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专题搜集.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6772775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专题搜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现代汉语专题搜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专题搜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专题搜集.doc(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现代汉语专题(1)复习指导书判断题选择题分析一、判断正误,简要说明理由1规范汉字就是书写正确的汉字,国家通用语言是北方话。错。规范汉字是国家主管部门公布推行的法定文字,国家通用语言是普通话。 2国语运动引发了切音字运动的产生。 错误。是切音字运动引发了国语运动,音位切音字运动在确定记音标准时认识到了确定语音标准的重要性,从而引发了汉民族共同语语音标准的讨论,引发了国语运动。 3王照的官话合声字母能得到推行的根本原因是字母设计合理。 错误。根本原因是王照的合声字母拼写影响很大的京音官话,符合社会上统一民族共同语的潮流。 4老国音是指汉语北方话语音系统。 错误。老国音是指由读音统一会确定的以京音为

2、主,兼顾南北的标准语音。 5新国音是指读音统一会议定的共同语语音系统。 错误。新国音是指由国语统一筹备会确定以以北京普通读法为标准的语音。 6京国之争反映了人们对语音标准的不同看法。 正确。就是语音标准应该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还是要兼顾其它方言语音,最后统一了认识。 7国语运动的经验是必须统一语言。 不对。国语运动的经验是认识到了确定民族共同语标准的重要性。 8普通话就是北京话,语音系统是相同的。 不对。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是指以北京音系作为标准,不是所有北京音,比如一些具体词语的方音读法,普通话就没有吸收。 9普通话的词汇以北方话作为基础方言.对。这是因为北方话具有比较突出的优势,比如在政治

3、、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 10普通话要以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 不对。白话文著作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所以正确说法是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 11词汇和语法规范的主要对象是书面语。 正确。因为书面语是口语的加工形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12文学作品的传播对语言的扩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正确。比如北方话,在全国的重大影响与我国古代文学名著的全国的传播也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13北方话词汇系统中所有的词普通话都要吸收。 不对。北方话作为一种方言,其中一些比较僻用的词语普通话也不吸收使用,仍然需要进行规范处理,不是全盘照搬。 14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于

4、2000年10月公布并正式实施。 不对。是2000年10月审议通过,200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15根据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的规定,“跌宕”和“跌荡”都是正确的形式。 不对。这个规范文件确立了每组异形词的推荐使用形式,推荐使用“跌宕”。 16汉语拼音方案是由我国政府公布的第一套拼音方案。 不对。汉语拼音方案是新中国公布的第一套拼音方案,历史上还有注音字母、国语罗马字方案。 17汉语拼音方案采用了26个英文字母作为基础。 不对。采用的是26个拉丁字母。 18为便于称说,拼音方案字母表规定了读音,辅音是在原音质上加元音e。 不对。辅音字母的读音是在原音质是加元音 。19在实际运用中,i 行韵母中

5、的i一律要换成y。 不对。i行韵母中只有i后面有其它元音时才换成y。20声调的区别功能负荷量要大于声母和韵母。 正确。这是因为声调只有四个,从调类来看,每个调类联系的语素(词)最多。 21韵母iou、uei、uen的拼写形式在实际使用中永远也不会出现正确。因为这三个韵母前面有辅音声母时,它们的韵腹要省略,它们自成音节时,按照拼写规则,i要换成y,u要换成w。 22y和w在拼音方案中主要起隔音字母作用,不代表音质。 不对。在ya、yang、wei、wang等音节中它们是代表音质的。 23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核心是要以音节为书写单位。 不对。正词法基本规则的核心是要以词作为书写单位。 24普通

6、话有22个辅音,21个辅音声母。正确。22个辅音中,舌跟鼻音ng不能充当声母,只能充当韵尾,所以只有21个辅音声母。 25根据汉语拼音方案统计,普通话有35个韵母。 不对。一共有39个韵母,其中舌尖前元音韵母和舌尖后元音韵母用i表示,韵母er和也作了说明。 26汉语普通话每个音节都必须具有辅音声母。 不对。有些音节没有辅音声母,例如运、为、要、语这样的音节都没有辅音声母。 27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唯一一对清浊对立的辅音都是舌尖中音。不对。唯一一对清浊对立的音是舌尖后檫音 。 28韵腹一定都是由元音充当的。 正确。辅音在韵母中只能充当韵尾,同时韵腹是音节中的主要元音,音高变化主要体现在韵腹上面,当然

