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态度.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66866151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讲 态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六讲 态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讲 态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讲 态度.ppt(3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讲第六讲态态 度度态度的概念v态度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v社会心理学家对态度概念的理解并未取得一致。社会心理学家对态度概念的理解并未取得一致。v态度是一种不可直接观察的假设结构,必须通过态度主体积极或消极的评价结果(态度反应)来测量。纲要I.态度形成II.态度与行为的联系III.认知失调态度形成v社会学习v遗传因素v态度的功能社会学习v学习论认为态度是通过学习获得的。v两种强化:正与负 对青少年而言,同伴赞许(强化)的作用比父母反对的作用要大得多。v模仿学习:初级学习形式 从态度的外部特征(言谈、举止)过渡到态度的内涵(思想、情感、价值观念、人格等)。v鉴别

2、学习:掌握了社会规范,形成自己的评价系统之后。遗传因素v早年被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之间的态度比异卵双生子和其他无血缘关系的人之间的态度具有更高的相关。v这一发现证明了态度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因素的影响。v遗传因素影响攻击行为、择偶行为等。态度的功能vD.Katz,1960&S.Oskamp,1977v适应工具适应工具把态度作为谋求利益的工具。v自我防御自我防御(被动)保护自我、减少焦虑。v价值表现价值表现(主动)表现自我、展现价值。v认知功能认知功能图式图式态度赋予事物以意义,引导认知,增进认识或理解。态度与行为的联系v态度何时影响行为:特异性、力量性、可及性v态度如何影响行动 意象、意愿、

3、行为态度与行为的关系v拉皮埃尔:态度与行为不一致?v盖 洛 普:态度与行为一致!v费希本与艾赞:一般态度与多重行为一致v佩因罗德的研究总结R.T.Lapiere,1934v美国西海岸,与一对中国留学生夫妇旅行,行程一万多英里,v66家旅社,184家餐馆,接待很好,只有一次遭到拒绝。v6个月后,两种问卷各寄给一半的对象 A卷:你是否愿意接待中国顾客?B卷:掩护性问卷,加入德、法、日等国v控制组:未光顾的餐馆、旅社寄同样问卷拉皮埃尔研究得到的数据 旅 馆 未-旅馆 餐 馆 未-餐馆样本总数 47 32 81 96问卷种类 回答人数 22 25 20 12 43 38 51 45不 接 待 20 2

4、3 19 11 40 35 47 41“视情况”1 2 1 1 3 3 4 3 接 待 1 0 0 0 0 0 0 1对Lapiere研究的质疑v答卷者与接待者是否为同一人?v接待者是否知道顾客是中国人?v6个月后的态度与当初是否一致?v不过,Lapiere本人也并未断定态度与行为之间是不一致的。盖洛普,1936v成功地预言了罗斯福总统的当选v预测票数与实得票数相差 1%v盖洛普调查的意义:抽样研究的可行性(统计学)民意测验方法(社会学)态度可以预测行为(社会心理学)M.Fishbein&.I.Ajzenv1974,1975,62名男女大学生v自我报告,行为意图提问,五份量表v发现:一般态度与

5、特定行为低相关,与“多重行为尺度”高度相关v多重行为(multiple-act criterion)由若干同类行动组成的一组行为v通过多重行为可推断其一般态度vLapiere若用多重行动尺度测量,结果会怎样?Penrod,1983社会心理学v总态度预言总的行为。v具体态度预言具体行为。v态度测量与行为时间间隔越短,则二者一致性越高。认知失调v认知失调理论v认知失调与态度改变:诱导顺从效应v认知失调:当虚伪成为善行的力量源泉认知失调理论,1957v人认知的三种情形:人认知的三种情形:1 协调一致:协调一致:吸烟有害健康,我不吸烟吸烟有害健康,我不吸烟 2 冲突、不和谐:冲突、不和谐:吸烟有害健康

