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土壤温度.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67287206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 土壤温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8. 土壤温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 土壤温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 土壤温度.ppt(4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2 土壤温度一、土壤热特性二、土壤温度的日、年变化三、土壤温波方程四、土壤的垂直分布一、土壤热特性1.热容量(Heat Capacity)2.导热率(Thermal conductivity)3.热扩散率(Thermal diffusivity)1.热容量(Heat Capacity)1)热容量:表示某物体温度变化1度时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J/deg。2)土壤质量热容Cm(Heat capacity of soil at constant mass):J/kg.deg。3)土壤定容热容CVs(Heat capacity of soil at constant volume):J/m3

2、.deg。2.热导率(Thermal conductivity)土壤孔隙度对土壤热导率的影响3.热扩散率(Thermal diffusivity)(土壤导温系数)n指在一定热量收支的情况下,量度土壤温度变化快慢的一个物理量,其表达式为:沙土的热特性与土壤湿度的关系二、土壤温度的日、年变化1.日变化2.土壤温度的年变化三、土壤温波方程2.地表的温波方程3.土壤温度振幅4.土壤温度极值出现的时间四、土壤的垂直分布1.日射型2.辐射型3.过渡型3.3 温度与农业(1)它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分布和产量(2)温度影响作物的发育速度,从而影响作物全生育期的长短及各发育期出现的早晚,而发育期出现的季节不同,

3、又会遇到不同的综合条件,发生不同的影响与后果;(3)温度影响光、水资源的利用和作物生产的安排;(4)温度还影响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一、气温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二、土温与农业的关系 三、调节温度的农业措施一、气温与农业生产的关系1.基本温度指标1)三基点温度2)农业界限温度 2.积温及其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1)积温2)积温的稳定性1)三基点温度A.生物学温度的概念:包括三基点温度和植物受害致死温度五个基本温度指标。B.一般作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三基点温度 生物学最低温度生物学最适温度生物学最高温度光合作用0-520-2540-50呼吸作用-1036-4050几种作物的三基点温度豌豆与温度的

4、关系2)农业界限温度n对农业生产有指示或临界意义的温度,称为农业指标温度或界限温度。农业上常用的界限温度有00C、50C、100C、150C、200C。界限温度的农业意义n0土壤冻结和解冻;农事活动开始或终止。冬小麦秋季停止生长和春季开始生长(有人采用3),冷季牧草开始生长。0以上持续日数为农耕期。n5早春作物播种;喜凉作物开始或停止生长,多数树木开始萌动。冷季牧草积极生长。5以上持续日数称生长期或生长季。n10春季喜温作物开始播种与生长,喜凉作物开始迅速生长。常称10以上的持续日数为喜温作物的生长期。n15喜温作物积极生长,春季棉花、花生等进入播种期,可开始采摘茶叶。稳定通过15的终日为冬小

5、麦适宜播种的日期;水稻此时已停止灌浆;热带作物将停止生长。n20水稻安全抽穗、开花的指标,热带作物正常生长界限温度资料一般可有下列用途 可以分析与对比年代间与地区间,1.稳定通过某界限温度日期的早晚,以比较其冷暖的早晚及对作物的影响;2.稳定通过相邻(或选定的)两界限温度之间的间隔日数(如春季稳定通过0日期到稳定通过5日期之间的间隔日数),以比较升温与降温的快慢缓急,分析对作物的“利”(如春季010的间隔日数较长对小麦穗分化有利)与“弊”(如秋季5 0,0-5的间隔日数太短对小麦越冬锻炼不利)等;3.春季到秋季稳定通过某界限温度日期之间的持续日数(如从春季稳定通过5到秋季稳定通过5的持续日数)

6、可作为鉴定生长季长短的标准之一,可与无霜期指标结合使用,相互补充。2.积温及其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1)积温(Accumulated temperature)的概念:a.在其它条件满足的前提下,温度对作物发育起主导作用;b.作物开始发育要求一定的下限温度;c.作物完成发育要求一定的温度累积积温。2)活动积温与有效积温几种作物所需大于100C的活动积温3)积温在农业中的应用a.积温是作物与品种特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引种与品种推广的重要依据;b.积温是一个地区的热量资源的主要标志之一;4)积温的稳定性(阅读)积温作为热量指标,计算方便,在农业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应用中发现,积温学说尚有不完善之处

