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学典】2015高中生物(广东专用)学业水平测试配套课件:专题十六 生态系统.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67233631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8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年学典】2015高中生物(广东专用)学业水平测试配套课件:专题十六 生态系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百年学典】2015高中生物(广东专用)学业水平测试配套课件:专题十六 生态系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百年学典】2015高中生物(广东专用)学业水平测试配套课件:专题十六 生态系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年学典】2015高中生物(广东专用)学业水平测试配套课件:专题十六 生态系统.ppt(4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十六生态系统考纲扫描水平要求知识网络1.生态系统的结构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考点 1一、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结构在一定的空间内,由_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物群落项目成分作用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空气、水、无机盐等为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_主要是绿色植物,也包括化能自养型微生物(如硝化细菌)制造有机物,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消费者各种_、营寄生生活的动植物及病毒对植物的传粉、受精、种子的传播有重要作用分解者营_生活的生物,如蚯蚓、蘑菇等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产者动

2、物腐生实例草 兔 狐 狼生态系统的成分生产者_ 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营养级别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 _重要作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沿此渠道进行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食物链:_。初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在理解捕食链时的注意事项:(1)分解者不参与捕食链。食物链营养结构(2)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3)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能占有不同的营养级。2.食物网:许多_ 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例 1】某生态系统中,兔吃草,狐食兔,狼捕食狐,构成了一条食物链,狐所处的消费者级别及营养级分别是()A.次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B.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C.三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D.

3、三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解题关键该食物链是草兔狐狼,狐是次级消费者,处于第三营养级。选 B。【例 2】(2012 年1 月广东学业水平多选)林德曼对某天然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部分结果如下图,由图可知()注: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a)A.生产者为B.次级消费者为C.该生态系统有 4 个营养级D.能量在食物链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解题关键图中能固定太阳能,可推出是生产者;由图中食物链可知为次级消费者;由的能量为 62.8,的能量为 12.6,可知能量在食物链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图中生态系统只有 3 个营养级。选 ABD。1.(2014 年广东学业水平模拟)下列均为生产者的一

4、组生物是()DA.人和水稻C.蜜蜂和百合B.花生和细菌D.硝化细菌和蓝藻解析: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也包括自养型微生物,如蓝藻、硝化细菌等。2.(2013 年 6 月广东学业水平)池塘生态系统中,分解者主要是()AA.细菌和真菌C.细菌和浮游动物B.细菌和浮游植物D.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3.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DA.草田鼠兔鹿C.虾鱼海豹北极熊B.蝗虫麻雀鹰狼D.绿藻虾鱼鳖解析: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必须是生产者,可排除 B、C;田鼠与兔均以草为食,同属第二营养级,不存在捕食关系,可排除 A。4.(2014 年广东学业水平模拟多选)下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该食物网中()ADA.共有三条

5、食物链B.能量可循环利用C.鹰和蛇只有捕食关系D.昆虫和鼠处于同一营养级解析:物质可循环利用,但能量不可循环利用;鹰和蛇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5.(多选)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ABDC.自养生物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一种生物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只占一个营养级解析:绝大多数的动物属于消费者;营腐生生活的动物则为分解者,如蚯蚓;一部分细菌营自养生活,如硝化细菌;同一种生物可以在同一营养结构中处于不同的营养级。考点 2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概

6、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_、传递、_和散失的过程。输入转化生产者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_固定太阳能开始,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就是流动的总能量。3.特点:单向递减10%20%(1)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_流动、逐级_的。(2)能量的传递效率只有_。能量流动在生产中的应用:人类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其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无机环境1.概念: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 C、H、O、N、P、S 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_到生物群落,又从_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2.特点:全球性、_。3.实例碳循环。生物群落循环流动(1)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形式:CO2。(2)生物群落中的

7、主要存在形式:有机物。【例 1】(2014 年6 月广东学业水平)某草原上长期生活着兔、狐和狼,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各种生物所含的能量如下表。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狐属于初级消费者B.狼所占的营养级一定比狐高C.从草到兔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0%D.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低于草所固定的太阳能生物草兔狐狼能量(109 kJ/km2a)15.001.500.200.13解题关键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因此表中生物可形成两条食物链:草兔狐,草兔狼。狐处于第三营养级,属于次级消费者,故 A 错误;狼与狐的营养级相同,故 B 错误;能量的传递效率为 10%20%,故C 错误。选D。【

8、例 2】(2012 年 6 月广东学业水平)在生态系统中,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A.二氧化碳C.碳酸B.碳水化合物D.碳酸盐解题关键大气中的 CO2 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将碳转化为 CO2 释放到大气中。选 A。【例 3】(多选)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B.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不相关C.物质和能量都是循环流动的D.碳循环具有全球性解题关键物质是循环利用的,能量是单向流动的。选AD。1.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最终都来自于()A.生产者B.各级消费者C.太阳能

