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肺经.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67307062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6.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肺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第二章肺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肺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肺经.ppt(5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 手太阴肺经新疆大学肺【学习要点学习要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肺的主要生理功能肺的生理特性肺的生理特性肺与形、窍、志、液、时节的关系肺与形、窍、志、液、时节的关系手太阴肺经循行主治及各腧穴定位主手太阴肺经循行主治及各腧穴定位主治治第二章第二章 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2.12.1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肺的生理特性肺的主要生理功能,肺的生理特性及肺系统联系及肺系统联系一、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肺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气 司呼吸肺主一身之气,即肺主一身之气,即素问素问五脏生成篇五脏生成篇所所说的说的“诸气者,皆属于肺诸气者,皆属于肺”,以及,以及素问素问六节藏象论六节藏象论所说的所说的“肺者,气之本肺者,

2、气之本”。肺主气肺主气主呼吸之气主呼吸之气主一身之气主一身之气对全身气机的调节对全身气机的调节气的生成(宗气)气的生成(宗气)辅心行血辅心行血 肺吸入肺吸入的清气的清气 脾胃运化脾胃运化之水谷精微之水谷精微宗宗气气在肺中在肺中生成生成积于胸中积于胸中肺主管气的生成影响一身影响一身之气的盛之气的盛衰衰上走呼息道以行呼吸中贯心脉而行气血 下行丹田以资先天之气 宗气的功能宗气的功能意义生理:肺的呼吸功能正常气道畅通呼吸运动均匀和调生命活动正常。病理:肺司呼吸功能异常气的生成、气血、津液运行异常 肺气不足:呼吸无力,少气懒言,肢倦乏力呼吸无力,少气懒言,肢倦乏力等气虚之征等气虚之征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3、 2 2、主宣发、肃降、主宣发、肃降 灵柩。决气篇灵柩。决气篇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肺的宣发与肃降功能,是通过肺气的升降运动实现的。肺的宣发与肃降功能,是通过肺气的升降运动实现的。宣发宣发:肺气向上、向外运动肺气向上、向外运动特性肃降肃降:肺气向下、向内运动肺气向下、向内运动主宣发、肃降主宣发、肃降排出体内浊气;排出体内浊气;将津液输布头面诸窍全身将津液输布头面诸窍全身,外达皮毛肌腠;将代谢后的外达皮毛肌腠;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并控并控制、调节其排泄制、调节其排

4、泄.将会聚于肺的血液重新输将会聚于肺的血液重新输布到全身。布到全身。宣散卫气宣散卫气,以温分肉、充皮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肤、肥腠理、司开阖;吸入自然界清气吸入自然界清气,并将吸入并将吸入清气与水谷精微合成宗气向清气与水谷精微合成宗气向下布散至脐下以资元气;下布散至脐下以资元气;将津液向下向内布散于其将津液向下向内布散于其它脏腑以濡润之;将代谢后它脏腑以濡润之;将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肾及膀胱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肾及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并控制、成为尿液生成之源,并控制、调节尿液的排泄;调节尿液的排泄;将全身的血液会聚于肺。将全身的血液会聚于肺。肺多气少血!肺多气少血!清肃异物清肃异

5、物 肃清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道的洁净肃清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道的洁净,有利于大肠向下传导糟粕有利于大肠向下传导糟粕.3、肺主行水肺主行水 通调水道通调水道 将津液上输头面诸窍,将津液上输头面诸窍,代谢为代谢为 外达全身皮毛肌腠外达全身皮毛肌腠 肺气宣发肺气宣发 汗汗 肺肺 宣发卫气于皮毛肌腠,宣发卫气于皮毛肌腠,主主 控制腠理开阖控制腠理开阖 行行 调节汗的排泄调节汗的排泄 调控调控 水水 将津液下输其它脏腑将津液下输其它脏腑 肺气肃降肺气肃降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 浊液下输于肾而化尿浊液下输于肾而化尿尿尿 部分水液下输大肠部分水液下输大肠 粪便粪便 生理:胃 肺气宣发 布散全身

