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监局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67313296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PPT 页数:104 大小:3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监局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安监局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监局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监局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培训课件.ppt(10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主讲人:xxx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08年2021/9/271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2021/9/272第一节 燃烧与火灾一、燃烧和火灾的定义一、燃烧和火灾的定义1.燃烧的定义:物质与氧化剂之间的放热反应,通常同时释放火焰或可见光。2.火灾的定义: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3.燃烧和火灾发生的条件:氧化剂、可燃物和点火源。4.不同可燃物的燃烧:火灾中气态可燃物通常为扩散燃烧,即可燃物和氧气边混合边燃烧;液态可燃物(包括受热后先液化后燃烧的固体可燃物)通常先是蒸发为可燃蒸汽,与氧化剂再发生燃烧;固态可燃物先是通过热

2、解等过程产生可燃气体,与氧化剂再发生燃烧。2021/9/273二、火灾的分类火灾分类(GB4968-1985)按物质燃烧特性分4类:A类火灾:固态物质火灾(木材、棉、毛、纸张等)B类火灾:液体火灾或可溶化固态火灾(汽油、柴油、乙醇、沥青、石蜡等)C类火灾:气体火灾(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氢 气等)D类火灾:金属火灾(钾、钠、镁、钛、锂、铝镁合金 等)2021/9/274三、闪燃、阴燃、爆燃、自燃闪燃:可染物表面或可燃液体上方在很短时间内重复出现火焰一闪即灭的现象。阴燃:没有火焰和可见光的燃烧。爆燃:伴随爆炸的燃烧波,以亚音速传播。自燃:可燃物在空气中没有外来火源的作用,靠自热或外热而发生燃

3、烧的现象。根据热源不同,分自热自燃和受热自燃。2021/9/275四、闪点、燃点、自燃点闪点:在规定条件下,材料或制品加热到释放出的气体瞬间着火并出现火焰的最低温度。闪点是衡量物质火灾危险性的重要参数。燃点:在规定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是该物质的自燃点。燃点对可燃固体和闪点较高的液态具有重要意义,在控制燃烧时,需将可燃物的温度降至其燃点以下。自燃点:在规定条件下,不用任何辅助引燃能源而达到引燃的最低温度。2021/9/276五、火灾防治途径和阻燃方法1.火灾防治途径 一般分为评价、阻燃、火灾探测、灭火等。在工程可行性研究及设计阶段就可以考虑火灾可能的危险,进行安全预评价;对已有工程

4、进行现状评价,确定人员和财产的火灾安全性能;对于工程材料和建筑结构可以进行阻燃处理;一旦火灾发生,要及时、准确地发现,并防止误报警;发现火灾之后要合理配置资源,迅速扑灭火灾;一旦火势进一步扩大,须立即启动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阻燃 阻燃技术主要通过阻燃剂使聚合物不易着火,如果着火也使其燃烧速度变慢。分为添加型和反应型两种。2021/9/277六、典型火灾的发展规律 建筑火灾的发展分为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减弱期、和熄灭期。2021/9/278七、火灾探测原理与方法1.火灾探测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本身并不能影响火灾的自然发展进程,主要作用是及时将火灾迹象通知有关人员,以便准备疏散或组织灭火,

5、通过联动系统启动其他消防设施。2.火灾探测原理 火灾探测原理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2021/9/279八、灭火原理、灭火方法1.灭火的基本原理 灭火就是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终止的过程。灭火原理可以归纳为4种,即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前三种是物理过程,化学抑制是化学过程。所有灭火方式都是上述4种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结合。2021/9/27102.灭火的基本措施 所有的防火措施都是为了防止燃烧的3个条件同时存在,所能采取的基本措施是(1)控制可燃物;(2)隔绝助燃物;(3)消除点火源;(4)阻止火势蔓延。3.灭火剂 (1)气体灭火剂。早期气体灭火剂采用CO2,后来逐渐用卤代烷代替CO2

