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标准简介.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6770631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系统标准简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计算机系统标准简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系统标准简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系统标准简介.doc(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计算机教学管理系统标准简介 作 者: 汪琼 吴筱萌 单 位: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电子邮箱: qwang 目录计算机教学管理系统标准简介.1一 背景. 1 二、本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21 . 允许同样的课在不同的CMI系统中工作 .3 2 . 允许课程从一个CMI系统搬到另一个CMI系统.3 3 .方便分析学生数据.3三、 CMI概述 . 31 . 课程结构开发. 42 . 测验.53 . 注册操作.64 . 学生作业管理.65 . 数据收集与管理.8四、 CMI标准的范围.10五、 本标准所覆盖的CMI互操作性.101 . CMI的互操作.102 . 互操作的数据流.11六、参考文献.13计

2、算机教学管理系统标准简介汪琼 吴筱萌 摘要 计算机教学管理(CMI)系统管理学习环境中的课件和学生。为了满足不同工具开发的课程可以在相同的CMI系统上运行;课程花最小的代价就可以从一个CMI系统移动到另一个系统(课程互换/互用);教学者可以使用他们喜欢的CMI工具修改或扩充课程;来自不同课的学生数据可以使用各种分析工具进行分析等需求,需要规范CMI与课程之间通信的数据元素集合;将课程中的描述、内容列表、课程编列标准化;以及使用描述学生行为的标准方式。本文将从CMI系统的基本功能出发,介绍计算机管理教学系统技术规范所包含的核心内容。关键词计算机教学管理(CMI),一、背景基于计算机的教学与培训课

3、程(CBT)多使用写作系统进行开发,这些开发的课程往往需要使用计算机教学管理(CMI)系统进行管理,以发挥CMI的功能和优势。但是在以前,一般一个CMI系统只能管理单一厂商的CBT课程。而用户可能会使用不同的写作系统开发的CBT课程,比如:l 随新购软、硬件奉送的CBT课程l 从使用另一写作工具的供应商处购买的课程l 决定使用其他写作系统设计新的CBT 这些课程与现行的CMI 系统就可能不兼容。 有很多原因会促使一个单位更趋向于使用单一的CMI系统,而不是为不同的CBT课程 配备不同的CMI系统:l 教师已经熟悉了现在使用的CMI 系统,再学新的系统需要花很多的时间, 这会影响新课 程 尽管一

4、系列课程的内容不同,但是有必要使学生有一个整体的统一的界面感觉,CMI的学生界面是形成统一感觉的重要组成部分。l 维护两种不同的CMI 系统比维护单个CMI系统要复杂。l 现有的CMI系统有着与新课程相适应的CMI所没有的特点和功能。l 希望将用其它写作工具设计的新课加到现有课程中,整个课程只用一个CMI系统 要求从现有的课程中各取出几节课组成一门新课程,如果这些课程各自需要特定的CMI系统, 则几乎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因此存在这样的需求,即将不同的CBT课程在同一个CMI系统中使用。这样的需求如果没有一个计算机管理教学(CMI)功能的标准集合和与之相匹配的CBT功能集合,是难 1 博士 副教授

5、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qwang 2 硕士 副教授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qwang以实现的。当然,互操作性标准同样也为课程内容开发者提供了便利。一旦知道他们开发的内容可以在兼容的CMI上任意传递,内容开发者们就拥有了巨大的潜在市场。 另一种需求是将课程从一个CMI环境搬到另一个CMI环境: 例如,课程已经开发完成了,从厂家或销售商的手中交给了使用另外一种CMI 系统的某个单位。如果手工的将一个新课程转换到一个现有的CMI系统,需要输入上百次课程名称,复制所有的次序信息,要花费很多人时。但是如果对于课程内容和结构能有一个标准化的描述,就可以用最少的人力将一个新课转入CMI系统。 或者是课程不是用CM

