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12∕T 062-2022 脱毒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绥化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67533651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5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312∕T 062-2022 脱毒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绥化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B2312∕T 062-2022 脱毒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绥化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2312∕T 062-2022 脱毒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绥化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312∕T 062-2022 脱毒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绥化市).pdf(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65.020CCS B 05DB2312绥化市地方标准DB 2312/T 0622022脱毒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2022-01-18 发布2022-02-15 实施绥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2312/T 0622022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绥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于洪涛、李鹤鹏、符强、邵珊珊、杨新春、刘立超、薛英会、白瑞、高陆思、张维耀、王金星、曲梦楠、

2、常汇琳、单大鹏、董晓慧、金振国、沈海军、高利、石运强、邵勇、刘英蕊、孙艳杰。DB2312/T 06220221脱毒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脱毒马铃薯的环境条件、脱毒组培苗的快繁、各级脱毒种薯的生产、扩繁栽培和各级脱毒种薯的检验、收获、贮藏等技术。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绥化市脱毒马铃薯标准化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7331马铃薯种薯产地

3、检疫规程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8133马铃薯种薯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标准 通则NY/T 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 1606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操作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脱毒组培苗简称脱毒苗,是应用茎尖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经检测确认不带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A病毒(PVA)、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M病毒(PVM)或马铃薯S病毒(PVS)等病毒和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的再生试管苗,经过组织培养方法大量扩

4、繁的且不带上述病毒和类病毒用于生产原原种的试管苗。3.2脱毒种薯从繁殖脱毒苗开始,经逐代繁殖增加种薯数量的种薯生产体系生产出来的各级种薯。脱毒种薯分为原原种、原种、生产用种薯。3.3原原种(脱毒小薯)DB2312/T 06220222用育种家种子、脱毒组培苗或试管薯在防虫网、温室等隔离条件下生产,经质量检测不带马铃薯病毒、类病毒及其他马铃薯病虫害,用于原种生产的马铃薯。3.4原种用原原种作种薯,在良好隔离条件下生产的符合质量标准的种薯。3.5生产用种薯用原种繁殖一代后的种薯,在隔离条件下生产出的符合一级种薯质量标准的种薯。4环境条件试验地环境空气质量应按GB 3095的规定执行。试验地农业灌溉

5、水质应按合GB 5084的规定执行。试验地土质应具有当地的代表性,地势平坦,形状整齐,土壤肥力均匀,土壤环境质量应按 GB 15618的规定执行。试验地附近无高大建筑物。5脱毒组培苗快繁5.1脱毒组培苗的培育5.1.1供试材料选择应选用生产上主栽的优良品种块茎的休眠芽或刚出土幼苗的茎尖、或田间成株上的叶芽作茎尖剥离材料。5.1.2培养基的制备在每l000mlMS培养基中加GA30.2mg0.3mg、6-BA 0.1mg0.2mg、NAA 0.01mg0.05mg、泛酸钙1.5mg2.5mg,PH 值调至5.86.0之间,分装入管(或瓶)。5.1.3灭菌在0.15 Mpacm2压力下灭菌15mi

6、n20min,冷却备用。5.1.4茎尖剥离接种将入选材料放入纱布袋,用自来水冲洗1 h后,在无菌条件下,放入70%75%酒精中浸2s3s,再用0.1升汞液消毒3min6min(或用3%次氯酸钠液加24滴吐温振荡消毒15 min20 min),取出用无菌水冲洗35次,用灭菌滤纸吸干材料表面水分,在体视解剖镜下用手术刀等工具轻、准、快速地剥去幼叶,切取带l2个叶原基(0.1 mm0.4 mm)的生长点,迅速接入装有茎尖分化培养基的试管或培养瓶中,每管(瓶)放1个生长点。注明品种,茎尖号,接种期。5.1.5培养条件日温25,夜温15,光照时数l2hd14hd,光照强度2000lx3000lx条件下培

7、养。5.2病毒检测5.2.1检测方法DB2312/T 06220223马铃薯PLRV、PVY、PVA、PVX、PVM或PVS等病毒,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无阳性反应再用指示植物鉴定。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用往复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R-PAGE)或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鉴定筛选出不带PLRV、PVY、PVA、PVX、PVM、PVS和PSTVd的脱毒苗。5.2.2脱毒苗复检继代扩繁中选留的脱毒苗,每年至少作一次病毒复检。5.3脱毒苗组培快繁5.3.1脱毒组培苗来源马铃薯PLRV、PVY、PVA、PVX、PVM或PVS等病毒,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无阳性

8、反应再用指示植物鉴定。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用往复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R-PAGE)或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鉴定筛选出不带PLRV、PVY、PVA、PVX、PVM、PVS和PSTVd的脱毒苗。5.3.2培养基用MS培养基。灭菌在0.15 Mpacm2压力下灭菌15min20min,冷却备用。5.3.3快繁将脱毒苗剪切成1 cm左右,带一叶一芽的茎段接种于继代培养基上,每瓶培养基接种1015个茎段,待茎段长成高10cm左右小苗培养15d30d),进行切段转接,如此,反复继代培养繁殖。5.3.4培养条件日温25,夜温15,光照时数l2hd14hd,光照强度2000lx3000lx

