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实施大纲.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6905634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103 大小:2.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实施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实施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实施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实施大纲.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施大纲目录1 .教学理念42 .课程介绍41 .1课程的性质42 . 2课程在学科专业结构中的地位、作用52 . 3课程的前沿及发展趋势53 . 4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性54 .教师简介65 .先修课程66 .课程目标67 .课程内容66. 1课程的内容概要66. 2教学重点、难点及参考学时107.课程教学实施127. 1教学单元一127. 2教学单元二157. 3教学单元三187.4教学单元四217. 5教学单元五277.6教学单元六316. 2教学重点、难点及参考学时早下参考学时教学重点、难点第1章半导体器件8学时重点:1.杂质半导体的特性;2 . PN结的形成和单向导电

2、性;3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和参数;4 .常用的二极管模型分析方法及应用5 .晶体管的结构和电流分配6 .晶体管特性曲线特点及温度特性;7 .场效应管不同类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8 .场效应管的特性曲线;难点:1.二极管的等效模型应用9 .晶体管的电流分配10 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及温度特性第2章基本放大电路12学时重点:1.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参数;2 .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3 .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交流通路概念;4 .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的基本方法、波形分析;5 .等效电路分析法的等效模型及动态参数的分析6 .设置稳定工作点的必要性;7 .场效应管微变等效模型难点:1.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8 .直

3、流通路、交流通路的画法9 .等效模型的不同电路的应用第3章集 成运算放 大电路8学时重点:L直接耦合的零点漂移现象;2 .多级放大电路的级间影响的考虑3 .差分放大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相关分析计算4 .差分放大电路的改进;难点:L多级电路的级间影响在计算不同参数的考虑方法2 .差分电路的参数分析过程中对凡和此两电阻的处理3 .单端输出差分短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相位关系第4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6学时重点:1.反馈的基本概念;2 .反馈组态的判断;3 .负反馈的方框图的结构;4 .深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特点;5 .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闭环放大倍数的近似计算。6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7 .自激

4、振荡产生的原因及条件难点:L负反馈的判断8 .深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的估算9 .引入负反馈的基本原则第5章集成运放的基本应用8学时重点:1.理想运放的特点和工作区;2 .“虚短”、“虚断”、“虚地”概念;3 .基本运算电路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分析计算;4 .多级运放电路的分析方法5 .比较器的传输特性曲线分析难点:L如何应用“虚短”、“虚断”概念来分析电路的函数关系6 .积分电路的积分方法7 .比较电路的输出特性曲线的分析,特别是越变趋势的分析第6章波形发生与变换电路8学时重点:1.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2 .文氏电桥振荡电路的组成与分析3 .LC振荡电路的相位分析4 .方波放生器电

5、路的结构、工作原理;难点:L如何判断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相位条件5 .方波发生器电路原理第7章功率放大电路2学时重点:L OCL电路图解的分析;2 .乙类功放电路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指标的计算;3 .甲乙类功放电路的工作原理;4.功率管极限参数的选择难点:L乙类功放电路的原理2.交越失真消除的方法第8章直流稳压电源4学时重点:1.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2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分析与估算3 .电容滤波电路的分析和估算4 .稳压管稳压电路的分析和限流电阻的选择5 .串联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及主要参数计算难点:1.电容滤波电路的原理2,稳压电路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7.课程教学实施7.1教学单

6、元一单元名称课程简介、半导体基础知识教学日期2017年2 月 日教学专业电气2015级课次/学时1/2教学方式理论本讲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本课程主要内容、特点、学习方法;(2)解半导体的导电性能和特点;(3)掌握PN结的特性本讲教学内容知识点:(1)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2)电子技术的应用(3)本课程的特点、课程的目的、主要的教学环节;(4)半导体的共价键结构、导电机理(5)杂质半导体一一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内部载流子的特点(6) PN结的形成PN结的单向导电性、伏安特性和方程重点:(1)本征半导体内载流子形成一一激发与复合过程;(2)杂质半导体内部载流子特点;(3) PN结单向导电性

