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与电波传播.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67204492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PPT 页数:112 大小:3.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线与电波传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天线与电波传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线与电波传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线与电波传播.ppt(1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移动通信技术第三章 天线与电波传播1第三章 天线与电波传播n内容n天线的基本特性、基站天线的类型、天线的下倾、智能天线及天线的辐射功率 n表征电波传播衰耗特性的数字特征、OM模型概念 n任意地形、地物衰耗场强中值和信号中值的预测 n电波传播电路的计算、覆盖设计 2第三章 天线与电波传播n重点n自由空间传播衰耗 nOM模型及任意地形、地物情况下电波传播衰耗中值的预测 n系统均衡 n难点n天线的基本特性 n电波传播衰耗特性的数字特征 n任意地形、地物情况下电波传播衰耗中值的预测 3第三章 天线与电波传播n目的和要求n了解天线的基本特性、类型 n掌握自由空间传输衰耗、OM模型及电波传播衰耗中值的计算

2、方法 n了解电波传播电路计算 43.1天线基本概念n天线基本特性n天线的方向性 指天线向一定方向辐射电磁波的能力对接收天线表示天线对来自不同方向的电波的接收能力 方向图天线方向的选择性常用方向图来表示 辐射方向图:以天线为球心的等半径球面上,相对场强随坐标变量和变化的图形 工程设计中一般使用二维方向图无线网络优化中需使用三维方向图 53.1天线基本概念二维方向图63.1天线基本概念三维方向图73.1天线基本概念波束宽度方向图中通常都有两个瓣或多个瓣v其中最大的瓣称为主瓣,其余的瓣称为副瓣波束宽度:主瓣两半功率点间的夹角又称为半功率(角)波束宽度、3dB波束宽度主瓣波束宽度越窄,方向性越好,抗干

3、扰能力越强经常考虑3dB、10dB波束宽度 83.1天线基本概念波束宽度示意图93.1天线基本概念前后比天线方向图中,前后瓣最大电平之比称为前后比前后比值越大,天线定向接收性能就越好v基本半波振子天线的前后比为,对来自振子前后的相同信号电波具有相同的接收能力以dB表示的前后比=10log前向功率/反向功率v典型值为25dB左右,有一个尽可能小的反向功率 103.1天线基本概念n天线的增益天线功率增益表示在某特定方向上能量集中能力天线增益指在相同输入功率下,天线在最大辐射方向上某点产生的辐射功率密度和将其用参考天线替代后在同一点产生的辐射功率密度之比参考天线为全方向性天线(在所有方向上辐射功率密

4、度都均匀相同):增益用dBi表示参考天线为半波振子天线:增益用dBd表示同一个天线用dBd和dBi分别表示时的转换关系为:0dBd=2.14dBi113.1天线基本概念天线增益123.1天线基本概念n天线的极化平面波按极化可分为线极化波、圆极化波(或椭圆极化波)极化是指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波阵面上,电场强度矢量端点随时间变化的轨迹如轨迹为直线,该平面波就是线极化波v线极化波可分为垂直线极化波和水平线极化波;还有45倾斜的极化波如轨迹为圆或椭圆,就是圆极化波或椭圆极化波133.1天线基本概念天线的极化示意图143.1天线基本概念天线的极化方向:天线辐射的电磁场的电场方向基站天线一般采用的都是垂直放

5、置的线极化天线 为改善接收性能和减少基站天线数,基站天线开始用双极化天线,既能收发水平极化波,又能收发垂直极化波 153.1天线基本概念n天线的带宽用来描述天线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下的频率范围工作带宽可根据天线的方向图特性、输入阻抗或电压驻波比的要求确定通常带宽定义为:天线增益下降3dB时的频带宽度,或在规定的驻波比下天线的工作频带宽度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当天线的输入驻波比1.5时,天线的工作带宽天线的工作波长不是最佳时天线性能要下降 163.1天线基本概念例:天线的频带宽度=890-820=70MHz 173.1天线基本概念n天线的辐射特性导线载有交变电流时,可形成电磁波辐射辐射的能力与导线的长