6、,外达皮毛 汗呼气 小肠 脾 肺 大肠 肺主肃降 原尿 肾与膀胱的气化 尿 粪 病理:肺失宣散 无汗、皮肤水肿 宣肺利水 提壶 揭盖 肺失肃降 小便不利、水肿 降气利水 肺失清肃 影响疏通水道向上向外 向下向内 散精 代谢后 水液不能外达皮毛腠理闭塞 水液不能下输膀胱 湿、痰、饮湿、痰、饮阻滞肺和呼吸道失洁净通畅 可致 治 治 升清肺失宣降肺失宣降失于宣散失于宣散失于肃降失于肃降无汗,皮肤水肿无汗,皮肤水肿胸闷,鼻塞胸闷,鼻塞咳喘气逆,小咳喘气逆,小便不利、面目便不利、面目水肿。水肿。治肺以利水,治肺以利水,“提壶揭盖提壶揭盖”法法 4、肺朝百脉、主治节、肺朝百脉、主治节 肺朝百脉是肺朝百脉是

7、指全身的血液通过百脉流经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再通过肺的宣降作用,将携带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包括百脉朝肺和肺朝百脉。包括百脉朝肺和肺朝百脉。肺气助心行血:肺通过呼吸运动,调节全身肺气助心行血:肺通过呼吸运动,调节全身气机,促进血液运行。气机,促进血液运行。肺朝百脉的生理作用是助心行血。肺朝百脉的生理作用是助心行血。素问素问灵兰秘典论灵兰秘典论“肺者相肺者相傅之官傅之官,治节出焉治节出焉”主治节主治节含义:指肺治理和调节以保持规律运动。肺功能的高度含义:指肺治理和调节以保持规律运动。肺功能的高度概括。概括。治理调节呼吸运动治理调节呼吸运动内容:内容:治理调节全身气

8、机治理调节全身气机 治理调节血液运行治理调节血液运行 治理调节水液代谢治理调节水液代谢l素问素问灵兰秘典论灵兰秘典论“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意义:意义:生理:肺功能正常生理:肺功能正常宗气充沛宗气充沛血行正常血行正常病理:肺气虚弱病理:肺气虚弱宗气不足宗气不足血行障碍:血行障碍:胸中憋闷胀痛、咳喘无力、心悸、口唇发胸中憋闷胀痛、咳喘无力、心悸、口唇发绀、舌质青紫绀、舌质青紫“诸气者,皆属于肺。”内经的话句句都是金玉良言,须仔细体悟才行。所以,气虚的培补、气逆的顺调、浊气的排放、清气的灌溉,都可以通过调节肺的功能来实现。三、肺的生理特性三、肺的生理特性1、肺为华盖肺为华盖

9、:肺位于胸腔,覆盖五脏六腑之上,位置最高,称肺位于胸腔,覆盖五脏六腑之上,位置最高,称华盖。可宣发卫气于体表,具有保护诸脏免受外邪侵袭的作用。华盖。可宣发卫气于体表,具有保护诸脏免受外邪侵袭的作用。2、肺喜润恶燥肺喜润恶燥。3、肺为娇脏肺为娇脏:肺体娇嫩,与外界直接相通肺体娇嫩,与外界直接相通不耐寒热燥湿诸气,不耐寒热燥湿诸气,外邪易袭肺;它脏病变,常累及于肺。外邪易袭肺;它脏病变,常累及于肺。且肺叶娇嫩,故有且肺叶娇嫩,故有“肺为肺为娇脏娇脏”之称。之称。外感外感病邪病邪皮毛皮毛口鼻口鼻肺失肺失宣肃宣肃内伤内伤病因病因气血津液气血津液失调失调在体合皮息 道治节失调 肺经上可疏解肝经之郁结,中

10、可运化脘腹之湿浊,下可补肾中之亏虚。即使是咳喘症,也很少由肺经直接引起,多是其他脏波及。由肝火引起的叫“木火刑金”,祛肝火就好;由肾虚引起的叫“肾不纳气”,补肾气辄效;由脾虚引起的叫“痰湿蕴肺”,健脾祛湿最佳。还有外感咳嗽,多由风寒引起,那就赶走膀胱经之风寒好了。古时便有“内科不治喘”之说,其实多是因见肺治肺,有痰化痰,宣来降去,不治根本,才成痼疾。肺本是娇脏,最怕攻伐,所以“调诸脏即是治肺”实乃真知灼见。四、四、肺的系统联系肺的系统联系 体体 皮皮 华华 毛毛 窍窍 鼻鼻肺在肺在 喉为肺之门户喉为肺之门户 液液 涕涕 志志 悲和忧,悲和忧,“悲则气消”时时 秋,为阳中之少阴。秋,为阳中之少阴

