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音韵学.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66737935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PPT 页数:122 大小:5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音韵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古代汉语音韵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音韵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音韵学.ppt(12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汉语通论古汉语通论音韵学常识音韵学常识 语音与语言的其他要素一样,不断变语音与语言的其他要素一样,不断变化。不过这种变化是缓慢的,要积聚化。不过这种变化是缓慢的,要积聚到一定程度时才能被感知。到一定程度时才能被感知。汉语刚产生时的语音是什么样的?现汉语刚产生时的语音是什么样的?现在无从知道。近代学者对有文献记载在无从知道。近代学者对有文献记载以来的汉语语音做了较详尽的研究,以来的汉语语音做了较详尽的研究,各家得出的结论不完全一致,但有一各家得出的结论不完全一致,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汉语语音古今差点是共同的,这就是汉语语音古今差别很大。别很大。古代汉语课学习有关的历史语音常古代汉语课学习有

2、关的历史语音常识,主要是为了解决文献阅读中的识,主要是为了解决文献阅读中的词义问题和更好地欣赏古代韵文。词义问题和更好地欣赏古代韵文。前者需要上古音知识,后者需要中前者需要上古音知识,后者需要中古音知识,而学习上古音又必须以古音知识,而学习上古音又必须以中古音为基础。我们在介绍中古音中古音为基础。我们在介绍中古音和上古音的基础上,讲述文献阅读和上古音的基础上,讲述文献阅读的字词问题和格律诗的语音分析。的字词问题和格律诗的语音分析。音韵学常识音韵学常识一、什么是音韵学一、什么是音韵学是研究汉语语音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声、韵、是研究汉语语音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声、韵、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调及其演变规律的

3、学科。汉语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是音节,每个音汉语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是音节,每个音节都可以切分出声、韵、调,所以汉语语节都可以切分出声、韵、调,所以汉语语音的演变就表现为声母系统、韵母系统和音的演变就表现为声母系统、韵母系统和声调系统的演变,研究汉语语音就是研究声调系统的演变,研究汉语语音就是研究不同历史时期汉语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系不同历史时期汉语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系统及其演变规律。统及其演变规律。二、语音史的分期二、语音史的分期 现代学者对汉语语音演变的历史做了分期,现代学者对汉语语音演变的历史做了分期,目的是在汉语发展史上规定几个具有代表目的是在汉语发展史上规定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共时语音系统,作

4、为对语音进行研究性的共时语音系统,作为对语音进行研究的共同基础。的共同基础。比较明确具体地提出汉语语音史分期的有比较明确具体地提出汉语语音史分期的有三家:瑞典学者高本汉,我国学者罗常培三家:瑞典学者高本汉,我国学者罗常培和王力。三家分期大同小异,现多数学者和王力。三家分期大同小异,现多数学者沿用王力的分期。沿用王力的分期。王力把汉语语音史分为四期:王力把汉语语音史分为四期:1、上古音:公元、上古音:公元3世纪以前,世纪以前,即先秦至两汉。研究这一时期即先秦至两汉。研究这一时期语音的学科叫古音学。语音的学科叫古音学。2、中古音:公元、中古音:公元4世纪至公元世纪至公元12世纪世纪(魏晋南北朝隋唐

5、宋),也叫韵书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宋),也叫韵书时期。这一时期的语音主要反映在这一时期的语音主要反映在切韵切韵系系韵书里,所以研究这一时期的语音主要韵书里,所以研究这一时期的语音主要是依据是依据切韵切韵系韵书,因此而形成的系韵书,因此而形成的学科叫学科叫切韵切韵学。与古音学相对,这学。与古音学相对,这一学科也叫今音学。一学科也叫今音学。3、近代音:公元、近代音:公元13世纪至世纪至19世纪。世纪。金元以后历代建都北京,北方成为文金元以后历代建都北京,北方成为文化中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民族化中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民族共同语逐渐孕育成长。研究这一时期共同语逐渐孕育成长。研究这一时期语音的

6、学科叫北音学。元人周德清语音的学科叫北音学。元人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原音韵。4、现代语音:公元、现代语音:公元20世纪世纪(五(五四)以后。四)以后。三、三、36字母字母 今之声母,古曰声、声纽、声类、字母、今之声母,古曰声、声纽、声类、字母、纽、母等。古人以五音(或七音)、三纽、母等。古人以五音(或七音)、三十六字母指称中古声母。十六字母指称中古声母。五音,指声母按发音部位分成唇音、舌五音,指声母按发音部位分成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五类;音、齿音、牙音、喉音五类;七音,就是在五音的基础上,分立出半七音,就是在五音的基础上,分立出半舌音、半齿音两类。舌音、半齿音两类。字母就是表示声母的汉字。