6、短和形状有关能产生显著辐射的直导线称为振子 183.1天线基本概念天线的功能就是控制辐射能量的去向 一个单一的对称振子具有“面包圈”形的方向图 193.1天线基本概念对称振子组阵控制辐射能量构成“扁平的面包圈”把信号集中到所需要的地方 例:设一个对称振子天线在接收机中有1mW的功率,由4个对称振子构成的天线阵的接收机就有4mW的功率,天线增益为10log(4mW/1mW)=6dBd 203.1天线基本概念利用反射板可把辐射能量控制聚焦到一个方向,反射面放在阵列的一边构成扇形覆盖天线进一步提高了增益例:扇形覆盖天线与单个对称振子相比的增益为10log(8mW/1mW)=9dBd 213.1天线基

7、本概念基本电振子 无限小的线电流元,即其长度L远小于波长基本电振子的辐射是有方向性的 223.1天线基本概念电对称振子最简单的天线是对称振子由两段同样粗细和长度为L的直导线构成,在天线中间的两个端点之间馈电v半波振子天线长度与波长的关系可表示为2L=/2v全波振子天线长度与波长的关系为2L=233.1天线基本概念几个名词v对称振子:两臂长度相等的振子,每臂长度为/4v全波对称振子:全长与波长相等的振子v折合振子:将振子折合起来随着长度L的增加,方向图变得比较尖锐vL/2时,除了主瓣外还有副瓣vL=时,在垂直于振轴线的方向上没有辐射/2的对称振子在800MHz频段约200mm长;在400MHz频

8、段约400mm长243.1天线基本概念基本电振子、半波振子、全波振子天线的增益天线类型增益(dBi)基本电振子1.76半波振子2.14全波振子 3.80 253.1天线基本概念天线阵列辐射 为加强某一方向的辐射强度,常把几副天线摆在一起构成天线阵 天线阵根据其排列可分为直线阵、平面阵和立体阵天线阵的辐射特性主要取决于:阵元数、阵元的空间位置、阵元电流振幅分布、阵元电流相位分布 主要考虑均匀直线式天线阵:各阵元天线以相等的间距排列成一直线,电流大小相等、相位以均匀比例递增或递减 263.1天线基本概念n基站天线的类型 n全向天线 在水平各个方向上功率均匀地辐射,水平方向图的形状基本为圆形垂直方向

9、图上,辐射能量是集中的,可获得天线增益 一般由半波振子排列成的直线阵构成,并把按设计要求的功率和相位馈送到各个半波振子,以提高辐射方向上的功率振子单元数每增加一倍(相应于长度增加一倍),增益增加3dBv典型的增益值是69dBdv受限制的因素主要是物理尺寸 273.1天线基本概念n定向天线定向天线的水平和垂直辐射方向图是非均匀的 常称为扇区天线,辐射功率或多或少集中在一个方向使用方向天线有两个原因:覆盖扩展及频率复用使用方向天线可改善蜂窝移动网中的干扰 定向天线一般由直线天线阵加上反射板 构成或直接采用方向天线典型增益值是916dBd结构上一般为816个单元的天线阵 283.1天线基本概念n特殊

10、天线用于特殊场合信号覆盖的天线 泄漏同轴电缆:用于室内或隧道中的覆盖泄漏同轴电缆外层窄缝允许所传送的信号能量沿整个电缆长度不断泄漏辐射接收信号能从窄缝进入电缆传送到基站使用泄漏同轴电缆时,没有增益为了延伸覆盖范围可以使用双向放大器通常能满足大多数应用的典型传输功率值是2030W 293.1天线基本概念n多天线系统许多单独天线形成的合成辐射方向图最简单的类型是在塔上相反方向安装两个方向性天线,通过功率分配器馈电v目的:用一个小区覆盖大范围,比用两个小区情况所使用的信道数要少使用:不能使用全向天线,或当所需的增益(较大的覆盖面积)比一个全向天线系统所能提供的要大时,可用多天线系统来形成全向方向图典

