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婚姻研究 (2).doc

上传人:温桑 文档编号:67372449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代婚姻研究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汉代婚姻研究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代婚姻研究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代婚姻研究 (2).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汉代婚姻研究摘要:汉代统治者重视对婚姻关系的管理。当时的儒生为了迎合统治者的需求在继承先秦儒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婚姻思想主张,并和婚姻法规、皇帝诏令一起构成了有利于汉代统治的婚姻形态。汉代的婚姻形态也是从礼和法两个维度进行调整的。汉代的婚姻礼法相较先秦和秦王朝来讲更为系统全面,涉及的内容包括结婚条件,结婚禁忌,离婚,再婚以及婚姻关系中夫妻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可以概括一般婚姻情况,但是由于特殊的社会阶段、儒学思想的传播及渗透深度使得现实中的婚姻情况和婚姻礼法的规定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总的来说,汉代婚姻礼法从实际出发,以落实的态度对人民生活的婚姻关系加以约束,虽然并没有涉及到每个细节,但是随着

2、儒家思想的传播及渗透使得社会中的婚姻状况越来越符合统治者的需求。关键词:汉代;婚姻;婚姻礼法一、绪论(一)研究背景我国历史上的汉代具体包含三个历史时期:西汉、新朝、东汉。经过四百余年风风雨雨的汉代在我国历史具有异常重要的历史地位。汉代的婚姻发展一方面继承了先秦儒家的伦理道德,另一方面也继承了清朝的婚姻法规,形成了一套影响整个封建时期的婚姻制度。关于汉代婚姻及婚姻礼法研究的文献很多,国内外研究汉代婚姻的学科分支也比较多,有从法律学、民俗学、考古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也有从文学,历史学进行探析。特别是大量汉代出土文物的增加使得汉代婚姻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特别是杨树达先生在1932年出版的汉代婚丧

3、礼俗考更是全面的介绍了汉代的婚姻礼俗,至今也是研究汉代婚姻礼俗的必读书目之一。本文正是处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二)研究意义研究汉代婚姻的成果较多,社会学,民俗学,历史性,法学,伦理学等学科的文献也较多。本课题在前人工作的基础进行总结归纳,具有以下几点意义:1通过汉代婚姻礼法的起源和形成的研究能够明晰整个汉代婚姻礼法的发展过程;2通过对汉代婚姻礼法具体内容的介绍能够了解汉代婚姻礼法的法律形式;3能够进一步加深对汉代社会问题的认识;4能够了解汉代社会发展的一些特点。(三)研究内容及方法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主要使用了文献资料法,在撰写论文的前期,利用图书馆查

4、阅了大量相关书籍,并利用CNKI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学校学位论文数据库,万方中国学位论文权威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国家图书馆论文数据库检索关于“汉代历史”,“汉代婚姻”,“汉代婚姻礼法”相关论文和期刊百余篇,通过对以上文献的分析,分析研究了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了解该课题的当前研究水平,进一步研究继而确定本文的研究方向。本文从汉代婚姻礼法的起源讲起,介绍了汉代婚姻礼法的发展过程,并介绍了汉代婚姻礼法中对成婚,男女双方关系的规定以及对离婚规定。二、汉代婚姻礼法起源及形成汉代的婚姻礼法收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很大,儒家思想认为夫妇关系式是一个人伦理道德的开始,也是一个人从事政治事业的根本1。由

5、于汉代的社会是一个家国天下,为了能够更好地巩固君王的统治,统治者十分重视对婚姻生活的规范。儒生为了迎合统治者也在继承先秦儒家婚姻伦理的基础上结合汉代社会现实,提出了各种适合汉代统治的婚姻思想。(一)汉代婚姻礼法起源古今中外婚姻礼法的发展大致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一、习俗;二、礼教;三、法律。在原始社会,由于社会生产资料公有,生产出来的产品平均分配,族群里的人与人之间不存在对立和斗争,这时的婚姻主要由民俗来规范。在早期的母系氏族,“男嫁女娶,姓氏随母”为婚姻的基本常态,进入晚期的父系氏族,婚姻形式则转变为“女嫁男娶,姓氏随父”的一夫一妻制2。当时也出现了一些贞操要求,但都是通过道德和习惯进行约

