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6955336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7.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二0二0年九月4 .实习实训实践现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5个、校内实践基地数63个、校内实践 教学工位2614个、2018学年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训时间113460 人日。在建全国首家省级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由国家发改委和河 北省政府共同出资5. 2亿元建设,2019年被评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 训基地。按照河北省委常委张古江要求,着力打造成全国全省实训基 地龙头品牌。5 .办学成效内设继续教育学院、技能鉴定站、干培中心,2018学年职业培 训9481人次、职业培训83803人日。与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局集 团有限公司、铁路工程局、轨道公司、中

2、车公司等200多家国有企 业和知名公司保持长期稳定良好关系,正在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70 个,其中当地企业16个。招生就业持续保持“入口旺、出口畅”良 好态势。已加入中国-中东欧职业教育国际联盟、中国职教学会轨道 交通专业委员会等职业教育集团9个,其中学院牵头成立河北省交通 职业教育集团。二、师资队伍学院建立了一支师德高尚、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专 任教师职称、年龄、学历等结构基本合理,职业素养、教学水平高, 兼职教师责任心和实践教学能力强,能够满足学院人才工作需要。(一)师资队伍结构学院有教职工615人,教职工额定编制数为349人,其中专任教师552人,专任教师中,专业教师395人,“

3、双师型”教师141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36. 70机2019学年,学院在校生9456 人,生师比 15. 38: 1。学院拥有一支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校外兼职教师总数61 人。学院重视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专家能手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 程建设、教学过程实施等作用,一方面吸纳他们共同开展专业设置、 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技术研发等工作,另一方坚持实践课程主 要由兼职教师承担的原则。表2T 2017-2019年学院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总额情况(二)师资队伍培养项目2017 年2018 年2019 年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总额(万元)7341.967. 28学院不断加强“双师型”教师

4、队伍的培养培训,依托职业院校教 师队伍素质提升计划、高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平台、教育部 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等平台,选派了多名教师参加多个不同专 题的培训与学习,开阔了广大教师视野,提升了职业修养。增加了与 专家、同行交流的机会与途径,增进了专业技能,提高了课程开发能 力、教学设计能力,以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院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出台了教职工进修管理办法 教职工日常业务培训管理办法,为不断提升教职工业务水平和岗 位适应能力提供保障。出台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评选及管理办法 专业带头人、课程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与管理办法,注重选拔 前的培养和选拔后的管理、使用,规定了教学名师、专业带

5、头人、课 程带头人、骨干教师在师德师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产学合作、 教科研等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他们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骨 干引领作用。学院设立了 5个名师工作室,名师享受学院中层干部待 遇,名师工作室近年来以名师带徒弟的方式培养青年教师66名。通 过施行名师工程,学院师资队伍的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得到了有效提 升。学院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充实师资队伍数量,优化师资队伍结 构,提升师资队伍素质。一是下力招聘学历、职称较高、专业对口的 岗位急需教师,公开招聘教授1名。二是鼓励教师晋升或转评高校教 师系列职称。本学年共晋升教授4名,晋升或转评副教授4名。三是 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

6、种培训和进修,提高教师的专业 理论水平;鼓励青年教师参加轨道运输相关专业研究生学历进修;鼓 励教师积极参加技能培训与考核,取得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学院 报销相关费用并认定双师资格;加强兼职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与教 学方法培训。努力实现专业技术人员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本学 年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的教师达894人次。四是鼓励并组织专业教师定 期到行业企业一线顶岗实践锻炼,出台了相关办法,规定了专业课专 任教师每年必须赴行业企业一线进行实践锻炼。经过锻炼,专业课教 师的技术技能水平逐步符合课程性质和实践教学的要求。五是师资培 训力度稳中有升,聘请职教专家进校培训两次,各系部342人参加。 教师参加

7、国家级培训15人次,1760学时。参加教育主管部门、行指 委、专职委等组织培训85人次,423人天。外出与河北工业职业技10 术学院、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交流学习多次。三、课程与教学学院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动态,积极探索并实践产学深度 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办学模式,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积极突 出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辅以日趋完善的校 内外实践(实习、实训I)基地,保障学院实践特色化人才培养创新迈 上新台阶。(一)专业设置L专业点学生分布根据数据采集表统计,2019学年学院共有招生专业30个(含方 向及3+2),专业点在校生分布情况见表3-1所示。相比2016年数

