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了解的地震知识.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67187223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所了解的地震知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我们所了解的地震知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们所了解的地震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所了解的地震知识.ppt(2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引言引言1.研究背景继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8.0级大地震后,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已确认造成13895人死亡、13864人失踪。由此可见,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多么的渺小。面对天灾、面对地震,我们与其无法抗衡,我们唯一可以做的是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了解地震的成因、更知晓如何在地震里保护自己。我们由此展开了研究关于株洲市二中高二年级学生对地震的了解的相关调查。2.研究目的 1希望通过此调查,同学们可以重视自己的人生安全。希望通过此调查,认识到了解自然灾害的必要性,以及掌握必要的求生技巧。希望通过此调查,同学对地震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如级数、前兆等)。3.研究时间2

2、011.3.202011.4.34.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其中,调查法指的是对高二部分班级分发问卷,调查对象为学生。正文正文1.问卷调查数据及结果分析我们运用自己制定的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经过深入的调查和仔细的统计,我们得到比较全面的数据。本次调查表共发120份,收回100份。下面是调查得到的具体数据及我们对现状的分析。1.凭感觉如何判别近震?本题的正确答案是地震波到来时,若先上下颠动明显,尔后摇晃,即为近震;而上下颠动不明显,而以左右摇晃为主,为远震。大部分的同学还是能够选择出正确的答案,证明大家对地震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地震发生时先上下震动,纵波传播速度3.5

3、-10千米/秒,能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地震时,纵波先到达地表,所以人先感觉到地面上下振动。但由于纵波衰减比横波快,所以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只感到水平晃动。地球上一年大约发生多少次地震?本题的正确答案是地球一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但绝大多数都是很微弱的,对人不造成伤害的。有严重危害性的地震大约只有不到20次。大多数的同学对此都不太了解,都选择了最少的选项:地球一年大约发生50万次。或许大家都小瞧了大自然的神奇,原来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地震对于地球来说就如同家常便饭。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多么的渺小啊!3.对于地震的安全逃生技能你了解得多吗?对于地震的安全逃生技能,大多数同学的了解还不到位,

4、都还只是停留在略知一二的岑面,甚至还有一部分同学对此几乎完全不了解。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学校。以下是学校避震的相关措施及注意事项,请大家注意:1、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2、不要回到教室去。3、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4、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前!不要到阳台上去!4.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哪些?以上是对地震前兆了解的人数,从数据上来看大家对地震的前兆还是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系统的来看大家对前兆还只是有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并没有具体系统的认知下面就是对地震前兆有一个比较的总结。地震前兆异常可归为10大类,分别是:地震学前兆、地壳形变、重

5、力、地磁、地电、水文地球化学、地下流体(水汽、气、油)动态、应力、应变、气象异常以及宏观前兆异常。地震的宏观异常又包括:地下水异常、生物异常、地声异常、地光异常、电磁异常、气象异常等。5.世界观测史上震级最大的地震是以上是同学们对世界观测史上震级最大的地震的了解程度,正确答案应该是智力大地震为9.5级。这说明大家对智力大地震(1960年5月21日)并没有一定的了解,下面就是关于史上震级最大的地震的资料:1960年智利大地震,又称为瓦尔迪维亚大地震,发生在1960年5月22日,是观测史上记录到规模最大的地震,其矩震级为9.5级。这次地震也引起海啸侵袭智利、夏威夷、日本、菲律宾、新西兰东部、澳洲东

6、南部与阿拉斯加的阿留申群岛。6.下面关于有感震级判断正确的是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关于地震大部分同学了解不是很多,关于有感地震的含义,也许许多学生不能明确。在这里,我们通过查资料,了解到在地震科学中,有一种按振动大小和破坏程度的分类,把地震分为:微震、有感地震、破坏性地震、严重破坏性地震、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有感地震是其中的一种。有感地震,简单地说,就是人们能够感觉到的地震。对于一个地震来说,由于不同的地点振动大小和破坏程度也不同。因此,在地震科学中,是把震中附近的人的感觉和破坏程度作为衡量地震类型的标准。地震是否有感和有感的程度,与地震震级、震中距和震源深度有关。据统计,一般震级