7、;难点:PN结的形成过程、单向导电性本讲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1)本课程的主要的教学内容(讲授法)两个环节:电子器件、电子电路(2)电子技术的应用(讲授法)(3)本课程的特点、课程的目的、主要的教学环节(讲授法)本课程通过对常用电子元器件、模拟电路及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模拟电子 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及其在专业中的应用打下基础。(4)半导体的共价键结构、导电机理(讲授法)两种载流子两种载流子自由电子、空穴,数目与温度有关(5)杂质半导体一一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讲授法、引导法、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加入不同杂质时,半导体中载流子的变化。提问:P

8、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什么,来源分别是什么?(6) PN结的形成(讲授法、引导法)半导体中载流子的漂移运动和扩散运动;两种运动达到动态平衡,形成PN结(空间电荷区、耗尽层)空间电荷区一eo o 。.一0O 0O 00 0 O 7 P区.N区引导学生思考P区和N区内载流子的运动方向,载流子的运动对空间电荷 区造成什么影响,当各运动达到平衡时,空间电荷区存在哪些粒子。7、PN结的单向导电性、伏安特性方程(讲授法、引导法)PN结加正向电压一导通PN结加反向电压一截止OQ七 oq Qe o a9 O 0o e o ee 0 0e RO . 0 gT OQ七 oq Qe o a9 O 0o

9、 e o ee 0 /CEO交流参数:夕、a、A (使夕=1的信号频率)极限参数:/cm、Pcm、 U(BR) CEO引导学生思考在电路设计过程中,三极管的选型应注意哪些参数。(5)晶体管温度特性(讲授法)TCC) Tf ;CEO Tf “BE不变时b T,即,B不变时be J(6)场效应管结构分类、特点工作原理伏安特性主要参数(讲授法)本讲师生互动课堂讨论:(1) PNP和NPN型晶体管内部载流子运行比较(2) PNP和NPN型晶体管在放大区时各电极电位比较本讲作业安排及课后思考课后练习:教材1-8、1-9课后思考:晶体三极管是放大电路的核心,因此,晶体管的特点非常重要,上课时要有针对性的

10、加入适当的例题,加深学生对晶体管特性的理解。对于晶体管内部载流子的传输过程这一难点,可 以用动画的形式来讲解,更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本讲参考资料模拟电子技术.姚娅川、罗毅.化学工业出版社.14-28页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华成英.高等教育出版社.29-53页(3) 教学单元四单元名称场效应管教学日期2017年3月 日教学专业电气2015级课次/学时4/2教学方式理论本讲教学目标(1) 了解场效应管结构、分类、工作原理(2)掌握场效应管的伏安特性,理解其含义(3)熟悉场效应管的重要参数,了解器件查阅方法本讲教学内容知识点:(1)结型场效应管(2)绝缘栅型场效应管;(3)场效应管的主要参数

11、;(4)场效应管与晶体管的比较。重点:(1)结型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2)场效应管的特性曲线难点: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本讲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1)场效应的分类(讲授法)按结构分:结型、绝缘栅型(2)结型场效应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讲授法)结构工作原理a.栅-源电压对导电沟道宽度的控制作用沟道最宽沟道变窄沟道小时,即夹断b. 漏-源电压对漏极电流的影响b. 漏-源电压对漏极电流的影响(3)结型场效应管的特性曲线(讲授法)(3)结型场效应管的特性曲线(讲授法)输出特性曲线:输出特性曲线:转移特性曲线:输入电压Ugs对输出漏极电流的控制(3)绝缘栅型场效应管(讲授法)N沟道增强型MOS场效应管结构N沟道

12、增强型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a.栅源电压UGS的控制作用P衬底 当 t/GS=OV 时:A 当 OVUGsVUGS(th):电子0空大负离子A 当 UgsUgs(ui)时:b.漏源电压Uds对沟道导电能力的影响当/D从D fS流过沟道时,沿途会产生压降,进而导 致沿着沟道长度上栅极与沟道间的电压分布不均匀。沟 道呈锥形分布。当Uds增加到使Ugd=Ut时,漏极处沟 道将缩减到刚刚开启的情况,称为预夹断。源区的自由 电子在Uds电场力的作用下,仍能沿着沟道向漏端漂 移,一旦到达预夹断区的边界处,就能被预夹断区内的 电场力扫至漏区,形成漏极电流。N沟道增强型MOS管的特性曲线(4)耗尽型MOS管(讲授