6、I系统开发的,而是用工具开发的,需要将课程设计导入CMI。能够设计课程的工具很多,最常用的是任务分析工具。如果课程设计工具能够输出关于这个课程的标准描述,那么CMI系统就可以利用这个描述将新课集成进来,这可以节省大量重新录入和输入数据的时间。 还有可能是有一个新的、功能完备的CMI系统,需要将现有的所有课程都集成到新系统中去。 课程设计隐含地定义了课程的使用行为。课程搬迁,不只是搬迁教学材料,还必须保留课程所设计的行为定义,以保证课程的理念和功效也随之转移。 比如一门课程被设计为按顺序讲授,教学内容逐步呈现,学生必须学完了已经呈现的才能看到下面要学的。但是如果改变CMI系统后,教学材料一下子全

7、呈现给学生,成为可以自由读取的学习方式,那么学生就可能会跳过某些章节,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已经知道了,并因此错过一些教学内容。在这个例子里,课程的可靠性因为没有保存课程行为纪录而被削弱了。反过来,假设一门课程原先设计为教学内容可以自由获取的,学生只要通过一组测验,就被认为完成了学习任务。但是在改变CMI系统后,CMI要求学习进程顺序进行,学生就要在课程上花更多的时间,被迫服从顺序而去学习原本可以跳过直接考试的内容。在这个例子里,学生接受课程和完成的时间也因为没有保存课程的行为要求而受到影响。 还有一种需求来自方便地分析学生数据。可以进行学生数据分析的工具很多,例如,电子表格、数据库等等。如果不同的

8、课程收集了学生数据,必须使用不同的分析工具进行分析, 就会给使用者造成相当大的不便。二、本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本标准说明了CMI系统和CBT课件应该具备的性能,以便:l 同样的课可以在不同的CMI系统中工作,l 分别开发的课能够结合而成为一个CMI 系统的课程,l 课程可以从一个CMI系统搬到另一个CMI系统,l 方便分析学生数据。 下面给出了实现这些目标所带来的好处:1 . 允许同样的课在不同的CMI系统中工作 这使得教师或课程开发者可以使用不同来源的课创建一个课程。例如他们可以通过因特网收集全球的有关课程,放在一起,排好次序,再用单个CMI 系统加以管理。 这也使得开发者可以充分利用原有

9、的课件,即使早期的课是用不同的开发系统设计的, 只要遵循标准,它们就可以与新开发的课程单元一起使用。 现有的课程也能很容易的被修改和扩展。依照这一标准的课可以与现有的课程结合,同样可以在现有的CMI系统中工作。2 . 允许课程从一个CMI系统搬到另一个CMI系统 这个目标的好处可以用下面三个例子解释。 例1:假设课程是老师用另一个CMI系统开发的,你可以使用他的课程内容,但是不能用他的CMI系统,如果这个老师教学内容的设计遵从这个标准,你就可以将这些资料导入你的CMI系统。 例2:课程是一个厂商开发的,你买了这个课程,但是不想要他的CMI系统。如果这个课程是按照这个标准设计的,你就可以将课程内

10、容导入你的CMI系统。 例3:你用CMI系统A管理了若干课程,你很熟悉这个系统,而且很喜欢它,现在你又得到了一个新课程,必须在CMI系统B下运行。因为不想学习新系统,也不想同时用两个系统,所以你想将系统B中的课程导入系统A中,这样你就可以用自己的CMI系统,如果新课程和你的CMI系统都是按照这个标准设计的,你就可以用你喜欢的CMI系统运行所有的课程。3. 方便分析学生数据 同样,下面的例子可以清楚解释这项目标的价值。比如你的课程收集了学生数据,为此,你设计了一个电子表格来分析这些数据。现在在你的课程中用了一个新课件,但是它存储数据的方式不同,所以不能将这些数据导入你的电子表格,你只能手工录入。

11、本标准可以防止这些问题发生,如果各种数据都以标准格式保存,电子表格就可以输入和分析这些数据,而不必手工录入,也不用修改电子表格。三、CMI概述 计算机教学管理(CMI)系统管理学习环境中的课件和学生。下面对 CMI 系统需要具备的基本和高级功能进行介绍。目的是定义CMI标准的范围,了解本标准所讨论的CMI的内涵,可以加深对标准的理解。 CMI系统不仅仅是对 CBT材料的计划安排,它还能管理在线(CBT) 和离线的教学活动和测验。通常CMI系统有5个组成部分:l 课程结构开发l 测验l 学生注册学习布置管理1 课程结构开发 CMI系统的核心是课程开发部分。为了让CMI能够管理学生数据、安排学生学

