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学校健康教育制度及报告制度.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67269338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学校健康教育制度及报告制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学校健康教育制度及报告制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学校健康教育制度及报告制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学校健康教育制度及报告制度.pdf(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学校健康教育制度为有效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高度重视防控工作,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做好疫情防控,全力保障师生员自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春季开学工作平稳有序。根据上级有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要求依法科学有序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1.要把学校师生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口程。各班级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及学校制定的相关文件要求,负责人亲自抓,学校分管领导具体抓,所有教职员工共同参与。2.切实开展好师生的健康教育工作。各班级积极开展疫情健康教育,学习疫情防控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微信群、Q

2、Q群等方式在线宣传教育,分享健康常识,共享健康防疫技巧,确保每位教职员工及学生都掌握基本的防病知识和健康常识。3.保证宣传教育自作常态化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健康教育可1-2 周安排一次,通过学习强化师生健康安全意识。4.在校园活动区、过道、办公室张贴健康常识小贴士、防疫须知标识牌、每日消毒登记表,确保宣传防控措施到位。5.学校所有办公室内要张贴禁烟标志,倡导教职员工工作时间不抽烟,引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6.全体师生要将废弃的防疫物资(如口罩和消毒用品)放入校园指定的防疫废弃物资专用垃圾箱。7.健康教育工作要规范化、档案化管理。8.把健康教育课纳入到学校教学计划的口程之中,定期召开会

3、议。9.做好学校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使常见病的患病率逐年下降。10.对学校发生的传染病要管起来,及时上报有关部门领导。同时尊医嘱对患者隔离或休学。疫情防控及健康教育制度为切实做好我校新冠肺炎病毒情防控及健康教育,把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一、宣传教育1、学校卫生工作要按照依法治教、依法治卫、依法办事的原则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学校主要把学员健康放在第一位,把学员流行病、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痕防治法、中平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形成校长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师生员工一齐抓的良好氛围。2、切实开展好学员的

4、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开设开课第一讲健康教育课,必需保质保量,上足课时,了解疫情的有关知识,增强防患知识。同时要利用学校教育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利用黑板报、视频、宣传画、条幅等各种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让学员掌握基本的卫生防病知识和防护技术。3、学校卫生人员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和相关情况对学员加强流行病、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4、采取合理有效措施,帮助学员纠正购零食、吃零食的不良习惯,加强学员良好的行为的养成教育。二、传染病防控1、学校人群集中、最容易暴发传染病和流行病,应高度关注。随时掌握当地流行性疾病、食源性疾病和饮水污染的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杜绝疾病、流行性疾病和中毒事件的发生。2

5、、要讲究个人卫生,不共用生活用品。保持教室通风透气,定期消毒。3、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开展晨检、晚检制度,及时报告检查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把病毒消除在萌发之中。对校外人员进校要严格监视控制,防止流行病传入校园。4、全 体师生要爱护公共:H生设施,努力管理好厕所,定期对公共场所消毒,特别是卫生死角。学校必须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为学员提供卫生、安全的饮用水。对患有传染病的学员,应根据医师对其患传染病的种类采取相应的隔离治疗措施,在治愈前不得到校上学。凡患有各类传染病的师生员工和病原携带者,在治愈前不得承担教学任务。5、把学校环境卫生工作列入学校的形象工程,加强学校环境卫生工作的监

6、督,整治脏、乱、差现象,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6、坚持卫生工作报告制度,学校一旦发生流行病、传染病等事故,要按传染病防治法 疫情防控工作的应急预案要求坚持逐级负责、逐级报告制度,如有知情不报或隐瞒事情真相,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疫情报告管理制度为及时有效预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我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法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报告工作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一、学校疫情报告人的设置学校校长为我校疫情报告管理第一责任人班主任老师为责任报告人,学校其他教职员工、学生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

7、炎疫情均有义.向疫情报告人提供情况。二、疫情报告人职责1.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贵本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和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2.定期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3.负责指导全校学生的晨午检工作。三、疫情报告内容及时限1 在同一班级,1 天内有 3 例或者连续3 天内有多个学生(5 例以上)患 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 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2.当学校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或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3.个別学

8、生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 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4.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学校教职工如发现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和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在第一时间向学校报告,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限报告:(一)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暴发、流行的;(二)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事件的。5.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四、报告方式当出现符合本制度规定的报告情况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向中心学校疫情报告人报

9、告。五、学校疫情监测报告制度学校建立学生晨午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学校的老师发现学生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早期症状、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及时进行排查,并记录排查情况。1.晨检、午检、晚检应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委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检查记录上。如发现学生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早期症状(如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山现呼吸凼难等)以及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2.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应当密切关

10、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及时与家长.系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的早发现。传染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师生健康监测工作要求为全力做好我县教育系统传染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现就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开学健康监测工作提出如下要求。一、师生报到前1.加强人员排摸管理。为了做好开学准备工作,各校要履行主体责任,全面掌握师生员工在假期流动情况。回校师生员工如有发热或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一律送定点医院治疗;县外返校师生员工,特别

