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管理人员安全教材.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67334615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3.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层管理人员安全教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中层管理人员安全教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层管理人员安全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层管理人员安全教材.ppt(4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安全培训 2014.8.102014.8.102014.8.102014.8.10课程大纲一、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三、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四、工伤事故成因分析五、工伤事故预防六、事故调查与处理七、案例分析一、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 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是统一的整体,不能割裂开来,更不能使之对立。忽视安全单纯追求其所谓的效益,结果是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经济效益也就无从谈起。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企业才能健康稳定的发展。“安全是效益的前提,安全是效益的保证”“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任何

2、企都得追求以盈利,而安全是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有力保障。若忽视安全而单纯去追求经济效益,没有安全保障,企业很难维持正常运转。如伤亡事故发生后,企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处理,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合理的安全投入,能减少和防止事故的发生,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从而也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安全生产与企业经济效益的理想状态是“双赢”。随着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安全投入的增加,员工安全意识的增强,安全生产有了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随着提高。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关系认识上存在的误区一是重生产效益轻安全生产。个别企业负责人只重视生产效益,忽视安全投入、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认为有了经济效益就有了一切。这

3、种认识上的片面性,导致生产组织上的主观臆断性,不能正确处理“生产必须产全,安全促进生产”的辩证关系,导致了一系列事故的发生和效益的下降,甚至导致企业停产或关闭。二是把生产与安全对立起来。把效益放在第一位,把安全摆在第二位,认为只要效益上去了,出点事故也是正常的,在思想认识上出现了严重的偏差,背离了安全生产方针和以人为本、本质安全的安全工作理念。三是就员工而言,目无章纪,冒险蛮干。有的人为多拿奖金而违章违纪、冒险蛮干,对待“三违”现象麻木不仁。一 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统一的整体,相辅相成,互为条件又互为目的。安全生产是经济效益的前提和保证,经济效益是安全生产的必然结果。只有搞好安全

4、工作,才能保证正常的生产秩序,才能提高经济效益;有了经济效益,安全防范设施才有条件得以保障和改善,两者不可偏废,但安全是重中之重和基础之基础。二 安全是潜在的效益。所谓潜在就是在初期看不见、摸不着,存在于事物内部不容易被发现或发觉,潜含在整个生产的全过程或结果之中。安全具有正负效益的两重性,既安全生产是潜在的正效益,不安全(或发生事故)就是潜在的负效益。潜在的正效益来自于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反之都是潜在的负效益。正效益蕴含在整体效益中,不明显;而负效益非常明显,经济损失相当严重,有的甚至无法估量。即使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只有确保安全生产,平安无事,取得效益才是实实在在的,否则,就有可能产生负效益或

5、效益的负增长。因此要从安全与效益潜在的 两重性中,进一步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把它看成企业整体效益的一部分。安全效益是间接性、滞后性、长效性和实效性的。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一是安全生产对企业成本的影响。企业的成本由直接人工费、直接材料费、生产费用等部分组成。当企业安全工作到位,安全生产正常运行时,企业成本处于受控状况;当安全生产出现问题,随着事故的发生而导致的人员伤亡所需的费用支出以及由于事故发生而造成的停工、材料使用的加大、工期的延误都必然对企业的成本、利润产生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随之而减;大的事故的出现甚至会造成企业成本几倍乃至于几十倍的增加。二 是安全生产对企业信誉的影响。在市场

6、竞争条件下,企业如果不能实现安全生产,事故频繁,一方面造成生产经营任务难于完成,工程施工进度缓慢;另一方面,使外界感到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缺乏安全感和可信度,从而使企业面临困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商业信誉,甚至可能被市场淘汰。所以,企业抓好安全工作,有利于提高综合效益。安全生产能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 结安全生产的效益安全生产的效益1.良好的安全工作环境和可靠的安全保障可增加员工的稳定性,员工以企业为家,安居乐业,减少员工流动性大带来的直接、间接经济损失;2.遵守安全法律法规、履行企业安全和社会责任可提高企业知名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口碑,得到政府的重视;3.良好的安全管理可深得客户青睐