8、 据,招生专业增加了 12个(2016年招生专业18个),在校生数量 接近翻番(2016年在校生4780),办学规模扩大显著,专业发展态 势良好。表3-1 2019学年学院所有专业点在校生分布情况11序号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学制(年)在校生数1铁道交通运营管理60010838672铁道信号自动控制60010634433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60060333144铁道机车600101313885铁道车辆60010235126动车组检修技术60011336137铁道机械化维修技术60010531248会计63030232129测绘地理信息技术52030437410铁道工程技术600104327511

9、铁路物流管理600109338912铁道机车车辆制造与维护560401329913铁道供电技术600103356314电梯工程技术56030833715电气自动化技术560302327516数控技术560103330317高速铁路客运乘务600112346218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路旅客运输)600108341519高速铁路客运乘务60011234020电信服务与管理61030534721国际邮轮乘务管理6003023282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600606346323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600601339524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60060236625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600604365

10、26机电一体化技术560301346227铁道交通运营管理600108211728测绘地理信息技术52030425629铁道工程技术600104212230建筑工程技术540301330合计94562.专业成群情况根据数据采集表统计,2019年学院经专业优化结构调整后,集 群化明显,各专业群均设置龙头专业,起到发展引领作用;群中各专 业基本可以实现专业优势互补,对接产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就 业面向相关,教学资源共享。表3-2 2019学年专业群情况12序号专业名称学制 (年)所属专业群名称专业匹配本区 域产业类别1铁道交通运营管理3铁道运输专业群(铁路运输管 理类)支柱产业2铁道信号自动控

11、制3铁道运输专业群(铁路运输管 理类)支柱产业3铁路物流管理3铁道运输专业群(铁路运输管理 类)支柱产业4铁道机车3铁道运输专业群(铁道设备运 用维修及装备类)支柱产业5铁道车辆3铁道运输专业群(铁道设备运用 维修及装备类)支柱产.业6动车组检修技术3铁道运输专业群(铁道设备运支柱产业用维修及装备类)7铁道机械化维修技术3铁道运输专业群(铁道设备运用 维修及装备类)支柱产业8铁道工程技术3铁道运输专业群(铁道设备运用 维修及装备类)其他9铁道机车车辆制造与维护3铁道运输专业群(铁道设备运用 维修及装备类)支柱产业10铁道供电技术3铁道运输专业群(铁道设备运用 维修及装备类)支柱产业11铁道工程

12、技术2铁道运输专业群(铁道设备运用 维修及装备类)其他12电梯工程技术3装备制造支柱产业13电气自动化技术3装备制造其他14数控技术3装备制造支柱产业15机电一体化技术3装备制造支柱产业16高速铁路客运乘务3现代旅客运输服务支柱产业17铁道交通运营管理3现代旅客运输服务支柱产业18高速铁路客运乘务3现代旅客运输服务支柱产业19电信服务与管理3现代旅客运输服务其他20国际邮轮乘务管理3现代旅客运输服务支柱产业21铁道交通运营管理2现代旅客运输服务支柱产业2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3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其他23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3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其他24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3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其他25城

13、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3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其他26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3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其他27会计3无其他28测绘地理信息技术3无其他29测绘地理信息技术2无其他30建筑工程技术3无其他(二)突出行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L 1+X”证书开展情况。根据数据采集表统计,为贯彻落实国 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精神,我院铁路物流管理专业获批为首 批试点开展1+X证书试点工作,后续又有9个专业获批参加国家级 1+X证书制度试点,如下表所示。表3-3获批“1+X”证书试点专业序号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学制(年)是否获批参加国家级1+X13证书制度试点1铁路物流管理6001093是2会计6303023是3

14、电气自动化技术5603023是4数控技术5601033是5铁道交通运营管理6001083是6电信服务与管理6103053是7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6006063是8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6006013是9机电一体化技术5603013是10铁道交通运营管理6001082是2.面向社会招生。响应国家号召,按照教育部“标准不降低”精 神要求,精心制定扩招人群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安排人性化教学进程, 认真落实教学管理与服务责任,强化教学工作督导,推进教学工作顺 利开展,实现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的 职业教育,使四类扩招人群能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使其更好地就 业。表3-4 2019年

