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校本课程、地方课程教案.docx

上传人:1398****507 文档编号:66785070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6.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校本课程、地方课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3年校本课程、地方课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校本课程、地方课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校本课程、地方课程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校本课程、地方课程教案 春晓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学写生字“古”“多”“知”“声”等。 2理解诗句的意思,进入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及对落花的惋惜之情。 3感受古诗语言形式上的一些特点 课前准备:春花图片数张,投影片一框,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渲染情境,导入阅读 1.板书课题:古诗两首。指导学生认读“古”“诗”“首”三个生字。 2.学生背诵学过的古诗词。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内容与春天有关的古诗。春天是一个百花盛开的季节,你们知道都有哪些花在春天开吗?这些花一开,春天就更美丽了。 二、初读:读得正确通畅 1.介绍作者和诗题。 说说“晓”字的意思与什么有关,你是怎么知道的?“

2、春晓”是什么意思? 2.教读全诗。板书全诗。 哪位同学会背,背给大家听一听。 说说“眠”“闻”“啼”等字的意思与什么有关。 教读全诗:要求把字音读清楚。 三、读中入境,理解诗句之意 1.给学生讲与这首诗有关的故事,请同学们结合故事读诗,猜猜每句诗的意思。 2.教师小结诗句的意思。 四、境中体情,理解诗中之情 1.感受“春眠不觉晓”中舒畅的感觉。 春天早晨睡觉与冬天早晨睡觉,哪个感觉更舒服?为什么? 这么舒服,你会说些什么? 让学生读第一句体会这种舒畅的感觉。 2.感受“处处闻啼鸟”的美好意境。 哪里有小鸟的叫声?什么是“处处”?请你画出处处都有小鸟在叫的情景。 让学生读这句诗来体会这种美好的感

3、受。 3.感受后两句诗所蕴涵的情感。 让学生读后两句诗体会诗人的惋惜之情。 五、领悟内化,读出自己的感受 1.练习把四句诗连起来读,看谁读得好。 2.分组进行朗读比赛,要求指出读得好的地方,再提出改进的建议。 六、作业:为爸爸妈妈讲诗的内容,与爸爸妈妈比赛谁读得更好。 教后札记: 春晓的诗境清新、淡雅,人物的情感含蓄而真挚。为了让学生感受诗的意境,教师采用了讲故事、听音响、看图画等方法,结合学生对诗句的逐步深入的理解,创设了优美的情境,使学生在美好的情境中参与学习过程。 江上渔者 教学目标: 1、学习江上渔者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想象诗人描写的

4、景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解诗题。 1、同学们,相信大家都知道锄禾这首古诗,谁能背诵。(学生背诵)教师出示古诗:悯农,指名朗读评价引导。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江上渔者(板书课题)。 2、解诗题:同学们,你觉得题目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3、读诗题: 二、读诗解意。 1、学习古诗,多媒体出示诗句。 指名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 2、自由朗读: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这首诗,注意把诗句中字的读音读正确。可以自己多读几遍,也可以读给同学听。 谁愿意再来读这首古诗,并能将诗读正确。指名学生朗读。学生朗读,评价

5、。 3、解词连句知大意。 (1)我们读古诗,不但要会读,而且要知道诗句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再次仔细地读读诗句,根据下面的注释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把不明的字词画下来,然后可以和同学商量,当然也可以找身边的老师请教。 (2)学生自由读,了解诗句意思。 (3)学生集体交流诗句的主要内容。 4、齐读古诗。 三、展开想象,悟诗情。 1、小朋友,你们可真了不起,那么快就不但会读古诗,而且已经知道了江上渔者这首诗的内容,那么大家知道作者范仲淹是怎样写下这首古诗的吗?你们能猜测一下吗?学生猜测。 是不是和大家的猜测一样呢?请大家自由读读上面这段话。多媒体出示句子 2、你能把客人的多和鲈鱼味道的鲜美通过朗

6、读告诉大家吗?学生读 3、如果你是酒楼里的客人,当你吃了肉嫩味鲜的鲈鱼时,你会怎么说? 学生交流: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两句诗,感受当时人们吃鱼时的欢快心情。 打鱼人那只像片树叶的小船在风浪里飘荡,时隐时现,场面惊险。 A、教师出示画面: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又仿佛听到了什么? B、看着这画面,看着这滚滚波涛,你又想到了什么? 4、朗读升华情感。 教后札记: 本首诗和锄禾有相同的思想意义,都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明白要珍惜劳动成果,相机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能珍惜,学生们能基本做到、想到,还不错。 敕勒歌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敕勒歌。 2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