7、,能加强贸易合作,为企业创造利润和价值;4.良好的安全管理可使企业减少伤害事故、职业危害事件、火灾和爆炸事故发生,从而减少伤害事故和职业危害而产生的误工、治疗、补助等费用。参保单位职工发生工伤后,在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以外,用人单位应承担三项费用:一是职工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和生活护理费。(停工留薪期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二是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用人单位应与其保留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伤残津贴,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三是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至十级伤残的,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向工伤职工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

8、金。8二、安全生产相关法规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工伤保险条例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安全生产法第三条第三条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第一安全第一”是指在生产经营中确保安全是第一位,要把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要钱不要命”。对生产中的危险因素要针对性的采取防护措施,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才能生产,员工上岗前要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做到安全作业。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坚持生产服从安全的原则,优先解决安全问题,确保安全才能生产,不得冒险蛮干。“预防为主预防为主”是指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放在事

9、前做好各项预防事故的工作上,对事故防范于未然。预防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工作,也只有做好了各项预防工作,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10第四条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四大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检查制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制安全生产绩效考核制11第五条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第十六条第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第十七条第十七条生产经营单

10、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四)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1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认真落实关于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意见的意见指

11、出指出“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管谁负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含义的含义 1、“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的问题是发生在生产过程中,不安全因素是伴随生产而产生的,安全生产管理不是离开生产管理而独立存在的,是贯穿于生产管理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与生产管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使生产能顺利进行,必须确保在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因此管生产的时候必须同时做好安全工作。2、“谁主管谁负责”就是说公司要落实逐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总经理是公司第一安全生产责任人,负责整个公司的安全,各部门(车间)主管是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人,对本部门的安全工

12、作全面负责,各班线长是本班线的安全生产责任人,对本班线安全生产工作直接负责,对发生事故各级责任人都要负相关的责任。13三、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1.1 危险源hazard: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1.2 危险源辨识hazard identification: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1.3 健康损害ill health:可能确认的、由工作活动和(或)工作相关状况引起或加重的身体或精神的不良状态。1.4 工作场所workplace:在组织控制下实施工作相关活动的任何物理区域。1.5 事件incident:发生或可能发生与工作相关的

13、健康损害或人身伤害(无论严重程度),或者死亡的情况。1.6 风险Risk: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生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1.7 风险评价 Risk assessment: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14p危险因素危险因素物理因素:物理因素: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辐射、明火等化学因素:化学因素:易燃易爆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等生理性因素:生理性因素: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微生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等心理性因素:心理性因素:负荷超载、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

14、业、心理异常、辨识功能异常等行为因素:行为因素:指挥错误、操作错误、监护失误等其它因素:其它因素:指导性文件不符合要求15危险源举例危险源举例p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 l操作失误l擅自停用安全装置l手代替工具操作l冒险进入危险场所l攀坐不安全位置l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清扫等)l不安全装束l忽视使用必须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16p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 l设计缺陷(强度不够、密封不良、外露运动件等)l导线老化,带电部位裸露l光栅失效p管理缺陷管理缺陷 l倒班设计的不合理l有害作业场所设置不合理l规章制度、操作指引不健全p环境因素环境因素l作业场所环境不良17风险评估表18风

15、险因素定量分析表部门:评估人:日期:序号区域/工序危害因素代码活动过程危害因素危险源类型控制措施作业危险性评作业危险性评价价级级别别因素识别负责人备 注LECD1 2 3 4 5 6 评价方法 D=L*E*C19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10完全可以预料6相当可能3可能,但是不经常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2极不可能0.1实际不可能E-暴露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数值频繁程度(E)10连续暴露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3一次,或偶然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0.5非常罕见的暴露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安全事故后果C值职业健康/疾病后果大灾难,许多人死亡1

16、0010人以上有职业病/疾病伤害灾难,数人死亡4010人以下有职业病/疾病伤害非常严重,一人死亡1530人以下职业健康/疾病检查不合格严重,重伤710人以下职业健康/疾病检查不合格重大,致残33人以下职业健康/疾病检查不合格引入关注,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1怀疑有职业病/疾病危害,需要检查确认D-危险等级划分D值危险程度 320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5级160-320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4级70-16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3级20-70一般危险,需要接受2级 20稍有危险,可以接受1级四、工伤事故成因分析造成造成事故事故的四大的四大因素:因素:人生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不良的环