12、习,就必须定义学习材料的结构和层次。 课 课程结构 设计 CMI系统课课课课 课课课 图1 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工具要能定义课和它们的属性。这些工具作用于最小的可布置、可跟踪单元(即一节课)。每节课的属性包括: 相关的学习目标和分类l 测验标识l 允许重试的l 课类型 (在线/离线l 课布置规则l 如果所有重试失败,是否需要教师的介入l 设备、教室、教师、学习用品(如练习簿)l 辅导策略及补习 课程结构工具通常还包括定义学习目标的方法,包括目标标识、目标陈述。 课可以由CMI系统安排而有不同的上法。也就是说,课可以依据CMI 系统传来的信息而表现不同的行为。比如,课的行为可以基于学习次数、学生态

13、度、过去的表现或课程开发标准来决定。 灵活的 CMI系统可以安排任何一种CBT开发系统开发的课,也可以安排来自几个不同CBT开发系统的课。学习每节课的数据都被返回到CMI系统用于学习追踪和报告。课程结构提供了一种将课分组的方法,以方便教学次序安排。根据课的层次结构,课程开发者可以定义某组课或单个学习单元的先导课与后继课。例如:第六课第一课第三课第四课第二课第五课第七课 图2 课的顺序 在管理课程资源时,能否定义复杂课层次非常重要,通常需要定义多重路径。除了课层次以外,层次概念也可以作用于由课组成的块。例如,第一课快一 第八课第九课 图3 课与块排序2 测验 测验部分主要是用于在线和离线测验的开

14、发和管理。测验可以由下面的系统处理:l CMI系统l 分离的测验系统(离线)l 传统的 CBTl 每个系统都必须能将测验结果报告给CMI系统。l 测验的类型包括掌握程度测验、行为测验、态度测验。如对态度的调查问卷可以使用测验系统的题目分析工具进行评估,而不需要其他的评估工具。测验可以在线管理(通过CBT系统)或者是离线管理(如, 纸或观察表现)。离线测验的数据必须输入到CMI系统,如通过扫描仪扫描或用在线表格提交来完成 测验可以是课前测验或课后测验。通过课前测验,就可以获得该节课的学分,这意味 着学生已经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无需再上这节课。如果测验不合格,就要强迫学习这节课 全部内容。 3、注

15、册操作 学生注册操作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前录入学生姓名和有关数据。有时也称为登记。这种注册不仅要登记学生的基本数据(学号和学生姓名)及所选的课程,也要登记学生的一些个人信息。 标准报告向教师和课程开发者报告日常管理情况。报告基本内容包括:l 选课学生名单l 当前的课程安排(在一门课中对于所有学生的当前安排)l 资源利用(正在使用的资源和可以使用的资源)l 学生表现记录 (学生上完每节课后基本的表现数据)l 课程导航图(图形的或描述的) 管理者或教师可以将学生数据记录由CMI系统传入或传出,如果教学活动在地理上是分散的话,也可以在不同站点之间传送。4 学生作业管理 这一部分提供的功能包括:l 管理者

16、和教师能够监控每日的学习情况,在需要时介入l 布置管理器基于一套规则(预先确定的或用户定制的)控制学生学习l 启动课程的标准步骤,使CMI能够启动来自不同CBT的课程l 学生登录功能控制和管理学生的进入、维护学生可访问的数据记录,显示学生的当前学习安排 布置管理部分可以执行日常的课程安排和学习记录功能。它可以作为学生的主要界面,使用不同CBT系统提供的课程材料。 布置部分支持教师布置、系统布置,也提供学生对于系统的访问。 1)教师/管理者功能 除了课程安排和结果记录,还有一些帮助教师/管理者日常工作的功能,包括:l 确认布置l 重新布置l 教师评估 要提供功能支持管理者或教师来判断一节课是否完