7、一般字母就是表示声母的汉字。一般认为三十六字母形成于唐末宋初。认为三十六字母形成于唐末宋初。如果用七音来统摄三十六字母,如果用七音来统摄三十六字母,则可以列成下表:则可以列成下表:36字母表字母表唇音唇音唇音唇音 帮滂並明帮滂並明帮滂並明帮滂並明 非敷奉微非敷奉微非敷奉微非敷奉微舌音舌音舌音舌音 端透定泥端透定泥端透定泥端透定泥 知彻澄娘知彻澄娘知彻澄娘知彻澄娘齿音齿音齿音齿音 粗清从心邪粗清从心邪粗清从心邪粗清从心邪 照穿床审禅照穿床审禅照穿床审禅照穿床审禅牙音牙音牙音牙音 见溪群疑见溪群疑见溪群疑见溪群疑喉音喉音喉音喉音 影晓匣喻影晓匣喻影晓匣喻影晓匣喻半舌半舌半舌半舌 来来来来半齿半齿半

8、齿半齿 日日日日 (见教材(见教材(见教材(见教材10491049页)页)页)页)四、四、切韵切韵系韵书简介系韵书简介 今音学研究中古音,中古音今音学研究中古音,中古音反映在反映在切韵切韵系韵书中。研究系韵书中。研究音韵的人都从中古音入手,可下音韵的人都从中古音入手,可下及近古,上推古音。所以在学习及近古,上推古音。所以在学习诗经诗经韵部及上古音之前应该韵部及上古音之前应该先学习中古音,学习中古音,应先学习中古音,学习中古音,应重点学习重点学习切韵切韵系韵书。系韵书。1、韵书的产生、韵书的产生(1)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影响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影响佛典的翻译直接促进了人们对梵文(古佛典的翻译直接促进

9、了人们对梵文(古印度的一种语言文字)的研究,进而启印度的一种语言文字)的研究,进而启发人们对汉语语音进行科学的分析。发人们对汉语语音进行科学的分析。佛教的传入,促进了反切的产生,四声佛教的传入,促进了反切的产生,四声的出现,为古代音韵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的出现,为古代音韵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础。(2)反切的出现反切的出现反切是一种为汉字注音的方法,是用两个反切是一种为汉字注音的方法,是用两个汉字来拼读出一个汉字读音的方法。其原汉字来拼读出一个汉字读音的方法。其原理是: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及声调,理是: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及声调,即可拼出被注音字的读音。如:即可拼出被注音字的读音。如:冬冬被切字

10、被切字 都都切上字,冬与都是双声切上字,冬与都是双声 终终切下字,冬与终叠韵,且声调同切下字,冬与终叠韵,且声调同 切切在注音字母出在注音字母出在注音字母出在注音字母出现现之前,反切一直是之前,反切一直是之前,反切一直是之前,反切一直是汉汉字注音的主字注音的主字注音的主字注音的主要工具。要工具。要工具。要工具。孙孙炎的炎的炎的炎的尔尔雅音雅音雅音雅音义义运用反切法注音。用反切运用反切法注音。用反切运用反切法注音。用反切运用反切法注音。用反切为为整部整部整部整部书书注音自此始。注音自此始。注音自此始。注音自此始。孙炎,孙炎,孙炎,孙炎,三国魏三国魏三国魏三国魏乐乐安安安安(今山今山今山今山东东省

11、博省博省博省博兴县兴县)人人人人,著名的著名的著名的著名的经经学家、学家、学家、学家、训诂训诂学家。学家。学家。学家。郑郑玄弟子玄弟子玄弟子玄弟子,人称人称人称人称东东州大儒。其州大儒。其州大儒。其州大儒。其尔尔雅音雅音雅音雅音义义一一一一书较书较早使用反切早使用反切早使用反切早使用反切注注注注音。音。音。音。有了反切,人有了反切,人有了反切,人有了反切,人们们就能把切下字就能把切下字就能把切下字就能把切下字联联系起来,系起来,系起来,系起来,归纳归纳韵韵韵韵部,韵部的建立就有了可靠的根据,部,韵部的建立就有了可靠的根据,部,韵部的建立就有了可靠的根据,部,韵部的建立就有了可靠的根据,这这意味

12、着韵意味着韵意味着韵意味着韵书书的的的的产产生生生生为为期不期不期不期不远远了。了。了。了。反切不反切不反切不反切不仅仅有注音的作用,在后来的有注音的作用,在后来的有注音的作用,在后来的有注音的作用,在后来的发发展展展展过过程中,程中,程中,程中,还还在一定程度上起了在一定程度上起了在一定程度上起了在一定程度上起了统统一一一一读读音的作用。音的作用。音的作用。音的作用。读书读书音寄音寄音寄音寄存于反切,反切又起了存于反切,反切又起了存于反切,反切又起了存于反切,反切又起了统统一一一一读书读书音的作用。音的作用。音的作用。音的作用。反切出反切出反切出反切出现现在先,韵在先,韵在先,韵在先,韵书书

13、随后出随后出随后出随后出现现。在音韵学史上,反切的出现非常重要,在音韵学史上,反切的出现非常重要,它促成了韵书的产生。它促成了韵书的产生。韵书正是总结了前代的反切,每组同韵书正是总结了前代的反切,每组同音字都是用反切注音的。而反切则是音字都是用反切注音的。而反切则是韵书的精华,是今天考察韵书反映的韵书的精华,是今天考察韵书反映的语音系统的珍贵资料。语音系统的珍贵资料。戴震戴震声韵考声韵考卷一卷一:“微有韵书,先微有韵书,先有反切。韵书产生之前,反切散见于经传,有反切。韵书产生之前,反切散见于经传,论韵者博考以成其书,反切在前,韵书在论韵者博考以成其书,反切在前,韵书在后也。后也。”反切是韵书的