11、型增益:单独天线增益减去功率分配器带来的3dB损耗 303.1天线基本概念n天线分集技术n分集技术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解决衰落问题n基站接收也采用分集接收技术对用电池供电的MS,不能用提高发射功率满足衰落储备313.1天线基本概念n天线下倾n天线下倾可改善系统的抗干扰性能n天线下倾主要是改变天线的垂直方向图主瓣指向,使垂直方向图的主瓣信号指向覆盖小区,而垂直方向图的零点或副瓣对准受其干扰的同频小区改善服务小区覆盖范围内的信号强度提高服务小区内的C/I值,减少对远处同频小区的干扰提高系统的频率复用能力,增加系统容量改善基站附近的室内覆盖性能 323.1天线基本概念n两种方式机械下倾:通过机械装置调

12、节天线向下倾斜所需角度电下倾:通过调节天线各振子单元相位(相控阵天线技术),使天线垂直方向图主瓣下倾一定角度,而天线本身仍保持和地面成垂直放置的位置 333.1天线基本概念n机械下倾天线天线向下倾斜对覆盖范围的影响 343.1天线基本概念利用方向图中的凹坑减少同频干扰 n天线方向图中的凹坑准确地对准被干扰小区,可以利用凹坑减少同频干扰 n对水平波束宽度为60的天线,向下倾斜角应选在1416,此时凹坑最大n为保证其覆盖范围,还须调整基站发射功率n不同类型的天线,垂直方向图不同,凹坑所对应的下倾角也不同 353.1天线基本概念天线向下倾斜对抗同频干扰能力的改善例:服务小区天线固定下倾5时的载干比C

13、/I分布图363.1天线基本概念利用天线下倾降低同频干扰时,下倾角须根据天线的三维方向图具体计算后认真选择改善抗同频干扰能力的大小不与下倾角成正比要尽量减小对同频小区的干扰,又要保证满足服务区的覆盖范围考虑实际地形、地物的影响下倾角较大时,须考虑天线前后比和旁瓣的影响进行场强测试和同频干扰测试,确认C/I值的改善程度 373.1天线基本概念n电下倾天线利用赋形波束技术,设计向下倾斜或抗干扰性更好的阵列定向天线水平方向图形状不变化,覆盖范围减小 383.1天线基本概念天线辐射能量集中在服务区内,对其他小区干扰很小 393.1天线基本概念能有效减小同频干扰有效地减小远距离干扰远距离干扰:距离达32

14、0km远的其他系统由于大气波导原因产生的干扰增加电下倾天线的高度来覆盖盲区或弱信号点较多的丘陵地区,仍能减小同频干扰403.1天线基本概念n适用于GSM系统的智能天线 n智能天线多波束智能天线与自适应智能天线目前在GMS系统中采用多波束智能天线自适应天线阵列主要在3G中应用n多波束天线:一个扇区多个波束覆盖波束指向固定,宽度随阵元数定,用波束切换技术随用户移动,基站自动选择不同的相应波束,使接收信号最强413.1天线基本概念n多波束智能天线系统系统必须在多波束智能天线与基站间添加射频交换矩阵 423.1天线基本概念分时隙多波束433.1天线基本概念多波束智能天线结构由4个置于一条直线且相距半

15、个波长的阵元组成,在一个 传统基站120扇区内,该天 线产生4个30的并行窄波束多波束智能天线通过检测上行 链路的到达方向DOA选择对应 的下行逻路的最佳波束 443.1天线基本概念使用多波束智能天线的GSM系统可实现波束分集,解决衰落问题分集接收的两个支路信号取自多波束智能天线两个波束的接收信号采用波束分集时,要求系统选择两个最佳波束,通过射频交换矩阵与接收机的两个分集接收端连接 453.1天线基本概念n典型的移动基站天线技术指标n有效辐射功率ERP ERP以理论上的点源为基准的天线辐射功率ERP对于基站天线表示为:ERP=P-LC-Lf+GaP是基站输出功率,LC是合路器损耗,Lf是馈线损

16、耗,Ga是基站天线增益基站天线增益用dBi表示为等效各向同性辐射功率EIRP463.1天线基本概念n典型指标增益:15dBi 极化方式:垂直极化 阻抗:50 反向损耗:18dB 前后比:30dB 可调下倾角:210 3dB(半功率)波束宽度:水平:64;垂直:18 10dB波束宽度:水平:120;垂直:30 垂直上旁瓣抑制:-12dB;垂直下旁瓣抑制:-14dB 473.1天线基本概念n传输线基本概念 n传输线(或馈线):连接天线和发射(或接收)机输出(或输入)端的导线n任务:有效地传输信号能量n传输线必须屏蔽或平衡以最小的损耗传送信号不拾取或产生杂散干扰信号n应合理布局,尽量缩短馈线长度有导

