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监测与控制.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67322181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8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监测与控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监测与控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监测与控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监测与控制.ppt(6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监测与控制监测与控制萧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6年8月概念:概念: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可以用可以用国家免疫规划类疫苗国家免疫规划类疫苗进行进行预防预防,以保,以保护易感者为主的能达到控制乃至消灭疾病发生的护易感者为主的能达到控制乃至消灭疾病发生的这类传染病。这类传染病。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OPV)、)、麻疹疫苗(麻疹疫苗(MV)、)、百白破混合疫苗(百白破混合疫苗(DPT)、)、乙肝疫苗(乙肝疫苗(HepB)、)、卡介苗(卡介苗(BCG)流脑疫苗、乙脑疫

2、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几种主要的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几种主要的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脊髓灰质炎(俗称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小儿麻痹症”)、麻疹)、麻疹(俗称(俗称“醋子醋子”)、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破伤风、乙型肝炎、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乙型肝炎、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近近5年我区几种主要疫苗年我区几种主要疫苗针对传染病的流行现状针对传染病的流行现状资料显示我区资料显示我区1992年起无年起无“脊灰脊灰”病例病例报告。报告。1978年起无年起无“白喉白喉”病例报告。病例报告。5年来我区的流脑病例感染的菌株分型年来我区的流脑病例感染的菌株分型结果证实均为结果证实均为“A

3、”群脑膜炎双球菌群脑膜炎双球菌。监测与控制的原则监测与控制的原则疫情信息的报告与监测;疫情的核实、调查和报告;血清学/病源学监测;爆发疫情的处理;疫情信息的报告与监测疫情信息的报告与监测常规告报;常规告报;专门报告;专门报告;主动监测和主动监测和“零零”病例报告;病例报告;1、常规报告:、常规报告:同其他同其他“法定传染病报告要求法定传染病报告要求”。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条: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条: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时,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

4、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属地管理原则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传染病报告传染病报告要求要求“谁接谁接诊,谁报告诊,谁报告”。2、专门报告:、专门报告:按卫生部规定对按卫生部规定对脊髓灰质炎、新生儿破伤风、脊髓灰质炎、新生儿破伤风、麻疹等传染病麻疹等传染病进行专门报告和管理。进行专门报告和管理。专报系统应比常规报告系统敏感。专报系统应比常规报告系统敏感。20世纪世纪90年代起:手工报表;年代起:手工报表;2004年以后:起用网络报告形式。中国免疫年以后

5、:起用网络报告形式。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3.0.0.3版,包括:版,包括:AFP监测、麻疹监测、新生儿破伤风监测、接监测、麻疹监测、新生儿破伤风监测、接种率监测、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种率监测、接种异常反应监测、15岁以下乙肝岁以下乙肝监测监测6块内容。块内容。3、主动监测和、主动监测和“零零”病例报告病例报告病种:脊髓灰质炎、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病种:脊髓灰质炎、麻疹、新生儿破伤风最新要求:要对乙脑、流脑流行区进行监测。方式:方式:无论医疗机构是否报告无论医疗机构是否报告AFP、麻疹、新生儿破伤风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病例,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病例,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

6、10天到辖区内的天到辖区内的监测医监测医院院进行主动监测,查看相关科室的门诊日志、住院日志进行主动监测,查看相关科室的门诊日志、住院日志等资料,主动搜索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并做等资料,主动搜索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并做好记录。好记录。新生儿破伤风应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进行主动监测,新生儿破伤风应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进行主动监测,主要由乡镇防疫医师进行主动搜索和报告。主要由乡镇防疫医师进行主动搜索和报告。“零零”病例报告制度:病例报告制度: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无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无AFP、麻疹、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病例时,也应每新生儿破伤风病例时,也应每10天向所在天向所在地县级疾控机构进行地

7、县级疾控机构进行AFP、麻疹、新生儿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破伤风“零零”病例报告。病例报告。血清学监测血清学监测病例血清学诊断:病例血清学诊断:麻疹(所有疑似病例包括暴发病例在发病714天内采血)。出疹3天内采集的血标本,IgM阳性率为70%左右;阴性者要求采第2份血标本。免疫成功率监测:免疫成功率监测:(根据上级疾控机构布置的任务开展。)监测对象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分别为完成基础免疫后1个月的儿童。卡介苗为完成接种后12周的儿童。监测人数每种疫苗3050人。2006年按杭州市疾控要求萧山区开展脊灰疫苗年按杭州市疾控要求萧山区开展脊灰疫苗免疫成功率监测,免疫成功率监测,3050