14、基础,无反切即无韵书。反切是韵书的基础,无反切即无韵书。出现最早的韵书是公元出现最早的韵书是公元3 3世纪魏国李登著的世纪魏国李登著的声类声类,其后,有晋朝吕静的,其后,有晋朝吕静的韵韵集集。(3 3)南北朝)南北朝)南北朝)南北朝时时期四声期四声期四声期四声说说的的的的创创建是韵建是韵建是韵建是韵书产书产生的生的生的生的重要条件重要条件重要条件重要条件韵韵韵韵书书是将同韵字是将同韵字是将同韵字是将同韵字编编排在一起供写作韵文者排在一起供写作韵文者排在一起供写作韵文者排在一起供写作韵文者查检查检的字典。的字典。的字典。的字典。韵韵韵韵书书以声以声以声以声统统韵,也就是韵,也就是韵,也就是韵,也

15、就是说说韵韵韵韵书书的的的的产产生必生必生必生必须须以声以声以声以声调调学学学学说为说为基基基基础础。南朝南朝南朝南朝产产生了生了生了生了“永明体永明体永明体永明体”诗诗(永明是(永明是(永明是(永明是齐齐武帝的年号)武帝的年号)武帝的年号)武帝的年号)。“永明体永明体永明体永明体”诗诗的主要特点是的主要特点是的主要特点是的主要特点是讲讲求声律,如平仄求声律,如平仄求声律,如平仄求声律,如平仄的运用。的运用。的运用。的运用。历史背景:历史背景:首先,南齐永明年间(首先,南齐永明年间()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比较繁荣,为作家们潜心创作,济比较繁荣,为作家们潜心创作,钻研声律

16、和诗歌创作规律提供了钻研声律和诗歌创作规律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良好的物质条件。其次,统治阶级对文学的重视其次,统治阶级对文学的重视以及文学集团的活动,大大促以及文学集团的活动,大大促进了诗歌创作的繁荣和写作技进了诗歌创作的繁荣和写作技巧的提高。巧的提高。再次,佛教活动的大盛,导致再次,佛教活动的大盛,导致了了“四声四声”的确立和的确立和“声律论声律论”的产生。的产生。最后,文学讲求声律,追求辞最后,文学讲求声律,追求辞藻,对韵书的出现有推动作用。藻,对韵书的出现有推动作用。2 2、从、从切韵切韵到到广韵广韵A切韵切韵是隋朝陆法言等所著。是隋朝陆法言等所著。B 王仁昫(或作王仁煦)的王仁昫(或

17、作王仁煦)的刊谬刊谬补缺切韵补缺切韵C唐韵唐韵,唐孙愐撰,是,唐孙愐撰,是切韵切韵著名增广本之一,为唐代影响最大著名增广本之一,为唐代影响最大的韵书。的韵书。D广韵广韵是宋朝陈彭年等在是宋朝陈彭年等在切韵切韵基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全名为础上修订而成的。全名为大宋重修广韵大宋重修广韵,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部韵书,是,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部韵书,是切韵切韵系韵书集大成的著作。它不仅是系韵书集大成的著作。它不仅是中国音韵学的首要研究资料,而且是考察中国音韵学的首要研究资料,而且是考察上古音韵的重要基础;上古音韵的重要基础;广韵广韵还可以看还可以看作字典,在中国语言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作字典,在中国

18、语言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切韵切韵唐韵唐韵及及广广韵韵等叫等叫切韵切韵系韵书系韵书 。切韵切韵系韵书不断变更,但音系韵书不断变更,但音系不变。系不变。切韵切韵是代表中古汉语语音的一是代表中古汉语语音的一部韵书,是汉语史上最重要的著作部韵书,是汉语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之一。隋文帝开皇(公元隋文帝开皇(公元隋文帝开皇(公元隋文帝开皇(公元581600581600年)初年,陆法言的父亲陆年)初年,陆法言的父亲陆年)初年,陆法言的父亲陆年)初年,陆法言的父亲陆爽在朝廷作官,刘臻、颜之推、卢思道、李若、萧该、辛爽在朝廷作官,刘臻、颜之推、卢思道、李若、萧该、辛爽在朝廷作官,刘臻、颜之推、卢思道、李若、萧

19、该、辛爽在朝廷作官,刘臻、颜之推、卢思道、李若、萧该、辛德源、薛道衡、魏彦渊这八个当时的著名学者到陆法言家德源、薛道衡、魏彦渊这八个当时的著名学者到陆法言家德源、薛道衡、魏彦渊这八个当时的著名学者到陆法言家德源、薛道衡、魏彦渊这八个当时的著名学者到陆法言家聚会时讨论了编订新韵书的纲领性意见,陆法言执笔把大聚会时讨论了编订新韵书的纲领性意见,陆法言执笔把大聚会时讨论了编订新韵书的纲领性意见,陆法言执笔把大聚会时讨论了编订新韵书的纲领性意见,陆法言执笔把大家商定的审音原则记下来,于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家商定的审音原则记下来,于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家商定的审音原则记下来,于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家商定