17、体的电阻损耗和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随馈线长度的增加和工作频率的提高而增加483.1天线基本概念n超短波频段的传输线平行线传输线由两根平行的导线组成是对称式或平衡式的传输线损耗大,不能用于UHF频段 同轴电缆传输线两根导线为芯线和屏蔽铜网不对称式或不平衡式传输线工作频率范围宽,损耗小能屏蔽静电,但不能屏蔽磁场的干扰使用时切忌与强电流线路并行走向,不能靠近低频信号线路 493.1天线基本概念n馈线终端匹配连接馈线终端所接负载阻抗等于馈线特性阻抗终端负载是天线时,如天线振子较粗,输入阻抗随频率的变化较小,易和馈线保持匹配匹配时工作频率范围较宽为使馈线与天线严格匹配,架设天线时还需通过测量,适当调整天

18、线结构,或加装匹配装置 503.1天线基本概念n匹配馈线和天线匹配时,高频能量全部被负载吸收馈线上只有入射波,没有反射波天线和馈线不匹配时,负载只能吸收部分能量入射波的一部分能量反射回来形成反射波例:反射损耗为10log(10/0.5)=13dB 513.1天线基本概念n电源与负载的连接不平衡电源或不平衡负载之间用同轴电缆连接,平衡电源与平衡负载间用平行传输线连接平衡性或不平衡性遭到破坏时需加装“平衡不平衡”的转换装置(平衡变换器)/2平衡变换器(形平衡变换器)/4四分之一波长短路传输线终端523.1天线基本概念/2平衡变换器(形平衡变换器)用于不平衡馈线与平衡负载连接时的平衡变换阻抗变换作用

19、例:同轴电缆的阻抗匹配 533.1天线基本概念平衡-不平衡变换四分之一波长短路传输线终端的高频开路的性质,可实现天线平衡输入端口与同轴馈线不平衡输出端口间的平衡-不平衡变换543.2电波传播n概述n统计数字特征 场强中值 具有50%概率的场强值称为场强中值 场强值高于规定电平值的持续时间占统计时间的一半时,所规定的电平值场强中值等于接收机最低门限值时通信可通率为50%553.2电波传播衰落深度表示衰落的严重程度用接收电平与场强中值电平之差表示一般移动通信系统中,衰落深度可达2030dB 衰落持续时间 场强低于某一给定电平值的持续时间 用于表示信息传输受影响的程度,也可用于判断信令误码的长度 5

20、63.2电波传播衰落速率 简称衰落率,用来描述衰落的频繁程度,即接收信号场强变化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场强包络与给定电平值ER的交点数的一半与工作频率、MS行进速度和行进方向等因素有关vN=V/(/2)=1.85*103*V*f(Hz)式中V以km/h为单位,f单位为MHz 系统设计时,音频通带或信令数据通带的低端应高于衰落率 573.2电波传播n场强估算模型 自由空间的传播损耗 自由空间是一个理想的空间v电波直线传播,不被吸收,不会被反射、折射、绕射和散射,电磁波的能量没有损失 v信号从天线发散传播,接收机只能收到发射信号功率的一部分,未收到部分可视为传播损耗 583.2电波传播自由空间的传播损耗

21、LbsvLbs=32.45+20lgf(MHz)+20lgd(km)v仅与传输距离、工作频率有关,与收发天线增益无关v工作频率提高一倍,或传播距离增加一倍时,传播损耗增加6dB593.2电波传播场强估算模型Okumura模式(OM模型)Egli模型 Bullingron(BM)模型OM模型 以日本东京城市场强中值实测结果的经验曲线构成将城市视为“准平滑地形”,给出城市场强中值,对于其他地形或地物情况,则给出修正值,在场强中值基础上进行修正OM模型适用范围:频率为1001500MHz;基站天线高度为30200m;移动台天线高度为110m;传播距离为120km的范围场强预测 603.2电波传播n地

