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河北省衡水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六调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秦** 文档编号:6658059 上传时间:2022-02-0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5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河北省衡水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六调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衡水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六调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河北省衡水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六调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河北省衡水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六调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衡水中学2022-2022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六调考试地理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从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纸上将该项涂黑)我国东北地区广泛使用一种高效节能日光温室,这种日光温室前屋面上覆盖的材料包括透明薄膜和保温材料两层,白天只需覆盖透明薄膜层,以保证冬季全室无光照死角,晚上再覆盖保温材料层;后屋面采用多层复合结构;后墙的作用除承重和围护外,还兼备蓄热、隔热和保温的功能。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 日光温室前屋面最好的朝向是A. 正南 B.

2、东南 C. 正北 D. 西南2. 下列关于日光温室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日光温室主要在夏季使用B. 后屋面主要是为了增加温室阳光C. 后屋面的主要作用是利于温室保温D. 后墙应轻薄透气3. 后屋面面积占温室比重最大的东北城市是A. 大连 B. 沈阳 C. 长春 D. 哈尔滨【答案】1. A 2. C 3.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1. 我国东北地区,正午太阳永远在正南方。由材料“前屋面上覆盖材料包括透明薄膜和保温材料两层,白天只需覆盖透明薄膜层,保证冬季全室无光照死角”可知前屋面的朝向正南,才能充分利用太阳光。A正确。2. 依据材料“后屋面采用多层复合

3、结构”可知后屋面主要是为了温室保温而非增加温室阳光,C正确,B错误。依“保证冬季全室无光照死角”可知,日光温室主要在冬季使用;“后墙的作用除承重和围护外,还兼备蓄热、隔热和保温的功能”,因此后墙不应轻薄透气。A、D错误。3. 依据第2小题结论可知后屋面的主要作用是保温,面积越大越利于保温。同时还要考虑前屋面“保证冬季全室无光照死角”。正午太阳高度越大,阳光从前屋面的透明薄膜射入室内的面积越小,则要求后面屋面积减小以保证冬季全是无光照死角”,所以后屋面面积占温室比重最大的东北城市是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的城市。四城市中,哈尔滨纬度最高,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D正确。【点睛】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保证冬季

4、全室无光照死角”,“后屋面采用多层复合结构”等。澜沧江流经西藏芒康县的一处干热河谷地带,其河畔分布着几千块层层叠叠的盐田。每当晒盐季节,当地纳西族妇女会打开河畔的盐井围栏的活动门,从盐井中取出卤水(卤水是盐类含量大于5的液态矿产),置于盐田晒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读图,完成下列各题。4. 盐田晒盐的旺季是A. 13月 B. 46月 C. 79月 D. 1012月5. 盐井围栏活动门关闭的月份最可能是A. 13月 B. 46月 C. 79月 D. 1012月6. 影响盐井卤水形成的主要条件是A. 地形地势 B. 气候湿热 C. 河流补给 D. 地质构造【答案】4. B 5. C 6. D【

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候及河流的补给知识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4. 4-6月,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高度角增大,白昼时间变长,光照强,太阳辐射量大;此时雨季未到,降水少,晴天多;同时由于地处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气温高,蒸发旺盛。以上条件利于晒盐。B正确。1-3月与10-12月太阳高度较小,白昼时间短,气温低,蒸发慢;7-9月降水多,不利于晒盐。A、C、D项不选。5. 7-9月为雨季,流域内降水多,同时7-9月气温升高,上游山区的冰雪融化速度加快,融水量增大,河流水位上升。为防止河水水位上涨灌入盐井中,需关闭活动门。C正确。6. 地壳运动,在盐矿层形成断层,地下水在断层带富集,地下水与盐矿层接触

6、,盐矿溶入地下水,使得断层带附近形成卤水。D正确。【点睛】晒盐的重要气候条件:降水少,蒸发旺盛。降水的绝对变率又称降水距平,是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降水的相对变率是指降水绝对变率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降水变率越大表明降水越不稳定,往往反映该地区旱涝频率较高。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等降水量线图,图中a、b、c、d四城市在某年降水量分别是1083毫米、986毫米、679毫米、642毫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7. 下列关于图中字母a、b、c、d四地降水变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四地降水绝对变率相等 B. 降水越多,相对变率越大C. 绝对变率由南向北依次递减 D. c城市相对

