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输血应急预案(精选多篇).docx

上传人:wj151****6093 文档编号:67135866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46.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输血应急预案(精选多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2023年输血应急预案(精选多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输血应急预案(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输血应急预案(精选多篇).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输血应急预案(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输血反应应急预案 输血反应应急预案 1.立即减慢或停止输血,换输液器,输生理盐水。2.报告医生遵嘱给药。 3.一般输血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做好记录。4.必要时填写输血反应报告表,报输血科。 5.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应保留血袋并抽取患者血样一起送输血科。6.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 推荐第2篇:输血反应应急预案 输血反应应急预案演练 演练内容:输血反应 演练时间:2023-07-17 演练地点:病房 参加人员: 全体医护人员 患者,男,张三,50岁,于14:50输入悬浮红细胞2个单位,16:00患者出现寒战、

2、胸闷憋气、呼吸急促、腰部酸痛、恶心呕吐、四肢麻木、头痛。立即启动输血反应应急预案。 应急处理流程:出现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生理盐水通知医生并报告护士长一般反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重反应:配合医生立即抢救,吸氧安慰病人,减少焦虑按医嘱及时给药保存输血袋及余血送输血科,必要时取病人血样一起送输血科加强巡视及病情观察,做好处理并记录。 演练过程:1.责任护士发现患者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关闭输血通道,通知护士甲携带生理盐水及新的输液装置至床旁。护士甲更换输液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通知护士乙推抢救车并报告医生。 2.护士乙推抢救车至床旁,回去继续拿心电监护仪及吸氧设备至床旁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及吸氧

3、。通知护士长及科室主任。给患者加被服保暖后负责其他病房的治疗,维持病房秩序。 3.护士长进入病房,安抚患者及家属,督导抢救工作。4.16:10护士甲测得患者T:37.0摄氏度、P:105次/分、R:23次/分、BP:90/60mmHg.告知医生,医生口头下达低分子右旋糖酐250ml静滴,责任护士大声复述一遍医嘱后予以低分子右旋糖酐250ml静滴。护士甲遵医嘱予以采集患者血样送检,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变化。16:30测患者T:38.0摄氏度、P:106次/分、R:22次/分。BP:85/56mmHg,医生口头下达生理盐水250ml+多巴胺100mg静滴(根据血压调节滴速)责任护士大声复述一遍医嘱后予

4、以生理盐水250+多巴胺100mg静滴。尽快采集患者尿液测定尿血红蛋白,注意观察患者尿液颜色,正确记录尿量。16:45测得T:39.0摄氏度、P:110次/分、R:24次/分、BP:96/65mmHg。遵医嘱予以物理降温。医生口头下达地塞米松5mg静推,责任护士大声复述一遍医嘱后予以地塞米松5mg静推。17:00测得T:38.5摄氏度、P:100次/分、R:21次/分、BP:100/66mmHg。17:15测得T:37.8摄氏度、P:92次/分、R:21次/分,BP:101/65mmHg。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观察病情变化,稳定患者及家属情绪。保留血袋剩余血。 5.责任护士负责做好抢救记录,填

5、写输血不良反应报告表交护士长,上报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输血科。 6.责任护士与护士甲共同查对抢救车药品物品并及时补齐。 推荐第3篇:应急用血预案及输血设备故障应急预案 血库关键设备发生故障时应急预案 血库是医院重要辅助科室之一,一旦发生仪器故障,影响临床用血,为使临床输血迅速、有序、妥善的处理,最大限度降低损害程度,保护患者生命健康,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启用本预案。 一、值班人员为第一时间责任人。 二、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值班人员应及时向科主任汇报,科主任上报给医务科、主管院长或者总值班,院长或者总值班通知器械科联系厂家工程师进行维修。任何人不得隐报、瞒报和拖延。

6、 三、值班人员立即按以下具体发生故障设备启用预案。 (一)贮血冰箱 血库备有42储血冰箱及-20低温冰箱各一台,并定期检查状态。平时不允许关闭专用储血冰箱报警功能,日常必须按照规定观察并记录温度。一旦某冰箱发生温度异常报警,立即查明原因,不能快速排除故障的,迅速联系血站,将储存在此冰箱中的血液全部转存至血站。由血库负责人电话通知医院设备科,如果工程师检查后认为修复时间预计大于3天或者无法估计,则向医务科汇报情况。 (二)离心机 当日常使用的离心机出现故障后,首先把电源关掉,5分钟后再打开电源,检查是否正常工作,如仍不正常而有急需输血者,可临时启用备用离心机进行配血,但要调整好离心时间和离心力。