7、。如同一种作物,完成同一生育阶段所需积温,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甚至不同播种期,其积温值不同,说明积温的稳定性不够理想。造成积温不稳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是:(a)影响作物发育的外界环境条件,不仅有气象因子还有其它因子。气象因子中除温度外,光照时间、辐照度等对发育速度也有一定影响,它们与发育速度的关系,有各自遵循的特定规律。(b)积温学说是建立在假定其它因子基本满足的条件下,温度起主导作用的这一理论基础上,在自然条件下,这一假定是难以满足的,因而影响积温的稳定性。(c)农业生物发育速度与温度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曲线关系,在下限温度以上,发育速度随温度的增高加快,在最适温度时

8、,发育速度达最大值,当温度超过最适点,过高的温度对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是一种非线性关系。4)积温的稳定性(阅读)(d)当气温超过三基点温度的上限时,温度对作物发育不利,但计算时并没有剔除,也造成积温的不稳定。(e)积温的计算是以日平均温度作为基础,它没有考虑每天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对发育的影响,而它们的影响是很重要的、也是多方面的。(f)有的作物本身对光照有特殊反应,如感光性强的作物,发育速度主要与日照时间长短关系较大,而对温度的反应就不敏感。根据具体情况,积温在应用时,有时要进行一些订正,如水稻对光周期敏感,计算水稻积温时,需以光温系数加以订正。二、土温与农业的关系1.土温影响种子发芽与出苗

9、当描述温度对种子发芽、出苗的影响时,用土温做指标比用气温做指标更为确切。小麦、大麦、燕麦当土温平均为12即能萌发;棉花、水稻、高粱则需1214。土温的高低对出苗时间也有很大影响,例如冬小麦,当温度在520时,温度每升高1,达到盛苗期的时间可减少1.3 d。土温对发芽生长的影响,不仅取决于日平均温度的高低,还和土壤温度的日变化有关。2.土温与根系的生长n土温与作物根系的生长关系很密切,一般情况下,根系在24时开始微弱生长,10以上根系生长比较活跃,土温超过3035时根系生长受阻。另外,土温的高低还影响根的分布方向,Khtmar等发现大豆根系的分布和地温的关系,在低温土壤中,大豆根系横向生长,几乎

10、与地表面平行;而在高温土壤中,大豆根系却是纵向生长,能够伸向深层土壤当中,这对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都是十分有利的。3.土温对块茎和块根形成的影响(1)土温的高低不仅影响马铃薯的产量,还影响块茎的大小、比重、含糖量与形状等。马铃薯块茎形成最适宜的土温是15.623.9,但也有人认为17.8是块茎形成的最适宜温度,21.1对地上部营养体生长最好。土温低(8.9)则块茎个数多,但小而轻;土温适当(15.622.2)块茎个数少而薯块大;土温过高(28.9)则个数少而薯块小,块茎变成尖长型,大大减产。(2)甘薯块根着生土层(525cm)的土壤温度日较差与上下层土温的垂直梯度的大小,对块根的形成有明

11、显影响,土温日较差与土温垂直梯度大,可使块根长得较圆,反之成尖长型。昼夜温差大的砂性土壤对甘薯的块根形成较为有利。4.土温影响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n低温减少作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其主要原因是,低温使根系代谢活动减弱,增加了水与原生质的粘滞性,减少了细胞质膜的透性。但是,土温过高,酶易钝化,根系代谢失调,对水分的吸收也不利。土温的高低还影响作物根系对矿物质营养的吸收。n低温可减少根系对多种矿物质营养的吸收,但对不同元素的影响程度不同。这与所遇低温的强度与时间有关系,例如水稻,以30与16短期(48h)处理做比较,低温影响对矿物质的吸收顺序是:磷、氮、硫、钾、镁、钙;如果长期(从移栽到成熟)进行冷水

12、灌溉,降低土温35,则影响大小的顺序为:镁、锰、钙、氮和磷。5.土温对昆虫的影响n很多昆虫终生生活在土壤中,如蝼蛄、蟋蟀、白蚁等,另外有很多昆虫生命过程的某些阶段是在土壤中度过的,如金龟子、金针虫、地老虎、枣尺蠖、季尺蠖等,还有很多昆虫则以某一个虫期潜入土中越冬或滞育。据统计,约有95%98%的昆虫种类,在它的某一生育时期与土壤有密切关系。因此,土温对昆虫,特别是对地下害虫的发生发展有很大作用。土温除影响昆虫发育速度和繁殖力外,还影响土栖昆虫的垂直移动。一般当秋季土温下降时,昆虫向下移动;而春季土温上升后昆虫向地表移动;夏季地表温度过高时,昆虫又下潜。昆虫在土中的潜入深度,不仅在一年中随适温区

