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二战经典战术以及二战中各种战术.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6342543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二战经典战术以及二战中各种战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3年二战经典战术以及二战中各种战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二战经典战术以及二战中各种战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二战经典战术以及二战中各种战术.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二战经典战术以及二战中各种战术 “封锁战”让日本变“死岛” 1944年,盟军占领大部分太平洋岛屿和菲律宾部分领土后,其反攻战线就开始自东向西、由南向北直逼日本本土。但同时盟军自己也遭受了较大损失。美军仅在塞班岛登陆作战中就伤亡1.6万余人,而在菲律宾战役中又伤亡6万多人。 根据当时的太平洋战争进程,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估计,1947年才能彻底打败日本,同时还要付出伤亡100万美军官兵的代价。如何缩短战争进程、减少伤亡呢?经过分析,美军决定在紧缩对日本包围圈的同时,对其本土实施封锁,切断物资供应,瓦解其经济基础,削弱其战斗潜力,使其欲战不能只能投降。于是,便有了二战中最著名的封锁战“饥饿

2、战役”。 之所以使用封锁战,一是因为日本是岛国,本土资源极其有限,大部分资源需通过海运的方式进入日本,其内部运输也有75%依靠海运。切断了日本的海运路线,就意味着切断了日本的战争资源和战争潜力。 另外,日军对使用水雷及水雷封锁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日本人认为,水雷只是一种防御性武器,水雷封锁也不过是炸沉几艘舰船而已,因此,十分轻视水雷武器和水雷封锁。早在1943年3月,美军轰炸机在缅甸仰光河布雷时,当地日本驻军便嘲笑“愚蠢”的美国飞行员没有炸到任何目标而把炸弹乱扔进了河里。因此,美军决定采取攻势布雷的方式对日本本岛实施封锁,让日本人措手不及,从而完成对日本本土的全面封锁,令日本全国陷入瘫痪,迫其

3、无条件投降。 为了实施“封锁战”,1945年3月27日,美国空军第21联队出动151架B-29轰炸机对日本九州实施轰炸。另外92架轰炸机直接抵达下关海域,将数百枚水雷准确地投入预定海域。与此同时,美军还加紧对日本本土的水雷封锁。截止到5月2日,美军共出动1246架飞机布雷,在目标区布设了2030枚各型水雷。在此期间,日本约有35艘舰船被击沉和损坏。 进入6月份,美军的布雷规模越来越大,不仅天上投雷,海军也参加了布雷行动。这个月中,美军又布设了3500多枚水雷。7月初,美军实施全面封锁。18日,日本主要工业家警告军界人士:如果战争再继续下去,700万日本人将会饿死。在长达4个半月的“饥饿战役”中

4、,美军共布雷12053枚。据日本有关记录记载,日本有670艘舰船被水雷破坏,日本本岛几乎变成一座全面瘫痪的“死岛”。日本人对这次行动却无任何反抗的能力。 除此之外,二战时期,德国也曾对苏联列宁格勒实施了长达900天的封锁战,但与日本不同,苏联人民凭借着顽强意志进行了反封锁战,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狼群战”血染大西洋 1936年初夏,时任德国海军上校的海战专家邓尼茨来到德国海军潜艇学校,讲授他的“狼群”潜艇战理论:狼群一般分散寻找食物,因为这可以增加发现猎物的机会。如果一只狼发现了猎物,它总是先用嗥叫召来同伴然后跟踪,待出现最佳地点和捕猎时机时,群狼才会群起而攻之。于是,“集团攻击,狼群战术”便

5、成为二战期间德国潜艇部队对付盟军运输船队最有效的战术。1939年9月3日晚,距英法宣战后仅12小时,德军U-30潜艇便击沉了一艘满载1400名乘客的英国客轮“雅典娜”号。10月14日,另外一艘潜艇秘密潜入英国斯卡帕湾,击沉了名噪一时的英国战列舰“皇家橡树”号,全舰883名官兵全部牺牲。德国潜艇部队的不凡战绩,迅速改变了希特勒当初重装甲部队轻潜艇部队的偏见。希特勒极具煽动性地鼓励邓尼茨:“让日耳曼的海军绝无障碍地、快乐地行驶在大西洋上!” 德国占领法国后,将法国的西海岸和比斯开湾的各港口改造成德国的潜艇基地。开足马力的德国潜艇生产线也已经生产出一批新型潜艇交付部队使用。“狼群战”这时步入了它的最