8、人,采集免疫前及免疫后人,采集免疫前及免疫后1个月双份血标本。个月双份血标本。人群免疫水平监测:人群免疫水平监测:(根据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布置的监测任务开展。)监测内容:乙型肝炎、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百监测内容:乙型肝炎、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乙脑、流脑。日咳、破伤风、乙脑、流脑。监测对象:监测对象:1岁、岁、12岁、岁、34岁、岁、56岁、岁、714岁、岁、1519岁、岁、20岁年龄组健康人群。发病主要为成人岁年龄组健康人群。发病主要为成人的疾病,可适当调整监测对象的年龄范围。的疾病,可适当调整监测对象的年龄范围。监测人数:每个年龄组、每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监测人数

9、:每个年龄组、每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监测样本数为传染病的监测样本数为3050人。人。病原学监测:病原学监测:可用于病例确诊、病原学分型鉴定、分析病可用于病例确诊、病原学分型鉴定、分析病原有否变异或是否输入等。原有否变异或是否输入等。发病早期采集血标本(麻疹)、脑脊液标本发病早期采集血标本(麻疹)、脑脊液标本(流脑、乙脑)、皮肤出血点(流脑)、粪便标(流脑、乙脑)、皮肤出血点(流脑)、粪便标本(脊灰)等,进行病原菌培养分离本(脊灰)等,进行病原菌培养分离。爆发疫情调查处理爆发疫情调查处理暴发暴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内,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内,短时间内突然有显著增多的病人出现

10、,这些病人短时间内突然有显著增多的病人出现,这些病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特殊疾病疫情的多有相同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特殊疾病疫情的暴发概念与处理,按卫生部的有关规定执行。暴发概念与处理,按卫生部的有关规定执行。(短时间:一般指一个潜伏期内。)(短时间:一般指一个潜伏期内。)接到暴发疫情报告后,要迅速组织调查组到现场开接到暴发疫情报告后,要迅速组织调查组到现场开展调查。必要时,设区的市级和省级疾病预防控制展调查。必要时,设区的市级和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也要派人协助调查与处理。机构也要派人协助调查与处理。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1例例麻疹:一个自然村(居委会)或一个单位,在麻疹:一个自然村(

11、居委会)或一个单位,在14天内发生天内发生3例以上病人。例以上病人。白喉:白喉:1例。例。百日咳:一个自然村(居委会)或一个单位,百日咳:一个自然村(居委会)或一个单位,在在10天内发生天内发生3例以上病人时,应以最快通讯例以上病人时,应以最快通讯方式报告。方式报告。调查与控制(调查与控制(1):核实爆发疫情的存在核实爆发疫情的存在。划定疫源地范围划定疫源地范围:根据病例活动范围确定。传染源管理:传染源管理:隔离传染源:以住院隔离为主。隔离时间一般为该病的一个最长传染期。病例个案调查并记录:(病例个案调查表)登记接触者:写明接触方式,如同居室、同玩耍、同桌、同托、同班等。病例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测

12、:每例AFP病例都要进行病原学诊断,麻疹至少对最初510例进行血清学诊断。(以核实诊断,证实是否发生暴发。)调查与控制(调查与控制(2):):切断传播途径:如控制食物和水;排泄物管理;开窗通风;禁止集会;疫源地消毒、杀虫等保护易感人群:应急接种;预防性服药;等。疫情分析:疫情三间分布;寻找首发病例,推断续发病例,分析传播因素和传播途径,评价控制效果。调查报告:包括前言;描述暴发过程;分析暴发的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和效果评价;疫情预测;存在的主要问题;结论和建议。脊髓灰质炎的监测和控制脊髓灰质炎的监测和控制2000年亚太地区宣布消灭脊髓灰质炎;目前处年亚太地区宣布消灭脊髓灰质炎;

13、目前处于成果巩固阶段。于成果巩固阶段。20032010年全国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行年全国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行动计划动计划最近卫生部下发最近卫生部下发“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方案病例监测方案(卫办疾控发(卫办疾控发200693号)号)”主要工作:按要求开展主要工作:按要求开展AFP监测监测AFP病例(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病例(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是指是指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AFP不是单一的疾病种类,是以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要特征的一组征候群。AFP病例常见的包括以下

