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文言实词专题复习.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6795878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文言实词专题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整理文言实词专题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理文言实词专题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文言实词专题复习.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整理文言实词专题复习一、考点指要考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所谓“常见的文言实词”指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文言实词;所谓“在文中的含义”,也就是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也是一种能力。在现在的高考测试中,有一点值得关注,那就全国高考语文命题秘书张伟明曾撰文指出的:“在文言文测试方面,文言虚词和实词的考查与课文联系非常紧密。”二、实词知识复习不论高考的命题出样怎样的调整和变化,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仍将为成为命题者的首选。为了在高考中以“不变应万变”,我们必须切实掌握好文言实词的基本知识。(一)词

2、的古今异义学习文言文,要特别留心古今词义有细微差异的词语,它们常常是命题的重点。词的古今意义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况:1、 词义扩大。文言文,有些词的原有意义比较狭小,后来词义的范围比原来扩大了。如“江”古代专指长江,“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泛指河流。例如: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贾谊过秦论)再如“甘”,原义是“美”“甜”,现在除了“味美”之外,还有“心里乐意”的意思,如“心甘情愿”。又如“好”,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而现在“好”则可以泛指一切美好的东西,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2、 词义缩小。有些词起初包含的范围较大,后来它的应用范围缩小了。如“金”古代泛指所有的金属,现代专指黄金

3、。例如: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贾谊过秦论)又如,“丈夫”,古代指“男子”,现代专指“妻子的配偶”。也有词义义项减少的,如“劝”,古代有“鼓励”“劝说”的意思,如今只剩下“劝说”这一义项。“让”字在文言文中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只用前一个意义了。3、 词义转移。有些词的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例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又如“币”古代指礼物,现代指“钱”;“慢”古代是“怠慢”之意,今义与“快”相对。“假”古代是“借”的意思,今义与“

4、真”相对。4、 词义弱化。有些词的表意程度变弱了。如“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则表示埋怨、责备。如“屈平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列传)5、 词义强化。有的词则相反,表意的程度得到了强化。如“恨”古代多表示遗憾、不满意,现在则表示仇恨、怀恨。如:“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史记刺客列传)6、感情色彩的变化。如“谤”,古义指议论、批评他人的过失,邹忌讽齐五纳谏中“能谤讥于市朝”中的“谤”用的就是古义。再如“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并无贬义,现在指品质恶劣,为贬义词。“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句中的

5、“卑鄙”用的是古义。(二)实词的一词多义所谓一词多义,就是一个词有多种含义。对一词多义的实词,要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如:“兵”本义是“兵器”,又用来指持有兵器的人,即“士兵”、“军队”,后又引申义为“战争”“军事”。一词虽然出现多义,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只能有一个意思,这就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选择来确定。例如: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卒破得舟,始皇以为贤勇得:俘获B、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度:考虑C、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略:略微D、王蔚为秦将,夷六国夷:铲平,削平答案:C 解析:正确解释应该是“夺取”,而不是“略微”。此题考查一词多义的形式是高考考查

6、经常出现的。(三)掌握常用通假字解读文言实词,通假现象也是非常重要的。通假的原则是“音同”或“音近”。因此,在一个句子中如果遇上不会翻译的“障碍字”,不妨联系上下文,根据音同音近而相通的现象大胆推断,只要在具体语境中能够讲通,则有可能就是通假字。如:张良出,要项伯“要”同“邀”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秦伯说“说”通“悦”共其乏困“共”通“供”(四)掌握偏义复词古代汉语中,有和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而用意却偏在其中的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在阅读时,遇到偏义复词,必须依据上下文进行推断,确定哪个语素有实义,哪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例如:“昼夜勤作息”(孔雀东南飞

7、)中的“作息”是“工作和休息”的意思,依据文意来看,此处是“工作”的意思。再如:“吾所以为此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中的“出入”是“出去和进入”意,而结合上下文,则应为防止其它强盗进入的意思。(五)掌握词类活用在文言实词中,某一个词属于哪一类,通常是比较固定的。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往往出现某种临时性的变动,即某些实词有时在一定的句子里,失去了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而临时充当另一类词,这种现象就叫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名词十宾语)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副词作状语十名词)汉水又东,(水经注江水)(能愿动