15、面向社会招生情况序号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学制(年)2019年本专业面向社会学 生数(人)1铁道交通运营管理6001083642铁道机车6001013563铁道车辆6001023604铁路物流管理6001093385铁道供电技术600103396机电一体化技术560301322合计249(三)专业教学L课程设置情况。各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两大模块构成,突出 对学生基本技能、职业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公共基础14 课各项课程均按国家要求开齐、开足,各专业课程体系均设有5至8 门核心课程,实践课程约占总学时比例60%左右。学院各专业经常深 入企业开展专业调研,广泛征询企业一线专

16、家意见,召开专业建设指 导委员会和实践专家研讨会,论证课程体系架构及课程内容要求,不 断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 和岗位规范,教学过程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的要求,深化教学模式 改革,更好适应企业和教学对象需要。表3-5各专业课程安排情况15序号专业名称学制 (年)专业总学 时专业核心课 程数量(门)实践性教 学课时数实践课程占 总学时比例 (%)1铁道交通运营管理329106171859. 042铁道信号自动控制328965174060.03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328405173661. 134铁道机车329585177860. 115铁道车辆328487

17、172660. 606动车组检修技术328467178262.617铁道机械化维修技术328467171660.38会计328467179262. 969测绘地理信息技术328047187866. 9710铁道工程技术328087172461.3911铁路物流管理327827165059. 3012铁道机车车辆制造与维护32860617166013铁道供电技术328166170260. 4414电梯工程技术328086174762.2115电气自动化技术327526166660.516数控技术328268176262. 3417高速铁路客运乘务327786169260. 9018铁道交通运营管

18、理(铁路旅 客运输)327867168460. 4419高速铁路客运乘务327345174663. 8620电信服务与管理328188174461.8721国际邮轮乘务管理327786179064. 432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329805175058. 7223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328526176461.8524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329586169857. 4025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329445169857. 6726机电一体化技术328128169060. 0927铁道交通运营管理227786169260. 9028测绘地理信息技术219087148277. 6729铁道工程技术2

19、18448113461.4930建筑工程技术327347167461.222.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取情况。各专业贯彻落实双证书制度,在毕业条件中明确要求本专业毕业 生必须考取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着力开展课证融通课建设。下表为 2019年各专业毕业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取情况,除当年无毕业生 的7个专业外,有12个专业职业证书获取率达到100%, 7个专业为 90%以上,1个专业为80%以上,平均获取率97%。表3-6 2019年各专业毕业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取情况表16序号专业名称学制(年)在校生考 证人数在校生获取 证书人数职业证书获取 率1铁道交通运营管理3166166100%2铁道信号自动控

20、制35252100%3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36262100%4铁道机车328828097. 22%5铁道车辆313312694. 74%6动车组检修技术313210982. 58%7铁道机械化维修技术33333100%8会计300无职业证书9测绘地理信息技术300无职业证书10铁道工程技术3156156100%11铁路物流管理38282100%12铁道机车车辆制造与维护3484695. 83%13铁道供电技术352050496. 92%14电梯工程技术300当年无毕业生15电气自动化技术31039895.15%16数控技术327326597. 07%17高速铁路客运乘务3102102100

21、%18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路旅客 运输)38181100%19高速铁路客运乘务300当年无毕业生20电信服务与管理300当年无毕业生21国际邮轮乘务管理300当年无毕业生2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3144144100%23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3191191100%24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300当年无毕业生25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300当年无毕业生26机电一体化技术343942897. 49%27铁道交通运营管理2102102100%28测绘地理信息技术200无职业证书29铁道工程技术28383100%30建筑工程技术300当年无毕业生四、校企合作学院密切与合作企业的关系,建立长期稳定的企业教师

22、培训基 地,形成了校企协同培养教师机制。学院鼓励教师主动与企业管理、 技术、生产骨干建立密切的交流,建立了经常性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 教师以企业考察观摩、接受企业组织的技能培训、在企业的生产一线 跟岗实习、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等多种形式,定期到企业实 践,确保教师每五年企业实践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强化了教师专 业技能、提升了实践教学能力。学院现有北京铁路局、铁总专运公司、富智康(廊坊)电子有限 公司、北京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石家庄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等 33家主要产学合作企业,均签订了产学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技 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校企共同 研究制定人