14、病例常见的包括以下14种疾病种疾病:脊髓灰质炎;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多神经病(药物性,有毒物质引起的、原因不明性);神经根炎;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单神经炎;神经丛炎;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急性多发性肌炎;肉毒中毒;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短暂性肢体麻痹。高高危危AFPAFP病病例例年龄小于5岁、接种OPV次数少于3次或服苗史不详、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粪便标本、临床怀疑为脊髓灰质炎的AFP病例。聚集

15、性临床符合病例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同一县(区)或相邻县(区)发现2例或2例以上的临床符合病例,发病时间间隔不满2个月。AFP监测病毒学分类标准:监测病毒学分类标准:脊灰确诊病例脊灰确诊病例;脊灰排除病例;脊灰排除病例;脊灰临床符合病例脊灰临床符合病例;脊灰疫苗衍生病毒(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VDPV)病例病例;服苗者疫苗相关病例;服苗接触者疫苗相关病例;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病例:从粪便等标本中分离出脊灰疫苗衍生脊灰疫苗衍生病毒(病毒(VDPVVDPV),经省级专家诊断小组审查,临床诊断符合脊灰的病例。如发生2例或2例以上相关的VDPV病例,则视为VDPVVDPV循环循环。AFP的监测

16、和控制(的监测和控制(1):):AFP病例报告:病例报告: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发现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发现AFP病例病例后,城市在后,城市在12小时、农村在小时、农村在24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到当地县级疾控机构。式报告到当地县级疾控机构。报告内容包括:发病地点、家长姓名、患者报告内容包括:发病地点、家长姓名、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麻痹日期、临床初步诊姓名、性别、出生日期、麻痹日期、临床初步诊断等。断等。AFP的监测和控制(的监测和控制(2)AFP主动监测:主动监测:主动监测医院:主动监测医院:包括所有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神经专科医院、儿童医院、传染病医院、综合

17、性中医医院等。医院每旬要开展本院的AFP病例的主动搜索;县级CDC每旬对AFP主动监测医院开展主动搜索。乡镇卫生院每旬开展主动搜索工作。方法:方法:监测人员查阅监测医院的儿科、神经内科(或内科)、传染科的门诊和病房、病案室等门诊日志、出入院记录或病案,并与医务人员交谈,主动搜索AFP病例,并记录监测结果。AFP主动监测医院/乡镇卫生院应于次旬2日前向县级CDC报告“AFP监测医院旬报表”;AFP主动监测医院/乡镇卫生院如经过核实未发现就诊AFP病例,应进行“零”病例报告。县级CDC于次旬3日前以网络数据库形式上报“AFP监测医院旬报汇总表”;同时将对监测医院主动搜索的情况填入“AFP病例主动监

18、测记录表”,于次月3日前录入数据库上报。AFP病例调查:病例调查:个案调查个案调查/病例随访(病例随访(1)接到AFP病例报告后,县级CDC应在48小时内由专业人员开展个案调查,同时在临床医师配合下,详细填写“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个案调查表”。主要内容:核实诊断,排除非核实诊断,排除非AFP病例:病例:了解发病经过:了解发病经过:神经学检查:神经学检查:填写个案表:填写个案表:AFP病例调查:病例调查:个案调查个案调查/病例随访(病例随访(2)核实诊断:核实诊断:如果病例不是弛缓性麻痹或者由明确其它原因引起的麻痹(如外伤或脑、脊髓占位性病变)或者麻痹的发生不是急性的,则可诊断为“非AFP病例”,

19、不需要上报。但仍需填写个案调查表,留档备查。发病经过:发病经过:麻痹发生时间、是否伴发热、麻痹部位是否对称、是否疼痛、有无损伤或注射史,OPV服苗史、患者和周围人群近期服苗情况等。神经学检查:神经学检查:肌力、肌张力、肌腱反射、肌萎缩和肢体活动情况。(询问临床医师/查看病例)填写个案表:填写个案表:要求完整、准确。有调查表中未包括的症状或体征可用文字说明。AFP病例调查:病例调查:病例随访(病例随访(3)病例标本的采集:病例标本的采集:病例随访:病例随访:麻痹发生后60天;随访时填写“AFP病例随访表”,并及时上报。病例首次个案调查时未明确临床诊断的,力求在随访时予以明确,必要时可组织省级专家