13、的变化而不同,即使在一天中,也有一定的移动规律。如蛴螬,夏季时大多在夜间及早晨上升到土表危害作物,日中下降到土壤稍深处。掌握土壤温度的变化和土壤中昆虫垂直迁移活动的规律,就能更好地测报和防治这类害虫。三、调节温度的农业措施1.灌溉对温度的影响2.松土与镇压对土温的影响3.垄作对土温的影响4.染色剂与增温剂对温度的影响1.灌溉对温度的影响 在温暖季节与时期的灌溉可起降温作用,寒冷季节可以起保温作用,一般对10cm的土温来说,冬水保温效应可有1 左右,夏季灌溉的降温作用可达1-3,具体效应的大小,因天气、土壤、植物覆盖以及灌水量、水温与面积等条件而异。2.松土与镇压对温度的影响(1)锄地(松土)对

14、土温的影响n锄地的作用是综合的,可有增温、保墒、通气及一系列生理生态效应,仅就温度效应来说,如果锄地(包括搂地)质量高而条件适宜,可使暖季晴天土壤表层(3cm)日平均温度增高约1,最高可增加23或更多。锄地增高地温的主要原因,一是切断土壤毛细管,撤掉表墒,减少了蒸发耗热,二是使锄松的土层热容量降低,得到同样的热能而增温明显,三是锄松的土层热导率低,热量向下传导减少,而主要是用于本层增温。这样,对于锄松层以下的实土层来说,情况可能相反,即锄地可使表层增温而使下层降温,另外,白天表层增温,但由于锄松后表层热容量与热导率均小,夜间常常降温,即比未锄的地温度反而低。另外春季,特别是早春,当低土温是影响

15、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时,锄地增温对促进作物生长起着重要作用;增温、通气还可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加快养分的分解与供给;锄地还可以增加表层土温日较差与垂直梯度;并可使晴朗白天贴地气层的温度略有提高,可有利于作物长根发叶,制造、输送与积累有机养分。(2)镇压对土温的影响n镇压的作用与锄地相反,它能增加土壤容重,减少土壤孔隙,增加表层土壤水分,从而使土壤热容量,热导率都有增加。观察,从地表到15cm深度土壤热容量的相对数值,镇压后增大11%14%,热导率增加80%260%。土壤经镇压后,白天热量下传较快,使土壤表层在一天的高温期间有降温趋势;夜间下层热量上传较多,故在一天的低温期间可提高土温,即缓和了土

16、壤表层的温度日变化。据观测,早春测得5cm与10cm深度土温日变幅,镇压的比未镇压的小2.2。镇压过的耕地,夜间土壤表层不易结冻。此外镇压可以消灭坷垃与土壤裂缝,防止因风抽而造成越冬作物的死亡。n镇压对深层土温的影响一般与表层相反。3.垄作对土温的影响n在一年的温暖季节,垄作可以提高土壤表层温度,有利于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一般可使垄背土壤(5cm)日平均温度提高12,并可加大土温日较差。寒冷季节垄作反而降温,有的地区利用垄作秋季降温作用来防止马铃薯退化。n暖季垄作使土壤增温的原因主要有(1)垄背的反射率比平作平均低3%,对散射辐射之吸收略高于平作。(2)垄面有一定坡度,在一定时间,对一定部位,

17、特别是靠垄顶的部位,可较多得到太阳辐射。垄顶在一定时间遮挡了垄沟的阳光,在太阳辐射的分配上垄顶多于垄沟,故使垄上增温,垄沟降温。(3)垄上土壤水分少,因而蒸发耗热较少。(4)垄上土壤水分少,可使垄上土壤热容量与热导率减小。(5)在实行免耕法的地区,前茬作物的秸秆(轧碎)可集中在垄沟,使垄背温度比平作秸秆平铺地高。4.染色剂与增温剂对温度的影响(1)染色剂 喷洒或施用黑色物质如草木灰、泥炭等,使土壤能更多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施用浅色物质如石灰、高岭土等,可反射太阳辐射而降温并缓和温度日变化。(2)增温剂 土壤增温剂是一种覆盖物,它具有保墒、增温、压碱和防止风蚀、水蚀的多种作用。其温度效应,晴天5cm深地温可增温34,中午最大可达1114多,阴天增温较少。增温原理主要是抑制了蒸发,减少了蒸发耗热。增温剂目前在我国主要用于早春水稻、棉花、蔬菜等的育苗,可使作物早出苗510 d,早移栽、早成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平时测验11.大气的主要直接能量来源是什么?为什么?2.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温度特征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表3.3 自然界物质的热特性值123水稻发芽率(%)与土壤温度变幅(0C)的关系n例:湖南衡阳观测二化螟的越冬幼虫,月日化蛹,问什么时候化蛾?已知蛹的有效积温是126.90C,蛹发育的起点温度是10.8oC,预计未来一个月的日平均气温16.3oC,那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