13、法)(5)场效应管的主要参数直流参数交流参数极限参数(5)场效应管与晶体管的区别本讲师生互动课堂讨论:场效应管的放大电路的构成原则和方法本讲作业安排及课后思考课后思考:场效应管与晶体三极管结构不同,但构成放大电路的原理和方法是一致的,所以要引 导学生从已经了解的晶体管的知识来联系场效应管,以达到知识间的贯通。本讲参考资料模拟电子技术.姚娅川、罗毅.化学工业出版社.32-35页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华成英.高等教育出版社.74-85页7. 5教学单元五单元名称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工作原理教学日期2017年3 月 日教学专业电气2015级课次/学时5/2教学方式理论本讲教学目标

14、(1)掌握放大的概念和放大电路组成(2)掌握放大电路主要性能指标的概念;(3)理解共射放大电路的组成及放大原理;(4)掌握直流通路、交流通路概念与画法。本讲教学内容知识点:(1)放大的概念:(2)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3)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组成:(4)放大电路工作原理。(5)直流通路、交流通路重点:(1)放大的基本概念、放大条件;(2)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3)放大电路的组成;(4)直流通路、交流通路难点:(1)放大的概念;(2)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3)交流通路的画法本讲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1)放大的概念(讲授法)放大的本质一一能量的控制作用;放大的对象一一变化量放大的特征一一功率放大放大的前提一

15、一尽量不失真放大信号声音* y放大电路上 *声音话筒(传感器)扬声器(执行机构)(2)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讲授法)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通频带1-O J力上放大叫5电路()-6 - L-9 十 片,工0 -(3)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组成(讲授法)放大条件;电路组成及各元器件组成;(4)放大电路工作原理(讲授法)实用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4)放大电路工作原理(讲授法)实用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放大电路组成原则;(4)直流通路、交流通路(讲授法、练习法)直流通路:Us=O,保留Rs;电容开路;电感相当于短路(线 圈电阻近似为0)。交流通路:大容量电容相当于短路;直流电源相当于短路(内阻为

16、0)。通过实例练习放大电路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的画法:画出图示电路的直流 通路和交流通路。本讲师生互动课堂讨论:电路能否正常放大,如不能放大应如何修改电路本讲作业安排及课后思考课后思考:放大电路的结构分析有利于学生理解电路的构成,为放大电路的设计打下基础,讲解 时要将基本放大电路中各元器件的作用介绍清楚。本讲参考资料模拟电子技术,姚娅川、罗毅.化学工业出版社.32-35页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华成英.高等教育出版社.74-85页7.6教学单元六单元名称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图 解分析法教学日期2017年3月 日教学专业电气2015级课次/学时6/2教学方式理论本讲教学目标(1)理解放

17、大原理、Q点正常设置;(2)掌握图解分析基本方法、失真波形分析、的计算本讲教学内容知识点:(1)图解法(2)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的基本思想;(3)直流模型及Q的估算(4) h参数等效模型重点:(1)设置工作点Q的必要性;(2)图解法分析波形;(3)直流、交流等效模型结构;(4)设置稳定工作点的重要性。(5)三极管的共射h参数等效模型难点:(1)静态工作点Q概念;(2)用等效电路法分析Q。(3)三极管的共射h参数等效模型本讲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1)图解法(图例讲授法)作图方法静态工作点分析动态指标分析动态指标分析非线性失真波形分析截止失真一一因晶体管截止而产生的失真称为截止失真解决方法-增大Vbb