6、。由于卤代烷破坏臭氧层,现今推广七氟丙烷灭火剂和混合气体IG-541(氮气、氩气、CO2 组合)灭火。(2)泡沫灭火剂。高倍数泡沫灭火剂系统替代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是当今的发展趋势。2021/9/2711第二节 点火源及其控制一、点火源的概念及其分类 点火源指能够使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这种能量可以是热能、光能、电能、化学能和机械能,可分为火焰、火星、高热物体、点火花、静电火花、撞击、摩擦、化学反应热、光线聚集等。二、控制火源引起火灾的方法1.化学点火源引起火灾成因2.电气火源引起火灾成因3.机械点火源引起火灾成因2021/9/2712第三节 生产场所的防火安全一、生产场所危险性

7、分类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分为甲、乙、丙、丁、戊类,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该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1.甲类闪点小于28的液体;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大于等于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

8、产 2021/9/27132.乙类闪点大于等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爆炸下限大于等于10%的气体;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助燃气体;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雾滴 3.丙类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可燃固体 4.丁类对不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温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强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它用的;各种生产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 5.戊类常温下使用或加工不燃烧物质的生产 2021/9/2714二、厂房的防火间距二、厂房的防火间距 厂房之间及其与乙、丙、丁、戊类

9、仓库、民用建筑等之间的防火间应厂房之间及其与乙、丙、丁、戊类仓库、民用建筑等之间的防火间应满足下表(满足下表(m)名称甲类厂房单层、多层乙类厂房(仓库)单层、多层丙、丁、戊类厂房(仓库)高层厂房(仓库)民用建筑耐火等级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级三级四级甲类厂房12.012.012.014.016.013.025.0单层、多层乙类厂房12.010.010.012.014.013.025.0单层、多层丙、丁类厂房四级一、二级12.010.010.012.014.013.010.012.014.0三级14.012.012.014.016.015.012.014.016.0四级16.014.01

10、4.016.018.017.014.016.018.0单层、多层戊类厂房一、二级12.010.010.012.014.013.06.07.09.014.012.012.014.016.015.07.08.010.016.014.014.016.018.017.09.010.012.0高层厂房13.013.013.015.017.013.013.015.017.0室外变、配电站变压器总油量(t)5,1012.015.020.012.015.020.025.010,5025.025.015.020.025.015.020.025.030.05020.025.030.020.025.030.035.

11、02021/9/2715三、仓库的防火间距三、仓库的防火间距 1.甲类仓库之间及其与其它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铁路、道路等的防火间距应满足下表(m)名称甲类仓库及其储量(t)甲类储存物品第3、4项甲类储存物品第1、2、5、6项551010重要公共建筑50.0甲类仓库20.0民用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30.040.025.030.0其它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15.020.012.015.0三级耐火等级20.025.015.020.0四级耐火等级25.030.020.025.0电力系统电压为35500kV且每台变压器容量在10MVA以上的室外变、配电站工业企业的变压器总油量大于5t的室外降压变

12、电站30.040.025.030.0厂外铁路线中心线40.0厂内铁路线中心线30.0厂外道路路边20.0厂内道路路边主要10.0次要5.0注:甲类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当第3、4项物品储量小于等于2t,第1、2、5、6项物品储量小于等于5t时,不应小于12.0m,甲类仓库与高层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3m。2021/9/2716 2.乙、丙、丁、戊类仓库之间及其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m)建筑类型单层、多层乙、丙、丁、戊类仓库高层仓库甲类厂房单层、多层乙、丙、丁类仓库单层、多层乙、丙、丁、戊类仓库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级一、二级一、二级10.012.014.010.

13、012.014.013.012.0三级12.014.016.012.014.016.015.014.0四级14.016.018.014.016.018.017.016.0高层仓库一、二级13.015.017.013.015.017.013.013.0民用建筑一、二级10.012.014.06.07.09.013.025.0三级12.014.016.07.08.010.015.0四级14.016.018.09.010.012.017.02021/9/2717四、厂房的安全疏散四、厂房的安全疏散 厂房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 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

14、距离不应小于5.0m。厂房的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 个;当符合下列条件时,可设置1 个安全出口:1.甲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0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5 人;2.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5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10 人;3.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25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20 人;4.丁、戊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40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30 人;5.地下、半地下厂房或厂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其建筑面积小于等于50m2,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 人。地下、半地下

15、厂房或厂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当有多个防火分区相邻布置,并采用防火墙分隔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至少有1 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厂房内的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1m,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4m,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0.9m。2021/9/2718五、仓库的安全疏散五、仓库的安全疏散仓库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 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m。每座仓库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 个,当一座仓库的占地面积小于等于300m2 时,可设置1 个安全出口。仓库