7、 对离心机出现的故障不能解决的,通知设备维修人员,尽快维修,同时上报负责人。 (三)血库负责人每周检查一次设备,观察运转情况,并有记录。控制输血严重危险的预案 建立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传染疾病、输注无效) 预案,有效预防与处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防止输血传染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和 追溯疾病源、减少与预防血液输注无效。 输血库负责输血不良反应、输注无效的原因调查与上报,并反馈给血站。协助医院对输血传染疾病的调查与上报。 检验科负责对输血前传染病指标的检测,并做好质控工作。 医务科及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对输血严重危害(SHOT)的处臵与鉴定工作。院内感染管理科负责传染病

8、疫情上报。 一、输血不良反应监控、调查及处理程序 (一)输血过程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二)疑似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 (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通知输血库对原血液标本进行复检、不完全抗体筛

9、查及交叉配血试验。抽取剩余血液送输血库重新进行血型检定和交叉配血; (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 (5)如怀疑由细菌污染引起的,按我院相关规定执行,取剩余血进行细菌培养鉴定; (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 5-7 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三) 输血库在接到发生严重输血溶血反应的报告后,应迅速进行调查,以确定原因、结果,要及时通报临床科室,汇报科室领导,并书面报告医务科。 (四)输血完

10、毕,对有输血不良反应的,主管医生应逐项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 ,24 小时内送输血库保存。输血库每月统计上报医务科。 (五)输血库在接到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报告并初步核实后,要立即通知血站, 并协同医务科、临床科室等做好证据保全的工作。 二、输血传染疾病处理程序 (一)输血传染疾病发生者,从采供血机构和用血机构追溯传染源头。 (二)核查相关献血者资料及相同受血者感染情况。 (三)检查受血者输血前传染病指标检查情况。 (四)具体流程如下:输血传染病处理流程 疑似患者输血传染病(确认HIV、HCV等传染病) 献血员(血站) 输血前传染病检测(医院) 当时实验记录及质控 患者在输血后到目前为止是否

11、有其他感染途径或机会 献血员目前是否阳性 用到其他患者目前情况 当时试验记录及质控 三、血液输注无效预防处理措施 (一)选用单一供者血制品,尽可能减少患者与多个供血者抗原接触。 (二)采用自体输血。 (三)去除血制品中的白细胞。 (四)尽可能避免在受血者存在脾肿大、感染、发热、药物反应、急性失血、DIC、溶血等因素时输血。 (五)紫外线照射灭活抗原提呈细胞功能。 (六)采用配合型血液成分输注。紧急用血预案 一、目的 为保障紧急抢救患者情况下临床血液能快速安全输注于临床,制定紧急用血工作预案。 二、编制依据 (一)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三)临床输血与技术,人民卫生出

12、版社,第二版。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五)艾滋病防治条例 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统一领导,分工负责。严格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临床紧急用血进行管理,确保输血安全。 四、组织及职责 (一)临床紧急用血协调小组 组 长:副院长(赵应群) 副组长:医务科副主任(刘必祥) 检验科主任(刘强) 成 员:临床各科主任 (二)临床紧急用血协调小组职责 1、医务科主任负责紧急输血应急工作的统一领导、决策和现场指挥。 2、医务科负责各科室协调与信息上报,并监督执行预案。 3、血库负责预案的具体实施。 4、临床各科主任具体负责各科室的应急工作。 五、紧急配合性用血管理流程 (一)首先为患者建立通畅