20、组专家进行访视。所有AFP病例都应采集双份大便标本用于病毒分离。标本要求标本要求:在麻痹出现后14天内采集;两份标本采集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每份标本重量5克(约为成人的大拇指末节大小)。AFP监测评价指标(监测评价指标(1):):敏感性指标:敏感性指标: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病例报告发病率1/10万。万。及时性指标(及时性指标(1 1):):AFP病例监测报告(包括病例监测报告(包括“零零”病例报告)及时率病例报告)及时率80%;AFPAFP病例报告后病例报告后4848小时内调查及时率小时内调查及时率80%80%;AFPAFP病例病例1414天内双份合格大便

21、标本采集率天内双份合格大便标本采集率80%80%;AFPAFP病例大便标本病例大便标本7 7天内送达省级脊灰实验室及时率天内送达省级脊灰实验室及时率80%80%;AFPAFP病例麻痹病例麻痹7575天内随访及时率天内随访及时率80%80%;AFP监测评价指标(监测评价指标(2):及时性指标(及时性指标(2 2):):省级脊灰实验室省级脊灰实验室2828天内完成天内完成AFPAFP病例大便病毒分离及时病例大便病毒分离及时率率80%80%;阳性分离物在阳性分离物在1414天内送国家脊灰实验室的及时率天内送国家脊灰实验室的及时率80%80%;国家脊灰实验室国家脊灰实验室7 7天内完成省级送达的阳性分

22、离物型内天内完成省级送达的阳性分离物型内鉴别的及时率鉴别的及时率80%80%;需进行核酸序列分析的阳性分离物应在完成病毒型内鉴需进行核酸序列分析的阳性分离物应在完成病毒型内鉴别后别后1414天完成序列检测;天完成序列检测;AFPAFP病例麻痹病例麻痹6060天内完成病毒型内鉴别及时率天内完成病毒型内鉴别及时率80%80%;AFP监测资料的分析监测资料的分析AFP病例流行病学分布病例流行病学分布:三间分布AFP病例免疫史病例免疫史:OPV“零”剂次免疫、未全程免疫、全程免疫和不详所占比例,分析儿童未全程免疫原因,重点分析“零”剂次免疫儿童。AFP病例大便标本采集及检测结果病例大便标本采集及检测结

23、果:计算未采集、采集单份、双份标本病例所占比例,脊灰病毒阳性率、各型别分离数,非脊灰肠道病毒分离率等。分析分析AFP监测系统及时性、完整性:监测系统及时性、完整性:主动监测/零病例报告。(要求以地区为单位进行分析)异地异地AFP病例监测管理病例监测管理:异地异地AFP病例病例是指病例麻痹前在本地居住未满是指病例麻痹前在本地居住未满35天的非本地户籍天的非本地户籍的的AFP病例。病例。异地异地AFPAFP病例病例归属原居住地县级以上疾控机构归属原居住地县级以上疾控机构管理。管理。异地异地AFPAFP病例的病例的报告、调查、采样送检、随访报告、调查、采样送检、随访等各项监测工作,等各项监测工作,由

24、病例由病例暂住地暂住地的县级以上疾的县级以上疾控机构负责完成。控机构负责完成。麻疹疫情的监测和控制:麻疹疫情的监测和控制:全国麻疹监测方案(试行):1998年全国麻疹监测方案:2003年卫生部关于下发加速麻疹控制规划指南的通知:1997年全国20062012年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制订中)浙江省麻疹监测方案(试行)麻疹监测:麻疹监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相关要相关要求求麻疹监测病例定义:发热、出疹(全身性斑丘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者,或任何经过训练的卫生人员诊断为麻疹的病例。监测病例包括: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排除病例。疑似病例:疑似病例:发热、出

25、疹(全身性斑丘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者,或任何经过训练的卫生人员诊断为麻疹的病例均为疑似麻疹病例。确诊病例:确诊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疑似麻疹病例有完整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血清学诊断麻疹IgM抗体阳性;或从疑似麻疹病例的标本中分离到麻疹病毒。临床确诊病例:临床确诊病例:疑似麻疹病例有完整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标本检测结果为阴性或没有标本检测结果,且与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有明显流行病学联系;或实验室排除其它出疹性疾病。临床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未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或完成调查前失未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或完成调查前失访或死亡的病例,访或死亡的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为阴性或无实