16、内每个防火分区通向疏散走道、楼梯或室外的出口不宜少于2 个,当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00 m2 时,可设置1 个。通向疏散走道或楼梯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地下、半地下仓库或仓库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 个;当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00m2 时,可设置1 个安全出口。地下、半地下仓库或仓库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当有多个防火分区相邻布置,并采用防火墙分隔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至少有1 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粮食筒仓、冷库、金库的安全疏散设计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 和粮食钢板筒仓设计规范GB5

17、0322 等的有关规定。粮食筒仓上层面积小于1000m2,且该层作业人数不超过2 人时,可设置1 个安全出口。仓库、筒仓的室外金属梯,当符合一定规范时可作为疏散楼梯,但筒仓室外楼梯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高层仓库应设置封闭楼梯间。除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多层戊类仓库外,其它仓库中供垂直运输物品的提升设施宜设置在仓库外,当必须设置在仓库内时,应设置在井壁的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 的井筒内。室内外提升设施通向仓库入口上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防火卷帘。建筑高度大于32.0m 且设置电梯的高层仓库,每个防火分区内宜设置一台消防电梯。2021/9/2719六、厂区、库区的消防车道六、厂区、库区的

18、消防车道占地面积大于3000m2 的甲、乙、丙类厂房或占地面积大于1500m2 的乙、丙类仓库,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应沿建筑物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可燃材料露天堆场区,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可燃气体储罐区,应设置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储量大于下表 规定的堆场、储罐区,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2 占地面积大于30000m2的可燃材料堆场,应设置与环形消防车道相连的中间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间距不宜大于150.0m。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可燃气体储罐区,区内的环形消防车道之间宜设置连通的消防车道。3 消防车道与材料堆场堆垛的最小

19、距离不应小于5.0m。4 中间消防车道与环形消防车道交接处应满足消防车转弯半径的要求。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它车道连通。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12.0m12.0m;供大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宜小于18.0m18.0m。消防车道路面、扑救作业场地及其下面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的压力。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但应满足消防车通行与停靠的要求。名称棉、麻、毛、化纤(t)稻草、麦秸、芦苇(t)木材(m3)甲、乙、丙类液体储罐(m3)液化石油气储罐(m3)可燃气体储罐(m3)储量100050005000150050030000堆场、储罐区的储量 2021/9/

20、2720第四节 灭火器的配置一、灭火器适用范围A类火灾:水、泡沫、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B类火灾:干粉、泡沫、卤代烷、CO2型灭火器;(扑救极性溶剂B类 火灾不得选用化学泡沫灭火器)C类火灾:卤代烷、CO2、干粉型灭火器;D类火灾:由设计部门和当地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协商解决。扑救A、B、C类和带电火灾选用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二、灭火器的使用与维护 灭火器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影响安全疏散。灭火器应设置稳固,其铭牌必须朝外。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挂钩、托架上或灭火器箱内,其顶部离地面高度应小于1.50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15m。灭火器不应设置在潮湿或强腐蚀性的

21、地点。设置在室外的灭火器,应有保护措施。2021/9/2721第五节 初起火灾的扑救与人员疏散一、初起火灾扑救的方法和原则发生火灾后,要及时使用就近的灭火器材、设备进行扑救。有手动灭火系统的应立即启动。1.断绝可燃物2.冷却3.窒息4.扑打5.断电6.阻止火势蔓延7.防爆2021/9/2722二、火场人员疏散及逃生路线1.尽量利用建筑物内的设施逃生(1)利用消防电梯进行疏散逃生,但着火时普通电梯千万不要乘坐。(2)利用室内的防烟楼梯、普通楼梯、封闭楼梯进行逃生。(3)利用建筑物的阳台、通廊、避难层、室内设置的救生袋、安全绳等逃生。(4)利用观光电梯逃生。(5)利用墙边落水管逃生。(6)利用房间