18、饱和失真一一因晶体管饱和而产生的失真称为饱和失真。解决方法-增大Rb,减小凡,减小夕,减小Vbb,增大Vcc图解法特点、适用范围图解法的特点是直观形象地反映晶体管的工作情况,但是必须实测所用管的特曲线,而且用图 解法进行定量分析时误差较大。适用于分析输出幅值比较大而工作频率不太高时的情况。在实际应用中,多用于分析Q点位 置、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和失真情况。8. 4课程实践的要求86.课程考核方式及评分规程861. 1出勤(迟到、早退等)、作业、报告等的要求869. 2成绩的构成与评分规则说明8610. 3考试形式及说明(含补考)87.学术诚信规定879 .课堂规范87.课程资源8710 .其他必

19、要说明(或建议)88.学术合作备忘录(契约)88(2)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讲授法,引导法,练习法)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的基本思想一将非线性的BJT等效成一个线性电路引导学生通过二极管等效电路的分析,思考三极管构成的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直流模型及Q的估算画出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由直流通路列出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直流负载线方程)方程, 并取Ubeq=0.6或0.7V/0.2或0.3V,求出Q点的U, /值.通过实例练习静态工作点的估算方法:求下图的Q点。引导学生思考h参数的含义,掌握三极管的共射h参数等效模型。本讲师生互动课堂讨论:(1)直流和交流通路的画法(2)图解法分析Q、波形本讲作业安排及课

20、后思考课后练习:教材2-2课后思考: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是分析放大电路的基础,上课时除了要注意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 的画法外,还要给学生讲清楚在分析放大电路时为什么要将直流和交流信号分开分析,分析出来的数据与用万用表测出来的实际数据又有什么关系,避免做相关实验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讲解静态估算时要注意强调静态分析的意义及静态值的数量级。本讲参考资料模拟电子技术.姚娅川、罗毅.化学工业出版社.35-40页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华成英.高等教育出版社.85-95页7.7教学单元七单元名称等效电路法、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教学日期2017年3月 日教学专业电气2015级课次/学时7/2教学方式理论本讲教

21、学目标(1)掌握方法电路的分析方法一、等效电路法,能用分析方法分析电路的基本性能(2)理解Q点不稳定的原因;(3)掌握Q点稳定电路原理、性能分析(4) 了解稳定Q点的措施和方法。本讲教学内容知识点:(1)等效电路法分析(2)典型的工作点稳定电路(3) Q点稳定措施重点:(1)交流等效模型结构(2)动态指标分析计算;(3)典型稳定工作点的电路特点、性能分析。难点:(1)用等效电路法分析Au、Ri、Ro(2)工作点稳定电路的电路特点本讲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1) 等效电路分析法(讲授法、引导法、练习法)画出放大器的微变等效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输入电阻的计算输入电阻的计算+O十 二OQ +4 =M:

22、 叫人0R = Rc引导学生思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对电路设计的意义。通过实例练习使学生掌握各类基本放大电路的静态、动态分析方法:电路如图所示,求静态工 作点Q,以及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大小。O凡+TUoVbbO(2) 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讲授法)电路特点:Ub固定,利用Re的作用稳定原理性能分析: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o o +a ij凡/。公0无旁路电容a时:c.e极的偏置电路4、Q点稳定措施本讲师生互动课堂讨论:(1)等效方法的应用:求Q点,AU、RI、R0计算(2)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的静态、动态分析本讲作业安排及课后思考课后练习:教材2-4、2-5 2-7课后思考:上课时要注

23、意h参数意义的讲解,让学生对三极管的小信号模型更易接受,同时应该 注意放大电路参数的分析,不是计算出来就可以了,还要明白这些参数说明了电路的哪些性能,设 计电路时怎样更好。本讲参考资料模拟电子技术.姚娅川、罗毅.化学工业出版社.40-47页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华成英.高教出版社.96 -110页7.8教学单元八单元名称共集、共基放大电路以及三种放 大电路的比较教学日期2017年3 月 日教学专业电气2015级课次/学时8/2教学方式理论本讲教学目标(1)掌握共集、共基放大电路的结构、性能分析(2)掌握三种放大电路的特点本讲教学内容知识点:(1)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电路构成,Q点、动态性能分