13、的静脉通路,输血前采集血型鉴定、交叉配血、病毒筛查试验用的血标本,并同时通知血库做好紧急用血准备。 (二)如遇突发事件有多名伤员需要紧急输血,应由专人负责血液申请并与血库联络。每个患者的血标本和输血申请单上应清楚地标明患者姓名和唯一性标识(门诊号或住院号)。若无法识别患者(如患者昏迷),可在病案号的基础上加其他标识(如无名氏1号、无名氏2号),避免在确认受血者身份和粘贴血标本标签时出错。 (三)如果在短时间内患者由急诊转入病房,如果继续输血应重新采集配血样本,避免因标识不一致导致错误。如果患者情况不允许重新采集样本,应第二份临床输血申请单上注明患者的门诊号,以便血库技术人员确认处理的是同一名患

14、者。 (四)血库确认库存血液不足无法满足临床需求时,立即与南京市血液中心联系调配所需血液制品。如果血液中心血源无法保证供应,应与医院临床紧急用血协调小组负责人联系,领导与临床科室协调沟通同意后,可进行相容性输注。输注前须与患者或其亲属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说明相容性输注利弊。各部门应做好相关记录。同时积极和浦口区中心医院联系从其血库调配相应血源 (五)血库在接到临床医生注明“相容性输注”的临床输血申请单及血标本后,如病情“危急”且不知患者血型情况下,可进行相容性输注。血库应在1015分钟内发出第一袋未经交叉配血血制品,并在输血报告单标明发血时尚未完成交叉配血试验。此后,应尽快鉴定供、受者血型。 (

15、六)ABO血型系统相容性输注原则 1 体情况而定。当患者原ABO血型的红细胞与新采集的患者血标本血清相合时,可以输注与患者原血型同型的血制品(在改输原同型的血液时,须更换输血器)。若交叉配血试验由于ABO抗体所致不合时,则应继续输注O型红细胞。 2(七)Rh血型系统相容性输注原则 1、红细胞制品 (1)血库首先对患者进行RhD抗体筛查,阳性应进行效价测定。 (2)RhD抗体阴性者,可一次输注RhD阳性ABO同型的红细胞。 (3)Rh血型不合溶血为迟发性溶血反应,RhD抗体阴性患者如危及到生命安全时,紧急情况下可以输注RhD阳性ABO同型的红细胞。输注应密切监测患者溶血相关指标,如有溶血迹象立即

16、停止输血。 注意: (1)Rh阴性患者输注Rh阳性红细胞后,如果需要再次输血,必须输注Rh阴性红细胞制品。 (2)对于Rh阴性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或未成年女性不轻易发给RhD阳性红细胞制品。如无RhD阴性血液,不立即输血会危及患者生命,此时须采取以下措施:告知患者和家属病情,并说明在紧急情况下输注的利与弊,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注明给患者带来的后果和并发症:并强调会给以后妊娠带来不良后果,可能导致妊娠的流产、早产或新生儿溶血病等不良后果(特别是对未生育的女性);知情后患者或家属签字认可。报医务科批准同意后才能实施。 2、血浆、血小板制品 (1)应首选Rh阴性制品,其次选择Rh阳性制品。(输注Rh阳性制

17、品应密切关注患者情况,血浆、血小板制品会混入少量红细胞)。 (2)Rh阴性制品输注给Rh阳性患者时,输注前应对Rh阴性血浆、血小板制品筛查RhD抗体,抗体阴性者可输注给Rh阳性患者。 注:紧急用血可以欠费进行,血库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发血。 六、应急预案响应与终止 (一)在正常工作日,医务科接到需紧急用血抢救事件后,立即报告医务科主任及相关人员。 (二)节假日及下班后,总值班接到紧急用血事件后,立即报告医务科及代班领导。 (三)接到严重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群伤事件后,按突发事件应急用血预案执行。 (四)接到紧急用血事件通知的科室,应做好输血前一切准备工作,包括血样采集、标识及送检和取血的

18、前期准备。 (五)紧急输血无患者家属签字的需报医务科备案,所有需签署的同意书随后补签。 (六)紧急输血抢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抢救成功或患者死亡,则该事件预案终止。 七、总结评估与改进 对每一起临床紧急用血事件,要进行总结评估,及时发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医院紧急用血协调小组定期组织对本预案进行调整和修订。 八、附则 (一)本预案由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二)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推荐第4篇: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为更好地控制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医护人员应该知晓识别和确定潜在的输血不良反应症状和标准,一旦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时能及时有效地进行规