26、验室诊断结果的临床报告病例,且与实验室确诊病例没有流行病联没有流行病联系。系。排除病例:排除病例:有完整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集了合格血标本,经合格实验室检测结果阴性;或经实验室证实为其它发热出疹性疾病(如风疹等);或无实验室诊断结果的临床报告病例,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与其它实验室确诊病例无流行病学联系,并且能明确找出是由其它原因引起发热出疹的病例(如药物性过敏性皮疹等)。麻疹监测的主要内容麻疹监测的主要内容(1):病例报告:病例报告:纳入AFP监测系统,对所有疑似病例进行报告,包括常规报告、专门报告;专报系统:通过麻疹主动监测进行“疑似麻疹病例旬报(包括”零病例“报告)和麻疹病例月报。乡县级

27、:每旬逢9日;县级市级:每旬逢3日;市级省级:每旬逢6日病例调查:病例调查:接到报告后48小时内完成调查,并填写“麻疹疑似病例个案调查表”。同时进行标本的采集。及时分析调查资料,了解病例分布特点、免疫史状况等。麻疹监测的主要内容麻疹监测的主要内容(2):主动监测:主动监测:要求完整、及时,提高监测敏感性。要求完整、及时,提高监测敏感性。血清学监测:血清学监测:采集采集血清标本。疑似麻疹病例的血标本在病人出疹后428天血标本麻疹IgM阳性检出率近100,3天内阳性检出率约为70,如果第一份血在出疹3日内采集的,而且ELISA检测IgM为阴性,或临床需要对个别初诊为阴性的病人做出确诊,实验室需要在

28、第一份血采集7-10天后收集第二份血样以重复IgM检测。(48条件下运输和短期保存)。麻疹监测的主要内容麻疹监测的主要内容(3):病原学监测:病原学监测:采集鼻、咽拭子标本 应在发病早期采集,特别是暴发点的病例,并于2天内送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麻疹实验室,备检麻疹病毒。冷藏4运送,-20保存。麻疹爆发疫情的调查:麻疹爆发疫情的调查:麻疹爆发疫情:麻疹爆发疫情:局部地区(集体单位、村、厂矿等)短期内(一般14天)发生3例以上病例。传染原管理:传染原管理:病例调查(所有病例,包括疑似病例);病人隔离至出疹后5天,伴有呼吸道并发症者隔离期延长至出疹后10天。如:学校发生麻疹爆发,则发病学生不能继续上

29、课,学校要对其他学生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发热或出疹等症状,应立即隔离并报属地CDC。接触者医学观察14天。易感人群易感人群管理:管理:麻疹疫苗应急接种。时间越早越好;覆盖面要广(保证达到高接种率)。接种疫苗后712天就可产生抗体,在接触病人的3日内接种可预防发病;若在接触病人3日之后接种,防止发病的可能性小,但可减轻症状并减少并发症。对室内环境进行消毒,并保持空气流通。室内地面应湿式扫除。禁止集体活动,避免扩大传播范围。暴发疫情后7天内,完成麻疹暴发疫情处理报告,并上报。麻疹监测有关要求麻疹监测有关要求(杭州市)(杭州市):每1例麻疹疑似病例均要按要求进行访视,填写麻疹个案表,并输入麻疹监测系统

30、软件,每1例麻疹疑似病例均要采血。接到麻疹病例报告后,必须在48小时内完成调查。若符合麻疹疑似病例定义,但出疹后3天内的血清麻疹IgM抗体阴性,则应第1份血清采后710天内采集第2份血清。疑似麻疹暴发时要求采集全部疑似病例血清标本,如确实有困难的至少采集前5-10例血清标本,进行实验室诊断。麻疹监测旬报时间要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由蚊虫传播的一种急性乙脑是由蚊虫传播的一种急性媒介传染病媒介传染病,病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死率和致残率高,夏秋季是发病高峰。,夏秋季是发病高峰。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控制工作指导意见: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控制工作指导意见:卫生部卫生部2004年年3月印发月印发

31、全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方案:全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方案:卫生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2006.5.19印发执行印发执行影响较大的乙脑疫情:影响较大的乙脑疫情:2003年广东省乙脑疫情:年广东省乙脑疫情:至6月30日止,全省共报告病例310例,分布在茂名、梅州、湛江、揭阳等18个市。累计死亡27例,死亡率8.7,疑似病例50例,珠海、佛山和江门市至今没有病例报告。目前全省乙脑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6月20日以来,全省每日新发病例已少于5例。广东省已决定,从今年起将乙脑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工作任务,所需经费由省统一调拨。2006年山西运城年山西运城“乙脑疫情乙脑疫情”运城市今年7.13报告首发病例。截止