7、需要使用发音响亮的元音充当韵腹。 29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只有开口度大的元音可以充当韵腹。不对。在韵母有多个元音时,开口度大的元音充当韵腹,在只有一个元音时,这个元音就是韵腹,无论开口度大小。 30普通话辅音中只有n可以充当韵尾。 不对。舌跟鼻辅音 也可以充当韵腹,例如韵母ing、iang、wang、iong等。 31普通话语音系统中的鼻辅音都可以出现在音节的末尾。 不对。只有鼻辅音n和ng可以出现在音节末尾。32普通话语音系统中的鼻辅音都可以出现在音节的开头。 不对。只有舌尖中鼻辅音n可以出现在音节开头,舌跟鼻辅音ng不能出现在音节开头。 33普通话元音韵尾主要由i、u、o三个音素充当。 不对。

8、o虽然在韵尾位置,但其实际音质是u,用o是为了避免手写同n混同,所以普通话语音系统中的韵尾只有i和u两个。 34普通话语音系统中能充当韵头的音素是i、u、y。 正确。韵头的开口度比较小,这三个音素都是高元音。 35从韵头情况看,ong属于开口呼韵母,iong齐齿呼韵母。 不对。从实际音质看,ong是合口呼,iong是撮口呼韵母。 36按照国际音标严式记音法,韵母uai应拼写为uaI。 正确。由于受韵腹的影响,韵尾由高元音变成了次高元音。 37普通话低元音系列有五个元音,在汉语拼音方案中采用a记录。 正确。这五个元音是同一音位的条件变体,具有互补关系,不区别意义,是同一个音位。 38根据普通话异

9、读词审音表规定,“呆”在“呆板”中念di。 正确。“呆”读音确定统读dai,取消了ai音。 39普通话中轻声是一个独立的声调。 不对。轻声音节实际上是不固定的,是受前后音节的影响发生的变化,所以不是独立调类。 40汉语中词与非词的界线很容易区分开。 不对。由于汉语词在形式上同语素、词组都有一对的交叉,所以区分词与非词不容易。 41“鸡肉”可以看作是词,也可以看作是词组;“白菜”和“白纸”内部结构相同,都是词不对。“鸡肉”、“白纸”是词组,“白菜”是词。 42“睡觉”可以扩展为“睡一觉”,所以是词组。 不对。这样的词称之为离合词,分开是词组,不分开是词。 43专门用语的狭义用法,范围包括术语、行

10、业语中的词。不对。专门用语的狭义用法,只指术语、行业语中的词组形式的单位不包括词。 44谚语多以句子的形式出现,成语相当于词。 正确。这也是谚语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成语比较固定,使用上相当于一个词。 45简称形式简短,运用经济,例如“计算机学院”可以简称为“计院”。 不对。“计算机学院”不能这样简称,因为在口语中与“妓院”就混同了。 46“老外”是新词,“外”指外国人,也指外行。正确。这是近几年产生的新词,最初指外国人,后来借用曲解其中的“外”为外行。 47“计算机”和“电脑”是同义词,二者的构词理据相同。 不对。它们是同义词,但构词理据明显不同,从构成理据看,“计算机”突出强调的是计算功能,“

11、电脑”是个比喻用法,突出特征是指像人脑那样的分析运算能力。 48“泰山”指岳父,从词义的理据看,这是语素义的借代用法。 正确。“泰山”指山东的一座山,理据义是大山,指岳父来源于一个典故,是借代用法。 49“饭桶”指只会吃饭不会做事的人,这是语素义的比喻用法。 正确。饭桶的功能是装饭,只会吃饭的人的功能也就是装饭,是一种比喻。50概念义是一个词的核心意义。 正确。其它意义如附属义、言语义等都是以概念义作为基础的。 51“神仙”、“鬼怪”这些词所反映的事物并不存在,所以这些词义是错误的。 不对。词义所反映的事物不存在,是歪曲反映现实,但不等于说这些词义是错误。 52“父亲”和“爸爸”的区别是形象色