22、床单等物连接起来进行逃生。2.不同部位、不同条件下人员的逃生方法(1)当某一楼层某一部位起火,且火势开始发展时,应注意收听广播通知,广播会告诉着火的楼层,以及安全疏散的路线、方法等。不要一听有火警就惊慌失措,盲目行动。(2)当房间内起火,且门已被火封锁,室内人员不能顺利疏散时,可另寻其他通道。如通过阳台或走廊转移到相邻未起火的房间,再利用这个房间通道疏散。(3)如果是晚上听到报警,首先应该用手背去接触房门,试一试房门是否2021/9/2723 已变热。如果是热的,门不能打开,否则烟和火会冲进房间;如果房门不热,火势可能还不大,通过正常的途径逃离房间是可能的。离开房间后,一定要随手关好身后的门,

23、以防火势蔓延。如在楼梯间或过道上遇到浓烟,要马上停下来,千万不要试图从烟火里冲出,也不要躲藏到顶楼或壁橱等地方,应选择别人易发现的地方,向消防队员求救。(4)当某一防火区着火,如楼房中的某一单元着火,楼层的大火已将楼梯间封住,致使着火层以上楼层的人员无法从楼梯间向下疏散时,被困人员可先疏散到屋顶,再从相邻未着火的楼梯间往地面疏散。(5)当着火的走廊、楼梯被烟火封锁时,被困人员要尽量靠近当街窗口或阳台等容易被人看到的地方,向救援人员发出求救信号,如呼唤、向楼下抛掷一些小物品、用手电筒往下照等,以便救援人员及时发现,采取救援措施。(6)在充满烟雾的房间和走廊内时,由于烟和热气都是往上升,故应贴近地

24、板,可少吸烟。逃离时要弯腰使头部尽量接近地板,必要时匍匐前进。(7)如果处于楼层较低(三层以下)的被困位置,当火势危及生命又无其他方法可自救时,可将室内比较软的物体如床垫被子等抛到楼底,人从窗口跳到软物上逃生。2021/9/27243.自救、互救逃生(1)利用各楼层的消防器材,如干粉、泡沫灭火器或水枪扑灭初期火灾,是积极的逃生方法。(2)互相帮助,共同逃生。对老、弱、病、残、孕和儿童及不熟悉环境的人要引导疏散,帮助逃生。(3)自救逃生。发生火灾时,要积极行动,不能坐以待毙。要充分利用身边各种利于逃生的东西,如把床单、窗帘、地毯等接成绳子,滑绳自救,或用洗手间的水淋湿墙壁及用门阻止火势蔓延等。4

25、.火灾逃生时的注意事项(1)不能因为惊慌而忘记报警。(2)不能一见低层起火就往下跑。(3)不能因清理行李和贵重物品而延误时间。(4)不能盲目从窗口往下跳。(5)不能乘普通电梯逃生。(6)不能在浓烟弥漫时直立行走。2021/9/2725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理2021/9/2726第一节 危险化学品分类和特征一、概念及类别1.概念 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等特性,会对人(包括生物)、设备、环境造成伤害和侵害的化学品叫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中,具体以国家2002年版的危险化学品名录为准。2.类别的划分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GB13690-

26、1992)将危险化学品分8类:第1类,爆炸品;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毒害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品。根据国家2002年版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划分,危险化学品共包括7类。其中第7类,放射性物品被排除(安全监管在公安部门)。2021/9/2727二、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险特性1.燃烧性: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中的可燃性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有机过氧化物等,在条件具备时均可能发生燃烧。2.爆炸性: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

27、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等可能由于其化学活性或易燃性引发爆炸事故。3.毒害性:许多危险化学品可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内,当其在人体内累积到一定量时,便会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4.腐蚀性:强酸、强碱、强氧化性物质能对人体组织、金属物品造成损害,接触人体,会引起表皮组织坏死造成灼伤,甚至造成死亡。5.放射性:射线会阻碍或伤害人体细胞活动机能并导致细胞死亡。2021/9/2728三、化学品燃烧爆炸对人员和环境的危害1.高温的破坏作用2.爆炸直接的破坏作用3.爆炸冲击波的破坏作用4.造成中毒和环境污染2021/9/2729第二节 危

28、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和储存一、对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要求一、对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要求 凡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和设施,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化学品生产装置和设施的建设项目必须履行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号)的规定。其中安全行政许可的种类有(1)安全审查;(2)安全设施设计审查;(3)安全设施竣工验收;(4)试生产备案、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2021/9/2730新建建设项目:主要包括新建危险化学品生产(或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企业,现有企业原址重建,在原厂区内新建与现有生产(或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装置(设施