11、。防御外邪,调节津液代谢,防御外邪,调节津液代谢,调控体温,辅调控体温,辅 助助 呼呼 吸,吸,感觉功能。感觉功能。金实不鸣金实不鸣金破不鸣金破不鸣功功能能 1 1 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在体合皮是指肺与皮肤有密切的配合关系肺在体合皮是指肺与皮肤有密切的配合关系。肺其华在毛是指肺的功能盛衰可以从。肺其华在毛是指肺的功能盛衰可以从毫毛的色泽上得以体现毫毛的色泽上得以体现。肺与皮毛的关系示意图肺与皮毛的关系示意图 肺输精于皮毛肺输精于皮毛 肺宣发卫气于皮毛肺宣发卫气于皮毛 肺肺 皮毛皮毛 皮毛宣散肺气皮毛宣散肺气 皮毛受邪内合于肺皮毛受邪内合于肺 防御外邪防御外邪 调节津液代谢调节

12、津液代谢皮肤的功能皮肤的功能:调控体温调控体温 辅助呼吸辅助呼吸 感觉功能感觉功能 机理:机理:肺宣发精气津液滋养皮毛肺宣发精气津液滋养皮毛 温养皮肤温养皮肤 肺宣发卫气肺宣发卫气 调节汗孔开合调节汗孔开合 助皮肤抗邪助皮肤抗邪 皮毛上的汗孔,可宣肺气,助呼吸皮毛上的汗孔,可宣肺气,助呼吸 皮肤受邪,内舍于肺皮肤受邪,内舍于肺意义:意义:生理生理:肺的功能正常肺的功能正常宣发有力宣发有力皮毛得养皮毛得养皮肤致皮肤致密柔韧,毫毛柔润光泽,抗邪力强,触觉灵密柔韧,毫毛柔润光泽,抗邪力强,触觉灵敏。敏。病理病理:肺气虚弱肺气虚弱卫表不固卫表不固畏寒、多汗或自汗易感畏寒、多汗或自汗易感冒、皮毛憔悴枯槁

13、、触觉迟钝冒、皮毛憔悴枯槁、触觉迟钝肺阴虚弱肺阴虚弱皮毛失养皮毛失养皮毛干燥,憔悴枯槁,皮毛干燥,憔悴枯槁,瘙痒瘙痒外邪侵犯皮毛外邪侵犯皮毛肺气不宣肺气不宣发热、无汗、气喘发热、无汗、气喘2、开窍于鼻(1)含义)含义:是指鼻与肺的功能密切相关。呼吸之门户,主通气(2)鼻的生理功能)鼻的生理功能:司嗅觉 助发音(3)机理:)机理:解剖结构上解剖结构上:鼻与肺相通:鼻与肺相通 经络联系上经络联系上:肺通过手阳明大肠经通于鼻:肺通过手阳明大肠经通于鼻 鼻之呼吸是肺主气司呼吸鼻之呼吸是肺主气司呼吸 的先决条件的先决条件 生理功能上生理功能上:肺宣发水谷精微和津液养鼻:肺宣发水谷精微和津液养鼻 肺气生成

14、宗气是鼻主司嗅肺气生成宗气是鼻主司嗅 觉的物质基础觉的物质基础3、喉为肺之门户、喉为肺之门户(1 1)含义)含义:是指喉与肺的功能密切相关。:是指喉与肺的功能密切相关。(2 2)喉的生理功能)喉的生理功能:呼吸之门户,主通气:呼吸之门户,主通气 发音器官发音器官(3 3)机理)机理:喉属肺系,是气体出入之通道,喉属肺系,是气体出入之通道,与肺相通。肺为发音动力,喉为与肺相通。肺为发音动力,喉为发音器官发音器官意义:意义:生理:生理:肺气充沛肺气充沛喉咙通利喉咙通利发音清晰响亮发音清晰响亮 病理:病理:肺气虚弱肺气虚弱肺阴不足肺阴不足喉失所养喉失所养声音嘶哑或失音声音嘶哑或失音金破不鸣金破不鸣外