6、,我吸烟吸烟有害健康,我吸烟 3 彼此无关:彼此无关:吸烟有害健康,今天刮风吸烟有害健康,今天刮风v当当人人的的两两个个认认知知因因素素处处于于第第二二种种情情况况时时,人人就就会感到不舒适和紧张,并力求减缓这种紧张。会感到不舒适和紧张,并力求减缓这种紧张。v由由认认知知冲冲突突引引起起的的内内心心不不自自在在的的状状态态,称称作作“认知不协调认知不协调”现象。现象。认知不协调引起态度的改变1 改变或否定两两个个认认知知因因素素当当中中的的一一个个(行行为为意意向向与与行行为,或观念)。为,或观念)。2 对对两两个个认认知知因因素素重新评价,减减弱弱其其中中一一者者或或两两者者的的重重要要性与

7、强度性与强度如:“吸烟对我的健康可能有一些影响”,或“要少吸点儿烟”。由此减弱不协调带来的不适感;3 在在不不改改变变两两个个认认知知因因素素的的情情况况下下,增加一个或几个新理由。如“吸烟可提高工作效率”,或“吸烟者也有长寿的,我可能就属于这种人”辩解性理由出现。“强制顺从的认知性后果”实验L.Festinger&J.Carlsmith,1959v让大学生做1小时无聊的工作(胶卷轴从托盘中拿进拿出,镙钉拧进1/4再退出1/4)v令实验组学生对门外的人撒谎:工作非常有趣且愉快v低奖赏组:1美元;高奖赏组:20美元v令所有被试在10等级量表(-5+5)上回答真正喜爱这项工作的程度实 验 结 果v

8、高奖赏组和控制组平均分低且无显著差异,低奖赏组被试大多认为工作有趣、愉快,与高奖赏组相比,p 男性;有魅力的人 缺乏魅力的人影响态度改变的 信息沟通 因素v信息差异态度差异较大时,高权威者引发的态度改变大;差异适中时,低权威的传达者引发的态度改变大。v信息的倾向性普通公众,一面之辞说服效果好;教育水平较高的对象,两面之辞说服效果好。态度不一致时,提供双方信息,再强调一方信息效果好,态度一致时,只说一面之辞效果好。v信息提供方式口头书面,面对面大众传播媒介“登门槛”效应与技术v 推销员只要能把脚踏进人家的大门,就有可能成功地把商品推销出去。v 在提出一个较大要求之前,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从而使别

9、人对较大要求的接受性增大的现象。低球技术(low-ball technique)vv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别人接受这个小的要求后马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别人接受这个小的要求后马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别人接受这个小的要求后马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别人接受这个小的要求后马上提出一个要别人付出更大代价的要求。上提出一个要别人付出更大代价的要求。上提出一个要别人付出更大代价的要求。上提出一个要别人付出更大代价的要求。vv与登门槛技术的区别:与登门槛技术的区别:与登门槛技术的区别:与登门槛技术的区别:1 二步之间没有时间间隔;2 登门槛的两步要求间没有直接联系,低球技术的二个要求间有直接联系。登门槛技术与低球技

10、术的作用原理v 接受一个要求之后,增强了人们在某个特定问题上的投入,使人们增强了意识。v 人需要在与自己交往的人面前维持一个一致的社会形象,一旦接受了一个要求,拒绝别人要求的困难也就明显增加了。v 除非拒绝别人的要求比在人们面前维持一致形象的价值更大,否则人们就总倾向于接受别人更大或更多的要求。“留面子效应”v人们在拒绝了一个很大的要求之后,对较小要求的接受性增加的现象。v在人际交往中,人会倾向选择给双方带来最大满足的行为,他人的不愉快是个人不愉快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出于补偿,拒绝别人后对人的接受性出现了增加。过度理由效应与依从诱导策略v 附加的外在理由取代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从而使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v 行为控制过程:形成过度理由逐渐减少外部支持行为缺少理由支持行为减弱或消失v 例:儿童吵闹行为的治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