17、成,完成状况如何 (例如, 通过, 不及格, 没完成),如果需要,还可以给出评分。重新布置允许管理者或教师改变学生要学习的课(将系统原定的布置改变到该课程内 的另一课)、或者改变学生要学习的课程。 由于教师在培训和教学中扮演者重要角色,CMI系统必须要能够支持方便、灵活的教师评价信息的输入。教师要能够很容易的建立和修改教师评价表格。相关的数据包括:l 评估者编号l 要评估的任务l 评估日期/时间l 任务级通过/没通过判定l 每一目标通过/没通过判定l 目标中每一道题的等级l 教师评语l 修改评价的教师号, 日期, 时间 当学生在某一节课经过了最大重试次数还未能通过时,应该允许学生能继续学习这门

18、课。有两种解决办法:一是标记学生本节课合格,二是将学生重定向到其他课。(2)系统教学布置 所有的CMI系统都提供教学任务分配,引导学生从一节课到另一节课。教学布置管理功能有:l 记录学生在当节课的进展l 决定学生下次学习安排l 启动学习安排 较复杂的布置管理系统依据学生的个人需要决定学生的学习内容。它提供了裁剪课程满足学生需要的方法。比如,系统至少可以跳过某一节课直接进入测验。此外,基于课前测验,也能提供个性化的布置策略。 更复杂的功能是允许布置管理系统基于一定的标准选择课,比如根据:l 学生过去的表现l 个人数据,如语言、学历l 学生的偏好 布置管理系统还维护学生表现的数据记录,这些数据记录

19、包括以下信息:n 课的完成信息n 课进展数据n 重试次数n 上课的时间n 通过/没通过状态(按目标号)n 每节课的通过/没通过状态n 每节课的分数n 每节课的状态(停滞、进行、完成等)n 开始数据和完成数据n 课进行中的当前资源l 管理信息n 个人数据n 升级情况n 当前的教室/教师n 课程完成数据(如, 通过/不及格,日期)(3)课的启动 CMI系统必须能够定位和启动对学生布置的学习内容。这就是启动功能。(4)学生登录 CMI系统为学生提供了进入学习材料的唯一入口。学生登录的最主要功能是使学生进入其培训程序。在学生登录后,CMI系统可以显示对学生的布置安排,然后启动相关的布置(如果它是基于计

20、算机的课或测验)。通过学生登录,对课程材料提供了一级安全保护,向学生显示的只是他获准访问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 l 过去表现的历史纪录l 目前的教学安排l 目前在课/课程中的位置l 课程进度图,示意课程哪些部分已经学完,哪些还未学 可能的或选安排 学生登录系统为学生提供了从教师和其他学生那里接收和发送邮件的地方。它还能提供注释工具。学生登录还支持学生自行注册,如果教师还未对该生进行注册的话。5 数据收集与管理 数据收集部分提供对数据自动的收集和管理,提供有关所收集数据的标准报告和特别报告。所收集的数据类型包括:l 课和课程的概要l 测验题目回答l 学生成绩数据 从 CMI系统获得的信息可以是多

21、种类型的,有多种用途。对于课程开发者教学开发者使用课程概要数据评估课程,决定怎样改进课程,对于教师进行学生成绩分析。收集学生与教学内容的交互数据,有助于确定学生知道什么,学到了什么。比较同类个体学生的进步可以衡量个人的学习进度。使用学生成绩信息,教师可以为学生掌握学习材料提供指导。 进行课件分析。决定课程与学习目标是否匹配。精确地确定课件在哪里、为什么没有达到效果。这和题目分析有关。 对于课程开发者和教师 题目分析。这可以表明教学元素教学效果如何,测验题是否能够测定学生表现,从而控制测验和教学的质量。 路径优化。为一个学生定制最合适的教学顺序和测验,决定哪些材料学生可以略过,该生还需要哪些补充