19、范应急处理,为此特制定本预案。 1.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护士依据血液输注与护理管理程序观察记录病人症状和体征,发生疑似输血反应时应立即通知主管医师和血库人员,一旦出现可能为速发型输血反应症状时(不包括风疹和循环超负荷),立即停止输血,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1.1发热反应: 输血中或输血后1-2小时内,体温升高1或以上,有时伴头痛、烦躁、皮肤潮红等。 1.2溶血反应: 急性溶血反应:寒战、发热、头痛、腰背痛、恶心、呼吸困难、血红蛋白尿、尿少,严重者出现DIC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全麻下手术区出现严重出血及低血压。 迟发性溶血反应:输血后1天以后出现低热、黄疸、血红蛋白尿。 1.3过敏反应: 荨

20、麻疹、皮疹、哮喘、腹泻、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1.4输血后紫癜: 输血一周后出现瘀斑、瘀点、黏膜出血、血小板减少,严重者出现内脏和颅内出血。 1.5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 常在输血后30-60分钟内突然寒战、发热、干咳、哮喘、呼吸急促窘迫、紫绀,伴有血压下降、休克、肾功能衰竭。 1.6肺微血管栓塞: 临床表现为突然烦躁,极度呼吸困难,严重缺氧。 1.7循环超负荷: 输血过快或过量导致心力衰竭或急性肺水肿。 1.8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 常发生于输血后2-30天,发热、红斑,严重者出现红皮病、水疱和皮肤剥脱,多伴有全血细胞减少。 1.9细菌性输血反应: 低血压、发热、发冷、呼吸

21、困难,严重者出现少尿、休克甚至DIC。 2.血库工作人员查找原因,首先血库应调查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确定是否发生了溶血性输血反应。立即查证: 2.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2.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试验,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同时用受血者发生输血反应后的标本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需外送)。 2.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2.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2.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

22、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2.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2.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2.8输血后献血员和受血者标本应依法至少保存7天,以便出现输血反应时重新进行测试。 3.临床医师对症处理措施 3.1依据输血不良反应识别和处理措施对症处理。 3.2临床医生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送血库,并在病程记录中记录。 4.血库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相关检测和评价,与临床医师尽快找出输血反应原因,职能部门会同血库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由血库详细填写输血反应反馈单送回临床。危及生命的反应立即上报医务科及输血管理委员会,相关资料长期保存。 推荐第5篇:输血科应急

23、工作预案 Xx医院 输血科应急工作预案 1 在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和输血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和指挥、协调、监督下进行科学合理地抓好应急保障措施落实工作。 2 通讯协调:当发生紧急医疗事件需要大量紧急用血或紧急输血不良事件时,值班医护人员通知本科室主任和/或医院总值班。由医院行政总值班(或业务总值班,医院紧急医疗应对小组,医务科)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参与救治处理。 3 人员协调:相关人员接到紧急事件通知,根据事件人数、性质和可能用血量,相关科室科主任通知本科非值班人员加班; 4交通协调:血站送血由血站专用送血车送达,如因故车辆不能使用,可使用医院救护车、公务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到血站取

24、血。加班工作人员可由医院救护车接送或自行解决交通工具。 5当关键设备故障(如储血冰箱、储浆冰箱、离心机等)、停电、网络故障时,采取如下措施: (1)立即通知设备维修科、网络中心,派员维修。 (2)储血冰箱、储浆冰箱温度监测出现不符时,立即动用备用冰箱,血液转移至备用冰箱。 (3)离心机损坏,立即维修。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采用盐水法和聚凝胺法。 (4)网络故障时,血液不能通过网络发出,采取手工发血(手工发血记录单),做好登记记录,待网络恢复后补电子发血记录单。 (5)我院采取双回路电源,一般不会停电。当发生停电时间较长时,可使用UPS电源。 6 密切观察此次事件进展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7

25、 对本次事件应急状况及时总结,汇报上级有关部门,不断改进应急能力。 推荐第6篇:输血溶血反应的应急预案演练 西电集团医院普通外科 输血反应的应急演练 一、演练目的: 通过情景模拟演练,提高医生、护理人员对患者发生输血溶血反应应急处理能力。 二、参加人员: 组长:闫国诚主任(总指挥) 副组长:吴宏、杨玲云 参演人员:王建军 赵雪雅 王娜。 三、演练内容背景: 普外科15床张三诊断为:脾破裂术后。因患者大量失血,急诊手术后给予输注红细胞悬液治疗,输血治疗时患者发生输血反应。 四、演练场景及记录 2023年10月28日 19:00演练开始。 演练地点:普通外科病房。 演练场景: (场景)2023年1