12、彩不同。 不对。二者的区别是风格色彩不同,“父亲”具有书面语色彩,“爸爸”具有口语色彩。53类词语就是词义解释时表示词义代表的事物的类别的成分。 正确。主要用于表名物词义分析,其中表示事物类别的词语就是类词语。 54形容词“滂沱”的适用对象是水流、激流。 不对。这个词义适用对象是指雨、涕泪。 55名“饭桶”的词义表示的类别主要是指人,而不是事物。正确。这个词义是“比喻只会吃饭而不会做事的人”,其中的类词语“人”,说明这个词义表示的类别是人。 56本课程“词群”指称的范围比语言学概论中“义场”所指范围大。 正确。词群既指语义上有联系的一组词,也指语音上、结构方面等有联系的一组词。 57词群可以根

13、据各种各样的语义特征构成,所以“马”和“汽车”也可以构成词群关系,属于同一层次关系词群中的词语。 正确。“马”和“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具有共同特征,可以构成词群。 58句子和词、词组的本质差别在于句子的结构复杂。不对。它们的本质差别在于句子是动态的使用单位,传递信息,具有表述功能,具有语调,而词和词组是静态的备用单位,没有表述功能,没有语调。 59语素只能充当构词材料,不能充当词组或句子的构成材料。 正确。语素的功能主要就是构词,而不是造句,不能充当词组或句子的构成材料。 60“我们学习”中的“学习”没有带宾语,是?湩琠? ?o轀?不及物动词。 不对。一个动词是不是及物动词不是看它在某个句子中是

14、否带宾语,而是看它是否具有这个功能。学习具有带宾语的功能,所以是及物动词。 61汉语的词类,可以利用形态标准划分出来。 不对。汉语的词类,只能采用功能作为标准,因为汉语是孤立语,没有印欧语言那样的形态变化。 62“大型、中式、新式、慢性”可以修饰名词,是形容词。 不对。这些词不能充当谓语,是区别词。 63副词可以充当状语,所以副词归入实词。 不对。副词意义较虚,而且不能充当核心的句法成分,所以是虚词。 说明:按照专科教材观点,副词可以充当句法成分,是实词。这里是按照本科教材解答。64实词和虚词的本质区别在于实词具有实在意义而虚词没有。 不对。本质区别是语法功能不同,实词可以充任核心句法成分,虚

15、词不能充任核心句法成分,大部分虚词甚至不能充任任何句法成分。 65“来了一个人”的“来”带有宾语,所以是及物动词。 正确。凡是带宾语的动词,无论是施事宾语还是受事宾语,都是及物动词。 说明:按照专科现代汉语教材,只能带受事宾语的动词才是及物动词。 66真谓宾动词就是可以带宾语的动词。 不对。真谓宾动词是指它所带的动词宾语本身还可以带宾语,例如“打算讨论这个问题”,“打算”就是真谓宾动词。 67自主动词就是不能表示动作的动词,例如“是、有、姓”等。 不对。自主动词是指动作行为不能受动作者自主控制的动词,例如“病、死”等。 68凡是做状语的词,都是副词,凡是做定语的词,都是形容词。 不对。汉语的词

16、类和句法成分之间没有对应关系,比如副词可以充当状语,形容词也可以充当状语。 69词的语法功能指一个词能不能充当主语和谓语。 不对。词的语法功能是指一个词的组合能力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 70“不管、保管、尽管”都是兼类词。 不对。只有其中的“保管”是兼类词。 71从表达看,“我们认真研究问题”是单句中的主谓句。 正确。从表达角度看,这是陈述句,主谓句是结构类别,不是表达类别。72“看样子要下雪”没有主语,属于不完全主谓句。不对。这是无主句。不完全主谓句是指在一定语境中省略了主语或谓语的句子。 73“野狼被打死了”中的“野狼”是主语,所以是施事。 不对。主语不一定就是施事,这里的“野狼”就不是施