23、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 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I。密切与合作企业的关系,深入与 企业紧密合作,做到与企业信息、资源共享,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 学生到企业学习、实习,接受企业的直接管理与培训,推进校企“合17目录第一部分学院概况1第二部分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情况5一、基本办学条件5(-)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逐年提高5(二)校内基本教学条件明显改善6二、师资队伍8(-)师资队伍结构8(二)师资队伍培养9三、课程与教学11(一)专业设置11(二)突出行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13(三)专业教学14四、校企合作17(一)招生计划完成质量高18(-)毕业生就业率

24、和就业质量高19(三)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高20六、办学效益21第三部分问题与改进.一、学院发展存在的问题22(一)教科研水平有待提升22(二)师资队伍亟需加强23(三)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待加强23(四)校园信息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24二、采取措施及未来预期25(-)大力促进教科研水平不断提高25(二)全面提升师资水平26(三)进一步规范专业群布局26(四)加大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力度27 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体制机制建设,达到企业 与学校“双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我院校企融合、双元育人的具体实现 形式,以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宗旨,以培育具有

25、专业技 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学徒(学生)的技术技能培养 为核心,达到适应社会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升级对生 产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我院产教融 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改革,校企双方签订试点专业现 代学徒联合培养协议:明确了校企双方职责、分工、校企联合招生、 分段育人、多方参与评价的双元育人过程及其管理办法;明确了人才 培养成本分担方式;明确了校内实训场所、校外实训基地、公共实训 中心、企业实习岗位等教学资源的管理办法等。按照双向选择原则, 学徒(及其监护人)、学校和企业签订三方协议,明确各方权益及学 徒在岗培养的具体岗位、教学内容、权益

26、保障等,落实学徒的责任保 险、工伤保险,确保人身安全。学院客运服务系的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路旅客运输方向)专业 和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系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城市轨道交通 运营管理专业等三个专业成为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顺 利开展专业建设并于2019年8月通过中期检查。五、学生发展(一)招生计划完成质量高2017-2019年学院统招整体招生录取继续延续良好态势。18逐年向好的主要原因是近年学院内涵发展成效较为显著,人才培 养质量得到社会、用人单位认可,学院的社会影响力逐年增强。 2017-2019年学院统招招生情况见表5-1所示。表5-1 2017-2019年学院统招招生情况序号项目

27、2017 年2018 年2019 年1计划招生数(人)2700300030002实际招生数(人)2597296832223其中:第一志愿报考数(人)259729683222(二)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高根据数据采集样表,毕业生去向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直接升学、 直接就业、其他。毕业生直接就业又可分为以下统计项目:自主创业、 当地就业、中小微及基层就业、国家骨干企业就业。总体情况见表 5-2所示。表5-2 2017-2019年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序号项目2017 年2018 年2019 年1在校生数(人)7581815394562毕业生数(人)1942222622703毕业生直接升学数(人)161

28、8384直接就业数(人)184721542201其中:自主创业数(人)000中小微及基层就业数(人)372533422500强企业就业数(人)3953283831 .直接就业率直接就业率是指当年已直接就业(含创业)的毕业生人数占毕业19 生总数的百分比。2017年我院毕业生1942人,直接就业人数为1847 人,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95. 1%,据统计,2019学年学院直接就业的 2270人中,有1881人从事与专业相关岗位,占直接就业毕业生总数 的84. 73%,说明学院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过程紧密结合用人单位需 求,真正培养用人单位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 .毕业生去向情况毕业生去向分为直

29、接升学、直接就业、其他。2019年学院毕业 生直接升学人数为4人,当地就业数214人,中小微及基层就业数 167人,国家骨干企业就业数593人。表5-3毕业生就业去向情况(三)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高序号项目2017 年2018 年2019 年1毕业生数(人)1942222622702毕业生直接升学数(人)161838直接升学数占毕业生数比例0. 8%0. 8%1.6%3直接就业数(人)184721542201直接就业数占毕业生数比例95%96. 8%97.0%4中小微及基层就业数372533422中小微及基层就业数占毕业生数比例19. 1%23. 9%18.6%5500强企业就业数(人)3