22、形地物的分类n地形的分类准平滑地形传播路径地形剖面图上,表面起伏高度在20m以下,且起伏缓慢不规则地形丘陵地形、孤立山岳、倾斜地形、水陆混合地形613.2电波传播基站天线有效高度hbhb=htn-hgnvhgn:从基站天线架设点起35km距离内的平均地面海拔高度vHtn:基站天线的海拔高度天线高度均指天线有效高度MS天线有效高度hm有效高度指地面以上的高度 623.2电波传播n地物的分类按地面障碍物的密集程度和屏蔽程度分:开阔地:在电波传播方向上无高大树木、建筑物等障碍物,呈开阔状地面郊区:移动台周围的障碍物不稠密 市区:移动台周围的障碍物稠密 633.2电波传播n准平滑地形上的 电波传播特性

23、n市区传播衰减中值 的预测 基本衰耗中值Am(f,d)取决于传播距离d、工作频率fAm(f,d)曲线以 hb=200m,hm=3m 为基准 643.2电波传播基站天线有效 高度增益因子 Hb(hb,d)653.2电波传播MS天线有效 高度增益因子 Hm(hm,f)663.2电波传播准平滑市区传播衰减中值L市区=Lbs+Am(f,d)-Hb(hb,d)-Hm(hm,f)Hb(hb,d)、Hm(hm,f)为增益因子,计算衰减中值时取减号 673.2电波传播n郊区、开阔地的 衰减中值的预测郊区衰减中值的预测L郊区=Ls市区-Kmr 郊区修正因子Kmr 683.2电波传播开阔地衰减中值的预测L开阔地=

24、Ls市区-Qo(或Qr)Qo为开阔地修正因子Qr为准开阔地的修正因子 693.2电波传播n不规则地形修正因子 n丘陵地的修正因子 地形起伏高度h:指自接收MS向发射的基站方向延伸10km的范围内,地形起伏的90%与10%处的高度差丘陵地修正因子分为两项以h为参数而变化的丘陵地修正因子Kh丘陵地微小修正因子Khfv主要是考虑在丘陵中,谷底与山峰处的屏蔽作用不同,靠近山峰处,Khf取负值,靠近山谷处,Khf取正值 703.2电波传播n丘陵地的修正因子713.2电波传播n孤立山岳的修正因子Kjs电波传播路径上有刃形单独山岳时,其背后的场强计算应考虑其绕射衰减 绕射衰减修正因子Kjs在山岳高度H为20

25、0m时,以山岳到发射点的距离d1、到接收点的距离d2为参数 若山岳高度H200m,则需乘上高度影响系数=0.07,即修正因子变为:Kjs723.2电波传播n孤立山岳的 修正因子Kjs733.2电波传播n斜坡地形的修正 因子Ksp在510km内地形倾斜正斜坡,倾角为+m负斜坡,倾角为-m743.2电波传播n水陆混合路径的修正因子KS 以dSR与全距离d的比值为地形参数 水面位于MS一方时混合路径修正因子如曲线A(实线)所示 水面位于基站一方时混合路径的修正因子如曲线B(虚线)所示 当水面在传播路径中间时,则取曲线的中间值 753.2电波传播n水陆混合路径 修正因子KS 763.2电波传播n其他因

26、素对电波传播的影响 n街道走向修正因子Kaf/Kac 当电波传播方向与街道走向平行在纵向路线上修正因子Kaf为正值,表示场强中值高于基准场强中值当电波传播方向与街道走向垂直在横向路线上修正因子Kac为负值,表示场强中值低于基准场强中值 773.2电波传播n街道走向修正因子Kaf/Kac783.2电波传播n建筑物的穿透衰耗Lp各个频段的电波穿透建筑物的能力不同不同材料、结构和楼房层数,其吸收衰耗不同室内传播衰耗:Lb=L0+LpLb为实际路径衰耗中值;L0为街心的路径衰耗中值;Lp为建筑物的穿透损耗Lp随楼层增高而近似下降 793.2电波传播n植被衰耗由树木、植被对电波的吸收作用引起植被衰耗取决