7、变率大于a城市8. 该年A. 我国北方旱,南方涝 B. 副热带高压势力弱C. 夏季风强,向北推进快 D. 东部雨季开始晚,结束早【答案】7. D 8. C【解析】考查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征。7. 降水的绝对变率又称降水距平,是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降水的相对变率是指降水绝对变率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降水变率大小反映降水的稳定性或可靠性。一个地区降水丰富、变率小,表明水资源利用价值高。降水变率越大表明降水愈不稳定,往往反映该地区旱涝频率较高。读等降水量图可知,a多年平均降水为1400mm,c多年平均降水为600mm,故c的相对变率(679600)/600,a的相对变率(10

8、831400)/1400,a为负值,故选D项。8. 从上题可知,该年我国南方旱,北方涝;副高势力强,故夏季风强,雨季开始早,向北推进快。故选C。读北半球某地天气系统过境时风向风速变化示意图(注:图中符号“”表示风向,此图例为北风。风速与风级的关系:5级8107米秒;10级245284米秒),完成下列各题。9. 此天气系统A. 多形成于赤道地区的海洋上 B. 过境时,气温骤降带来大雪冻害C. 常带来大风、特大暴雨等自然灾害 D. 导致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梅雨天气10. 据图推断,该天气系统的移动方向为A. 由西南向东北 B. 由东北向西南C. 由东南向西北 D. 由西北向东南【答案】9. C 10

9、. C【解析】本题考查台风的特点及生成条件。9. 由图可知,该天气系统过境时,从10点到18点左右,风速由10m/s以下迅速增大到接近40 m/s,远超过10级;到22点风速降为0 m/s,2小时后风速又急剧增大到40 m/s左右,然后又降低;风向也在不断变化;这明显是台风(飓风)过境时的风速、风向变化,22点时风速为0,是台风眼过境;台风(飓风)过境时常带来大风、特大暴雨等灾害,故C选项正确。台风(飓风)生成在北纬10多的海洋上,不可能生成在赤道地区的海洋上,因为沿赤道运动的气流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水平运动的气流不偏转就不会形成气旋(台风、飓风),故A选项错误;B选项所述是冷锋过境时的天气

10、;D选项所述是准静止锋过境时的天气10. 由图可知,该地先吹西北风(处于台风西侧),台风眼过境后又吹东南风(处于台风东侧),说明台风由东南向西北移动,C选项正确。A、B、D错误。【点睛】题干中括号内的两点提示。南极冰盖表面的剧烈辐射冷却使得近地层空气密度增大,海拔较高处近地层空气密度比同一水平面上其他位置的空气密度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运动,形成下降风,其风力大,破坏性强。读南极大陆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1. 从形成过程分析,下降风现象和常见的大气运动现象相似的是A. 海风 B. 陆风 C. 山风 D. 谷风12. 在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中,下降风最为典型的科考站是A. 长

11、城站 B. 昆仑站 C. 泰山站 D. 中山站13. 下列叙述中,说法不合理的是A. 图中下降风典型地区的风向以偏东风为主B. 晴朗的白天或多云的夜晚下降风的强度较大C. 研究下降风,对于南极科考的顺利进行具有积极意义D. 出现下降风时,近地面大气中会出现逆温现象【答案】11. C 12. D 13.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运动及其影响。11. 由材料可知,下降风是南极冰盖表面的剧烈辐射冷却使得近地层空气密度增大,海拔较高处近地层空气密度比同一水平面上其他位置的空气密度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运动而形成的,其成因和山风相似(夜晚,山头比同一水平面的空气温度低,空气下沉,密度大,在重