20、的审音原则记下来,于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601年)编写完成的。年)编写完成的。年)编写完成的。年)编写完成的。切韵切韵成成书于隋仁寿元年于隋仁寿元年(公元公元601年年),其,其编写体例、写体例、审韵原韵原则由当由当时著名的音韵学家著名的音韵学家颜之推、之推、萧该等八人所定等八人所定,由由陆法言法言执笔。笔。该书编写的目的有二写的目的有二:一是一是为研究研究音韵的人提供一本正音字典音韵的人提供一本正音字典,一是一是为诗人提供一本人提供一本检韵的韵韵的韵书。根据前一目的,需要根据前一目的,需要讨论语音的古今南音的古今南北异同北异同,本着从本着从严从从细的原的原则将具有将具有细微微差差别的韵

21、全部区分开来的韵全部区分开来,即即陆法言在法言在序序中所中所说的的“若若赏知音,即知音,即须轻重有异重有异”,因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捃捃选精切,精切,除削疏除削疏缓”。因此全因此全书分韵有分韵有193个之多。个之多。从后一个目的出从后一个目的出从后一个目的出从后一个目的出发发,该书该书允允允允许诗许诗人作人作人作人作诗时诗时将某些将某些将某些将某些音色接近的韵合并使用,即音色接近的韵合并使用,即音色接近的韵合并使用,即音色接近的韵合并使用,即序序序序中所中所中所中所说说的的的的“欲广文路,自可清欲广文路,自可清欲广文路,自可清欲广文路,自可清浊浊皆通皆通皆通皆通”。

22、由于由于由于由于切韵切韵切韵切韵撰者名高,撰者名高,撰者名高,撰者名高,审审音精确,音精确,音精确,音精确,权权威性威性威性威性强强,适适适适应应范范范范围围广,所以自广,所以自广,所以自广,所以自切韵切韵切韵切韵一出,六朝以来一出,六朝以来一出,六朝以来一出,六朝以来的韵的韵的韵的韵书书便失去市便失去市便失去市便失去市场场,淹没无,淹没无,淹没无,淹没无闻闻。切韵切韵切韵切韵继继承了前代韵承了前代韵承了前代韵承了前代韵书书的的的的优优点,点,点,点,总结总结了韵了韵了韵了韵书书编编写的得失,是我国韵写的得失,是我国韵写的得失,是我国韵写的得失,是我国韵书书史上划史上划史上划史上划时时代的代的

23、代的代的产产物。物。物。物。唐代唐代,切韵切韵被作为科举考试被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韵书的标准韵书,其地位得到进一步其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的提高,为为切韵切韵增字作注的增字作注的人很多,其中主要的有王仁人很多,其中主要的有王仁昫昫的的刊谬补缺切韵刊谬补缺切韵、孙、孙愐愐的的唐唐韵韵及李舟的及李舟的切韵切韵等。等。切韵切韵及唐人的增订本在以后很长的及唐人的增订本在以后很长的时间里失传了时间里失传了,今天所能看到的是清末以今天所能看到的是清末以后才陆续从敦煌石室、新疆吐鲁番及故后才陆续从敦煌石室、新疆吐鲁番及故宫等地发现的宫等地发现的,大多数都是一些残卷。大多数都是一些残卷。这些被发现的韵书这些被发现

24、的韵书这些被发现的韵书这些被发现的韵书,除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两种除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两种除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两种除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两种刊谬补缺切韵刊谬补缺切韵刊谬补缺切韵刊谬补缺切韵和蒋斧本和蒋斧本和蒋斧本和蒋斧本唐韵唐韵唐韵唐韵外外外外,其余均其余均其余均其余均出于敦煌莫高窟和新疆吐鲁番地带。出于敦煌莫高窟和新疆吐鲁番地带。出于敦煌莫高窟和新疆吐鲁番地带。出于敦煌莫高窟和新疆吐鲁番地带。出自敦煌的出自敦煌的出自敦煌的出自敦煌的,在在在在19071908190719081907190819071908年之间被帝国主义文年之间被帝国主义文年之间被帝国主义文年之间被帝国主义文化强盗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

25、等劫往国外。化强盗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等劫往国外。化强盗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等劫往国外。化强盗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等劫往国外。斯坦因劫去的现藏于伦敦博物院图书馆斯坦因劫去的现藏于伦敦博物院图书馆斯坦因劫去的现藏于伦敦博物院图书馆斯坦因劫去的现藏于伦敦博物院图书馆,伯希和伯希和伯希和伯希和劫去的现藏于巴黎国家图书馆。劫去的现藏于巴黎国家图书馆。劫去的现藏于巴黎国家图书馆。劫去的现藏于巴黎国家图书馆。出自吐鲁番的出自吐鲁番的出自吐鲁番的出自吐鲁番的,于于于于1902190219021902年被德人列考克劫走年被德人列考克劫走年被德人列考克劫走年被德人列考克劫走,现现现现藏于柏林普鲁士学士院。