17、事而是受事。 74“昨天这里发生了交通事故”中的“昨天”是主语。 不对。主语是“这里”,是处所主语句。 75“我看了电影孙中山”和“电影孙中山我看了”两个句子的语义框架相同。不对。前一句的语义框架是“施事动作受事”,后一句的语义框架是“受事施事动作”。 76“狼也不怕的狗”不是歧义句。 不对,是歧义句。其中的“狼”、“狗”都可以理解为施事同时也可以理解为受事。 77“他连李桦林都不认识”是歧义句。 正确。“他”和“李桦林”在这里具有施事和受事双重身分,两种理解都说得通。 78“我前天在城里看了两次电影”是双宾语句。 正确。因为动量词“两次”也是宾语。 79双宾语的层次分析是在述语后切分,例如“

18、送/我一本精彩的故事书”。 不对。双宾语层次分析的方法是先切分出远宾语,下一层再切分近宾语,因为双宾语本身没有结构上的直接关系,不能位于一个层次上。 80“请你照顾一下”是连动结构,“告诉你去帮忙”是述宾结构。 不对。前一句是递系结构。 81“有人来学习”和“有条件来学习”的内部结构相同。 不对。前一句是递系结构,后一句是连动结构。 82递系结构中VP1的宾语之间与VP2有主谓关系。 不对。VP1与VP2之间的成分与VP2具有施事与动作的关系,而不是主谓关系,因为这个成分已经与VP1发生了述宾关系,是前一动词的宾语,就不可能充当后一动词的主语,这在语义上是讲不通的。 83多重复句就是由三个以上

19、分句构成的复句。 不对。多重复句是根据结构层次划分的,具有两个以上层次的就是多重复句,具有三个分句,不一定具有两个层次,所以不一定就是多重复句。 84副词所以归入虚词,主要是因为它不能充任核心的句法成分。 正确,比如副词不能充当主语、谓语、宾语、中心语等。 85“而是一个连词。”在这个句子中,“而”作了主语,可见虚词也可以充当核心句法成分。 不对。这里的“而”用的是词的反身指代义,而不是作为连词的意义。 86现代汉语中“把”只有介词功能,构成把字句,主要引进施事。 不对。虽然它主要作介词使用,但还具有动词功能,例如“把门”、“把关”等。 87“不管”、“尽管”的意思相同,不能用于条件复句。 不

20、对。它们意思不同,前者用于条件句,后者用于转折复句。 说明:复习指导书漏排了“不管”一词,此题无法解答。 88否能互相通话,是判断语言和方言区别的重要标准。 不对。区分语言和方言,一方面要看互相之间是否能对应转换,另一方面要看是不是统一的社会。 89地域方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词汇和语法没有特殊性。 不对。地域方言的特点表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各个方面。 90普通话是一种特殊方言,与其它方言是兄弟关系。 正确。但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具有规范性,同时还要吸收其它方言的有用成分,要高于一般方言。 91普通话与其它方言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也可以说是父子关系。 不对。普通话是在汉语北方话基础上

21、建立起来的,与其它方言是并列的,是一种兄弟关系。 92普通话不断向方言渗透,不久就可取代方言。 不对。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标志,具有深厚的根基,还将继续使用。 93人口的迁移,使得语言进一步扩散,是产生方言的重要原因。 正确。比如我国南方诸方言,都与历史上人口的迁移具有十分重要的联系。 94人口的流动将对语言和方言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正确。或者促进语言的分化,或者促进语言的融合统一。 95汉语方言的分区和划界与行政区划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不对。汉语方言的分区划界依据的是方言现状情况,只是习惯上以某一地域的行政区划命名称说,比如粤方言不都在广东,广西也有粤方言,北方话不都在北方,西南地区也属于

22、北方话。 96广东话就是粤方言,粤方言就是广东话。 不对。广东话只是通行于广东的汉语方言。 97北方方言内部语音系统没有任何差别,高度一致。 不对。北方话地域辽阔,内部还是有差别的,可以依据语音特点划分为好几个次方言区。 98方言调查的田野调查就是要到田边地头调查方言。 不对。所谓田野调查就是指要到具体的环境到最基层进行调查。 99地方剧种的分类界别要参考方言分区划界研究的成果。正确。地方剧种是在特定方言基础上产生的,依据方言成果有助于界别剧种。 100社会方言的主要特点是词汇比较特殊,但没有独特的语音语法系统。 正确。社会方言词语的语音形式和内部结构关系与全民语言是一致的。 101方言是地域