12、力作用下下沉),故C正确。12. 由材料可知,中山站等高线密集,坡度大,下降风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运动快,风力大,故其下降风最为典型,所以D正确。13.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图中下降风典型地区的风向(南风,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以偏东风为主,A正确;晴朗的夜晚或多云的夜晚(温差小)下降风的强度较小,B错误;研究下降风,可减小下降风对科考队的影响,对于南极科考的顺利进行有积极意义,C正确;当出现下降风时,空气下沉,近地面气温降低,近地面大气中会出现逆温现象,D正确。读某内陆国主要城市及河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4. 甲地区有两个雨季,分别是23月和79月,年平均降雨15

13、50毫米。其原因是A. 23月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 B. 23月受赤道低压的控制C. 79月位于东北信风迎风坡 D. 79月位于西南风迎风坡15. 该国主要城市多分布于中部地区,其主要的自然影响因素是A. 地形 B. 河湖 C. 土壤 D. 矿产【答案】14. D 15. A【解析】本题组考查区域地理,受高原地形的影响,图中区域虽然纬度低,但高原对流弱,高原降水主要是地形雨,由于低地位置热,热带地区人们经常到高原面上或者地势稍高部位居住以躲避酷暑,据此解答题目。14. 从经纬度位置可以得出,该地是埃塞俄比亚,降水主要来自高原地形雨。 7-9月,北非和阿拉伯半岛上空属低压带,南印度洋吹来的东南信风

14、越过赤道转为西南风,与来自几内亚湾的湿热气流合并为强大的西南气流,沿高原迎风坡抬升,形成79月的“大雨期”。15. 该国位于热带高原上,高原边缘气候闷热,高原面上较为凉爽,所以该国主要城市多分布于中部地区,选A。下图为世界某地理要素等值线(单位:千米)的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6. 该地理要素是A. 海拔高度 B. 地壳厚度 C. 冰川厚度D海洋深度17. R值为A. 20 B. 30 C. 40 D. 5018. 地震高发地是A. B. C. D. 【答案】16. B 17. B 18.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地壳厚度、冰川厚度、海洋深度等相关的知识。只要我们平时能够注意

15、这些了解它们的大致的数值,就容易完成这些题目了。16. 世界上最高的喜马拉雅山海拔8848米,南极冰川最厚的4750米,海洋最深的为11034米,图中最大值超过40000米,所以不可能是海拔高度 、 冰川厚度、海洋深度。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9- 41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17. 从图中可以看出相邻等值线相差10千米,可以推断R值为30,选择B。18. 结合第1 题可以判断这是地壳的厚度等值线,一般来说陆地地壳厚度大,海洋地壳厚度小。 位于非洲的西海岸,位于南美的东

16、部,位于格陵兰岛上,都是在板块的内部,地壳稳定不容易形成地震;位于青藏高原,处于板块的交界处,多地震。近年来,研究发现德雷克海峡内的海冰进退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冰进(海冰较常年增多)会导致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减少,海峡西侧水位增高,北上水流增加;冰退,则相反。海峡内一年365天,风力都在8级以上。即便是万吨巨轮,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也会被震颤得像一片树叶。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9. 德雷克海峡的冰进现象一般出现在A. 3月 B. 6月 C. 9月 D. 12月20. 德雷克海峡发生冰进时,短期内将导致图中区域A. 赤道附近海域东西温差增大 B. 赤道向南极输送的热量减少C. 澳大利亚东岸地区

17、降水减少 D. 南美大陆西岸地区降水增加21. 下列叙述不属于导致海峡波涛汹涌的是A. 南极大陆的干冷空气与美洲大陆相对湿暖的气流南北交换B. 南极辐合带在南纬60附近通过海峡中部,东风环流和西风环流在此汇合C. 太平洋、大西洋在这里交汇,水域面积窄,狭管效应明显D. 水面对风力阻挡作用小,风浪大【答案】19. C 20. A 21. D【解析】19. 据图分析可知,德雷克海峡的冰主要来自于南极洲,9月份南极气温升高,冰雪融化,部分冰川断裂形成冰山,随着洋流漂移到德雷克海峡,成为冰进现象;3月份南极气温降低,冰山变少,成为冰退现象,故选C。20. 德雷克海峡发生冰进,会导致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减