29、)不同的建设项目,易地新(迁)建的建设项目;新建危险化学品专门储存企业,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企业(以下简称危险化学品企业)新建I、II类储存装置(设施)(见附件1,危险化学品储存装置(设施)分类表)等建设项目。改建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危险化学品企业对现有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设施)的全部或部分进行改造的建设项目。如:现有危险化学品企业更新、改造主要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设施)的;更新或改变主要生产工艺、技术和危险化学品种类时,涉及生产、储存装置(设施)改造的;扩大原设计生产规模时,涉及生产、储存装置(设施)改造的等。危险化学品企业在隐患整改和正常检维修时,不涉及上述内容的,不

30、纳入改建建设项目范围。扩建建设项目,是指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在原生产、储存场所内拟建与现有生产(产生、储存)危险化学品种类、主要工艺技术相同且生产、储存装置(设施)相对独立的建设项目。2021/9/2731二、现有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管理二、现有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管理(一)基础管理1.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职(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包括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车间、职能部门、班组岗位;(2)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保证安全生产投入:按规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缴纳安全风险抵押金;(4)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专职安全管理人员;(300人以下1人;300-1000人3人;

31、1000人以上8人;5000人以上15人)(5)定期参加安全检查,及时整改发现的事故隐患;(6)组织制定并演练应急救援预案;(7)安全生产事故及时处理并上报;2.安全管理人员履职 主要是落实企业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危险品储存管理制度;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安全设备设施管理制度;安全隐患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2021/9/2732台帐、记录包括:安全教育培训台帐;安全检查及隐患整改台帐;安全设施登记、维护保养及检测台帐,特种设备登记及检测、检验台帐;职业卫生检测台帐;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危险

32、作业票证记录。3.其他 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构成重大危险源必须建档,进行评价,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并报安监部门备案。(二)现场管理1.岗位操作人员 操作人员必须经本单位培训合格,持上岗操作证上岗操作。对本岗位化学品的基础知识、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工作环境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预案必须有一定了解。另外,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2.安全设备、设施 安全设备、设施必须定期检测、检验,并在设备上悬挂检验标签或铭牌。3.落实安全评价报告中的隐患整改措施 根据评价报告,完

33、成报告中指出的隐患整改措施;现状必须与报告中的平面布置图一致;车间及仓库不得随意改变用途。4.危险化学品储存与包装 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有专人管理,并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严格登记出入库记录。剧毒化学品必须用专门仓库单独存放,实行“五双”管理:双人收发、双把锁、双本帐、双人运输、双人领用。购买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和容器必须由专业生产企业定点生产。2021/9/2733三、危险化学品储存的要求1.贮存化学危险品必须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的规定。2.化学危险品必须贮存在经公安部门批准设置的专门的化学危险品仓库中,经销部门自管仓库 贮存化学危险品及贮存数量必须经公安部门批准。未经

34、批准不得随意设置化学危险品贮存仓库。3.化学危险品露天堆放,应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爆炸物品、一级易燃物品、遇湿燃烧物品、剧毒物品不得露天堆放。4.贮存化学危险品的仓库必须配备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其库房及场所应设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必须配备可靠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5.贮存的化学危险品应有明显的标志,标志应符合GB 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的规定。同一区域贮存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级别的危险品时,应按最高等级危险物品的性能标志。6.贮存方式化学危险品贮存方式分为三种:a隔离贮存;b隔开贮存;c分离贮存。7.根据危险品性能分区、分类、分库贮存。各类危险品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贮存。2021/9/2734

35、8.贮存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建筑,必须安装避雷设备。9.贮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必须安装通风设备,并注意设备的防护措施。10.贮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通排风系统应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11.贮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物、区域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2021/9/2735四、典型反应过程的安全(一)氧化反应1.主要危险性(1)氧化反应需要加热,同时绝大多数反应又是放热反应,如果不及时移走反应热,反应可能失控,发生爆炸。(2)氧化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大部分是易燃、易爆物质,如乙烯氧化制取环氧乙烷、甲醇氧化制取甲醛、甲苯氧化制取苯甲酸中,乙烯是可燃气体,甲苯和甲醇是易燃液体。(3)氧化反应中的有些氧化剂本身是强氧