26、0月28 19:00责任护士赵雪雅巡视观察15床患者输血时发现患者胸闷、恶心呕吐、头胀痛、四肢麻木、腰背剧疼等,立即停止输血。呼叫值班护士王娜,立即推取急救车,回到病房为患者更换输液器,输生理盐水维持输液通路,保留血袋及输血器。 19:01 值班护士王娜立即通知护士长、值班医生王建军。 19:02 值班医生王建军查看病人,立即采取相应紧急处理。 19:02 责任护士王娜立即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5mg静推、5%碳酸 氢钠250ml静滴。同时护士赵雪雅给患者心电监护及测量体温、吸氧。 19:10 在抢救过程中,患者出现寒战、发热、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护士赵雪雅立即给予建第二路静脉通道,并遵医嘱低分子

27、右旋糖酐静滴。血压稳定时呋塞米60mg静推。 19:02 护士赵雪雅给予患者保暖及心理护理,关心患者及家属,稳定患者情绪。并做好抢救记录,核对、检查、封存血袋和输血管道,并抽取患者血样一同送输血科检验。 19:20 患者病情平稳,王建军医生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不良事件报告卡,向科主任汇报,上报输血科、医务科、护理部。 五、闫国诚主任宣布演练结束。 演练结束后所有参演人员及科室在岗人员到普外科医生办公室集合,对本次演练进行总结评估。 推荐第7篇:输血溶血反应的应急预案演练 输血溶血反应的应急演练 时间:2023.07.10 参加人员:所有护理人员及值班医生 指挥:杜振华护士长 演练场景及记录 场

28、景:12床患者发生输血反应 演练记录: 1、责任护士徐萍巡视观察12床患者输血时发现患者胸闷、恶心呕吐、头胀痛、四肢麻木、腰背剧疼等,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器,输生理盐水维持输液通路,保留血袋及输血器。 2、值班护士衣桂蕾立即通知杜振华护士长、殷宪义值班医生。 3、殷宪义值班医生查看病人。 4、责任护士徐萍立即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5mg静推、5%碳酸氢钠250ml静滴。同时责任护士张平给患者心电监护及测量体温、责任护士颜利群给患者吸氧。 5、在抢救过程中,患者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酱油色)。同时伴有寒战、发热、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责任护士衣桂蕾立即给予建第二路静脉通道,并遵医嘱血浆、低分子右旋糖

29、酐静滴。血压稳定时呋塞米60mg静推。 6、护士长杜振华给予患者保暖及心理护理,关心患者及家属,稳 1 定患者情绪。 6、护士徐萍做好抢救记录,核对、检查、封存血袋和输血管道,并抽取患者血样一同送输血科检验。填写溶血反应报告卡,报护士长、科主任、上报输血科。 7、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加强床边交接。 8、科内讨论,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总结:本次演练总体反应及时、指挥有条不紊、各组人员能各就其位、分工明确、不混乱、各组人员配合较好。 存在问题 1、有些护士不严肃,与护士认为只是演练有关。 2、熟练程度稍有欠缺。改进措施: 1、将存在的问题立即反馈给个人,及时整改。 2、护士长将演练的结果及存在

30、的问题在科室会议上反馈 。 3、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强化应急意识。 记录人: 殷宪义 抢救流程 发生输血反应 立即关闭输血通道,更换输液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报告医生 给氧,遵医嘱用药 保留未输完的血袋和输液管道 寒颤时注意保暖,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 监测尿量,做血红蛋白测定 填写溶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 做好抢救记录 治疗重点: 抗休克:静脉输入血浆、低分子右旋糖酐或同型新鲜全血以纠正休克,改善肾血流灌注;: 保护肾功能,血压稳定时静脉输注20甘露醇(0.51gkg)或呋塞米(速尿)4060mg,必要时每4小时重复1次,直到血红蛋白尿基本消失为止;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250ml以碱化尿液,促

