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防护及风险控制研究.doc

上传人:温桑 文档编号:67368281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0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防护及风险控制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防护及风险控制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防护及风险控制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防护及风险控制研究.doc(4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摘要最近几年来,我国开始大力发展高层建筑,对缓解城市用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频发的高层建筑施工事故也对社会稳定造成了影响。本文首先对高层建筑的定义及施工特点进行了阐述,然后通过参考工程实例,从临边防护、洞口防护、机械设备防护、个人劳动用品防护以及临时用电防护这五个角度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进行了阐述,并从施工现场的作业类型出发,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评价与控制,提出了相应的具体防护措施,对于我国施工安全防护管理及风险控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施工安全防护,风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begun to vigor

2、ously develop high-rise buildings, it has played a certain role in relieving urban land, but at the same time frequent high-rise construction accidents also have an impact on social stability. Firstl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finition and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igh-rise buildings, then,

3、through the reference engineering example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afety protec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 from five angles, such as border Guard, hole protection, mechanical equipment protection, personal labor supplies protection and temporary power protection, and from the operation type of t

4、he construction site, the risk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re evaluated and controlled, the corresponding specific protective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it has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construction safety protection management and risk control in China.Key Words:Construction safe

5、ty protection, risk identification, risk assessment, risk control目录1.绪论51.1研究背景及意义51.1.1研究背景51.1.2研究意义61.2国内外研究现状61.2.1国内研究现状61.2.2国外研究现状71.3研究内容及方法72高层建筑基础理论概述92.1高层建筑理论92.1.1高层建筑定义92.1.2高层建筑施工特点92.2高层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类型102.2.1事故统计102.2.2事故类型112.3本章小结123施工现场安全防护133.1临边防护133.2洞口防护133.3机械设备防护143.3.1大型机械设备防护14

6、3.3.2中小型机械设备防护143.4个人劳动用品防护153.5临时用电防护154工程风险评价与控制174.1工程背景174.2现场安全防护情况174.2.1临边防护174.2.2洞口防护184.2.3机械设备防护184.2.4个人劳动用品防护184.2.5临时用电防护184.3风险及风险评价194.3.1风险评价方法194.3.2风险评价程序194.4风险识别214.4.1评价单元划分214.4.2评价单元风险表214.5评价方法简介244.6工程风险评价254.6.1基础施工作业风险评价254.6.2脚手架作业风险评价264.6.3临边高处作业风险评价264.6.4施工用电作业风险评价27

7、4.6.5中小型机械设备作业风险评价284.6.6模板作业风险评价284.6.7起重吊装作业风险评价294.6.8动火作业风险评价294.7风险控制304.7.1风险控制原则304.7.2风险控制方法304.8工程风险控制314.8.1基础作业风险控制314.8.2脚手架作业风险控制324.8.3临边高处作业风险控制334.8.4施工用电作业风险控制344.8.5中小型机械设备风险控制354.8.6模板作业风险控制364.8.7起重吊装作业风险控制374.8.8动火作业风险控制385结论40致谢411.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在最近几年来,我国经济迎来了飞速发展时期,国民生产

8、总值也呈现出一个逐年增加的趋势。建筑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中也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力量。据资料统计,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900309亿元,建筑业生产总值约为6180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8%,同比增长4.5%。1在城市土地资源愈发紧张的趋势之下,我国加大了对高层建筑的发展力度。与传统建筑相比较,高层建筑占地面积小,可以减少市政投资,对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无疑是十分有利的。然有利则有弊,高层建筑自身结构较为复杂,因此事故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甚至还略有增长。据住建部统计,2018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734起、死亡840人,相比2016年事故起数增加42起、死亡

9、人数增加33人。1具体数据见图1。图1:20162018全国建筑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图由上图可看出,全国的建筑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都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而这也充分暴露出了全国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事故发生率的逐年增加,不仅使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社会的稳定。因此,如何做好高层建筑中的安全防护管理和风险控制,便成为了当下学界研究的主要问题。1.1.2研究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高层建筑的安全防护管理及风险控制方法,并结合当地工程实例,辨识出了我国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对减少事故的发生和降低死亡人数具有一定的作用,也为建筑企业提供了科学依据。具