26、藏于柏林普鲁士学士院。藏于柏林普鲁士学士院。藏于柏林普鲁士学士院。唐抄本唐抄本唐抄本唐抄本切韵切韵切韵切韵残卷残卷残卷残卷,流落在日本人之手流落在日本人之手流落在日本人之手流落在日本人之手,收在收在收在收在大谷光瑞所印的大谷光瑞所印的大谷光瑞所印的大谷光瑞所印的西域考古图谱西域考古图谱西域考古图谱西域考古图谱中。中。中。中。为使散失的韵书重归故土为使散失的韵书重归故土为使散失的韵书重归故土为使散失的韵书重归故土,我国学者做了大量我国学者做了大量我国学者做了大量我国学者做了大量工作。工作。工作。工作。1921192119211921年年年年,王国维首先把伦敦所藏的三种王国维首先把伦敦所藏的三种王

27、国维首先把伦敦所藏的三种王国维首先把伦敦所藏的三种切韵切韵切韵切韵残卷根据照片抄录印行。残卷根据照片抄录印行。残卷根据照片抄录印行。残卷根据照片抄录印行。1925192519251925年年年年,北大刘复从巴黎抄回的王仁昫北大刘复从巴黎抄回的王仁昫北大刘复从巴黎抄回的王仁昫北大刘复从巴黎抄回的王仁昫刊谬刊谬刊谬刊谬补缺切韵补缺切韵补缺切韵补缺切韵和两种和两种和两种和两种切韵切韵切韵切韵序文编入序文编入序文编入序文编入敦煌掇敦煌掇敦煌掇敦煌掇琐琐琐琐。1936193619361936年年年年,刘复、罗常培、魏建功把他们见到的刘复、罗常培、魏建功把他们见到的刘复、罗常培、魏建功把他们见到的刘复、罗

28、常培、魏建功把他们见到的九种九种九种九种切韵切韵切韵切韵、唐韵唐韵唐韵唐韵残卷及残卷及残卷及残卷及广韵广韵广韵广韵编成编成编成编成十韵汇编十韵汇编十韵汇编十韵汇编影印出版影印出版影印出版影印出版19551955年姜亮夫将自己在国外摹录的年姜亮夫将自己在国外摹录的2727种唐种唐五代韵书及附录五代韵书及附录6 6种编成种编成瀛涯敦煌韵辑瀛涯敦煌韵辑出版。出版。19831983年年,周祖谟将自己从周祖谟将自己从19451945年即开始收年即开始收集、编辑的集、编辑的3030种韵书题为种韵书题为唐五代韵书集唐五代韵书集存存,由中华书局影印出版由中华书局影印出版,书中有详细考书中有详细考释和校记。释和

29、校记。五、韵及相关概念五、韵及相关概念1、韵、韵韵这个概念的内涵比较复杂,常见的义韵这个概念的内涵比较复杂,常见的义项有以下三种项有以下三种:其一,相当于今天说的韵母,即一个音其一,相当于今天说的韵母,即一个音节中开头辅音以外的部分。在做音系研节中开头辅音以外的部分。在做音系研究时,常常称这样的韵为韵类。比如究时,常常称这样的韵为韵类。比如广韵广韵东韵有两个韵母,也说有两个东韵有两个韵母,也说有两个韵类。韵类。其二,指韵书中把主要元音、收尾音其二,指韵书中把主要元音、收尾音和声调相同的字归在一起的单位,即和声调相同的字归在一起的单位,即韵书中的韵。韵书中的韵。如如广韵广韵有有206韵,就是把韵

30、,就是把26194字按主元音、收尾音和声调字按主元音、收尾音和声调是否相同分成的是否相同分成的206个单位。个单位。其三,押韵。诗句中某字与某字押韵,古其三,押韵。诗句中某字与某字押韵,古人常说:人常说:“与与韵韵”,或说,或说“与与为为韵韵”。押韵条件是声调相同、韵尾相同、主元音押韵条件是声调相同、韵尾相同、主元音相同或相近。相同或相近。编辑韵书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方便诗人编辑韵书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方便诗人查找押韵字。但实际上作诗押韵比韵书规查找押韵字。但实际上作诗押韵比韵书规定的韵要宽,允许某些相邻近的韵通押。定的韵要宽,允许某些相邻近的韵通押。2)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阴声韵、阳声韵

31、、入声韵阴声韵阴声韵,也简称阴声,指无韵尾或以元,也简称阴声,指无韵尾或以元音音-u-i收尾的韵。收尾的韵。阳声韵阳声韵,也简称阳声,指以鼻音,也简称阳声,指以鼻音-n-收尾的韵。收尾的韵。入声韵入声韵,也简称入声,指以塞音,也简称入声,指以塞音-p-t-k收尾的韵。收尾的韵。3)舒声韵与促声韵)舒声韵与促声韵舒声韵舒声韵,简称舒声、舒调,与促声相对,简称舒声、舒调,与促声相对,读音舒缓,即没有韵尾或元音、鼻音韵尾读音舒缓,即没有韵尾或元音、鼻音韵尾的字,即阴声韵和阳声韵,都是舒声韵。的字,即阴声韵和阳声韵,都是舒声韵。舒声韵读音可以延长。舒声韵读音可以延长。促声韵促声韵,也简称促声、促调,与