8、词+名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名词+补语)今王鼓乐于此.(孟子梁惠王下)(所+名词)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名词充当联合式或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之一)卒中往往,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名词活用为动词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赤壁之战)(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它词语作谓语中心词,事物名词就活用为动词)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采草药)(两个名词连用,不存在并列,同位和修饰关系,不带计量意义时,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答司马谏议书)(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

9、述性独词分句,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权,然后知轻重.(孟子梁惠王上)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例如: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卒使上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屈原列传)有时,形容词后面不带宾语,也活用为一般性动词。如: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促织)3、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就是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例如: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时一般要补

10、出中心词(名词),而以形容词作定语。例如:将军身披坚执锐。(陈涉世家)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芙蕖)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赤壁之战)4、名词作状语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词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第一,表示比喻.例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第二,表示对待人的态度。例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第三,表示处所。例如: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指南录后序)第四,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例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第五,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

11、例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5、动词的使动用法古代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例如: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今以钟磐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石钟山记)有时候,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共同带一宾语。这一宾话既是及物动词的受事者,又是主语使得它成为不及物动词的施事者。例如: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孟子告于上)(句意是:这时候的水,看似平静,但如果击打水面,水花会高高溅起,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6、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古汉语里,形容词也常

12、常活用为使动,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促织)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荀子天论)7、名词使动用法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舍相如广成传(zhun)舍。(廉颇蔺相如列传)8、意动用法意动用法就是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为意动,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如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如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代词有时也活用为意动,动词一般不用如意动,用如意动的词可以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做”襟三江而带五湖(滕王阁序)而耻学于师

13、(师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渔人甚异之在这里,例中的“襟”“带”是名词用作动词,表示把宾语当作某种人或事物,译作:“以为襟”,“以为带”。例中的“耻”是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状态,译作:“以为耻”。句中的“小”:认为小;句中的“异”:认为奇怪,也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三、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要准确理解文言实词的词义,一是识记和累积,掌握文言实词的基础知识;二是学会推断。只有把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巧妙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较高的阅读能力。下面介绍几种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1、根据学过的课内实词来推断词义。试题中出现的一些实词解释,其实课文中已出现过,可联系课文相应迁移。因此,我们

14、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例如:(2006年全国高考第8题)A远与恢素善。善:友好可以联系司马迁的鸿门宴的“善”友善、交好,“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2、使用组词法来推断词义。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节词来表示。如文言中的“书”可组词为“书信”。 齐人未附附归附、归顺。齐人追亡逐北 北败北,指败逃者。3、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推断词义。古汉语讲究工整、对仗,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我们往往可以根据其意义上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求得词语的正

15、确解释。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见”和“被”同义,都是“被”的意思。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劳”对“逸豫”,词义相反。4、借助成语来推断词义。即借助平时比较熟悉的成语中的有关词语的含义来推断,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殚精竭虑。殚、竭:尽赵奢之伦制其兵不伦不类。伦:类5、根据字形推断词义。汉语的造字法(尤其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这四种)为我们推测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的帮助。根据字形推断出词的大概意义范畴,再根据上下文,就可以确定词的具体含义。通常来说,凡形旁从“禾”与五谷有关;从“贝”与金钱有关。如:“不赂者以赂者丧” 赂即贿赂。6、语境分析推断。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

16、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有些句子中的实词义我们可以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例如: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两句同出石钟山记,句根据前文语境可知,“言”为“叙述”之意。句我们联系整篇文章的语言环境及历史背景来看,渔工水师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所以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实原因,却不能用文字记载下来。故“言”为“记载”之意。总之,高考考试说明要求我们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是高考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在选材上、设题上还会设置必要的障碍点,这就要求我们在识记的基础上,运用以上方法大胆猜读、合理推测,真正做到顺利阅读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