6、束并没有任何礼法的约束。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后,私有制和阶级相继产生,之前单纯通过习惯来约束的生活无法继续,于是礼相继产生,比如,夏礼,殷礼,周礼等。从某种意义上说,“礼”其实就是奴隶主为了自身利益制定的具有强制性的来调整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条文,当然也包括对婚姻的约束。在成文法典出现之前,礼起到了主要的约束和规范作用。进入春秋战国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周礼已经不再适用当下社会的发展现状,周礼在现实中也不再具有有效的强制力,各国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成文法典,比较出名的有当时郑国的刑书,晋国的邢鼎等。在我国第一步较为系统的成文法典法经中已经有对奸淫罪的控诉。在法经的基础

7、上,秦国的商鞅制定了秦律。秦律中或多或少地对婚姻进行了制定,对于成婚,离婚也有相应的内容,这些内容都为汉代婚姻礼法的制定提供了参考3。(二)汉代婚姻礼法形成汉代的社会婚姻关系并不完全由法律调整,相当一部分还是依靠。这就形成了礼法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一直影响了我国几千年的婚姻规范,直至今日,婚姻关系中的一部分仍然由礼来约束。汉代婚姻礼法的形成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以秦律作为制定基础。秦朝的建立对我国发展的意义是举足轻重的,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其所开创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一系列活动对后世的中国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代建立的开始,萧何在秦律的基础上增加户、兴等内容制定而成九

8、章律4。其中的户律就包括对婚姻内容的规范。汉代的几位建国者大多经受了清朝的暴政,他们在制定九章律的时候不是简简单单地进行抄袭,而是根据汉王朝的发展需要以及实际的社会发展状况进行相应变化。2、充分吸收儒家的封建伦理道德。在汉代的四百余年统治期间,影响婚姻观的思想包括儒家思想、黄老之学、太平经等,其中儒家思想在汉代具有较长的统治地位,对婚姻观的影响是最深刻的。汉代的儒学专家较多,其中贾谊的婚姻主张对汉代婚姻礼法的影响最大,包括三个方面5:首先强调礼对婚姻家庭的重要性,其次强调个人品德对婚姻的重要性,最后及其反对通过婚姻追求财富和权力。此外董仲舒的思想对汉代婚姻礼法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他的观点体现在两

9、个方面6:(1)强化夫妇之间的尊卑等级;(2)严格妻妾之间的等级秩序。这些汉代儒生从统治者的利益出发提出了诸如此类的适合汉代封建统治需要的儒家思想,这些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其中就包括婚姻和家庭。3、不管实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社会还是其他阶段的社会,法律都是统治阶级统治意图的体现。汉代婚姻礼法中自然也少不小统治者的思想。其中严格的夫妇的尊卑秩序,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反对早婚及婚嫁的奢靡三个方面的影响最大也最长久。初次之外,汉代的皇帝还会根据不同的社会需要颁布一些应时应景的诏令7。三、汉代婚姻礼法汉代的婚姻礼法继承了秦律,又由广大儒生添加了适合汉代发展的具体内容,显得更加系统,全面

10、。汉代婚姻礼法设计的范围较广,包括成婚条件、离婚、再婚,婚姻中的夫妻关系等。本文从成婚规定,婚姻中的夫妻关系以及离婚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汉代婚姻礼法对成婚的规定汉代的律法中并没有涉及对成婚的规定,而是以礼的方式加以约束,主要包括四分方面的内容:成婚条件、婚礼仪式、结婚年龄和婚姻禁忌。1、成婚条件。收到儒生的提倡,汉代青年成婚需要遵守三个必要条件:首先就是父母之命,这个习俗最早体现在先秦典籍中,先秦-齐风-南山8中把这条思想表述为“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父母之命”在汉代的各个阶层都有体现,吕后为了巩固政权,将鲁元公主的女儿嫁给惠帝;上官桀将六岁的孙女嫁给汉昭帝为后都是“父母之命”在皇族的