22、材料和补习材料。路径优化与学生表现分析有关。 态度调查。确定学生对课件的喜欢程度,以及学生对课件教学效果的评价。这有助于衡量客户的满意程度。 CMI系统中的数据有两级: 第一级是相对精确的课和教学目标数据,布置学习任务安排学习路线需要这些数据。 第二级是课程和课程体系分析所需要的数据,如数量众多的测验题信息、CBT交互、路径数据等。 不论CMI系统如何实现,都需要两种数据收集系统,这样课件初始化所需要的大量数据不会妨碍布置管理所需要的相对较少的数据。使用不同的数据收集系统,数据可以根据评价和安装需要有选择的开启或关闭。 所收集的数据应该能够被标准的统计软件包(如 SPSS 或SAS )所使用,

23、也应该能够被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所使用。CMI系统最好使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RDBMS) 作为文件管理的基础。 所收集的数据应该能够用于给出关于课件和学生的标准评估报告。使用DBMS 或RDBMS的报表功能能够完成更为复杂的报告。标准报告包括:l 第一级:学生表现的历史报告l 第二级: 课和课程级的分析报告l 两级: 测验分析报告 可以为授课教师提供他的学生表现如何的标准报告,这个报告可以告知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上每次努力的情况。用于该报告的数据包括:l 学生学号或名字l 课编号l 课的测验编号(如果有的话)l 尝试次数l 完成的数据l 总尝试时间l 每次尝试通过/没通过指示l 每次尝

24、试的分数 (如果有的话)l 未达到的目标 对于课件评估者来说,一种比较好的工具是提供对课程中每节课学习情况的概括报告。从这些数据中可以发现哪节课需要更进一步研究,比如,有高失败率的课,含有高失败率教学目标的课,以及学习时间较长的课。可用于该报告的数据包括:l 每节课用时和学生成绩的平均值和标准方差l 每节课的失败率n 每次重试的失败率n 目标失败率 对于课件评估者来说,另外一种较好的工具是关于掌握性测验执行情况的报告。测验题目分析报告能帮助发现不可靠的测验题,它也能够说明一道题的答对与否对于教学目标是否完成或与整个测验是否通过的关系。然而,关于题目与目标、题目与测验的相关性用标准测验试卷的题比

25、用题库的题更能说明问题。四、CMI标准的范围 分析CMI系统的所提供功能,对标准定义的范围可以比较清晰的了解。这个标准包括:l 描述一个课程中有什么l 在一个课程中组织和安排每节课的顺序l 使用课程管理软件(CMI软件)开始或启动学习单元l 在管理一组课的软件(即CMI系统)与课本身之间交换信息l 描述在课程中的目标,并使之与一节或一组课相关联l 报告学生绩效信息,以及与目标相关的绩效 这个标准不包含:l 课程设计l 每节课的内容l 课的行为或课的结构l 学生绩效数据的分析五、本标准所覆盖的CMI互操作性1 CMI的互操作 CMI系统的三类互操作体现在:l 启动课程l CMI系统与课之间的通信

26、l 在CMI系统间传递课程结构、学习行为、课程内容l 存储学生表现数据 (1)启动课程 CMI 将提供每节课启动的标准方法,这样单个CMI 系统就可以启动来自不同CBT供应商的课程。 CMI 系统开发者应当建立一种机制启动多种CBT运行系统,启动机制必须满足下列要求:l 学生应当单点进出,即学生从CMI进入,从CMI退出。先进入CMI,由CMI启动 l CBT,CBT运行结束后,将上课结果返回给CMI。l 每节课完成时都要把上课结果返回到CMI 系统。(2)CMI通信 通信是使CMI 和 CBT 系统互操作成为可能的关键。为了实现这个功能,CMI和 CBT系统之间必须交换标准类型的数据,这些数

27、据的格式已经预先商议决定。这些数据包括: 学生学习经历信息。这些信息会影响学生学习CBT课的效率和效果。这种信息在CBT课开始时从 CMI 系统获得 在一节CBT课中学生的表现信息 (第一级数据)。CMI 需要这些信息以更新学生的记录,调整下面的学习内容安排 项目反应数据,在模拟或练习中的表现,一节课所选定的路径(第二级数据)。这些信息能用于判断每节课的进展情况,精确显示学生的表现。 (3)移动课程 一门课程可以很简单,只有几节课,可以顺序阅读;也可以很复杂,有好几百节课,并且其中有的课之间有先教后学关系,有的课则没有什么学习次序要求。课程应该有三个组成部分:教学要素、结构、行为要素。. 教学