10、体研究意义如下:(1)保障人员生命及财产安全风险是施工过程中一个不可避免的因素,它只能被控制。本文立足于具体的工程实例基础之上,选择合适、科学的方法对我国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评价与控制,可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减少死亡人数,从而达到保障人员生命及财产安全的目的,确保施工人员自身利益不受损失(2)为企业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的研究建立在工程实例基础之上,总结出了我国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这对于施工企业有很好的参考作用,也能为施工管理者敲响警钟,确保施工目标顺利完成。(3)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发展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发展是建立在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之上的,只有人民的生命和财产不受损失,

11、社会便能稳定、迅速地发展。本文不仅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也提出了相应的控制风险的措施,这对于保障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有重大的意义,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发展。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内研究现状在安全管理方面,方媛以青州市隆盛花园17层公寓楼项目为例,通过事故树分析,得出建筑企业人员的安全素质不高、对危险因素的认识不足、安全保护措施存在缺陷和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是导致不稳定因素的根本原因这一结论【2】。段芳草提出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主要是高空坠落问题、设备操作不当问题、施工现场的火电隐患问题。而在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力

12、度不足、安全教育落实不到位【3】。在风险评价方面,闫亚绒提出应从人员管理、设备管理以及技术管理三个方面开展风险的管理和控制【4】。李仁华认为施工安全风险识别对象应是人为因素、物料使用、机械设备和施工方法【5】。游洪认为管理工程建筑施工中的风险的目标应包括:(1)严格杜绝人员伤亡的事故发生;(2)对施工中的投入和产出进行合理的安排;(3)保障在施工过程中国家和集体的财产不遭受损失【6】。李磊制定了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指标体系,并对超高层建筑施工项目进行了安全风险评价计算【7】。在安全防护及管理方面,王为民以星港国际中心项目为例,对超高层建筑中国液压爬模安全防护、临边安全防护、立体交叉作业安全防护和

13、钢结构吊装安全防护进行了详细分析【8】。王辉以马家山高边坡隧道口施工项目为例,对隧道洞口施工的安全防护准备工作及安全防护施工技术关键点进行了详细论述【9】。孙承文认为安全防护管理主要应控制基坑支护、脚手架、模板工程以及施工用电等方面【10】。武薇娜认为高层建筑临边安全防护的有效措施应为以下几种:加强外围环境的防护、加强施工用电的防护、制定脚手架方案、加强施工电梯的安全防护【11】。杨森林认为高层建筑施工必须有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安全防护工作必须到位【12】。1.2.2国外研究现状Pontip Stephen Nimlyat等人对尼日利亚高层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安全措施进行了评

14、估,得出高层建筑中最常见的火灾发生原因是电气故障,并认为设计师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必须遵守建筑规范中规定的安全措施【13】。于婷、李洲研究了国内外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上存在的差异,对我国的高层建筑消防状况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14】。Peak,Joon H等人整理和评价出了项目各阶段引发的风险因素,并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了评价【15】。Bhattacharjee,Ghosh和Young-Corbett提出了施工单位在工程设计阶段就可以开始考虑安全管理因素的假设【16】。Aviad分析了建筑工地的安全影响因素,识别出了建筑工地塔吊管理的重点【17】。Akhmad等人研究发

15、现,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存在于以下四个方面:建设规划方面、施工操作方面、施工控制方面、施工操作方面,而在这四方面中,施工操作方面的比例高达88%【18】。1.3研究内容及方法本文针对高层建筑的安全防护管理以及风险控制做了详细的研究,首先对高层建筑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了阐述,然后从临边防护、洞口防护、机械设备防护、个人劳动用品防护以及临时用电防护这五个方面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详细讲解,接着以西安启迪中心这一项目为例,识别与评价了项目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风险,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本文的框架结构如表1-1所示。表1-1:论文结构框架表章节主要内容第一章 绪论对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