23、文化的反映,因此方言不应该被消灭,而应该保留。 正确。方言是地域文化的标志,不应该也不可能被消灭。 三、单项选择题 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规定的通用语言是指_答案:D A现代汉语B、北京话C、北方话D、普通话 2 B_的最大历史功绩是确立了以北京语音作为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A切音字运动B国语运动C白话文运动D大众语运动 3当前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核心问题是_ B _。 A改革汉字B推广普通话C简化汉字D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4中国第一个设计拉丁化拼音方案的人是_答案:A _。 A卢戆章B王照C朱文熊D吴汝纶 5正式用国语这一名称代替官话是在:B 年。 A1912B1913C1919D1924 6我国第

24、一个由政府部门法定公布的拼音方案是_ C _。 A国语罗马字B拉丁化新文字C注音符号D汉语拼音方案 7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_:A _。 A北方话B北京话C吴方言D湘方言 8读音统一会议定的国音标准失败的根本原因是_ C _。 A投票决定,过于民主B对语音标准缺乏认识。C没有选择一种自然语言作为基础。D没有很好地加强宣传推行国音标准力度 9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没有选择南方诸方言语音标准的原因是_ B _。 A方言语音系统太复杂B在全国的影响不够大 C保留了古代汉语语音系统D浊塞音和浊塞檫音太多 10下列各种说法_ A _是正确的。 A普通话语音不等于北京音B普通话语音就是北京音 C普通话要以

25、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D普通话不能采用其它方言中的词语 11下列词语只有_ C 是规范的形式。 A案语B必恭必敬C担心D无动于中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 _。 A普通话有22个辅音B有22个辅音声母C有21个辅音声母D有39个元音韵母 13普通话中唯一一对清浊对立的辅音是_答案:B _。 AtpBCmnDnl 14下列汉字_ B _代表的音节中的韵尾音质是u。 A无趣B油膏C原始D栋梁 15下列各组词中不规范的一组是_ A _。 A发人深醒 百废具兴B鬼哭狼嚎 一锤定音 C义无反顾 直截了当D披星戴月 五彩缤纷 16下列元音只有_和辅音结合表示汉语拼音字母的读音。 AaBEC D 答案:

26、C 17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声母是按照_排列顺序的。 A 发音部位B拉丁字母习惯C发音方法D汉语拼音字母顺序 答案:A 18给下列汉字_注音,要使用y。 A英雄B叮咛C精明D并行 答案:A 19下列韵母_的拼写形式,在实际使用中永远不会出现。 AuangBiongCiangDiou 答案:D 20普通话中的两个舌尖元音音素是用字母_代表的。 AiBeCyDu 答案:A 21声母zh、ch、sh中的字母h,表示_。 A卷舌动作B表示舌尖部位B 表示发音部位D表示与舌尖前辅音的区别 答案:D 22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字母b、d、g,国际音标中用来表示具有_特点的音素。 A檫音B送气C清音D浊音 答案:D

27、23普通话的辅音声母可以分为_大类。 A五B六C七D八 答案:B 说明:按照汉语拼音方案和教材提法是6类。 24下列各组声母,只有_属于强辅音。 Ab d gBs h xCP t kDzh z j 答案:C 25对音节zhuang的分析,_是正确的。 Az是辅音声母Bang是韵基Cg是韵尾Dan是韵腹 答案:B 26音节“汹涌”中的韵母从韵头情况看属于_。 A开口呼B齐齿呼C合口呼D撮口呼 答案:D 27按照严式标音要求,音节“逍遥”中的韵母的韵腹应使用国际音标_表示。 ABaCD 答案:D 说明:复习指导书排版有误,此题无解。 28下列词语中_的语素“阳”的意义与其他三个词中的意义不一样。