36、化剂,如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过氧化苯甲酰等,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如受高温、撞击、摩擦或与有机物、酸类接触,易引起燃烧或爆炸。(4)许多氧化反应是易燃、易爆物质与空气或氧化反应,反应投料比接近爆炸极限,如果物料配比或反应温度控制不当,极易发生燃烧爆炸。(5)氧化反应的产品也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如环氧乙烷、36.7%的甲醛水溶液等。(6)某些氧化反应能生成过氧化物副产物,它们的稳定性差,遇高温或受撞击、摩擦易分解,造成燃烧或爆炸。如乙醛氧化制取醋酸过程中生成过醋酸。2021/9/27362、氧化过程的安全措施(1)在氧化反应中,一定要严格控制氧化剂的投料比,当以空气或氧气为氧化剂时,反应投

37、料比应严格控制在爆炸范围以外。(2)氧化剂的加料速度不宜过快,防止多加、错加。反应过程应有良好的搅拌和冷却装置,严格控制反应温度、流量,防止超温、超压。(3)防止因设备、物料含有杂质为氧化剂提供催化剂,例如有些氧化剂遇金属杂质会引起分解。空气今入反应器前一定要净化,除掉灰尘、水分、油污以及可使催化剂活性降低或中毒的杂质,减少着火和爆炸的危险。(4)反应器和管道上因安装阻火器,以阻止火焰蔓延,防止回火。接触器应有泄压装置,并尽可能采用自动控制、报警连锁装置。(5)在设备系统中宜设置氮气、水蒸气灭火装置,以便及时扑灭火灾。2021/9/2737(二)还原反应1、还原反应的主要危险性(1)许多还原反

38、应都是在氮气存在的条件下,并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如果因操作失误或设备缺陷发生氮气泄漏,极易发生爆炸。(2)还原反应中使用的催化剂,如雷内镍、钯碳等,在空气中吸湿后有自燃危险,在没有点火源存在的条件下,也能把氢气和空气的混合物引燃。(3)还原反应中使用的固体还原剂,如保险粉、氢化铝锂、硼氢化钾等,都是遇湿易燃危险品。(4)还原反应中间体,特别是硝基化合物还原反应的中间体,也有一定的火灾危险,例如,邻硝基苯甲醚还原为邻氨基苯甲醚过程中,产生150下可自燃的氧化偶氮苯甲醚。苯胺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反应条件控制不好,可生成爆炸危险性很大的环己胺。(5)高温、高压下的氢对金属有脱碳作用,易造成氢腐蚀。202

39、1/9/27382.还原反应过程的安全措施(1)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温度、压力、流量等各种反应参数和反应条件。(2)注意催化剂的正确使用和处置。雷内镍、钯碳等催化剂平时不能暴露在空气中,要浸在酒精中。反应前必须用氮气置换反应器内的全部空气,经测定确认氧含量符合要求 后,方可通入氢气。反应结束后,应先用氮气把氧气置换掉,才可出料,以免空气与反应器内的氢气混合,在催化剂自燃的情况下发生爆炸。(3)注意还原剂的正确使用和处置。例如,氢化铝锂应浸没在煤油中储存。使用时应先用氮气置换干净,在氮气保护下投料和反应。(4)对设备和管道的选材要符合要求,并定期检测,以防止因氢腐蚀造成事故。(5)车间内的电

40、器设备必须符合防爆要求,厂房通风要好,且应采用轻质屋顶,设置天窗或风帽,使氢气易于逸出,尾气排放管要高出屋脊2m以上并设阻火器。2021/9/2739(三)硝化反应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硝基取代氢原子而生成硝基化合物的反应,称为硝化。用硝酸 根取代有机化合物中的羟基的化学反应,则是另一种类型的硝化反应,产物称为硝酸酯。硝化反应是生产染料、药物及某些炸药的重要反应。硝化过程常用的硝化剂是浓硝酸或浓硝酸和浓硫酸配制的混合酸。此外,硝酸盐和氧化氮也可做硝化剂。一般的硝化反应是先把硝酸和硫酸配制成混酸,然后在严格控制温度的条件下将混酸滴入反应器,进行硝化反应。2021/9/27401.硝化反应的主要危