30、95328383国家骨干企业就业数占毕业生数比例20. 3%14. 7%16. 9%学校积极开展双证书制度,不断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加快推进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以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作为课程内容的20 一部分,方便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促进学院毕业生职业证书获取 率整体增长。2019年职业技能登记证书及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获得率 达到100%,社会认可的较高的其他证书获得率为21.05%。六、办学效益我院是一所行业特色十分鲜明的高职学院,紧扣行业特点,突出 行业特色,本着“特色鲜明、行业领先、全面发展”的办学目标内涵, 围绕市场需求科学地设置和调整专业。大力加强轨道运输类专业的专 业建设,促进

31、轨道运输特有专业与社会通用专业相互协调、良性发展。 学院招生的30个专业(含方向及3+2)中,轨道运输相关专业有18 个,占招生专业的69%,基本覆盖了铁道运输和城市轨道运输80%以 上的技能型岗位。充分体现了 “立足行业”的办学宗旨和定位,充分 体现了学院的整体办学特色。2019学年学院直接就业的2270人中, 有1881人从事与专业相关岗位,占直接就业毕业生总数的84. 73%, 专业设置与行业岗位群匹配度高,专业培养目标与行业岗位需求匹配 度高。第三部分问题与改进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适 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国教督办(2016) 3号) 和国务院

32、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评估工 作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20) 25号)文件精神,以创新行动发 展计划为契机,以深化内涵发展为核心,学院开展了产学融合人才培 养模式改革,深入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了校企合作机21 制,在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治理能力及治理体 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学院适应社 会需求的能力不断提升。一、学院发展存在的问题在评估数据填报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学院服务行业及区域经 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还不能满足行业企业发展对高素 质技术技能人才、社会服务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改进。主要表现在:(一

33、)教科研水平有待提升1 .教学课程建设水平有待提高在课程建设方面,我院还没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校企合作开 发课程较少,校企融合度不高。课程体系需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对 接职业标准不够紧密。目前还没有省级以上专业教学资源库及发明专 利和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应在今后实施教改和课改,重点针对理实 一体课、课证融通课,进行课程标准、师资队伍、实习实训场所建设。 同时启动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力争做出精品,提高课程建 设总体水平。2 .科学研究水平数量有待提高2019年学院完成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课题结项11项,立项30 项。完成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结项1项,立项2项。完成省 教育科学“十

34、三五”规划课题立项5项,完成教育厅科技处人文社会 科学研究指导课题立项1项。目前学院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立项数量较 少,获得上级资助的课题数量和资助金额均较少,申请立项的省级及22 以上科研项目课题更是少之又少,教师科研水平与参与科研积极性有 待提高,学院在教学研究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二)师资队伍亟需加强1 .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学院目前副高级以上职称16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教师 253人,因为升高职时间较短,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比例偏低, 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任教师不足,兼职教师数量偏少,硕士及以上学 位人数占比较低,还没有具有博士学历的专兼职教师。专业教师到企 业实践时间不足,双师素质

35、有待进一步提高。人才引进力度不够,目 前学院还没有博士以上学历教师,应鼓励在职教师攻读专业博士学 位,增强在职教师的学历层次。师资队伍的硬件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应建立教师发展中心或相应部门,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发展机 遇。2 .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有待加强学院目前还没有省级以上教学名师和科研团队,无万人计划教学 名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及全国先进教 育工作者。尽管学院有教师参加省级教学能力大赛,但所获奖项份量 不够。师资队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教师适应高等职业教育要求的 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团队和教学创新团队有待进一步 加强。(三)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

36、发展有待加强从沿革方面说,我院历史上曾属于铁路行业办学,跟铁路行业联23 系密切,办学定位很少涉及非铁路行业。尽管目前与河北省交通职业 学院联合牵头成立河北省交通职业教育集团,但还没有独立牵头的职 教集团。要进一步强化落实配套保障制度,充分发挥政府、行业、企 业、学院的作用,政行企校多方聚力,尤其是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办学 的积极性,采取有效措施真正将校企双元育人的企业主体地位落实。学院特殊的办学历史,造就了我院服务轨道交通产业的竞争优 势,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维安新区建设,学院要坚持走服务区域京 津冀与雄安新区、服务行业轨道交通运输行业、服务国家战略“一带 一路”倡议和高铁“走出去”战略与铁路运