6、辉煌时期。德国也因此诞生了以单艇攻击作战为代表的普里恩、舍普克和奇默尔三位“王牌艇长”。“狼群”战术一时间所向披靡。德国潜艇最高攻击纪录是在两天内击沉盟国38艘商船。在1942年一年内,德国潜艇共击沉盟军船只471艘,总吨位近220万吨。其中,英国的损失最大。1942年,德国“狼群”达到了击沉盟国商船的最高峰。全年共击沉商船1160艘,总吨位达630万吨,而自己的损失率却不到7%。英国首相丘吉尔不得不承认:“邓尼茨的狼群是惟一使我感到害怕的部队。” 面对“狼群”的横行肆虐,盟军也有针对性地做了反击。1943年1月,盟国政府首脑与盟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成员决定:首先盟军要改进雷达,防止德军潜艇截听信

7、号;其次要增加航母护航,用舰载飞机保证运输船队的安全;三是运用新技术和新战术。4月28日,邓尼茨派出的3支“狼群”准备攻击英国的“ONS-5”船队,但由于运输船队及时得到了护航机群的保护,使德国潜艇无法协调行动,失去了攻击机会。自此,“狼群”普遍遭到护航舰和商船自卫武器的猛烈反击。1943年全年,德国“狼群”击沉商船的吨位仅为240万吨,自己却损失了245艘潜艇。1944年6月,盟军实施诺曼底登陆,德国海军士气一落千丈,“狼群”战彻底失败。 “导弹战”首次亮相震撼欧洲 1944年6月6日,盟军成功在诺曼底登陆,使德军腹背受敌面临彻底覆灭的命运。为了挽回失败的局面,6月13日晨,德国人第一次将V

8、型导弹射向英国伦敦。V型导弹是由德国佩纳明德火箭基地第一任司令员多恩贝格率领一批德国最著名的核物理科学家研制的,它是历史上出现的首枚导弹。 巨大的爆炸声让所有英国人在这种不明国籍、形状怪异的武器面前感受到无比惊慌。发射完毕后,德国空军向德国大本营发出报告:V型导弹爆炸后所引发的火势比任何一次轰炸都要猛烈”。 从6月到9月,大约9100枚导弹突破了英国的防空火力网击中目标。至战争结束时,约145万英国人被迫离开伦敦,以躲避导弹的打击。德国“导弹战”所造成的破坏使英国的生产力急剧下降。1945年3月末,德国共发射V-1导弹1.5万枚、V-2导弹3000枚,造成约6万人伤亡。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式武

9、器”,除了使用传统的高炮拦阻和使用雷达警报系统监视外,盟军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对抗措施。直到盟军组织小分队想方设法地寻找到了德军的佩纳明德火箭发射基地并对其进行了猛烈轰炸后,这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导弹战”才告一段落。 “心理战”杀手无声兵不血刃 盟军心理战行动主要由盟军特种战委员会组织。战争期间最著名的要数保证诺曼底登陆作战的心理战。 为了实施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登陆行动,盟军先后使用了“北方坚韧”和“南方坚韧”两项大规模的心理战。上演了假巴顿将军亮相、假蒙哥马利元帅走访千军、虚拟军团诱骗德军等大戏。如1944年3月,为了将38万德军拴在挪威,确保诺曼底登陆,英军仅利用爱丁堡的几栋老房子就

10、伪造了一个拥有25万名官兵、350辆坦克和装甲车的第4集团军军部,成功干扰了德军的判断。 在众多的心理战中,假扮蒙哥马利一直是战术史上的佳话。1944年3月14日,英国陆军特种战委员会副主任杰维斯里德中校偶然在新闻纪事报上看到了一张与盟军地面部队司令蒙哥马利元帅非常相像的照片,照片上的人名叫克利夫顿詹姆斯,是英国皇家军饷团的中尉军官。当时,里德正担当着实施盟军庞大战略欺骗计划的具体工作。詹姆斯的出现使里德心生一计:打造一个假蒙哥马利,让他出现在意大利和非洲的战场上,使德国人相信,蒙哥马利远离英国,这样可以牵制德国驻扎在卢瓦尔河以南的4个装甲师。里德将这一计划定名为“铜头蛇”。“蒙哥马利”现身非