31、进血红蛋白结晶溶解,防止肾小管阻塞; 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 防治DIC(弥漫性血管内溶血)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或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从而引起一个以凝血功能失常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是许多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严重病理状态,是一种获得性出血性综合征。 如果输入的异型血量过大或症状严重时可考虑换血治疗; 发生少尿、无尿时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 推荐第8篇:输血溶血反应的应急预案演练全文 输血溶血反应的应急演练 时间:2023.4.11 参加人员:所有护理人员及值班医生 指挥:护士长 演练场景及记录 场景:12床患者发生

32、输血反应 演练记录: 1、责任护士巡视观察12床患者输血时发现患者胸闷、恶心呕吐、头胀痛、四肢麻木、腰背剧疼等,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器,输生理盐水维持输液通路,保留血袋及输血器。 2、值班护士立即通知护士长、值班医生。 3、值班医生查看病人。 4、责任护士立即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5mg静推、5%碳酸氢钠250ml静滴。同时责任护士王贺给患者心电监护及测量体温、责任护士刘冬艳给患者吸氧。 5、在抢救过程中,患者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酱油色)。同时伴有寒战、发热、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责任护士鲍春花立即给予建第二路静脉通道,并遵医嘱血浆、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血压稳定时呋塞米60mg静推。 6、护士给

33、予患者保暖及心理护理,关心患者及家属,稳定患 者情绪。 6、护士做好抢救记录,核对、检查、封存血袋和输血管道,并抽取患者血样一同送输血科检验。填写溶血反应报告卡,报护士长、科主任、上报输血科。 7、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加强床边交接。 8、科内讨论,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总结本次演练总体反应及时、指挥有条不紊、各组人员能各就其位、分工明确、不混乱、各组人员配合较好。 存在问题 1、有些护士不严肃,与护士认为只是演练有关。 2、熟练程度稍有欠缺。 改进措施 1、将存在的问题立即反馈给个人,及时整改。 2、护士长将演练的结果及存在的问题在科室会议上反馈 。 3、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强化应急意识。 记录

34、人: 抢救流程 发生输血反应 立即关闭输血通道,更换输液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报告医生 给氧,遵医嘱用药 保留未输完的血袋和输液管道 寒颤时注意保暖,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 监测尿量,做血红蛋白测定 填写溶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 做好抢救记录 治疗重点: 抗休克:静脉输入血浆、低分子右旋糖酐或同型新鲜全血以纠正休克,改善肾血流灌注;: 保护肾功能,血压稳定时静脉输注20甘露醇(0.51gkg)或呋塞米(速尿)4060mg,必要时每4小时重复1次,直到血红蛋白尿基本消失为止;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250ml以碱化尿液,促进血红蛋白结晶溶解,防止肾小管阻塞; 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 防治DIC(

35、弥漫性血管内溶血)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或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从而引起一个以凝血功能失常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是许多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严重病理状态,是一种获得性出血性综合征。 如果输入的异型血量过大或症状严重时可考虑换血治疗; 发生少尿、无尿时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 推荐第9篇:输血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输血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为进一步加强临床规范、科学、合理用血的管理,提高输血工作质量,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妥善及时处理输血反应,特制定天全县人民医院输血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一旦发生输血反应应及时按以下应急预案

36、与处理程序处置。 一、应急处置措施 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 2、报告医生进行及时处置,并遵医嘱给药。 3、若为一般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 4、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报告输血科。 5、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并抽取患者血样一起送输血科。 6、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 7、如遇严重的输血反应,输血科应及时查找原因,指导临床对输血反应的处理。如怀疑输血感染,应向供血的中心血站报告,并配合调查处理。 二、应急处理流程 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严密观察并做好记录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怀疑严重反应时

37、保留血袋抽取患者血样送输血科必要时报告中心血站。 推荐第10篇:输血流程及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应急预案 输血流程及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应急预案 输血流程及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应急预案 输血流程及住院患者输血反应的护理应急预案: 1、检验科血库输血申请决定输血治疗前,临床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医生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凡输注全血、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手工分血小板等应ABO 血型同型输注,并要做交叉配血试验。机采血小板、冰冻血浆、冷沉淀等只要求ABO 同型输注。输血申请备血(全血、红细胞悬液、洗涤