7、体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积极豁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我们祖国的幅员辽阔,有数不清的美丽景色,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参观雄伟壮观的北国风光。 2利用多媒体或教学挂图,展示北国风光。(教师板书诗题:敕勒歌) (二)通读全诗,把握诗境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读准诗中“见”的音。) 3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诗的大概意思。 4全班齐读

8、古诗。 (三)分步解读,品悟诗意 1解题意。 读诗题,看注释了解题意。敕勒是一个游牧的民族,生活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这首诗就是敕勒人当日所唱的牧歌。 2读通诗句,理解诗意。 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引导学生读注释,了解“穹庐”指的是敕勒人生活的毡帐,就是现在的蒙古包。“见”(同“现”),露出的意思。 学生质疑,讨论诗意。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诗中为什么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上下一片?在这样的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教师有感情地描述诗境: 3交流: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4感

9、情诵读古诗。 想想,我们应该怎样朗诵这首诗。学生先自己反复练习朗读,再指名朗读,集体评议是否读出诗中宏大的气势。 5当堂背诵这首古诗。 教后札记: 本节课学生们兴趣盎然,能够当堂背诵本首古诗,并且受到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学生们在学习之余领略了祖国的美丽风光。 家庭防火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2.使学生掌握一些在家遇到火灾,触电,食物中毒,遇到坏人对付处理方法,有一定应变能力.教育重点:学习防火,防触电,防中毒,防坏人破坏的生活常识,培养有关防范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

10、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下面就谈谈家居安全要注意什么: 1、用电安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的用电常识。 1) 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 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3) 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4) 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2、安全使用煤气 1)燃气器具在工作时,人不能长时间离开,以防被风

11、吹灭或被锅中溢出的水浇灭,造成煤气大量泄露而发生火灾。 2)使用燃气器具(如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保持足够的氧气,防止煤气中毒。 二、发生火灾怎么办 1、要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报警时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地点,还要讲清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么样。 2、一旦身受火灾的威胁,千万不要惊慌,要冷静,想办法离开火场。 3、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三、小结 教后札记: 只要我们处处小心,注意安全,掌握自救、自护的知识,锻炼自己自护自救的能力,机智勇敢的处理遇到的各种异常的情况或危险,就能健康地成长。学生活动效果非常好。 健康上网 教学目标

12、: 知识与技能:通过列举上网的反面例子,认识到网络的不良影响。 过程与方法:能够从多角度广泛地交流和讨论“上网利与弊”,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遵守文明公约,养成文明上网的习惯。 能够围绕话题积极思考并从多角度畅所欲言 分析、整理和归纳各种观点,学会上网,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教学方法:演示法: 对话法: 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当你坐在电脑前你第一件事是做什么? 生:上网 师:同学们上网最喜欢做什么? 生:聊天、看新闻、发电子邮件、查找资料等。 二、开始活动: 师:上网对我们青少年有何影响呢? 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回答 师:同学生都谈得很好

13、,那么上网难道就没有负面影响了吗,展示一些青少年上网成瘾后精神异常的图片。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回答 主持:同学们谈了有利一面,又谈到了不利的一面,那么上网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三、深入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讨论 师:同学们都谈得很好,发表了个自的观点,那么为什么有些人认为网络是他们的朋友,利用网络来进行学习、娱乐,为什么又有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而放弃了学业,精神异常。 生A:上网因人而异的,最主要是掌握好上网的一个“度”的问题,“度”掌握的好,网络就能发挥它的有利之处,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 生B:适当的上网对于我们身心是有好处的,适当玩玩游戏我们可

14、以繁重的学习中解脱出来,为的是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师:同学们谈得都很好,什么原因导致了那些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呢? 生A:家庭中家长和孩子不能顺利沟通; 生B:目前学校只重分数、流行的教书不育人的“应试教育”,使孩子进一步迷失理想,厌恶学习; 生C:大量低级媚俗、光怪陆离的文艺作品和电视节目。 师:对于上述三个主要原因,我们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生A:应该与家长多多交流。自己的想法、看法等应该与家长多交流。 生B:多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如体育活动、艺术节、夏令营等。 生C:看一些适合我们青少年的电视节目和文艺作品。如焦点访谈、实话实说等。 师:现在许多家长、学校对我们