11、洲的消息迅速传回了德国。“铜头蛇”计划成功地迷惑了德军。 当然,德军也曾使用过心理战术。1943年2月,盟军突然发现有一批数量惊人的伪造英镑正从苏黎士、里斯本和其他一些中立国家的经济中心源源不断地流向伦敦。英国情报部门经过秘密侦察,发现这些假钞票是纳粹德国“总体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搅乱英国的金融市场。整个战争期间,德国总共伪造了900多万张钞票,其面值约为1.4亿多英镑。“第五纵队”则是德国实施的另一个著名心理战。1940年5月,一支拥有5000人的德军特种部队化装成荷兰警察、铁路工人和普通市民潜入荷兰境内,先后夺占了机场、铁路等要地,暗中向荷兰守军射击。不仅如此,他们还颁发假命令、

12、虚构情报和散布谣言。一时间,荷兰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受到了“第五纵队”的骚扰,这不仅使荷兰全国上下笼罩在恐惧不安的气氛下,也引发了一场席卷欧洲的精神大恐慌。 一切能利用的工具在二战期间几乎都成为交战双方用来进行心理攻击的有利武器。大到千军万马,小到一张车票、传单,心理战成为贯穿整个二战全过程的整体性行动,其神秘和高超的技术已经远远超出了战争的范畴。 除了上述四种典型的战术之外,贯穿二战全过程的还包括坦克战、电子战、间谍战、密码战及阻击战等等,这些都成为战后人们经常谈论的战术话题。这些战术本身都蕴含着人类的聪明才智,但是所有战术所带来的战争结果却都是惨烈的。 长达6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永远记载着人类历

13、史上最具灾难性的一幕,它除了让人们看到钢铁与鲜血的大对抗,还为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历史财富,更让世人深感和平的珍贵。 二战中各种战术: 1、堑壕战: 利用堑壕进行防御的一种作战战术。 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伊普雷战役中出现的。 开战后连续几个月激烈的战斗让交战双方都感到麻木和疲惫不堪,双方纷纷深挖战壕,加强掩体,设置带刺的铁丝网,构筑固定阵地。很快,从瑞士边界一直延伸到大海,六百多公里长的战线上,横亘着一条布满战壕、隧道、掩蔽所和铁丝网的坚固防御线。至此,堑壕战拉开了序幕。这个局面一直延续了四年,直到战争结束。 最初双方的堑壕就是草草挖出来的壕沟,但是后来随着战争的发展,一些指挥人员以及各种

14、后勤力量也深入到了堑壕里,进行指挥和补给,因此堑壕被不断地加宽,防御体系变得越来越发达。 这一战术在一战结束后被总结推广,但在二战开始后不久,因战争条件改变而逐渐销声匿迹。 但我军在日战争、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仍应用,并取得相当战果;在实战中还开创了利用堑壕进攻的战术。 2、跳岛战术 【美国麦克阿瑟】 : 跳岛战术,也作蛙跳战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军收复东南亚日军占领的诸多太平洋岛屿时所贯彻的战术,一般认为由麦克阿瑟发明,但实际上美国海军五星上将哈尔西以及其参谋长布朗宁亦拥有至少一半的发明权。所谓跳岛战术,即是不采行逐一收复各岛的战法,而是收复一个岛屿后,跳过下一个岛屿,而攻占下下一个岛

15、屿,特别是跳略过防守比较坚强顽抗的日军岛屿,透过跳岛占领,以海空封锁的方式来孤立日军占领的岛屿,迫使其最后不得不屈服(或宁死不从的饿死),如此大幅提升收复的进度与成效。 3、闪击战 【德国古德里安】: 二战初期,N粹德国军事家打造的闪击战,攻势凌厉,似乎无往而不利,27天内征服了波兰,1天内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闪击战确实曾辉煌一时,堪称战争史的一大经典。闪击战挟最新高技术兵器以最小的损失,突然、迅速地达成战争目的,其理论魅力至今依然不减。研究“信息闪击战”可能演变的“信息化闪击战”,利于我们在未来战争中防范新的闪