28、要素应当包括课程中所有的课、测验和其他学习单元。这些要素通常被称为内容。内容的描述可能包括所有在这个课程中需要掌握的目标。 结构决定了对于每个学生应当按什么次序学习。这种次序可以很简单,只是课的本身的次序,也可以很复杂,要依据先修条件或学生的表现决定。课序编列作为CMI系统的一部分对课程内容进行排序。 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一节课中的行进逻辑和课与课之间的行进逻辑。课程行为主要与后者有关,而前者,即在一节课内的行为,可以基于CMI传给课的信息。 必须建立描述课程教学要素、结构、和行为要素的标准数据模型,才能实现课程在多个CMI系统间的正确移动。(4)存储学生数据 学生表现数据应当包括由CBT 的课

29、或测验产生的,用于CMI 系统或其他分析工具的信息。还包括课和学生的数据,这些数据是冗余的,在多个CMI系统的情况下需要用到这些信息。标准化学生记录的格式就可以让更多的工具使用这些信息。 2 互操作的数据流 互操作性的全套实现需要包括以下数据流:l CMI CBTl CMI CMIl CBT 每节课评价一个完整的互用性实现至少包括CMI/CBT 和 CMI 到 CMI 的数据流。 CMI 系统发送 接收 CBT 课(1) CMI 和CBT之间的数据流CMI 和每节课之间的通信有两种方式。当每节课开始时,CMI 系统将数据发送到课;当每节 课结束时,课再把信息发送回CMI 系统。 下图示意了CM

30、I和课件系统之间的数据流: 在这个数据流里有两类数据:l 在每节课开始时由CMI产生,CBT课接收的数据。l 由CBT 课传送到CMI的数据。它使 CMI 系统可以纪录学生的表现,决定下节课 的内容安排。 (2)CMI 系统之间的数据流 下图添加了一个信息通道,在不同的CMI 系统之间要传送课程结构和学生学习路线数据流。课程结构应当对课程有足够详尽的描述,使CMI 系统能够理解其结构、内容和行为。CBT 课 CMI 系统发送CMI 系统 (3)从CBT 到分析工具的数据流 下图描述了从每节课获得的课程数据,可以为多种用于题目分析和课程评价的工具所使用。分析工具ACBT 课分析工具C分析工具B

31、CMI 系统数据也可以通过CMI流向分析工具。通常CMI系统都具有一些数据分析能力,如果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则数据可被传送到有关的工具。当在web上传送学习内容时,因为课不具备向分析工具发送信息的能力,所以必须将信息送到CMI 系统,由CMI作进一步发送。CBT 课分析工具C分析工具B分析工具A CMI 系统 发送 接收六、参考文献 这个标准主要参考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学习技术标准委员会(简称IEEE LTCS)2000年9月发布的标准草案P1484.11D3.4。考察IEEE LTCS相关标准的制定过程,可以看到其标准的制定始于1998年,不断进行完善,并在各种后续版本中将各种相关绑

32、定加入到标准草案中。但是在2001年,IEEE LTCS又将标准的结构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将数据模型与具体实现区分开来,设立了四个新的标准草案:IEEE P1484.11.1/D6, 2001-04-14 Data Model for Content to LMS CommunicationIEEE P1484.11.3/D6, 2001-04-26 HTTP-based Protocol Binding for IEEE 1484.11.1IEEE P1484.11.4/D6, 2001-04-29 JavaScript API Binding for IEEE 1484.11.1IEEE P1484.11.5/D6, 2001-05-04 Courseware Aggregation Data Model for Interchange 结合国际标准的发展,我们现在颁布的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以IEEE LTCS标准草案P1484.11D3.4为蓝本,内容是限制在CMI的语义层(数据模型)的定义上,补充了IEEE以前标准草案中的“CMI概述”一章以方便读者对于标准的理解。 草案中不包含实现部分。有关基于共享文件环境、基于HTTP的WEB环境、基于 JavaScript API的应用实现将随后作为操作指南陆续发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