16、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内容及方法进行了介绍。第二章 高层建筑基础理论概述对高层建筑的定义、施工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对高层建筑存在的事故类型进行了统计,引出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防护管理的重点。第三章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从临边防护、洞口防护、机械设备防护、个人劳动用品防护以及临时用电防护这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第四章 施工现场风险评价与控制对施工现场存在的风险进行了评价,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第五章 结论对本文研究出来的结果进行了总结,说明了论文的创新点,并提出了自己的不足,希望后来者能够加以改进。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概率风险评价法(LEC),它是一种半定量评价方法,通过

17、计算L、E、C这三个指标值的积,再以积的大小作为评判风险程度的标准。相较于其他方法,概率评价方法则显得更加实用。2高层建筑基础理论概述2.1高层建筑理论2.1.1高层建筑定义对于高层建筑,其普通含义便是层数较高或高度较高的建筑。但究竟多少层或是多高的建筑才能算作高层建筑?这各标准在各个国家都不相同。在日本,8层及以上或高度大于等于31m的建筑称为高层建筑;而美国人认为7层以上或是24.6m以上就可称为高层建筑;在英国人看来,能被称作高层建筑的应该是高度大于等于24.3m的建筑。在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将高层建筑统一划称为高度超过24m或是层数达到10层及以上的

18、建筑【19】。中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将住宅建筑依层数划分为低层住宅、多层住宅、中高层住宅以及高层住宅。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20】。2.1.2高层建筑施工特点高层建筑最显著的特点便是高度大,楼层高。这便直接导致了它的组织管理会很繁琐,施工技术会很复杂,与此同时对于施工的连续性要求也较高。除此之外,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还有以下几项:(1)工程量大、工序多、配合复杂高层建筑由于其自身特点,它拥有着巨大的工程量,比如土方、模板、混

19、凝土等的工程量相比一般建筑都增加了许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工序的增多,且各种作业之间的相互配合也会变得十分复杂。(2)施工准备工作量大高层建筑由于体积和面积都比较大,因此在采购各种配件、设备以及材料时都会加大采购量,相应的运输量也会加大。而在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劳动力也是十分巨大的。除此之外,相当一部分施工场地都比较狭小,施工企业需要对现场的平面布置进行一个合理且有效的分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考验了施工企业现场管理的水平。(3)施工周期长,工期紧 一般情况下,一栋高层建筑从开始施工到完工需要两年左右,结构楼层每层需510天左右。由于施工周期长而紧,因此大部分情况下冬季和雨期也需进行施工。这便要

20、求施工企业的工序安排必须合理,以此来使施工工期得到缩短,施工过程能够顺利进行。(4)基础深、地基处理和基坑支护复杂高层建筑由于自身高度的原因,基础都是比较深的,而且大部分高层建筑都会有相应的地下室,一般以14层为主。而现阶段对地基的处理以及基坑的支护技术并不是很熟练,这也对施工工期和工程造价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5)高处作业多,垂直运输量大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的高度为4580m,因此高处作业在高层建筑的作业类型中占的比例是较大的,而高处作业又最容易导致施工事故的发生。这便要求施工企业在施工中合理地选用各种垂直运输机械,解决好施工过程中的垂直运输问题,以此来提高功效(6)层数多、高度大、安全

21、防护要求严对高层建筑的安全防护必须进行严格要求。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多采用的是立体交叉作业,这种方法有利有弊,好处是多种作业能有同时进行,可以缩短工期,坏处则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在施工工程中要做好各方面的安全防护,保障施工人员的利益能够不受损失。(7) 结构装修、防水质量要求高,技术复杂高层建筑在结构装修和防水质量的要求都比较高,比如管道不能出现任何渗漏水,这主要是为了使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得到保证,同时起到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但这相应地便要求采取新型技术措施来进行施工,导致施工技术也变得复杂起来。(8)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多,机械化程度高 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时大多都会选择多种工种同

