间留出 0.5m 左右作业道,方便作业。

16、A.5播种A.5.1播种期根据各地区插秧时间反推 30d35d 为播种期。辽阳地区一般在 4 月上旬。A.5.2播种量每个育苗盘控制在湿籽 85g90g。A.5.3除草播种覆土后,喷雾除草剂除草。A.6苗期管理A.6.1温度管理播种后至出苗不通风,温度控制在 2530。要求早炼苗、低温炼苗。一叶一心期保持温度 25左右,二叶一心期温度控制在 2528,至日平均温度不低于 13时昼夜通风,选晴天上午撤膜。A.6.2水份管理DB2110/T 000720218大棚盘育苗管水原则是缺水浇水,不缺不浇,只浇不灌,见湿见干。A.6.3施肥二叶期即开始追肥,追肥次数和追肥量根据秧龄和苗情而定。一般二叶期用

17、硫酸铵 50g/左右,兑水 2kg 喷施。揭膜前用硫酸铵 100g/左右,兑水 2kg 喷施。每次喷肥后,立即用清水清洗秧苗,以免烧苗。A.6.4插秧前管理插秧前 3d4d 要进行控水炼苗,增强秧苗的盘根和抗逆能力。插秧前 1d2d,每亩秧田使用“送嫁药”进行喷雾处理,防止螟虫和稻蟓甲的危害。A.6.5壮秧标准秧龄 30d35d,小、中苗,叶龄 3.54.5,苗高 12cm13cm,每株苗总根数 7 条9 条。百株干重 3.0g3.5g,叶片上挺,有弹性,无病害。A.7本田管理A.7.1本田整地本田单排单灌,排灌配套。插秧前水耙地,泡田洗碱。本田内应达到“高低不过寸,寸水不露泥”,上糊下松,呈

18、汪泥汪水(花达水)状态。地表干净,不露根茬,无僵块及其它残渣杂物。A.7.2适时插秧当气温稳定通过 15时开始机插秧,5 月末前结束,不栽 6 月秧。机插秧密度 30cm17cm 或 30cm20cm,每穴插 2 株4 株。一般插秧深度不超过 2cm。薄水栽秧,浅水活秧,插完覆寸水,切忌水过秧心。A.7.3施肥管理根据测土肥方施肥结果确定,采用“前促、中控、后保”施肥法。保证有机氮:无机氮=1:1,折成纯氮。A.7.3.1施足基肥整地前均匀施入本田中,每 667 施用腐熟有机肥 500kg 或生物有机肥 100kg,施用 NPK15:15:15复合肥 40kg,硫酸锌 1kg。A.7.3.2早

19、施蘖肥返青后尽早施用(5 月末 6 月初)。每 667 施用尿素 15kg。A.7.3.3巧施穗肥在扒开主茎穗 0.5cm 时施用(7 月初至 7 月中旬)。每 667 施用尿素 5kg,氯化钾 10kg。A.7.3.4酌情施粒肥DB2110/T 0007202198 月 10 日前后,每 667 喷施磷酸二氢钾 0.2kg 加硼肥 0.02kg。防止早衰水稻后期施用粒肥可以提高籽粒成熟度,增加千粒重。A.7.4水层管理水层管理原则:采用以浅为主,浅湿干间歇交替节水灌溉模式。移栽后的 5d6d,晴天跑马水,雨天排干水,95%苗直立后保持浅水层。分蘖期浅水灌溉分蘖;苗数达到穗数(25 万穗左右)

20、时断水烤田;穗分化后灌水并保持浅水层至扬花期;灌浆成熟期间歇灌溉、干湿交替,收获前 7d 左右断水。A.7.5化学除草秧苗返青后,视田间杂草发生情况和种类选用除草剂。用药后保持 3cm5cm 水层 5d7d。A.7.5.1除稗草本田可在插秧后 3d5d 内,通过拌土法、拌肥法或茎叶喷雾法处理,施药后田间需要保持 3cm5cm 水层,并保持 5d7d,切忌水过秧心。A.7.5.2除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本田使用除草剂进行喷雾法或毒土法撒施。注意漏水田不能施用。A.7.5.3除稗草、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水稻移栽或抛秧后 4d6d,通过毒土法、拌肥法或茎叶喷雾法处理。A.8主要病虫害防治A.8.1病害