11、是从重点疫区返校(包括在重点疫区途径、逗留)、有与疫区返乡人员有接触史等人员按有关规定执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并及时向教育局上报情况。2.指导学生健康监测。各中小学、幼儿园要指导师生员工在寒假临近结束前每日进行健康监测,并主动向学校报告。寒假结束时,师生员工如无可疑症状,可正常返校。如出现可疑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等),及时就医,待疾病痊愈后再返校。3.全面排摸教职员工和学生。开学前对学校每一位教师(含代课教师)、职工(含保安、食堂、校内品牌超市员工、保洁员、食材配送员、垃圾清运工等)、学生再进行一次全面健康排摸筛查工作,确定能够到校工作的教职工,确定能够到校学习的学生。不符合到校工作和学习的

12、师生员工,要延缓报到,并做好安抚工作。返校的教职员工、学生要填写健康卡,不允许带病或未解除医学观察人员上班上学。健康卡回校前书面或电子版报学校或班主任。(见附件1:样表师生员工返校健康卡)4.强化进校师生员工管理。各校对进校师生员工建立花名册管理制度,做好健康跟踪管理记录。学校有校外人员居住在校内宿舍或房改房的,要提前排摸登记,列入花名册统一管理。严禁校外无关人员入校。5.科学合理设置应急隔离场所。在学校卫生室(保健室)附近设置相对独立的观察室,用以暂时留观身体不适的师生。优化工作流程、开展环境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条件不具备的学校事先与当地政府和卫生机构联系,做好合理安排。6.成立健康监测组织

13、,明确责任人。由值日或值周领导为组长,成员由值周教师、校医(保健教师)、保安、住校生管理员等人员组成。明确职责分工,责任到岗,任务到人。7.严格实行校园封闭管理。中小学、幼儿园一律实行校园封闭管理,除应急值班值守人员外,禁止其他人员(包括教职员工)进入校园。确因防控工作需要进入校园的,要实名登记并接受检测,履行报批手续,控制时间、范围、地点和接触人员。学校图书馆、体育馆、学生活动中心等室内场 馆视疫情防控情况,按上级有关规定管理使用。往返学校提倡自驾车,尽可能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二、学生报到时1.科学设置缴费途径。各学校要充分利用浙里办、支付宝等,畅通学杂费掌上缴付通道,并提前告知家长缴费方式

14、。如确实无法实现掌上缴费的,可延期缴费,不得组织到校集中缴费。2.精心组织报名进校。科学有序组织报名工作,延长报到时间,人员分年段分时段进校,防止学生、家长在校园内外集聚,中高段学生家长原则上不得进校,寄宿制低段学生家长确需进校的,务必佩戴口罩,速进速离。3.建立防控工作联系网格。建立学校、年级、班级、家长四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及时收集和报送相关信息。班级、寝室设立信息员,发现学生有发热、咳嗽等现象及时报告老师、宿管员,及时送医务室、医院就诊,或联系家长带回就诊。4.做好进校前体温检测。学生进校前,学校健康监测人员对学生逐一测量体温,体温正常的进校,体温异常的暂时回家,并做好记录,等体温正常后

15、再返校。监测人员要带口罩。(各校参照60 人左右配备一个体温测试仪的标准配备测温枪等设施)。(见附件 2:样表学生晨检晚查记录表)三、开学后1.强化日常跟踪管理。落实每日晨晚检、0 我健康检查、异常情况汇报制度,对因病缺勤的师生员工进行跟踪管理,加强家校联系,确保信息无缝对接。在校期间师生员工出现发热、咳嗽、感冒等症状的,应立即上报信息,根据防疫要求及时就医,并向当地村、社区、疾控中心和教育局报告。落实人员每天做好对缺勤师生员工的电话访问,了解身体状况,进行情绪安抚,提出健康建议,记录并汇总相关情况。因病缺课(勤)人员应由校医或根据医院返校证明和隔离期限确认后,方可返校。2.认真做好每天进校晨

16、检工作。通校师生员工进校由学校监测人员进行每天2 次(进校前和在校期间各一次)的检测体温,体温正常的可以进校;体温异常的劝其返回观察治疗,并做好晨检登记。住校师生员工由宿管员进行每天2次的检测体温,发现体温异常按规定隔离,送医就诊或联系家长带回就诊。检测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预防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相关废物进行有效消毒处理。3.尽力避免人员聚集。减少集会,图书馆、阅览室、会议室等室内聚集场所最好暂时关闭。教育提醒师生尽量减少亲密接触的活动,条件允许时,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不高声喧哗,避免“唾沫横飞”。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用肘遮盖口鼻。结合学校实际,可以实行分年段错时上学和放学,

17、以减少校门口的拥挤。4.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家长等其他人员有事要进入校园,要与相关老师联系,让老师到校门口交流;确实要进入校园的,要实名登记并就受检测,控制时间、范围、地点和接触人员。5.勤洗手。尽量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在流动水下洗手;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6.加强校园卫生和健康教育。全面做好校园环境的清洁,垃圾日产日清,保持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对物体表面和室内空气等定期按指引进行消毒。要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通过网络、微信群、手机短信等方式,加强卫生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加强教职员工

18、培训,开展应急处置演练.7.制定和完善防控工作的“一案九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学生晨检制度,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免疫接种证查验制度,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传染病防控的健康教育制度,通风、消毒制度。明确学校信息报告人,及时向有关单位报送信息。8.科学规范做好应急处置。如发现有疑似传染病(新冠肺炎)早期症状(如发热、乏力、干咳等)和异常情况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向学校疫情联络员报告,并戴上医用口罩。学校立即向所在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疾控中心)和教育局报告,配合做好排查和后续相关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9.加强学生就餐管理。在传染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应采取师生分批就餐,就餐人员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间隔至少一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