27、于树木的高度、种类、形状、分布密度、空气湿度、季节变化、工作频率、天线极化、通过树林的路径长度等多方面的因素大片森林对电波传播产生的附加衰耗一般垂直极化波比水平极化波的衰耗要稍大些 在城市中对电波传播引起的衰耗与大片森林不同803.2电波传播n植被衰耗813.2电波传播n隧道中的传播衰耗由于隧道壁的吸收及电波干涉而产生隧道中,中等功率通信设备间的通信距离,在通常情况下为200m左右,在理想条件下不超过300m当通信系统中的一方天线在隧道外时,通信距离还要大大缩短电波在隧道中的衰耗还与工作频率有关频率越高,衰耗越小当隧道出现分支或转弯时,衰耗会急剧增加,弯曲度越大,衰耗越严重 823.2电波传播

28、n隧道中的传播衰耗曲线A为160MHz时隧道内两半波偶极子天线间传输衰耗曲线B为200平衡波导线的衰耗 833.2电波传播n任意地形地物信号中值的预测n给定发射功率,准平滑市区接收功率中值PP=Po-Am(f,d)+Hb(hb,d)+Hm(hm,f)Po为自由空间传播条件下的接收信号功率 n传播路径不是准平滑的市区,根据地形地物修正 Ppe=PP+KT KT=Kmr+Q0+Qr+Kh+Khf+Kjs+Ksp+Ks根据地形地物,KT可能是一项或多项 n任意地形地物时,收发天线间的信号传播衰减中值 LA=LT+KT LT=Lbs+Am(f,d)-Hb(hb,d)-Hm(hm,f)843.2电波传播

29、例1:设基站天线有效高度为60m,移动台天线高度为1.5m,工作频率为900MHz,在准平滑市区,通信距离为20km时,其传播路径上的衰减中值为多少?解:自由空间传播衰耗Lbs=32.45+20lgf+20lgd =32.45+20lg900+20lg20 =117.56dB 查图得Am(f,d)=33dB,Hb(hb,d)=-11dB,Hm(hm,f)=-2.5dB 根据已知条件,KT=0,则传播衰耗中值为:LA=LT=Lbs+Am(f,d)-Hb(hb,d)-Hm(hm,f)=117.56+33-(-11)-(-2.5)=164.06dB 853.2电波传播例2:若将例1中的地形改为郊区,

30、正斜坡地形,且m=15mrad,其他条件不变,则传播衰耗中值为多少?解:查图得Kmr=9dB,Ksp=4dB 根据地形可得KT=Kmr+Ksp,则传播衰耗中值为:LA=LT-Kmr-Ksp =164.06-9-4=151.06dB 863.2电波传播n陆地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特性 n场强变化的原因场强瞬时值:快衰落多径衰落引起快速、大幅度的变化统计特性满足瑞利分布,又称为瑞利衰落场强中值:慢衰落阴影效应、气象条件变化引起 变化缓慢服从对数正态分布873.2电波传播n场强中值变动分布场强瞬时值在障碍物均匀的城市街道地区或森林小区间,变动分布近似服从瑞利分布在郊区和不规则地形上,近似于对数正态分布,其

31、标准偏差=67dB 场强中值在市区,累积分布近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标准偏差取决于地形地物、工作频率等因素随时间变化标准偏差t和随位置变化标准偏差L v标准偏差883.2电波传播随通信概率变化的归一化对数正态分布 893.2电波传播例:设通信概率为50%时,路径损耗中值为140dB,要提高通信概率到90%,则路径损耗为?解:查曲线得x值为1.28 标准偏差为=8.25dB 路径损耗变化量为x=10.56dB Lm=140dB-1.28=129.44dB 903.3电波传播电路的计算n计算步骤n根据业务性质和用户要求,初步确定服务区及无线区域组成、话音质量、可靠通信概率n预定无线设备方案并进行电波

32、传播电路计算,即考虑噪声、衰减等因素后计算区域覆盖或天线高度n综合考虑技术、成本、使用,对设备方案及无线区域组成进行调整,以获得最佳设计 913.3电波传播电路的计算n话音质量标准 n主观评定试听确定n分为五个等级5级(优):几乎无噪声 4级(良):有轻微噪声 3级(中):有使人烦恼的噪声 2级(差):有非常烦人的噪声 1级(劣):话音几乎不可懂 n话音的可懂度随级别的降低而降低 n话音质量标准要求移动通信网音频带内信噪比不小于29dB 923.3电波传播电路的计算n接收机允许的最小输入信噪比n鉴频器解调输出输入信噪比 933.3电波传播电路的计算n接收机允许的最小输入信噪比n无线接力传输系统