18、少,海峡西侧水位增高,北上水流增加,则秘鲁寒流势力增强,导致赤道附近海域东西温差增大,A对。赤道与南极地区的热量交换更加紧密,B错。东澳大利亚寒流增强,沿岸地区降水增多,C错。南美洲大陆西岸地区降水量减少,D错。故选A。21. 南极大陆的干冷空气与美洲大陆相对湿暖的气流南北交换形成锋面,风力变大,导致海峡波涛汹涌; 南极辐合带在南纬60附近通过海峡中部,东风环流和西风环流在此汇合,搅动海水,导致海峡波涛汹涌; 太平洋、大西洋在这里交汇,水域面积窄,狭管效应明显,导致海峡波涛汹涌;水面对风力的阻挡作用小,不属于导致海峡波涛汹涌的原因,故选D。下图为某城市3月底的平均气温及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完

19、成下列各题。22. 丙处城市功能区最可能是A. 工业区 B. 商业区 C. 住宅区 D. 公园绿地23.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梨花最早开放的地点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24. 城市广泛采用种植草木的绿色屋顶,将A. 减少地区蒸发量 B. 减弱城区热岛效应C. 增大城区径流量 D. 增强城乡热力环流【答案】22. D 23. B 24. B【解析】22. 图中丙处气流的运动方向为下沉,说明气温较周围低,应该是公园绿地,植被调节了气温,故D项正确;工业区会排放较多的热量,气流上升运动,故A项错误;乙处的温度最高,应该是商业区,故B项错误;住宅区不应该分布在城市的中心,故C项错误。

20、23. 梨花开发时间与热量有关,图中四地中热量最丰富的是乙地,10C-10.5C之间,梨花最早开放是乙地,故B项正确。24. 采用种植草木的绿色屋顶,会增加地区蒸发量,故A项错误;调节温度,减弱城区之间的热岛效应,减弱城乡之间的热力环流,故B项正确,D项错误;增加下渗量,减小城区径流量,故C项错误;下图中模式为先在山坡上沿等高线挖沟,将沟内挖出的底土在沟前培埂(右图中A处),再用沟上沿的活土回填到沟的下方(右图中B处),最后在内斜坡一例(右图中C坡)栽种小树苗。(40N夏至日昼长约为15小时)下面左图为我国某地(40N,112E)南坡的植树造林整地模式示意图,右图为沿左图中PM一线所作的剖面图

21、。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5. 一年中的正午时分,右图中的沟内小树苗能全部被阳光照射的时间约为A. 60天 B. 100天 C. 180天 D. 340天26. 6月22日,右图中的沟内小树苗全部能照射到阳光的时间最接近A. 1小时 B. 2小时 C. 3小时 D. 4小时27. 有图中,A埂的作用是A. 改变沟内光照 B. 拦蓄地表径流C. 升高沟内温度 D. 增加地表粗糙度【答案】25. B 26. C 27. A【解析】考查正午太阳高度及其计算。25. 读图可知,图中沟内侧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说明只要正午太阳高度达到60,沟内小苗即可全部被阳光照射,该地位于北纬40,计算可得,太阳直射点位

22、于北纬10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60,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60的时间为(23.5-10)/47*2*180天,约100天,故选B。26. 该日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时,太阳高度为0,该日正午太阳高度为73.5(90-40+23.5),则该日太阳高度变化为147,而当太阳高度大于60时,沟内小树苗能够被全部照射,期间太阳高度变化幅度为(73.5-60)*2=27,该日北纬40昼长为15小时,计算可得,该日沟内小树苗能够全部照射的时间为3小时,故选C。27. 由材料可知,图中A埂是将沟内挖出的底土在沟前培成,位于南面,可以减少正午阳光对沟内小苗的照射,有利于成活,A对。树苗种在沟内,本身就有拦截地表径流