7、在3级以上,烈度在度以上,地震开始有感。有感地震就其造成人的感觉程度,基本可分为以下3类:1.轻微有感2.明显有感,3.强有感,烈度在度以上。有感地震相对于破坏性地震来说,是一种经常遇到的地震。.关于地震,你是否认为动物比人类更加敏感?通过调查,同学们对动物能预测地震是相信的,虽然没有确切数据说明,但我们能作为参考。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预报风暴,老鼠能事先躲避矿井崩塌或有害气体等等。至于在视觉、听觉、触觉、振动觉,平衡觉器官中,哪些起了主要作用,哪些又起了辅助判断作用,对不同的动物可能有所不同。伴随地震而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振

8、动、电、磁、气象、水氡含量异常等),往往能使一些动物的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发生异常反应。你认为下一次灾难性的地震会在不久的将来再一次发.按理来说,这本是个可有可无的问题。因为事实不可能遵循人之所想,但经统计,有72%的参与此项调查的人都选择了相信,仅有28%的参与者不相信这个猜测。这一结果着实让我们吃惊。但仔细想想,出现这样的结果并非无原因。从2008年5月12日14:28分的8.0级的汶川地震到北京时间2010年1月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的海地地震,再到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发生在日本的9.0级。如此频繁发生的地震难免让人感到恐慌。但我们应该静下来思考,这真的是百分百的

9、天灾吗?难道和人类活动没有任何关联?当然不是这样。有专家猜测,日本地震并非真正的地震,而是他们在地下进行的核试验失去了控制,才引发这场骇人的悲剧。敬畏自然,保卫自然,是我们自小就耳熟能详警语,而今,人们却早把它抛掷脑后,我们是不是真该反省反省自己的行为了?相信深思熟虑后,大家能得出一个让自己,也让大自然满意的答案!.关于日本地震你了解得多吗?最近发生的日本地震引起热议纷纷,但据统计数据而观,对日本地震了解较多的人仅为调查总人数的23%,而只知道日本地震发生过,其他一概不知的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3%,但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对日本地震稍微有所了解人为44%,接近调查总人数的一半。统计数据表明:我市关注时

10、事的市民比较多。这是个好现象。以下为关于日本地震的官方整理资料: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东京有强烈震感。地震引发的海啸影响到太平洋沿岸的大部分地区。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4月1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将此次地震称为“东日本大地震”。截至当地时间4月12日19时,此次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13232人死亡、14554人失踪。日本地震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给全球人民带来了人心惶惶。结论结论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发

11、现经过近几年的地震频发,大家对地震的原因以及各种逃生技巧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还不是很全面的了解,有的甚至对地震没有任何了解。了解地震能够让我们在遇到地震时能冷静面对,为自己抢出一条求生之路。所以就有了我们这次的研究,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对大家有一定作用。意见和建议意见和建议避震要点避震要点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身体应采取的姿势: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

12、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2.强震过后如何自救强震过后如何自救1、地震发生后,应积极参与救助工作,可将耳朵靠墙,听听是否有幸存者声音。2、使伤者先暴露头部,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3、一旦被埋压,要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并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加固环境。4、地震是一瞬间发生的,任何人应先保存自己,再展开救助。先救易,后救难;先救近,后救远。3.附附 安全准备工作安全准备工作1.自己家的安全对策是否万无一失?平时的准备工作,是将受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基本。对大衣柜、餐具柜厨、电冰箱等做好固定、防止倾倒的措施。在餐具柜厨、窗户等的玻璃上粘上

13、透明薄膜或胶布,以防止玻璃破碎时四处飞溅。为防止因地震的晃动造成柜厨门敞开,里面的物品掉出来,在柜厨、壁橱的门上安装合叶加以固定。不要将电视机、花瓶等放置在较高的地方。为防止散乱在地面上玻璃碎片伤人,平时准备好较厚实的拖鞋。注意家具的摆放,确保安全的空间。充分注意煤油取暖炉等用火器具及危险品的管理和保管。加固水泥预制板墙,使其坚固不易倒塌。2.紧急备用品准备好了吗?(1)饮用水(2)食品、婴儿奶粉(3)急救医药品(4)便携式收音机、手电筒、干电池(5)现金、贵重品(6)内衣裤、毛巾、手纸等 3.从平时起,建立邻里互助的协作体制发生大地震时,可以预计在广大区域造成巨大灾害。在这种情况下,消防车、

14、救护车不可能随叫随到。所以,有必要从平时起通过街道等组织,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建立起应付发生火灾、伤员时的互助协作体制。从平时起,邻里之间应就一旦有事时互助协作体制进行商谈。积极参加市民防灾组织。积极参加防灾训练。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http:/ 百度百科地震词条http:/ 北京地震局地震问答http:/ 1960年智利9.5级大地震、附件一:问卷样本、附件一:问卷样本关于株洲市二中高二人际关系的调查问卷关于株洲市二中高二人际关系的调查问卷你好!我们是来自G0907班的研究性学习小组。请你花几分钟时间回答以下几个问题,谢谢你的合作!1.凭感觉如何判别近震?地震波到来时,若先上下颠动明显,尔后摇