22、时作业,并且大多都会采用机械化施工,因为这样可以缩短工程周期,节省工程造价。但这相比一般的建筑施工而言配合会变得复杂,需要解决好多工种、多工序的配合等各方面问题,以保证施工能按计划合理地进行。2.2高层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类型2.2.1事故统计对2014年至2018年发生的全国建筑事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1所示。表2-1 2014年-2018年全国建筑事故统计表年份总事故起数高处坠落事故数物体打击事故数起重伤害事故数坍塌事故数其他事故数2014522276635071622015442235663259502016634333975667812017692331827281126201873

23、43831125554130对2014年-2018年的事故进行统计发现,高处坠落事故所占比例远远大于其他类型的事故,各类型事故所占比例如图2-1至图2-5所示。 图2-1 2014年全国建筑生产事故类型图 图2-2 2015年全国建筑生产事故类型图 图2-3 2016年全国建筑生产事故类型图 图2-4 2017年全国建筑生产事故类型图图2-5 2018年全国建筑生产事故类型图2.2.2事故类型通过上文对近几年高层建筑事故的统计,发现高层建筑中发生概率较大的事故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高处坠落高处坠落又叫高空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根据国家标准GB/T 3608-2008

24、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21】。在启迪中心这一工程项目中,T3、T4、T5号楼主体建设虽已完工,但仍旧需要进行二次结构和装修,也与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而T2号楼仍在进行主体建设,最有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2)坍塌坍塌事故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伤害、伤亡的事故【22】。在启迪中心这一工程项目中,T1楼因处于基坑阶段,可能发生土方坍塌事故,T2楼处于主体建设阶段,可能发生脚手架坍塌事故。(3)物体打击物体打击事故是指由于物体惯性力失去控制而造成人身体遭受伤亡的事故【22】。

25、物体打击事故根据造成原因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物体从高处坠落而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施工人员乱扔材料造成的物体打击事故,设备工作时出现故障造成的物体打击事故。在启迪中心这一工程项目中,物体打击事故发生在处于主体建设的T2楼的可能性最大。(4)起重伤害起重伤害事故是指施工人员在操作起重机械的过程中发生的事故。造成起重伤害事故的原因主要有机械故障、安全防护不到位、施工人员误操作等。在启迪中心这一工程项目中,T2、T3、T4、T5四栋楼都有可能发生起重伤害事故。2.3本章小结本章首先对高层建筑的定义和施工特点进行了阐述,接下来对2014年-2018年发生高层建筑施工事故数进行了统计,并绘制出了各

26、种类型事故所占总事故数的比例图,得出的结论是高层建筑施工最常发生的四种事故类型是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以及起重伤害。而导致这些事故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则是安全防护的不到位。因此,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点应是安全防护。3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主要包括临边防护、洞口防护、机械设备防护、个人劳动用品防护以及临时用电防护。3.1临边防护(1)基坑防护对于基坑的防护,一般的做法都是用钢管搭设两道防护栏杆,两道防护栏杆距地面的高度分别是0.6米和1.2米。防护栏杆的内侧需要满挂密目安全网,外侧需要设置0.2米高的踢脚板,与防护栏杆之间刷红白相间的警示漆。外侧两根立杆的间距不能超过2米,与基坑

27、边坡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5米。防护栏杆的外侧应设置有排水沟,保证排水的畅通。基坑的周边应设置夜间安全警示灯,以防夜晚有人不慎摔落下去。(2)楼层边、阳台边、屋面边安全防护基本要求楼层边、阳台边和屋面边的防护需要采用三道栏杆形式,三道栏杆离地的高度分别是0.15米、0.6米和1.3米,两根立杆之间的间距要求不能够大于2米。栏杆防护的内侧要求用密目安全网进行满挂,下方需设置高度为0.2米的踢脚板。防护栏杆和踢脚板都要刷上红白相间的警示漆。对于坡度大于1:2.2的屋面,要求防护栏杆的上杆距离防护面的高度不能低于1.5米,且需要增加一道横杆,并满挂密目安全网。(3)楼梯边安全防护 对于施工楼层的楼梯