23、的作用,没有必要再培土到树顶,积水过多,不易成活,B错。A埂遮挡了光照,对于沟内温度影响不大,C错。增加地表粗糙度主要是为了防风,而小树种在沟内即可防风,D错。故选A。区位商是指某区域某行业就业人员数与该区域全部行业就业人员数之比和全国该行业从业人员与全国所有行业就业人员数之比相除所得的商。区位商越大表明产业的专业化程度越高,比较优势越明显;若区位商大于14,可判断该产业在本区域具有产业集群。下次为某省区六个具有代表性的行业(表中所示阶段,六大支柱产业占全省工业总产值一半以上)的区位商。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8. 表中所示阶段影响该省区工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A. 劳动力 B. 自然资源 C. 科

24、技 D. 市场29. 20052011年,该省区主要产业区位商的变化说明A. 劳动力主要从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B.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产值不断降低C.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向多样化发展 D. 饮料制造业已经形成良好的产业集群30. 针对该省区工业发展的状况,今后应A. 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 B. 增加绿地面积,防治环境污染问题C. 吸引人口迁入,缓解劳动力不足 D.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区位商【答案】28. B 29. D 30. D【解析】28. 根据材料可知,区位商越大表明专业程度越高,比较优势越明显,区位商大于1.4,可判断其具有产业集群。读表可知,该省专业化程度较高的

25、产业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这两大产业都属于资源密集型产业,故可判断表中所示阶段影响该省工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自然资源。29.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属于资源密集型产业,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表中显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区位商下降,只能说明专业化程度相对下降,但代表产值降低;该省专业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其他产业区位商下降,说明产业结构越来越集中,并没有向多样化发展;饮料制造业区位商不断增加,到2011年增长到4.10,仅次于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说明饮料制造业已经形成良好的产业集群。30. 结合上题可知,该省产业结构较集中,以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26、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饮料制造业为主导,科技水平较低,故应加强科技投入,提高技术产业区位商。下图中的甲、乙两国,一个是所在大洲的第二大花卉出口国,另一个有“木材之国”的美誉,是世界著名的木材出口国。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1. 乙国大宗货物的进出口不是通过河流而是取道从布拉柴维尔通向海洋的铁路,其主要原因是A. 铁路运输速度快,方便大量花卉的快速出口B. 铁路运量更大,可扩大木材的出口量C. 减少货物进出口对途经国家的影响D. 河流下游多瀑布,不能成为出海通道32. 2014年1月1日,图中的“木材之国”作出了原木出口量不得超过木材总砍伐量15的限制,其原因或目的是延长木材产业链,扩大就业国内原

27、木短缺提高原木的附加值,增加收入特大洪水对原木运输造成了巨大冲击保护森林资源A. B. C. D. 【答案】31. D 32. B【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31. 由图可知,图中河流下游有瀑布群,不可能成为出海通道,故不能通过河流运输进出口货物,相对于水路运输,铁路运输不能扩大木材出口量;减少途径国家影响不是原因,是结果;该国气候湿热,不宜大面积种植花卉,选D。32. 结合材料及乙国气候湿热可知乙国为“木材之国”,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不存在原木短缺的问题;洪水对原木运输的冲击不是主要原因;原木生产附加值低,产业层次低,吸纳的就业人口少,通过限制原木延长产业链条会扩大就业;大量出口原木会加剧森

28、林资源的破坏。选B。下图为某企业扩展过程图,按18顺序可分为I、两阶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33. 在阶段I,该企业所具有的特点是A. 生产规模大 B. 接近消费市场 C. 接近原料产地 D. 劳动力工资水平高34. 该企业从阶段I发展到阶段,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产出增大 B. 投入增大 C. 规模扩大 D. 交通便利【答案】33. B 34. D【解析】主要考查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读懂图中的纵坐标和横坐标表示的内容是至关重要的,根据图中的信息就可以判断1-4企业人口数量少,生产规模小,市场狭小,随着企业的发展,5-8市场距离扩大,人口数量增多,生产规模扩大。学。科。网.学。科。网.学。