15、上网的做法是堵,你认为这样的做法好吗?与网络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相比较,其负面影响显得更加突出而尖锐。要解决这些问题,发挥互联网对青少年的积极作用,摈弃和遏制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中小学生自身要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养成上网的良好习惯。 2、家长要积极主动关心孩子,正确引导上网。 3、学校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加强中学生全面素质教育。 4、占领网络阵地,建立一批有质量、有层次、有特色,能够吸引青少年的网站和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5、要尽快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机制,出台有关法规,采取有效措施,最大可能地防止利用网络进行犯罪或传播不健康信息的行为和现象。 6、加强互联网对青少

16、年影响的研究工作,正确制定应对措施。 7、加大宣传力度,使青少年认识到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从而有效地减少和避免互联网对青少年伤害,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积极作用。 8、在网上经常举办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材的活动,吸引青少年的积极参与,达到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作用。 四、观点评价 五、课堂小结 教后札记: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对如何上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学们特别是爱上网的同学能意识到上网带来的弊端,发挥它的有利之处,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 诉衷情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词句的初步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品读法 情感与态度:理解

17、作者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通过对词中运用的典故和创作背景的了解,借助概括、品读、联想等方法,理解作者在词句中所蕴涵的丰富情感。 难点:作者在悲愤之中透射出来的爱国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旧知引新,营造氛围)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国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的词人陆游的心灵深处,品读他的这首诉衷情,与词人做一次心灵的对话。 二、简介作者、写作背景 1请同学们说说你对词人陆游有着怎样的了解?可以简洁地介绍一下他的生平经历(也可以交流一下他的诗词作品)。 2在同学交流的基础上出示词人的图片和简洁扼要的介绍 三、初读课文、熟悉内容 1同学自由地诵读这

18、首词 2放录音朗读,学生模仿朗读。 3同学再齐读,希望同学能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感受作者在词中渗透着怎样的情感。 四、品读词句,理解情感 1播放词的录音朗读,圈划出直接表现词人情感的词句,交流听后的感受。 2朗读并思考:这种浓郁的情感又是如何通过具体的词句表现出来的呢? (1)结合注解,了解词的大意,说说作者在词中描写了怎样的生活场景? (2)这些场景中哪些词句最能触动你的内心?说一说其中的情感。 3词人为之奋斗一生的理想无法实现,叫他如何不悲愤!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词人的心灵深处,体会“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含义 4配上悲壮的乐曲,请同学们带着情感一起来朗读整首词,再次体会爱国词人国仇未

19、报,壮志难酬的深切悲愤。 五、联想迁移、拓展思维 1时代的风雨,艰难的现实,爱国的情怀,读着这样的词句,很自然地能让我们联想到了词人的哪些的诗词呢? 2试用简短的几句话来谈谈你读了这首词后的感悟。 六、课后作业 背诵全词;并积累重点实词。 教后札记: 这首是比较深沉,表现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在诗歌教学中,怎样让学生通过朗读就能体会到含义是重点,利用录音,基本能够加以突破。 饮食与健康 教学目标 1、知道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以及人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 2、增强好好吃早餐、多喝水和良好的烹饪时好习惯的意识。 3、了解健康标志士什么,知道安全饮食的常识。 4、培养关注自己饮食健康的责任感

20、,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如何健康饮食? 教学难点:培养关注自己饮食健康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讨论:小朋友,在你的印象中,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是健康的? 2、是啊,过胖、过瘦、面色蜡黄都不能称为健康的人。看来,一个人的健康直接跟饮食有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健康饮食。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那如何做到健康饮食呢? 二、好好吃早餐 1、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重。下面请听一个故事。(故事大概内容:一位小朋友每天早上总喜欢睡懒觉,怕

21、上学迟到又没有时间吃早饭,结果才上了第一节课肚子就开始饿得受不了,更别提上课认真听讲了。) 2、小朋友听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话想说? 早餐对我们有多重要呢? 三、饭前饭后多补水 身体缺水时,新陈代谢大大减慢。所以,人必须及时补充水分。要使人体储备足够的水分,你应该每天喝两升水。这包括喝白开水,或在早餐时喝牛奶、下午休息时喝橙汁、晚饭时喝汤等等。 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的水呢?因为一天下来你会不知不觉地失去两升水的储备。其中,大约有一升水是通过排尿排出体外。另外一升水是通过汗和呼吸排出体外。 不过,即使你吃的是固体食物,你也有可能吸收了同样的水分。比如,多吃水果、蔬菜、鱼、蛋和面包,也能补充一些水分。