33、终端输出噪声是多次转发信号所产生噪声按功率叠加接收机允许的最小输入信噪比(Si/Ni)FM(So/No)FM-GFM+10lg(r+1)vGFM:调频接收机的信噪比改善度vr:最大可能转发次数在工程上,必须将计算出的(Si/Ni)FM与门限信噪比比较大于门限值时可用,否则,应取门限值作接收机允许的最小输入信噪比普通鉴频器,一般为9dB;如果采用锁相环解调器,门限值将比普通鉴频器下降35dB 943.3电波传播电路的计算n接收机允许最小输入功率中值Pmin和移动台、基站间电波传播衰减中值的计算 n接收机允许的最小输入功率中值Pmin NF为接收机噪声系数;K为波尔兹曼常数;T为绝对温度;Bi为接

34、收机带宽;D为恶化量;C为中值变动量 953.3电波传播电路的计算n电波传播衰减中值LA的计算 LA=Pm+Gm+Gb-LC-Lf-Pmin Pm为移动台发射功率(dBW);Gm为移动台天线增益(dB);Gb为基站天线增益(dB);LC为基站天线共用器总衰耗(dB);Lf为基站、移动台馈线衰耗(dB)963.3电波传播电路的计算n通信概率n通信概率:移动台在无线覆盖区边缘进行满意通话的成功概率,包括位置概率和时间概率n接收信号的中值电平概率密度Pmin为接收机输入要求的最小功率电平;aL为平均值;Pmin与aL的差值为系统余量SM;阴影部分即为其通信概率 973.3电波传播电路的计算n通信概率

35、与 系统余量间的关系983.3电波传播电路的计算可根据给定的通信概率和值确定系统余量;也可根据给定的系统余量和值获得通信概率值增大发射功率的方法增加无线覆盖区边缘的通信概率到90%缩短通信距离为可减小路径衰耗中值,提高系统的通信概率,减小的衰耗中值即为系统余量系统以减小传播距离为代价提高通信概率 993.3电波传播电路的计算例1:在准平滑市区,当无线覆盖区域边缘的通信概率为50%时,所需的发射机输入功率为8.5dBW(7W)。若要求其它参数不变,以增大发射功率的方法增加无线覆盖区边缘的通信概率到90%,则系统余量为多大,发射机功率应增加到多少?解:查表8-3得,准平滑市区的位置标准偏差L=6d

36、B 查图8-50得通信概率为90%时,系统余量为SM=7.5dB 由于其它参量不变,通信概率的提高只依赖于发射功率的提高 所需发射机输出功率的增加量PT=8.5+SM=16dBW(40W)若要求在无线区覆盖边缘90%的位置上和90%的时间里达到规定的话音质量,则L用代替。L与t可查表8-3得到 1003.3电波传播电路的计算例2:在郊区,通信概率为50%时,路径衰耗中值为140dB,若要求通信概率提高到90%,其它参数与例1相同,通信距离应为多少 解:查表得,郊区地形的位置标准偏差为L=7.5dB 查图8-50得通信概率为90%时,系统余量为SM=9.5dB 要求通信概率为90%时,路径衰耗中

37、值LA=140-9.5=130.5dB 再按OM模型计算可得通信距离d 1013.4覆盖设计n传播模型的选用及修正 n移动公网的网路规划中常用的传播模型 序号传播模型应用范围预测范围比较1Okumura1501500MHz天线高度30200m120km基站密度大时预测值偏高2COST2318002000MHz天线高度450m0.025km适合站距近,但考虑地形及地面要素不足3Keenan-Motley室内适合室内4通用校正模型502000MHz天线高度100m0.1100km1023.4覆盖设计n修正各地的传播环境不同可能造成较大偏差应用时需选择适合本地环境的模型,还须对其加以修正,通过对模型