29、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34. 在阶段,企业扩展表现为市场距离扩大,追求更多的消费人群。要想扩大市场,就要依靠便利的交通条件,D对;产出增大、 投入增大和 规模扩大,如果没有便利的交通,扩大市场距离,ABC错。内侧划了斜线的车道为可变车道(左图),在进入可变车道前,需随时根据相应指示牌(右图)确定行驶方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5. 可变车道主要出现在A. 高速公路 B. 城市干道 C. 乡镇道路 D. 步行街道36. 设置可变车道的主要目的是A. 降低车流行驶速度 B. 高效利用道路资源C. 减少路面的车流量 D. 美化道路地面环境【答案】35. B

30、 36.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学生要增加生活常识,了解日常生活的地理知识,然后才能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解释。36. 结合上题分析设置可变车道的主要目的是高效利用道路资源,减少交通拥堵,缓解交通压力。选择B。我国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下图为某特大城市某干道市区与郊区之间双向车速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37. 关于图中曲线所反映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曲线反映810时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B. 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速变化C. 曲线反映以上班、上学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D. 14时进出城的车流量相等38. 集合各监测站的

31、车流信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最好利用A. 全球定位系统 B. 卫星导航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 D. 遥感技术【答案】37. B 38. C【解析】本题对生活联系比较密切,通过车速的变化可以判断当时的流量。对各种信息进行处理分析最好利用地理信息系统。37. 读图,根据车速变化发生的时间判断,上午8时左右,是进城购物或上班时间,主要是由郊区向市区的车辆多,导致车速慢,下午18时左右,是下班或出城的时间,主要是从市区开往郊区的车多,所以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速变化,B对。曲线反映810时汽车流量较大,道路拥堵,A错。曲线反映以下班、放学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C错。14时进出城的车速相等

32、,不是车流量相等,D错。38. 全球定位系统只能定位和导航不能用于规划城市道路,A错误;卫星导航系统也是为导航,B错误;遥感技术对城市交通作用不大,D错误;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把多种地理信息组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合理规划城市道路,C正确。交通通达性是指一个地方能够从另一地方到达的容易程度,它可以用空间距离、旅行时间、旅途距离或运输费用等来衡量。高铁建设将普遍改善我国城市间的通达性。读2020年我国部分地区高铁通达性等值线图(图中数值预测值,数值大小与交通通达性呈负相关),完成下列各题。39. 影响甲城市旅行时间等值线向北弯曲的直接因素是A. 东北平原地形平坦 B. 所在地区的降水多C. 农业发达运输

33、量大 D. 高铁线的分布与走向40. 20202025年随着东北交通通达性的进一步提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对民航客运没有影响 B. 10小时等值线范同将变小C. 甲处等值线的数值将变小 D. 单位时间出行距离将会减少【答案】39. D 40. C【解析】39. 甲城的旅行时间等值线向北弯曲表示甲城旅行所需时间比周边时间短,这是因为甲地地处东北平原、交通状况较好所致,据此选D。40. 根据材料,图中数值为数值预测值,数值大小与交通通达性呈负相关,20202025年随着东北交通通达性的进一步提高,会对民航客运产生一定影响;0小时等值线范围将变大;甲处等值线的数值将变小;单位时间出行距离将会增大

34、,选C。【名师点睛】本题关键点是读懂题意和图示数值的影响因素。图中数值为数值预测值,数值大小与交通通达性呈负相关,因此数值向小的方向弯曲则自然条件较苛刻,数值向大的方向弯曲则自然条件较优越,交通通达性的提高,会使得等值线的数值整体有所下降。下图是107国道邯郸武汉段及其附近区域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41. 该段国道能够增加沿线商业网点数量促进沿线地区人口流动缓解陇海线铁路运输压力促使省会城市空间形态呈带状分布A. B. C. D. 42. 图示区域内A. 地形复杂多样,风能资源丰富 B. 以水田农业为主,水稻播种面积大C. 南部水资源丰富,可跨流域向北部调水 D. 国道以西,公路建设难度小