28、边,必须用临时栏杆和踢脚板进行安全防护。防护栏杆的搭设要求是搭设三道栏杆,第一道栏杆距离地面的高度是1.1米,第二道栏杆距离地面的高度是0.6米,第三道栏杆距离地面的高度是0.3米。踢脚板的高度为0.2米。如果是独立楼梯,且两边均无有效遮挡时,则应在楼梯的两边都用防护栏杆和踢脚板进行防护。3.2洞口防护(1)水平洞口防护(洞口防护短边尺寸小于1500mm)洞口的短边尺寸小于1.5米时,只需要用坚固的盖板将洞口盖住即可。但是在放置盖板时,要求必须均衡放置。盖板上钉有方木,用方木来顶紧洞口的边框,防止盖板发生移位。盖板及其四周要求刷上红白相间的警示漆。(2)水平洞口防护(洞口防护短边尺寸大于150

29、0mm)洞口的短边尺寸大于1.5米时,需要在四周用防护栏杆进行防护,防护栏杆不能低于1.2米,下设0.2米高的踢脚板。除此之外,洞口处应张挂水平安全兜网,防护栏杆距洞口的距离至少为0.2米。(3)电梯井(管道井)竖向洞口防护电梯井(管道井)口必须用工具式防护门来进行防护,防护门的高度不低于1.5米,宽度的确定则需要依据建筑物井口的尺寸。防护门底部需安装0.2米高的踢脚板,踢脚板和防护门都应刷上红白相间的警示漆。除此之外,防护门外侧的安全警示牌如“当心坠落”等也是必不可少的。3.3机械设备防护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按大小可分为大型机械设备以及和中小型机械设备。对于不同类型的机械设备,其防护方案也不尽

30、相同。3.3.1大型机械设备防护(1)塔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首先要求基础必须坚实平整,防止出现因地基不平整而导致起重机倾斜甚至于倒塌的事故。塔式起重机的基础一般采用的都是砼基础或石笼,同时应具有排水措施。塔式起重机的一些保险装置如行程限位器、驾驶室升降限位器以及驾驶器防坠保险装置等首先需保证齐全,其次必须保证灵敏可靠。除此之外,起重机上的各种连接螺栓不能出现损坏,一旦出现损坏需立即更换。起重机工作场所周围有建筑物时,吊臂的回转范围与建筑物需保证0.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起重机的驾驶室一般都会采用安全电压照明,两侧和后窗处都会加装防护栏杆。塔式起重机的安装以及拆卸都应有具有相应资质的部门来进行,且安

31、装后施工企业应组织合格验收,合格后应挂上验收合格牌方可投入使用。(2)施工电梯施工电梯必须在其底部的周围进行双层防坠棚的搭设,只留一面供人员进出。双层防坠棚要求正面搭设宽度不能小于2.8米,两侧的搭设宽度不能小于1.8米,搭设的高度为4米。施工电梯的通道口必须设置安全防护门,并张挂明显标志。除此之外,施工电梯必须设置有楼层通讯装置,以保证施工人员与电梯操作人员之间的信息传递能够畅通无阻。施工电梯还必须要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并保证地底部排水畅通,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吊笼门上还需挂起相应的重量、乘人限额说明牌以及电梯铭牌等。(3)吊篮吊篮悬吊平台的三面要用密目网封闭严密,且必须设置独立于工作钢丝绳的安