37、输与机车车辆类优势专业 特色发展、城轨交通与机电信息类新兴专业优先的特色发展之路。学 院今后要进一步加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争取将服务区域、服 务行业、服务国家战略并行发展,成为学院办学的三根支柱,补齐短 板。(四)校园信息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近几年学院逐步改善了教学设施装备的条件,但在教学手段的采 用和教学信息资源建设方面仍存在不足。对于现代前沿教学手段诸 如:“慕课”、翻转课堂”等的开发建设上处于起步阶段,在教学 信息资源的汇集和共享上尚有欠缺。原因分析:一是对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理解不够。对现代高等职业教 育教学模式和手段研究不深。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手段的采用上仍停留 在传统的面对

38、面传授方式结合多媒体手段,而对先进的现代教学模式24 和手段问津不多。二是作为工科院校,“理实一体”、“工学交替”教学模式被广 泛采用,致使忽略了先进的现代理念的教学模式和手段的建设采用。三是我院校园信息化仍处于建设阶段,教学信息资源的汇集、共 享仍处于建设过程中。很多课程教师们各自为阵,对于课程内容的更 新和丰富、专业建设的改革、教学模式的创新等交流不畅。二、采取措施及未来预期(一)大力促进教科研水平不断提高1 .健全和完善全校各层次的业务学习制度建设一支引领学院科研发展的科研骨干团队,建成一个与时俱进 的学习型单位。学院全体教职工要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导下,认真学 习全国教育大会文献,吃透习

39、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结合学院实际 想办法、定制度、谋策略。2 .充分发挥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组织的作用整合校内外专家对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人社部、河北省 教育厅、河北省人社厅等部门发布的有关职业教育的文件进行全面研 究。结合学院改革发展的实际,深入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律, 不断修订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方向。通过广泛的宣讲和教育活动, 不断提升全院上下的高职教育理念。3 .健全和完善教科研管理制度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情况,考虑学院发展阶段的特 点,不断完善教科研管理的相关制度,让广大教职工能通过教科研的25 过程或结果有比较强烈的成就感,进而促进教科研活动的不断发展, 进一

40、步营造教科研的积极氛围,形成良性循环。(二)全面提升师资水平L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落实好学院出台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将重点专业 急需的人才引进学校,留住人才;进一步落实好学院出台的“兼职教 师管理办法”,将更多的企业一线职业技术人员聘为兼职教师。4 .提高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进一步落实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的办法,自筹专项资 金,完善相应制度,确保教师有意愿、很方便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 努力提高学院双师素质教师比例。5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培养工作学院不断完善机构职责及分配,进一步关心教师的职业成长,努 力按照教师的职业生涯成长规律,对教师成长提供政策、资金支持。 自筹专项经费用于教师

41、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高职教育培训 和转业培训,全面提升师资的教学水平。6 .加强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在教师培养的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发挥校内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大对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 师的考核培养力度,全面提高学院的专业建设水平。(三)进一步规范专业群布局L认真研究行业结构加大校企融合的工作力度,与行业专家一起,从职业需求方面,26 对行业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努力搞清楚行业的岗位结构。7 .优化专业在专业系间的分布根据专业的职业面向(岗位及岗位群),考虑达成人才培养目标 的资源需求,合理调整专业在专业系间的分布,以期充分发挥教学资 源的最佳效益,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四)加大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42、力度1 .加快数字化专业课程资源建设不断丰富数字化资源,即时更新,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支持和服务。 利用信息化平台为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便利条件,在使用智 慧课堂上有所突破。制订相应政策,力促教师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制作 符合教学需求的数字化教学资源。2 .加强信息化学习和培训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学习、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等方式不断提 高技术水平;根据新应用系统的情况进行专题培训,不断提高网站的 应用效果;不定期举办培训班,使全体教职工及时了解和掌握信息技 术的发展动态,增强教师应用网络信息的意识,不断提高全校教职工 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27第一部分学院概况学院历史沿革 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 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面向全国招生的公办全日 制职业高等学校,隶属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接受河北省委 高校工委、河北省教育厅的领导和业务指导。学院依托原北京铁路局 集团公司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石家庄铁路司机学校和中博科技发展 有限公司优质资源设立。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12年2月,2016年11月 顺利通过河北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学院的设立适应我 国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发展和客货运输持续增长对人才培养的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