17、境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体现:人的不安全行为体现:1.三违(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2.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如: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3.造成安全装置失效;如:拆除了安全装置、安全装置失掉了作用等。4.使用不安全设备;如: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5.手代替工具操作;如: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具进行机加工。6.物体存放不当;7.冒险进入危险场所;8.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坐平台护栏。9.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10.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11.有分散注意力行为;12.忽视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等;如高处作用不带安全带;13.不安全装束;14.对易燃、易

18、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物的不安全状态体现:物的不安全状态体现: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如:无防护装置、防护不当等)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如:安全间距不够、设施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等)个人防护用品缺少或有缺陷;(如:无个人防护用品、或防护用品不合安全要求等)不良环境因素体现:不良环境因素体现: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粉尘、噪声、毒物、辐射、震动、高/低温.)不符合国家标准;作业环境不良(照明光线不良,作业场地狭窄,通风不良)。管理上的缺陷:管理上的缺陷:未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员工未经安全教育培训上岗。事故致因理论海因里希理论海因里希理论1 1:2929:30

19、0300129300330330件事故件事故海因里希通过大量事故数据进行分析,海因里希通过大量事故数据进行分析,论证,总结出事故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性,论证,总结出事故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性,即即330330件事故中就有件事故中就有300300件险肇事故件险肇事故 (无伤(无伤害事故害事故 )有)有2929件是轻伤事故件是轻伤事故 ,只有,只有1 1件是重伤或死亡事故。件是重伤或死亡事故。海因里希理论海因里希理论多米诺骨牌多米诺骨牌遗传、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亡五、工伤事故预防造成事故的原因1.直接原因:(1).人的不安全行为;(2).物的不安全状态;(3).不良的环境因素

20、 2.间接原因:管理的缺陷。其中管理缺陷是最根本的原因!其中管理缺陷是最根本的原因!预防事故发生关键关键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l控制事故发生的措施控制事故发生的措施1、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执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专项安全教育培训;2、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开展安全检查、整改安全隐患3、完善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4、改善不良环境定期检测环境、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改善工作条件。六、事故调查与处理依据: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86)事故调查处理目的:事故调查处理目的:在于吸取事故教训,采取措施,消除事故发生的隐患,避免同类及类似的事故重复发生。事故调查工作内容

21、:事故调查工作内容:1.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2.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3.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4.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5.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6.写出和提交事故调查报告。事故调查原则:事故调查原则: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 1)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2)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3)防范措施未不落实不放过;4)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结果人机物环主干中原因小原因更小原因鱼刺图事故分析原因分析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指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也是在时间上最接近事故产生的原因(一次原因)安全防护装置缺少或有缺陷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个人防

22、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直接原因 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人的不安全行为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物的不安全行为 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 教育培训不够 劳动组织不合理 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没有实施事故防范措施,或整改不力 安全意识薄弱 其他间接原因间接原因:是使直接原因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原因责任分析事故责任划分为直接责任、领导责任和间接责任三种。直接责任者指行为人与重大损失(事故)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对重大损失的结果发生起决定性的作用的人员领导责任者指行为人与重大损失事故发生负领导责任的人间接责任者行为人与重大损失事故有间接联系伤亡事故报告 根据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

23、、国务院75号令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的规定,发生伤亡事故的地方及企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及时、如实的向有关部门报告。瞒报、缓报伤亡事故属违法行为,若情节或后果严重者,单位负责人必将被追究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1.1.伤亡事故报告的时限与渠道伤亡事故报告的时限与渠道(1)轻伤事故:发生后马上向车间主任(经理、主管、班组长)报告;并在当天下班前安全部门(2)重伤事故:24小时内逐级报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主管部门(3)死亡事故:4小时内报至市安监局、市公安局、市总工会和主管部门(4)重大死亡事故:2小时内报至市安监局、市公安局、市总工会、监察部门和主管部门(5)特大死亡事故:立即、马上向市安监局、市公安局、市总工会、监察部门和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性质分类按事故的性质分类: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责任事故:是指本来可以预见、抵御和避免的事故,但由于人的原因没有采取措施预防而造成一事故。非责任事故: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安全防患知识和技术条件、设备条件达不到应有的水平而无法避免的事故)。七、事故案例结结 束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