32、8月12日16时,全市累计报告乙脑病例60例,其中疑似病例13例,临床诊断病例43例,实验室确诊病例4例,乙脑病例分布在9个县市区,36个乡镇,58个行政村。止8月13日,死亡19例。治愈6例,在医院治疗31例,在家治疗4例。监测病例定义:监测病例定义:疑似病例:疑似病例:蚊虫叮咬季节在乙脑流行地区居住或于发病蚊虫叮咬季节在乙脑流行地区居住或于发病前前25天内曾到过乙脑流行地区,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天内曾到过乙脑流行地区,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呕吐、嗜睡,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症状和体征的病例。呕吐、嗜睡,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症状和体征的病例。临床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同时实验室疑

33、似病例,同时实验室脑脊液检测呈脑脊液检测呈非化脓性炎症改变非化脓性炎症改变,颅内压增高,脑脊液外观清亮,白细,颅内压增高,脑脊液外观清亮,白细胞增高,多在胞增高,多在(50500)106/L,早期以多核细胞增高为主,早期以多核细胞增高为主,后期以单核细胞增高为主,蛋白轻度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后期以单核细胞增高为主,蛋白轻度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常。常。确诊病例确诊病例 :疑似或临床诊断基础上,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测疑似或临床诊断基础上,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测结果符合下述任一项的病例:结果符合下述任一项的病例:1个月内未接种过乙脑疫苗者,血或脑脊液中抗乙脑病个月内未接种过乙脑疫苗者,血或脑脊液中抗乙脑病毒毒I

34、gM抗体阳性。抗体阳性。恢复期血清中抗乙脑病毒恢复期血清中抗乙脑病毒IgG抗体或乙脑病毒中和抗体抗体或乙脑病毒中和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升高者,或急性期抗乙脑病毒倍升高者,或急性期抗乙脑病毒IgM/IgG抗体阴性,恢复期阳性者。抗体阴性,恢复期阳性者。在组织、血液或其它体液中通过直接免疫荧光或聚合在组织、血液或其它体液中通过直接免疫荧光或聚合酶链反应酶链反应(PCR)检测到乙脑病毒抗原或特异性核酸。检测到乙脑病毒抗原或特异性核酸。脑脊液、脑组织及脑脊液、脑组织及血清血清中中分离出乙脑病毒分离出乙脑病毒。排除病例排除病例 :脑脊液呈非病毒性脑炎表现、或血清学实验阴性、或能脑脊液呈非

35、病毒性脑炎表现、或血清学实验阴性、或能够证实为其它疾病的疑似病例应排除乙脑诊断。够证实为其它疾病的疑似病例应排除乙脑诊断。乙脑监测内容:病例报告发现乙脑病例或疑似病例,应按照网络直报发现乙脑病例或疑似病例,应按照网络直报要求尽快报告要求尽快报告。出现乙脑暴发疫情时,县级出现乙脑暴发疫情时,县级CDC应在接到疫应在接到疫情报告后及时(情报告后及时(12小时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小时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核实疫情后及时报告。核实疫情后及时报告。如发现在如发现在1周内,同一乡镇、街道等发生周内,同一乡镇、街道等发生5例例及以上乙脑病例,或者死亡及以上乙脑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时,应按例及以上时,应

36、按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报告。规范(试行)的要求报告。乙脑监测内容:乙脑监测内容:病例调查病例调查县级县级CDC应在接到报告后应在接到报告后48小时内对乙脑病例或小时内对乙脑病例或疑似病例开展个案调查,详细填写病例个案调查疑似病例开展个案调查,详细填写病例个案调查表,内容包括表,内容包括病例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病例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疫苗接种史等。检测结果、疫苗接种史等。6个月后进行病例随访调查,填写并录入原个案个月后进行病例随访调查,填写并录入原个案调查表。(新要求)调查表。(新要求)乙脑监测内

