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试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docx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66889934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试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年试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试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试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试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自然科学概论 试论人类与自然和谐关系 姓名学号:王佳佳20230140336 焦亚菲2023014031 5付莹莹20230140312 班级:13文科三班 专业:财务管理 系别:文理基础学院 自然科学概论 试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王佳佳20230140336;焦亚菲20230140315;付莹莹2023014012 13级文科三班 财务管理专业 摘 要: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决定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和谐,同样,人与自然关系的对抗也决定着人与社会关系的对抗。人类只有通过改变其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将人与自然的这种对抗性关系转向和谐性关系,进而才能建立起一个美满和谐的社会。 关

2、键词:人与自然; 人与人 ;人与社会关系 ;和谐社会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在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引人瞩目,而发展中国家因人口迅速增长与经济发展迟缓同样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据研究,全球每年有超过300多万5岁以下儿童因日趋恶化的环境二死亡,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研究认为,现今全球大约百分之四十的死亡病例应该归咎于环境因素。尽管在过去30年中,国际社会在环保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全球整体环境状况还在持续恶化,例如空气污染、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正使人类面临空前的挑战。因此,我们需要落实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的社会与自然关系。 1、人与自然的本质是

3、利益 人类文明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就紧紧地依靠大自然而发展,人类使用最简单的石块和木棒进行采集狩猎活动,生存资源仅限于自然产品。旧石器时代过迁,新石器时代到来,人类开始模仿大自然进行生产活动,开始“刀耕火种”。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进入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人类开始不满足于简单的耕作,开始利用土地,生物,陆地水体和海洋等自然资源,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便出现垦荒,兴修水利工程等改造活动。从工业革命开始持续至今,人口增长迅速,自然资源已满足不了人类的需求,于是人类将眼光渗透到整个土壤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和大气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大自然,与大自然息息相关。 2、人与自然关系的内在需求是和谐

4、 在人类发展的各个时期,人类在处理和自然的关系上也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从人依附于自然,人类被动的适应自然,到人类开始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改变自然,以至于要征服自然,统治自然。但是正如恩格斯所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特别是发达国家经历的“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发展过程是得不偿失的, 自然科学概论 因此,我们需要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生产力和资源的配置更加科学合理,并通过科学来调整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最小代价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3、社会发展带来的自然问题 在人类文明社会发展早期,就从采集狩猎社会阶段讲起,

5、这段时期,人类活动的目的是适应不同生存环境,该阶段人类与环境是和谐的,其基本的环境问题是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同样的,在原始农业社会阶段是,人与环境的关系也是和谐的,基本的环境问题也是自然界各种自然灾害对生存环境的破坏。从5000年前一直延续到产业革命前,社会处于传统农业社会阶段,这时,部分地区开始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退化。但总的来说,这一阶段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还是局部的,环境问题也局限于土壤圈,还没有达到影响整个生物圈和大气圈的程度。工业革命以后,我们的地球母亲收到了严重的创伤,人口聚集,城市受到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垃圾污染之苦,酸雨、臭氧层破坏和全球变暖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接踵

6、而至。生物圈对人类社会的支撑已接近她的极限,同时,环境问题的影响范围已渗透到整个土壤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和大气圈。 4、人类应该如何处理与自然的关系 第一、热爱大自然。自然环境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须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都是自然环境提供的,我们周围的河流山川,阳光温度,鸟语花香,虫蚁鸟兽,瓜果矿产等,都和我们一起存在,都是维系生物圈的宝贵资源,热爱自然就是热爱我们自己,爱护自然,就是我们人类爱护自己的生命。 第二、选择绿色生活方式。生活在“地球村”的每一个普通“村民”,至少可以选择一种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绿色生活方式。有人把它概括为5个R:节约资源,减少(Re

7、duce)污染;绿色消费,环保(Reevaluate)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这种绿色生活方式无疑是生态文明得以良好发展的最广泛而坚实的根须。 第三、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我们既要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又要正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应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实施可 自然科学概论 持续发展战略,逐步以循环经济、绿色产业取代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和生态高破坏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创造必要的条件。 第四、按照生

8、态规律改造自然。人类不应该从属听命于自然,应当大胆的改造自然,但不要是建立在人定胜天的狂妄之上和多分敬畏自然的畏手畏脚之中,这种改造是按照生态规律基础的。 第五、树立全面的道德价值观。道德,是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指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需要每个公民都能够发自内心的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努力实现的,自然的美好环境是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共同构建的,只有每个人真正意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我们才可以与自然和谐发展。 5、在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 一、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区域和全球性问题也日益突出,并严重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今儿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

9、发展,使社会陷入了空前危机。因此,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适时提出为当今世界各国找到了唯一可选的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不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事情,而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在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一次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通过了著名的21世纪议程。在21世纪议程中,各国政府一起提出了详细的行动蓝图,希望改变世界目前的非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一,改变单纯的只重视经济增长而忽略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二,由资源型经济过渡到技术型经济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效益;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开发应用高新技术,实行清洁生产和消费文明,提高资源的

10、使用效率,减少废物排放等措施,协调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至于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最终达到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在我国,大力发展经济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对此国家领导人也做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政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本次三中全会最大的亮点在于超越以往以经济改革为主题,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五位一体”体制改革。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重要一环,成为重要的改 自然科学概论 革议题之一。 决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

11、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健全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 决定提出,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逐步将资源

12、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稳定和扩大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范围,调整严重污染和地下水严重超采区耕地用途,有序实现耕地、河湖休养生息。建立有效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价机制,提高工业用地价格。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决定提出,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完善集体林权制

13、度改革。及时公布环境信息,健全举报制度,加强社会监督。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 面对人与自然,我该怎样做? 一、国家制定了详细的方针政策,需要我们去了解并去深入学习。我个人认 自然科学概论 为,我们大学生要利用各种平台去了解,去认识,去学习国家颁布的方针政策,不断地去充实自己的文化水平,和对国家方针政策的学习。 二、同时,保护环境,爱护自然是每一个人

14、的事情。在20世纪的那个年代,人们接触的这方面先进的文化不多,所以存在老一辈的人认识不到目前险峻的形式。我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为了传播先进的文化,我们党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因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例如:“电影下乡”,要求每个月有工作人员深入到农村,乡镇去播映电影,我认为可以利用这个很好的机会来放映一些关于保护环境和目前环境恶化的视频给大家看,激发起大家主动去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企业,工厂等更加需要学习国家出台的关于保护环境,转变绿色经营方式的知识,让每个领导者,每个工人都能够从自身做起,献出自己的力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人与人和谐发展,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十八届三中全会 ,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2 廖元锡,比和平.自然科学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 自然科学概论 姓名学号:王佳佳20230140336 焦亚菲20230140315 付莹莹20230140312 试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论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观后感和谐的人与自然和谐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和谐人与自然篇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关系论文汉语俗语中人与自然关系浅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