24、析;(2)共基极放大电路的电路构成,Q点、动态性能分析;(3)三种放大电路的比较重点:(1)共集放大电路性能分析(2)三种放大电路比较难点:(1)共集电路交流分析(2)共基电路交流分析本讲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1) 集电极放大电路(讲授法)电路构成;Q点、动态性能分析用=与+喂+(1 +尸)(凡&)用=与+喂+(1 +尸)(凡&)=5 & +%1+0特点: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只放大电流,不放大电压;在一定条件下有电压跟随作用!(2)共基极放大电路(讲授法、练习法)电路构成;Q点、动态性能分析。=凡 二 /5“dK+g 噎+(1+05用=凡+1+,4=&特点:输入电阻小,频带宽!只放大电压,不

25、放大电流!通过实例练习共基极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3)三种放大电路的比较(对比法)本讲师生互动 课堂讨论:共集放大电路的静态、动态分析本讲作业安排及课后思考课后练习:教材2-9课后思考:在讲解共集电极和共基极放大电路时,可以和共射极放大电路作比较,加深学生的理 解;三极管的共集电极和共基极h参数小信号模型是根据三极管的共射极h参数小信号模型推到得来的,推导过程最好通过板书讲解,加深学生对模型的结构和模型中各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理解。本讲参考资料模拟电子技术.姚娅川、罗毅.化学工业出版社.40-47页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华成英.高教出版社.96 -110页7.9教学单元九单元名称复合管、场效

26、应管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教学日期2017年3月 日教学专业电气2015级课次/学时9/4教学方式理论本讲教学目标(1)熟悉复合管的连接原则;(2)掌握场效应管的Q设置的方法(3)掌握场效应管微变等效模型本讲教学内容知识点:(1)复合管目的:提高B和输入电阻(2)复合管组成原则:(3)复合管应用(4)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分析(5)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重点:(1)复合管的组成原则;(2) FET放入电路的静态Q点设置方法;(3)场效应管微变等效模型难点:(1)复合管的连接原则;(2)不同场效应管Q设置;本讲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1)复合管:(讲授法)目的:提高B和输入电阻组成原则:a、在正确外加

27、电压下,每只管子的各极电流均有合适的通路,且都工作在放大区;b、为实现放大,应将第一只管子的C级和e极电流要做第二只管子的基极电流;应用(2)场效应管放大电路(讲授法)场效应管Q的设置方法静态分析:图解法;解析法;场效应管动态分析a、等效模型;b、三种基本组态;c、两种电路比较(3)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讲授法)本讲师生互动课堂讨论:(1)复合管的的正确连接(2) FET放大电路的静态Q点设置与分析与动态分析本讲作业安排及课后思考课后思考:复合管在各类模拟电路的设计中经常使用,所以在讲解时除了注意复合管的组成和特 点以外,还要注意实际电路的应用,多举例,加深学生的理解,为学生设计电路打下基础。本

28、讲参考资料模拟电子技术,姚娅川、罗毅.化学工业出版社.49-60页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华成英.高教出版社.116 -129页7.10教学单元十.教学理念单元名称多级放大电路教学日期2017年4月 日教学专业电气2015级课次/学时10/2教学方式理论本讲教学目标(1) 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的特点.(2)掌握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的特点、零点漂移现象(3)掌握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4) 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本讲教学内容知识点:(1)耦合方式的定义(2)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3)零点漂移:(4)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重点:(1)直接耦合的零点漂移现象;(2)各种耦合方式的特点;

29、难点:(1)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Q点配置问题(2)级间影响的考虑本讲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1) 耦合方式的定义(讲授法)直接耦合a、能放大交、直流信号;b、无电容,易集成;c、各级Q相互影响,温漂严重;阻容耦合变压器耦合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不断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方法,采用“学习、思考、设计、 创新”的教学理念来进行模拟电子技术的教学。学习:就是将半导体器件、放大电路、 集成运放、波形发生与变换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等电路的基础知识教给 同学们,在注重典型电路工作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的同时,站在系统的高度认识模拟电 子电路,尽量阐明电路结构的组成方法,方便同学们快速入门,并引导他们举一反三;