15、邪犯肺外邪犯肺肺气失宣肺气失宣喉部不畅喉部不畅喉痒喉喉痒喉痛,声音嘶哑或失音痛,声音嘶哑或失音金实不鸣金实不鸣4 4、在液为涕、在液为涕(1 1)含义)含义:是指肺与涕有密切的关系。是指肺与涕有密切的关系。(2 2)涕的生理功能)涕的生理功能润泽鼻腔润泽鼻腔 湿润吸入的空气湿润吸入的空气吸附异物吸附异物防御外邪防御外邪源于肺宣发之津液源于肺宣发之津液(3)机理:解剖结构上:鼻与肺相通解剖结构上:鼻与肺相通经络联系上:肺通过手阳明大肠经通于鼻经络联系上:肺通过手阳明大肠经通于鼻生理功能上:肺津是涕化生的物质基础生理功能上:肺津是涕化生的物质基础 肺气可控制涕的分泌肺气可控制涕的分泌意义:意义:生

16、理:生理:肺气充沛肺气充沛肺津充足肺津充足涕液润泽鼻窍而不外溢涕液润泽鼻窍而不外溢 病理:病理:寒邪寒邪鼻塞,流清涕鼻塞,流清涕肺受邪时涕分泌异常肺受邪时涕分泌异常 热邪热邪鼻塞,流黄浊涕鼻塞,流黄浊涕 燥邪燥邪鼻干鼻干 肺气虚肺气虚涕自出涕自出肺阴虚肺阴虚鼻干、痒、失嗅鼻干、痒、失嗅5 5、在志为悲(忧)、在志为悲(忧)(1)含义:悲指悲伤,忧指忧愁,二者均属情感活动,但略有差异,悲自外感,忧自内发,都为非良性刺激。(2)机理:外界刺激精气聚积于肺发生悲忧情感意义意义:生理生理:肺气调和,则遇事悲忧适度肺气调和,则遇事悲忧适度病理病理:肺气不足肺气不足悲伤情绪悲伤情绪过度悲伤过度悲伤耗伤肺气

17、:少气懒言、呼吸气耗伤肺气:少气懒言、呼吸气 短、体倦乏力短、体倦乏力 (悲则气消)(悲则气消)6.6.与秋气相通应与秋气相通应 五行同属于五行同属于金金 秋燥易伤肺秋燥易伤肺7.7.肺与大肠肺与大肠 v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而手阳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而手阳明大肠经则属大肠络肺,肺与大肠明大肠经则属大肠络肺,肺与大肠通过经脉络属构成表里关系。通过经脉络属构成表里关系。v体现在肺气肃降与大肠传导功能体现在肺气肃降与大肠传导功能之间的相互为用关系;之间的相互为用关系;肺与大肠功能关系示意图 肺气肃降,肺津下润,有助于大肠传化糟粕 大肠传化通畅,有助于肺气的肃降而利呼吸肺大肠病变相互影响病变相互影

18、响:肺气壅塞,失于肃降,气不下行,津不肺气壅塞,失于肃降,气不下行,津不下达,可引起腑气不通,肠燥便秘;下达,可引起腑气不通,肠燥便秘;大肠实热,传导不畅,腑气阻滞,也可大肠实热,传导不畅,腑气阻滞,也可影响到肺的宣降,出现胸满咳喘。影响到肺的宣降,出现胸满咳喘。另外,肺主通调水道与大肠主津之问也有一定的联系。另外,肺主通调水道与大肠主津之问也有一定的联系。成人咳喘兼有热结便秘,用常法治疗不效时,改用润肺通肠,成人咳喘兼有热结便秘,用常法治疗不效时,改用润肺通肠,可以取效。对于肺热壅盛移热大肠而致泄泻之症,应宗丹溪可以取效。对于肺热壅盛移热大肠而致泄泻之症,应宗丹溪“当治上焦当治上焦”之论之论