35、,路网密度大43. 图中黄河以北的部分地区将冬小麦与春玉米进行套种,等到小麦播种时预留宽垄,春季在宽垄空地上播种玉米。该做法比单种冬小麦缓解了地下水紧张状况,增强了农作物抗旱能力增强了冬小麦夏季的光合作用,提高了太阳辐射利用率调整了农业种植结构,能够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单产增加,粮食总产量上升A. B. C. D. 【答案】41. A 42. C 43. C【解析】考查交通线建设的意义,区域环境特征,冬小麦与春玉米套种的作用。41. 107国道的建成,促进了沿线地区人口的流动和商业网点的发展,对;陇海铁路呈东西走向,而作为南北走向的107国道不可能缓解陇海铁路的运输压力,错;1

36、07国道沿线的武汉和郑州都是交通枢纽,有多条国道、铁路等运输线路穿过,空间形态并不呈带状分布,错。故选A。42. 图示区域107国道沿线地区跨越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以平原为主,且地处内陆,因而风能资源不丰富,A错;图示区域中的华北平原以旱作农业为主,B错;图示区域南部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北部海河流域水资源不足,可跨流域向北调水,C对;图示区域国道以西山地、丘陵较多,公路建设难度大,D错。故选C。43. 春季是冬小麦的生长旺季,需水量大,冬季休耕可减少灌溉,缓解地下水紧张状况,但并不能增强农作物的抗旱能力,错;冬季休耕,太阳辐射利用率应该降低,错;玉米生长期需要的水量较大,将生产冬小麦

37、的土地休耕,种植雨热同季的春玉米,该做法调整了农业的种植结构,能够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对,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单产增加,粮食总产量上升对。故选C。穿行于瑞士阿尔卑斯山的“冰川快车”,将两大滑雪胜地采尔马特和圣莫里茨连接起来,行程7个半小时,沿线穿越291座桥梁、91条隧道,翻过海拔2033米的山岭,由于运行时速仅为35千米/时,被称为“全世界最慢的观景列车”。“冰川快车”在陡坡路段采用齿轨技术:即在普通路轨中间的轨枕上,另外放入一条特别的齿轨;运行在齿轨铁路的机车,配备了一个或多个齿轮,跟齿轨咬合着运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44.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阿尔卑斯山位于A.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附

38、近 B.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附近C.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 D.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附近45. “冰川快车”开通运营的主导因素是A. 气候寒冷 B. 人口分布 C. 矿产分布 D. 产业发展46. “冰川快车”在陡坡路段采用齿轨技术的优点有提高上行爬坡性能减缓下行速度,保证安全提高列车运行速度缩短在陡坡段盘山展线A. B. C. D. 【答案】44. A 45. D 46. D【解析】44. 根据世界六大板块的分布可知,阿尔卑斯山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消亡边界附近。故选A。45. 据材料可知,“冰川快车”在陡坡路段采用齿轨技术,主要目的是增加黏着力,提升爬坡

39、性能,提高安全性,减少绕道爬升,缩短里程,正确,但不会提高列车速度,错误。故选D。读我国某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和坡向的草地退化率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47. 图中退化率最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坡向为A. 南坡与北坡 B. 东南坡与南坡C. 东坡与东南坡 D. 南坡与西南坡48. 下列对图示信息解读和分析,正确的是A. 降水量越少,草场退化率越高B. 该地的居民活动主要集中在,海拔约47004900米左右的南坡附近C. 该地区居民冬季放牧会选择在地势较低的北坡草场进行D. 草地退化率与海拔高度总体呈负相关【答案】47. B 48.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类活动与生态退化。人类活动会破坏植被,造成生态环境

40、的退化。人类活动频繁的地方对植被破坏更严重。47. 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退化率最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坡向为东南坡和南坡。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48. 根据图示:草地退化率与降水关系不大;根据退化率分析,在3900米-4100米之间退化率最高,该地的居民活动主要集中在海拔约3900米-4100米之间。该地区居民冬季放牧会选择在温暖的东南坡和南坡草场进行;草地退化率与海拔高度总体呈负相关。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近几年旧衣物回收箱更高频率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一般是通过市慈善总会在城市社区设立旧衣物回收箱。志愿者对废旧衣物统一回收、分拣,较好的衣物经清洗、消毒、熨烫、包装后捐给公益组织,不