11、体现。其次就是媒妁之言,媒妁之言也是来源于先秦典籍,先秦-齐风-南山对应的描述为“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西汉时最为出名的一个例子就是董贤的父亲想让儿子董宽信娶当时担任中郎将的萧咸的女儿为妻子,请萧咸的另一个女婿娶说媒,虽然最终没有好的结果,但是这个例子用来说明媒妁之言在汉代的重要性是足够的。 2、婚礼仪式。汉代对婚礼仪式的规定包括六个阶段:一、纳彩,所谓纳彩就是男方托媒人到女方家提亲,纳彩中所携带的礼物成为彩礼。二、问名、纳吉,在女方同意男方家的请求后,媒人会询问女方的姓名,然后将女方姓名,生辰八字和南方的姓名,生辰八字放在一起进行占卜。在后汉书-皇后纪9中记载梁氏经过相工茅通相面,太史占卜

12、合格后才被选为梁帝的贵人。三、纳征,占卜结果为吉兆后,男方就请媒人给女方送聘礼。四、请期,男女双方同意成婚后,男方请人算出迎娶吉日,把吉日告诉女方征得同意后成婚。五、亲迎,亲迎是指在结婚当天,男方亲自到女方家迎娶。六、拜谒公婆和庙见之礼。在汉代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平民百姓的婚礼仪式都要经历这六个步骤。3、结婚年龄。先秦儒家提倡男子在30岁,女子在20岁结婚。汉代儒生继承了这一想法并将之扩大。但是由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早婚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皇族中早婚的现象更为突出。根据史书的记载,将部分皇帝的初婚年龄总结如表1。表1:汉代部分早婚皇帝初婚年龄10名称初婚年龄名称初婚年龄名称初婚年龄惠帝20元

13、帝16恒帝16文帝14平帝12灵帝14武帝16和帝14献帝15昭帝8安帝19明帝20宣帝16顺帝14章帝20分析上表的数据可以发现,汉代的大部分皇帝初婚年龄都比较早,以10几岁偏多,最大的也不过20岁左右,完全没有遵守儒生提倡的“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的诉求。4、婚姻禁忌。汉代对男女双方结婚的禁忌也有一些规定,其中比较明显的是如下几条11:一、禁止亲属通婚;二、禁止除兄弟姐妹外的旁系亲属间的论乱;三、禁止与逃荒人之间通婚;四、禁止良民和贱民之间通婚。 (二)汉代婚姻礼法对离婚的规定先秦时期对离婚虽然有说明和规定,但是并没有从法律的角度加以约束,秦朝则加以严厉的制裁。汉代的统治者在秦代法律的基

14、础上扩充了离婚原因的范围,具体包括丈夫出妻和妻子离夫两种情况。1、丈夫出妻。出妻简单的说就是休妻,用现在的说法就是男方首先提出离婚的请求。汉代对男子出妻的原因有详细的规定,包括如下其中状况,也称“七出”。但是现实中去妻的原因众多,具体如下12:一、不顺父母,所谓不顺父母就是儿媳不孝顺父母,不顺父母包括丈夫认为妻子不顺和婆婆认为媳妇不顺两种情况。列女传13中有一段,姜诗是个极其孝顺的儿子,妻子对待婆婆更是异常孝顺谨慎,在一个大风天去取水没能回来而导致婆婆觉得口渴而被姜诗责骂。孔雀东南飞14中描述汉末庐江小吏焦仲卿迫于母命无奈而把妻子休了。二、无子,孟子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汉代时期的皇族因

15、无子出妻的例子也是有的,西汉时,汉武帝废除陈皇后的原因就是因为陈太后不能为其添子嗣。三、妻妾相妒,由于汉代采用的是一夫一妻多妾之,这种制度难免会带来妻与妾,妾与妾之间相互妒忌,于此汉代婚姻礼法赋予男性以妒去妻、妾的权利。西汉元帝王皇后的母亲原来是大臣王禁的妻子,因为对王禁去了很多小妾不满而被以妒的名义休了。四、多言,多言就是多说话。在汉代,多言的女子往往是要被抛弃的,陈平的嫂子因为嫌陈平“不亲家生产”而被他哥哥陈伯休了。五、盗窃,妻子如果有盗窃的行为也会被丈夫休了的。汉代的王吉“少时学问,居长安。东家有大枣树垂吉庭中,吉妇取枣以啖吉”,王吉认为很丢人就把妻子休了。六、丈夫处于躲避因妻子家人带来