19、“以润肺之药兼润其肠以润肺之药兼润其肠”之法。五更泄泻之法。五更泄泻也可由肺移热于肠所致,治以润燥清热,肃肺导水。也可由肺移热于肠所致,治以润燥清热,肃肺导水。张介宾张介宾类经类经:“大肠与肺为表里,肺大肠与肺为表里,肺主气,而津液由于气化,故凡大肠之或泻主气,而津液由于气化,故凡大肠之或泻或秘,皆津液所生之病,而主在大肠也。或秘,皆津液所生之病,而主在大肠也。”应用:宣肺润肠,治疗便秘;通便豁痰,应用:宣肺润肠,治疗便秘;通便豁痰,治疗喘证;表里经脉并用,治疗风热外治疗喘证;表里经脉并用,治疗风热外感;清肺润肠,治疗座疮。感;清肺润肠,治疗座疮。肺系小结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主气

20、司呼吸主气司呼吸主宣发主宣发 萧降萧降主行水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朝百脉,主治节 肺的生理特性肺的生理特性肺为华盖肺为娇脏主宣发与肃降 肺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肺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在志为忧(悲)在液为涕与秋气相通应“肺为水之上源肺为水之上源肺为水之上源肺为水之上源”、“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思考题思考题1、为什么说肺为、为什么说肺为“娇脏娇脏”?2、为什么说肺主一身之气?、为什么说肺主一身之气?3、何谓肺主宣发?何谓肺主肃降?各体现、何谓肺主宣发?何谓肺主肃降?各体现于哪些方面?二者关系如何?于哪些方面?二者关系如何?4、为什么说肺为水之上源?、为什

21、么说肺为水之上源?5、何谓肺朝百脉?何谓肺主通调水道?、何谓肺朝百脉?何谓肺主通调水道?2.2 手太阴肺经 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下口幽门,上口贲门),通过膈肌,属肺,从肺系(与肺相连的气管、支气管及喉咙等)横行至胸部外上方(中府穴L1:第一肋间隙,距正中线6寸),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桡侧端(少商穴L11:在大拇指桡侧,距离指甲根角一分许的地方。)分支:从手腕的后方(列缺穴L7)分出,沿掌背侧走向食指桡侧端(LI1商阳穴),交于手阳明大肠经。一、经脉循行 体内: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返循胃口,上膈属肺。体表:从胸前壁外上方,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止于

22、拇指桡侧端。支脉从腕后到食指桡侧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2.2 手太阴肺经2.2 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 胸到拇指为肺经手臂内侧属阴经 呼吸免疫掌控中 缺水敏感鼻不通 体热出汗背有痘干燥痰多下咽痛 感冒发冷体内空二、主要病候二、主要病候 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喘息、咳血、伤风、胸部胀满、咽喉肿痛、缺盆部和手臂内侧前缘痛、肩背部寒冷、疼痛等证。三、主治概要三、主治概要 肺系疾病: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咳血,胸痛。外经病:肩背痛,肘臂挛痛,手腕痛。四、腧穴四、腧穴 本经共11个腧穴: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重点掌握6穴)1 1、中府、中府 LU1LU1(肺

23、募穴,手、足太阴经交会穴)(肺募穴,手、足太阴经交会穴)【定位】在胸前壁外上方,云门穴下1寸,平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功效】宽胸理气,清热宣肺。【主治】(1)咳嗽,气喘,胸痛,胸中烦满。咳嗽,气喘,胸痛,胸中烦满。(2)肩背痛,咽喉痛,腹痛。)肩背痛,咽喉痛,腹痛。(3)呕吐,浮肿。)呕吐,浮肿。(4)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操作】按摩;可灸。肺5 2 2、云门、云门 (LU2LU2)定位定位 正坐或仰卧,在胸壁前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下正中线6寸。简易取穴:简易取穴:当手叉腰时在锁骨外端下缘出现一个三角形的凹陷,其中心即是云门