28、A阳台B阳性C阳伞D阳光 答案:B 29“红花”在下列句子_中是词不是词组。 A红花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B红花比较鲜艳,可以强化装点气氛 C山上各种各样的花都开了,有红花、黄花、紫花D我喜欢红花艳丽夺目的色彩 答案:A 说明:指导书D中将“红”误作“黄”。 30“吃饭”在下列句子_中是词。 A你这样混日子,以后靠什么吃饭B都十二点了,该吃饭了 C他吃饭时一般不怎么吃菜D人是铁,饭是钢,不吃饭可不行啊 答案:A 31下列说法只有_是正确的。 A熟语包括固定语B固定语包括熟语C行业语包括熟语D术语包括行业语 答案:B 32下列语言单位_是专门用语。 A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B染指 吃香 东床 不惑

29、 C拖拉机 运输机 计算机D木刻水印 珠江三角洲 答案:D 33下列成语_没有错别字。 A自相矛盾 叶公好龙 万马齐暗 黔驴技穷B狐假虎威 英雄辈出 兴高采烈 五颜六色 C鳞次栉比 诗歌朗诵 字迹清晰 粉粹阴谋D不寒而栗 密不透风 栩栩如生 动辙得咎 答案:B 说明:指导书C也没有错别字,可选择BC。 34下列对各种熟语特征的说明,_不正确。 A成语由四个音节构成B谚语大多是句子形式 C歇后语后半截起注解作用D惯用语多是联合结构 答案:D 35下列词语只有_组是属于句法学造词。 A喜欢 讨论 热情 阶段B乒乓 哗啦 哎呀 哟嗬 C老虎 第一 学者 美化D渐渐 布谷 甜头 哥哥 答案:A 36下

30、列各组词,_组词概念义相同。 A勇士烈士B感情同情C会谈谈话D败露失败 答案:C 37下列形容词,只有_组具有形象色彩。 A鲜红淡红浅红B天蓝雪白金黄C乌黑青紫嫩绿D淡黄桃红绛红 答案:B 38“非常”在下列句子_ C 中使用的是反身指代义。 A那热烈的场面叫人非常感动B在那样的情况下他还来,非常不容易 C非常可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D两个队在决赛中拼抢得非常激烈 39用类词语概括下列词的词义类别,_ A _是正确的。 A饭桶:类词语是人B电脑:类词语是思维器官 C泰山北斗:类词语是山和星D井盐:类词语是深洞 40“泊”这个词的意义包含有特定的行为主体,即指_ D _。 A汽车B车C人D船 41下

31、列表示动作行为的词的意义_ B _,包含有特定的对象。 A落汗:身上的汗水消下去B推卸;不肯承担责任 C抢先:赶在别人的前头D核查:审查核实 42下列词义分析项目_ B _适用于形容词的词义分析。A分析词所表示的事物所属的类别B分析其适用对象 C分析所包含的特定的行为主体D分析所包含的特定的行为关系对象 43下列各组词_ C _具有上下位关系。 A杨树柳树 柏树 枫树 桉树B盘子筷子 凳子 锤子 钉子C国家中国 朝鲜 越南 日本D宇宙地球 月球 火星 木星 44下列词群_ A _不具有层次关系。 A推打 抓 挠 捏 握 B路大路 小路 马路 公路 C文具铅笔 钢笔 尺子 圆规D河流长江 珠江

32、黄河 45下列语法单位,_ D _与其它三种单位实际上处于不同层面。 A语素B词C词组D句子 46下列说法只有_ B _是正确的。 A语素可以充当词组句子的构成材料,如成词语素B一个词也可以构成句子 C成词语素就是词,没有语素的特点D词组加上语调就构成了句子 47下列说法_不正确。 A词类是根据意义划分出来的词的类别B词类是根据词的功能特点划分出来的类别 C词类是词的聚合关系的产物D词类的划分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 答案:A 48“老式、新式、旧式、西式”是_ D _。 A名词B形容词C状态词D区别词 答案: 49一般只能充当定语的词是_。 A名词B动词C区别词D形容词 答案:C 50凡是能带宾语

33、的词,肯定是_。 A及物动词B体宾动词C谓宾动词D单宾动词 答案:A 51下列词只有_是兼类词。 A自然B自己C自动D自立 答案:A 说明:教材认为“自动”也是兼类词,个人认为不典型,形容词不是也可以修饰名词和动词吗,而且“自动伞”中的“自动”应该是词的一个部分,自动伞不应该是词组。如何处理欢迎大家讨论。 52下列句子_是主谓谓语句。A自己的工作一定要按时完成B你自己的问题必须解决好 C他自己没有做完的事情只能是自己做D你自己的事情谁也帮不了忙 答案:D 53下列句子只有_不是双宾句。 A我昨天在新华书店买了五本图书B我昨天在电影院里看了两次电影 C昨天的演出他先后上了三回台呢D他昨天告诉我陈