32、全钢丝绳。在使用电动吊篮进行施工作业时,必须由两名施工人员一起进行作业,以防止停电等意外状况的发生。施工人员在进出吊篮时,不得直接在空中攀援而入,应从地面出入,同时严禁施工人员在两个悬挂平台之间进行跨越。吊篮平台内不允许使用梯子等可以获得更高高度装置,每班作业前都应由专业人员对吊篮进行检查,合格无误后方可进入其中进行施工作业。3.3.2中小型机械设备防护施工现场的中小型机械设备应在进场前进行检查验收,验收要有详细的记录。施工现场的中小型机械设备可分为木工机械(如圆盘锯、压刨床)、钢筋机械(砂轮切割机、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混凝土设备(如砼、砂浆搅拌机、蛙式打夯机)。(1)木工圆盘锯自身的防

33、护是在其上方安装保险挡板和防护罩,同时锯片不得有裂纹。对于操作人员而言,在操作时严禁与锯片站在同一条直线上,送料时应将木料平推而入,不得左右晃动或抬高木料,严禁在操作时手跨过锯片。在使用压刨床进行作业时,施工人员应站在机床的一侧进行操作,严禁一次刨削两块材质和规格完全不相同的木料,同时,施工人员在接、送料时不得戴手套进行工作。(2)钢筋弯曲机的工作台面是需要保持水平、稳固。施工人员在进行操作时不能站在弯曲机的半径之内。使用钢筋切断机之前,要先对其防护罩以及刀架进行检查,防止施工过程中收到伤害。在砂轮切割机的切屑前方应用不小于180的防护罩进行防护。(3)搅拌机在运转工程中不能将工具伸入其中,严

34、禁施工人员在上升料斗的下方工作,清理料坑时应用保险销将料斗固定好,防止料斗突然坠下造成伤亡。在使用打桩机时,操作人员应远离桩锤中心,且悬挂桩锤的起动机吊钩上必须有防坠落装置。整个打桩作业区四周应用防护栏杆进行防护。3.4个人劳动用品防护(1)安全帽:安全帽在使用时必须完好,不得使用破损或是残缺不全的安全帽,且安安全帽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检验后方可投入使用。施工企业的安全工作人员应定期对安全帽进行检查,有问题的应及时予以更换,工作人员在佩戴安全帽是,应先对安全帽进行一番检查,确认完好无误时方可开始佩戴。(2)安全带:安全带的规定和安全帽类似,须经有关部门检验后方可投入使用。施工人员在施工安全带时,

35、必须按照佩戴要求进行使用,不得随意将绳打劫,不得随意拆卸。除此之外,对于安全带的储存也有一定的要求,储存场所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且必须干燥,不能使安全带接触到高温或是明火,一些比较尖锐的物品和强酸也应该和安全带隔离开。3.5临时用电防护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防护可以分为五类,分别是外电防护、配电箱防护、照明灯具防护、电缆敷设防护以及机械设备防护。(1)外电防护:由于师公现场存在着不少脚手架,外电架空线与架体接触时有可能导致的伤亡事故,因此架体的边缘与线路之间必须存在一定的安全距离,必要情况下可采取一些特殊的防护措施。用来支撑线路的护线架需选用非导电材质进行支搭,基立杆埋地下,深度在30至50厘米之

36、间。为了保证架体稳固,护线架必须要有可靠的支撑措施。(2)配电箱应设置漏电保护装置,箱内必须有配电线路图以及巡检线路图。固定式配电箱与地面应有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从配电箱的中心点算起,到地面结束,其取值范围为1.4m1.6m。用电设备较多的区域一般都会设置分配电箱,每个分配电箱之内都应装设有断路器和熔断器。除此之外,开关箱距离配电箱的距离应较近,两者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30m。(3)照明灯具:一般场所都会采用220V电源进行照明,而一些比较潮湿的特殊场所在进行照明时采用的是36V的安全电压。在使用220V电源进行照明时,需将漏电保护器加设在电源的一侧。现场有时还会使用移动式碘钨灯来进行照明,在使