37、容:乙脑监测内容:病例标本采集与检测病例标本采集与检测(1)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发现乙脑病例或疑似病例,要及时采集保存发现乙脑病例或疑似病例,要及时采集保存脑脊液和血清标本:脑脊液和血清标本:无检测条件的医院送无检测条件的医院送疾病控制机构检疾病控制机构检测。,测。,标本要求低温标本要求低温(-20以下以下)保存。保存。脑脊液标本:脑脊液标本:发病发病1周内采集周内采集12ml脑脊液,进行病脑脊液,进行病毒培养分离、抗体检测和核酸检测。毒培养分离、抗体检测和核酸检测。血清标本:血清标本:抽取病人全血抽取病人全血24ml,进行抗体测定、病进行抗体测定、病原培养分离、核酸检测。要求在发病原培养分离

38、、核酸检测。要求在发病1周内采集第周内采集第1份血液份血液标本;若第标本;若第1份血检测阴性,则要在发病份血检测阴性,则要在发病34周后采集第周后采集第2份血液标本份血液标本2ml;乙脑监测内容:乙脑监测内容:病例标本采集与检测(病例标本采集与检测(2)疾控机构:县级CDC接到报告后,要及时收集病例标本,及时送上级疾控机构检测;脑脊液标本要直接送省CDC检测。省CDC要及时分离病毒,进行核酸检测;中国CDC负责阳性分离物的鉴定,并对送检的阴性标本检测。乙脑疫情处理:病例调查:疫源地处理:疫源地处理:媒介控制与健康教育。媒介控制与健康教育。重点加强对畜圈、厕所、病家及周围环境采取灭蚊措施。大力宣

39、传乙脑防治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做好居室灭蚊、防蚊工作,特别要注意对儿童的防护。易感人群保护:常规乙脑疫苗接种,接种率要求达96%以上。开展应急接种应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乙脑监测内容:乙脑监测内容:人群免疫水平监测人群免疫水平监测在每年在每年45月份乙脑流行季节前和月份乙脑流行季节前和11月下旬乙脑流月下旬乙脑流行季节后(具体时间可根据当地情况变动)各采血行季节后(具体时间可根据当地情况变动)各采血1次。次。监测对象按年龄分组(监测对象按年龄分组(1岁、岁、12岁、岁、34岁、岁、56岁、岁、714岁、岁、1519岁、岁、20岁)随机选择,每个年龄组岁)随机选择,每个年龄组采集采集

40、3050人份血液人份血液;采样时详细询问、记录乙脑疫苗;采样时详细询问、记录乙脑疫苗接种及其它相关情况;每份标本不少于接种及其它相关情况;每份标本不少于2ml,血清分离血清分离后在后在-20以下低温保存及时冷藏运送至实验室。以下低温保存及时冷藏运送至实验室。(监测点开展)(监测点开展)乙脑监测评价指标:乙脑监测评价指标:医疗单位病例报告率医疗单位病例报告率100%疑似病例报告及时率疑似病例报告及时率90病例病例48小时内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调查率小时内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调查率80%病例脑脊液或血液标本采集率病例脑脊液或血液标本采集率80%医疗机构出院病例转归情况报告率医疗机构出院病例转归情况

41、报告率100%省级实验室分离毒株后省级实验室分离毒株后28天内送达国家实验室天内送达国家实验室及时率及时率80%乙脑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省份以县为单位接乙脑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省份以县为单位接种率种率85%(浙江省要求(浙江省要求96%以上)以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依据: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方案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方案2006年5月19日“流脑流脑”监测病例定义:监测病例定义:疑似病例:疑似病例:流脑流行季节,流脑流行季节,出现发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等症状者,实验室检查末梢血象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增加;或脑脊液外观呈浑浊米汤样或脓样,白细胞数明显增高,并以

42、多核细胞增高为主,糖及氯化物明显减少,蛋白含量升高;颅内压力增高。以上病例作为流脑疑似病例报告。临床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皮肤、粘膜出现瘀点或瘀斑者为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确诊病例:疑似或临床诊断基础上,具有下述任一项者作为确诊疑似或临床诊断基础上,具有下述任一项者作为确诊病例:病例:病原学:病原学:瘀点(斑)组织液、脑脊液涂片,可见革瘀点(斑)组织液、脑脊液涂片,可见革兰阴性肾形双球菌;或脑脊液或血液培养脑膜炎奈瑟菌阳兰阴性肾形双球菌;或脑脊液或血液培养脑膜炎奈瑟菌阳性;或检测到脑膜炎奈瑟菌特异性核酸片断。性;或检测到脑膜炎奈瑟菌特异性核酸片断。免疫学:免疫学:急性期脑脊液、血液