34、子方今晚上离开 答案:A 54下列词组的层次结构只有_不同。 A挖煤的工人B挖煤的表层C挖煤的工具D挖煤的速度 答案:B 55下列句子只有_不是递系结构。 A有时间讨论这个问题B有朋友关心这个问题C有些人提出这个问题D有同志解决这个问题 答案:A 56下列句子只有_是递系结构。 A我们希望你来帮忙B我们要求你来帮忙C我们知道你来帮忙D我们欢迎你来帮忙 答案:B 57下列说法_是正确的。 A句法成分中的述语都是动词B句法成分中的状语都是副词 C句法成分中的中心语都是名词D述宾词组中的述语肯定是动词 答案:D 58下列说法只有_不正确。A介词“把”引进的是受事B介词“把”引进的是施事 C介词“被”

35、引进的是施事D介词“被”后面的动词必须是及物动词 答案:B 59下列城市_属于北方话区域。 A南京B苏州C长沙D南昌 答案:A 60通行地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是_。A北方方言B吴方言C湘方言D粤方言 答案:A 61下列因素_不是方言差异形成的原因。 A发音器官差异B人口的迁移C语言外部接触D地理上的障碍 答案:A 62下列剧种与方言对应不正确的是_ D _。 A越剧吴方言B沪剧吴方言C京剧北方话D粤剧客家方言 复习指导书简答题分析上一、为什么说普通话是特殊方言?普通话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也是属于语言变体,与其他方言之间是兄弟关系,是一种并列的关系,而不是父子关系,也不是一般和个

36、别的关系。但是普通话作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作为全国推广使用的通用语言,自有它的特殊性,所以普通话是一种特殊的方言。这种特殊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第一,普通话是在方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又不同于方言,它要对基础方言的成分进行选择吸收,不是全盘吸收,所以普通话是非常规范的民族标准语;第二,普通话还要从其它方言中吸收有用成分来丰富自己,所以普通话比任何方言都要丰富完善;第三,普通话作为具有全民通用性和权威性的特殊方言,对方言起着示范作用,规定了方言的发展方向,方言的发展要从属于普通话的发展,逐渐向普通话集中靠拢。由此可见,普通话对于方言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普通话对方言的强大影响主要体现在渗透

37、和覆盖两个方面。所谓渗透就是普通话语言成分直接进入方言,在方言区形成新派和老派不同的层次;而新派代表着新生的,年轻的力量,对老派产生很大影响,这是共同语对方言影响,方言发展逐渐向共同语靠近的直接体现。这种情况在今后方言发展过程中还将得到进一步强化,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普通话更加深入人心,为有知识的人接受,而这样的队伍是越来越壮大;另一方面,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日益发达,人们依据突破了过去固守当地的意识,到各地工作、学习、参观、旅游,与方言区以往的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这也使得普通话的使用成为非常自然的,成为一种生活需要。所谓覆盖,就是普通话进入方言区,与方言并

38、存并用,形成双语区,普通话与方言以双语方式在同一地区并用,二者在使用范围和使用场合上有所分工,不过普通话逐渐挤占方言原有的使用领域。当然我们也应看到,方言有着上千年的厚重的文化积淀,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还有相当大的影响,不可能完全为共同语替代。我们今天大力推广普通话,提倡讲普通话,其目的也在于推行全民共通的交际工具,而不是消灭方言。方言与共同语并存并用,也是属于双语现象,在上个学期语言学概论课程中我们接触了双语现象这一概念,那是指两种不同语言的并存并用,方言和共同语并存并用,也是一种双语现象,只是这种双语现象的最后结局不像两种语言的融合那样,以共同语取代方言,而是共存,各有