22、 四、有节制地吃点零食也不坏 零食对任何人都有诱惑力,不吃零食很难做到。如果我们合理选择零食,把握好进食的时间,吃点零食对健康也有好处。有些零食含有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因此,可以适当吃一点零食。平常我们各异的零食具有不同的功能: 花生:花生中富含维生素B2,多吃些花生,有助于防治口唇干裂、眼您现在正在睛发红、发痒以及脂溢性皮炎等多种疾病。 核桃:核桃中含有丰富的生长素,能使指甲坚固,不易开裂。同时,核桃中富含植物蛋白,能促进指甲的生长。 葵花籽:葵花籽含有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亚油酸的含量尤为丰富。亚油酸有助于保持皮肤细嫩,防止皮肤干燥和生成色斑。 无花果:无花果中含有类似阿

23、司匹林的化学特质,可稀释血液的流动,从而使大脑量充足。 奶糖:奶糖含糖、钙,适当进食能补充大脑能量,令人神清气爽,皮肤润泽。 吃零食最好在两顿饭之间,不要在接近正餐的时间吃。临睡钱和看电视时吃,都不是好习惯。零食就是零碎食物,因此,不能吃得太多,只能作为生活的调味品,更不能影响正餐的食欲。 五、良好的烹调促进健康 良好的烹调能减少食物营养损失;不恰当的烹调,会大大降低食品中的营养含量。比如,有些烹调法损失会损失食物中的维生素,而换一种烹调法能使维生素较好地保留下来。 煮:煮过的蔬菜,会损失百分之七十的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蒸:蒸比煮,能够保留更多的营养成分,但仍会损失百分之三十

24、的水溶性维生素。 微波加热:如果使用较少的水,微波加热能保留部分的水溶性营养成分。 烘和烤:烘烤的高温,会损失维生素C。烘烤家禽类食品,需要彻底烤透。 教后札记: 零食与同学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中,我能运用现代教学手段,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其害处,增长了学生的意,促进了他们的身体健康。 游园不值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会生字新词,背诵古诗。 2 读懂诗句,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3 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把诗句描写的景象画下来,把诗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新课: (出示 春

25、景图)春天,以她那五彩斑斓、光彩夺目而著称,万物苏醒,百花齐放,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使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她歌颂、赞美,也因此留下了许多名词佳句。谁能背诵一些?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写春天的古诗游园不值。(板书课题,出示诗句) 二 指导学习游园不值 (一)检查预习 1 介绍作者,指名学生交流 2 检查朗读 (二)理解诗句意思 你想进一步读读,把它读懂吗? 小组合作:把你不懂的地方在小组中提出来,讨论解决。 交流:通过自学讨论,你知道了什么? 诗意: 你能用几个词语来夸夸春天的美景吗? 谁也愿意学学诗人来赞一赞?(指名读) 读诗: 多么美的景色,多么美的诗呀!如果有优

26、美的乐曲来配一配那就更美了。老师这里有段优美的音乐,很适合这首诗,请你欣赏一下,并配上乐曲练习朗诵这首诗。 指名朗诵。 三、拓展 1、诗学完了,但春天的美景还深深的印在我们的脑海里,请你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可以写一写,画一画,也可以唱一唱,把它表现出来。 2、根据游园不值这首诗,编一个故事,讲给你的好朋友听。 教后札记: 陆游的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充分体现了作者观察的细致,要求学生能够将这种手法运用到习作中去,提高自己跌写作本领。 渔歌子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渔歌子中的3个生字。 2朗读渔歌子。 3理解渔歌子的意思,陶冶爱美的情趣。 4能对渔歌子描写的景象展开想象。 教学重点:理

27、解渔歌子的意思,陶冶爱美的情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学习渔歌子 1简介作者。 2解题。渔歌子,词牌名。 3自学。 (1)自由读,说说这首词主要讲的是什么? (2)再读这首词,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理解这首词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3)小组内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4)全班交流。 指名讲解对这首词的理解,其他同学可以问难质疑,可以补充、更正,教师给予适当点拨。 学生看图描绘这首词所描写的景物。 教师小结:这是一幅垂钓的画面,白色的鹭和红色的桃花点缀其间,色彩本来极其鲜明,而由于斜风细雨的笼罩,却又呈现出迷迷蒙蒙的意境。同柳宗元江雪中的“

28、独钓寒江雪”的孤寂与冷峭相比,这首词所表现的平和与怡悦,自然别有一番韵致。 (5)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三、学习生字 1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读准本课生字的字音,记住字形的。 2教师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蓑”字。 四、布置作业 1朗读全文,能够背诵的就把两首词都背下来。 2请你为其中的一首词配上一幅彩色画,可以画图画、水彩画、油画棒画、彩笔画,爱好画画的同学,请用你的画来向人们展示江南的美景吧! 教后札记: 本首古诗带领学生能够领略到“斜风细雨不须归”的优美意境,学生们都能在朗朗上口的阅读中加以背诵,体会到了作者的写作背景。 怎样保护自己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有关校园安全和校外安全的常识,使他