15、晃,即为近震 上下颠动不明显,而以左右摇晃为主,即为近震。以上都不正确2.地球上一年大约发生多少次地震?500万次 100万次50万次3.对于地震的安全逃生技能你了解得多吗?多 略知一二 几乎不太了解 4.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地壳变形、地下水异常变化地应力变化、地电变化、地磁变化、重力异常地声、地光、地温异常5.世界观测史上震级最大的地震是:中国汶川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日本9.0级大地震(2011年3月11日)智利大地震(1960年5月21日)6.下面关于有感震级判断正确的是: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大于、等于6级,小于

16、7级的称为强震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7.关于地震,你是否认为动物比人类更加敏感?是不是8.你认为下一次灾难性的地震会在不久的将来再一次发生吗?会不会9.关于日本地震你了解得多吗?多 略知一二 除了发生地震以外,几乎不太了解谢谢你的合作,因为你的参与,我们更加完善!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曹嘉健:曹嘉健: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觉得自己收获的不仅是一份实践报告,更有对许多事更深的体会。当然,不仅是我,组内的每个成员也都受益匪浅。首先,我们分工协作,这让我们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大家都非常清楚自己的职责所在,每一个组员都积极的参与,努力地做好被安排得事,能对自己所要负责的项目尽职尽责。同时,在调查活动

17、中,我们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只有在团队中,取长补短,才能达成目标。我们之间相互鼓励,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遇到的困难,最终圆满的完成了所有的研究项目。在新的时代里,我们中学生要具有新的形象。我坚信,只要我们具备敢于创新、重于实践的新形象。我们中学生是能够与时俱进的!王佳燕:王佳燕:是进高中以来的第三个研究性学习,因为经过了第一次的实践,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学到了怎样合理安排?怎样更好的合作?所以,第三次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比第一次来得更成熟,更紧凑。第一次中,给我们最印象深刻,最让我们受到启示的,就是怎样提高效率,让这件事更好更快的完成。从选课题上有了明确的方向,

18、没有像第一次一样犹豫不决,半天不能达到共识。但有一样没有变,就是从每个成员中汲取知识,获取更多的意见,建议,听取不同的方案,以便选择一个最佳的,也是大家都感兴趣的。所以,在研究过程中,同学们的热情很高,都在积极的完成自己的任务,大家也互相帮助,将不足改善,同学们合作的很愉快。不仅学到了团结协作,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与默契,更多的是对能力的一种培养,对事物的探索精神。在完成课题中,仍然有一些问题,不过我们都在不断地改进,希望下次我们能做的更好!胡蝶:胡蝶:通过这次的研究性学习,我充分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我的同学们积极发挥个人的特长优点,互相取长补短,努力的为这次的研究性学习贡献个人的力量

19、。我们用过培养集体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融入集体,为集体的利益努力!此次研究型血系同时也带给了我们一个机会,一次今后走向社会学习的预先练习,而绝非纸上谈兵。当然我们这次的实践活动也并无没有缺点,但我相信,下次的实践活动我们会吸取教训,做的更好!宁玉:宁玉: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明白了什么是团队精神,什么又是合作。在开放的情境中主动锻炼,亲身体验,在愉快中主动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在研究性学习中不断的收获,得到锻炼,提升自我。研究性学习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单凭一人之力是无论无何也无法完成的,这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合作,是整个团队,是大家的共同努力。这让我深有体会。有人说90后是自

20、私的一代,不爱帮助人,然而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们分明看到了热情助人的同学,也看到了合作的巨大力量,组员们为了调查各种数据,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我们却没有人说三到四的。特别是组长,为了每个人都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她在分配任务上是花了很多心思的。大家合作的气氛也十分的愉快。这次研究性学习让我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使我们以后再社会上能有一项思维和技能,受益匪浅。陈青青:经过这一次的研究性学习,发现并收获了很多。地震灾害是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亦是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近几年愈发频繁的地震带给人们许多阴影。希望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对地震的深入调查和思考,能从中获得一些关于地震的知识。也希望更多人在这方面能够多一分了解,多一分关心,面临类似于地震的灾难时,能很好地保护自己,帮助、拯救他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