38、红细胞、手工分血小板等):医生先开出输血申请单、处方,并注明准备输血日期,护士采血后将交叉单与血样本送血库登记。在预定输血日期带上处方、取血本、托盘、治疗巾到血库取血。当天输血:医生开出输血申请单、处方,护士采血后将交叉单、处方和血样本送血库登记,等候血库通知后,同时带上取血本、托盘、治疗巾到血库取血。输血申请血浆:原则上不备血,需要时直接送输血申请单和处方到血库,血库见处方溶解血浆,溶好后通知临床科室取血。由于电话通知容易出错,所以血库以收到处方笺为准。除血浆置换治疗等,需要超过1000ml 用量,才需提前和血库约血。机采血小板、冷沉淀等成分:医生开出输血申请单、处方,护士将输血申请单和处方

39、送到血库,血库负责与广州血液中心联系血小板、冷沉淀等成份,血液送达血库后,通知临床科室取血。输血申请分院由于用血量较少和无法预计,所以分院血库贮血量有限,特别是AB 型红细胞。所以AB 型血、用血量超过400ml 或4U 以上均需和血库联系和备血。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护士按医嘱和输血申请单上输血成分要求,在采血管(红色帽的EDTA 管)上贴条码标签,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号等,采集血样。抽取静脉血3 4ml 。由医护人员(非护工)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并填写受血者标本登记表。交叉配血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血库

40、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ABO 血型(正、反定型),Rh (D)血型,抗体筛查,交叉配血试验。取血交叉配血无禁忌后,血库通知医护人员到血库取血。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C 冰箱,至少15 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血液发出后原则上不得退回。输血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

41、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输血取回的血液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每单位红细胞悬液应在1小时内输完。输血流程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应急预案表1 输血不良反应的分类即发反应迟发反应免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溶血反应疫过敏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性溶血反应输血后紫癜反输血相关的血细胞或血浆蛋白应急性肺损伤同种异体免疫细菌污染反应含铁血黄素沉着症非循环

42、超负荷血栓性静脉炎免空气栓塞疫出血倾向输血相关性疾病性枸橼酸中毒反非免疫性溶血反应应电解质紊乱肺微血管栓塞临床处理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后(特别是怀疑溶血反应或细菌污染血反应)时: 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同时观察剩余血外观;对侧肢体采病人血(血常规管和肝素抗凝管)及血袋中剩余血( 最好和血袋一起), 送血库检测分析;留取反应后第一次尿送检(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由血管内溶血引起,尿中含血红蛋白);抢救填写专用的广东省中医院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一式两份,一份送血库,一份科室留底,各科护士长将结果回报护理部。临床上常常忽略的问题:几小时后才采患者的血,影响了直接抗球蛋白试验的检测;未留第一次尿,影

43、响了血管内溶血的检测。检验科(血库)处理血库收到输血反应的样本后,应立即检查:复核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记录;复核患者ABO 和RhD 血型(输血前留置样本,反应后采集的样本);复核供者ABO 和RhD 血型(输血前留置样本,血袋中剩余血);患者输血前、后样本与血袋中剩余血交叉配血试验,采用抗球蛋白法;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抗体筛选及鉴定;全血分析、肾功监测、游离Hb 测定等; 患者输血后血标本和血袋剩余血涂片检查和细菌培养(分别在4、22、37作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热原检查:医院药检室检查。存在问题不论是何种输血反应,是否所有检查项目均做?有无必要?我们建议只做直接抗球蛋白试验、血和尿游离Hb 测定、37血培养。是否要求医生开申请单?如何收费?* * 第11篇:发生输血反应时应急预案及程序 桂林市人民医院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回报制度 一、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的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或体征。输血不良反应科发生在输血时、输血后24小时内甚至输后几天至几十天发生。 二、在输血过程中,临床医师、护士应随时观察病人的情况,尤其在输血开始的5-15分钟,护士应注意严格观察患者情况,是否有体温升高、过敏反应、荨麻疹。输血后紫癜、休克、全身出血、血红蛋白尿、少尿或无尿等,输血结束后,认真检查静脉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现象。一旦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