24、。主治主治 (1)咳嗽,气喘,胸痛。(2)肩关节内侧痛。刺灸法刺灸法 按摩;可灸。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不可向内侧深刺,以免伤及肺脏。肺6 3 3、天府、天府 (LU3LU3)定位定位 正坐,上臂自然下垂。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简易取穴:简易取穴:臂向前平举,俯头鼻尖接触上臂内侧面处是穴。主治主治(1)咳嗽,气喘。(2)瘿气。(3)鼻衄。(4)肩及上臂内侧痛。刺灸法刺灸法 按摩;可灸。肺7 4 4、侠白、侠白 (LU4LU4)定位定位 正坐上臂自然下垂。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或肘横纹上5寸处。简易取穴:简易取穴:肱二头肌桡侧,当天府穴下1寸处是穴。主治

25、主治(1)咳嗽,气喘。(2)干呕,烦满。(3)上臂内侧痛。刺灸法刺灸法 按摩,可灸。5 5 尺泽尺泽 LU5 LU5(合穴)(合穴)【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功效】清泻肺热,降逆止咳。【主治】(1)咳嗽,气喘,咯血,潮热,咽喉肿痛。(2)吐泻,腹痛。(3)小儿急、慢惊风。(4)肘臂挛痛,瘫痪。【操作】按摩,可灸。6 6、孔最、孔最 LU6LU6(郄穴)(郄穴)【定位】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功效】调理肺气,清热止血。【主治】(1)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失音,热病无汗。(2)急性出血病证(呼吸系统多用)。痔疮出血。(3)肘臂挛痛。【操作】按摩;

26、可灸。7 7、列缺、列缺 LU7LU7(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任脉)(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任脉)【定位】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功效】宣肺理气,疏风解表,通经活络。【主治】(1)外感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四总穴歌”载:“头项寻列缺”)。(2)口喎,齿痛。【操作】按摩;可灸。l8 8、经渠、经渠 (LU8LU8)经穴l 定位定位 伸臂仰掌。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l 主治主治 l(1)咳嗽,气喘。l(2)胸痛,咽喉肿痛,手腕痛。l 刺灸法刺灸法 按摩,可灸。9 9、太渊、太渊 LU9 LU9 (输穴

27、;原穴;八会穴之脉会)(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定位】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功效】清热宣肺,止咳利咽,疏经通络。【主治】(1)咳嗽,气喘,咳血,胸中烦满,咽喉肿痛。(2)无脉症。(3)腕臂痛。【操作】按摩;可灸,禁化脓灸。10、鱼际鱼际*(LU10LU10)荥穴 定位定位 侧腕掌心相对,自然半握拳。在手拇指本节(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主治主治(1)咳嗽,咯血,发热.(2)咽干,咽喉肿痛,失音.(3)乳痈,掌中热,小儿疳疾。刺灸法刺灸法 按摩;可灸。1111、少商、少商 LU11LU11(井穴)(井穴)【定位】在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28、【功效】清肺利咽,开窍苏厥。【主治】(1 1)急急性性咽咽喉喉肿肿痛痛,咳咳嗽嗽,失失音音,气气喘喘,鼻鼻衄,喉痹衄,喉痹.(2 2)鼻衄,高热,中暑,呕吐鼻衄,高热,中暑,呕吐.(3 3)癫狂,中风昏迷,小儿惊风癫狂,中风昏迷,小儿惊风,急救穴之一急救穴之一。(4 4)指肿、麻木。指肿、麻木。【操作】按摩;可灸。五五.手太阴肺经小结手太阴肺经小结 1、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属肺。体表循行于上肢内侧手少阴和手厥阴之前,过鱼际,止于少商。支脉从列缺分出,在商阳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连。联系脏腑、器官有肺、胃、大肠、气管、喉咙。2、本经腧穴起于中府,止于少商,共11穴。左右对称。3、本经主要病候以肺系疾病为主,以及上肢内侧病变。4、特殊作用、特殊作用 尺泽治胃肠病,孔最治咯血,列缺治头项病,太渊治无脉症,少商治急症、热病。5、取穴要点、取穴要点 肘横纹肱二头肌腱桡侧取尺泽。尺泽与太渊连线上取孔最。桡骨茎突上方取列缺。腕横纹桡动脉搏动处取太渊。拇指桡侧指甲角旁取少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