16、的灾祸而把妻子休了。七、为攀富贵而去妻的。2、妻子离夫。虽然大多数的情况是丈夫把妻子休了,但是由于汉代妇女的地位得到一定提高,汉代妇女也有提出离婚的权利,当然也有女子是在父母的干预下提出离婚的。历史上汉武帝的姐姐信长公主因为曹寿有恶疾而提出离婚15;西汉朱买臣因为好读书,家贫无以为生,妻子觉得丢人而提出离婚。通过上述的论述可以看出汉代的婚姻状并没有像汉代礼法中规定的那样,而是呈现出复杂的状况。四、结论汉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鼎盛时期,说它是鼎盛时期一方面他在秦王朝的基础上维持了统一,另一方面在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礼等方面也达到了先前所没有达到的高度。四百多年的汉代无论是在婚姻制度还是在实际婚

17、姻形态上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代婚姻礼法的发展一方面受到了先秦儒学的影响,另一方面汉代儒生为了适应统治者的意图而总结出一些适合当时社会的婚姻生活主张,这些主张被皇帝以诏令的方式得到落实,并得到皇帝和大臣的响应,成为汉代婚姻生活的基本构成原则。但是,婚姻礼法并没有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现实中的婚姻情况并没有完全按照婚姻礼法的诉求进行,无视礼法的情况十分普遍。一方面是由于当时特殊的社会发展状况,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受到先秦遗风的影响使得汉族子女并没有很好地遵守礼法。虽然如此,随着封建社会的继续,儒家思想的传播及深入。汉代的婚姻礼法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参考文献1 张淑一.张家山汉简所见汉

18、代婚姻禁令J.史学集刊,2008,(3):8-12.2 侯佩锋.牛郎织女神话与汉代婚姻J.寻根,2005,(1):35-37.3 田翠英.从孔雀东南飞看汉代婚姻法律制度J.兰台世界,2006,(16):62-63.4 姜滢.汉代婚姻特点略谈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9(3):121-122.5 多洛肯,胡淑冰.从汉代诗歌看汉代婚姻J.昌吉学院学报,2004,(1):1-5.6 张俊华,郝建平.从汉代女子的婚姻看其社会地位J.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2011,24(2):71-75.7 王雅梅.论汉代婚姻礼法的伦理教化功能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

19、009,8(6):61-64.8 李辉.从汉代婚姻关系看当时的妇女地位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2,21(2):34-36.9 宋仁桃.汉代妇女婚姻观念的演变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113-116.10 孟华.浅议两汉皇室婚姻的变迁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1(1):97-101.11 林红.汉代女性婚姻自主权探析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8,21(2):32-36.12 李琳.汉代婚俗概览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2,(2):185-185.13 彭昳柔,赵川.论汉代妇女积极的婚姻态度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

20、0,26(4):92-94.14 薛瑞泽.蜀汉婚姻的特色J.文史杂志,2001,(3):72-73.15 关荣波.略论汉代妇女的社会地位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67-69.致谢时光荏苒,本科四年的学习马上就要结束了。过去四年的学习和工作给我的生活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身边的老师、同学和亲人给与我很多的帮助。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要向所有关心、帮助和执导过我的人表示感谢。首先,我要感谢*大学*教授。感谢他为我的论文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治学严谨、待人真诚、襟怀坦荡、勤奋不辍的精神使我终身受益,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在此向恩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其次,我还要感谢和我一起学习的同学们,感谢他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和他们在一起,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优良品质,他们带给了我很多的快乐,教给我很多道理。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父母,谢谢他们对我的支持和培养,祝他们身体健康。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了,把真挚的感谢献给所有给与我支持和帮助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