30、 思考:根据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的需要,思考如何将电子技术 的最新成果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设计:同学们利用所学的模拟电路知识,进行课程设计, 继而进行工程设计;创新:启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 性。我在教学过程中,不但借鉴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的优点,而且更侧重发挥学生 的主观能动性。采用提问式、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 程中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和学科前沿联系起来,这十分有助 于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上,我觉得授课教师应对课程的重点、难点 了如指掌,讲课思路清晰,化难为简。同时要充分利用多

31、媒体教学手段,对较为复杂的 分析过程,尽量采用形象化的多媒体技术进行讲述,使学生较为容易接受。此外要合理 安排习题讲解课,选择典型习题时则应联系课程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范例,这样不 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法,培养他 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 .课程介绍1.1 课程的性质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通信工程、自动控制、计算机及其应用 等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模拟电子应用技术是电子工程师所必须掌握的重要 技能。光电耦合(2)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讲授法,引导法)电路构成Q点设置问题动态分析+r14抑卜,网I令令o Ao 弋心A

32、 _ ,(与 &)A/i 一A =(”)(凡仁)&2+()&)A = 4,1 ,4,2R、=R/B/2引导:学生思考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做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级级时,对多级放大电路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的影响。(3)零点漂移(讲授法)概念 产生的原因:温度变化,直流电源波动,元器件老化。其中晶体管的特性对温度敏感是主要原因,故也称零漂为温漂。零漂问题的严重性;抑制零漂方法:引入直流负反馈,温度补偿;引入差放。4、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图示法)本讲师生互动课堂讨论: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本讲作业安排及课后思考课后练习:教材3-2课后思考:通过方框图推导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公式,但是当共集电极的

33、放大电路做多级放 大电路的输入级和输出级时,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与定义不符,上课时应当举例说明,引起学生注 意。同时通过例子说明多级放大电路的不同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对电路的静态、动态分析造成的影 响。本讲参考资料模拟电子技术.姚娅川、罗毅.化学工业出版社.65-68页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华成英.高教出版社.146T54页7.11教学单元十一单元名称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简介、基本差分教学日期2017年4月 日放大电路教学专业电气2015级课次/学时11/2教学方式理论本讲教学目标(1) 了解集成运放电路的组成、各部分主要特点及分类(2)掌握差模信号、共模信号的定义与特点(3)掌握长尾型差动放大电

34、路的结构特点、工作点求解,动态参数的计算本讲教学内容知识点:(1)集成运放概述(2)集成运放分类、结构特点(3)集成运放组成、各部分的作用(4)差分放大电路重点:(1)差分电路的结构特点、克服零点漂移的原理;(2)差模信号、共模信号和共模抑制比定义;(3)差动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的计算(双入双出)难点:差动放大电路的直流、交流通路的画法本讲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1) 集成运放概述(讲授法)集成电路是以半导体单晶硅为芯片,采用专门的制造工艺,把晶体管、场效应管、二极管、电 阻和电容等元件及它们之间的连线所组成的完整电路制作在一起,使之具有特定的功能。(2)分类:圆壳式、单列直插式、双列直插式和扁平式

35、(讲授法)(3)结构特点(讲授法)采用直接耦合方式。大量采用各种差分放大电路(作输入级)和恒流源电路(作偏置电路或有源负载常用有源元件(晶体管或场效应管)取代阻值。集成晶体管和场效应管使用时常采用复合形式。二极管可用双极型二极管的发射结代替;儿十PF以下的小电容口用PN结的结电容构成,大电容外接。(4)集成运放组成、各部分的作用: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由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和偏置电路组成(讲授法)输入级:前置级,多采用差分放大电路。要求凡大,4大,4小,输入端耐压高。中间级:主放大级,多采用共射放大电路。要求有足够的放大能力。输出级:功率级,多采用准互补输出级。要求&小,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尽可能大。偏置电路:为各级放大电路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采用电流源电路。(5)差分放大电路(讲授法)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零点漂移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