37、用碘钨灯时,必须要有接零保护,灯具必须是密闭式的,且有良好的防雨性能。除此之外,人体与碘钨灯接触的部分必须采取绝缘措施,对电源线也有一定的要求,电源线应使用有橡胶套进行保护的电缆线。(4)电缆敷设:电缆敷设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架空敷设,一种是埋地敷设。架空敷设时应用绝缘线将电缆附着在拉设好的钢索之上,架空线的最低点与地面的距离至少为4m,线路之间的档距最大只能为35m。埋地敷设时,首先应在埋地电缆的上方设置有警示标志,其次电缆的埋地深度至少应在0.7m以上,并用砼进行覆盖保护,防止因埋设深度不足而导致电缆收到破坏。埋地电缆在必要时可加设防护套管,防护套管的内径至少应等于电缆外径的1.5倍。(5)

38、机械设备用电:对机械设备的外壳应做接零或接地保护,防止因设备漏电而造成触电事故。在使用电焊机时,应给电动机单独设置开关。除此之外,电焊机应装设防埋、防浸、防雨以及防砸措施。对于一些手持的电动工具,在使用前应先确认工具的绝缘状态是否良好,并穿戴好自身防护用品。任意设备的电源线都不得随意更换或是接长。4工程风险评价与控制4.1工程背景启迪中心商业综合体工程由一栋超高层(T1)楼为酒店办公,钢混结构,36层,150米,四栋高层(T2,T3,T4,T5)楼公寓及写字楼,框架核心筒结构分别为18层,29层,21层,19层,以及裙房及三层地下室组成,占地面积2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1450平方米,是

39、集办公、酒店和商业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体项目。到目前为止,T3、T4、T5号楼已封顶,T2号楼处于主体建设阶段,T1号楼处于基坑阶段。具体见表4-1。表4-1启迪工程概况表工程名称启迪中心商业综合体工程用地性质商业用地占地面积2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1450平方米建设概况T1(超高层)钢混结构层数36层T2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18层T3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29层T4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21层T5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19层建设单位西安柯隆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北京中建恒基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创优指标西安市文明工地,陕西省文明工地,陕西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陕西

40、省文明施工观摩工地,中建总公司CI示范工程,国家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4.2现场安全防护情况4.2.1临边防护T1楼处于基坑阶段,在进行调研的过程中,其周边防护采用两道栏杆形式,两道栏杆距离地面的高度分别是0.6米和1.2米,与边坡之间的距离为0.6米。在防护栏杆处设安全警示灯。正在施工的T2楼层采用的临边防护是钢管扣件式防护,共设三道栏杆,与地面的的高度分别是1.2米、0.7米以及0.2米,下方设置踢脚板。立杆底部的固定采用的是法兰固定的方式,钢管之间的连接采用定型化固件进行连接,并在钢管表面刷红白相间警示漆。4.2.2洞口防护施工现场对于小于500mm的预留洞口,防护方式是上方满铺木

41、板,洞口内用木方来楔紧。并在木板上刷红白相间警示漆。对于500mm到1500mm的预留洞口,用钢筋网片加盖板的方式进行防护,盖板上刷红白相间警示漆,并刷上了“严禁挪移”的字样。对于大于1500mm的预留洞口,施工企业在其四周设置工具式防护栏杆,刷红白相间警示漆,并在洞口处挂设水平安全兜网。电梯井口安装有定型化防护门,高度为1.5米,外侧张挂安全警示牌,底部设置踢脚板。电梯井内用钢管搭设防护平台,满铺木方模板。4.2.3机械设备防护对于施工电梯,在其平台出口处会安装防护门,由钢管和钢网进行焊接而成,高度为1.8米。平台两侧设置两道防护栏杆,高度分别为1.2米和0.6米,刷红白相间警示漆,并张挂密