41、险性(1)硝化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越高,硝化反应的速度越快,放出的热量越多,极易造成温度失控而爆炸。(2)被硝化的物质大多为易燃物质,有的兼具毒性,如苯、甲苯、脱脂棉等,使用或储存不当时,易造成火灾。(3)混酸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和腐蚀性,与有机物特别是不饱和有机物接触即能引起燃烧。硝化反应的腐蚀性很强,会导致设备的强烈腐蚀。混酸在制备时,若温度过高或落入少量水,会促使硝酸的大量分解,引起突沸冲料或爆炸。(4)硝化产品大都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尤其是多硝基化合物和硝酸酯,受热、摩擦、撞击或接触点火源,极易爆炸或着火。2021/9/27412.硝化反应过程的安全措施(1)制备混酸时,应严格控制温度和

42、酸的配比,并保证充分的搅拌和冷却条件,严防因温度猛升而造成的冲料或爆炸。不能把未经稀释的浓硫酸与硝酸混合。稀释浓硫酸时,不可将水注人酸中。(2)必须严格防止混酸与纸、棉、布、稻草等有机物接触,避免因强烈氧化而发生燃烧爆炸。(3)应仔细配制反应混合物并除去其中易氧化的组分,不得有油类、酐类、甘油、醇类等有机物杂质,含水也不能过高;否则,此类杂质与酸作用易引发爆炸事故。(4)硝化过程应严格加料速度,控制硝化反应温度。硝化反应器应有良好的搅拌和冷却装置,不得中途停水断电及搅拌系统发生故障。硝化器应安装严格的温度自动调节、报警及自动连锁装置,当超温或搅拌故障时,能自动报警并停止加料。硝化器应设有泄爆管

43、和紧急排放系统,一旦温度失控,紧急排放到安全地点。(5)处理硝化产物时,应格外小心,避免摩擦、撞击、高温、日晒,不能接触明火、酸、碱等。管道堵塞时,应用蒸气加温疏通,不得用金属棒敲打或明火加热。(6)要注意设备和管道的防腐,确保严密不漏。2021/9/2742(四)聚合反应 由低分子单体合成聚合物的反应称为聚合反应。聚合反应的类型很多、按聚合物单体元素组成和结构的不同,分为加成聚合和缩合聚合两大类。聚合过程在工业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如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等塑料,聚丁二烯、顺丁、丁腈等橡胶以及尼龙纤维等,都是通过小分子单体聚合的方法得到的。2021/9/27431.聚合反应的主要危险性(1)聚

44、合反应中使用的单体、溶剂、引发剂、催化剂等大多是易燃、易爆物质,使用或储存不当时,易造成火灾、爆炸。如聚乙烯的单体乙烯是可燃气体,顺丁橡胶生产中的溶剂苯是易燃液体,引发剂金属钠遇湿易燃危险品。(2)许多聚合反应在高压条件下进行,单体在压缩过程中或在高压系统中易泄漏,发生火灾、爆炸。例如,乙烯在130300MPa的压力下聚合合成聚乙烯。(3)聚合反应中加入的引发剂都是化学活性很强的过氧化物,一旦配料比控制不当,容易引起爆聚,反应器压力骤增,易引起爆炸。(4)聚合物分子量高,黏度大,聚合反应热不易导出,一旦遇到停水、停电、搅拌故障时,容易挂壁和堵塞,造成局部过热或反应釜飞温,发生爆炸。2021/9

45、/27442.聚合反应过程的安全措施 (1)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一旦发现设备、管道有可燃气体泄漏,将自动停车。(2)反应釜的搅拌和温度应有检测和联锁装置,发现异常能自动停止进料。(3)高压分离系统应设置爆破片、导爆管,并有良好的静电接地系统,一旦出现异常,及时泄压。(4)对催化剂、引发剂等要加强储存、运输、调配、注入等工序的严格管理。(5)注意防止爆聚现象的发生。(6)注意防止黏壁和堵塞现象的发生。2021/9/2745(五)裂化反应 裂化有时又称为裂解,是指有机化合物在高温下分子发生分解的反应过程。而石油产品的裂化主要是以重油为原料,在加热、加压或催化剂作用下,分子量较高的烃类发生分解