16、击战,并在作战中寻找更多的制胜之机。 闪电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经常使用的一种战术,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它往往是先利用飞机猛烈轰炸敌方重要的战略设施的通讯中心,把敌人的飞机炸毁在机场,取得制空权,并使敌人的指挥系统瘫痪。 闪电战就是奇袭、快袭集中加在一起,将像闪电一样打击敌人!可以使敌人在突如其来的威胁之下丧失士气,从而在第一次巨大的打击之下就会立即崩溃! 闪电战理论是古德里安创造的,最初用于波兰。1939年9月1日4时45分,德军以其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在一马平川的波兰西部势如破竹般撕破了波军6个集团军约80万人组成的

17、防线。德国装甲部队与空军构成的快速纵深挺进力量,将陈旧庞大的波军迅速撕裂、合围,至10月5日,波兰战役即告结束。波军6.6万人阵亡,20万人受伤,69.4万人被俘,而德军仅伤亡3万余人。从而以一种成功的全新的战术被铭刻到了世界军事史上。 剥开闪击战侵略的外衣,剖析一下闪击战,我们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理论,闪烁着跨越历史时空的启迪。 “时间就是军队”,“时间就是胜利”,争取时间和夺取空间是军事对抗的重要内容。在时间上先敌一步,可以得先机之利。在“巴巴罗萨计划”中,德军仅3个星期即在苏联境内推进纵深达400600公里,其成功的原因是:(1)“适时”;(2)出人意料的主攻地点;(3)欺骗活动; (

18、4)新的坦克“战术”。德军闪击战应用军事科技的新的优势,依靠坦克集群的快速突击,以及飞机的空中火力和纵深机降、伞降的高速配合,形成威力巨大的现代“撞城锤”。由于时空关系的改变创造的新的作战理论,产生了时人难以想象的作战效能。 4、人海战术 【中国】 ,“人海战术”并不是一个正统的军事名词,只是一个比较形象的形容。实质是密集散兵线密集梯队冲击。热兵器时代,在美国南北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都出现过大量的类似战例。 但是近年来,往往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用来污蔑中军队。中在武器装备和兵力总数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强调的是利用运动战,在运动中,分散敌人的兵力,形成局部的优势,这样就可以集中优势兵力歼灭局部弱

19、势之敌,积小胜为大胜。这和孙子兵法中“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事实上,共军在近战中,非常强调分队战术。而攻坚时为了弥补火力的不足,更是大规模应用堑壕和爆破战术来减少伤亡,提高攻击效率。 相反,国军却往往是单纯地使用人海战术而导致失败。在湾拍摄的战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中,以国军的惨重损失印证了这一点。例如淞沪会战中,国军首先以第 8、第9两个集团军的绝对优势兵力围攻驻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5000余人(加上预备役和侨民也不过刚刚过万),却损兵折将,然后逐步添油,最后反被日军从金山侧翼包抄而导致溃败。再者,在滇西反攻的松山攻坚中,中国远征军以十倍于日军的兵力和接受美援后形成

20、的绝对优势火力,攻击日军一个毫无外援的加强步兵大队,围攻三月方告胜利,付出了五倍于日军的伤亡代价。在辽沈战役的塔山阻击战中,国军7个师轮番上阵,独立95师更是发动整营整团的标准“人海”攻势,结果硬是啃不下塔山阵地,眼睁睁看着东野在十几个小时内即攻克了国军重兵把守的锦州。 5、迂回 ,绕向敌人后方的机动。目的是攻击敌人的薄弱部位,或断敌退路,阻敌增援,协同正面部队和包围部队围歼敌军某一集团。按性质和范围分战略迂回、战役迂回和战术迂回。 迂回通常是在敌人有暴露的翼侧或较大的间隙时实施,也可在突破敌人防御后实施。迂回的成功取决于多种因素,主要是:及时准确地查明当面和纵深的敌情、地形;正确选定迂回的方

21、向和路线;周密地组织协同、保障和必要的火力支援;隐蔽突然、出其不意地行动,及时果断地处置各种情况。迂回在中国古代战争中已成为重要战法。在欧洲,18世纪末,已把迂回作为一种机动样式。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迂回更被普遍运用于战争、战役、战斗行动中。中国人民军在历次革战争中,曾广泛采取迂回行动,对歼灭敌人起了重要作用。未来战争中,军队的火力、机动力和突击力都将有进一步提高。地面部队实施迂回的纵深将增大,速度也将加快,还将更广泛地得到航空兵、空降兵和远战火力的配合。同时,由于侦察器材的改进和军队机动力的增强,部队的迂回行动易被对方发现,也将给部队实施迂回增加困难。 6、合围 ,从不同方向向敌方实施攻击