39、所用。而随着普通话的影响的进一步扩大,在一个地区因为工作、学习、生活方方面面确立了其权威地位,对方言产生越来越多的影响,那么方言就将向普通话集中靠拢。因为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是国家推广的通用语言,具有规范化特点,具有全民通用性和权威性,又具有统一的书面语,作为标准语,普通话来自方言又高于方言,对方言起示范作用,规定方言的发展方向,必然对方言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方言则要从属于普通话,向普通话集中、靠拢。二、方言今后的发展会不会向普通话进一步集中靠拢?这是方言一章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形成性考核作业中的一个问答题。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不在于你作肯定回答还是否定回答,关键是要大家结合所学的方言基

40、本理论和对社会现实现象的观察来谈个人的认识体会,从而达到培养理解能力的目的。那么方言今后的发展到底会不会向普通话进一步集中靠拢?我们认为这只是从理论上进行一种探讨、预测,至于结果,恐怕目前谁也下不了肯定的结论。因此,我们不妨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认识这个问题。如果我们肯定方言在今后的发展中将进一步向普通话集中、靠拢,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探讨论证呢?这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认识:第一,普通话作为共同语,作为经过规范的标准语,对方言起着示范性作用,规定了方言的发展方向,方言的发展要从属于普通话;第二,普通话有统一的书面语,方言没有统一的书面语,只能采用共同语的书面语,必然要受到普通话的影响;第三,普

41、通话作为共同语,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例如我国当前广播、电视、电影、书刊、报纸等,都是使用普通话;第四,当前经济大潮中我国各方言间的流动人口很多,为了相互沟通,他们都使用普通话。这样,使普通话的影响越来越大,使用人口越来越多,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而方言的使用则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使用范围将日渐缩小。由此可见,今后方言的发展向普通话靠拢是必然趋势。如果你认为方言今后不会进一步向普通话集中靠拢,这也没有什么不对。方言产生了这么多年,存在了这么多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至今并没有萎缩,这本身就说明方言还是有市场的。同时,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方言本身又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习俗,是地域文化

42、产生发展的泉源,具有非常独特的人文价值。方言与俗文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是俗文学产生的基础,民歌、传说、民间故事、地方戏曲、曲艺等是方言性最强的文学样式。很多非常具有地域色彩的戏曲、曲艺等,无一不是依靠方言的滋养才得以发展的,像如今依然充满了蓬勃生机的、深受人民大众欢迎的快板、快书、鼓书、评弹等,无一不是在方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很难想象,没有吴方言,会有优美柔婉的越剧产生,没有粤方言,会有粤剧产生,没有河南话,会出现豫剧,没有陕西话,怎么去“吼秦腔”?方言本身属于地域文化,而方言又是厚重的地域文化的载体,是地域文化生存的根基,与地域文化具有一种水乳交融的密切关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五花八门的

43、方言存在,也就没有五光十色、五彩缤纷的地方文化,而这些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融合了当地语言使用者的情感的传统文化,可以反作用于方言,无形中又进一步扩大了方言的影响,进一步巩固了方言的地位。一种语言,包括方言,就是一种文化,一种语言(方言)的消失,那就意味着一种文化的消失,这种多元文化的消失,其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可见,方言还会保持其独立性,不会受到普通话影响,不会向普通话集中、靠拢,至少,这种集中。靠拢的时间是无法预见的,可能很久很久。从这个意义上看,方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还会存在相当长的时间,或许会同共同语永远共存下去,随着普通话的进一步推广,方言在今后的作用和使用范围可能会受到一些限制,但不会

44、被消灭,因为一种方言的消失,就意味着一种文化的消失,这种损失是巨大的,难以衡量其价值。当然,就作业而言,上述正反两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谈认识就可以了,而不应该是正反两方面都谈,那样你到底是什么观点就无法判断了。我们这里,只是从两个方面给大家介绍理解认识的思路而已,希望大家结合自己的理解认识、结合自己所处方言文化的特色,谈得更深刻,更有理论。欢迎同学们把类似这样一些问题的观点贴到我们课程论坛中,大家一起讨论,共同提高认识。三、如何进行方言的分区和划界?方言是语言发展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的产物,不是与生俱来的,方言的分区和划界也是属于历史范畴的,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就汉语方言的分区而言也是如此,不同的专家、不同的学者,采用不同的观点了考察研究,就会得出不同的分区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