21、防治A.8.1.1绵腐病防治每 667 秧田用硫酸铜 150g250g,兑水 30kg40kg 喷雾。A.8.1.2立枯病、青枯病和恶苗病防治使用种子包衣剂进行包衣防治,如果发病,在发病初期使用药剂进行喷雾处理,药剂使用参照对应药剂的使用说明书。A.8.1.3干尖线虫病防治用 10%二硫氰基甲烷乳油 5000 倍液,或 17%杀螟乙蒜素可湿粉 400 倍液,或 16%咪鲜杀螟丹可湿粉 400 倍700 倍液,浸种 4d5d 后不需清洗,可直接播种。A.8.1.4稻瘟病防治消灭菌源,处理病稻草,加强肥水管理,避免后期大水大肥,重点防治穗颈瘟和枝梗瘟,在打苞破口前 5d7d(剑叶与倒二叶叶枕相齐)

22、,选晴天上午 10 时前或下午 16 时后,用富士 1 号乳油、三环唑可湿性粉剂、井冈蜡芽菌、甲硫三环唑、稻瘟氟环唑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一般在水稻抽穗期齐穗期(抽穗 520最佳)应进行第二次防治,以巩固防治效果。A.8.1.5稻曲病防治DB2110/T 0007202110抽穗前 7d 左右,用井冈蜡芽菌、己唑醇、戊唑醇多菌灵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A.8.1.6纹枯病防治耙地后插秧前打捞菌核并带出田间深埋或烧毁,实行浅、湿、干灌溉,在发病初期,用井冈霉素水剂、井冈蜡芽菌、苯醚甲环唑噻呋酰胺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一般隔 10d 左右再喷 1 次,连续施药 2 次3 次。A.8.2虫害防治A.8.2.

23、1潜叶蝇防治清除杂草,加强田间管理,采取浅水灌溉,避免深水飘苗、淹苗,发生严重地块可排水晒田。药剂防治:稻苗带药下田,水稻移栽前一天,使用施吡虫啉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稻田喷药:根据插秧后稻苗上虫情调查,决定防治适期,最佳防治时期为卵孵化到幼虫钻蛀之前,使用吡虫啉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A.8.2.2稻蝗防治使用药剂集中喷施于田埂左右 3m 的杂草及稻苗上。A.8.2.3稻水象甲防治在越冬成虫大量迁入稻田后尚未大量产卵前,优先使用生物药剂等杀虫剂进行消杀。A.8.2.4二化螟防治主要用太阳能杀虫灯和性诱剂防治。6 月中旬及 7 月末 8 月初,田间发现成虫时及时用常杀虫双、杀虫单、氯虫苯甲酰胺类药剂

24、等防治。A.8.2.5稻飞虱防治在水稻灌浆期,田间发现稻飞虱要及时用药防治。一般每 667 用 25%吡蚜酮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效果较好。在稻飞虱暴发期,可用吡蚜酮与其它常用药量混合施用,可迅速彻底扑灭虫情。A.8.3农药的使用应符合 NY/T 393 的规定。A.9收获A.9.1收获期在全田稻穗有 85以上的稻粒达到黄熟末期时收获较好,即整个穗部泛黄,籽粒僵硬时收获。A.9.2收获方法提倡机械收获,收获后及时晾晒降水,达到安全水13.5%以下时及时归仓。DB2110/T 0007202111附 录 B(资料性附录)辽阳大米加工技术要求B.1原料要求原料应符合 GB 1350 的规定。B.2加

25、工流程风选清理去杂砻谷谷糙分离碾米精选分级检验包装入库。B.3工艺要点B.3.1风选使用吸风道,除去谷壳、稻秆、不实粒。B.3.2清理、去杂B.3.2.1筛选:根据稻谷与杂质的不同大小和厚度,选用筛孔合适的筛选机械筛出杂质。B.3.2.2磁选:利用吸铁设备予以清除稻谷中混杂的磁性金属。B.3.2.3比重分选:利用稻谷与砂石的不同比重,利用斜向振动的筛面上,将砂石与稻谷分离。B.3.3砻谷将稻谷脱去颖壳,制成糙米。B.3.4谷糙分离将稻谷与糙米分离出来。B.3.5碾米用碾米机依次进行磨削糙米外表皮,除去糙米淡棕色层(皮层和胚芽)。B.3.6精选将大米中的异色颗粒分拣出来,采用湿式抛光,在抛光的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水,水应符合GB 5749的要求。B.3.7分级调整大米中碎米含量,根据大米品质、色泽进行分级,分级应符合GB/T 1354的规定。B.3.8包装计量包装按本标准9.2的要求进行,并注明商标、质量、名称、出厂日期等。B.3.9入库DB2110/T 0007202112加工完成的产品应及时入库,储存条件应符合本文件9.3.1的要求。B.4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卫生要求B.4.1生产加工过程应符合GB 13122、GB 14881和GB/T 26630的规定。B.4.2生产过程中,除符合GB 5749规定的水之外不得添加任何物质。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规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