41、能捐助的经分解处理后再次加工成拖把、毛毡制品等,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下图示意工业区位选择模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49. 对旧衣物回收并捐赠的处理方式属于图中的A. 模式一 B. 模式二 C. 模式三 D. 模式四50. 旧衣物回收再利用的意义有减少对人们生活空间的占用减少环境污染,保护臭氧层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为部分企业提供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A. B. C. D. 【答案】49. B 50. A【解析】49. 衣物回收并捐赠的处理是旧资源的回收重新利用,不是原料重新加工;也不是重新回归市场销售;更不需要高科技重新加工;应是劳动力回收过程。选B正确。50. 旧衣物回收再利用旧资源的回收重新

42、利用,可减少对人们生活空间的占用,正确;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正确;为部分企业提供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正确;回收重利用没有污染,与保护臭氧层无关,错。选A正确。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非选择题(51题22分,52题18分,53题10分,共50分)5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强拉山口的扰邦卡,是中国通往南亚的国家一类口岸,这里的国际边贸交易总是异常火爆。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边境贸易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下面左图为2013年1月1719日西藏地区降雪量分布示意图,右图为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局部示意图。(1)西藏自治区有许多冰川湖泊,试分析其形成过程。(2)简述2013年1月171

43、9日西藏雪灾空间分布特点,并简析其成因。(3)分析制约普兰商道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4)根据西藏自治区资源条件,推测其可能发展的产业部门。【答案】(1)海拔高,气温低,易形成大仓冰川,冰川在重力作用下对土壤径蚀、沉积、淤塞,形成冰川注地;最后由于大量冰川融水的填充,形成冰川湖泊 (2)特点:主要分布在西藏西南部;形态呈条带状分布;降雪强度较大。原因:吸湿气流经过;位于山口附近,易形成强风;地形快速抬升导致降温,易形成雪灾 (3)当地人口稀少消费水平较低受地形的形响,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货物供给能力较弱 (4)以土地资源发展裔牧业或种植业;以畜牧业为原料发展毛纺织业以光照资浑、水力资源和地热能资

44、源发展电力;以自然风光发展旅游业;等等【解析】该题以西藏地区降雪量分布和西藏边境贸易为背景材料,考查西藏冰川湖泊形成过程、雪灾的成因、商贸发展的区位条件和西藏产业结构的调整。(1)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形成了许多冰川;冰川在重力作用下夹带大量泥沙下移;在地势较低处沉积,冰川融化,大量泥沙淤积,形成高低不同的冰川地貌;加之冰川融水的填充,而形成湖泊。(2)根据图形信息,主要分布在西藏的西南部,达到30、40M,强度较大;大致成条带状分布。暴雪的形成需要大量水汽。(3)根据图形信息,普兰商道虽处于三国交界处,但该地经济较落后,人口少,消费水平较低。受地形影响,该地交通不便,仅以公路为主,因此货运量较

45、少;经济落后,货物的供给能力较弱。(4)西藏自治区以土地资源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以畜牧业为原料发展毛纺织业,利润低;逐渐向以结合西藏的自然条件,光照强,水能丰富,地热能丰富发展电力工业;以自然风光发展游泳业。由效益低的产业向效益高的产业转变。5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2015年12月1618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桐乡市乌镇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在2014年举办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凭借独特的互联网经济及保存完好的传统文化,乌镇被定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下面左图为乌镇交通示意图,右图为乌镇气候资料示意图。材料二 乌镇是典型的中国江南水乡古镇,属太湖流域水系,河流纵横交织,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镇内河网和主干道重合,连桥成路,流水行船,作成亦路亦水的形式,房屋临河而建。下图为乌镇民居示意图。(1)简述世界互联网大会选择在乌镇召开的有利区位因素。(2)简述乌镇降水量6、9月份偏多。而7、8月份偏少的自然原因。(3)简述乌镇“小桥流水人家”布局的自然原因。【答案】(l)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地处长江三角洲,互联网经济发达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历史悠久特色民居,文化底班深厚;现代通信网络发达;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