43、检测到急性期脑脊液、血液检测到Nm群特异性多群特异性多糖抗原;或恢复期血清流脑特异性抗体效价较急性期呈糖抗原;或恢复期血清流脑特异性抗体效价较急性期呈4倍或倍或4倍以上升高。倍以上升高。病例报告:病例报告:城市必须在6小时以内,农村必须在12小时以内进行报告。各级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在同一学校、各级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在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3天内发天内发生生3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或者有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或者有2例及以上死亡时,例及以上死亡时,应同时应同时按国家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按

44、国家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报告。范(试行)的要求报告。流脑监测:流脑监测:病例调查病例调查 :接到报告后24小时内,派人对报告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情况、流脑疫苗接种史等,并详细填写流脑个案调查表。辖区内出现首例流脑病例时,应对病人所在地的医疗机构开展病例搜索。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调查调查 :预防性服药前采集咽拭子标本,以分离脑膜炎奈瑟菌。预防性服药前采集咽拭子标本,以分离脑膜炎奈瑟菌。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一旦出现发热立即送诊。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一旦出现发热立即送诊。流脑流脑“聚集性病例疫情监测”:聚集性病

45、例的定义:聚集性病例的定义:当以村、居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为单位,7天内发现2例或2例以上流脑病例;或在1个乡镇14天内发现3例或3例以上的流脑病例;或在1个县1个月内发现5例或5例以上流脑病例疫情时,视为聚集性病例。出现聚集性病例后应开展工作:出现聚集性病例后应开展工作:日报告和“零病例”报告;主动监测与主动搜索;学校、托幼机构、工地等集体单位监测;应急接种监测:流脑病例标本:流脑病例标本:脑脊液脑脊液:采集:采集1毫升脑脊液,进行涂片检测、培养分离毫升脑脊液,进行涂片检测、培养分离等等。血液:血液:抽取病人全血抽取病人全血4毫升,其中一部分用于分离血清,毫升,其中一部分用于分离血清,-20

46、保存准备检测抗体保存准备检测抗体;其余全血进行病原培养分离其余全血进行病原培养分离等等。瘀点(斑)组织液标本:瘀点(斑)组织液标本:选病人皮肤上的新鲜瘀点(斑)选病人皮肤上的新鲜瘀点(斑),消毒后用针头挑破,挤出组织液,涂片镜检。,消毒后用针头挑破,挤出组织液,涂片镜检。脑膜炎双球菌比较脆弱,采集标本后,在运送样品或培脑膜炎双球菌比较脆弱,采集标本后,在运送样品或培养物时,应保持样品处于养物时,应保持样品处于20203636之间。之间。有条件的医院可自己做血清学检测和细菌培养,但细菌有条件的医院可自己做血清学检测和细菌培养,但细菌培养物必须保存或送培养物必须保存或送CDCCDC分型鉴定。分型鉴

47、定。其他工作:其他工作:耐药性检测:人群流脑抗体水平和带菌率监测;流脑疫苗接种率监测 流脑监测系统的评价指标:流脑监测系统的评价指标:n疑似病例报告率疑似病例报告率100n n病例报告后病例报告后24小时内县级小时内县级CDC调查率调查率80%n n首例病例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调查率首例病例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调查率100%n n死亡病例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场调查核实率死亡病例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场调查核实率 100%n n聚集性病例疫情省或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场调查率聚集性病例疫情省或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场调查率100%n n病例脑脊液或血液标本采集率病例脑脊液或血液标本采集率80%n n国家级监测点病例脑脊液或血液标本采集率国家级监测点病例脑脊液或血液标本采集率90%n n县县级级疾疾病病预预防防控控制制机机构构接接到到报报告告后后24小小时时标标本本送送达达市市级级CDC率率80%n n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标本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标本7天内完成检测、反馈率天内完成检测、反馈率80%n n收到菌株后收到菌株后7天内完成药物敏感性检测、反馈率天内完成药物敏感性检测、反馈率80%n n省级实验室分离菌株后省级实验室分离菌株后28天内送达国家实验室率天内送达国家实验室率80%n n国家实验室国家实验室14天内完成菌株鉴定反馈率天内完成菌株鉴定反馈率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