9、D.化石燃料2.(2014 年广东学业水平模拟)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是()CDA.掌握能量流动中的传递规律B.了解能量流动的方向C.熟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D.设法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3.(2014 年广东学业水平模拟)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能把 CO2 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理过程是()DA.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B.化能合成作用D.呼吸作用4.某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0%。在“草兔狐”食物链中,如果狐活动一天需要 200 kJ 的能量,至少需要草提供的能量约为()DA.200 kJB.2500 kJC.5000 kJD.20 000 kJ解析:

10、20010%10%20 000 kJ。)5.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共同特点是(A.都循环流动B.都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BC.都逐级递减D.都单向流动解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6.(多选)下列关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叙述中,正确的是()BCDA.物质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同时进行D.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种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来源_、生物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来源于同种生物或_实例光、声音、温度 生物碱、昆虫的性外激素蜜蜂跳舞考

11、点 3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一、信息的种类间或者生物与环境之间。无机环境异种生物信息传递是双向传递,作用范围在生物与生物之二、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如蝙蝠的“回声定位”。2.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如昆虫交尾。3.能调节生物的_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种间三、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例 1】(2014 年 6 月广东学业水平)蜘蛛根据蛛网的振动来判断猎物的大小和方位。蛛网振动属于()A.物理信息C.行为信息B.化学信息D.营养信息解题关键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属于物理信息,蜘蛛网的振动

12、频率就是一种物理信息。选 A。【例 2】蜜蜂用不同的舞蹈动作把所发现蜜源的信息传递给同伴。蜜蜂跳舞属于(A.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B.物理信息D.定位信息解题关键蜜蜂跳舞是指蜜蜂利用行为特征在同种生物之间传递信息的现象,属于行为信息。选 C。【例 3】(多选)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人们常常利用信息传递原理来防治害虫。下列措施中,属于利用化学信息来防治害虫的是()A.利用紫外灯诱捕害虫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害虫C.播放结群信号录音诱捕害虫D.利用性外激素类似物干扰害虫雌雄交配解题关键化学信息是指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及动物的性外激素,昆虫体内

13、存在能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信息素。选 BD。1.具有警戒色的生物会向其他的生物发出不能捕食的信息,警戒色从信息传递的类型分析属()ACA.物理信息C.生物信息B.化学信息D.行为信息解析:颜色是物理特征,属于物理信息。2.(2013 年 6 月广东学业水平)一些植物受到昆虫啃食时,会释放一种物质吸引昆虫的天敌。这一物质属于()A.物理信息C.化学信息B.行为信息D.营养信息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DA.信息传递可调节种间关系B.信息传递可调节生物的繁衍C.动物的求偶过程存在信息传递D.信息需要沿食物链传递并逐渐衰减4.(多选)下列选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生产中

14、的应用的是()A.利用人工合成的植物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前来,提高传粉率和结实率ABCB.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诱捕有害昆虫C.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家禽产蛋量D.利用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进行保花保果解析:利用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进行保花保果属于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生产中的应用措施。考点 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1.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_,反之则越_。2._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3.任何一个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的调节能力都是_的。强弱负反馈有限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

15、有的保持或_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恢复保持原状恢复到原状2.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表现:(1)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_的能力。(2)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_的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1)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低。(2)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即抵抗力稳定性较高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较低。【例 1】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以保持自身结构与功能的稳定,以下不属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实例的是()A.使用毒鼠药控制农田中老鼠的种群生长B

16、.某水环境中的微生物可降解有机污染物C.某种动物在其种群密度较高时繁殖能力下降D.某森林鸟类的数量因害虫数量的增加而增加解题关键使用毒鼠药控制老鼠的种群生长是人为控制老鼠的种群数量,不属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选 A。【例 2】下列是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关系图(曲线 a 表示抵抗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关系,曲线 b 表示恢复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解题关键一般来说,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选 A。【例 3】(2014 年广东学业水平模拟)在制作生态缸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时,下列哪项做法将会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7、A.给予生态缸一定的光照B.向生态缸中添加一些分解者C.向生态缸中通入一定量的空气D.为了防止病原体对动植物的侵害,用蒸馏水代替自来水解题关键蒸馏水缺少自来水中的微生物与营养物质,不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选 D。1.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取决于生态系统的()A.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B.生产者C.分解者D.营养结构解析: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2.(2014 年广东学业水平模拟)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不同。下列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DA.北极苔原C.高山草甸B.温带草原D.热带雨林解析:题中四个生态系统中,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成分最多,

18、营养结构最复杂,所以抵抗力稳定性最高。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稳定性依赖于其具有自我调节能力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D.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稳定性就越低解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4.(多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的原因包括()ABCA.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繁多B.能量可通过多条食物链传到顶级C.某营养级的一些生物消失,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D.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解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畅通会提高抵抗力稳定性,而能量流动逐级递减与之没有直接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