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古诗朗诵长歌行教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6495421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古诗朗诵长歌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年古诗朗诵长歌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古诗朗诵长歌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古诗朗诵长歌行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古诗朗诵长歌行教案 长歌行是一首中国古典诗歌,属于汉乐府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为大家分享了古诗朗诵长歌行的教案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古诗朗诵长歌行教案 1教学目标 1.学习长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学习课文中的“葵”“羹”“煎”三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方式: 指导法、讲授法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激情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

2、。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大家曾学过不少古诗,那就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背诵下来吧!(先自由背,再指名背。)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介绍诗人 1、这首古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板书作者和朝代) 2、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你对这位诗人的了解。 三、学习长歌行。 1、教师导入:我们曾经学过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古朗月行,哪个同学能为我们背一背呢?(指名背)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今天我

3、们再来学习一首这种形式的诗长歌行。 2、小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3、学习要求: (1)读一读长歌行,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交流。 (3)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求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 (4)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 4、给足自学时间,指导小学生按照“学习要求”进行学习。 5、组织小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小学生看书中插图,边看、边听、边思考,这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按照“学习要求”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3)小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4、。 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 园中的葵花绿油油的无比茂盛,清晨的露珠亮晶晶的期待阳光。温暖的春天雨露滋润阳光照,世上的万物欣欣向荣多辉煌。常常担心寒秋季节将要来到,到那时花卉草木都衰败枯黄。时光流逝像万条江河流东海,什么时候呀它会在向西流淌?年轻时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年老力衰只能白白悔恨悲伤。 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小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 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 (4)教师参与环节:同学们设计的汇报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机会出几道题,考考大家。 四、巩固练习: 1.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青青园

5、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2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长歌行劝导人们珍惜青春年华,是一首传诵经久的劝诫诗) 3.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 4.教师请一名同学配乐朗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5.诗中的哪句话,对世人有规劝的含义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6.教师小结: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还打比方,说明光阴似流水,一去不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 7.大家把这首古诗背诵下来,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搜集有关劝诫

6、后人勤奋好学的诗句。 板书设计: 长歌行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古诗朗诵长歌行教案 2教学目标: 1、了解“乐府”,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中表达的人生哲理。 4、培养小学生读诗的兴趣及写作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探究珍惜时间,珍惜一切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联想想象法 3、探究法 4、点拨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师生交谈 师:老师让你们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但同学们得认真听,听后告诉老师这首歌告诉我们什么? 播放青春舞曲 生

7、:告诉我们青春一去不复回 师:是的,青春一去不复回,所以我们必须珍惜青春。青春舞曲这首歌也正因为它有这样的内涵而广为传诵,成为流行歌曲! 师:同学们,你们爱音乐,古人同样也爱音乐;你们喜欢青春舞曲这样流行的歌曲,古人也同样具有自己的流行歌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汉朝时广为人唱的一首歌曲汉乐府的长歌行。 二:教学过程 1.了解汉乐府 师:大家注意到这首诗歌的作者是谁了吗? 生:汉乐府 师:谁知道汉乐府?(生回答) 师:汉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构,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 然后配乐演唱,之后人们将搜集来的诗歌也称为“乐府” 。后来“乐府”就成为了一种诗歌体裁

8、。长歌行是汉乐府的曲调名,“行”是一种文体 。 2.读诗 师:了解了汉乐府我们就来读读这首诗吧。 (教师范读,要求小学生注意此诗的读音,并让小学生找出哪些字的读音应该特别注意) 让小学生说出该注意的读音 生:齐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师:教师再次朗读,要求小学生听出朗读节奏。 生:齐读(感受诗歌朗读节奏)。 师:选班里朗读水平最好的同学有感情朗读诗歌。朗读时让其他小学生仔细听,并思考诗歌的意思。读完后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首诗的意思 生:口头翻译(理解诗歌意思)。 师:对诗歌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相信大家更能把握住它的感情,现在老师给你们音乐背景,请同学们用感情来朗读这首诗。(播放高山流

9、水) 生:小学生配乐朗读 师:大家读地很有感情,但读古诗应该要有读古诗的样子。同学们古人读书怎么读的? 生:摇头晃脑 师:那现在我们也模范下古人读书的样子,摇头晃脑地读,读出节奏,读出感情来。(教师带头) 生:摇头晃脑地朗读 师:大家头摇的好,脑袋晃的也不错。但我们还是忽略了一点。大家先看一下这首乐府选自哪里。 生:郭茂倩的乐府诗集相和歌辞 师: 相和歌辞是一人唱,多人和的乐府歌,虽然我们不会唱,但我们可以模仿古人一人唱,多人和的唱和形式.来朗诵这首诗。同学们,让我们来试试吧! 生:女生(一人)读一句,其他同学应和一句,将诗歌读一遍。 生:男生(一人)读一句,其他同学应和一句,将诗歌读一遍。

10、3.品诗(13分钟) 师:大家都读的很投入,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这首乐府曲中写了许多事物,请大家把它找出来,并概括出它的特点(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 生:青青葵、朝露、阳春、万物、百川、 师:同学们刚才都说的很不错,其实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它们的特点那就是美好。那么作者写了这么多美好的事物目的何在呢?(引导小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生:回答 师:大家都体会的很好,能否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到朗读中,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呢? (小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师:出示关键词,小学生背诵(关键词一次次减少,难度一步步加大)。 生:青葵朝露阳春万物秋节华叶百川复归少壮老大 生:朝露阳春秋节百川少老 生:阳春秋节少老 4.

11、用诗(合作交流) 诗人仅仅用了50个字就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让我们懂得去珍惜时间.相信大家已经领悟了诗当中的人生哲理.老师想让大家通过自己合理的想象和联想,以各自喜欢的方式,再现这首诗歌的意境。 提示:1.改写成小故事或寓言 2.可增删内容,调整顺序成为你自己的诗歌 3.制作成公益广告 5.悟诗 师:同学们,汉乐府的长歌行由于它的内涵而传诵至今,他再一次敲响了我们的警钟,告戒我们要时刻珍惜时间,珍惜一切。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学了这首诗歌后的启发。 生:诉说启发。 师:最后让我们用现在的方式唱响这首乐府诗。播放歌曲长歌行 古诗朗诵长歌行教案 长歌行古诗教案 长歌行古诗课件 古诗朗诵 古诗朗诵 古诗朗诵 古诗朗诵 长歌行汉乐府古诗 长歌行古诗阅读答案 长歌行,古诗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