32、舒声韵相,也简称促声、促调,与舒声韵相对,是读音短促的韵,即有塞音韵尾的韵。对,是读音短促的韵,即有塞音韵尾的韵。以以-pt-k-?收尾的音节都是促声收尾的音节都是促声韵。促声韵的音节在主要元音之后紧接塞韵。促声韵的音节在主要元音之后紧接塞音,读音必然短促,不能延长。音,读音必然短促,不能延长。六、调与中古四声六、调与中古四声调指声调。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调,调指声调。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调,指一个音节内部的音高变化。这样的指一个音节内部的音高变化。这样的定义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古声调,因为定义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古声调,因为中古有入声,而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中古有入声,而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调无入声。调无入

33、声。入声与平上去三声的区别不在于音高的不同,入声与平上去三声的区别不在于音高的不同,入声与平上去三声的区别不在于音高的不同,入声与平上去三声的区别不在于音高的不同,而是语音成素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入声不而是语音成素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入声不而是语音成素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入声不而是语音成素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入声不应该与平上去声并列。应该与平上去声并列。应该与平上去声并列。应该与平上去声并列。但是,我们知道从发现四声那一天起,就把入但是,我们知道从发现四声那一天起,就把入但是,我们知道从发现四声那一天起,就把入但是,我们知道从发现四声那一天起,就把入声当作一种声调,以后代代相传,由于约

34、定俗声当作一种声调,以后代代相传,由于约定俗声当作一种声调,以后代代相传,由于约定俗声当作一种声调,以后代代相传,由于约定俗成的原因,今天仍把入声当作一种声调。成的原因,今天仍把入声当作一种声调。成的原因,今天仍把入声当作一种声调。成的原因,今天仍把入声当作一种声调。入声字按声母的清浊分两类,清声母叫阴入,入声字按声母的清浊分两类,清声母叫阴入,入声字按声母的清浊分两类,清声母叫阴入,入声字按声母的清浊分两类,清声母叫阴入,浊声母叫阳入。浊声母叫阳入。浊声母叫阳入。浊声母叫阳入。中古四声中古四声唐唐处忠处忠元和韵谱元和韵谱: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哀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哀而远,入声

35、急而促。而远,入声急而促。仅凭这样简略的说明,无法构拟中古仅凭这样简略的说明,无法构拟中古四声调值。再加上调值受方音影响很四声调值。再加上调值受方音影响很大,调类相同的字,方音不同,调值大,调类相同的字,方音不同,调值迥异。(丽、天)迥异。(丽、天)中古平上去入四声,现代变成阴阳中古平上去入四声,现代变成阴阳上去四声。上去四声。1 1、中古平声字受声母清浊影响,变成阴、中古平声字受声母清浊影响,变成阴平、阳平。清声母字为阴平,浊声母字为平、阳平。清声母字为阴平,浊声母字为阳平。阳平。2 2、中古上声变成两类,全浊声母变为去、中古上声变成两类,全浊声母变为去声,其余仍为上声。声,其余仍为上声。3

36、 3、中古入声变化较复杂,变成阴、阳、中古入声变化较复杂,变成阴、阳、上、去的都有。上、去的都有。中古去声无变化,仍是去声。中古去声无变化,仍是去声。七、反切反切也称反语、反言、反音、反纽,或单称反、反切也称反语、反言、反音、反纽,或单称反、反切也称反语、反言、反音、反纽,或单称反、反切也称反语、反言、反音、反纽,或单称反、翻、切、纽。翻、切、纽。翻、切、纽。翻、切、纽。反切是我国传统注音方法,用两个字拼合成另一反切是我国传统注音方法,用两个字拼合成另一反切是我国传统注音方法,用两个字拼合成另一反切是我国传统注音方法,用两个字拼合成另一个汉字的读音。个汉字的读音。个汉字的读音。个汉字的读音。如

37、:都,当孤切。被注音字如:都,当孤切。被注音字如:都,当孤切。被注音字如:都,当孤切。被注音字“都都都都”称为被切字,称为被切字,称为被切字,称为被切字,用作反切的前一字用作反切的前一字用作反切的前一字用作反切的前一字“当当当当”称反切上字,也简称切称反切上字,也简称切称反切上字,也简称切称反切上字,也简称切上字或上字,用作反切的后一字上字或上字,用作反切的后一字上字或上字,用作反切的后一字上字或上字,用作反切的后一字“孤孤孤孤”称反切下称反切下称反切下称反切下字,也简称下字或下字。所谓字,也简称下字或下字。所谓字,也简称下字或下字。所谓字,也简称下字或下字。所谓“上上上上”“”“下下下下”是