46、反应生成分子量较小的烃类,再经分馏而得到裂化气、汽油、煤油和残油等产品。裂化可分为热裂化、催化裂化、加氢裂化3种类型。2021/9/27461.热裂化 热裂化在加热和加压下进行,根据所用压力的不同分为高压热裂化和低压热裂化。产品有裂化气体、汽油、煤油、残油和石油焦。热裂化装置的主要设备有管式加热炉、分馏塔、反应塔等。(1)热裂化的主要危险性。热裂化在高温、高压下进行,装置内的油品温度一般超过其自燃点,漏出会立即着火。热裂化过程产生大量的裂化气,如泄漏会形成爆炸性气体混 合物,遇加热炉等明火,会发生爆炸。(2)热裂化反应过程的安全措施 a.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控制温度和压力;b.由于热裂化的

47、管式炉经常在高温下运转,要采用高镍铬合金钢制造;c.裂解炉炉体应设有防爆门,备有蒸气吹扫管线和其他灭火管线,以防炉体爆炸和用于应急灭火。设置紧急放空管和放空罐,以防止因阀门不严或设备漏气造成事故;d.设备系统应有完善的消除静电和避雷措施。高压容器、分离塔等设备均应安装安全阀和事故放空装置。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之间应有止逆阀。配备固定的氮气装置、蒸气灭火装置;e.应备有双路电源和水源,保证高温裂解气直接喷水急冷时的用水用电,防止烧坏设备。发现停水或气压大于水压时,要紧急放空;f.应注意检查、维修、除焦,避免炉管结焦,使加热炉效率下降,出现局部过热,甚至烧穿;2021/9/27472.催化裂化 催化

48、裂化在高温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用于由重油生产轻油的工艺。催化裂解装置主要由反应再生系统、分馏系统、吸收稳定系统组成。(1)催化裂化的主要危险性。催化裂化在460520的高温和0.10.2 MPa的压力下进行,火灾、爆炸的危险性也较大。操作不当时,再生器内的空气和火焰可进入反应器,引起恶性爆炸事故。u形管上的小设备和阀门较多,易漏油着火。裂化过程中,会产生易燃的裂化气。活化催化剂不正常时,可能出现可燃的一氧化碳气体。(2)催化裂化过程的安全措施 a.保持反应器与再生器压差的稳定,是催化裂化反应中最重要的安全问题。b.分馏系统要保持塔底油浆经常循环,防止催化剂从油气管线进入分馏塔,造成塔盘堵塞。

49、要防止回流过多或太少造成的憋压和冲塔现象。c.再生器应防止稀相层发生二次燃烧,损坏设备。d.应备有单独的供水系统。降温循环水应充足,同时应注意防止冷却水量突然增大,因急冷损坏设备;e.关键设备应备有两路以上的供电。2021/9/27483.加氢裂化 加氢裂化是在催化剂及氢存在条件下,使重质油发生催化裂化反应,同时伴有烃类加氢、异构化等反应,从而转化为质量较好的汽油、煤油和柴油等轻质油的过程。加氢裂化 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工艺。加氢裂化装置类型很多、按反应器中催化剂放置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固定床、沸腾床等。(1)加氢裂化的主要危险性。加氢裂化在高温、高压下进行,且需要大量氢气,一旦油品和

50、氢气泄漏,极易发生火灾或爆炸。加氢是强烈的放热反应。氢气在高压下与钢接触,钢材内的碳分子易与氢气发生反应生成碳氢化合物,使钢的强度降低,产生氢脆。(2)加氢裂化过程的安全措施a.要加强对设备的检查,定期更换管道、设备,防止氢脆造成事故。b.加热炉要平稳操作,防止局部过热,防止炉管烧穿。c.反应器必须通冷氢以控制温度。2021/9/2749五、泄漏处理及火灾控制五、泄漏处理及火灾控制 1、泄漏处理(1)泄漏源控制。利用截止阀切断泄漏源,在线堵漏减少泄漏量或利用备用泄料装置使其安全释放。(2)泄漏物处理。现场泄漏物要及时地进行覆盖、收容、稀释、处理。在处理时,还应按照危险化学品特性,采用合适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