29、们建立初步的安全意识; 使学生学会自护,自救的一些方法,发展初步的自护自救能力。 教学重难点: 帮助学生树立初步的校园安全和校外安全意识,发展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 教法学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准备: 教师根据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制作自救,自护常识竞赛题。 设计奖品(“平安小精灵”胸章);绘制情景图和制作红,绿灯牌。报道录音。学生收集各种安全标志,自己制作;收集关于儿童自护,自救的资料;根据自己了解的危险情境和相应的安全常识自编小表演。 教学过程: 一、报道导入,揭示主题。 师:请同学们听听这条录音报道说了些什么 播放一则反映少年儿童安全事故(数据和事实)的报道录音。 师:听了这则报道,

30、你们有什么感想?生发表看法。 师:我们身边有时存在着危险,要提高警惕,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了象这样的悲剧,会给家人造成什么影响呢?生发表看法。 师:是啊。如果我们每天能平安度过,那就是全家人的幸福。我们只有学会自我保护,才会让家人放心。 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二、结合实际,发现危险。 师:看看这些画面,他们的做法对吗 为什么 (画面显示):a一个女孩爬在高楼阳台上,上半身露在窗外。 b一个女孩用湿手插插销。 c一个男孩在河里单独游泳。 d一个男孩在马路上翻越护栏。 e校园内一群孩子都挤在大门口或教室门口。 f雷雨天气,一个男孩在大树下避雨 师:你们发现自己身边还有哪些可能导致危险发生的事

31、 生发表看法。 师小结:你们都是细心的孩子,注意到许多潜伏在我们生活中的安全隐患。除了可能导致危险发生的事,还有一些危险的人。如:锁好防盗门;门铃响时,先看清楚来客是谁,不认识的人不要开门;来访者提出问题时,隔着门和他说话;有陌生人来电话,不告诉对方家中只有自己;晚上开灯后,拉上窗帘,防止别人从窗外看到只有一个孩子在家;如果发现有人隔窗偷看,尽快打电话给亲友或拨叫“110”。 师:当你独自在家时,请记住这招:“不速之客来敲门,开门迎接太愚笨,盲目反抗很危险,保护生命有学问”。 三、小组竞赛,信息交流。 “自护自救大闯关” 师:当我们看到危险的苗头,应该采取措施及时防范;生活中有些标志常常警示我

32、们要远离危险。 师宣布竞赛规则。(小组自由出示本组收集的标志,其它组抢答,要求说出标志表示的意义。) 师:危险还没有发生的时候,我们要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当危险已经来到了,我们又该怎样对待呢 各小组抽取题目。回答正确或演示正确,顺利闯关,师出示“绿灯”,;反之闯关失败,师出示“红灯”。 (题目:被烫伤了,应该怎么办;火警,报警服务,急救电话号码是多少,要说清哪些情况,可以演示;路遇“小霸王”勒索钱财,应该怎么办;不慎落水时,应该怎么办;看到他人被电击伤了,怎样帮助;被沙尘迷了眼怎么办;耳朵里进了小虫子怎么办;家里发生煤气泄漏时怎么办;遇到食物腐烂变质时怎么办。)。 师:当危险已经发生的时候

33、,我们千万不要慌张,关键是冷静地采取正确的方法。 比赛总结。(评选冠军小组,该小组成员均被授予“平安小精灵”胸章。)。 师:刚才,大家想了很多好办法应对各种危险情况。不过,我认为我有必要提醒大家一句:当危险真正降临到我们身边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反应够不够快,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判断。也就是说,我们如果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到的自护,自救方法,才能保证平安。 师:那么,下次课我们将模拟情境,一起演习演习。看危险发生时谁的反应快,办法多。 四,课后延伸,落实行动。 出示“我的安全祝福卡”。 师:课后,请同学们制作自己的安全祝福卡,希望大家发挥自己的设计天才,可以请父母给你参考参考。然后把它随身携带或贴在醒目的位置,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也让家人放心! 教后札记: 通过身边事情的教学,同学们都能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在他们心中已经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和意识,基本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校本课程、地方课程教案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及地方课程总结 2、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计划 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教学总结 校本课程教案 校本课程教案 校本课程教案 校本课程教案 校本课程教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