22、或机动,达成四面包围的作战行动。其目的是为全歼敌军某一集团创造条件。在组织与实施合围时,根据敌军的行动性质,所处的地位和条件,采取不同的样式。对冒进突出、翼侧暴露和处于孤立地位之敌,以正面进攻与迂回、包围相结合达成合围;对齐头并进的集中强大之敌,诱其分散,选其一部或一路加以合围;对点线相连、部署严密之敌,实施钳形攻击或多路攻击,先行突破,尔后在敌后方合拢,达成合围;对孤立扼守要地之敌,采取向心突击或相向突击达成合围;对退却之敌,以快速迂回与空降、跟踪追击相结合达成合围,等等。 7、渗透战主要是指伞兵作战,在敌后方开僻战场,扰乱敌方的后勤保障、弹药补给、攻击重要战略设施、拖延支援前方的敌人,阻击

23、后撤的敌人,给予前方作战最大的支持。 8、狼群战术 【德国邓尼茨】 “猛虎怕群狼”。嗜血成性的狼群令自然界里所有的庞然大物不寒而栗。在它们的轮番围攻下,即使百兽之王也难以幸免于难。第二次世界大战时N粹德国的海军将领邓尼茨之所以被称为“狼头”,就是因为他首创了海战的“狼群战术 ”,使N粹德国海军在二战初期猖狂一时。“狼群战术”与古德里安的“闪电战 ”并称为N粹德国军队的海陆两大“法宝”。 “狼群战术”的实质是集中弱小舰艇的合力来摧毁重型舰艇,行动中一般要派出数艘舰艇在海上进行游猎,一般都在夜间攻击,并有一艘“狼头”舰来指挥 “群狼”的统一行动。通常的做法是,当发现目标时,各舰艇便从对方护卫舰队的

24、间隙或侧翼隐蔽地穿过去,躲过其火力打击屏障,向目标靠近。白天,各舰艇在四面八方占领有利攻击阵位,隐蔽在水下,夜间突然升出水面,同时向目标发射鱼雷。“狼群战术”因此而得名。 9、单兵作战是相对协同作战的一个术语。一般相对协同的几个而言,一个人作战,一辆车,一架飞机就是单兵。举例来说,飞机作战,如果只是轰炸机单兵作战,虽然攻击性很强,却缺乏保护体系,需战斗机协同作战,以保护轰炸机的安全。 军事专家指出,现在美国有专门的单兵系统,单兵武装更加复杂高级,单兵的大盔甲里都有荧光屏,轰炸、袭击、监控、观察等各种功能齐备,在特种部队袭击固定目标时就可派上用场。 10、机动 ,军队为争取主动或为形成较敌有利的

25、态势,有组织地移动兵力和转移火力的行动。按性质、任务和规模分为战略机动、战役机动和战术机动。按空间分为地面机动、空中机动和水上(下)机动。按内容分为兵力机动和火力机动。兵力机动有翼侧机动、沿正面机动、由后向前的机动和由前向后的机动。突击、包围、迂回、退却等都是兵力机动的样式。火力机动,一般是通过改变射击方向或射击距离完成的。适时而灵活地实施机动,是歼灭敌人、取得作战胜利的极其重要的条件。 11、近战 【中国】 ,近距离内与敌作战。能充分发挥人的勇敢精神和近战兵器的威力,减少或避免敌人远战火力的杀伤,以较小的代价换取较大的胜利。劣势装备军队战胜优势装备敌人的一种有效战法。近战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是

26、短兵相接,紧张激烈,在较短时间内解决战斗。实施近战,要求部队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英勇顽强、坚定沉着、不怕牺牲的战斗作风,适时而严密地组织协同动作,指挥位置靠前,并注意将近战与夜战、近战与远战相结合,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现代化的伪装手段隐蔽企图,秘密接近敌人或待敌靠近,出其不意地歼灭或击退敌人。 现代条件下,由于电子、光学器材的大量使用和火力密度空前增大,给实施近战带来新的困难;但技术装备的发展,也给军队的隐蔽和防护提供了有利条件,使近战的手段将不断改进。在未来战争中,近战仍是歼敌的一种有效战法。 二战经典战术以及二战中各种战术 二战 二战三巨头二战演讲篇 二战经典语录 zw二战 二战教案 二战人物 二战论文 二战人物 二战之感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