38、的修正,来提高预测的精度修正需进行实地测试,通过测试获得进行模型校正的数据,然后用测试结果修正模型中相关参数,使预测结果更接近于当地实际情况 1033.4覆盖设计n基站覆盖预测 n在规划中根据用户需求对基站覆盖区域作出预测检验覆盖范围和覆盖区内质量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覆盖区内是否还有“盲区”是否由于邻小区场强过高,交叉覆盖造成“孤岛”检查切换区是否分布在高话务密度区域n影响基站覆盖的主要因素使用的频率、服务质量要求、发射机输出功率、接收机可用灵敏度、使用的天馈线、通信地点的传播环境、选用的传播模型等1043.4覆盖设计n覆盖预测:将已选择的基站站址和参数输入规划软件,由计算机仿真来完成 n网路建成

39、后,要通过路测对规划进行检验,并针对路测中发现的不足,通过调整该地区基站数、站址等进行网路调整和优化,以达到预期目标 1053.4覆盖设计n天线分集接收 n分集天线间的距离D:为了保证分集效果,接收天线和分集接收天线间保持的一定空间间隔通常根据参数、天线有效高度h,来设计分集天线间的距离D。=h/D在900MHz时取10,在1800MHz时取20n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分集天线间的距离可根据现场安装条件的实际情况,大约选在3.54.5m之间 1063.4覆盖设计n收发天线之间的水平距离di隔离度为30dB时是2隔离度要求30dB时,应使di2为波长在900MHz时,=0.32m在1800MHz时,

40、=0.16m n空间分集除获得抗衰落分集增益外,还可获得3.5dB左右的设备增益 1073.4覆盖设计n系统均衡 n目的:为了保证通信,满足双向间MS和基站最低接收灵敏度的要求由于基站和MS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不同,因此在系统仿真前,必须进行系统均衡如上行信号覆盖大于下行信号覆盖,小区边缘下行信号较弱,易被其它小区的信号“淹没”如下行信号覆盖大于上行信号覆盖,MS被迫守候在强信号下,但上行信号太弱,话音质量不好n上下行功率平衡并不意味着绝对相等 1083.4覆盖设计设:基站发射机天线前端功率为Poutb,基站天线增益Gab,空间损耗Lp,MS天线增益Gam,MS接收电平为Pinm,衰落余量Mf

41、,基站发射机天线共用器损耗Lcb,基站接收机分集增益Gdb,基站发射机端口功率Pbt,基站接收机端口功率Pbr 1093.4覆盖设计下行链路:Pinm+Mf=Poutb-Lcb-Lfb+Gab-Lp+Gam 上行链路:Pinb+Mf=Poutm+Gam-Lp+Gab-Lfb+Gdb比较两式:Pinm-Pinb=Poutb-Poutm-Lcb-Gdb 设:MS接收机最小输入电平(接收机灵敏度)为 -102dBm;基站接收机最小输入电平为-106dBm;基站天线共用器损耗Lcb=5dB;基站接收机分集接收增益Gdb=2dB;上下行链路平衡当MS发射功率Poutm=2W(33dBm)时,基站输出功率

42、Poutb=44dBm(31W)110本章小结n天线的基本特性主要包括方向图、增益、极化、带宽、辐射特性等。基站天线主要有全向天线、定向天线、特殊天线和多天线系统。利用天线机械下倾、电下倾改善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可用两种方法实现。智能天线可有效降低网络中的同频干扰,GSM系统中采用的是多波束智能天线 nOM模型是常用的电波传播预测方法之一,给出准平滑市区的场强中值,其他地形、地物给出相应的修正因子,任意地形、地物的电波传播衰耗中值可表示为LA=LT-KT,而LT=Lbs+Am(f,d)-Hb(hb,d)-Hm(h,f),KT=Kmr+Qo+Qr+Kh+Khf+kjs+Ksp+Ks。其中,KT根据具体地形、地物确定 111本章小结n由于多径效应引起的快衰落,其场强瞬时值变化符合瑞利分布。由气象条件、阴影效应引起的慢衰落,其场强中值变化符合对数正态分布 n在系统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要提高系统的通信概率,只能缩短通信距离,以减小路径衰耗中值,即系统以减小传播距离为代价提高通信概率 n为了保证通信质量,必需满足双向通信的移动台和基站最低接收灵敏度的要求,必须进行系统均衡 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