42、目安全网。在平台外侧张挂有楼层标识牌,下方挂有双层水平安全兜网。施工现场的起重机底部四周采用的是工具式防护围栏来进行防护,无论是工作期间还是非工作期间,防护门都会上锁。塔吊的塔身上也会设置防护栏,并内外上锁。楼层与塔吊之间设置标准化马道,四周张挂安全警示标语。施工现场的圆盘锯在锯片上方安装有防护罩,平刨也安装有护手装置。为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一些长度较短以及厚度较大的木料严禁使用圆盘锯进行加工。4.2.4个人劳动用品防护施工现场的个人防护用品主要是安全帽和安全带。安全帽经过了有关部门的检验,下颌带和后帽箍之间栓系牢固,各配件并无损坏,帽衬调节部分也可以卡紧。对于一些损坏的安全帽,安全工作人员会

43、予以及时更换,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安全带储存于施工现场的干燥、通风处。和安全帽一样,也经过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检测。安全工作人员会定期对安全带进行检查,防止出现绳带老旧、断裂的情况。4.2.5临时用电防护施工现场在凡是有敷设电缆线的地方,都会设置警示牌。相邻警示牌之间的距离为25米。对于施工现场的配电箱,都会安装漏电保护器,并进行了上锁,配电箱的外围安装有防雨措施。在一些比较潮湿的场所,会采用36V的安全电压进行照明。对于现场一些用电设备,外壳应做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施工人员在进行操作时,需穿戴上绝缘防护用品,不得将电源线随意接长或直接更换。4.3风险及风险评价对于风险的定义,至今仍未得到统一。

44、目前较为普遍接受的为以下两种定义:(1)风险是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2)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期限之内,某事件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之间的变动程度。变动程度越小,风险则越小,变动程度越大,风险越大。由上述对风险的定义可知,风险至少需要具备两方面条件,一是不确定性,二是产生损失后果,不具备这两种条件的便不能称之为风险。由此我们可以做出断定,对于损失后果确定发生以及没有损失后果的不确定性事件都不是风险。简单地说,风险评价就是对施工现场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价,在此过程中需要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首先对系统中的风险进行辨识,然后从辨识出的风险出发,对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严重程度进行分析,最后提

45、出相应的控制措施。4.3.1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概率风险评价法(LEC)、故障树分析法(FTA)、以及安全检查表(SCL)法等。(1)层次分析法(AHP)首先会对目标进行分解,使之成为多个目标或是准则,然后对第一次分解之后的目标或是准则再次进行分解,此时得到的是指标的若干层次。接下来计算权数,并对层次进行排序,以此来对方案进行优化。(2)概率风险评价法(LEC)是一种半定量评价方法,它会计算L、E、C这三个指标值积,用D来表示,即D=LEC。通过D值的大小来评价风险的大小。也就是说,D值越大,风险越大,D值越小,则风险越小。其中,L指的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E指的是人体

46、在危险环境中暴露的频繁程度,C指的是事故发生造成损失后果的严重程度。如果D值过大,则需采取措施改变L、E或C的大小,以此达到降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的目的。(3)故障树分析(FTA)技术开发于1962年,它的出发点是某一特定事故,从上至下如抽丝剥茧般层层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一直到不能分解为止。然后将分解得到的这些事件用逻辑符号连接起来,会得到一个简洁的树状图形,这个图形就叫做故障树。而分析评价则是通过对故障树的简化和计算来进行的。(4)安全检查表法(SCA)相较于其他检查方法而言应用十分广泛,也十分地基础与简便。它进行判别检查的对象有三种,第一种是设计方面存在的缺陷;第二种是系统中已知的危险类别,第三种则是与设备、管理等有关的危险。安全检查表法所依据的理论是各种标准、规范,对系统的各个阶段而言都十分适用。4.3.2风险评价程序风险评价基本流程如图4-1所示。工程资料安全卫生技术资料资料收集标准与法规工程初步设计工程分析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及现状现场调研确定评价内容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编制评价大纲评价大纲认可定量分析调研、分析实施评价工作定性分析编制评价报告主管部门审查、认可图4-1风险评价基本流程风险评价各步骤主要内容如下(1)准备阶段。准备阶段需要对评价对象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并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