38、就是就是就是就汉字直行书写的款式而说的。汉字直行书写的款式而说的。汉字直行书写的款式而说的。汉字直行书写的款式而说的。反切的基本原理是:反切的基本原理是:切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切下字与被切字切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切下字与被切字切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切下字与被切字切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切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在拼合过程中上字取声母,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在拼合过程中上字取声母,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在拼合过程中上字取声母,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在拼合过程中上字取声母,舍弃其韵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舍弃其声母。舍弃其韵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舍弃其声母。舍弃其韵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舍弃

39、其声母。舍弃其韵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舍弃其声母。反切的基本原理本来很简单,极容易掌握。但反切的基本原理本来很简单,极容易掌握。但反切的基本原理本来很简单,极容易掌握。但反切的基本原理本来很简单,极容易掌握。但自宋代以后逐渐难学了。这不是反切本身出了自宋代以后逐渐难学了。这不是反切本身出了自宋代以后逐渐难学了。这不是反切本身出了自宋代以后逐渐难学了。这不是反切本身出了毛病,则是由于语音发生了变化。毛病,则是由于语音发生了变化。毛病,则是由于语音发生了变化。毛病,则是由于语音发生了变化。切韵切韵产生于隋末,书中所用反产生于隋末,书中所用反切多数采自南北朝韵书和经书注音,切多数采自南北朝韵书和经书

40、注音,换言之,换言之,切韵切韵以及以及切韵切韵系系统韵书的反切,反映的是隋末唐初统韵书的反切,反映的是隋末唐初以及这以前的语音,用宋代或宋代以及这以前的语音,用宋代或宋代以后的语音拼读隋末的反切,自然以后的语音拼读隋末的反切,自然会感到隔膜,如果用现代音去拼读会感到隔膜,如果用现代音去拼读中古反切,不能顺利切出字音的情中古反切,不能顺利切出字音的情况就更多。况就更多。要想准确拼读中古反切,势必要学习要想准确拼读中古反切,势必要学习从中古音到现代音的语音演变的历史,从中古音到现代音的语音演变的历史,掌握了变化规律,就能顺利拼读中古掌握了变化规律,就能顺利拼读中古反切。反切。此外,还有另一条简便的

41、途径,就是此外,还有另一条简便的途径,就是阅读有关解释反切的普及读物,记牢阅读有关解释反切的普及读物,记牢书中所揭示的拼切规律,也能比较好书中所揭示的拼切规律,也能比较好地拼读中古反切。地拼读中古反切。八、上古音的声、韵、调八、上古音的声、韵、调上古音研究的材料上古音研究的材料:上古韵文,主要是上古韵文,主要是诗经诗经,还有,还有说文说文的谐声偏旁、通假、异文、的谐声偏旁、通假、异文、说文说文重文、汉儒注音、声训材料、重文、汉儒注音、声训材料、古代方言。古代方言。异文1、校勘术语,指同一文献的不同版本的用字差异,或原文与应用用字的差异。2、文字学术语,用“正字”相对,是通假字和异体字的统称。申

42、红义申红义申红义申红义近年出土楚简和典籍中的通假异文与上古声近年出土楚简和典籍中的通假异文与上古声近年出土楚简和典籍中的通假异文与上古声近年出土楚简和典籍中的通假异文与上古声母研究母研究母研究母研究(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摘要:近年来出土的楚简中,有一部分内容可以和传摘要:近年来出土的楚简中,有一部分内容可以和传摘要:近年来出土的楚简中,有一部分内容可以和传摘要:近年来出土的楚简中,有一部分内容可以和传世典籍相对照。楚简和传世本中的通假异文是研究上世典籍相对照。楚简和传世本中的通假异文是研究上世典籍相对照。楚简和传世本中的

43、通假异文是研究上世典籍相对照。楚简和传世本中的通假异文是研究上古声母系的可靠材料。将这些通假异文进行全面的搜古声母系的可靠材料。将这些通假异文进行全面的搜古声母系的可靠材料。将这些通假异文进行全面的搜古声母系的可靠材料。将这些通假异文进行全面的搜集、归纳和整理,分析他们所代表的声母之问的关系,集、归纳和整理,分析他们所代表的声母之问的关系,集、归纳和整理,分析他们所代表的声母之问的关系,集、归纳和整理,分析他们所代表的声母之问的关系,可以为上古汉语声母系统的研究提供不少证据。近年可以为上古汉语声母系统的研究提供不少证据。近年可以为上古汉语声母系统的研究提供不少证据。近年可以为上古汉语声母系统的

44、研究提供不少证据。近年来新出土的几批楚简中,有一部分内容可以和传世典来新出土的几批楚简中,有一部分内容可以和传世典来新出土的几批楚简中,有一部分内容可以和传世典来新出土的几批楚简中,有一部分内容可以和传世典籍相对照。如籍相对照。如籍相对照。如籍相对照。如郭店楚墓竹郭店楚墓竹郭店楚墓竹郭店楚墓竹之之之之老子老子老子老子 。声训汉语训诂学术语。也叫音训、因声求义。与形训、义训并列。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来解释词义的方法。汉语中“声义相因”的语言现象是因声求义的依据。汉代训诂成就非常大,主要成果之一,汉代训诂成就非常大,主要成果之一,是大量采用了声训(也称是大量采用了声训(也称“因声求义因声求义”)的训诂