9、条件下培养。6原原种生产6.1隔离网室的建立6.1.1建设要求隔离网室用热镀锌钢管作支撑,高 3m3.5m,宽 6m10m。网室周围 10m 范围内不能有其它可能成为马铃薯病虫害侵染源或可能成为蚜虫寄主的植物。严防网室内地表积水和网室外水流入。用于隔离的的网纱孔径要达到 60 目。6.2播种前准备6.2.1炼苗将长到78片叶,苗龄30d左右的组培苗打开瓶盖,炼苗2d3d。6.2.2苗床基质蛭石、草炭、珍珠岩或细砂均可作基质。生产原原种以蛭石、珍珠岩混合基质为好,混合比例2:1,铺设厚度20cm25cm。6.2.3消毒工作人员进出棚必须更换鞋和工作服,并用肥皂洗净手。工具每次使用前均应用 75酒

10、精消毒。DB2312/T 062202246.3管理6.3.1移栽脱毒苗移栽后,轻细均匀喷水,使基质充分饱和吸水,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6.3.2施肥小苗生根成活后(插后7 d10 d),根据苗情喷施0.20.3 N:P:K2:1:3的营养液,每7d10d喷一次。6.3.3浇水勤浇、细浇、少浇,保持基质湿润,持水量5060,收前 7d10d停止浇水。6.3.4病虫害防治发现病株连同薯块拔除,带出网室外销毁。田间管理按照GB/T 8321(所有部分)、NY/T 496、NY/T1276。6.4收获、包装、贮存6.4.1原原种收获早熟品种在定值后60d65d,中早熟品种65d 70d,晚熟种在定

11、值后75d80d即可收获。收获时避免机械损伤和品种混杂。收后摊晾4d 7d,剔除烂薯、病薯,伤薯及杂物。6.4.2分级标准按种薯个体重量大小依次分为5g以上、3g5g、1g3g三个等级。6.4.3包装包装采用尼龙网袋包装,每袋2000粒左右,按等级和收获期分品种装袋,作好标记,双标签,袋内袋外各一。6.4.4贮存方式根据当地气候,种薯生产量、收期、设备条件及用种季节,将种薯置于常温或低温室(平摊或上架)内避光贮存。6.4.5贮存条件低温贮存13。相对湿度7080。6.4.6贮存(包装)量装袋不超过网袋体积的三分之二,平堆厚度为30cm左右。7原种生产7.1种薯准备DB2312/T 062202

12、25选用通过休眠、芽短壮的原原种做种薯。播种前 2 个月,将在低温室或专用库内贮藏的原原种薯取出,剔除病薯,烂薯后,置于 203O,有散射光的室内,让其自然通过休眠发芽,促芽变绿。10g 以上的薯可切块播种,每块带 2 个以上芽眼。7.2播种7.2.1垄作行距 80cm,株 20cm。7.2.2底肥腐熟农家肥 1500kg/667m22000kg/667m2,尿素 5kg,过磷酸钙 20kg,硫酸钾 l0kg。7.2.3播种期5 月 5 日左右。7.3田间管理7.3.1追肥、中耕、培土齐苗后及时追施尿素5kg667,结合第一次中耕除草进行。7叶8叶时第二次中耕,追施硫酸钾10kg667培土成低

13、垄。现蕾开花期第三次中耕,培土成高垄。现蕾至盛花期,两次拔除混杂植株,异常株,包括地下块茎。7.3.2除草播后苗前可用乙草胺+嗪草酮封闭处理,苗后现蕾初期可用砜嘧磺隆+盖草能茎叶处理。7.3.3病虫害防治防病:病害防治主要防治早、晚疫病、炭疽病,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外处理。现蕾到始花期可用调环酸钙控旺,提高通透性,可用香菇多糖或超敏蛋白茎叶处理2-3次提高植株抗病性。并喷施杀菌剂保护,每 7d10d 一次。严格防蚜:齐苗后选用不同杀虫剂,每7d10d 防治蚜虫一次,连续34次。田间管理按照GB/T 8321(所有部分)、NY/T 496、NY/T 1276。7.4收获、包装、贮存7.4.1原种收获植株完熟后先进行杀秧,杀秧 710 天后即可收获。收获时避免机械损伤和品种混杂,收获后集中堆放 35 天,适当降低水分,剔除烂薯、病薯、伤薯及杂物后入库保存。7.4.2包装采用吨包、木箱或网袋包装,做好标记。7.4.3贮存方式窖贮,码垛,避光贮存;有条件的空调库也可散储。7.4.4贮存条件DB2312/T 06220226低温贮存13。相对湿度7080。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规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