45、方法。)的训诂方法。春秋繁露春秋繁露、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特别是,特别是刘熙的刘熙的释名释名,全面利用声训,以探,全面利用声训,以探索事物得名之由。刘熙采用声训方式解索事物得名之由。刘熙采用声训方式解释名源,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释名源,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词义。词义。声训在先秦典籍中已有采用。汉代声训在先秦典籍中已有采用。汉代尔尔雅雅、方言方言、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等著作等著作中,声训用得也很多。中,声训用得也很多。说文说文:“政,正也。政,正也。”但全书的名物语词都用声训来解释,则但全书的名物语词都用声训来解释,则释名释名为第一书,是刘熙的独创。为第一书,是刘熙的独创。“勇,踊也,遇敌

46、踊跃欲击之也。勇,踊也,遇敌踊跃欲击之也。”因声求义的产生,建立在词的声音和意因声求义的产生,建立在词的声音和意义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的基础之上。义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的基础之上。语言的音、义是同时产生的,同出一源,语言的音、义是同时产生的,同出一源,同时存在,互相依存,不可分离。用什同时存在,互相依存,不可分离。用什么声音表示什么意义,久而久之形成了么声音表示什么意义,久而久之形成了稳定的名称或语言单位,语音和语义的稳定的名称或语言单位,语音和语义的关系有了严格的对应性。关系有了严格的对应性。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也是词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也是词的存在形式,离开了声音,意义的存在形式,离开了声音,

47、意义就无所依托,词是声义的统一体。就无所依托,词是声义的统一体。训诂学中,声训的方法很重要。训诂学中,声训的方法很重要。有清小学昌盛,声训得到极大重有清小学昌盛,声训得到极大重视,成为广泛的训诂方法。视,成为广泛的训诂方法。对对诗经诗经韵部的归纳,主要是根据韵部的归纳,主要是根据诗经诗经韵字进行归纳。韵字进行归纳。王力先生归纳为王力先生归纳为29部,部,楚辞楚辞时时代是代是30部。部。清代学者对上古声母系统的研究作出清代学者对上古声母系统的研究作出了很大贡献。了很大贡献。1、上古声母、上古声母指两汉以前的指两汉以前的声母系统。声母系统。对上古声母的研究比上古韵部的研究晚得对上古声母的研究比上古

48、韵部的研究晚得多,成就也小得多。多,成就也小得多。研究时间短固然是成就小的原因之一,但研究时间短固然是成就小的原因之一,但主要原因是可供声母研究的资料太少。主要原因是可供声母研究的资料太少。在几代学者努力下,大致勾勒出了上古声在几代学者努力下,大致勾勒出了上古声母的轮廊。母的轮廊。钱大昕提出钱大昕提出“古无轻唇古无轻唇”、“古无舌上古无舌上”,揭开了古声母研究的序幕。,揭开了古声母研究的序幕。以后经过章炳麟、黄侃、曾运乾等继续研以后经过章炳麟、黄侃、曾运乾等继续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提出了一系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提出了一系列有意义的见解,如列有意义的见解,如“娘日归泥娘日归泥”,“

49、照照二归精、照三归知二归精、照三归知”,“喻三归匣,喻四喻三归匣,喻四归定归定”等。等。这些重要论断为深入研究上古声母奠定了这些重要论断为深入研究上古声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坚实的基础。1 1)古无轻唇)古无轻唇,指两汉前无唇齿音指两汉前无唇齿音钱大昕提出。中古三十六字母唇音有钱大昕提出。中古三十六字母唇音有帮滂並明、非敷奉微帮滂並明、非敷奉微8 8个声母,前个声母,前4 4个个称重唇音,后称重唇音,后4 4上轻唇音(唇齿音)上轻唇音(唇齿音)钱氏认为上古无轻唇音非敷奉微钱氏认为上古无轻唇音非敷奉微4 4母,母,中古读非敷奉微中古读非敷奉微4 4母的那些字,在上古母的那些字,在上古分别读作重唇音

50、帮滂並明分别读作重唇音帮滂並明4 4母母钱氏举出大量例证:钱氏举出大量例证:“匍匐匍匐”又可写又可写作作“扶服扶服”,地名,地名“文水文水”即即“门水门水”,论语论语“子贡方人子贡方人”的的“方人方人”即是即是“谤人谤人”,“封封”即是即是“邦邦”,“妃妃”读如读如“配配”等。等。上述扶、文、方、封、妃等字,在中上述扶、文、方、封、妃等字,在中古读轻唇,钱氏认为这些字在上古应古读轻唇,钱氏认为这些字在上古应读作相应的重唇音。读作相应的重唇音。2)古无舌上,指两汉前无舌面古无舌上,指两汉前无舌面前塞音。前塞音。为钱大昕提出。中古三十六字母舌音为钱大昕提出。中古三十六字母舌音有端透定泥、知彻澄娘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